2014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解读

2014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目解读

浙江卷:门与路

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向未知。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浅,有的很深。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七心作文专家解读:高考作文,主要考察学生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认知能力,不仅懂得为人,更要懂得处事。

首先丢开写作材料对题目做全面分析。在过去的考试中,关于“门”和“路”都单独为话题做过考察。这里就不再对这两个话题做单独讲解。

门与路的结合,使得两者原有话题本意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要将两者联系起来思考问题。俗话说,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从一个人的教育角度出发思考,不管入哪个门,路必须要自己走,依靠师傅或者他人,何时才能学会走路?就像温室里的花卉,恐怕很难接受住风雨的洗礼。结合材料,即使入了大学门,就要学会自己学习,敢于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学习之路,再不可依靠老师和父母的督促来学习了。这一理解与全国第二卷题目主题内容有点相似。 一句的解读:入了门,敢走路。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细细品味“门与路”,从中不难读出这一命题的初衷。但作文写作的核心不可以在选择上做文章,而要在明确了自己的选择之后,重点放到该如何走路上来。常言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门入得再对再好,如果不勤恳,不努力,不坚持,没信心,没恒心,最终还是一事无成。同样,结合材料,不管是进大学门,还是不进大学门,首先应该怀揣理想和目标,只要选择对了,就要认定目标,持之以恒地往前走。

一句话解读:入对门,走对路。

总之,纵观浙江经济、文化和人民生活的发展现状,这一题目有着非常强的时效性。面对新的形势,各级政府应该要转变旧的观念,寻找新的门路来服务人民。处于发展瓶颈的浙江民营经济,更迫切地需要再找门路,走出一条新的发展之路。对于生活在浙江的人来说,也要找对门,踏出坚实的步伐,走上新的征程。 其实,“门与路”是老题目的新组合,主要考察学生的思辨能力,大家一定要弄清这样几个问题:不入“豪”门,一定不会成才;入“豪”门才能成才;入“豪”门一定成才。对于高一、高二同学一定要注意这方面能力的训练。

启门一瞬观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变成了路;而这世上本也没有门,纵横的阡陌多了,也就出现了门。世间万千道路分分合合,亦有万千门户隔绝两地。人在世间行,行于路,歌于途,入于门。

门是终结,每一段的路途都有自己的终点。经过那扇门,便是合上了一段路、一段情,便又是一段往事成空,那是一个或圆或缺的句点,是世界之极的天涯。

门是起源,每一段的路途都有自己的起点。打开那扇门,便是展开了一世生、一世梦,便又是一世浮生若梦。那是一道或明或暗的花火,是世界之巅的极光。

门是关卡,有的人停下了前行的脚步,有的人走上了全新的征途。门前是已知的世界,门后是未知的迷途。未知总是让人恐惧的,而已知给人以温暖的怀抱,但于此同时,已知让人丧失进取的锐气,未知却是无尽的可能与希望。是该冒险闯荡还是安于现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有的人把门视为起点,有的人把门视为终结,行止自在人心。

门是选择,交错纵横的道路上立着各式各样的门,每扇门背后都有着不同的天地。是进入还是退后?是大道还是小径?是青山绿水还是高楼大厦?门后有着不同的诱惑,也有着不同的艰难,万千的门户代表着万千的选择,行左行右,是正是邪,选择一直紧握在自己的手中,只看你摊开或是握紧,有没有勇气推开那扇门。

门是因果,当你打开一扇门的同时,就注定着另一扇门的关合。门前是一段完结了的果,门后是一段等待开启的因,那是一段必定要踏上的旅程,但结局可以握在自己的手中。缘起缘灭,正如同门的开合,了却一段宿旧缘,重启一段新愿。一段路最后的终点,是因为你踏上了起点而产生的,无始便无终,而无门便无路。

门是轮回。人间循环往复的旅程,在门的开闭间不断的重启,不断的前行。门是终结、亦是起源,像是圣经中记载的那场洪水,终结了一段文明的同时,也伴随着新的世界的起源。万物都是在环形的跑道上赛跑,起跑的的那条白线,同样也是终点的那条红绸,不断的追逐竞争,最后还是回到开始的样子。打开一扇门,就是开启一段新的人生,开启一段新的轮回。 我不知门为何物,因为它代表太多太多。它是绝路亦是希望,是终结亦是起源。它是关卡,是选择,是冥冥中的因果,是无限循环的轮回。人生弹指间,启门一瞬

观。看到的是红尘世间,是若梦浮生。门后的世界是无法想像的,唯有在开启以后才能感受它的精彩。 有路的地方就有门,只因门本就是路。

2014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目解读

浙江卷:门与路

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向未知。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浅,有的很深。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七心作文专家解读:高考作文,主要考察学生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认知能力,不仅懂得为人,更要懂得处事。

首先丢开写作材料对题目做全面分析。在过去的考试中,关于“门”和“路”都单独为话题做过考察。这里就不再对这两个话题做单独讲解。

门与路的结合,使得两者原有话题本意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要将两者联系起来思考问题。俗话说,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从一个人的教育角度出发思考,不管入哪个门,路必须要自己走,依靠师傅或者他人,何时才能学会走路?就像温室里的花卉,恐怕很难接受住风雨的洗礼。结合材料,即使入了大学门,就要学会自己学习,敢于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学习之路,再不可依靠老师和父母的督促来学习了。这一理解与全国第二卷题目主题内容有点相似。 一句的解读:入了门,敢走路。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细细品味“门与路”,从中不难读出这一命题的初衷。但作文写作的核心不可以在选择上做文章,而要在明确了自己的选择之后,重点放到该如何走路上来。常言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门入得再对再好,如果不勤恳,不努力,不坚持,没信心,没恒心,最终还是一事无成。同样,结合材料,不管是进大学门,还是不进大学门,首先应该怀揣理想和目标,只要选择对了,就要认定目标,持之以恒地往前走。

一句话解读:入对门,走对路。

总之,纵观浙江经济、文化和人民生活的发展现状,这一题目有着非常强的时效性。面对新的形势,各级政府应该要转变旧的观念,寻找新的门路来服务人民。处于发展瓶颈的浙江民营经济,更迫切地需要再找门路,走出一条新的发展之路。对于生活在浙江的人来说,也要找对门,踏出坚实的步伐,走上新的征程。 其实,“门与路”是老题目的新组合,主要考察学生的思辨能力,大家一定要弄清这样几个问题:不入“豪”门,一定不会成才;入“豪”门才能成才;入“豪”门一定成才。对于高一、高二同学一定要注意这方面能力的训练。

启门一瞬观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变成了路;而这世上本也没有门,纵横的阡陌多了,也就出现了门。世间万千道路分分合合,亦有万千门户隔绝两地。人在世间行,行于路,歌于途,入于门。

门是终结,每一段的路途都有自己的终点。经过那扇门,便是合上了一段路、一段情,便又是一段往事成空,那是一个或圆或缺的句点,是世界之极的天涯。

门是起源,每一段的路途都有自己的起点。打开那扇门,便是展开了一世生、一世梦,便又是一世浮生若梦。那是一道或明或暗的花火,是世界之巅的极光。

门是关卡,有的人停下了前行的脚步,有的人走上了全新的征途。门前是已知的世界,门后是未知的迷途。未知总是让人恐惧的,而已知给人以温暖的怀抱,但于此同时,已知让人丧失进取的锐气,未知却是无尽的可能与希望。是该冒险闯荡还是安于现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有的人把门视为起点,有的人把门视为终结,行止自在人心。

门是选择,交错纵横的道路上立着各式各样的门,每扇门背后都有着不同的天地。是进入还是退后?是大道还是小径?是青山绿水还是高楼大厦?门后有着不同的诱惑,也有着不同的艰难,万千的门户代表着万千的选择,行左行右,是正是邪,选择一直紧握在自己的手中,只看你摊开或是握紧,有没有勇气推开那扇门。

门是因果,当你打开一扇门的同时,就注定着另一扇门的关合。门前是一段完结了的果,门后是一段等待开启的因,那是一段必定要踏上的旅程,但结局可以握在自己的手中。缘起缘灭,正如同门的开合,了却一段宿旧缘,重启一段新愿。一段路最后的终点,是因为你踏上了起点而产生的,无始便无终,而无门便无路。

门是轮回。人间循环往复的旅程,在门的开闭间不断的重启,不断的前行。门是终结、亦是起源,像是圣经中记载的那场洪水,终结了一段文明的同时,也伴随着新的世界的起源。万物都是在环形的跑道上赛跑,起跑的的那条白线,同样也是终点的那条红绸,不断的追逐竞争,最后还是回到开始的样子。打开一扇门,就是开启一段新的人生,开启一段新的轮回。 我不知门为何物,因为它代表太多太多。它是绝路亦是希望,是终结亦是起源。它是关卡,是选择,是冥冥中的因果,是无限循环的轮回。人生弹指间,启门一瞬

观。看到的是红尘世间,是若梦浮生。门后的世界是无法想像的,唯有在开启以后才能感受它的精彩。 有路的地方就有门,只因门本就是路。


相关文章

  • 怎么评价 2015 高考作文题目?
  • 先亮明身份:某教育培训机构的语文老师,曾点评2014年广东高考作文 不少朋友从答题.解题的角度回答了,那我就从出题角度回答一下.但在谈看法之前,请大家记住两点. 1.我国始终是应试体制,高考命题是最终极的指挥棒.题目一出,全省都在研究,具有 ...查看


  • 1浙江高考语文试卷研究
  • 略 2013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研究报告及备考策 高三语文备课组 最近研究了2011.2012.2013年的浙江语文高考试卷,对于浙江语文高考试卷有以下一些看法. 第一题语音题,11年的难度是这三年中最低的,因为题目的要求是选出下列加点的词 ...查看


  • 名师解读[2015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
  • 镇海中学名师解读<2015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03-02 06:45:58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中国宁波网讯(宁波日报记者陈敏)记者昨日从市教 ...查看


  • 高考作文完全解读
  • 高考作文完全解读 世纪蓝海语文组 陈欢 1全国卷河北.广西.贵州.云南.甘肃.内蒙古.青海.西藏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0年9月12日,北京一家体育彩票专卖店的业主为某彩民垫资购买了一张1024元的复式足球 ...查看


  • 2014年高考作文:一手思辨 一手乡愁
  • 全民热议:"北京新意"里的突破 "大赞.狂赞",是语文出版社社长.原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在微博上点评北京今年高考作文题目时用的字眼.被他盛赞的作文题目,是"老规矩"--" ...查看


  • 高考研究:名师解读2015年高考语文大纲,阅读增新闻类文章 1
  • 高考研究:名师解读2015年高考语文大纲,阅读增新闻类文章 高考研究:名师解读2015年高考语文大纲,阅读增新闻类文章饶水知音 哈三中名师解读2015年高考大纲,语文实用阅读增新闻类文章 郭恒旭 针对新出炉的<考试说明>中的高中 ...查看


  • 高考研究:名师解读2015年高考语文大纲,阅读增新闻类文章
  • 高考研究:名师解读2015年高考语文大纲,阅读增新闻类文章 哈三中名师解读2015年高考大纲,语文实用阅读增新闻类文章 郭恒旭 针对新出炉的<考试说明>中的高中语文学科,特约哈三中名师李来豹谈谈语文考试的变化,预测今年高考的语文 ...查看


  • 浙江2014高考英语写作点评
  • 浙江2014高考英语写作点评 风格五年内首次转型,更加关注基础运用能力 2014浙江高考英语作文要求学生向学校图书馆推荐"科普类"和"文学类"两种类型的书籍,并且说明推荐这两种书的理由,但不要求学生描 ...查看


  • 山东高考6大科目解读
  • 山东高考说明出炉:取消基本能力测试英语听力 20日,山东省招考院正式对外发布<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夏季高考)山东卷考试说明>.据了解,今年,山东高考将采用"3+X"的模式,取消了基本能力测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