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22卷第3期JMedTheor&PracVot.22,No.3,Mar2009
・综述与讲座・
术后病人疼痛评估及镇痛的护理进展
李燕飞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胸外科,广西百色533000
关键词术后疼痛评估镇痛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85(2009)03—0276—03
术后疼痛是人体对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的一种复杂生理、心理反应,这几乎是所有的术后患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据有关报道,外科择期手术75.5%的病人担心术后疼痛[13;92%的病人迫切需要术后镇痛[23;80%病人反映镇痛不足;50%以上病人术后
72h仍疼痛不止[3]。所以,国际医学界非常重视疼
痛反应,将其列为人类第5大生命体征[4]。疼痛未
得到及时、有效处理会严重影响疾病的治疗及预后
的生存质量Is]。同时也给病人带来身心痛苦,而且
是造成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因此:解除术后疼痛已成为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掌握有关疼痛的相关知识。但由于疼痛评估缺乏统一性、常规性,护理人员缺乏有关疼痛的知
识,或对术后损伤程度认识不足,不能正确使用评估工具对疼痛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估记录,疼痛及药物
止痛观念陈旧,以致病人不能得到有效的处理。因此,本文将近年来对术后疼痛的评估和镇痛的护理进行综述如下。
1术后疼痛发生机制及对机体的影响1.1术后疼痛发生机制
疼痛的发生机制包括两
个成份:一是伤害刺激(如手术、损伤缺血、缺氧等)作用于机体引起的痛感觉;二是个体对伤害性刺激作出的痛反应,并伴有强烈的情绪色彩,表现为一系
列的躯体运动反应和植物内脏性反应。而术后疼痛
不同于一般的生理性疼痛,除外科伤口对神经末梢的机械性损伤引起伤害性感受外,组织损伤后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敏感性改变是引起术后疼痛的主要原因。损伤刺激引起外周神经细胞轴突中胞浆逆向
流动,导致神经末梢释放P物质,引起局部血管通
透性增高,组织水肿。同时受损组织释放的炎性致
痛物质,如缓激肽,组织胺,白三烯等的代谢产物,引起炎症反应,既可直接刺激伤害感受器,又可造成周围神经活化和增强敏感性,使正常情况下的阈下刺
激也会产生疼痛。
1.2术后对机体的影响外科手术为病人解除各
万方数据
种组织脏器的病变、畸形创伤等疾患发挥了外科治
疗的作用,但手术创伤、疼痛刺激、各种功能紊乱所
产生的并发症,给病人的机体和精神上带来一定的
痛苦。由于疼痛可以影响到病人的呼吸、循环、代谢
等功能,例如,胸部及上腹部手术的病人,术后疼痛
可使呼吸功能受到限制,表现为吸气量、肺活量减
少,容易发生小气道关闭。由于呼吸交换量减少,加
之病人怕痛,不敢咳嗽,排痰无力,导致肺不张,肺部
感染,严重者发生肺炎或呼吸道急性梗阻等并发症。由于剧烈疼痛可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严重的并发症,特别是合并心肺等重要器官功能差、体弱、婴
幼儿等手术病人常导致术后各种严重并发症的发
生,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加强术后疼痛护理,已成
为临床护理一项重要的工作。2对术后疼痛的评估
治疗疼痛,准确有效地评估是第一步。评估不仅可以识别疼痛的存在,还有助于对疼痛治疗效果的评价[6]。评估工具:护理人员首先要解决如何评
估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国外的护理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开发了多种“疼痛程度评估工具”。帮助病人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疼痛以及用药后疼痛的缓解情况。目前较为普遍使用的疼痛程度评估工具有以下几种:(1)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2)Wong-Banker面部表情量表r7]。(3)文字描述评分量表(Verbal
DeseriptorsScale,
VDS)。(4)实用形容疼痛程度词}I-[8|:Melaeak用
轻度疼痛,重度疼痛,阵痛,可怕的疼痛及无法忍受的疼痛来帮助患者描述自己的疼痛。(5)Memellan疼痛估计表:疼痛程度用目测直观疼痛标尺表示,并
在印好的人体正面、背面、侧面图上画出疼痛部位,
护士记录疼痛的时间、性质、止痛措施及疼痛对病人的食欲、睡眠、注意力、情绪、社交活动的影响。(6)口述分级评分法(5-point
VerbalRating
Scale,
VRS):此方法是加拿大Megill疼痛调查表的一部
分,每个分级都有对疼痛的描述,容易被医务人员和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22卷第3期JMedTheor&PracV01.22,Nn3,Mar2009
病人接受。即:0级:无疼痛;1级:轻微疼痛,可忍受,能正常生活和睡眠;2级:中度疼痛,可适当干扰睡眠,需用止痛药;3级:重度疼痛,干扰睡眠,需用麻醉止痛剂;4级:剧烈疼痛,干扰睡眠较重,伴有其它症状;5级:无法忍受的疼痛,严重干扰睡眠,伴有其他症状或被动体位。3镇痛护理
影响镇痛护理因素:(1)护理人员对疼痛和镇痛的错误认识。护理人员缺乏主动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的常规,错误地认为疼痛是手术后的正常现象,镇痛药会影响病人切口愈合、胃肠道功能恢复和手术效
果。虽然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镇痛方法和药物,但患
者仍在忍受术后疼痛的现象,术后患者的疼痛比护士想象的严重得多。病痛是无益的,免于疼痛是病人的权利,病人所有的行为和诉说,不论多么微小都可能是寻求帮助的呐喊,护理人员应向病人询问、评
估、治疗并记录疼痛。(2)怕麻醉药成瘾。手术后早期疼痛患者中,止痛是首位的。在多数情况下,护士只有在患者主诉疼痛剧烈时才给予止痛措施,没有客观地给患者评估疼痛程度和记录,加上有的患者因为怕药物成瘾和副作用影响术后恢复而忍受疼痛。处理疼痛的主要障碍是对疼痛评估不足,处理疼痛的知识不够和病人不愿报告疼痛[9]。大量研究表明,不论麻醉药剂量多大,在用麻醉药止痛的患者中成瘾的发生率只占1%,在临床上多数患者疼痛控制后即可停药。4镇痛的控制措施
4.1
目前控制疼痛常用的药物(1)非甾体类抗炎
药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镇痛新等。此类药的作用机理是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优点是无成瘾性,镇痛效果中等;缺点是刺激胃肠道,易引起胃粘膜出血或诱发溃疡,可应用于小手术的病人,但对创
伤性疼痛的内脏痛无效。(2)麻醉性镇痛药,如吗
啡、盐酸哌替啶、芬太尼等。此药止痛效果好,但缺点是成瘾性、抑制呼吸、恶心、呕吐、下肢麻木、感觉障碍及尿潴留等副作用,一般临床上多用于大中型手术后疼痛的病人。护理人员要掌握药物作用、适
应症和副作用,及时观察镇痛效果。
4.2
PCA泵的使用PCA(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病人自控镇痛)在我国已经广泛用于病人术后疼痛的治疗,I临床上可有多种途径给药。如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静脉自控镇痛(PCIA)、
外周神经自控镇痛(PCNA)及皮下自控镇痛(PC-CA)等,较常用的主要是前两种,镇痛效果最佳。PCA使用方法:病人自控镇痛(PCA)多采用一次性
万方数据
硅胶囊输液泵,将配好药液按设定的剂量、浓度和速度注入病人体内,一般以2~5ml/h的速率泵入镇
痛药,或当病人自我感觉疼痛发生加剧时,可自行按压给药控制按钮,单次给药,使泵人速度暂时加快,以尽快减轻疼痛(此项操作可让病人自己管理)。
PCA的优点是:给药准确性高,能维持血药浓度稳
定,使病人持续无痛。
4.3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
用于控制术后的
疼痛,手术后保留硬膜外导管连接镇痛泵,将硬膜外导管安全固定,保持通畅。PCEA给药的关键在管
道系统,选择优质的硬膜外导管能确保其使用的安全性,使患者持续无痛,最大限度地避免镇痛的副作
用,尤其在术后早期能较早使患者被唤醒,防止因昏
睡可能出现的复杂危险[10]。
4.4静脉自控镇痛(PCIA)PCIA只需在病人手术后,离开手术室前,利用现有静脉通路(或回病房
后重新建立静脉)连接上一次性镇痛泵,打开泵开关,就开始自动给药了。此方法操作简单,使用方
便,易于观察,不易脱出,因而临床上应用较多。
目前世界麻醉医师联合会针对手术引起急性疼痛提出了三个阶段的治疗方案,即术后镇痛的第一
个阶段(指疼痛强烈阶段)主要联合应用强效阿片类
镇痛药物、局麻药、外周性镇痛药;术后镇痛的第二个阶段,主要联合应用外周性镇痛药及弱效的阿片类镇痛药;术后镇痛的第三阶段,主要应用外周性镇
痛药。此方法对小儿及成人都适用[11I。因此,多模
式的联合镇痛措施用于术后镇痛的处理颇具前景。5心理护理
许多研究证实,病人的负性心理(紧张、焦虑)可加重术后疼痛,是镇痛药物所不能控制的。因此,护
理人员应取得病人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
病人的心理状况,针对不同情况给予心理支持,尊重病人的人格,相信病人的感觉,耐心倾听病人的主诉,有助于病人减轻疼痛,同时消除紧张、焦虑状态。做好术前病人宣教工作,让病人了解应对术后疼痛的方法,以消除恐惧、焦虑和无助感,及时报告疼痛
和给予止痛药,有利于早期下床活动,使病人早日恢
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术后患者生活质量。
目前对于术后疼痛控制和药物作用有许多护理研究,但对疼痛机制和药物止痛机理、止痛后的生理系统及心理变化需深化研究,应建立多元化的疼痛控制体系,需要多学科配合,合理有效镇痛必定引起生理某些调节介质的改变,应进一步研究,使疼痛控制向更深一步发展。同时将疼痛护理工作作为一项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项目,使每一个护理人员认识
278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22卷第3期JMed’Theor&PraeV01.22,NQ3,Mar2009
到疼痛管理的重要性。不断提高护士专业素质,提高术后病人舒适程度对完善整体护理质量、提高护理专业学科的地位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耽莉华,李加宁,宗雁宾,等.外科住院病人心理反应相关因素词
查与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1998,14(8):443.
2张玉萍,苏心镜.对200例手术病人术后镇痛认知程度的调查
(J].护理研究,2001,15(2):77.
3王增英.加深对疼痛和止痛的机理认识,提高护理质量(J3.国
clinical
practiceguidelines[J3・JAmGeriatrSoe,2002,50:205・
6支秀玲'李红艳・疼痛的护理评估及控制进展mJ・护理研究’
7:::1用7(2面)部:1表39-情14量0.表法评估疼痛[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
册,1998,17(3):127・
8吴学秀,卢智爱.癌痛的评估与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0,
18(10):6.
9闵红星,施忠伟.术后镇痛方法的研究近状[J).宁夏医学杂志,
2002,24(4):253—255.
10张玉萍.术后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的配合和护理[J].河北医
学,2000,6(4):361—362.
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5.12(6):258.
4
II彭清英.多模式术后镇痛原则及实施CJ3.当代护士。2003,
(10):52—53.
MerborhMK,]hrnson&Managingpain:thefifthvitalsign[J].J
NutsCIinNorth
Am,2000,35(2):375-383.
On
收稿日期2008一lo—16
pain
5
AmeHcanGeriatricSocietyPanel
Persistent
inOlderPer-
(编辑太行)
sons.Themanagementofpcrsistentpaininoldcrpersons-AGS
・临床实践・
d,JL金翘颗粒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疗效观察
杨学锋邓星梅云南省曲靖市妇幼医院儿科655000
摘要
目的:观察d,JL金翘颗粒治疗36例急性扁桃体的疗效。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36例急性扁桃体炎患
儿加用小儿金翘颗粒治疗。结果:治疗组总疗效率92.9%,对照组总疗效率为60.9%,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4,JL金翘颗粒具有良好的效果。关键词小儿金翘颗粒急性扁桃体炎
中图分类号:R72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7585(2009)03—0278—01d,JL急性扁桃体炎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我科近2年用小儿金翘颗粒治疗本病36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
92.9%;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13例,总有效痒为60.9%,两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x2=7.64,P<
0.01)。
3讨论
急性扁桃体炎是腭扁桃体特异性炎症,中医称之为乳蛾。本病病因为内有积热,复感风邪,风热相搏,气血壅结于咽旁而成本病。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也引起本病。小儿金翘颗粒主要成份为:金银花、连翘、葛根、大青叶、山豆根、柴胡、甘草。金银花、连翘、大青叶、山豆根、属苦寒药,具有清热解毒,利咽喉,从金银花中提取的绿原酸,是抗菌作用的主要成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有较强的抑菌作用;葛根、柴胡具有解毒退热作用。全方共奏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之功效。疗效确切,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参考文献
1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M].第2版.北京:人
民出版社,1996.429—590.
’
1.1一般资料67例病例来自近2年来住院的患儿,其中男42例,女25例,年龄在1.5~14岁,均有发热、咽痛、干咳、舌边尖红。查体:咽充血,双侧扁桃体I。~Ⅱ。肿大,有或无脓点,符合《实用儿科学》有关疾病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其中男23例,女13例;对照组31例,男19例,女12例。
1.2方法两组患儿入院均给予青霉素静滴,若青霉素过敏者,则静滴红霉素。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四川川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小儿金翘颗粒口服。1~3岁每次2.59,每日3次;3~5岁每次59,每日3次;5~lO岁每次7.59,每日3次。10岁以上,每次lOg,每日3次。
1.3疗效评定显效:3d内症状消失,肿大的扁桃体恢复正常,体温降至正常范围;有效:3d内症状减轻,肿大的扁桃体变小,表面渗出物减少,体温较前下降;无效:>3d症状不减轻,体温不降,扁桃体化脓肿大。2结果
治疗组显效29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
收稿日期2008一10-05
(编辑雪松)
万方数据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22卷第3期JMedTheor&PracVot.22,No.3,Mar2009
・综述与讲座・
术后病人疼痛评估及镇痛的护理进展
李燕飞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胸外科,广西百色533000
关键词术后疼痛评估镇痛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85(2009)03—0276—03
术后疼痛是人体对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的一种复杂生理、心理反应,这几乎是所有的术后患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据有关报道,外科择期手术75.5%的病人担心术后疼痛[13;92%的病人迫切需要术后镇痛[23;80%病人反映镇痛不足;50%以上病人术后
72h仍疼痛不止[3]。所以,国际医学界非常重视疼
痛反应,将其列为人类第5大生命体征[4]。疼痛未
得到及时、有效处理会严重影响疾病的治疗及预后
的生存质量Is]。同时也给病人带来身心痛苦,而且
是造成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因此:解除术后疼痛已成为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掌握有关疼痛的相关知识。但由于疼痛评估缺乏统一性、常规性,护理人员缺乏有关疼痛的知
识,或对术后损伤程度认识不足,不能正确使用评估工具对疼痛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估记录,疼痛及药物
止痛观念陈旧,以致病人不能得到有效的处理。因此,本文将近年来对术后疼痛的评估和镇痛的护理进行综述如下。
1术后疼痛发生机制及对机体的影响1.1术后疼痛发生机制
疼痛的发生机制包括两
个成份:一是伤害刺激(如手术、损伤缺血、缺氧等)作用于机体引起的痛感觉;二是个体对伤害性刺激作出的痛反应,并伴有强烈的情绪色彩,表现为一系
列的躯体运动反应和植物内脏性反应。而术后疼痛
不同于一般的生理性疼痛,除外科伤口对神经末梢的机械性损伤引起伤害性感受外,组织损伤后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敏感性改变是引起术后疼痛的主要原因。损伤刺激引起外周神经细胞轴突中胞浆逆向
流动,导致神经末梢释放P物质,引起局部血管通
透性增高,组织水肿。同时受损组织释放的炎性致
痛物质,如缓激肽,组织胺,白三烯等的代谢产物,引起炎症反应,既可直接刺激伤害感受器,又可造成周围神经活化和增强敏感性,使正常情况下的阈下刺
激也会产生疼痛。
1.2术后对机体的影响外科手术为病人解除各
万方数据
种组织脏器的病变、畸形创伤等疾患发挥了外科治
疗的作用,但手术创伤、疼痛刺激、各种功能紊乱所
产生的并发症,给病人的机体和精神上带来一定的
痛苦。由于疼痛可以影响到病人的呼吸、循环、代谢
等功能,例如,胸部及上腹部手术的病人,术后疼痛
可使呼吸功能受到限制,表现为吸气量、肺活量减
少,容易发生小气道关闭。由于呼吸交换量减少,加
之病人怕痛,不敢咳嗽,排痰无力,导致肺不张,肺部
感染,严重者发生肺炎或呼吸道急性梗阻等并发症。由于剧烈疼痛可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严重的并发症,特别是合并心肺等重要器官功能差、体弱、婴
幼儿等手术病人常导致术后各种严重并发症的发
生,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加强术后疼痛护理,已成
为临床护理一项重要的工作。2对术后疼痛的评估
治疗疼痛,准确有效地评估是第一步。评估不仅可以识别疼痛的存在,还有助于对疼痛治疗效果的评价[6]。评估工具:护理人员首先要解决如何评
估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国外的护理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开发了多种“疼痛程度评估工具”。帮助病人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疼痛以及用药后疼痛的缓解情况。目前较为普遍使用的疼痛程度评估工具有以下几种:(1)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2)Wong-Banker面部表情量表r7]。(3)文字描述评分量表(Verbal
DeseriptorsScale,
VDS)。(4)实用形容疼痛程度词}I-[8|:Melaeak用
轻度疼痛,重度疼痛,阵痛,可怕的疼痛及无法忍受的疼痛来帮助患者描述自己的疼痛。(5)Memellan疼痛估计表:疼痛程度用目测直观疼痛标尺表示,并
在印好的人体正面、背面、侧面图上画出疼痛部位,
护士记录疼痛的时间、性质、止痛措施及疼痛对病人的食欲、睡眠、注意力、情绪、社交活动的影响。(6)口述分级评分法(5-point
VerbalRating
Scale,
VRS):此方法是加拿大Megill疼痛调查表的一部
分,每个分级都有对疼痛的描述,容易被医务人员和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22卷第3期JMedTheor&PracV01.22,Nn3,Mar2009
病人接受。即:0级:无疼痛;1级:轻微疼痛,可忍受,能正常生活和睡眠;2级:中度疼痛,可适当干扰睡眠,需用止痛药;3级:重度疼痛,干扰睡眠,需用麻醉止痛剂;4级:剧烈疼痛,干扰睡眠较重,伴有其它症状;5级:无法忍受的疼痛,严重干扰睡眠,伴有其他症状或被动体位。3镇痛护理
影响镇痛护理因素:(1)护理人员对疼痛和镇痛的错误认识。护理人员缺乏主动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的常规,错误地认为疼痛是手术后的正常现象,镇痛药会影响病人切口愈合、胃肠道功能恢复和手术效
果。虽然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镇痛方法和药物,但患
者仍在忍受术后疼痛的现象,术后患者的疼痛比护士想象的严重得多。病痛是无益的,免于疼痛是病人的权利,病人所有的行为和诉说,不论多么微小都可能是寻求帮助的呐喊,护理人员应向病人询问、评
估、治疗并记录疼痛。(2)怕麻醉药成瘾。手术后早期疼痛患者中,止痛是首位的。在多数情况下,护士只有在患者主诉疼痛剧烈时才给予止痛措施,没有客观地给患者评估疼痛程度和记录,加上有的患者因为怕药物成瘾和副作用影响术后恢复而忍受疼痛。处理疼痛的主要障碍是对疼痛评估不足,处理疼痛的知识不够和病人不愿报告疼痛[9]。大量研究表明,不论麻醉药剂量多大,在用麻醉药止痛的患者中成瘾的发生率只占1%,在临床上多数患者疼痛控制后即可停药。4镇痛的控制措施
4.1
目前控制疼痛常用的药物(1)非甾体类抗炎
药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镇痛新等。此类药的作用机理是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优点是无成瘾性,镇痛效果中等;缺点是刺激胃肠道,易引起胃粘膜出血或诱发溃疡,可应用于小手术的病人,但对创
伤性疼痛的内脏痛无效。(2)麻醉性镇痛药,如吗
啡、盐酸哌替啶、芬太尼等。此药止痛效果好,但缺点是成瘾性、抑制呼吸、恶心、呕吐、下肢麻木、感觉障碍及尿潴留等副作用,一般临床上多用于大中型手术后疼痛的病人。护理人员要掌握药物作用、适
应症和副作用,及时观察镇痛效果。
4.2
PCA泵的使用PCA(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病人自控镇痛)在我国已经广泛用于病人术后疼痛的治疗,I临床上可有多种途径给药。如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静脉自控镇痛(PCIA)、
外周神经自控镇痛(PCNA)及皮下自控镇痛(PC-CA)等,较常用的主要是前两种,镇痛效果最佳。PCA使用方法:病人自控镇痛(PCA)多采用一次性
万方数据
硅胶囊输液泵,将配好药液按设定的剂量、浓度和速度注入病人体内,一般以2~5ml/h的速率泵入镇
痛药,或当病人自我感觉疼痛发生加剧时,可自行按压给药控制按钮,单次给药,使泵人速度暂时加快,以尽快减轻疼痛(此项操作可让病人自己管理)。
PCA的优点是:给药准确性高,能维持血药浓度稳
定,使病人持续无痛。
4.3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
用于控制术后的
疼痛,手术后保留硬膜外导管连接镇痛泵,将硬膜外导管安全固定,保持通畅。PCEA给药的关键在管
道系统,选择优质的硬膜外导管能确保其使用的安全性,使患者持续无痛,最大限度地避免镇痛的副作
用,尤其在术后早期能较早使患者被唤醒,防止因昏
睡可能出现的复杂危险[10]。
4.4静脉自控镇痛(PCIA)PCIA只需在病人手术后,离开手术室前,利用现有静脉通路(或回病房
后重新建立静脉)连接上一次性镇痛泵,打开泵开关,就开始自动给药了。此方法操作简单,使用方
便,易于观察,不易脱出,因而临床上应用较多。
目前世界麻醉医师联合会针对手术引起急性疼痛提出了三个阶段的治疗方案,即术后镇痛的第一
个阶段(指疼痛强烈阶段)主要联合应用强效阿片类
镇痛药物、局麻药、外周性镇痛药;术后镇痛的第二个阶段,主要联合应用外周性镇痛药及弱效的阿片类镇痛药;术后镇痛的第三阶段,主要应用外周性镇
痛药。此方法对小儿及成人都适用[11I。因此,多模
式的联合镇痛措施用于术后镇痛的处理颇具前景。5心理护理
许多研究证实,病人的负性心理(紧张、焦虑)可加重术后疼痛,是镇痛药物所不能控制的。因此,护
理人员应取得病人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
病人的心理状况,针对不同情况给予心理支持,尊重病人的人格,相信病人的感觉,耐心倾听病人的主诉,有助于病人减轻疼痛,同时消除紧张、焦虑状态。做好术前病人宣教工作,让病人了解应对术后疼痛的方法,以消除恐惧、焦虑和无助感,及时报告疼痛
和给予止痛药,有利于早期下床活动,使病人早日恢
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术后患者生活质量。
目前对于术后疼痛控制和药物作用有许多护理研究,但对疼痛机制和药物止痛机理、止痛后的生理系统及心理变化需深化研究,应建立多元化的疼痛控制体系,需要多学科配合,合理有效镇痛必定引起生理某些调节介质的改变,应进一步研究,使疼痛控制向更深一步发展。同时将疼痛护理工作作为一项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项目,使每一个护理人员认识
278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22卷第3期JMed’Theor&PraeV01.22,NQ3,Mar2009
到疼痛管理的重要性。不断提高护士专业素质,提高术后病人舒适程度对完善整体护理质量、提高护理专业学科的地位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耽莉华,李加宁,宗雁宾,等.外科住院病人心理反应相关因素词
查与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1998,14(8):443.
2张玉萍,苏心镜.对200例手术病人术后镇痛认知程度的调查
(J].护理研究,2001,15(2):77.
3王增英.加深对疼痛和止痛的机理认识,提高护理质量(J3.国
clinical
practiceguidelines[J3・JAmGeriatrSoe,2002,50:205・
6支秀玲'李红艳・疼痛的护理评估及控制进展mJ・护理研究’
7:::1用7(2面)部:1表39-情14量0.表法评估疼痛[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
册,1998,17(3):127・
8吴学秀,卢智爱.癌痛的评估与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0,
18(10):6.
9闵红星,施忠伟.术后镇痛方法的研究近状[J).宁夏医学杂志,
2002,24(4):253—255.
10张玉萍.术后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的配合和护理[J].河北医
学,2000,6(4):361—362.
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5.12(6):258.
4
II彭清英.多模式术后镇痛原则及实施CJ3.当代护士。2003,
(10):52—53.
MerborhMK,]hrnson&Managingpain:thefifthvitalsign[J].J
NutsCIinNorth
Am,2000,35(2):375-383.
On
收稿日期2008一lo—16
pain
5
AmeHcanGeriatricSocietyPanel
Persistent
inOlderPer-
(编辑太行)
sons.Themanagementofpcrsistentpaininoldcrpersons-AGS
・临床实践・
d,JL金翘颗粒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疗效观察
杨学锋邓星梅云南省曲靖市妇幼医院儿科655000
摘要
目的:观察d,JL金翘颗粒治疗36例急性扁桃体的疗效。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36例急性扁桃体炎患
儿加用小儿金翘颗粒治疗。结果:治疗组总疗效率92.9%,对照组总疗效率为60.9%,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4,JL金翘颗粒具有良好的效果。关键词小儿金翘颗粒急性扁桃体炎
中图分类号:R72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7585(2009)03—0278—01d,JL急性扁桃体炎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我科近2年用小儿金翘颗粒治疗本病36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
92.9%;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13例,总有效痒为60.9%,两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x2=7.64,P<
0.01)。
3讨论
急性扁桃体炎是腭扁桃体特异性炎症,中医称之为乳蛾。本病病因为内有积热,复感风邪,风热相搏,气血壅结于咽旁而成本病。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也引起本病。小儿金翘颗粒主要成份为:金银花、连翘、葛根、大青叶、山豆根、柴胡、甘草。金银花、连翘、大青叶、山豆根、属苦寒药,具有清热解毒,利咽喉,从金银花中提取的绿原酸,是抗菌作用的主要成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有较强的抑菌作用;葛根、柴胡具有解毒退热作用。全方共奏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之功效。疗效确切,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参考文献
1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M].第2版.北京:人
民出版社,1996.429—590.
’
1.1一般资料67例病例来自近2年来住院的患儿,其中男42例,女25例,年龄在1.5~14岁,均有发热、咽痛、干咳、舌边尖红。查体:咽充血,双侧扁桃体I。~Ⅱ。肿大,有或无脓点,符合《实用儿科学》有关疾病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其中男23例,女13例;对照组31例,男19例,女12例。
1.2方法两组患儿入院均给予青霉素静滴,若青霉素过敏者,则静滴红霉素。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四川川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小儿金翘颗粒口服。1~3岁每次2.59,每日3次;3~5岁每次59,每日3次;5~lO岁每次7.59,每日3次。10岁以上,每次lOg,每日3次。
1.3疗效评定显效:3d内症状消失,肿大的扁桃体恢复正常,体温降至正常范围;有效:3d内症状减轻,肿大的扁桃体变小,表面渗出物减少,体温较前下降;无效:>3d症状不减轻,体温不降,扁桃体化脓肿大。2结果
治疗组显效29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
收稿日期2008一10-05
(编辑雪松)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