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维吾尔族民居:生活的绚烂底色

小院里的房屋

  透过房子屋檐的木雕花纹,房子屋基的砖刻图案,和那一方方用砖细心垒砌的像花一般盛开的层层台阶,会让人深信:这个民族对生活的热爱和用心是由来已久的,是绵延在骨子里的,他们看重生活,并享受生活。 开列德,维语,意为搁置外穿鞋子的地方

  一

  民居建筑,总能透露出一个地方、一个民族独有的气质。比如,白墙黑瓦,这是江南水乡的简约内敛;红墙绿瓦,这是北方碧空白日的热情大气。而属于边城伊犁的特质,最显在的当属这些遍布于大街小巷绚烂多彩、精雕细琢的维吾尔族民居了。 艾力用手抚摸父亲所建的房屋的屋门

  当从一扇亮丽的木质大门内,闪出一个维吾尔族姑娘窈窕的身影,看着她顾盼的神情时,会让人忍不住感叹:人与建筑,原来如此相得益彰。美丽,从来不在俗世生活之外,仅一街头小景,就已让人无限赞叹了。

  艾力・斯迪克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伊犁维吾尔族民居建筑艺术的代表性传承人,今年68岁,他从12岁就开始跟着父亲学盖房子,已经在建筑行业干了50多年。盖了一辈子房子的,不止他一个,他的父亲亦然,他的爷爷如是。维吾尔族人大多会传艺给下一辈人的传统,在新疆著名作家刘亮程所著的一篇名为《最后一个铁匠》的文章中,也向人们描述了一个代代传承一门手艺的维吾尔族家庭:“父亲说,我们就是干这个的,祖宗给我们选了打铁这一行都快一千年了,多少朝代泯灭掉了,我们虽没赚到多少钱,却也活得好好的。只要一代一代把手艺传下去,就会有一口饭吃。我们不干这个干啥去?”

  无论是打铁还是盖房子,在艾力他们看来,它都是一项祖辈传下来的手艺。是手艺,而不是技能。手艺,总比技能更多一些情感,更多一些创造,更多一些坚守和惺惺相惜。因此,即便赚不了啥钱,艾力仍然以“盖了一辈子房子”而感到骄傲。 一户干净、简洁,种植着花卉、葡萄的维吾尔族农家院落 尖顶式窗户

  二

  艾力・斯迪克带我去参观他所盖的房子。这些房子,是他毕生的成就。 已经有三十年历史的维吾尔族民居

  去的第一户人家,是位于伊宁市公园街的一座二层小楼。恰逢主人不在家,我们只能到隔壁院子去领略这座房屋的魅力。艾力说:“看,那些花都是用砖砌出来的。”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过去,是隔壁人家的房屋一角。房子呈现质朴的红砖色,在窗户的顶部,红砖通过打磨、雕刻有规律的重复摆置,形成了一排倒金字塔式的图案,这是房子的屋檐。砖的原色,再加上这些细致、繁复的雕花,让这座房屋显出一种内敛的华美。

  第二栋房子位于发展乡街,房屋背街而建,掩映在一排高大的白杨树后。同先前所看的房屋相同,这也是一座砖木结构的房子。主建筑通身为砖的原色,极为质朴。但门窗则以清新的蓝色进行装饰,让素朴里又透出活泼、淡雅的气息来。

  如果问维吾尔族民居的最大特质在于什么,那必定是对房屋细节的注重。比如对门、窗、屋檐,这些零碎细节的耐心修饰,这个特质在这座房屋的建设中显而易见。大门两侧的门柱皆用砖砌出图案,再雕以精致的造型,更显美观。大门的顶端除了砖雕之外,还有木雕,蓝色的木檐上丝丝缕缕地雕出植物花卉纹样。

  尾随艾力走进大门,看到房子的正面模样,内心里涌出热烈的赞叹:一座普通的民居,竟可以美至如此!

  房屋分为上下两层。上面一层为主要居所,一条门廊从下至上,贯穿上层的所有房间。房屋门窗皆为蓝色。底层以砖石做基,而上层墙体刷为白色,搭配门窗、门廊的大面积蓝色,美得令人炫目。

  这座美轮美奂的房子,就是他手艺的代表作。房子左侧有一敞开式亭台,这是伊犁维吾尔族民居区别于南疆维吾尔族民居的特点之一。 近年所建的维吾尔族民居,房子左侧依然有凉台

  喀什,因为风沙大,气候干燥,多采用闭合式的院落建筑。但素有“塞外江南”之称的伊犁,维吾尔族民居则摆脱了闭合或者半闭合式的院落设计,在房子一侧多设有凉台或夏季用的厨房。从春天到冬季来临的暖和日子,伊犁的维吾尔族多在凉台内用餐,喝茶、聊天,怡然自得。

  享受生活的一面,体现在对房屋建筑每一寸每一毫空间设计的用心上,也体现在他们对花草果蔬的打理上,这也是伊犁维吾尔族民居另一个特点。在伊犁,几乎每一户维吾尔族民居都带有一个较为宽敞的院落,在里面种植上苹果、葡萄、杏子、桑葚、月季、大丽花等果蔬花卉。夏季时,热情好客的他们就可以在凉台内迎来客人,在果园里摘来瓜果,与客人一起在芬芳怡人里享受清凉夏日。遇上节日、婚事等喜庆日子,就在葡萄架下,载歌载舞,热闹一番。

  除此之外,伊犁的维吾尔族民居也受到俄罗斯建筑风格的影响。比如,窗户的制式主要以尖顶为主,两侧各有一个柱头为装饰;窗户的外侧挡以木扇,内部嵌以窗框及玻璃,既可以保温,又可以保护玻璃,看上去也别具风情。

  我们参观的最后一栋民居,是艾力的父亲所建,位于阿依墩街。木色的大门上贴着“伊宁市历史建筑”的铭牌。走进院子,这是一座呈“一”字形的土木结构的房屋。这座房子差不多有100年了,如今,这座百年老屋住着不同的人家,稍显凌乱。但是透过房子屋檐的木雕花纹,房子屋基的砖刻图案,和那一方方用砖细心垒砌的像花一般盛开的层层台阶,会让人深信:这个民族对生活的热爱和用心是由来已久的,是绵延在骨子里的,他们看重生活,并享受生活。 无论屋内屋外,清真寺皆饰以明媚多彩的颜色和繁复精致的雕花

小院里的房屋

  透过房子屋檐的木雕花纹,房子屋基的砖刻图案,和那一方方用砖细心垒砌的像花一般盛开的层层台阶,会让人深信:这个民族对生活的热爱和用心是由来已久的,是绵延在骨子里的,他们看重生活,并享受生活。 开列德,维语,意为搁置外穿鞋子的地方

  一

  民居建筑,总能透露出一个地方、一个民族独有的气质。比如,白墙黑瓦,这是江南水乡的简约内敛;红墙绿瓦,这是北方碧空白日的热情大气。而属于边城伊犁的特质,最显在的当属这些遍布于大街小巷绚烂多彩、精雕细琢的维吾尔族民居了。 艾力用手抚摸父亲所建的房屋的屋门

  当从一扇亮丽的木质大门内,闪出一个维吾尔族姑娘窈窕的身影,看着她顾盼的神情时,会让人忍不住感叹:人与建筑,原来如此相得益彰。美丽,从来不在俗世生活之外,仅一街头小景,就已让人无限赞叹了。

  艾力・斯迪克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伊犁维吾尔族民居建筑艺术的代表性传承人,今年68岁,他从12岁就开始跟着父亲学盖房子,已经在建筑行业干了50多年。盖了一辈子房子的,不止他一个,他的父亲亦然,他的爷爷如是。维吾尔族人大多会传艺给下一辈人的传统,在新疆著名作家刘亮程所著的一篇名为《最后一个铁匠》的文章中,也向人们描述了一个代代传承一门手艺的维吾尔族家庭:“父亲说,我们就是干这个的,祖宗给我们选了打铁这一行都快一千年了,多少朝代泯灭掉了,我们虽没赚到多少钱,却也活得好好的。只要一代一代把手艺传下去,就会有一口饭吃。我们不干这个干啥去?”

  无论是打铁还是盖房子,在艾力他们看来,它都是一项祖辈传下来的手艺。是手艺,而不是技能。手艺,总比技能更多一些情感,更多一些创造,更多一些坚守和惺惺相惜。因此,即便赚不了啥钱,艾力仍然以“盖了一辈子房子”而感到骄傲。 一户干净、简洁,种植着花卉、葡萄的维吾尔族农家院落 尖顶式窗户

  二

  艾力・斯迪克带我去参观他所盖的房子。这些房子,是他毕生的成就。 已经有三十年历史的维吾尔族民居

  去的第一户人家,是位于伊宁市公园街的一座二层小楼。恰逢主人不在家,我们只能到隔壁院子去领略这座房屋的魅力。艾力说:“看,那些花都是用砖砌出来的。”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过去,是隔壁人家的房屋一角。房子呈现质朴的红砖色,在窗户的顶部,红砖通过打磨、雕刻有规律的重复摆置,形成了一排倒金字塔式的图案,这是房子的屋檐。砖的原色,再加上这些细致、繁复的雕花,让这座房屋显出一种内敛的华美。

  第二栋房子位于发展乡街,房屋背街而建,掩映在一排高大的白杨树后。同先前所看的房屋相同,这也是一座砖木结构的房子。主建筑通身为砖的原色,极为质朴。但门窗则以清新的蓝色进行装饰,让素朴里又透出活泼、淡雅的气息来。

  如果问维吾尔族民居的最大特质在于什么,那必定是对房屋细节的注重。比如对门、窗、屋檐,这些零碎细节的耐心修饰,这个特质在这座房屋的建设中显而易见。大门两侧的门柱皆用砖砌出图案,再雕以精致的造型,更显美观。大门的顶端除了砖雕之外,还有木雕,蓝色的木檐上丝丝缕缕地雕出植物花卉纹样。

  尾随艾力走进大门,看到房子的正面模样,内心里涌出热烈的赞叹:一座普通的民居,竟可以美至如此!

  房屋分为上下两层。上面一层为主要居所,一条门廊从下至上,贯穿上层的所有房间。房屋门窗皆为蓝色。底层以砖石做基,而上层墙体刷为白色,搭配门窗、门廊的大面积蓝色,美得令人炫目。

  这座美轮美奂的房子,就是他手艺的代表作。房子左侧有一敞开式亭台,这是伊犁维吾尔族民居区别于南疆维吾尔族民居的特点之一。 近年所建的维吾尔族民居,房子左侧依然有凉台

  喀什,因为风沙大,气候干燥,多采用闭合式的院落建筑。但素有“塞外江南”之称的伊犁,维吾尔族民居则摆脱了闭合或者半闭合式的院落设计,在房子一侧多设有凉台或夏季用的厨房。从春天到冬季来临的暖和日子,伊犁的维吾尔族多在凉台内用餐,喝茶、聊天,怡然自得。

  享受生活的一面,体现在对房屋建筑每一寸每一毫空间设计的用心上,也体现在他们对花草果蔬的打理上,这也是伊犁维吾尔族民居另一个特点。在伊犁,几乎每一户维吾尔族民居都带有一个较为宽敞的院落,在里面种植上苹果、葡萄、杏子、桑葚、月季、大丽花等果蔬花卉。夏季时,热情好客的他们就可以在凉台内迎来客人,在果园里摘来瓜果,与客人一起在芬芳怡人里享受清凉夏日。遇上节日、婚事等喜庆日子,就在葡萄架下,载歌载舞,热闹一番。

  除此之外,伊犁的维吾尔族民居也受到俄罗斯建筑风格的影响。比如,窗户的制式主要以尖顶为主,两侧各有一个柱头为装饰;窗户的外侧挡以木扇,内部嵌以窗框及玻璃,既可以保温,又可以保护玻璃,看上去也别具风情。

  我们参观的最后一栋民居,是艾力的父亲所建,位于阿依墩街。木色的大门上贴着“伊宁市历史建筑”的铭牌。走进院子,这是一座呈“一”字形的土木结构的房屋。这座房子差不多有100年了,如今,这座百年老屋住着不同的人家,稍显凌乱。但是透过房子屋檐的木雕花纹,房子屋基的砖刻图案,和那一方方用砖细心垒砌的像花一般盛开的层层台阶,会让人深信:这个民族对生活的热爱和用心是由来已久的,是绵延在骨子里的,他们看重生活,并享受生活。 无论屋内屋外,清真寺皆饰以明媚多彩的颜色和繁复精致的雕花


相关文章

  • 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民居
  • [新朋友]点击标题下蓝字"锡伯文化"加关注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转发或分享本文内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金泉乡依拉齐牛录村传统民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金泉乡依拉齐牛录村民居 锡伯族的传统民 ...查看


  • [和田的维吾尔]说课稿及教学设计 1
  • <和田的维吾尔>说课稿 一.说教材 <和田的维吾尔>一课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组课文中的第九课,本组课文的单元教学目标是了解课文表现出来的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民俗特点. 二.说目标 新 ...查看


  • 词语带我回到喀什葛尔
  • 维吾尔族人说,喀什葛尔是一个让人看不饱的城.我把这句话直译给一个写作的汉族朋友,她用汉语的思维方式纠正我,"应该是看不厌".维吾尔语的意思是说,喜欢一个城,就像喜欢一个人一样,永远看不够,或者喜欢一样食物,这顿吃饱了,下 ...查看


  •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共计510项) 一.民间文学(共计53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519 Ⅰ-32 八达岭长城传说 北京市延庆县 520 Ⅰ-33 永定河传说 北京市石景山区 521 Ⅰ-34 杨家将传说( ...查看


  • 全国各地乡风民俗
  • 一.华北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当地大量的文化遗址,古墓群,古建筑群,大型古典园林,大型石窟壁画,著名的古都,构筑出丰厚浓郁的旅游文化氛围.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辽阔坦荡的草原风光和清新无染的空气,使人眼阔心宽,宁静 ...查看


  • 中亚少数民族华人的历史变迁及问题
  • 中亚少数民族华人的历史变迁及问题 肖 斌 内容提要:文章主要从中亚少数民族华人的形成.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论述, 讨论了中亚少数民族华人的融合过程及原因, 同时也分析和总结了有关中亚少数民族华人社会出现的一些问题, 认为对于中亚少数民族华人 ...查看


  • 喀什吐曼河畔的高台民居
  • 高台民居是喀什的标志,也是我国目前仅存的一处具有典型古西域特色的传统历史街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喀什这座有着两千多年建城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其灵魂在老城,而老城的精髓在高台民居. 我穿过吐曼河大桥,从一条土路拾级而上,走进高台民居. 不 ...查看


  • 第十三课维吾尔族的传统民居tWord文档11
  • 第十三课维吾尔族的传统民居 第二课时(深学课文,串讲课文) 请大家说一说? 知识目标:1)通过自读理解,讨论交流归纳完善,掌握课文的结构,并叙述次序和表达方 式,理解疑难句型. 2)理解课文内容并会复述课文. 能力目标:较流利,准确的,有感 ...查看


  •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1
  •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一章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屈原创造楚辞体,写有不朽诗篇离骚 汉代著名的文学体裁是赋和乐府成就巨大 唐代著名的文学体裁是今体诗(格律诗)和传奇(小说),成就辉煌.杜甫被誉为诗圣,李白被誉为诗仙,韩愈居唐宋八大家之首.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