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子侦察卫星发展概述

2012年第33期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科教前沿○科技信息

美国电子侦察卫星发展概述

范永辉郭凤宇

(中国人民解放军61651部队中国北京100094)

【摘要】本文简要回顾了美国电子侦察卫星的发展历程,重点对现役的电子侦察卫星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子侦察卫星;水星;门特;号角;联合天基广域监视系统测信号。1990年代,美国启用了新一代电子侦察卫星“水星”

(Mercury),该星目前仍在使用。

1970年6月19日,美国发射了第一颗工作在同步轨道的电子侦

察卫星“流纹岩”(Rhyolite),该星后来又称“水技表演”(Aquacade),卫

星采用直径20米的伞状天线,能侦察截获导弹遥测信号和从超短波

到微波的各类通信信号,至1978年4月7日,共发射了4颗卫星。从

1985年1月24日,美国发射了“大酒瓶”(Magnum)的新一代同步轨道

电子侦察卫星,以取代“流纹岩”。“大酒瓶”采用直径100米的大型伞

状天线,能够截获更多更微弱的信号,设计寿命10年。“大酒瓶”共发

射2颗,1990年代以后,它被“门特”(Mentor)取代。1美国电子侦察卫星发展历程1970~1980年代,美国还发射了大椭圆轨道“折叠座椅”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研制、发射并使用电子侦察卫星的国家,在卫(Jumpseat)电子侦察卫星,卫星采用“闪电”轨道,使得美国能够搜集到星的数量、类型、技术性能以及应用等诸方面代表着当今世界的最高北方高纬度地区的无线电辐射信号和该地区向前苏联通信卫星发送

的上行通信信号。“弹射座椅”卫星的首次发射在1971年,由于它的轨水平。美国历代电子侦察卫星见表1。

道与“卫星数据系统”(SDS)卫星一样,而且开发时间相近,再加表1美国历代电子侦察卫星

上美空军曾宣称它为“高级通信卫星”,致使长期以来都把这种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第一代轨道类型2000年以后卫星当成SDS卫星,其真相直到1990年4月才被披露。1990年1960年代1970年代1980年代1990年代

代,“号角”(Trumpet)取代了“折叠座椅”卫星。峡谷漩涡水星1970年代早期开始,美国海军研制了海军海洋监视系统(Canyon)(Vortex)(Mercury)准同步轨道(NavalOceanSurveillanceSystem,英文缩写为NOSS),该卫星系/幽灵鸟/小屋/高级漩涡统也叫“白云”(WhiteCloud)、“古典巫师”(ClassicWizard)、“命(SpookBird)(Chalet)(AdvancedVortex)运三女神”(Parcae)。自1990年起,美国开始发展“天基广域监

流纹岩视系统”(SB-WASS),卫星又被称为“奥林匹克”(Olympic)。该大酒瓶门特(Mentor)(Rhyolite)系统或使用星载雷达(空军的建议),或使用红外遥感器(海军同步轨道(Magnum)/猎户座(Orion)/水技表演的建议)。由于在这个问题上空军和海军的分歧很大,互不相(Aquacade)让,最后只好针对不同需要分解为“空军天基广域监视系统”弹射座椅(Jumpseat)(SB-WASS-AF)和“海军天基广域监视系统”(SB-WASS-Navy)大椭圆轨道号角(Trumpet)/雪貂C两个部分。“空军天基广域监视系统”的目的是战略空中防御,

其要求主要集中在加强和延伸北冰洋上方的战略防空预警网,空军天基广域监低轨道雪貂(Ferret)雪貂B雪貂D视系统主要侦察对象是对方的飞机,同时也可对水面舰艇进行侦察。(空军)/圣徒(Saint)联合天基广(SB-WASS-AF)“空军天基广域监视系统”的天基部分仍然称为“孤独者”域监视系统(Singleton)卫星。“海军天基广域监视系统”又称为NOSS-2或告密者白云(WhiteCloud)海军天基广域监(SB-WASS-“白云”2,1990年6月开始发射,至少发射了4组。因资金问题,低轨道(Tattletale)Consolidated)视系统/古典巫师(ClassicWizard)美国国防部决定将SB-WASS-AF和SB-WASS-Navy合并成一(海军)/掠取(Grab)、/命运三女神(Parcae)(SB-WASS-Navy)罂粟(Poppy)个系统,即“联合天基广域监视系统”(SB-WASS-Consolidated),

这项新计划从2000年开始逐步实施。电子侦察卫星亦称为信号情报卫星,主要用于侦收雷达、通信和武器遥测等系统所辐射的电磁信号,并测定辐射源地理位置的侦察卫星。其主要任务为:(1)收集电子信号情报(ELINT),包括导弹遥测信号和雷电信号的侦察。通过截获、分析无线电信号,获取工作频率、带宽、工作方式等重要技术参数,并可以确定雷达、舰艇、导弹等军事目标的位置。(2)收集通信信号情报(COMINT),通过截获、检测和监听无线电通信,测绘外军的“电子战斗序列”(EOB),即战时外军电子技术设备的作战编组以及指挥关系,通过破译获取通信内容。

1960年6月22日,世界上第一颗电子侦察卫星“告密者-1”

(Tattletale)发射升空,该星是在“银河辐射与背景”(GalacticRadiation

BackgroundExperiment,英文缩写为Grab)科学卫星的光辉影子下隐

藏的秘密军事卫星,属于详查型电子侦察卫星,主要用于获取地面防

空雷达和舰载雷达情报。1962年8月,新建立的美国国家侦察局接管

“告密者”计划,继续发展为“罂粟”(Poppy)电子侦察卫星计划,直到

1977年9月30日终止。

1960年代,美国空军和美国国家侦察局发射了“雪貂”(Ferret),又

称为“侦探”,或称为“圣徒”(Saint)系列电子侦察卫星。“雪貂”B是指

随KH系列卫星一起发射入轨的普查型电子侦察卫星;“雪貂”C是指

“弹射座椅”(Jumpseat)大椭圆轨道电子侦察卫星;“雪貂”D,又称“孤

独者”(Singleton),于1988年9月开始发射,在1990年代完成部署,采

用6颗卫星组网方式工作。

1968年8月6日,美国发射了第一颗高轨道电子侦察卫星“峡

谷”(Canyon),卫星最初叫“幽灵鸟”(SpookBird),采用准同步轨道,主

要用于监听前苏联的无线电通信。至1977年5月23日,共发射7颗

“峡谷”电子侦察卫星,除了1颗发射失败,其余均获成功。这也带动了

一种新型通信情报卫星—“漩涡”(Vortex)的设计与研制,“漩涡”最早

称“小屋”(Chalet),从1978年到1989年,共发射了至少6颗“峡谷”卫

星,主要用于侦察前苏联和中国的外交、军事通信,以及雷达和导弹遥2美国现役电子侦察卫星随着早期发展的电子侦察卫星先后停止发射并陆续退役,目前美国使用的电子侦察卫星型号包括:准同步轨道的“水星”、同步轨道的“门特”、大椭圆轨道的“号角”和低轨道的“联合天基广域监视系统”。2.1“水星”电子侦察卫星“水星”又称为“高级漩涡”(AdvancedVortex),该星由休斯公司制造,星上安装有一个直径约100米的大型圆形天线。“水星”除了能够对通信广播信号进行监听外,还增加了收集非通信类电子信号的电子情报有效载荷。1994年8月27日和1996年4月24日,从卡角空军基地成功发射了两颗“水星”,目前正在使用的就是这两颗卫星。1998年8月12日,第三颗也是最后一颗“水星”发射失败,加上火箭,损失超过10亿美元。2.2“门特”电子侦察卫星“门特”又称“顾问”、“导师”,或称“猎户座”(Orion),美国分别于1995年5月14日、1998年5月9日、2003年9月9日、2009年1月18日和2010年11月21日,共发射了5颗“门特”卫星。卫星采用大型网状的相控阵天线,可截获、监听100MHz~20GHz频段范围的所有信号,包括微弱信号。据说该卫星的首要任务是截收俄罗斯和中国等导弹试验的遥测数据信息,其次是监听雷电信号以(下转第115页)

94

2012年第33期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科教前沿○科技信息

美国电子侦察卫星发展概述

范永辉郭凤宇

(中国人民解放军61651部队中国北京100094)

【摘要】本文简要回顾了美国电子侦察卫星的发展历程,重点对现役的电子侦察卫星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子侦察卫星;水星;门特;号角;联合天基广域监视系统测信号。1990年代,美国启用了新一代电子侦察卫星“水星”

(Mercury),该星目前仍在使用。

1970年6月19日,美国发射了第一颗工作在同步轨道的电子侦

察卫星“流纹岩”(Rhyolite),该星后来又称“水技表演”(Aquacade),卫

星采用直径20米的伞状天线,能侦察截获导弹遥测信号和从超短波

到微波的各类通信信号,至1978年4月7日,共发射了4颗卫星。从

1985年1月24日,美国发射了“大酒瓶”(Magnum)的新一代同步轨道

电子侦察卫星,以取代“流纹岩”。“大酒瓶”采用直径100米的大型伞

状天线,能够截获更多更微弱的信号,设计寿命10年。“大酒瓶”共发

射2颗,1990年代以后,它被“门特”(Mentor)取代。1美国电子侦察卫星发展历程1970~1980年代,美国还发射了大椭圆轨道“折叠座椅”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研制、发射并使用电子侦察卫星的国家,在卫(Jumpseat)电子侦察卫星,卫星采用“闪电”轨道,使得美国能够搜集到星的数量、类型、技术性能以及应用等诸方面代表着当今世界的最高北方高纬度地区的无线电辐射信号和该地区向前苏联通信卫星发送

的上行通信信号。“弹射座椅”卫星的首次发射在1971年,由于它的轨水平。美国历代电子侦察卫星见表1。

道与“卫星数据系统”(SDS)卫星一样,而且开发时间相近,再加表1美国历代电子侦察卫星

上美空军曾宣称它为“高级通信卫星”,致使长期以来都把这种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第一代轨道类型2000年以后卫星当成SDS卫星,其真相直到1990年4月才被披露。1990年1960年代1970年代1980年代1990年代

代,“号角”(Trumpet)取代了“折叠座椅”卫星。峡谷漩涡水星1970年代早期开始,美国海军研制了海军海洋监视系统(Canyon)(Vortex)(Mercury)准同步轨道(NavalOceanSurveillanceSystem,英文缩写为NOSS),该卫星系/幽灵鸟/小屋/高级漩涡统也叫“白云”(WhiteCloud)、“古典巫师”(ClassicWizard)、“命(SpookBird)(Chalet)(AdvancedVortex)运三女神”(Parcae)。自1990年起,美国开始发展“天基广域监

流纹岩视系统”(SB-WASS),卫星又被称为“奥林匹克”(Olympic)。该大酒瓶门特(Mentor)(Rhyolite)系统或使用星载雷达(空军的建议),或使用红外遥感器(海军同步轨道(Magnum)/猎户座(Orion)/水技表演的建议)。由于在这个问题上空军和海军的分歧很大,互不相(Aquacade)让,最后只好针对不同需要分解为“空军天基广域监视系统”弹射座椅(Jumpseat)(SB-WASS-AF)和“海军天基广域监视系统”(SB-WASS-Navy)大椭圆轨道号角(Trumpet)/雪貂C两个部分。“空军天基广域监视系统”的目的是战略空中防御,

其要求主要集中在加强和延伸北冰洋上方的战略防空预警网,空军天基广域监低轨道雪貂(Ferret)雪貂B雪貂D视系统主要侦察对象是对方的飞机,同时也可对水面舰艇进行侦察。(空军)/圣徒(Saint)联合天基广(SB-WASS-AF)“空军天基广域监视系统”的天基部分仍然称为“孤独者”域监视系统(Singleton)卫星。“海军天基广域监视系统”又称为NOSS-2或告密者白云(WhiteCloud)海军天基广域监(SB-WASS-“白云”2,1990年6月开始发射,至少发射了4组。因资金问题,低轨道(Tattletale)Consolidated)视系统/古典巫师(ClassicWizard)美国国防部决定将SB-WASS-AF和SB-WASS-Navy合并成一(海军)/掠取(Grab)、/命运三女神(Parcae)(SB-WASS-Navy)罂粟(Poppy)个系统,即“联合天基广域监视系统”(SB-WASS-Consolidated),

这项新计划从2000年开始逐步实施。电子侦察卫星亦称为信号情报卫星,主要用于侦收雷达、通信和武器遥测等系统所辐射的电磁信号,并测定辐射源地理位置的侦察卫星。其主要任务为:(1)收集电子信号情报(ELINT),包括导弹遥测信号和雷电信号的侦察。通过截获、分析无线电信号,获取工作频率、带宽、工作方式等重要技术参数,并可以确定雷达、舰艇、导弹等军事目标的位置。(2)收集通信信号情报(COMINT),通过截获、检测和监听无线电通信,测绘外军的“电子战斗序列”(EOB),即战时外军电子技术设备的作战编组以及指挥关系,通过破译获取通信内容。

1960年6月22日,世界上第一颗电子侦察卫星“告密者-1”

(Tattletale)发射升空,该星是在“银河辐射与背景”(GalacticRadiation

BackgroundExperiment,英文缩写为Grab)科学卫星的光辉影子下隐

藏的秘密军事卫星,属于详查型电子侦察卫星,主要用于获取地面防

空雷达和舰载雷达情报。1962年8月,新建立的美国国家侦察局接管

“告密者”计划,继续发展为“罂粟”(Poppy)电子侦察卫星计划,直到

1977年9月30日终止。

1960年代,美国空军和美国国家侦察局发射了“雪貂”(Ferret),又

称为“侦探”,或称为“圣徒”(Saint)系列电子侦察卫星。“雪貂”B是指

随KH系列卫星一起发射入轨的普查型电子侦察卫星;“雪貂”C是指

“弹射座椅”(Jumpseat)大椭圆轨道电子侦察卫星;“雪貂”D,又称“孤

独者”(Singleton),于1988年9月开始发射,在1990年代完成部署,采

用6颗卫星组网方式工作。

1968年8月6日,美国发射了第一颗高轨道电子侦察卫星“峡

谷”(Canyon),卫星最初叫“幽灵鸟”(SpookBird),采用准同步轨道,主

要用于监听前苏联的无线电通信。至1977年5月23日,共发射7颗

“峡谷”电子侦察卫星,除了1颗发射失败,其余均获成功。这也带动了

一种新型通信情报卫星—“漩涡”(Vortex)的设计与研制,“漩涡”最早

称“小屋”(Chalet),从1978年到1989年,共发射了至少6颗“峡谷”卫

星,主要用于侦察前苏联和中国的外交、军事通信,以及雷达和导弹遥2美国现役电子侦察卫星随着早期发展的电子侦察卫星先后停止发射并陆续退役,目前美国使用的电子侦察卫星型号包括:准同步轨道的“水星”、同步轨道的“门特”、大椭圆轨道的“号角”和低轨道的“联合天基广域监视系统”。2.1“水星”电子侦察卫星“水星”又称为“高级漩涡”(AdvancedVortex),该星由休斯公司制造,星上安装有一个直径约100米的大型圆形天线。“水星”除了能够对通信广播信号进行监听外,还增加了收集非通信类电子信号的电子情报有效载荷。1994年8月27日和1996年4月24日,从卡角空军基地成功发射了两颗“水星”,目前正在使用的就是这两颗卫星。1998年8月12日,第三颗也是最后一颗“水星”发射失败,加上火箭,损失超过10亿美元。2.2“门特”电子侦察卫星“门特”又称“顾问”、“导师”,或称“猎户座”(Orion),美国分别于1995年5月14日、1998年5月9日、2003年9月9日、2009年1月18日和2010年11月21日,共发射了5颗“门特”卫星。卫星采用大型网状的相控阵天线,可截获、监听100MHz~20GHz频段范围的所有信号,包括微弱信号。据说该卫星的首要任务是截收俄罗斯和中国等导弹试验的遥测数据信息,其次是监听雷电信号以(下转第115页)

94


相关文章

  • 雅尔军事理论题库
  • 中国国防史--秦至两晋南北朝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变法图强,改革军制:奖赏军功,百家论兵."这指的是中国哪个历史时期的国防?() A.先秦时期 B.明朝时期 C.元朝时期 D.清朝时期 我的答案: ...查看


  • 军事航天技术
  • 军事航天技术 什么是军事航天技术? 航天技术又称空间技术.指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主要包括航天运载器技术.航天器技术和测控技术三大部分.航天运载器技术主要指火箭的制造与发射技术.航天器技术包括卫星.飞船.航天 ...查看


  • 军事信息安全保密
  • 军事信息安全保密 教育目的:充分认识军事信息安全保密的地位与作用, 了解信息窃密的主要途径与基本对策, 自觉做好军事信息安全保密工作. 内容要点: 一.军事信息安全保密的地位与作用 二.军事信息窃密的的要途径 三.军事信息安全保密的基本措施 ...查看


  • 微电子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 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 主要内容 微电子技术概述: 微电子发展历史及特点: 微电子前沿技术: 微电子技术在军事中的应用. 2010-11-26 北京理工大学微电 ...查看


  • 河南科技大学军事理论试题3
  • .单项选择题(共10题,30分) 1. 宙斯盾系统是( )设计发展的舰载导弹防御系统. A) 中国 B) 前苏联 C) 俄罗斯 D) 美国 请选择-> A B C D 2. 以下关于核武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科学家爱因斯坦给出了 ...查看


  • 国外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发展综述
  • 国外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发展综述 孙佳 (中国人民解放军61646部队,北京100080) 摘要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能克服云雾雨雪和夜暗条件的限制对地面目标成像,可全天 时.全天候.高分辨率.大幅面对地观测,这对于观测长年受云覆盖的地区尤 ...查看


  • 军事高技术的发展及
  • 军事高技术的发展及 对现代作战的影响 杨胜利 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军事高技术的发展正在军事领域引发一场深刻的变革.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生的屡次局部战争,特别是20世纪末发生的科索沃战争中,人们可以看出:现代战争已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高技术 ...查看


  • 军事理论题库2
  • 一.单选题 1.国防是国家( C ) A.独立与进步 B.生存与进步 C.生存与发展 D.独立与发展 2.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可靠的国防,就无法抵制外来的侵略和颠覆,就会在人.(B) A.主权上 B. 政治上.经济上 C.国际地位上 D.文化上 ...查看


  • 信息化战争
  • 信息化战争 教育技术学院 教育技术学 姓名:苟江凤 学号:[1**********]0 [内容提要]信息技术作为当代新军事变革中的关键因素,居于高技术群的主导地位.作为新军事变革到来的主要标志,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社会由工业时代步入信息时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