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没社保 要不要帮他们一次性补缴15年社保?

作者:小白、班主任来了;等

如果可以一次性补交12万,然后每月领1200元养老金,那么这样到底划不划算呢?

很多从农村出来的童鞋可能都有体会,父母一辈子都在农村务农,没有正式的工作单位,自然就没有社保。

除了最基本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每月几十块钱的样子~)之外,几乎没有其他任何保障(其实不少农村老人连新农保也没有)。

如果有机会给爸妈补交社保,让他们提高养老金水平,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那么,一次性缴纳十多万,每个月领一千多养老金,这笔买卖真的划算吗?

如果有十多万,是不是自己用这些钱养老还更好呢?

为此,小编特地算了一笔账

1、假定我们一次性给爸妈补交了12万社保,然后爸妈第一个月能领到1200元的养老金,之后每年养老金增长5%.

(根据往年的数据,保持5%的增长水平基本不成问题。当然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未来还能不能保持5%的增长水平,那说不定)

那么61岁-70岁这个时间段,爸妈每月、每年能领到的养老金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到,不管是月养老金还是年养老金,都在保持增长。到70岁的时候,一年可以领两万两千多养老金了,往后还可以领到更多的养老金。

2、假设不一次性给父母交12万的社保,转而用这笔钱直接作为他们的养老基金,并加以稳健的投资理财,每年的收益率也是5%,能不能领到更高的养老金呢?

小编也简单画了个表,跟一次性补交社保的情况作了下对比:

自己理财养老:第一年能获得6000元的年收益,但为了和参加社保后的养老水平一致,还需从12万本金中拿出8400元出来补贴。因此12万的本金每年不断减少,直至成为负数。

社会保险来养老:第一年可以获得14400的养老金,之后每年养老金不断微涨。

一跌一涨,我们可以看到,这12万元已经被父母的养老支出花光,而要保持和社保养老金一样的生活水平,作为子女们的我们还得再掏5318元!

所以,在这个案例中,自己理财养老和补交社保养老,在第9-10年的时候,出现了临界点。

自己理财养老,到第9-10年的时候,基本把12万的养老本金花光。

而一次性补交社保养老,只要年龄达到70岁,就相当于把之前一次性交的12万元养老金,赚回来了。如果寿命越长,父母越高寿,则以后每年的养老金,都是赚到的。

现在社会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医疗水平也越来越高。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报告。我国的人口平均寿命,男性已达74岁,女性更是达到77岁。

当然了。划算也是建立在健康的基础上的。如果担心父母的健康意外,甚至是生大病,需要大笔的钱的话。如果不一次性缴纳社保,家庭有这12万作为备用,压力可能就会小很多。

但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是,保险是有投保年龄限制的,通常年纪越大,缴纳的保费越高,相关保险应对风险的能力就越弱。举例来说:很多针对老年人的保险,保费几乎等同于投保金额或者只有20%的价差。

面对这种现象,还要给老人买保险吗?或者如果买,爸妈最适合什么保险呢?

1社保完备是前提

虽然享受养老保险必须要缴费满15年,医疗保险要满20年,但却是老人配置商业保险、确定多少保额的基础,因此我们要鼓励父母积极参与社保,如新农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或城镇居民养老、医疗保险。

原因是:性价比高。

2意外险和健康险优先

相较于其他险种,意外险的保费较低,保障高,65岁以下的老年人购买意外险的费用与年轻人相差不大,也没有过多的限制条件,而且大多数可以保到80岁,因此老年人应该优先购买意外险。

相比意外险的“物美价廉”,健康险如重疾、医疗等则要提前配置,因为年龄越大费率越高,甚至可能拒保。

小编建议:55岁以下、身体和经济条件都较好的老人适合购买商业健康类保险。而其他老年人,不建议再去支付高额的保费去购买此类保险,因为可能会出现保费“倒挂”的现象(指所缴纳的总保费之和大于被保险人能够获得的各项保障以及收益之和)。

替代方案:可以通过储蓄、投资理财等方式为自己或爸妈建立医疗基金,替代重疾险。

3尽早投保

目前国内的意外险的投保年龄限制在65周岁以下,重疾险将年龄限制在60周岁或55周岁以下,而且即使是在可投保的年龄范围内,只要过50周岁,保险公司就会要求投保人到指定的医疗机构接受体检.

有一两项体检指标不达标,投保要求便有可能遭拒绝。因此打算给老人购买这两类保险,要注意这个时间的限制,及早做好投保准备。

4尽量避免一次性缴费

给中老年人投保,尤其是健康类的保险,应尽量避免一次性缴费(趸交),选择分期缴费更适合。

一方面每次缴费的金额较少,不会给家庭带来太大的负担;另一方面,投保额不跟已缴纳金额挂钩,年缴其实相当于分期消费(用最少的钱实现保障)。

5特定的老人险可考虑

目前保险市场上还有专门的老人险,常见的有老人意外险、长期护理险,这类保险更加针对老年人因意外造成的骨折、重大手术等意外伤害,以及因疾病、意外伤害造成身体机能的损害,需接受长期护理时提供的保障。

虽然可保年龄上进一步放宽(常见的是50-70周岁),但保费大多需要在5年内或者一次性缴清,适合家庭收入波动比较大的家庭购买。

版权声明:“理财第一课堂”所推送文章,使用图片,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主编微信:ibusiness007】,与您共同协商解决,谢谢!

-END-

我是如何在钱不够的情况下,迅速在上海搞定一套房子的

决定买房了,钱从哪里来?特别是在魔都这种“恨天高”的城市,首付+贷款+中介费,还包括你以后的还债能力、生活品质问题,这些财务问题如何统筹规划?关注楼市内参,讲述一对外来小白在存款不足的情况下如何迅速在魔都买房的经历,很多准备购房者都觉得深受启发!

楼市内参

作者:小白、班主任来了;等

如果可以一次性补交12万,然后每月领1200元养老金,那么这样到底划不划算呢?

很多从农村出来的童鞋可能都有体会,父母一辈子都在农村务农,没有正式的工作单位,自然就没有社保。

除了最基本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每月几十块钱的样子~)之外,几乎没有其他任何保障(其实不少农村老人连新农保也没有)。

如果有机会给爸妈补交社保,让他们提高养老金水平,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那么,一次性缴纳十多万,每个月领一千多养老金,这笔买卖真的划算吗?

如果有十多万,是不是自己用这些钱养老还更好呢?

为此,小编特地算了一笔账

1、假定我们一次性给爸妈补交了12万社保,然后爸妈第一个月能领到1200元的养老金,之后每年养老金增长5%.

(根据往年的数据,保持5%的增长水平基本不成问题。当然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未来还能不能保持5%的增长水平,那说不定)

那么61岁-70岁这个时间段,爸妈每月、每年能领到的养老金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到,不管是月养老金还是年养老金,都在保持增长。到70岁的时候,一年可以领两万两千多养老金了,往后还可以领到更多的养老金。

2、假设不一次性给父母交12万的社保,转而用这笔钱直接作为他们的养老基金,并加以稳健的投资理财,每年的收益率也是5%,能不能领到更高的养老金呢?

小编也简单画了个表,跟一次性补交社保的情况作了下对比:

自己理财养老:第一年能获得6000元的年收益,但为了和参加社保后的养老水平一致,还需从12万本金中拿出8400元出来补贴。因此12万的本金每年不断减少,直至成为负数。

社会保险来养老:第一年可以获得14400的养老金,之后每年养老金不断微涨。

一跌一涨,我们可以看到,这12万元已经被父母的养老支出花光,而要保持和社保养老金一样的生活水平,作为子女们的我们还得再掏5318元!

所以,在这个案例中,自己理财养老和补交社保养老,在第9-10年的时候,出现了临界点。

自己理财养老,到第9-10年的时候,基本把12万的养老本金花光。

而一次性补交社保养老,只要年龄达到70岁,就相当于把之前一次性交的12万元养老金,赚回来了。如果寿命越长,父母越高寿,则以后每年的养老金,都是赚到的。

现在社会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医疗水平也越来越高。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报告。我国的人口平均寿命,男性已达74岁,女性更是达到77岁。

当然了。划算也是建立在健康的基础上的。如果担心父母的健康意外,甚至是生大病,需要大笔的钱的话。如果不一次性缴纳社保,家庭有这12万作为备用,压力可能就会小很多。

但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是,保险是有投保年龄限制的,通常年纪越大,缴纳的保费越高,相关保险应对风险的能力就越弱。举例来说:很多针对老年人的保险,保费几乎等同于投保金额或者只有20%的价差。

面对这种现象,还要给老人买保险吗?或者如果买,爸妈最适合什么保险呢?

1社保完备是前提

虽然享受养老保险必须要缴费满15年,医疗保险要满20年,但却是老人配置商业保险、确定多少保额的基础,因此我们要鼓励父母积极参与社保,如新农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或城镇居民养老、医疗保险。

原因是:性价比高。

2意外险和健康险优先

相较于其他险种,意外险的保费较低,保障高,65岁以下的老年人购买意外险的费用与年轻人相差不大,也没有过多的限制条件,而且大多数可以保到80岁,因此老年人应该优先购买意外险。

相比意外险的“物美价廉”,健康险如重疾、医疗等则要提前配置,因为年龄越大费率越高,甚至可能拒保。

小编建议:55岁以下、身体和经济条件都较好的老人适合购买商业健康类保险。而其他老年人,不建议再去支付高额的保费去购买此类保险,因为可能会出现保费“倒挂”的现象(指所缴纳的总保费之和大于被保险人能够获得的各项保障以及收益之和)。

替代方案:可以通过储蓄、投资理财等方式为自己或爸妈建立医疗基金,替代重疾险。

3尽早投保

目前国内的意外险的投保年龄限制在65周岁以下,重疾险将年龄限制在60周岁或55周岁以下,而且即使是在可投保的年龄范围内,只要过50周岁,保险公司就会要求投保人到指定的医疗机构接受体检.

有一两项体检指标不达标,投保要求便有可能遭拒绝。因此打算给老人购买这两类保险,要注意这个时间的限制,及早做好投保准备。

4尽量避免一次性缴费

给中老年人投保,尤其是健康类的保险,应尽量避免一次性缴费(趸交),选择分期缴费更适合。

一方面每次缴费的金额较少,不会给家庭带来太大的负担;另一方面,投保额不跟已缴纳金额挂钩,年缴其实相当于分期消费(用最少的钱实现保障)。

5特定的老人险可考虑

目前保险市场上还有专门的老人险,常见的有老人意外险、长期护理险,这类保险更加针对老年人因意外造成的骨折、重大手术等意外伤害,以及因疾病、意外伤害造成身体机能的损害,需接受长期护理时提供的保障。

虽然可保年龄上进一步放宽(常见的是50-70周岁),但保费大多需要在5年内或者一次性缴清,适合家庭收入波动比较大的家庭购买。

版权声明:“理财第一课堂”所推送文章,使用图片,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主编微信:ibusiness007】,与您共同协商解决,谢谢!

-END-

我是如何在钱不够的情况下,迅速在上海搞定一套房子的

决定买房了,钱从哪里来?特别是在魔都这种“恨天高”的城市,首付+贷款+中介费,还包括你以后的还债能力、生活品质问题,这些财务问题如何统筹规划?关注楼市内参,讲述一对外来小白在存款不足的情况下如何迅速在魔都买房的经历,很多准备购房者都觉得深受启发!

楼市内参


相关文章

  • 上海居转户的真实案例
  • 这三盏明灯是我搜到的最好的帖子,我就是按照他们来准备资料的,但还是有一些小缺陷, 都写的是前期准备资料的情况, 对申请开始后的一些情况没有详细说明, 比如他们都没提到 结婚证验证证明(我还没有去问),这也是我网上搜的,还没去问,这个要找到专 ...查看


  • 社保缴费不够年限,单位应否予以补缴
  • 社保缴费不够年限,单位应否予以补缴 2003年12月长城伟业投资开发总公司(以下简称"长城伟业")经批准占用怀柔区雁栖镇永乐庄村耕地时,该村村民方金英.马瑞平.甄玉琴等人选择了就业安置.可是,由于社保缴费年限不足等问题, ...查看


  • 2012北京购房购车最新政策
  • 外地人在北京买车条件都是什么? 根据北京市政府的规定,2011年度北京市的小客车总量额度指标为24万个,每月两万.同时,需要购车的居民需要登录小客车指标申请网进行小客车指标申请.需要填写申报人的相关真实信息,主要包括身份证号.手机号等数字内 ...查看


  • 无忧保-杭州购房政策
  • 无忧保-杭州购房政策 去年11月10日,杭州再次收紧限购政策--对不能提供自购房之日起前2年内在本市连续缴纳1年以上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出售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且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不得通过补缴个人所得税或社 ...查看


  • 成都单位补缴社保流程
  • 成都单位补缴社保流程 社保补缴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社保中断缴费,中间几个月没有缴费,而现在由于招调或者落户其他原因,需要补之前没有交到的部分.在成都,单位想要补缴社保要如何办理呢? 成都单位补缴社保流程 (1)用人单位因自查漏报,申请补缴上 ...查看


  • 社保一次性补缴政策的说明与解读
  • 社保一次性补缴政策的说明与解读 对于工作期间社保没有缴纳满15年的消费者来说,可以申请一次性补缴.那么,2015年社保一次性补缴政策是什么呢?中国社保网小编收集了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2015年社保一次性补缴政策 一次性补缴的对象: 凡曾 ...查看


  • 无忧保-2017年社保补缴新政策
  • 无忧保-2017年社保补缴新政策 2017年社保补缴新政策是什么?具体内容又是什么?以下由学习啦小编对2017年社保补缴新政策整理,希望对你有帮助. 2017年社保补缴新政策 一.那些人可以补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 答:三类人可以补缴养 ...查看


  • 北京地区的社保补缴是怎么办的
  • 北京地区的社保补缴是怎么办的 北京地区的社保补缴是怎么办的,从公司离职后就没有缴过社保,现在改怎么补缴呢,快法务小编为大家分享北京社保补缴的怎么办理的,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北京地区个人社保可以补缴吗?到了退休年龄,缴费年限不够怎么办? 案例 ...查看


  • 北京社保补差
  • 各项社会保险费基数差额的补缴 (一)补缴的范围及标准 1.在正常缴费单位参保,各项社会保险缴费工资基数低于2010年各项社会保险规定的缴费基数下限.高于2009年各项社会保险规定的缴费基数上限的缴费人员. (1)个人上年月均工资低于养老保险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