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理论简述

题 目:依恋理论简述

姓 名: 李乐平

学 院: 管理学院

系: 市场学

专 业: 市场营销

年 级: 研一

学 号: [1**********]021

课程名称:《高级管理学》

课程教师: 成瑾博士

2015 年 12月 24日

目录

一、选题背景 ....................................................... 3

二、理论起源 ....................................................... 3

三、四种主要的依恋理论 ............................................. 4

1、精神分析的依恋理论 ........................................... 4

2、社会学习派的依恋理论 ......................................... 4

3、认知学派的依恋理论 ........................................... 5

4、习性学的依恋理论 ............................................. 5

四、理论演变 ....................................................... 5

五、重要概念 ....................................................... 7

1、安全基地 ..................................................... 7

2、内部工作模式 ................................................. 8

3、依恋质量 ..................................................... 9

4、依恋中的文化差异 ............................................. 9

六、理论应用 ...................................................... 10

1、依恋关系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 10

2、依恋关系在成人人际关系中的应用 .............................. 10

3、婚恋依恋 .................................................... 11

七、未来研究展望——基于依恋理论的消费者行为研究 .................. 11

1、界定消费者依恋的概念内涵 .................................... 11

2、开发消费者依恋的测量工具 .................................... 12

3、进行消费者依恋的相关比较研究 ................................ 12

4、进行消费者依恋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 12

5、品牌依恋与品牌资产 .......................................... 12

6、个人依恋在关系营销中的作用 .................................. 13

一、选题背景

高三的时候,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带领我们接触有关心理学方面的入门知识,比如会讲述强迫症、洁癖、密集恐惧症等现在谈论的比较多的心理现象。直到听到“安全感”一词,觉得深有感触,好像一直以来内心深处的不安感找到了一个解答。

我的父母亲原本都是教师,所以我从小都是在校园里长大的,周边接触的人也大都是教师和教师子弟,简单快乐。直到小学三年级时,母亲怀了弟弟,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她带着弟弟去了另外一所城市。那段时期我还不谙世事,只知道突然被搬去和父亲一起住,父亲又要去照料他们母子,所以经常都是给我留一笔零花钱,然后让我一个人去学校食堂吃饭,晚上会有一个不太熟悉的表姐来陪我睡觉。从那时起,我开始变得有点贪玩,经常和班里同学打闹,还跟着一个女同学去小卖部偷过东西,成绩也下降得很快。后面风波过去,见到了母亲,过上了比较正常的生活,但遗留下来的爱和同学打闹的习性还是没变,并且越来越在意别人的看法。直到高三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才渐渐意识到自己内心总觉得不安是源于那段经历导致的缺乏安全感。

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是有关顾客忠诚理论的,找文献的时候接触到了依恋理论,觉得和日常口语中的“安全感”有重叠之处。但还不是很懂,正好借此机会,对其有更加充分的学习。

二、理论起源

依恋(attachment),一般是指某一个体对另一特定个体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结。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特指婴儿与其抚养者(通常为母亲)之间所存在的特殊和强烈的情感关系。它产生于儿童与抚养者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表现为儿童对抚养者的一种追随、依附和亲密行为以及由此带来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婴儿从6到7个月,逐步开始与抚养者建立依恋关系,一直到24个月之前是依恋关系形成的关键期。由于这种情感联结,当婴儿在碰到挫折时,比如遇到陌生人或置身于陌生环境,就会趋近依恋对象以寻求安抚;如果强迫婴儿同依恋对象分尚,则会导致婴儿产生分离焦虑(separation anxiety)。

20世纪60至70年代,英国精神病学家Bowlby结合动物习性学的研究和自

己对美国战后孤儿的研究,建立了依恋理论,用来解释为什么儿童倾向于与依恋对象形成很强的情感关系纽带,并在与之分离时表现出强烈的痛苦。Bowlby的依恋理论认为:人类为了在一个“进化的适应性环境”中求得生存,生来就具有一种向最初的照顾者(依恋对象)寻求和保持亲近的倾向,婴儿拥有一种向最初的照顾者保持亲密的行为系统。随着认知功能的发展,婴儿的这种与照顾者的重复交往经历会内化成一种工作模型,这种工作模型可以为婴儿提供一个框架:1)对照顾者的情感效用性(availability)和反应性(responsiveness)作出期待;2)能够调节婴儿的行为,以便诱发出照顾者对他/她的照顾行为。这种“内在工作模型(internal working model) ”逐渐被整合到人格结构中去,并影响儿童的行为。

三、四种主要的依恋理论

1、精神分析的依恋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由于通常是母亲喂养婴儿,所以母亲自然是婴儿获取安全和情感的对象。在喂养时,母亲与婴儿相处的方式决定着婴儿的依恋质量。当母亲在喂养过程中表现出温暖、轻松和宽容时,婴儿就会形成安全的依恋。艾里克森也认为,母亲的喂养将影响婴儿依恋的安全性,但他更强调母亲对婴儿需求的反应比喂养行为本身更重要。如果母亲对婴儿所有的需求有积极的、一致的反应,那么婴儿将会形成对他人的信任感;相反,如果母亲对婴儿的需求没有反应或反应不一致,婴儿则形成对他人的不信任感,甚至婴儿在以后的生命历程中都会回避亲密的相互信任的关系。

2、社会学习派的依恋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和精神分析一样,也强调喂养方式和早期经验在依恋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但在社会学习理论者看来,母亲在喂养婴儿时会带给他们更多的舒适,比如温暖的怀抱、温柔的抚摸、轻柔安慰的话语等都会同时出现,久而久之,婴儿就会将母亲和舒适、快乐的感觉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婴儿看见母亲就会想到这种舒适、快乐的感觉,因此母亲本身就成为有价值的对象。于是婴儿就会尽量吸引(如微笑、哭泣)母亲的注意或靠近这些有价值的、能够提供“奖赏”的人,婴儿的依恋便由此形成了。

3、认知学派的依恋理论

认知学派的依恋理论并不重视需要满足的作用,而是强调一些认知能力,如观察力、辨别力、记忆力等对依恋发展的影响。认知理论学者认为,婴儿必须具备两种基本能力才能形成依恋,一是必须能将熟悉人与陌生人加以区分,若缺乏这种能力,婴儿既不会发展对特定对象的依恋,也不会产生怯生心理;二是必须具备认知客体永久性的能力,也就是说,当母亲或其照料者从视野中消失或通过其他感官不能察觉时,婴儿仍然认为母亲或其照料者是存在的,因为人们很难和一个一旦从视野中消失就不存在的人形成稳定的关系。因此,婴儿只有具备以上两种基本能力,才能与母亲或亲密的照顾者形成早期稳定的依恋关系。

4、习性学的依恋理论

习性学者从进化论角度提出的依恋理论观点具有很大的影响。鲍尔比在解释母婴依恋形成的机制时假设:人类进化过程中使婴儿产生了一种先天的倾向,即婴儿具有在无力照顾自己时发出信号(哭、笑等)以吸引成人接近,从而满足自己各种需要的倾向,同时成人也具有对这些信号做出适当反应的倾向,这两种倾向相互作用,就形成了依恋。显然,习性学者认为,依恋是人类长期进化的结果,是婴儿与他们的照顾者(一般指父母)在进化过程中获得了彼此相互喜爱和建立亲密依恋的本能反应。习性学依恋理论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采用“内部工作模式”的概念来解释依恋的内在作用机制。鲍尔比指出,儿童能够在与他人交往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内部工作模式”,其实质是儿童对自我、重要他人以及人际关系的一种稳定认知,这种“内部工作模式”主要以无意识方式运行,并且一旦建立起来就倾向于永久,它决定着儿童成年后的人际交往以及对他人的信任感和对周围环境的认同感与安全感。

四、理论演变

国外学术界关于依恋理论的研究非常丰富。最早关注依恋的研究者可追溯到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Freud),他强调母亲是儿童“独一无二的、无可替代的、坚实构筑的、一生中最初也是最强烈的情爱对象,儿童对母亲的依恋关系会成为日后各种情爱关系的原型。” 而后英国精神病学家约翰· 鲍尔比在《依恋》、《分离焦虑和愤怒》、《失落、悲伤与抑郁症》等著作和文章中,正式提

出了依恋的概念,并采用“内部工作模式”的概念来解释依恋的内在作用机制(Bowlby,1969,1973,1980)。鲍尔比把依恋解释为一个终生建构的过程,也就是说婴儿与其照顾者(一般指父母)所形成的情感联结,会在其整个童年期继续维持这种依恋联结,直至其成人期发展起其它依恋关系,比如说,朋友之间的依恋关系、恋人之间的依恋关系等。这个习性学派的依恋理论成为后来者研究依恋的理论构架。从上世纪 70 年代中叶至 80 年代中叶,依恋的研究发展成为西方儿童社会化过程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这一时期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玛丽·艾因斯沃斯(Mary Ainsworth),她和她的同事首创了“陌生情境”法,把婴儿的依恋类型划分为 A、B、C 三种(焦虑—回避型不安全依恋、安全型依恋、焦虑—反抗型不安全依恋)。后来梅因(Main)和所罗门(Solomon)在 1990 年提出了混乱型不安全依恋,也称作 D 型依恋,把婴儿的依恋类型划分扩展为 4 种,使依恋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前依恋理论的研究大多局限在儿童研究领域。直到 1987 年黑曾(Hazan)和谢弗(Shaver)发表了一篇题为《浪漫的爱可以看成是依恋过程》的论文,标志着对成人依恋研究的开始。自从他们的文章发表后,在学术界产生巨大的影响,大量的相关研究相继涌现,证实了早期的依恋经历会对成年以后的人格和心理状态产生影响。此后,以成人为对象的依恋研究主要涉及成人依恋的类型研究、成人依恋的评估以及成人依恋类型与亲密关系之间的联系等方面。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依恋研究向纵深方向进一步发展,主要取得了三方面的突破性进展:“一是从认知、人格、神经生理等方面深入考察依恋的心理机制;二是对依恋类型的分布进行了跨文化的研究;三是依恋在精神病理学领域也取得了颇具意义的成果。”另外,国外根据目前这些研究成果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干预和指导计划,比如为低收入家庭中的母亲提供免费教育课程,采取措施来避免在家庭教育中对儿童进行“过渡控制”和虐待等等。

相对于国外丰富的研究成果而言,我国在依恋研究领域却是刚刚起步。学者的研究多以一系列有关国外对依恋的研究进展的述评形式出现,这些述评涉及依恋的各个方面,例如不同派别的依恋理论、依恋类型研究、研究方法、青少年依恋研究、跨文化依恋研究等等。最早见诸于刊物的研究成果是李菲茗和傅根耀于2001 年修订过 AAQ3.1(成人依恋问卷),该量表是 AAI(成人依恋访谈)的自

陈式量表,得到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此外,2004 年周春燕在《成人依恋表征和婚恋依恋》中,介绍了依恋表征和婚恋依恋的理论背景、测量方法及主要成果。还有古玉在《恋人依恋型的交互作用初探》中,对恋人依恋类型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初探。2006 年,姜凌云在《依恋理论的人际关系说及其实用意义》中,首次提出了“依恋的人际关系学说”,他使用质性研究法阐述了早期的依恋质量对个体一生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主要包括同伴关系、成人人际交往和婚恋关系三个方面,对人际关系受依恋关系、内部工作模式影响的机制做了有益的探讨。

可见,随着依恋研究技术的发展,对依恋的研究不再局限于儿童,已经扩展到成人阶段,并且形成了蓬勃发展之势,特别是在依恋研究的纵深方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这一领域还有很多研究点有待挖掘,比如依恋类型和依恋质量的影响因素究竟有哪些?依恋的内在作用机制究竟是什么?如何通过依恋方式的改变来提高个体生活和工作的满意度,各国学者都较少涉及。依恋理论如何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将会成为以后研究的热点。

五、重要概念

1、安全基地

依恋理论认为,人们都有依赖的需要,这个可以依赖的对象必须是可以信任的并且能够为我们提供支持和保护的重要他人。我们心理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取决于我们的心理结构中是否有一个安全基地。而在小时候,我们受了委屈,遇到危险,恐惧求助时,首先想到的是母亲,哭叫着喊妈妈,因为母亲是我们最亲的人,是我们最信赖的人。因此,这个可以依赖的重要对象一般多是自己的母亲,这个安全基地更多地是由母亲来承担的。如果儿童的要求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母亲能够给予适当的、积极的反应,那么这个母亲所担任的安全基地就会内化为儿童心中的安全基地,儿童长大后就有了内在的安全感。如果母亲不关心自己的孩子,漠视孩子的需要,那么,孩子在儿童时代就开始表现出某些特征,比如,他们更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不太感觉情感;或者他们心里很矛盾,很想亲近母亲,但当母亲靠近并拥抱他们时,他们又挣扎着要离开,好像对母亲有很多怒气,情感摇摆,缺乏理性,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没有从母亲那儿获得足够的安全感。

2、内部工作模式

鲍尔比认为,儿童早期在与照顾者(一般指父母)的互动中形成“内部工作模式”,这种模式随着儿童的发展逐渐内化为对成人行为的预期,最终以一种无意识、自动化的方式运作。“内部工作模式”的实质就是儿童对自我、重要他人以及“我—他”人际关系的一种稳定认知。这种“内部工作模式”主要以一种无意识的方式运行,并且一旦建立就倾向于永久,它决定着儿童成年后的人际交往以及对他人的信任感和对周围环境的认同感、安全感。随着阅历的增多,个体习惯于用固有的“内部工作模式”去理解新的信息,早期依恋经历就是这样对个体日后的人际关系起作用的,它会引导个体去思考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应该给予他人怎样的关注与信任,应该得到他人的何种对待、以及在人际关系中的交往策略等。

1) 积极的自我和他人工作模式,这类儿童形成了安全型的依恋,他们对将要面对的挑战充满自信,更有可能和朋友建立起安全和相互信赖的关系。

2) 积极的自我工作模式和消极的他人工作模式相结合,这类儿童可能能够成功地引起照顾者的注意,但由于照顾者的反应过于武断和不敏感,使儿童对重要的情感关系感到冷漠,从而儿童形成了回避型的依恋。

3) 消极的自我工作模式和积极的他人工作模式相结合,这类儿童当有需要时,有时但不是总能唤起他人的关心,从而使儿童形成专注型的依恋,对建立安全情感联系过于执着。

4) 消极的自我和他人工作模式被认为是组织混乱/

方向混乱依恋的根

源,这类儿童往往会害怕自己在亲密的关系中受到伤害(包括身体上的和精神上的)。

3、依恋质量

儿童与照顾者建立的依恋关系在质量上的确有所不同。有的儿童与照顾者在一起的时候显得相当放松和有安全感;而有的儿童则显得很焦虑,感觉对将要发生什么感到没有把握。美国心理学家玛丽·爱因斯沃斯通过“陌生情境法”将儿童的依恋关系划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反抗型三种类型。那么,从依恋关系形成的质量好坏的角度看,质量好的依恋关系属于安全型依恋,质量不好的依恋关系如专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恐惧型依恋属于非安全型依恋。

4、依恋中的文化差异

学者Ainsworth 早期在乌干达的自然观察到关于以色列集体农庄的研究,为依恋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数据。以色列的集体农庄可以说是一场最大的自然实验。集体农庄是指一些小型的农业社区, 通常人数在100到1000之间,平均400人左右。这里有严密的组织, 农庄里的人员彼此非常熟悉, 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最典型的是, 孩子们被送到特定的社区儿童设施里, 进行共同抚养, 此外,还有公共的食堂。集体农庄共同决定工作分配和任务, 共享财产, 轮流服务。研究表明这些作法并不理想, 并且导致了儿童的许多不安全的依恋模式。

而在日本,关于儿童依恋的研究结果是多种多样的。总的来说有几个特点:

1)日本的依恋类型中焦虑矛盾型的类型比较多, 而回避型的人比较少。2)日本婴儿经常跟母亲保持亲密的接触,因此,包括两个与依恋对象分离情景的新奇场面对婴儿来说过于紧张,被认为不是测量婴儿依恋的合适的方式。依恋的概念可能不适合与日本文化。在日本文化中, 撒娇似乎更加能够反映出日本社会的家庭关系和内涵。撒娇涵盖了依恋的所有方面, 但它还包括依恋没有涉及到的日常生活方面:依赖性。

胡( 2003) 提到中国家庭的照顾方式类似于以色列的环境,其实,这可能是误解。在以色列集体农庄中,孩子是处在多抚养者的环境中的,但这与中国的多抚养者的含义完全不同。集体农庄是把所有的孩子都安置到儿童寄宿设施里共同抚养, 儿童是在公共的设施中与同年龄的孩子一起成长的,这是一种以保育员为中心的抚养环境。中国的城市儿童是在家庭里,受到父母、祖父母或者保姆的照

顾,一般晚上仍与父母一起睡觉, 这仍然是以父母为中心的抚养环境。另外由于独生子女家庭的缘故, 这些抚养者都会尽心尽责, 并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应该说,中国的城市儿童是生活在一个具有稳定的、反应性的和连续性的照顾者的环境里的。我们甚至更有理由相信,缺乏与兄弟姐妹的交往可能比多抚养者对儿童的依恋类型的影响更大。

总而言之, 依恋的研究表明, 不同的文化背景之间有一些差异, 尽管不同依恋类型的比例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婴儿依恋以及依恋的各种类型在所有文化背景下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六、理论应用

1、依恋关系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儿童早期的依恋关系可能影响到儿童及青少年时期情绪、情感的发展,社会适应、人格和行为的发展以及认知的发展等各个层面,因此,开展儿童依恋领域的研究,对判别和改善母婴依恋质量,促进儿童心理行为的健康发展都将产生十分深远的社会意义。而我国儿童工作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相信随着国内对儿童发展心理学以及对发育和行为儿科学的日益重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一定会取得更多成果。

2、依恋关系在成人人际关系中的应用

依恋理论研究的更重要意义就在于早期依恋经历是否会对个体成年以后的人际关系产生影响。现在己经有大量的研究证实了这一影响的存在。因此,除了研究早期亲子依恋之外,人们又提出了成人依恋这一研究课题。成人依恋是指“成年个体与当前同伴形成的持久的情感联系,它是建立在当前对童年依恋经验的记忆及评价基础上,与他人形成的稳定的情感联结,以满足个体安全的需要。”鲍尔比把依恋解释为一个终生建构的过程,也就是说“儿童会在整个童年期继续维持依恋联结,直至成人期发展起其他依恋关系。如魏思源(2011),在《依恋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人际关系及其干预》一文中,针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从构建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内在条件、外在条件以及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这三个角度来探究对非安全型依恋学生人际交往的干预措施,使非安全型依恋学生具备正确的、客观的认知能力,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困难和挫折,尽快恢

复和保持心理平衡来消除困难和冲突造成的不良影响。

3、婚恋依恋

小时候,儿童与母亲之间形成了亲密的依恋关系,而在成年以后,个体就要和自己的恋人或伴侣产生最亲近的依恋关系了。因此,伴侣就是每个人成年之后的最重要的外在安全基础。1987 年,黑曾和谢弗首次提出成人婚恋关系中的情感联结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依恋关系。他们指出,婴儿—照顾者和成人—恋爱伴侣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比如,“1)都会在另一方在自己身边和能够回应自己时,感到安全;2)都会有亲密、私人性质的身体接触;3)都会因不能亲近另一方时而感到不安全;4)都能够与另一方分享自己的发现;5)都会抚弄另一方的面部,并显示出相互间的迷恋和专注神情,等等。”基于这些相类似的特征,黑曾和谢弗得出结论说,成人恋爱关系和亲子依恋一样,也是依恋。对于婚恋依恋关系的研究,有利于夫妻关系的稳定和谐。

七、未来研究展望——基于依恋理论的消费者行为研究

现有营销学研究也表明,始于人际关系情境的依恋理论可以应用于营销情境。相关消费行为研究显示,消费者能对礼物、收藏品、居住地、产品、品牌、名人和其他特定类型或喜欢的对象形成依恋。尽管对人和对物的依恋在某些方面有所不同,但依恋的基本概念特性和行为效果是很相似的。

在过去20 余年中,西方市场营销学者对消费者依恋理论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是,作为消费者行为研究领域一种较新的理论,营销学界对消费者依恋的概念界定、构成维度、测量方法、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需要今后继续加以完善。美国著名营销学者Baggozzi指出,“依恋是一个充满希望、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对于中国营销学界而言,消费者依恋是一个全新的消费者行为研究课题,需要关注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1、界定消费者依恋的概念内涵

首先,要进一步界定消费者依恋的概念内涵。迄今为止,学术界对消费者依恋的概念内涵尚未完全明确。现有对消费者依恋的研究基本上遵循这样一个前提,即消费者与企业(也包括产品、品牌等)之间的关系可以类比成人际关系;相应地,人际之间的依恋行为也可以扩展到非人际情境中(包括营销情境)。但是,

企业、品牌、产品(员工是一个例外)毕竟与人的本性和特质具有一定差别,因此,直接将心理学中的依恋构念援引到营销情境中,是否能科学的反映消费者依恋的内涵尚需深入研究。

2、开发消费者依恋的测量工具

要深入研究消费者依恋产生的心理根源及相关后果,开发相应的测量工具。要结合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消费者的个性特质和心理决策过程,深入挖掘消费者依恋形成的心理根源,识别出关键的影响因素,开发出一套具有科学性和应用价值的消费者依恋测量工具。

3、进行消费者依恋的相关比较研究

依恋理论研究最初起源于对母婴关系的研究,研究对象主要是儿童与其照料者的关系,后来扩展到成人和其他关系情境的研究中。近年来,西方营销学者对儿童的消费行为比较关注,相关研究表明,人们在孩提时期就会与品牌建立关系,并且这种关系会纵贯一生,并影响其以后的消费行为。Braun-LaTour 等学者还通过对家庭中三代汽车消费者的一项研究,说明人们如何将早期形成的记忆进行整合,融入消费者-品牌关系,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记忆获得对品牌内涵(brand meaning)的理解。这些研究启发我们,由于消费者的个性特质不同,不同年龄、性别和不同群体的消费者在依恋行为上会存在差异。因而,对其进行比较研究是很有意义的。同样,对同一个消费者处于不同人生阶段的依恋行为进行纵向研究对理解消费者依恋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具有重要意义。互联网营销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对现实环境和互联网环境下消费者依恋行为的比较研究也是值得考虑的一个研究方向。

4、进行消费者依恋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东西方消费者的不同文化背景使其消费行为具有很大的差异。同样的产品和品牌对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来说可能具有不同的感知意义和价值。现有的消费者依恋理论主要建构在处于西方文化背景的消费者身上,因此,对东西方消费者的依恋行为进行跨文化比较就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这是目前学术界相关研究极为匮乏的,也应该成为中国营销学界今后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5、品牌依恋与品牌资产

Park、Macinnis 和Priester指出:品牌依恋是品牌资产的一种重要的驱动

力量。品牌资产是营销学界尤其是品牌研究领域最重要的概念之一,而品牌资产的评价和测量又是研究的核心和关键。在测量品牌资产来源方面,主要有认知心理和社会心理理论两种基础理论,以及相应的认知方法和关系方法两种测量方法。基本上,采用认知方法的研究文献处于主导地位,而关系方法是一种新兴的方法。品牌依恋作为表征品牌关系强度的概念,对从关系视角研究品牌资产的来源和构成可能具有一定的价值。

6、个人依恋在关系营销中的作用

关系营销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涌现出各种新问题,作为研究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重要分析框架的依恋理论,可以为市场营销研究提供新颖的视角。

最后,引用早期研究消费者依恋理论的美国营销学者Schultz 等学者的话作为结束语:“我们已经提出了比试图回答的还要多的依恋课题。也许有那么一天,如果我们非常幸运,我们会对依恋在消费者行为中的作用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

题 目:依恋理论简述

姓 名: 李乐平

学 院: 管理学院

系: 市场学

专 业: 市场营销

年 级: 研一

学 号: [1**********]021

课程名称:《高级管理学》

课程教师: 成瑾博士

2015 年 12月 24日

目录

一、选题背景 ....................................................... 3

二、理论起源 ....................................................... 3

三、四种主要的依恋理论 ............................................. 4

1、精神分析的依恋理论 ........................................... 4

2、社会学习派的依恋理论 ......................................... 4

3、认知学派的依恋理论 ........................................... 5

4、习性学的依恋理论 ............................................. 5

四、理论演变 ....................................................... 5

五、重要概念 ....................................................... 7

1、安全基地 ..................................................... 7

2、内部工作模式 ................................................. 8

3、依恋质量 ..................................................... 9

4、依恋中的文化差异 ............................................. 9

六、理论应用 ...................................................... 10

1、依恋关系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 10

2、依恋关系在成人人际关系中的应用 .............................. 10

3、婚恋依恋 .................................................... 11

七、未来研究展望——基于依恋理论的消费者行为研究 .................. 11

1、界定消费者依恋的概念内涵 .................................... 11

2、开发消费者依恋的测量工具 .................................... 12

3、进行消费者依恋的相关比较研究 ................................ 12

4、进行消费者依恋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 12

5、品牌依恋与品牌资产 .......................................... 12

6、个人依恋在关系营销中的作用 .................................. 13

一、选题背景

高三的时候,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带领我们接触有关心理学方面的入门知识,比如会讲述强迫症、洁癖、密集恐惧症等现在谈论的比较多的心理现象。直到听到“安全感”一词,觉得深有感触,好像一直以来内心深处的不安感找到了一个解答。

我的父母亲原本都是教师,所以我从小都是在校园里长大的,周边接触的人也大都是教师和教师子弟,简单快乐。直到小学三年级时,母亲怀了弟弟,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她带着弟弟去了另外一所城市。那段时期我还不谙世事,只知道突然被搬去和父亲一起住,父亲又要去照料他们母子,所以经常都是给我留一笔零花钱,然后让我一个人去学校食堂吃饭,晚上会有一个不太熟悉的表姐来陪我睡觉。从那时起,我开始变得有点贪玩,经常和班里同学打闹,还跟着一个女同学去小卖部偷过东西,成绩也下降得很快。后面风波过去,见到了母亲,过上了比较正常的生活,但遗留下来的爱和同学打闹的习性还是没变,并且越来越在意别人的看法。直到高三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才渐渐意识到自己内心总觉得不安是源于那段经历导致的缺乏安全感。

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是有关顾客忠诚理论的,找文献的时候接触到了依恋理论,觉得和日常口语中的“安全感”有重叠之处。但还不是很懂,正好借此机会,对其有更加充分的学习。

二、理论起源

依恋(attachment),一般是指某一个体对另一特定个体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结。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特指婴儿与其抚养者(通常为母亲)之间所存在的特殊和强烈的情感关系。它产生于儿童与抚养者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表现为儿童对抚养者的一种追随、依附和亲密行为以及由此带来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婴儿从6到7个月,逐步开始与抚养者建立依恋关系,一直到24个月之前是依恋关系形成的关键期。由于这种情感联结,当婴儿在碰到挫折时,比如遇到陌生人或置身于陌生环境,就会趋近依恋对象以寻求安抚;如果强迫婴儿同依恋对象分尚,则会导致婴儿产生分离焦虑(separation anxiety)。

20世纪60至70年代,英国精神病学家Bowlby结合动物习性学的研究和自

己对美国战后孤儿的研究,建立了依恋理论,用来解释为什么儿童倾向于与依恋对象形成很强的情感关系纽带,并在与之分离时表现出强烈的痛苦。Bowlby的依恋理论认为:人类为了在一个“进化的适应性环境”中求得生存,生来就具有一种向最初的照顾者(依恋对象)寻求和保持亲近的倾向,婴儿拥有一种向最初的照顾者保持亲密的行为系统。随着认知功能的发展,婴儿的这种与照顾者的重复交往经历会内化成一种工作模型,这种工作模型可以为婴儿提供一个框架:1)对照顾者的情感效用性(availability)和反应性(responsiveness)作出期待;2)能够调节婴儿的行为,以便诱发出照顾者对他/她的照顾行为。这种“内在工作模型(internal working model) ”逐渐被整合到人格结构中去,并影响儿童的行为。

三、四种主要的依恋理论

1、精神分析的依恋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由于通常是母亲喂养婴儿,所以母亲自然是婴儿获取安全和情感的对象。在喂养时,母亲与婴儿相处的方式决定着婴儿的依恋质量。当母亲在喂养过程中表现出温暖、轻松和宽容时,婴儿就会形成安全的依恋。艾里克森也认为,母亲的喂养将影响婴儿依恋的安全性,但他更强调母亲对婴儿需求的反应比喂养行为本身更重要。如果母亲对婴儿所有的需求有积极的、一致的反应,那么婴儿将会形成对他人的信任感;相反,如果母亲对婴儿的需求没有反应或反应不一致,婴儿则形成对他人的不信任感,甚至婴儿在以后的生命历程中都会回避亲密的相互信任的关系。

2、社会学习派的依恋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和精神分析一样,也强调喂养方式和早期经验在依恋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但在社会学习理论者看来,母亲在喂养婴儿时会带给他们更多的舒适,比如温暖的怀抱、温柔的抚摸、轻柔安慰的话语等都会同时出现,久而久之,婴儿就会将母亲和舒适、快乐的感觉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婴儿看见母亲就会想到这种舒适、快乐的感觉,因此母亲本身就成为有价值的对象。于是婴儿就会尽量吸引(如微笑、哭泣)母亲的注意或靠近这些有价值的、能够提供“奖赏”的人,婴儿的依恋便由此形成了。

3、认知学派的依恋理论

认知学派的依恋理论并不重视需要满足的作用,而是强调一些认知能力,如观察力、辨别力、记忆力等对依恋发展的影响。认知理论学者认为,婴儿必须具备两种基本能力才能形成依恋,一是必须能将熟悉人与陌生人加以区分,若缺乏这种能力,婴儿既不会发展对特定对象的依恋,也不会产生怯生心理;二是必须具备认知客体永久性的能力,也就是说,当母亲或其照料者从视野中消失或通过其他感官不能察觉时,婴儿仍然认为母亲或其照料者是存在的,因为人们很难和一个一旦从视野中消失就不存在的人形成稳定的关系。因此,婴儿只有具备以上两种基本能力,才能与母亲或亲密的照顾者形成早期稳定的依恋关系。

4、习性学的依恋理论

习性学者从进化论角度提出的依恋理论观点具有很大的影响。鲍尔比在解释母婴依恋形成的机制时假设:人类进化过程中使婴儿产生了一种先天的倾向,即婴儿具有在无力照顾自己时发出信号(哭、笑等)以吸引成人接近,从而满足自己各种需要的倾向,同时成人也具有对这些信号做出适当反应的倾向,这两种倾向相互作用,就形成了依恋。显然,习性学者认为,依恋是人类长期进化的结果,是婴儿与他们的照顾者(一般指父母)在进化过程中获得了彼此相互喜爱和建立亲密依恋的本能反应。习性学依恋理论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采用“内部工作模式”的概念来解释依恋的内在作用机制。鲍尔比指出,儿童能够在与他人交往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内部工作模式”,其实质是儿童对自我、重要他人以及人际关系的一种稳定认知,这种“内部工作模式”主要以无意识方式运行,并且一旦建立起来就倾向于永久,它决定着儿童成年后的人际交往以及对他人的信任感和对周围环境的认同感与安全感。

四、理论演变

国外学术界关于依恋理论的研究非常丰富。最早关注依恋的研究者可追溯到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Freud),他强调母亲是儿童“独一无二的、无可替代的、坚实构筑的、一生中最初也是最强烈的情爱对象,儿童对母亲的依恋关系会成为日后各种情爱关系的原型。” 而后英国精神病学家约翰· 鲍尔比在《依恋》、《分离焦虑和愤怒》、《失落、悲伤与抑郁症》等著作和文章中,正式提

出了依恋的概念,并采用“内部工作模式”的概念来解释依恋的内在作用机制(Bowlby,1969,1973,1980)。鲍尔比把依恋解释为一个终生建构的过程,也就是说婴儿与其照顾者(一般指父母)所形成的情感联结,会在其整个童年期继续维持这种依恋联结,直至其成人期发展起其它依恋关系,比如说,朋友之间的依恋关系、恋人之间的依恋关系等。这个习性学派的依恋理论成为后来者研究依恋的理论构架。从上世纪 70 年代中叶至 80 年代中叶,依恋的研究发展成为西方儿童社会化过程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这一时期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玛丽·艾因斯沃斯(Mary Ainsworth),她和她的同事首创了“陌生情境”法,把婴儿的依恋类型划分为 A、B、C 三种(焦虑—回避型不安全依恋、安全型依恋、焦虑—反抗型不安全依恋)。后来梅因(Main)和所罗门(Solomon)在 1990 年提出了混乱型不安全依恋,也称作 D 型依恋,把婴儿的依恋类型划分扩展为 4 种,使依恋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前依恋理论的研究大多局限在儿童研究领域。直到 1987 年黑曾(Hazan)和谢弗(Shaver)发表了一篇题为《浪漫的爱可以看成是依恋过程》的论文,标志着对成人依恋研究的开始。自从他们的文章发表后,在学术界产生巨大的影响,大量的相关研究相继涌现,证实了早期的依恋经历会对成年以后的人格和心理状态产生影响。此后,以成人为对象的依恋研究主要涉及成人依恋的类型研究、成人依恋的评估以及成人依恋类型与亲密关系之间的联系等方面。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依恋研究向纵深方向进一步发展,主要取得了三方面的突破性进展:“一是从认知、人格、神经生理等方面深入考察依恋的心理机制;二是对依恋类型的分布进行了跨文化的研究;三是依恋在精神病理学领域也取得了颇具意义的成果。”另外,国外根据目前这些研究成果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干预和指导计划,比如为低收入家庭中的母亲提供免费教育课程,采取措施来避免在家庭教育中对儿童进行“过渡控制”和虐待等等。

相对于国外丰富的研究成果而言,我国在依恋研究领域却是刚刚起步。学者的研究多以一系列有关国外对依恋的研究进展的述评形式出现,这些述评涉及依恋的各个方面,例如不同派别的依恋理论、依恋类型研究、研究方法、青少年依恋研究、跨文化依恋研究等等。最早见诸于刊物的研究成果是李菲茗和傅根耀于2001 年修订过 AAQ3.1(成人依恋问卷),该量表是 AAI(成人依恋访谈)的自

陈式量表,得到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此外,2004 年周春燕在《成人依恋表征和婚恋依恋》中,介绍了依恋表征和婚恋依恋的理论背景、测量方法及主要成果。还有古玉在《恋人依恋型的交互作用初探》中,对恋人依恋类型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初探。2006 年,姜凌云在《依恋理论的人际关系说及其实用意义》中,首次提出了“依恋的人际关系学说”,他使用质性研究法阐述了早期的依恋质量对个体一生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主要包括同伴关系、成人人际交往和婚恋关系三个方面,对人际关系受依恋关系、内部工作模式影响的机制做了有益的探讨。

可见,随着依恋研究技术的发展,对依恋的研究不再局限于儿童,已经扩展到成人阶段,并且形成了蓬勃发展之势,特别是在依恋研究的纵深方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这一领域还有很多研究点有待挖掘,比如依恋类型和依恋质量的影响因素究竟有哪些?依恋的内在作用机制究竟是什么?如何通过依恋方式的改变来提高个体生活和工作的满意度,各国学者都较少涉及。依恋理论如何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将会成为以后研究的热点。

五、重要概念

1、安全基地

依恋理论认为,人们都有依赖的需要,这个可以依赖的对象必须是可以信任的并且能够为我们提供支持和保护的重要他人。我们心理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取决于我们的心理结构中是否有一个安全基地。而在小时候,我们受了委屈,遇到危险,恐惧求助时,首先想到的是母亲,哭叫着喊妈妈,因为母亲是我们最亲的人,是我们最信赖的人。因此,这个可以依赖的重要对象一般多是自己的母亲,这个安全基地更多地是由母亲来承担的。如果儿童的要求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母亲能够给予适当的、积极的反应,那么这个母亲所担任的安全基地就会内化为儿童心中的安全基地,儿童长大后就有了内在的安全感。如果母亲不关心自己的孩子,漠视孩子的需要,那么,孩子在儿童时代就开始表现出某些特征,比如,他们更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不太感觉情感;或者他们心里很矛盾,很想亲近母亲,但当母亲靠近并拥抱他们时,他们又挣扎着要离开,好像对母亲有很多怒气,情感摇摆,缺乏理性,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没有从母亲那儿获得足够的安全感。

2、内部工作模式

鲍尔比认为,儿童早期在与照顾者(一般指父母)的互动中形成“内部工作模式”,这种模式随着儿童的发展逐渐内化为对成人行为的预期,最终以一种无意识、自动化的方式运作。“内部工作模式”的实质就是儿童对自我、重要他人以及“我—他”人际关系的一种稳定认知。这种“内部工作模式”主要以一种无意识的方式运行,并且一旦建立就倾向于永久,它决定着儿童成年后的人际交往以及对他人的信任感和对周围环境的认同感、安全感。随着阅历的增多,个体习惯于用固有的“内部工作模式”去理解新的信息,早期依恋经历就是这样对个体日后的人际关系起作用的,它会引导个体去思考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应该给予他人怎样的关注与信任,应该得到他人的何种对待、以及在人际关系中的交往策略等。

1) 积极的自我和他人工作模式,这类儿童形成了安全型的依恋,他们对将要面对的挑战充满自信,更有可能和朋友建立起安全和相互信赖的关系。

2) 积极的自我工作模式和消极的他人工作模式相结合,这类儿童可能能够成功地引起照顾者的注意,但由于照顾者的反应过于武断和不敏感,使儿童对重要的情感关系感到冷漠,从而儿童形成了回避型的依恋。

3) 消极的自我工作模式和积极的他人工作模式相结合,这类儿童当有需要时,有时但不是总能唤起他人的关心,从而使儿童形成专注型的依恋,对建立安全情感联系过于执着。

4) 消极的自我和他人工作模式被认为是组织混乱/

方向混乱依恋的根

源,这类儿童往往会害怕自己在亲密的关系中受到伤害(包括身体上的和精神上的)。

3、依恋质量

儿童与照顾者建立的依恋关系在质量上的确有所不同。有的儿童与照顾者在一起的时候显得相当放松和有安全感;而有的儿童则显得很焦虑,感觉对将要发生什么感到没有把握。美国心理学家玛丽·爱因斯沃斯通过“陌生情境法”将儿童的依恋关系划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反抗型三种类型。那么,从依恋关系形成的质量好坏的角度看,质量好的依恋关系属于安全型依恋,质量不好的依恋关系如专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恐惧型依恋属于非安全型依恋。

4、依恋中的文化差异

学者Ainsworth 早期在乌干达的自然观察到关于以色列集体农庄的研究,为依恋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数据。以色列的集体农庄可以说是一场最大的自然实验。集体农庄是指一些小型的农业社区, 通常人数在100到1000之间,平均400人左右。这里有严密的组织, 农庄里的人员彼此非常熟悉, 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最典型的是, 孩子们被送到特定的社区儿童设施里, 进行共同抚养, 此外,还有公共的食堂。集体农庄共同决定工作分配和任务, 共享财产, 轮流服务。研究表明这些作法并不理想, 并且导致了儿童的许多不安全的依恋模式。

而在日本,关于儿童依恋的研究结果是多种多样的。总的来说有几个特点:

1)日本的依恋类型中焦虑矛盾型的类型比较多, 而回避型的人比较少。2)日本婴儿经常跟母亲保持亲密的接触,因此,包括两个与依恋对象分离情景的新奇场面对婴儿来说过于紧张,被认为不是测量婴儿依恋的合适的方式。依恋的概念可能不适合与日本文化。在日本文化中, 撒娇似乎更加能够反映出日本社会的家庭关系和内涵。撒娇涵盖了依恋的所有方面, 但它还包括依恋没有涉及到的日常生活方面:依赖性。

胡( 2003) 提到中国家庭的照顾方式类似于以色列的环境,其实,这可能是误解。在以色列集体农庄中,孩子是处在多抚养者的环境中的,但这与中国的多抚养者的含义完全不同。集体农庄是把所有的孩子都安置到儿童寄宿设施里共同抚养, 儿童是在公共的设施中与同年龄的孩子一起成长的,这是一种以保育员为中心的抚养环境。中国的城市儿童是在家庭里,受到父母、祖父母或者保姆的照

顾,一般晚上仍与父母一起睡觉, 这仍然是以父母为中心的抚养环境。另外由于独生子女家庭的缘故, 这些抚养者都会尽心尽责, 并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应该说,中国的城市儿童是生活在一个具有稳定的、反应性的和连续性的照顾者的环境里的。我们甚至更有理由相信,缺乏与兄弟姐妹的交往可能比多抚养者对儿童的依恋类型的影响更大。

总而言之, 依恋的研究表明, 不同的文化背景之间有一些差异, 尽管不同依恋类型的比例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婴儿依恋以及依恋的各种类型在所有文化背景下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六、理论应用

1、依恋关系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儿童早期的依恋关系可能影响到儿童及青少年时期情绪、情感的发展,社会适应、人格和行为的发展以及认知的发展等各个层面,因此,开展儿童依恋领域的研究,对判别和改善母婴依恋质量,促进儿童心理行为的健康发展都将产生十分深远的社会意义。而我国儿童工作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相信随着国内对儿童发展心理学以及对发育和行为儿科学的日益重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一定会取得更多成果。

2、依恋关系在成人人际关系中的应用

依恋理论研究的更重要意义就在于早期依恋经历是否会对个体成年以后的人际关系产生影响。现在己经有大量的研究证实了这一影响的存在。因此,除了研究早期亲子依恋之外,人们又提出了成人依恋这一研究课题。成人依恋是指“成年个体与当前同伴形成的持久的情感联系,它是建立在当前对童年依恋经验的记忆及评价基础上,与他人形成的稳定的情感联结,以满足个体安全的需要。”鲍尔比把依恋解释为一个终生建构的过程,也就是说“儿童会在整个童年期继续维持依恋联结,直至成人期发展起其他依恋关系。如魏思源(2011),在《依恋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人际关系及其干预》一文中,针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从构建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内在条件、外在条件以及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这三个角度来探究对非安全型依恋学生人际交往的干预措施,使非安全型依恋学生具备正确的、客观的认知能力,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困难和挫折,尽快恢

复和保持心理平衡来消除困难和冲突造成的不良影响。

3、婚恋依恋

小时候,儿童与母亲之间形成了亲密的依恋关系,而在成年以后,个体就要和自己的恋人或伴侣产生最亲近的依恋关系了。因此,伴侣就是每个人成年之后的最重要的外在安全基础。1987 年,黑曾和谢弗首次提出成人婚恋关系中的情感联结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依恋关系。他们指出,婴儿—照顾者和成人—恋爱伴侣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比如,“1)都会在另一方在自己身边和能够回应自己时,感到安全;2)都会有亲密、私人性质的身体接触;3)都会因不能亲近另一方时而感到不安全;4)都能够与另一方分享自己的发现;5)都会抚弄另一方的面部,并显示出相互间的迷恋和专注神情,等等。”基于这些相类似的特征,黑曾和谢弗得出结论说,成人恋爱关系和亲子依恋一样,也是依恋。对于婚恋依恋关系的研究,有利于夫妻关系的稳定和谐。

七、未来研究展望——基于依恋理论的消费者行为研究

现有营销学研究也表明,始于人际关系情境的依恋理论可以应用于营销情境。相关消费行为研究显示,消费者能对礼物、收藏品、居住地、产品、品牌、名人和其他特定类型或喜欢的对象形成依恋。尽管对人和对物的依恋在某些方面有所不同,但依恋的基本概念特性和行为效果是很相似的。

在过去20 余年中,西方市场营销学者对消费者依恋理论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是,作为消费者行为研究领域一种较新的理论,营销学界对消费者依恋的概念界定、构成维度、测量方法、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需要今后继续加以完善。美国著名营销学者Baggozzi指出,“依恋是一个充满希望、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对于中国营销学界而言,消费者依恋是一个全新的消费者行为研究课题,需要关注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1、界定消费者依恋的概念内涵

首先,要进一步界定消费者依恋的概念内涵。迄今为止,学术界对消费者依恋的概念内涵尚未完全明确。现有对消费者依恋的研究基本上遵循这样一个前提,即消费者与企业(也包括产品、品牌等)之间的关系可以类比成人际关系;相应地,人际之间的依恋行为也可以扩展到非人际情境中(包括营销情境)。但是,

企业、品牌、产品(员工是一个例外)毕竟与人的本性和特质具有一定差别,因此,直接将心理学中的依恋构念援引到营销情境中,是否能科学的反映消费者依恋的内涵尚需深入研究。

2、开发消费者依恋的测量工具

要深入研究消费者依恋产生的心理根源及相关后果,开发相应的测量工具。要结合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消费者的个性特质和心理决策过程,深入挖掘消费者依恋形成的心理根源,识别出关键的影响因素,开发出一套具有科学性和应用价值的消费者依恋测量工具。

3、进行消费者依恋的相关比较研究

依恋理论研究最初起源于对母婴关系的研究,研究对象主要是儿童与其照料者的关系,后来扩展到成人和其他关系情境的研究中。近年来,西方营销学者对儿童的消费行为比较关注,相关研究表明,人们在孩提时期就会与品牌建立关系,并且这种关系会纵贯一生,并影响其以后的消费行为。Braun-LaTour 等学者还通过对家庭中三代汽车消费者的一项研究,说明人们如何将早期形成的记忆进行整合,融入消费者-品牌关系,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记忆获得对品牌内涵(brand meaning)的理解。这些研究启发我们,由于消费者的个性特质不同,不同年龄、性别和不同群体的消费者在依恋行为上会存在差异。因而,对其进行比较研究是很有意义的。同样,对同一个消费者处于不同人生阶段的依恋行为进行纵向研究对理解消费者依恋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具有重要意义。互联网营销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对现实环境和互联网环境下消费者依恋行为的比较研究也是值得考虑的一个研究方向。

4、进行消费者依恋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东西方消费者的不同文化背景使其消费行为具有很大的差异。同样的产品和品牌对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来说可能具有不同的感知意义和价值。现有的消费者依恋理论主要建构在处于西方文化背景的消费者身上,因此,对东西方消费者的依恋行为进行跨文化比较就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这是目前学术界相关研究极为匮乏的,也应该成为中国营销学界今后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5、品牌依恋与品牌资产

Park、Macinnis 和Priester指出:品牌依恋是品牌资产的一种重要的驱动

力量。品牌资产是营销学界尤其是品牌研究领域最重要的概念之一,而品牌资产的评价和测量又是研究的核心和关键。在测量品牌资产来源方面,主要有认知心理和社会心理理论两种基础理论,以及相应的认知方法和关系方法两种测量方法。基本上,采用认知方法的研究文献处于主导地位,而关系方法是一种新兴的方法。品牌依恋作为表征品牌关系强度的概念,对从关系视角研究品牌资产的来源和构成可能具有一定的价值。

6、个人依恋在关系营销中的作用

关系营销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涌现出各种新问题,作为研究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重要分析框架的依恋理论,可以为市场营销研究提供新颖的视角。

最后,引用早期研究消费者依恋理论的美国营销学者Schultz 等学者的话作为结束语:“我们已经提出了比试图回答的还要多的依恋课题。也许有那么一天,如果我们非常幸运,我们会对依恋在消费者行为中的作用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


相关文章

  • 4儿童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
  • 4 儿童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期末考试的4个题型: 1.选择题(8个,每个3分,共24分): 2.概念题(4个,每题5分,共20分): 3.简答题(4个,每题10分,共40分): 4.论述分析题(1个,16分) ◇期末考试占总分 ...查看


  • [儿童发展心理学]模拟试题汇总
  • <儿童发展心理学>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认为儿童的思维不是单纯地来自客体,也不是单纯地来自主体,而是来自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是( C )的观点. A.华生B.高尔顿C.皮亚 ...查看


  •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学
  •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 3. 4. 8个月以后的婴儿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开展交流活动, 一种是陈述, 另一种是请求. 5. 6. 7. 平行游戏再到联合游戏,最后发展到合作游 ...查看


  • 儿童心理学__电大学前教育本科专业
  • 电大<儿童心理学>平时作业一及参考答案 一.概念题(每题4分,共40分) 1.学前儿童心理学:以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研究从受精卵形成到入学前这一成长过程中,儿童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 ...查看


  • 0~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形成性考核册
  • 作业一 单选题 1.和早教教师一样,教养人同样在婴幼儿保教工作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这体现在婴幼儿早期教育中(教育主体的双重性) 2.在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内容中,(口语交际)不属于保育的内容. 3.在下面选项中,(手偶玩偶)不是早 ...查看


  • 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 一.单选 1 将儿童的心灵比喻成一块"白板",他认为一切的观念和知识都来源与后天的 经验. A霍尔 B格塞尔 C洛克 D卢梭 2弗洛伊德认为人格中的--A-成分代表则社会道德力量他抑制本能的随时满足 A超我 B本我 C自 ...查看


  •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另12次作业
  •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作业五 一.名词解释 1.营养: 2.学前儿童饮食营养教育的需要性原则: 3.学前儿童饮食营养教育的可行性原则: 二.简答题 1.简述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2.学前儿童饮食营养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3.学前儿童饮食 ...查看


  •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1
  • 幼儿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绪论 幼儿教育心理学:是揭示幼儿如何学习的:即幼儿学习的特征,水平和规律:研究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促进幼儿学习. 幼儿教育的特殊性:1.幼儿学习特殊性.2.幼儿教学特殊性.①幼儿教学非正规性:②幼儿教学目标重在发展 ...查看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 试卷代号:250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试题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发展的连续性2.客体永久性3.直觉行动思维4.依恋 5.结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