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奥本海默--美国原子弹之父

罗伯特·奥本海默

美国原子弹之父

摘 要:奥本海默是世界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本文通过他在量子力学、黑洞理论方面所作的贡献,及其他对20世纪30年代美国物理学的迅速崛起所起的作用,来展现作为杰出理论物理学家的形象;他成功地领导了美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却竭力阻止氢弹研制而酿成著名的"奥本海默案件";进一步揭示了科学给科学家所带来的"自豪与道德"之间的良心冲突.

关键词:奥本海默,量子力学,黑洞概念,曼哈顿计划,奥本海默案件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812

罗伯特·奥本海默(Robort Oppenheimer),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先驱,年轻时,就为早期量子力学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并显示出非凡的才能;三十多岁时,就在伯克利创立了美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庞大的理论物理学学派,为美国物理学的迅速崛起留下了个人深刻的印记,使他当之无愧地进入世界著名的十大理论物理学家之列.他领导着"史无前例的最庞大的科学家组织",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为他获得了"原子弹之父"的美誉.二次大战后,他积极倡导原子弹的国际控制,竭力阻止美国研制氢弹,从而酿成了著名的"奥本海默案件".同时,他还是一位极具性格魅力的演讲者,他用独特的表达方式阐明自己的真知灼见.他担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院长长达19年之久,为保持普林斯顿世界瞩目的明星地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 伟人的初期经历

罗伯特·奥本海默(Robort Oppenheimer 1904-1967)祖籍是德国犹太人,后移居美国,1904年4月22日,奥本海默出生在美国纽约一个富有的家庭,这个家庭己摒弃了传统的文化和宗教,并致力于成为美国富豪.他的父亲朱利叶斯·奥本海默(Julius Opperheimer)是美国有名的企业家,并喜欢建筑、绘画和音乐;母亲埃拉(Ella)是一位颇有天赋的画家,曾留学巴黎.她那惊人的美貌、高雅而又有点忧伤的性格,对奥本海默后来的性格形成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童年的奥本海默就读于纽约伦理文化学校;该校推崇高水平的学术标准和自由的观点.奥本海默开始广泛地阅读从矿物学到柏拉图的大量书籍.他特别喜欢爱略特(T.S.Eliot)的离群索居的、忧伤的作品.并同时开始收集大量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岩石标本.在小学五年级时,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就接受他为自己的学生,12岁时就被邀请到矿物俱乐部去作学术报告.少年的奥本海默受到全面正规的训练,通过他的勤奋努力,使他轻而易举地成为全校有名的高材生.

1922年,奥本海默进入哈佛大学学习化学,除了在化学课上名列前茅外,他还在物理、东方哲学、古希腊文和拉丁文以及建筑学等方面颇为杰出,他还仿效母亲学习绘画和创作先锋派诗歌,当他进入三年级时遇到了导师柏席·布里奇曼(Percy Bridgman),布里奇曼是一名优秀的教师.他计划使用压力法制造出第一批人造钻石,后来因在高压物理学方面的研究而获得了194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布里奇曼除了具有优雅的性情和富有魅力的气质外,还具有广泛的知识面,他对科学哲学的理解深深地吸引了奥本海默,布里奇曼认为,"如果不能明确地指出一个概念是如何被应用于具体情形的话,我们就不了解这个概念的真正含义";布里奇曼所提出的哲学问题以及它们对于科学实践的意义给奥本海默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所提出的操作主义(operationalism)而使他名垂青史.布里奇曼的这种思想与最新的维

特根斯坦(Wittgenstein)哲学和逻辑实证主义哲学十分吻合.布里奇曼的思想似乎融合了奥本海默生活的两个方面--文化和科学.这促使奥本海默立志把物理学作为自己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他回忆说:"在哈佛是我一生中最兴奋的时代,我确实有机会学习,我爱她,并且我的理性激情开始在这里觉醒."

2 游学欧洲

正在这一时期,原子物理和量子理论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世界各国的一些著名大学、研究所纷纷传出了物理学家们探索原子世界取得重大进展的消息,微观世界的奥秘深深地吸引了奥本海默,他坚信自己能在这一领域大有作为.

1925年,奥本海默用三年时间修完四年课程,并以最优异的成绩从哈佛毕业.奥本海默带着他的导师布里奇曼的推荐信准备去世界著名的科学中心英国剑桥卡文迪许实验室学习.推荐信中写道:"奥本海默具有十分惊人的吸引力,他在研究问题的许多方面表现出处理上的高度创造性和高超的数学才能,他的思想是分析型的而不是物理型的,他的弱点在实验方面,如果他能在这方面接受到好的训练必将取得非凡的成功".在剑桥,奥本海默希望能成为欧内斯特·卢瑟福(E.Ruttbborford)的学生,这位曼彻斯特的物理学家1919年到剑桥接替的J.J汤姆逊(J.J.Thomson)领导卡文迪许实验室,卢瑟福对布里奇曼的信并不重视,而且也没有收下奥本海默,但年迈的J.J汤姆逊在卡文迪许实验室破例收下他,奥本海默惊奇地发现:"剑桥在实验方面确实是世界物理学中心,这里的学术水准能一下子挖走哈佛所有的人".

在剑桥,奥本海默结识了比他大两岁的保罗·狄拉克(P.Dirac),狄拉克有着和奥本海默相似的孤僻性格,喜欢躲在圣约翰学院的一幢不起眼的四方院里工作,且奥本海默有着卓越的思想,他们两人从一开始就十分投缘.此时,狄拉克刚刚23岁,他已经开始正在经历着复杂转变的量子理论方面从事重要工作.奥本海默只有21岁,正处于雄心勃勃、跃跃欲试的年龄,认识狄拉克的时候,奥本海默正在加紧学习意大利语以便能够阅读原文的但丁(Dante)作品,狄拉克对奥本海默能使诗歌与物理学并行不悖深感惊讶.

1925年,德国天才物理学家海森伯(W.Heisenberg)认为:"没有必要讨论一个看不见的电子轨道环绕着一个看不见的原子.如果它们是看不见的,那么它们就是没有意义的."被测量的物质被认为是波还是粒子并不重要,测量的结果取决于它们是如何进行的.这个见解十分精辟,但是怎样才能用一种有效的方式表达这些测量结果呢?海森伯的工作受到了哥廷根大学的物理学教授玻恩(Max Born)的关注.玻恩建议可以通过矩阵形的数字行与列进行测量.然后应用矩阵理论就可以预测物理变量的值和不同能量状态的数学概率.事实证明这些矩形的数字行与列比原子的"图形"更有用,使量子力学可以用与古典力学相似的方式进行预测.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E.Schr?dinger)却认为:这充满数学复杂性的理论,可以用图形来说明物质世界的任何一个方面.到1925年底他提出了一种新的量子理论,形象地形容粒子具有相关的波.该粒子的特性可以从它的既像粒子又像波的本质中得出.1926年年中,狄拉克提出了第三种理论:"量子变换论."该理论显示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实际上在数学上是等同的.

奥本海默依靠广泛的知识阅历和敏锐的物理头脑掌握着最复杂的概念,并开始潜心钻研量子理论的最新发现,同时经常与狄拉克进行交流.到1925年5月,奥本海默已经发表了一系列论文,他描述了量子隧道效应,写成了《论旋震光带的量子理论》和《论二体问题的量子理论》两篇重要论文在剑桥著名的杂志《哲学会刊》上发表,奥本海默开始在这一领域展露头角.

这些文章给马克斯·玻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26年,受马克斯·玻恩之邀,奥本海默转赴德国科学中心哥廷根大学.在哥廷根大学,奥本海默理论物理学水平得到了长足的提高,并大大地开拓了量子力学的疆界,他杰出的博士论文《论连续光谱的量子理论》,在权

威性的德文《物理杂志》上发表,玻恩给出了高度的赞扬.同时,奥本海默与玻恩一起合作研究出分子的量子理论,他对分子的量子性质给出了恰当的描述,这一方法被公认为"玻恩-奥本海默计算法",这是一项重要而持久的贡献.在哥廷根,奥本海默得以与尼尔斯·玻尔、海森伯和费米等人进行切磋,他猛然意识到自己已与巨人们并肩同行.量子力学是一门崭新的、日新月异的学科,任何能掌握其复杂性并熟知其最新发展的人都可能有所成就.在1926-1929年间,他发表了16篇量子力学方面的文章(包括6篇用德文写的文章),做出了几项重要贡献.其中"玻恩-奥本海默近似法"时至今日依然是量子力学的中心概念之一. 1927年,奥本海默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哥廷根大学博士学位,然后他游历欧洲的主要研究中心和拜访理论物理学界的名流,他到荷兰的莱顿和厄任菲斯特(Paul Ehrenfest)接下了深厚的友谊;同时在苏黎世工业大学和伟大的量子理论权威泡利(Wolfgang Pauli)共同探讨量子理论的最新问题.

3 创建学派

1929年,奥本海默回到美国,哈佛向他提供了工作,在帕萨迪纳新成立的生气勃勃的加州理工学院也为他提供工作,但伯克利的加州大学却特别引起他的兴趣.罗伯特·奥本海默早在欧洲研究时就告诉他的一位朋友,他梦想在美国建立一个理论物理学的巨大学派,但此时美国在理论物理学方面是"一片荒漠".回到美国后,他四处收罗人才,并同时在伯克利和加州理工学院两处任教,为培养美国下一代理论物理学家竭尽全力.奥本海默是头脑最敏捷的人,具有铁的记忆力,才华横溢.由于他的学术水平和组织天才,在几年时间内,就使伯克利和加州在理论物理学方面形成了一个可以同哥廷根大学、剑桥大学和哥本哈根大学相媲美的庞大的理论物理学派,这一学派对美国理论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奥本海默不但继续他的研究,同时还进行着富有成效的教学;这个高高瘦瘦的、有着冷冰冰的蓝眼睛、爱抽烟的人成了一位极具性格魁力的老师;他很快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学生.20世纪30年代,美国正陷入"经济大萧条",大量的难民逃离欧洲日趋恶化的政治气氛到美国,他的学生有来自俄克拉何马森林的14岁的天才少年洛马尼兹(Rossi Lomanitz);有曾在犹他州做过卡车司机的哈特兰德·斯尼德(Hartland Snyder);有从达豪集中营逃出,在纽约当过港口工人的德国犹太人彼得斯(Bernard Peters);这些人以及许多其他人在他的启发和指导下都成了一流的物理学家.在与学生共处的过程中,奥本海默发现了自己身上从未发现过的领导素质,他曾受到的精英教育使他的思想独树一帜,并能在前沿引导着人们. 与此同时,他在量子力学方面的开创性贡献以及他与狄拉克和海森堡等人的友情,为他打开了许多友谊之门.在密歇根大学,他与费米(E.Fermi)讨论辐射问题;在哥伦比亚大学,他与匈牙利流亡科学家齐拉特(Leo Szilard)会面;在普林斯顿大学的高等研究院,他与爱因斯坦及来访的尼尔斯·玻尔相约.由于欧洲犹太科学家的精英纷纷逃离哥廷根和柏林,新成立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迅速崛起而成为理论物理的研究中心.奥本海默的知识使他足以与专家们触膝对话.奥本海默不仅为理论物理竭尽辛劳,而且对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兴趣,他从亚原子物理转向了宇宙论;1939年,与哈特兰德·斯尼德合作发表了题为"论持续的引力塌陷"的论文,这篇论文表明当光接近宇宙中的大的物体时会发生弯曲.

30年代后期,苏联理论物理学家列夫·朗道(D.Landau)曾经为恒星如何得到使自己发热的能量问题感到迷惑;他设计过一种机制,在恒星譬如太阳的中心,也许有一个尺度为十或二十公里,质量大约为太阳质量十分之一的中子星;而太阳的气体逐渐落到这个中子星上去,这种沉落会产生使太阳发热的热量.他自己思索并与合作者讨论中揣摩这些思想.由于朗道30年代早期在德国生活了很久,并在那里研究物理学,尽管他是一名犹太人,他仍然受到政府的怀疑,并被某些苏联物理学家控告为德国间谍.朗道急中生智,他把写好的一份手稿给哥本哈根的玻尔,其中包括太阳是由在它中心的中子核来维持发热的思想.他还附了一封信要求说,如果玻尔认为这是一个好思想,就请他转给《自然》发表.玻尔知道朗道

是企图躲过牢狱之灾,并给苏联《消息报》写了一份热情洋溢的赞扬信,可惜不管用.朗道在监牢里待了一年而且几乎丧命.

在朗道系狱期间,奥本海默从朗道关于恒星获得热量来源的理论中发现了一个漏洞,并准备在《物理学评论》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把朗道的思想粉碎.但是他并不知道那篇文章是朗道企图用来逃避牢狱之灾的.这也成为奥本海默和他的学生哈特兰德·斯尼德获致黑洞理论努力的契机.奥本海默和斯尼德认为,当一个燃尽了的恒星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塌陷时,空间将以很深的曲度变弯,从恒星表面散发出来的光将会被折回恒星的内部,这样恒星内部发生的一切都与外边的世界隔绝开来,一种单向的"视界"将会形成,"视界"内部任何东西都无法逃脱它巨大的引力.按照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时间是空间的一维,这就意味着同空间一样,时间也会在视界的另一侧消失"时空奇点",无限的引力把一切都压缩到有限的密度;空间、时间和辐射都掉进"视界"里消失殆尽.奥本海默和斯尼德提出的爱因斯坦的磁场方程式的解,公然挑战了所有专家的宇宙论观点.这一理论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被命名为"黑洞",但奥本海默没有进一步考虑在视界之内恒星会发生什么问题;40年后,史蒂芬·霍金(S.Hawkins)把量子引力引入视界之内使这一工作变成极为有趣的问题.

4 曼哈顿计划的卓越组织者

1938年年底,德国化学家哈恩(O.Hahn)和斯特拉斯曼(F.Strassman)发现核裂变,原子核在裂变过程中放出巨大的能量,这一核裂变的消息是由从哥本哈根逃亡到美国的尼尔斯·玻尔在作学术报告时透露出来的.科学家们纷纷跑到实验室进行验证,他们都成功了.当时二次大战正在进行,物理学家们自觉地行动起来,在美国的匈牙利出生的物理学家齐拉特和其他社会活动家,带着爱因斯坦的签名信设法去见罗斯福总统,并解释了目前形势的严重性.1940年2月,美国政府作出了积极的反应,并制定了"曼哈顿工程计划",向原子弹进军.

1941年10月21日,奥本海默被邀参加在斯克内克塔迪召开委员会会议,此时的奥本海默刚刚37岁,但他已是相当心不在焉的超凡的理论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开始并不赞同制造核武器,正是这次会议使他改变注意,他那惊人的天赋使他意识到,在原子能事业上他将大有作为.曼哈顿计划的主要负责人格罗夫斯(Croves)准将一下子看中了奥本海默,他认为:奥本海默是一位天才,一位真正的天才,他能知道一切并能同你淡论一切你提出的问题,格罗夫斯准将任命奥本海默为研究核武器的新实验室的主任.

在新墨西哥州的赫梅斯·斯普林斯40英里的赫梅斯山西坡上的一个深峡谷,沿着峡谷往上走便到一个方顶山上,那里有一所男童小学,这所小学以她南边的那条峡谷的名字命名为"洛斯·阿拉莫斯(Los Alamos)".人们描述到:洛斯·阿拉莫斯除蜿蜒的河流以外"炎热而荒芜",有的只是沙子、仙人掌以及少数几棵勉强长出地面的矮松树,而空间是辽阔而透明的,没有雾和水分,透过山中清澈的空气可以看到远处白雪覆盖的锯形山.奥本海默将在这一宏伟的景地上创建一座新实验室,得以实现了他一生的梦想,把他的两个最爱:科学和高山结合在一起.当他的实验室地址选定以后,他就开始招兵买马.

在极短的时间内,奥本海默在全国招聘科学家近百名,这些科学家有费米、汉斯·贝蒂(Hans Bethe)、劳伦斯(E.O.Lawrence)、爱德华·特勒(E.Teller)、拉姆赛、康普顿

(A.H.Compton)、冯·诺伊曼(von Neumann)、赛格雷(Emilio Segre)、尤里(H.C.Urey)等,这里遍布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后来获得诺贝尔奖的人,他们代表美国当代第一流的水平,无论是剑桥大学的卡文迪什实验室,还是柏林和哥廷根,甚至普林斯顿的高等研究院都不曾聚集过这么多的天才.格罗夫斯将军总是习惯地称之为"有史以来最庞大的金头脑组合".奥本海默描述道:"......几乎每个人都意识到这一项伟大的事业,几乎每个人都知道,这是用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艺为国家利益服务的无与伦比的一次机会,献身和爱国主义的情感最终占了上风,大多数被邀的科学家都来到了洛斯·阿拉莫斯".奥本海默首先让费米领导一个小

组,负责筹建原子反应堆,以获得铀-235;让劳伦斯负责筹建电磁同位素分离,从天然铀中分离铀-235(铀-235只仅天然铀-238的0.7%,而铀-235是容易裂变的产物);让尤里负责用气体扩散法生产浓缩铀-235;他采用三管齐下,以便早日拿到炸药.曼哈顿计划全部费用当时为20亿美元,在历史上类似的人力状况只有建造金字塔和20世纪开凿苏联的白海运河时才出现过,而动用最优秀的技术力量是从来没有过的.到战争结束的时候,曼哈顿计划已经大于整个美国的汽车工业了.

在奥本海默的领导下,实验室有强大的技术储备,训练有素的人力和良好的士气,他以明显的能力和外表的镇静统管着全局,特勒一再说:"奥本海默也许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实验室主任,因为他头脑十分灵活,成功地了解了实验室里几乎每一件重要的发明,他对别人的心理有很不寻常的洞察,这点在物理学家中是很少见的".汉斯·贝特常夸奖说:"他知道而且理解实验室里进行的一切事情,不管是化学或理论物理或机械车间方面的.他能够把这些事情统统装在脑子里,并进行协调,而在洛斯·阿拉莫斯,他显得在智力上超乎寻常.他听到任何事后马上就明白了,而且会把这件事纳入总的情况,得出正确的理论.实验室里根本没有任何人能赶上他,他不仅知识丰富,而且对人热情温暖,人人都肯定感到奥本海默关心每一个人的工作.他和人谈话时总要使对方明白,你的工作对整个工程来说是重要的,在洛斯·阿拉莫斯,他没有使任何人感到自卑."奥本海默这位实验室主任显出旁人难以胜任的领导才干,赢得了所有与他共事的科学家的支持,使核武器研制顺利进行.

1943年夏初,奥本海默从国家标准局招来了一位加州理工学院的学生内德迈耶(S.Neddermeyer),奥本海默很欣赏内德梅尔解决问题的方法,认为他具有"独创性和睿智的头脑".内德梅尔为原子弹想出了一套出色的组装战略.他建议在球形反射层周围装上一层球形的高效炸药,里面是一个具有厚壁的空心球形弹芯.在许多点同时点火以后,高效炸药会向内吹进.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会从四周挤压反射层,反射层又会挤压弹芯,挤压的结果会把空心的圈壳变为实心球,使他超过临界质量,产生链代反应而放出巨大的核能,这种以三维的方式向内挤压称为"内爆".1944年3月,开始计划搞内爆武器的全面试验,奥本海默将这一计划的代号起名叫"三位一体".在芝加哥进行世界上第一个核反应堆实验的过程中,费米制造出少量的新发现的元素钚,以其放射性同位素钚239状态出现.这是一个重大的进展,钚239的临界质量只是铀235的三分之一.更有帮助的是,钚239是核反应堆中,中子撞击提取出铀235后剩下的大量的不可分裂的铀238时产生的.第二颗原子弹"胖子"就是用钚239装料的.

1945年7月"三位一体"的内爆计划得到了全面的实现,并将在7月16日凌晨5点30分在洛斯·阿拉莫斯20英里以外的霍尔纳多进行试爆,人们描述在十英里之外所观看到的壮观景象:"在爆炸的那一时刻,令人触目惊心的印象是一种压倒一定的辉煌亮光,整个天空闪烁着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光辉.最初闪光好像没有固定的形状,但过了差不多半秒钟后,它看起来呈鲜艳的黄色,成为一个平底朝下的半球体,像一个升出一半的太阳,但约为太阳的两倍大.几乎顷该间,这个光亮的火团开始膨胀升起,火焰的大漩涡好像在一个有点长方形的轮廓中上升,迅速膨胀升高......,光柱的顶端好像蘑菇似的向外成厚厚的伞状,其颜色是光亮的,但带有幽灵般的淡兰色,这一切都显得非常快,大约半分钟后,人们听到一声震耳的轰鸣声,好象在100米之外的一门大炮的射击声,世界上最杰出的科学家经过五年的努力终于成功了".费米悄悄地扔下张小纸片,从纸片被推出的距离迅速估算了原子弹的爆炸当量大约是20000吨TNT的爆炸威力.爆炸点的100英尺高的铁塔已沓然无踪,巨大的热量使得半径为800码范围内的沙土全部溶化成一层玻璃态物质.世界真正进入了核时代.奥本海默摆开姿态说:"现在,我已经变成了死神,大千世界的毁灭者".这位理论物理学家将伴随这一声青天霹雳而载入史册.

1945年,美国在新墨西哥州爆炸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从此,人类战争又增添了破坏

力巨大的可怕武器,人类陷入了可诅骂的核威胁之中.研制原子弹是一项涉及到数学、物理、化学和工程技术等许多学科的复杂工作,它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大兵团作战、集体攻克科学难关,由此积累的经验对后来的人造卫星、登月计划等提借了有益的借鉴.这项宏大计划的顺利完成是与奥本海默的努力是分不开的,1946年,他被授予梅里特国会勋章,人们开始称他为"原子弹之父".

5 奥本海默案件

1945年8月6日上午9时14分,在日本广岛上空投下了一颗装满铀的原子弹.三天以后长崎又遭灭顶之灾,日本宣告投降.1945年10月,奥本海默从洛斯·阿拉莫斯辞职重返学术界.他在对研究室的科学家和"情报人员"发表的辞职讲话上直言不讳地说:"如果原子弹成为一个交战国的武器......人类将诅咒洛斯*阿拉莫斯这个名字,......物理学家现在才真正知道了什么是邪恶".当奥本海默准备离职前,特勒要求奥本海默协助研制氢弹或进一步改进原子弹,奥本海默很干脆地回绝了.由于对苏联核力量的恐惧,特勒不仅与奥本海默分道扬镳,而且也成了他后来四十多年鼓吹军备竞赛的动力.

四十年代末,特勒热心于研制氢弹的准备工作,已任原子弹委会顾向委员会主席的奥本海默坚决反对热核计划.1949年10月29日,原子能委员会总顾问委员会召开会议讨论发展热核计划的决定,参加者有奥本海默、康南特、费米、李·杜布里奇,伊萨多·拉比(Isidor Radi)、巴克利等人;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后的一种负罪感,迫使他们全体通过了一份不赞成继续研制氢弹的决定,这是美国最有份量的一个反对研制氢弹的科学家团体.1950年1月31日,杜鲁门总统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作为武装部队的最高统帅,我已经指令原子能委员会继续进行包括氢弹在内的原子武器的研制工作.在杜鲁门声明之后,科学家们表示了鲜明的立场,包括汉斯·贝特在内的十二名杰出科学家公开声明,要求美国政府作出不首先使用氢弹的承诺.爱因斯坦也发表声明斥责政府的不负责任的做法.他认为:一旦氢弹用于战争,其放射性污染会危及地球上的一切生命.此时,特勒却积极地招募研制氢弹的科学人才,有人在《科学美国人》杂志发表反对研制氢弹的文章后,他于1950年3月在《原子科学家通报》上载文回击,文章的题目是要求科学家《回到实验室去》,特勒说道:"我选择了科学家这个职业,我热爱科学;除了纯科学以外,我不情愿从事其他任何工作,因为我的兴趣就是搞科学.我不爱武器,我爱和平.但为了和平我们需要武器."这种无视科学研究的道德规范和至善追求的不负责任的行为,受到科学家的一致斥责.1950年初,特勒成为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热核计划的总负责人,并对氢弹进行了全面的研制.1952年10月31日,美国在埃尼威克珊瑚岛的埃卢杰勒博小岛上爆炸了一颗代号"麦克"的热核装置,重达六十多吨,爆炸当量相当于500万吨TNT.

1953年,美国国内形势有很大变化,极端反动的麦卡锡参议员掀起了一场反共高潮,作为这一运动的主流是美国战后右翼势力.奥本海默反对研制热核武器的观点就成了这次反共运动打击进步力量的一个把柄;他怀疑奥本海默同共产党有联系,很可能是苏联间谍,并在苏联人企图获得美国绝密情报的活动中正扮演一个重要角色.

1954年4月12日,开始对奥本海默案件的听审会,在听审会上特勒对奥本海默提供了不利的证词,这一轰动美国的听审会激起的美国科学家的震怒,著名科学家费米、汉斯·贝蒂、拉比、康南特等人都在听审会上为奥本海默的忠诚和无辜作证.丹麦科学家尼尔斯·玻尔也向美国原子能委员会主席施特劳斯表示过自己的震惊,科学家们历数了奥本海默的贡献:他是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的卓越领导人,为成功研制第一颗原子弹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为实现原子能的国际管制提出了著名的"巴鲁克建议".1954年6月29日,美国原子能委员会根据审查的结果,宣布奥本海默是一个忠诚的公民,但是政治上不可靠,只因如此,奥本海默被撤销原子能委员会顾问一职并收回他的安全许可证.这意味着奥本海默被剥夺了接近国家机密文件的权利,并被解除了一切政府公职.昔日政府高官和来访要员的座上宾忽然成了华

盛顿的弃儿.特勒旨因作证而获得了政界和军方的青睐,但却在科学界中受到了冷落和孤立,就连他的好友和学生都对他的作证反感.

奥本海默很快成了世界闻名的象征性人物,他领导制造了原子弹,原子弹是他的心血结晶也是他的骄傲,最后却因原子弹而陷入良心自责的矛盾之中.所有这些牵动情感的经历都不能同轰炸广岛事件相比,对于原子弹,最重要的事是我们现在面临着一个新的世界和我们今后的生活要遇到的新的可能性.迄今为止,包括二战在内的大规模战争毫无例外地都依靠参战民族的一致和持久的意志;现在新的大规模破坏的战争己经从举国协力的势不可挡的主张转变为一小撮人的意志.原子弹制造中卓越的技术工作是无可置疑的,但它对于科学和对于公众对待科学家的态度产生了极其巨大的逆转,公众己不把科学家看成是和他们一样的有血有肉的平常人.原子弹使科学家成了技术精湛和道德困惑的象征;奥本海默改变了科学,但他也告诉世人:现代科学己成为科学家们的自豪与道德之间冲突的原因所在. 6 高等研究院院长

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是由它的创建人佛兰斯纳(Flexner)出资于1932年创建的;他的初期设想是,这一研究院的成员是由成熟而自立的学者组成,大家独立从事各自的研究,无需指导也无需汇报,更没有考核.唯有每周四午饭后十二点半到二点举行的"午间报告"为大家提供一些交流的机会,这一"午间报告"吸引了来自本院和毗邻的普林斯顿大学的众多听众.

从1947年起,奥本海默就被任命为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院长,他在这一位置上一直连任十九年之久,直到1966年才从这一职位上卸任.当时的高等研究院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好的理论研究中心,自建院以来,己有多位诺贝尔奖得主曾经在这里任教授和研究员,数学界与诺贝尔奖齐名的费尔兹(Fields)大奖的获得者一半以上出自这一群体.作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学人社会",高级研究院在当时世界上无数高等学府和学术机构当中确实别具一格.在常人看来它超凡脱俗、近乎神秘,是一个最成功的名副其实的象牙之塔,它不但富有生机,而且赢得了普遍的赞赏和尊崇.奥本海默凭借着自己卓越的管理天才把研究院管理得相当出色,他能自如地和爱因斯坦、冯·诺伊曼、哥德尔(G?del)等这样著名的"下属"融恰相处,使他们客座普林斯顿,并和这些科学泰斗们亲密无间,他了解并喜欢这些人,但是他一点也不喜欢高等研究院的运作方式;它是"一座疯人院,它使那些唯我独尊的泰斗们与世隔绝、孤独无助";曾经震惊数学界的哥德尔在孤独和绝望中最后绝食而死;即使是精明的冯·诺伊曼也变得极为心不在焉;爱因斯坦认为:这么多老人使"研究院"变成了"养老院".奥本海默决定引进年轻的科学家,规定他们在这里的工作年限,而且他通过增加物理学家来改变研究院中各个学科的人数比例,杨振宁就曾被邀在这所研究院工作了17年.同时也接纳来自五湖四海的客座研究员,这不但使它的学术研究风格兼容并蓄,而且使高级研究院成为具有广泛国际性的"学者乐园".

奥本海默在担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院长职务的同时还著书立说,他还是一位极具性格魅力的演讲者,他时常用独特的表达方式阐明自己的真知灼见,使有幸能够聆听他演讲的人们从中获得智慧的启迪;人们常为他报告报之以热烈的掌声,显然这是对他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表示的同情和愤慨.九年之后奥本海默才获得了公正的待遇.1963年11月,肯尼迪总统决定提名奥本海默为著名的恩里克·费米奖人选,这将是对奥本海默的公开平反.肯尼迪在做出这个决定的当天遇刺身亡,约翰逊总统继续履行了这一承诺;但是奥本海默的安全许可证一直没有返还给他.1967年2月18日,这位杰出的量子力学先驱,"曼哈顿工程计划"的卓越领导者,因喉癌在美国普林斯顿与世长辞,他的生前好友和科学家们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参考文献:

[1]Rhodes Richard.The making of the atomic bomb[M].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

1986.123~155.

[2]Strathern Paul.Oppenheimer & The Bomb[M].New York:Lucas Alexander Whitley,1997.

[3]Davis Nuel Pharr.Lawrence and Oppenheimer[M].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1968.132~145.

[4](美)彼得·古德紫尔德.罗伯特·奥本海默传[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86.77~84,301~315.

[5](德)罗伯特·容克.比一千个太阳还亮[M].钟 毅 何 纬 译.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1.217~232.

[6](英) 哈福德·蒙哥马利·海 德.原子弹间谍案[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5.68~87.

[7]周寄中.《科学-社会学》[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325~339. [8]Ulam S.M.Adventures of a Mathematician[M].New York:Charles scribner's Sons,1976.149~170.

[9](美)埃米·塞格雷.从X射线到夸克[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228~231.

[10](美)安东尼·凯夫·布朗.查尔斯·B·麦克唐纳.原子弹秘史[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86.373~379.

[11](英)史蒂芬·霍金.时间简史续编[M].胡小明 吴忠超 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58~63.

[12](美)瑞吉斯.柏拉图的天空:普林斯顿高研院大师群像[M].丘显正 译.台北:天下文化出版公司,1992.360~363.

Robort Oppenheimer

--The Father of Atome Bomb in America

abstract:Oppenheimer was a much famous theoretical physicist in the world.In this paper,we introduce his contributions to quantum mechanics and black hole theory as wall as his important role to stand out prominantly for American physics in 1930's.Through these aspects,the image of Oppenheimer,as outstanding theoretical physicist,has been exhibited.He successfully led the fast atomic bomb research work in American,but worked against H-bomb research and led to fanrous"Oppenheimer Case".Because of science,the conscientious conflict of scientist between proudness and morality is revealed.

Key words:Oppenheimer,quantum mecanics,black hole theory,manhattan project,Oppenheimer Case

1

罗伯特·奥本海默

美国原子弹之父

摘 要:奥本海默是世界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本文通过他在量子力学、黑洞理论方面所作的贡献,及其他对20世纪30年代美国物理学的迅速崛起所起的作用,来展现作为杰出理论物理学家的形象;他成功地领导了美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却竭力阻止氢弹研制而酿成著名的"奥本海默案件";进一步揭示了科学给科学家所带来的"自豪与道德"之间的良心冲突.

关键词:奥本海默,量子力学,黑洞概念,曼哈顿计划,奥本海默案件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812

罗伯特·奥本海默(Robort Oppenheimer),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先驱,年轻时,就为早期量子力学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并显示出非凡的才能;三十多岁时,就在伯克利创立了美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庞大的理论物理学学派,为美国物理学的迅速崛起留下了个人深刻的印记,使他当之无愧地进入世界著名的十大理论物理学家之列.他领导着"史无前例的最庞大的科学家组织",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为他获得了"原子弹之父"的美誉.二次大战后,他积极倡导原子弹的国际控制,竭力阻止美国研制氢弹,从而酿成了著名的"奥本海默案件".同时,他还是一位极具性格魅力的演讲者,他用独特的表达方式阐明自己的真知灼见.他担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院长长达19年之久,为保持普林斯顿世界瞩目的明星地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 伟人的初期经历

罗伯特·奥本海默(Robort Oppenheimer 1904-1967)祖籍是德国犹太人,后移居美国,1904年4月22日,奥本海默出生在美国纽约一个富有的家庭,这个家庭己摒弃了传统的文化和宗教,并致力于成为美国富豪.他的父亲朱利叶斯·奥本海默(Julius Opperheimer)是美国有名的企业家,并喜欢建筑、绘画和音乐;母亲埃拉(Ella)是一位颇有天赋的画家,曾留学巴黎.她那惊人的美貌、高雅而又有点忧伤的性格,对奥本海默后来的性格形成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童年的奥本海默就读于纽约伦理文化学校;该校推崇高水平的学术标准和自由的观点.奥本海默开始广泛地阅读从矿物学到柏拉图的大量书籍.他特别喜欢爱略特(T.S.Eliot)的离群索居的、忧伤的作品.并同时开始收集大量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岩石标本.在小学五年级时,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就接受他为自己的学生,12岁时就被邀请到矿物俱乐部去作学术报告.少年的奥本海默受到全面正规的训练,通过他的勤奋努力,使他轻而易举地成为全校有名的高材生.

1922年,奥本海默进入哈佛大学学习化学,除了在化学课上名列前茅外,他还在物理、东方哲学、古希腊文和拉丁文以及建筑学等方面颇为杰出,他还仿效母亲学习绘画和创作先锋派诗歌,当他进入三年级时遇到了导师柏席·布里奇曼(Percy Bridgman),布里奇曼是一名优秀的教师.他计划使用压力法制造出第一批人造钻石,后来因在高压物理学方面的研究而获得了194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布里奇曼除了具有优雅的性情和富有魅力的气质外,还具有广泛的知识面,他对科学哲学的理解深深地吸引了奥本海默,布里奇曼认为,"如果不能明确地指出一个概念是如何被应用于具体情形的话,我们就不了解这个概念的真正含义";布里奇曼所提出的哲学问题以及它们对于科学实践的意义给奥本海默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所提出的操作主义(operationalism)而使他名垂青史.布里奇曼的这种思想与最新的维

特根斯坦(Wittgenstein)哲学和逻辑实证主义哲学十分吻合.布里奇曼的思想似乎融合了奥本海默生活的两个方面--文化和科学.这促使奥本海默立志把物理学作为自己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他回忆说:"在哈佛是我一生中最兴奋的时代,我确实有机会学习,我爱她,并且我的理性激情开始在这里觉醒."

2 游学欧洲

正在这一时期,原子物理和量子理论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世界各国的一些著名大学、研究所纷纷传出了物理学家们探索原子世界取得重大进展的消息,微观世界的奥秘深深地吸引了奥本海默,他坚信自己能在这一领域大有作为.

1925年,奥本海默用三年时间修完四年课程,并以最优异的成绩从哈佛毕业.奥本海默带着他的导师布里奇曼的推荐信准备去世界著名的科学中心英国剑桥卡文迪许实验室学习.推荐信中写道:"奥本海默具有十分惊人的吸引力,他在研究问题的许多方面表现出处理上的高度创造性和高超的数学才能,他的思想是分析型的而不是物理型的,他的弱点在实验方面,如果他能在这方面接受到好的训练必将取得非凡的成功".在剑桥,奥本海默希望能成为欧内斯特·卢瑟福(E.Ruttbborford)的学生,这位曼彻斯特的物理学家1919年到剑桥接替的J.J汤姆逊(J.J.Thomson)领导卡文迪许实验室,卢瑟福对布里奇曼的信并不重视,而且也没有收下奥本海默,但年迈的J.J汤姆逊在卡文迪许实验室破例收下他,奥本海默惊奇地发现:"剑桥在实验方面确实是世界物理学中心,这里的学术水准能一下子挖走哈佛所有的人".

在剑桥,奥本海默结识了比他大两岁的保罗·狄拉克(P.Dirac),狄拉克有着和奥本海默相似的孤僻性格,喜欢躲在圣约翰学院的一幢不起眼的四方院里工作,且奥本海默有着卓越的思想,他们两人从一开始就十分投缘.此时,狄拉克刚刚23岁,他已经开始正在经历着复杂转变的量子理论方面从事重要工作.奥本海默只有21岁,正处于雄心勃勃、跃跃欲试的年龄,认识狄拉克的时候,奥本海默正在加紧学习意大利语以便能够阅读原文的但丁(Dante)作品,狄拉克对奥本海默能使诗歌与物理学并行不悖深感惊讶.

1925年,德国天才物理学家海森伯(W.Heisenberg)认为:"没有必要讨论一个看不见的电子轨道环绕着一个看不见的原子.如果它们是看不见的,那么它们就是没有意义的."被测量的物质被认为是波还是粒子并不重要,测量的结果取决于它们是如何进行的.这个见解十分精辟,但是怎样才能用一种有效的方式表达这些测量结果呢?海森伯的工作受到了哥廷根大学的物理学教授玻恩(Max Born)的关注.玻恩建议可以通过矩阵形的数字行与列进行测量.然后应用矩阵理论就可以预测物理变量的值和不同能量状态的数学概率.事实证明这些矩形的数字行与列比原子的"图形"更有用,使量子力学可以用与古典力学相似的方式进行预测.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E.Schr?dinger)却认为:这充满数学复杂性的理论,可以用图形来说明物质世界的任何一个方面.到1925年底他提出了一种新的量子理论,形象地形容粒子具有相关的波.该粒子的特性可以从它的既像粒子又像波的本质中得出.1926年年中,狄拉克提出了第三种理论:"量子变换论."该理论显示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实际上在数学上是等同的.

奥本海默依靠广泛的知识阅历和敏锐的物理头脑掌握着最复杂的概念,并开始潜心钻研量子理论的最新发现,同时经常与狄拉克进行交流.到1925年5月,奥本海默已经发表了一系列论文,他描述了量子隧道效应,写成了《论旋震光带的量子理论》和《论二体问题的量子理论》两篇重要论文在剑桥著名的杂志《哲学会刊》上发表,奥本海默开始在这一领域展露头角.

这些文章给马克斯·玻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26年,受马克斯·玻恩之邀,奥本海默转赴德国科学中心哥廷根大学.在哥廷根大学,奥本海默理论物理学水平得到了长足的提高,并大大地开拓了量子力学的疆界,他杰出的博士论文《论连续光谱的量子理论》,在权

威性的德文《物理杂志》上发表,玻恩给出了高度的赞扬.同时,奥本海默与玻恩一起合作研究出分子的量子理论,他对分子的量子性质给出了恰当的描述,这一方法被公认为"玻恩-奥本海默计算法",这是一项重要而持久的贡献.在哥廷根,奥本海默得以与尼尔斯·玻尔、海森伯和费米等人进行切磋,他猛然意识到自己已与巨人们并肩同行.量子力学是一门崭新的、日新月异的学科,任何能掌握其复杂性并熟知其最新发展的人都可能有所成就.在1926-1929年间,他发表了16篇量子力学方面的文章(包括6篇用德文写的文章),做出了几项重要贡献.其中"玻恩-奥本海默近似法"时至今日依然是量子力学的中心概念之一. 1927年,奥本海默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哥廷根大学博士学位,然后他游历欧洲的主要研究中心和拜访理论物理学界的名流,他到荷兰的莱顿和厄任菲斯特(Paul Ehrenfest)接下了深厚的友谊;同时在苏黎世工业大学和伟大的量子理论权威泡利(Wolfgang Pauli)共同探讨量子理论的最新问题.

3 创建学派

1929年,奥本海默回到美国,哈佛向他提供了工作,在帕萨迪纳新成立的生气勃勃的加州理工学院也为他提供工作,但伯克利的加州大学却特别引起他的兴趣.罗伯特·奥本海默早在欧洲研究时就告诉他的一位朋友,他梦想在美国建立一个理论物理学的巨大学派,但此时美国在理论物理学方面是"一片荒漠".回到美国后,他四处收罗人才,并同时在伯克利和加州理工学院两处任教,为培养美国下一代理论物理学家竭尽全力.奥本海默是头脑最敏捷的人,具有铁的记忆力,才华横溢.由于他的学术水平和组织天才,在几年时间内,就使伯克利和加州在理论物理学方面形成了一个可以同哥廷根大学、剑桥大学和哥本哈根大学相媲美的庞大的理论物理学派,这一学派对美国理论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奥本海默不但继续他的研究,同时还进行着富有成效的教学;这个高高瘦瘦的、有着冷冰冰的蓝眼睛、爱抽烟的人成了一位极具性格魁力的老师;他很快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学生.20世纪30年代,美国正陷入"经济大萧条",大量的难民逃离欧洲日趋恶化的政治气氛到美国,他的学生有来自俄克拉何马森林的14岁的天才少年洛马尼兹(Rossi Lomanitz);有曾在犹他州做过卡车司机的哈特兰德·斯尼德(Hartland Snyder);有从达豪集中营逃出,在纽约当过港口工人的德国犹太人彼得斯(Bernard Peters);这些人以及许多其他人在他的启发和指导下都成了一流的物理学家.在与学生共处的过程中,奥本海默发现了自己身上从未发现过的领导素质,他曾受到的精英教育使他的思想独树一帜,并能在前沿引导着人们. 与此同时,他在量子力学方面的开创性贡献以及他与狄拉克和海森堡等人的友情,为他打开了许多友谊之门.在密歇根大学,他与费米(E.Fermi)讨论辐射问题;在哥伦比亚大学,他与匈牙利流亡科学家齐拉特(Leo Szilard)会面;在普林斯顿大学的高等研究院,他与爱因斯坦及来访的尼尔斯·玻尔相约.由于欧洲犹太科学家的精英纷纷逃离哥廷根和柏林,新成立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迅速崛起而成为理论物理的研究中心.奥本海默的知识使他足以与专家们触膝对话.奥本海默不仅为理论物理竭尽辛劳,而且对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兴趣,他从亚原子物理转向了宇宙论;1939年,与哈特兰德·斯尼德合作发表了题为"论持续的引力塌陷"的论文,这篇论文表明当光接近宇宙中的大的物体时会发生弯曲.

30年代后期,苏联理论物理学家列夫·朗道(D.Landau)曾经为恒星如何得到使自己发热的能量问题感到迷惑;他设计过一种机制,在恒星譬如太阳的中心,也许有一个尺度为十或二十公里,质量大约为太阳质量十分之一的中子星;而太阳的气体逐渐落到这个中子星上去,这种沉落会产生使太阳发热的热量.他自己思索并与合作者讨论中揣摩这些思想.由于朗道30年代早期在德国生活了很久,并在那里研究物理学,尽管他是一名犹太人,他仍然受到政府的怀疑,并被某些苏联物理学家控告为德国间谍.朗道急中生智,他把写好的一份手稿给哥本哈根的玻尔,其中包括太阳是由在它中心的中子核来维持发热的思想.他还附了一封信要求说,如果玻尔认为这是一个好思想,就请他转给《自然》发表.玻尔知道朗道

是企图躲过牢狱之灾,并给苏联《消息报》写了一份热情洋溢的赞扬信,可惜不管用.朗道在监牢里待了一年而且几乎丧命.

在朗道系狱期间,奥本海默从朗道关于恒星获得热量来源的理论中发现了一个漏洞,并准备在《物理学评论》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把朗道的思想粉碎.但是他并不知道那篇文章是朗道企图用来逃避牢狱之灾的.这也成为奥本海默和他的学生哈特兰德·斯尼德获致黑洞理论努力的契机.奥本海默和斯尼德认为,当一个燃尽了的恒星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塌陷时,空间将以很深的曲度变弯,从恒星表面散发出来的光将会被折回恒星的内部,这样恒星内部发生的一切都与外边的世界隔绝开来,一种单向的"视界"将会形成,"视界"内部任何东西都无法逃脱它巨大的引力.按照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时间是空间的一维,这就意味着同空间一样,时间也会在视界的另一侧消失"时空奇点",无限的引力把一切都压缩到有限的密度;空间、时间和辐射都掉进"视界"里消失殆尽.奥本海默和斯尼德提出的爱因斯坦的磁场方程式的解,公然挑战了所有专家的宇宙论观点.这一理论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被命名为"黑洞",但奥本海默没有进一步考虑在视界之内恒星会发生什么问题;40年后,史蒂芬·霍金(S.Hawkins)把量子引力引入视界之内使这一工作变成极为有趣的问题.

4 曼哈顿计划的卓越组织者

1938年年底,德国化学家哈恩(O.Hahn)和斯特拉斯曼(F.Strassman)发现核裂变,原子核在裂变过程中放出巨大的能量,这一核裂变的消息是由从哥本哈根逃亡到美国的尼尔斯·玻尔在作学术报告时透露出来的.科学家们纷纷跑到实验室进行验证,他们都成功了.当时二次大战正在进行,物理学家们自觉地行动起来,在美国的匈牙利出生的物理学家齐拉特和其他社会活动家,带着爱因斯坦的签名信设法去见罗斯福总统,并解释了目前形势的严重性.1940年2月,美国政府作出了积极的反应,并制定了"曼哈顿工程计划",向原子弹进军.

1941年10月21日,奥本海默被邀参加在斯克内克塔迪召开委员会会议,此时的奥本海默刚刚37岁,但他已是相当心不在焉的超凡的理论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开始并不赞同制造核武器,正是这次会议使他改变注意,他那惊人的天赋使他意识到,在原子能事业上他将大有作为.曼哈顿计划的主要负责人格罗夫斯(Croves)准将一下子看中了奥本海默,他认为:奥本海默是一位天才,一位真正的天才,他能知道一切并能同你淡论一切你提出的问题,格罗夫斯准将任命奥本海默为研究核武器的新实验室的主任.

在新墨西哥州的赫梅斯·斯普林斯40英里的赫梅斯山西坡上的一个深峡谷,沿着峡谷往上走便到一个方顶山上,那里有一所男童小学,这所小学以她南边的那条峡谷的名字命名为"洛斯·阿拉莫斯(Los Alamos)".人们描述到:洛斯·阿拉莫斯除蜿蜒的河流以外"炎热而荒芜",有的只是沙子、仙人掌以及少数几棵勉强长出地面的矮松树,而空间是辽阔而透明的,没有雾和水分,透过山中清澈的空气可以看到远处白雪覆盖的锯形山.奥本海默将在这一宏伟的景地上创建一座新实验室,得以实现了他一生的梦想,把他的两个最爱:科学和高山结合在一起.当他的实验室地址选定以后,他就开始招兵买马.

在极短的时间内,奥本海默在全国招聘科学家近百名,这些科学家有费米、汉斯·贝蒂(Hans Bethe)、劳伦斯(E.O.Lawrence)、爱德华·特勒(E.Teller)、拉姆赛、康普顿

(A.H.Compton)、冯·诺伊曼(von Neumann)、赛格雷(Emilio Segre)、尤里(H.C.Urey)等,这里遍布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后来获得诺贝尔奖的人,他们代表美国当代第一流的水平,无论是剑桥大学的卡文迪什实验室,还是柏林和哥廷根,甚至普林斯顿的高等研究院都不曾聚集过这么多的天才.格罗夫斯将军总是习惯地称之为"有史以来最庞大的金头脑组合".奥本海默描述道:"......几乎每个人都意识到这一项伟大的事业,几乎每个人都知道,这是用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艺为国家利益服务的无与伦比的一次机会,献身和爱国主义的情感最终占了上风,大多数被邀的科学家都来到了洛斯·阿拉莫斯".奥本海默首先让费米领导一个小

组,负责筹建原子反应堆,以获得铀-235;让劳伦斯负责筹建电磁同位素分离,从天然铀中分离铀-235(铀-235只仅天然铀-238的0.7%,而铀-235是容易裂变的产物);让尤里负责用气体扩散法生产浓缩铀-235;他采用三管齐下,以便早日拿到炸药.曼哈顿计划全部费用当时为20亿美元,在历史上类似的人力状况只有建造金字塔和20世纪开凿苏联的白海运河时才出现过,而动用最优秀的技术力量是从来没有过的.到战争结束的时候,曼哈顿计划已经大于整个美国的汽车工业了.

在奥本海默的领导下,实验室有强大的技术储备,训练有素的人力和良好的士气,他以明显的能力和外表的镇静统管着全局,特勒一再说:"奥本海默也许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实验室主任,因为他头脑十分灵活,成功地了解了实验室里几乎每一件重要的发明,他对别人的心理有很不寻常的洞察,这点在物理学家中是很少见的".汉斯·贝特常夸奖说:"他知道而且理解实验室里进行的一切事情,不管是化学或理论物理或机械车间方面的.他能够把这些事情统统装在脑子里,并进行协调,而在洛斯·阿拉莫斯,他显得在智力上超乎寻常.他听到任何事后马上就明白了,而且会把这件事纳入总的情况,得出正确的理论.实验室里根本没有任何人能赶上他,他不仅知识丰富,而且对人热情温暖,人人都肯定感到奥本海默关心每一个人的工作.他和人谈话时总要使对方明白,你的工作对整个工程来说是重要的,在洛斯·阿拉莫斯,他没有使任何人感到自卑."奥本海默这位实验室主任显出旁人难以胜任的领导才干,赢得了所有与他共事的科学家的支持,使核武器研制顺利进行.

1943年夏初,奥本海默从国家标准局招来了一位加州理工学院的学生内德迈耶(S.Neddermeyer),奥本海默很欣赏内德梅尔解决问题的方法,认为他具有"独创性和睿智的头脑".内德梅尔为原子弹想出了一套出色的组装战略.他建议在球形反射层周围装上一层球形的高效炸药,里面是一个具有厚壁的空心球形弹芯.在许多点同时点火以后,高效炸药会向内吹进.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会从四周挤压反射层,反射层又会挤压弹芯,挤压的结果会把空心的圈壳变为实心球,使他超过临界质量,产生链代反应而放出巨大的核能,这种以三维的方式向内挤压称为"内爆".1944年3月,开始计划搞内爆武器的全面试验,奥本海默将这一计划的代号起名叫"三位一体".在芝加哥进行世界上第一个核反应堆实验的过程中,费米制造出少量的新发现的元素钚,以其放射性同位素钚239状态出现.这是一个重大的进展,钚239的临界质量只是铀235的三分之一.更有帮助的是,钚239是核反应堆中,中子撞击提取出铀235后剩下的大量的不可分裂的铀238时产生的.第二颗原子弹"胖子"就是用钚239装料的.

1945年7月"三位一体"的内爆计划得到了全面的实现,并将在7月16日凌晨5点30分在洛斯·阿拉莫斯20英里以外的霍尔纳多进行试爆,人们描述在十英里之外所观看到的壮观景象:"在爆炸的那一时刻,令人触目惊心的印象是一种压倒一定的辉煌亮光,整个天空闪烁着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光辉.最初闪光好像没有固定的形状,但过了差不多半秒钟后,它看起来呈鲜艳的黄色,成为一个平底朝下的半球体,像一个升出一半的太阳,但约为太阳的两倍大.几乎顷该间,这个光亮的火团开始膨胀升起,火焰的大漩涡好像在一个有点长方形的轮廓中上升,迅速膨胀升高......,光柱的顶端好像蘑菇似的向外成厚厚的伞状,其颜色是光亮的,但带有幽灵般的淡兰色,这一切都显得非常快,大约半分钟后,人们听到一声震耳的轰鸣声,好象在100米之外的一门大炮的射击声,世界上最杰出的科学家经过五年的努力终于成功了".费米悄悄地扔下张小纸片,从纸片被推出的距离迅速估算了原子弹的爆炸当量大约是20000吨TNT的爆炸威力.爆炸点的100英尺高的铁塔已沓然无踪,巨大的热量使得半径为800码范围内的沙土全部溶化成一层玻璃态物质.世界真正进入了核时代.奥本海默摆开姿态说:"现在,我已经变成了死神,大千世界的毁灭者".这位理论物理学家将伴随这一声青天霹雳而载入史册.

1945年,美国在新墨西哥州爆炸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从此,人类战争又增添了破坏

力巨大的可怕武器,人类陷入了可诅骂的核威胁之中.研制原子弹是一项涉及到数学、物理、化学和工程技术等许多学科的复杂工作,它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大兵团作战、集体攻克科学难关,由此积累的经验对后来的人造卫星、登月计划等提借了有益的借鉴.这项宏大计划的顺利完成是与奥本海默的努力是分不开的,1946年,他被授予梅里特国会勋章,人们开始称他为"原子弹之父".

5 奥本海默案件

1945年8月6日上午9时14分,在日本广岛上空投下了一颗装满铀的原子弹.三天以后长崎又遭灭顶之灾,日本宣告投降.1945年10月,奥本海默从洛斯·阿拉莫斯辞职重返学术界.他在对研究室的科学家和"情报人员"发表的辞职讲话上直言不讳地说:"如果原子弹成为一个交战国的武器......人类将诅咒洛斯*阿拉莫斯这个名字,......物理学家现在才真正知道了什么是邪恶".当奥本海默准备离职前,特勒要求奥本海默协助研制氢弹或进一步改进原子弹,奥本海默很干脆地回绝了.由于对苏联核力量的恐惧,特勒不仅与奥本海默分道扬镳,而且也成了他后来四十多年鼓吹军备竞赛的动力.

四十年代末,特勒热心于研制氢弹的准备工作,已任原子弹委会顾向委员会主席的奥本海默坚决反对热核计划.1949年10月29日,原子能委员会总顾问委员会召开会议讨论发展热核计划的决定,参加者有奥本海默、康南特、费米、李·杜布里奇,伊萨多·拉比(Isidor Radi)、巴克利等人;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后的一种负罪感,迫使他们全体通过了一份不赞成继续研制氢弹的决定,这是美国最有份量的一个反对研制氢弹的科学家团体.1950年1月31日,杜鲁门总统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作为武装部队的最高统帅,我已经指令原子能委员会继续进行包括氢弹在内的原子武器的研制工作.在杜鲁门声明之后,科学家们表示了鲜明的立场,包括汉斯·贝特在内的十二名杰出科学家公开声明,要求美国政府作出不首先使用氢弹的承诺.爱因斯坦也发表声明斥责政府的不负责任的做法.他认为:一旦氢弹用于战争,其放射性污染会危及地球上的一切生命.此时,特勒却积极地招募研制氢弹的科学人才,有人在《科学美国人》杂志发表反对研制氢弹的文章后,他于1950年3月在《原子科学家通报》上载文回击,文章的题目是要求科学家《回到实验室去》,特勒说道:"我选择了科学家这个职业,我热爱科学;除了纯科学以外,我不情愿从事其他任何工作,因为我的兴趣就是搞科学.我不爱武器,我爱和平.但为了和平我们需要武器."这种无视科学研究的道德规范和至善追求的不负责任的行为,受到科学家的一致斥责.1950年初,特勒成为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热核计划的总负责人,并对氢弹进行了全面的研制.1952年10月31日,美国在埃尼威克珊瑚岛的埃卢杰勒博小岛上爆炸了一颗代号"麦克"的热核装置,重达六十多吨,爆炸当量相当于500万吨TNT.

1953年,美国国内形势有很大变化,极端反动的麦卡锡参议员掀起了一场反共高潮,作为这一运动的主流是美国战后右翼势力.奥本海默反对研制热核武器的观点就成了这次反共运动打击进步力量的一个把柄;他怀疑奥本海默同共产党有联系,很可能是苏联间谍,并在苏联人企图获得美国绝密情报的活动中正扮演一个重要角色.

1954年4月12日,开始对奥本海默案件的听审会,在听审会上特勒对奥本海默提供了不利的证词,这一轰动美国的听审会激起的美国科学家的震怒,著名科学家费米、汉斯·贝蒂、拉比、康南特等人都在听审会上为奥本海默的忠诚和无辜作证.丹麦科学家尼尔斯·玻尔也向美国原子能委员会主席施特劳斯表示过自己的震惊,科学家们历数了奥本海默的贡献:他是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的卓越领导人,为成功研制第一颗原子弹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为实现原子能的国际管制提出了著名的"巴鲁克建议".1954年6月29日,美国原子能委员会根据审查的结果,宣布奥本海默是一个忠诚的公民,但是政治上不可靠,只因如此,奥本海默被撤销原子能委员会顾问一职并收回他的安全许可证.这意味着奥本海默被剥夺了接近国家机密文件的权利,并被解除了一切政府公职.昔日政府高官和来访要员的座上宾忽然成了华

盛顿的弃儿.特勒旨因作证而获得了政界和军方的青睐,但却在科学界中受到了冷落和孤立,就连他的好友和学生都对他的作证反感.

奥本海默很快成了世界闻名的象征性人物,他领导制造了原子弹,原子弹是他的心血结晶也是他的骄傲,最后却因原子弹而陷入良心自责的矛盾之中.所有这些牵动情感的经历都不能同轰炸广岛事件相比,对于原子弹,最重要的事是我们现在面临着一个新的世界和我们今后的生活要遇到的新的可能性.迄今为止,包括二战在内的大规模战争毫无例外地都依靠参战民族的一致和持久的意志;现在新的大规模破坏的战争己经从举国协力的势不可挡的主张转变为一小撮人的意志.原子弹制造中卓越的技术工作是无可置疑的,但它对于科学和对于公众对待科学家的态度产生了极其巨大的逆转,公众己不把科学家看成是和他们一样的有血有肉的平常人.原子弹使科学家成了技术精湛和道德困惑的象征;奥本海默改变了科学,但他也告诉世人:现代科学己成为科学家们的自豪与道德之间冲突的原因所在. 6 高等研究院院长

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是由它的创建人佛兰斯纳(Flexner)出资于1932年创建的;他的初期设想是,这一研究院的成员是由成熟而自立的学者组成,大家独立从事各自的研究,无需指导也无需汇报,更没有考核.唯有每周四午饭后十二点半到二点举行的"午间报告"为大家提供一些交流的机会,这一"午间报告"吸引了来自本院和毗邻的普林斯顿大学的众多听众.

从1947年起,奥本海默就被任命为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院长,他在这一位置上一直连任十九年之久,直到1966年才从这一职位上卸任.当时的高等研究院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好的理论研究中心,自建院以来,己有多位诺贝尔奖得主曾经在这里任教授和研究员,数学界与诺贝尔奖齐名的费尔兹(Fields)大奖的获得者一半以上出自这一群体.作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学人社会",高级研究院在当时世界上无数高等学府和学术机构当中确实别具一格.在常人看来它超凡脱俗、近乎神秘,是一个最成功的名副其实的象牙之塔,它不但富有生机,而且赢得了普遍的赞赏和尊崇.奥本海默凭借着自己卓越的管理天才把研究院管理得相当出色,他能自如地和爱因斯坦、冯·诺伊曼、哥德尔(G?del)等这样著名的"下属"融恰相处,使他们客座普林斯顿,并和这些科学泰斗们亲密无间,他了解并喜欢这些人,但是他一点也不喜欢高等研究院的运作方式;它是"一座疯人院,它使那些唯我独尊的泰斗们与世隔绝、孤独无助";曾经震惊数学界的哥德尔在孤独和绝望中最后绝食而死;即使是精明的冯·诺伊曼也变得极为心不在焉;爱因斯坦认为:这么多老人使"研究院"变成了"养老院".奥本海默决定引进年轻的科学家,规定他们在这里的工作年限,而且他通过增加物理学家来改变研究院中各个学科的人数比例,杨振宁就曾被邀在这所研究院工作了17年.同时也接纳来自五湖四海的客座研究员,这不但使它的学术研究风格兼容并蓄,而且使高级研究院成为具有广泛国际性的"学者乐园".

奥本海默在担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院长职务的同时还著书立说,他还是一位极具性格魅力的演讲者,他时常用独特的表达方式阐明自己的真知灼见,使有幸能够聆听他演讲的人们从中获得智慧的启迪;人们常为他报告报之以热烈的掌声,显然这是对他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表示的同情和愤慨.九年之后奥本海默才获得了公正的待遇.1963年11月,肯尼迪总统决定提名奥本海默为著名的恩里克·费米奖人选,这将是对奥本海默的公开平反.肯尼迪在做出这个决定的当天遇刺身亡,约翰逊总统继续履行了这一承诺;但是奥本海默的安全许可证一直没有返还给他.1967年2月18日,这位杰出的量子力学先驱,"曼哈顿工程计划"的卓越领导者,因喉癌在美国普林斯顿与世长辞,他的生前好友和科学家们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参考文献:

[1]Rhodes Richard.The making of the atomic bomb[M].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

1986.123~155.

[2]Strathern Paul.Oppenheimer & The Bomb[M].New York:Lucas Alexander Whitley,1997.

[3]Davis Nuel Pharr.Lawrence and Oppenheimer[M].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1968.132~145.

[4](美)彼得·古德紫尔德.罗伯特·奥本海默传[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86.77~84,301~315.

[5](德)罗伯特·容克.比一千个太阳还亮[M].钟 毅 何 纬 译.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1.217~232.

[6](英) 哈福德·蒙哥马利·海 德.原子弹间谍案[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5.68~87.

[7]周寄中.《科学-社会学》[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325~339. [8]Ulam S.M.Adventures of a Mathematician[M].New York:Charles scribner's Sons,1976.149~170.

[9](美)埃米·塞格雷.从X射线到夸克[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228~231.

[10](美)安东尼·凯夫·布朗.查尔斯·B·麦克唐纳.原子弹秘史[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86.373~379.

[11](英)史蒂芬·霍金.时间简史续编[M].胡小明 吴忠超 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58~63.

[12](美)瑞吉斯.柏拉图的天空:普林斯顿高研院大师群像[M].丘显正 译.台北:天下文化出版公司,1992.360~363.

Robort Oppenheimer

--The Father of Atome Bomb in America

abstract:Oppenheimer was a much famous theoretical physicist in the world.In this paper,we introduce his contributions to quantum mechanics and black hole theory as wall as his important role to stand out prominantly for American physics in 1930's.Through these aspects,the image of Oppenheimer,as outstanding theoretical physicist,has been exhibited.He successfully led the fast atomic bomb research work in American,but worked against H-bomb research and led to fanrous"Oppenheimer Case".Because of science,the conscientious conflict of scientist between proudness and morality is revealed.

Key words:Oppenheimer,quantum mecanics,black hole theory,manhattan project,Oppenheimer Case

1


相关文章

  • word2010版从奥本海默的浮沉谈科学与政治的关系
  • 从奥本海默的浮沉谈科学与政治的关系 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 化学工程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严建新老师 2015年4月23日星期四 从奥本海默的浮沉谈科学与政治的关系 摘 要:本文通过奥本海默一生的浮沉,阐述了科学与政治之间的关系.科学制 ...查看


  • 被良心拷问的原子弹之父
  • 1938年,从纳粹德国传来一条惊人的消息:核裂变会产生巨大能量,足以毁灭一座城市.为了引起美国政府的重视,1939年8月,物理学家里奥·斯宙拉尔德和恩里考·费米决定请业内威望最高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写一封信. 这封信由罗斯福的非 ...查看


  • 尔雅 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课后答案
  • 1"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句话是谁说的?(C ) A .苏格拉底B .柏拉图C .亚里士多德D .色诺芬 2下列人物中最早使用"物理学"这个词的是谁?(D ) A .牛顿B .伽利略C .爱因斯坦D ...查看


  • 常见的一些事物别称,很值得收藏
  • 搜集整理:无涯轩主 一.农历四季 春季:阳春.艳阳.淑节.青春.阳节.青阳 夏季:三夏.朱明.九夏.炎夏.朱律.清夏 秋季:凄辰.金天.三秋.商节.素节.白藏 冬季:安宁.冬辰.岁佘.九冬.无序.严节 正月--柳月.孟春.寅月.嘉月.首阳. ...查看


  • [邓稼先]导读单-训练单(答案)
  • 邓稼先-导读单 1.根据"提示"默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词.2.给下面加点字注音音: 宰割 署名 奠基 开拓 元勋 仰慕 ...... 孕育 . 曛 . 嫣红 . 鲜为人知 .选聘 .铤 .大厦 .筹划 .无垠 .签字 ...查看


  • 中国的奥本海默--朱光亚
  • 图片来自中国工程院 撰文|王扬宗(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本号主编) 责编|姚兰婷 ● ● ● 朱光亚,湖北武汉人,1924年12月25日生于宜昌. 抗战爆发后,他随家人西迁重庆,进入抗战中新建的重庆南开中学.朱光亚在名师特别是比他年长 ...查看


  • 02.邓稼先和奥本海默
  • 邓稼先和奥本海默 阅读<邓稼先和奥本海默>,完成1-5题.(21分) ①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接)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②奥本海默 ...查看


  • 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教案
  • 湘潭市三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备课人 罗灿 科 课 目 题 语文 年级 初一 班级 333 时间 2013 年 第 11 课 <邓稼先> 知识与能力: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学习自主搜 ...查看


  • 选修课-科技与战争复习资料-简单版
  • 1. 古希腊:西方文明发源地,是一个地区,有100多个大大小小的城邦国家最重要的两个城邦国家,雅典是古希腊文明的代表. 2.阿卡德.巴比伦.亚述等文明.此后又经过波斯.马其顿.罗马与奥斯曼等帝国的统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其主要部分成为独立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