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新"枪王"诞生:入伍8年 全军狙击第一

杨磊

葱岭,烈日。枪响,靶落。

全军山岳丛林狙击作战集训比武进入了白热化。

又一名枪手上场,中等身材、皮肤黝黑,双脚灵活。这位毫不“招眼”的对手,在接下来全军顶级高手比武中,以一发发长了眼的子弹宣告:他,就是我军射击史上的新“枪王”。

第20集团军某旅上士班长杨磊,17岁入军营,当兵第五年起步,3年冲刺,以步兵身份夺得全军山岳丛林狙击作战集训比武综合成绩第一。

“枪王”之路走得并不容易。

“加小灶”强化耐力训练

“当兵,就当扛枪的兵。”见到记者,杨磊说起自己的从军之梦。今年不到26岁的他,目光坚定,显出同龄人少有的冷静。

这位在深山牧牛的土家族小伙刚入伍时,身体素质并不好,单杠卷腹上不去,俯卧撑20个,五公里越野30多分钟……

“脚踏实地练,才能一步一步成长。”来到特级英雄杨根思的这支部队,杨磊深受熏染,给自己强化训练“加小灶”。每次吃完饭,杨磊总要在单杠前“磨蹭”十几分钟;晚上都睡觉了,他悄悄跳下床做俯卧撑……

在豫南某山区驻训时,训练条件艰苦,很多设施不完善,单双杠只有几套,这让杨磊苦恼了。

有一次,地上闲置的钢制水管激发了杨磊的灵感。他把水管带回宿舍,固定在门框上,训练场有人时,就用这个“单杠”训练。一个多月下来,单杠、双杠连着做,每项都能做30个以上。

五公里越野,杨磊从退伍老兵那里“淘”来两个沙袋,每天像宝贝一样套在身上。从驻训点山坡下的老槐树,到最高山顶,坡度陡、丛林密,距离近3公里,他每天都坚持冲3次。

在部队某次射击比武中,杨磊以绝对优势胜出。2009年部队外训,组织观看电影《兵临城下》,苏联和德国狙击手斗智斗勇的惊心场面,在杨磊心里激起巨浪。自此,“狙击梦”在本是步兵的杨磊心中生长,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狙击手不仅要具备非常人所能承受的心理压力,还要求冷静、沉着和内敛。为了练就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坚强的耐性,杨磊变着法儿给自己加压——

练反应,用筷子夹玻璃球,1分钟至少夹起40个;练心理素质,在多种干扰条件下从混杂的大米和黄豆中,1分钟各数出100粒;练耐力,顶着烈日在水泥地上一趴就是三四个小时……

对在丛林中进行潜伏射击训练的狙击手来说,不仅能享受到“烈日桑拿浴”,还能吃上“蚊虫特色餐”。

而这,已成为杨磊训练的常态。

弹壳玻璃纠正耸肩毛病

2011年6月,经过层层选拔,杨磊第一次进入军区狙击手集训队。首次对狙击小环靶射击,杨磊就吃了当头棍。10发弹打完,他65环,在102名队员中排名70多,而第一名则是92环。

他发现自己射击时习惯性耸肩,造成枪托微抖。狙击枪射击,微小抖动,谬以千里。

集训归来,他准备了4个弹壳和4块玻璃。“脚踏实地练,才能一步一步成长。”每次据枪训练,都把玻璃和弹壳放在枪口、头顶、肩头和腰上,稍有颤动弹壳掉下,计时就从头开始。一段时间后,他又在肘部、膝部、背部等一切可以动的部位,都加上了玻璃和弹壳。

教员要求瞄准训练一个小时,他练一个半小时。最后全身麻木,只有眼睛能动、大脑清楚。有一次,杨磊感觉有个东西在身上爬,也始终纹丝不动。训练结束,观察员告诉他说,是一只蝎子。

参加集训时,第一次在山林地带按图行进,10个目标点杨磊只找到4个。教员刺激他:“连狙击位置都找不到,枪打得再准有啥用?”从此,杨磊随身带份地图有空就练,终于把自己练成了“活地图”。

为达到便于伪装观察、撤退转移的要求,杨磊自制了一件伪装衣,上面密密麻麻缝了1万多针,绑了3000多根自购伪装条。光线射在上面,没有丝毫反光;他还用脸盆淘沙,用几块废旧牛皮缝起来,做成一个射击专用沙袋;为了查找个人训练问题,他记了满满两本《训练日记》《训练成绩分析图》。

“对狙击手来说,一发子弹就是生命,因为冲突中只有一次机会,而且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要想做到百发百中,就要付出千万倍的努力,要适应春夏秋冬各种恶劣气候和各种恶劣环境以及实战背景,才能练成百步穿杨的射击水平。”杨磊告诉记者。

返回腾讯网首页>>

杨磊

葱岭,烈日。枪响,靶落。

全军山岳丛林狙击作战集训比武进入了白热化。

又一名枪手上场,中等身材、皮肤黝黑,双脚灵活。这位毫不“招眼”的对手,在接下来全军顶级高手比武中,以一发发长了眼的子弹宣告:他,就是我军射击史上的新“枪王”。

第20集团军某旅上士班长杨磊,17岁入军营,当兵第五年起步,3年冲刺,以步兵身份夺得全军山岳丛林狙击作战集训比武综合成绩第一。

“枪王”之路走得并不容易。

“加小灶”强化耐力训练

“当兵,就当扛枪的兵。”见到记者,杨磊说起自己的从军之梦。今年不到26岁的他,目光坚定,显出同龄人少有的冷静。

这位在深山牧牛的土家族小伙刚入伍时,身体素质并不好,单杠卷腹上不去,俯卧撑20个,五公里越野30多分钟……

“脚踏实地练,才能一步一步成长。”来到特级英雄杨根思的这支部队,杨磊深受熏染,给自己强化训练“加小灶”。每次吃完饭,杨磊总要在单杠前“磨蹭”十几分钟;晚上都睡觉了,他悄悄跳下床做俯卧撑……

在豫南某山区驻训时,训练条件艰苦,很多设施不完善,单双杠只有几套,这让杨磊苦恼了。

有一次,地上闲置的钢制水管激发了杨磊的灵感。他把水管带回宿舍,固定在门框上,训练场有人时,就用这个“单杠”训练。一个多月下来,单杠、双杠连着做,每项都能做30个以上。

五公里越野,杨磊从退伍老兵那里“淘”来两个沙袋,每天像宝贝一样套在身上。从驻训点山坡下的老槐树,到最高山顶,坡度陡、丛林密,距离近3公里,他每天都坚持冲3次。

在部队某次射击比武中,杨磊以绝对优势胜出。2009年部队外训,组织观看电影《兵临城下》,苏联和德国狙击手斗智斗勇的惊心场面,在杨磊心里激起巨浪。自此,“狙击梦”在本是步兵的杨磊心中生长,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狙击手不仅要具备非常人所能承受的心理压力,还要求冷静、沉着和内敛。为了练就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坚强的耐性,杨磊变着法儿给自己加压——

练反应,用筷子夹玻璃球,1分钟至少夹起40个;练心理素质,在多种干扰条件下从混杂的大米和黄豆中,1分钟各数出100粒;练耐力,顶着烈日在水泥地上一趴就是三四个小时……

对在丛林中进行潜伏射击训练的狙击手来说,不仅能享受到“烈日桑拿浴”,还能吃上“蚊虫特色餐”。

而这,已成为杨磊训练的常态。

弹壳玻璃纠正耸肩毛病

2011年6月,经过层层选拔,杨磊第一次进入军区狙击手集训队。首次对狙击小环靶射击,杨磊就吃了当头棍。10发弹打完,他65环,在102名队员中排名70多,而第一名则是92环。

他发现自己射击时习惯性耸肩,造成枪托微抖。狙击枪射击,微小抖动,谬以千里。

集训归来,他准备了4个弹壳和4块玻璃。“脚踏实地练,才能一步一步成长。”每次据枪训练,都把玻璃和弹壳放在枪口、头顶、肩头和腰上,稍有颤动弹壳掉下,计时就从头开始。一段时间后,他又在肘部、膝部、背部等一切可以动的部位,都加上了玻璃和弹壳。

教员要求瞄准训练一个小时,他练一个半小时。最后全身麻木,只有眼睛能动、大脑清楚。有一次,杨磊感觉有个东西在身上爬,也始终纹丝不动。训练结束,观察员告诉他说,是一只蝎子。

参加集训时,第一次在山林地带按图行进,10个目标点杨磊只找到4个。教员刺激他:“连狙击位置都找不到,枪打得再准有啥用?”从此,杨磊随身带份地图有空就练,终于把自己练成了“活地图”。

为达到便于伪装观察、撤退转移的要求,杨磊自制了一件伪装衣,上面密密麻麻缝了1万多针,绑了3000多根自购伪装条。光线射在上面,没有丝毫反光;他还用脸盆淘沙,用几块废旧牛皮缝起来,做成一个射击专用沙袋;为了查找个人训练问题,他记了满满两本《训练日记》《训练成绩分析图》。

“对狙击手来说,一发子弹就是生命,因为冲突中只有一次机会,而且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要想做到百发百中,就要付出千万倍的努力,要适应春夏秋冬各种恶劣气候和各种恶劣环境以及实战背景,才能练成百步穿杨的射击水平。”杨磊告诉记者。

返回腾讯网首页>>


相关文章

  • 解放军军人体能标准
  •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8-07-03 发表评论>> 新的<军人体能标准>颁行 增符合实战训练 中新网2006年11月27日电 经解放军总参谋部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体能标准> ...查看


  • 真实的道哥跟电影不同,他比电影更传奇(血战钢锯岭)影评
  • 无语邻 评论 血战钢锯岭 4 2016-11-08 10:46:29 看完之后不敢相信,觉得好莱坞主旋律真敢吹啊-- 上网一查,发现这片子居然大多数都是真的,而且历史上的戴斯蒙·道斯这人比电影更神,真英雄,也可以说是真二杆子-- 道哥这人是 ...查看


  •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
  • 2008-2011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 2008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 1.钱学森: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 这位科技界巨擘,历经艰难于1955年回到祖国后,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他为组织领导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的研究发 ...查看


  • 军校国防政策2015
  • 2015年军校生国防生共计划招生2.7万名 http://gaokao.eol.cn/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 2015-05-05 从全军招生办获悉,总参谋部.总政治部近日部署实施2015年军队(武警)院校和签约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共计 ...查看


  • 关于红星功勋荣誉章和独立功勋荣誉章授予条件的解释
  • 红星功勋荣誉章 俗称红星勋章,是中央军事委员会授予军队离休干部功勋荣誉章的一种.1988年"八 一"建军节前后开始授予.分一级和二级两等,均为金银合金制作,图案为红星和星火, 象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工农革命之火呈燎原之 ...查看


  • 解放军"永不磨灭的番号"
  • "部队在,番号在:部队裁,番号撤."许多解放军老兵一提起自己部队的番号,总是怀着无限的敬意.特别是一些有着光荣传统的部队,即便是部队撤销了,但崇高.神圣的番号在战士心中也永不磨灭. 1月15日下午,中央电视台一则看似普通 ...查看


  • 陈明:从大学生士兵到全军优秀指挥军官
  • 从大学生士兵到全军优秀指挥军官 丁广阳 胡 伟 陈 云 杨清刚 2010年11月17日13:00  来源:<解放军报>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陈明正在给发射站下达射击指 ...查看


  • 雷锋手抄报资料:"雷锋班"历任班长(三)
  • 15.李仕库,雷锋班第十五任班长.1982年入伍,1985年任班长,后任排长.副连长.他到各地作雷锋事迹报告200多场次,出席了全军英模和全国劳模代表大会,被评为"全军优秀班长",荣立三等功1次,多次受奖,三次获得&qu ...查看


  • 贵在点滴勤
  • 近日,一次查阅资料时,无意间看到了一篇精彩的文章,手不释卷.兴趣使然,我把原先收藏和整理的文章,一气呵成,认认真真地读了一遍.读罢,掩卷而思,感慨万千:大凡事业有成者,无不得益于平时的点滴积累和勤奋拼搏. 畅销书<牛津个人生涯设计&g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