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新机遇 迎接新挑战
为实现太平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阜新市太平区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杜占林
(讨论稿)
同志们:
我代表中共阜新市太平区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十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
自2001年2月太平区第十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在中共阜新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区委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十六大精神和市委各项工作部署,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太平的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可以说,这五年是太平人民知难而进、负重拼搏的五年,是太平经济在不断探索中加快发展的五年,是太平城乡面貌变化巨大、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有所提高的五年,也是太平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的五年。
(一)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九五” 末期相比,各项经济指标增幅较大。2005年区内国内生产总值实现45450万元,比2000年增长282%,年均增长30.7%;工业总产值(现价)由2000年的1.6亿元跃升到2005年的13.5亿元,年均增长52.5%;财政收入由2000年的2039万元增长到2005年的3200万元,年均增长9.4%;固定资产投资由2000年的1563万元,增长到2005年的19600万元。
(二)对外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五年累计引进域外企业 个,域外资金 万元,实际利用外资241.8万美元,出口创汇418.6万美元。开工建设的投资过亿元
项目5个。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进一步发展,包括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和社会事业在内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全党动员、全民招商取得显著效果,到2005年全区共引进域外投资项目 个,到位资金 亿元。
(三)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土地第二轮承包工作和农村卫生医疗事业单位改革顺利完成,国有企业改革和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到2005年末,全区67户企业完成转制47户,盘活资金7013.3万元,落实债务6611.7万元。所有制结构发生明显变化,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支持太平经济的半壁江山,超懿集团、鼎兴电力、金隆木业、阜锦开关、典特服饰、万达铸业等民营企业、个体私营企业落户太平,全民民营经济销售收入实现22.2亿元,同比增长20%。民营经济总量已占全区生产总值的76%。几年来,我们坚持把个体私营经济做为太平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和壮大地方经济的主力军,放手发展,积极支持,切实在政治上、政策上、管理服务上为个体私营经济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坚持对重点私营企业实行挂牌保护、政策扶持、领导联系、现场办公等制度。同时,健全服务体系,开展“争强创优”活动,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成为全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企业离退休职工养老金实现了社会化发放。
(四)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功能进一步加强。几年来,我区加大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通过实施小街小巷治理、道路改造、电网改造,高起点的完成了新一轮的城区建设工作,香港富年房地产兴建的“五洲御景园”,对细何以南的平房进行了改造,重新修建的小蓝桥即将竣工,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路面拓宽、
路灯增加、地下水设施得到改善,先后完成了红树大街改造、煤城路改扩建工程、人民大街改造等一系列重点建设项目,配合市政府完成了创业路、振兴路、红三街南段、高孙路北段、高原路改扩建工程。太平休闲广场即将竣工,修建和改造了东大桥、大庆桥、城南七号桥、电厂体育中心,一批大型公用设施相继竣工,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程取得成效,水泉镇的小城镇建设取得较大进展。沉陷区治理工作进展顺利,新建功能完善住宅楼40栋,回迁面积142615平方米,回迁居民2593户。棚户区改造工程全面启动,一期工程共建设71栋住宅楼,回迁住户2400户,开工面积32万平方米。
(五)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几年来,教育、文化、卫生成绩斐然。素质教育继续推进,义务教育实现了“普九”达标,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目标基本实现,顺利通过省教育厅艺术教育先进县区动态评估检查,顺利完成了矿务局四所中小学的接收工作,撤并中小学3所,新建了第六中学、二十一中、和平小学、塔子沟希望小学四所教学楼,面积 平方米,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社区文化建设和群众体育工作蓬勃发展。太平鼓队在全省民间舞蹈大赛中获银奖,秧歌队获铜奖,少儿舞蹈比赛获金奖。我区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民健身先进县区”和“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医疗质量、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妇幼保健工作、爱国卫生都取得明显成果。计划生育率达到99%以上,警民共建和“双拥”工作取得明显成果,连续五年被评为“双拥模范城”。
(六)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区委高度重视困难群体生活,始终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来抓,
几年来,安置就业和转移剩余劳动力 人。巩固和扩大社保试点成果,狠抓开展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保险扩面工作。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广泛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坚持“一人双岗”和干部帮扶困难户、县级领导联系零就业家庭制度,使一大批贫困群众得到了帮扶。城乡居民生活明显改善,五年来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 元,年均增长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元,年均增长13.7%,城市人均居住面积达到 平方米。社保工程顺利实施,离退休职工、下岗职工和特困居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七)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党的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发扬“团结奋进、务实争先”的太平精神,发挥地区优势,实行地企联建,协调发展,调动各方面共建精神文明的积极性,使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深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发生了深刻变化,涌现出一大批具有时代特征的典型。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力度加大,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作用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全面推进。工、青、妇等群团工作日趋活跃,民主政治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环境逐步形成。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增强,依法治区取得较大进展。同“法轮功”邪教组织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严打”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效果显著,保持了社会基本稳定。党的建设取得新的成果,党组织的战斗力得到增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不断深入,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领导班
子建设得到加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区委提出了“选拔任用强的、鼓励干的、调整弱的、撤换看的、惩治贪占的”21字方针,围绕这一方针,区委实施了中层正职干部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由区委常委会提名,全委会投票表决制度和部分中层副职干部实行“四荐两考”制度,把民主推荐和竞争机制引入干部选拔程序,扩大了组织部门选人用人的范围和视野,为优秀干部脱颖而出搭建了平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出现新局面,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五年新发展党员 人,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广大党员在各条战线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力度不断加大,在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处违法乱纪案件和纠正不正之风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五年来,共查处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案件
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人,其中开除党籍 人,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人。
回顾总结过去五年的奋斗历程,从“十五”初期的艰难拼搏到后几年的快速发展,我们深切地感到,太平之所以能在困境中奋起,在开拓中前进,就区委工作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条基本经验:
一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根据形势发展变化理清和完善发展思路。思路就是出路,思路好坏往往决定成败。十次党代会以来,我们不断深化对区情的认识,理清和完善了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全区上下积极实施“工业立区、商业活区、城建兴区”发展思路,有效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结我们几年来的工作经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积极推进思想解放和与
时俱进。区委坚持根据形势变化适时地提出新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在理清工作思路上,区委不断调整和明确发展思路,在坚持区委正确思路的基础上,又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特别是围绕工业立区怎么立、商业活区怎么活、城建兴区怎么兴,反复研究论证,认真征求各方面意见,使工作思路得以逐步清晰。一是在分析全区经济基础和发展潜力的前提下,明确提出了太平的发展优势在工业,要把工业作为立区之本,强区之本。同时,明确了发展工业要坚持一手抓引进工业企业,一手抓现有企业的做大做强。在分析工业发展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全区工业结构,重点是发挥煤电的优势,搞好煤炭、煤矸石、粉煤灰和电力的综合利用,积极发展下游产品;支持食品工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做大做强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发展和培育一批为龙头企业配套的农业生产基地;加快机电行业的发展,与阜矿集团联手,搞好机电企业的对外合资合作,壮大机电企业规模。二是在分析第三产业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发展商饮娱乐业为重点,努力打造太平的区域商业中心和商业小区,繁荣商业;以建设各类批发市场为重点,积极发展现代物流、商务流通等现代服务业;放手发展文化娱乐产业,继续壮大房地产开发建筑业的指导思想。三是针对城建状况和农业发展现状,明确提出了城市建设要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积极主动与市政府衔接城市建设规划的工作方针和农业要重点发展城市近郊农业、高科技农业、景观农业和畜牧业的总体思路。这些指导方针和工作思路,为做好全区的重点工作特别是经济工作,提供了方向和工作遵循。这些发展思路的形成有力地推动了经济持续
健康快速发展。实践表明,要把太平的事情办好,最重要的在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理清和完善发展思路,看准的事就要大胆干下去,认准的路要坚定不移走下去。
二是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固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几年来,我们坚持把“加快发展、富民强区”作为全区工作的主旋律,不断强化发展意识,激发全区上下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围绕全区的经济发展,我们既要坚持过去正确的发展思路,又要根据形势变化和太平的发展实际,在实践中完善,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明确提出并在实践中贯彻实施“改革开放、项目牵动、区域经济联合、科教兴区、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确保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加强和改善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持打破常规,自我加压,集中力量抓好项目,增加经济总量,提出并实施建设工业大区、商业新区目标,发展势头良好。加大组织协调力度,区委几大班子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树立全区“一盘棋”思想,形成了加快发展的合力。实践告诉我们,加快发展是解决我们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矛盾的根本途径,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不动摇。
三是必须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几年来,区委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积极稳妥的推进各项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加快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推动了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太平经济之所以能够持续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说得益于改革开放,得益于科技进步。但同时也要看到,目前困扰太平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也集中体现在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水平上。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是振兴太平的关键所在。开放是太平发展的重
要途径,我们把能否走出去招商作为思想是不是解放、工作是不是开放的重要标志。几年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队赴浙江、北京、天津及省内沈阳、大连等地开展招商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带动全区上下逐渐形成了招商引资的新热潮。坚持以硬措施建设软环境,实行企业评议党政机关和软环境建设一票否决制度,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制定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和中介政策,对街镇及经济部门实行负激励机制,调动了各部门招商引资的积极性。由于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太平已经出现了“洼地”效应,富年房地产、金隆木业、玉龙大厦等一批超千万元、亿元的大项目纷纷落户太平,为太平积蓄了发展后劲,使太平区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事实证明,举开放旗,走改革路,是加速太平振兴的正确选择,必须作为长期发展战略始终不渝地加以坚持。
四是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保持了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区委坚持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高度,支持人大、政协在转型复兴中发挥职能作用,牢固树立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观念,以个人的自觉行动积极支持人大工作。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坚持正确处理党政之间的关系,加强和改进对人大和政协的领导,理顺了关系,维护了团结、和谐的局面。多年来,区委一班人都能以普通代表的身份积极参加代表大会、代表视察、评议等活动。在区人大组织开展的代表述职活动中,区委常委一班人都能以一名普通代表的身份,认真向选区选民汇报工作。对于人大开展的重要活动和召开的重要会议,比如:“一府两院”组成人员的述职评议,区委书记、分管干部工作的副书记和组织部长对每次评议会都亲自参加,对人大评议满意率低于50%的、民意测评满意率低于60%的干部,区委坚决依法降职和调整使用,支持人大履行职责,使评议工作收到
了显著的效果。多年来,凡是人大的会议或活动需要区委领导参加的,我们都确保参加。区委带头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协工作的意见》,推进了民主政治建设进程,做到大事互相协商、认真听取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并坚持了重大决策、重要事项的事先沟通、通报制度。在干部提拔使用上,也进一步完善了区委与人大、政府、政协及分管领导沟通的制度。积极实施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了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民主化进程。
五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妥善协调了各方面利益关系,保持了社会基本稳定。几年来,区委把造福人民作为转型的根本目标切实抓紧抓好,使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得到逐步提高。高度重视困难群体生活,始终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几年来,我区不稳定的因素较多。非典防控、“2.14”矿难、海州矿破产、棚户区改造、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都给我区的稳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面对这些压力,区委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积极应对,从容化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区委还高度重视信访工作,不但建立了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坚持定期不定期地听取信访工作汇报,还坚持积极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有效地化解了社会矛盾。继续开展严打斗争,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不懈地同“法轮功”邪教组织做斗争,有效地维护了社会安定,为构建和谐太平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事实证明,只要我们真正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心中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得利益,人民群众就会真心实意地信任我们、拥护我们、支持我们,就会与我们同心同德推进太平发展。
六是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
强。几年来,我们坚持建管并重、软硬环境并举的方针,把改善和优化环境作为加快发展的切入点来抓,收到了显著成效。以“建设开放太平,争做文明市民”为主题,全面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不断提高市民思想道德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深入开展区企联建,坚持文体活动共搞,重大节日共庆,社会资源共享,调动地区单位的积极性,扩大了群众参建范围。大力推进“四进社区”、创建“图强致富文明带”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城乡文明出现了良好局面。围绕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加大软环境的整治力度,在党政机关推行政务公开,在市民中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规范了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增强了市民的环境意识和法制意识。事实证明,抓软环境建设,具有促进两个文明建设提高市民素质的综合效应,对内能增强凝聚力,对外能增加吸引力,我们必须锲而不舍地抓下去。
七是坚持从严治党,不断加强党的建设,为转型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太平发展振兴,关键在于加强党的建设。几年来,区委始终把加强党的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整体素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全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要把我们的事业建设好、发展好,必须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进一步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贯穿于改革和发展的全过程,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
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各种风险能力。事实证明,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只有紧紧抓住干部队伍建设这个关键,全区的经济建设才有可靠的组织保证。
同志们,过去五年工作的成就来之不易。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党中央、省委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全区人民努力奋斗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各界人士与我们协商共进的结果,也是驻区中省直单位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历届区委为我们打下良好基础以及老同志热情指导和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第十届区委,向所有为太平的改革开放和转型振兴做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致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种种原因,区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预期目标还没有完成。我们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严重不足,人均生产总值和人口相比很不匹配,发展的任务相当繁重;经济生活中,速度与效益增长还不同步,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财政贡献多的支柱企业尚未形成,财政困难局面没有明显好转,财政仍然十分困难。就业与再就业压力加大,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些新的热点、难点问题突出,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较大。改革的任务较重,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党政机关、政府机构改革远远没有完成,与建立服务型政府相差很远,机关职能和领导方式的转变任务仍然繁重;一些干部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与太平转型的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也有不少的差距,创新意识不强,工作状态不佳,执行率低下,一些部门和行业的不正之风还比较严重。存在上述问题,虽然有较多的客观因素,但从主观上看,我们思想解放不够,改革开放步伐不大,工作作风不扎实,则是更为重要的原因。
二、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基本方针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十一五”期间太平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进入新的重要时期。中共中央关于制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中,将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点之一,太平区的经济转型面临新的政策机遇。但太平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全市来看,其他兄弟县区发展势头强劲,“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普遍高于我区。从太平自身看,“十五”期间,经过全区的共同努力,经济建设取得了可喜成就,但改革发展、结构调整、对外开放的任务仍十分艰巨,特别是财政困难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全面分析“十一五”之初的形势,我们既面临着难得的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慢走一步,就要丧失机遇;延误一时,就会落后多年。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审时度势,放眼未来,我们必须树立忧患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作为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抢抓机遇,真抓实干。我们要紧紧抓住“十一五”期间面临的发展机遇,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全面推进太平转型复兴。
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团结带领全区共产党员和各族人民群众,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基础,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工业立区、商业活区、城建兴区为主线,以就业增加、群众增收、财政增长为目标,认真实施“改革开放、项目牵动、
区域经济联合、科教兴区、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实现太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今后五年区委工作的奋斗目标是:
——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13亿元,年均增长25%,全区经济总量明显扩大;财政收入达到8000万元,年均增长20%,财政状况明显好转;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亿元,年均增长25%;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水泉镇的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城市近郊农业、高科技农业和景观农业初具规模,基本完成城南工业园区和水泉镇食品工业园区建设,初步形成机电、煤化工、冶金、建材、食品、木制品加工六大产业集群。壮大第三产业和新兴服务业,建成四个商业小区,全区经济走上良性循环和加速发展轨道。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国有集体企业体制改革全部完成,民营企业的股份化改造逐步铺开、事业单位改革基本完成。招商引资和出口创汇有较大增长,五年累计利用外资700万美元,累计出口创汇900万美元,年均递增25%,外向型经济进一步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完成沉陷区居民搬迁和棚户区改造工程,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贫困人口数量减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居民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争创省级平安区,社会治安明显进步。人口数量得到控制,人口素质得到提高。
——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明显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结构优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既要坚持过去正确的发展思路,又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在实践中完善,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要全面实施改革开放、项目牵动、区域经济联合和科教兴区的发展战略。
(一)要坚定不移地实施改革开放战略,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开放。继续抓好体制创新,全面深化各项改革。“十一五”时期改革必须在各个领域全面深化,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机制。今后一个时期重点是推进国有企业改制、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体制、机制、人事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
要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完成国有、集体企业转制,调整所有制结构,国有资本进一步从竞争领域有序退出,通过引进外资、利用国内资本市场、吸引法人和自然人参股等方式,大力发展股份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把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作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鼓励、扶持、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上规模,上水平。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通过兼并、购买、租赁、参股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制。要改变结构过于单一的状况,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新型第三产业发展,引导其向科技型、成长型、外向型发展。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科技企业,使其成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生力军。同时充分利用我区纺织、服装、化工、机电、建材等产业的存量资产,鼓励和引导
民间资本投入,采取租赁、出售、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拓宽就业渠道。要重点扶持一批民营骨干企业发展壮大。鼓励其利用国家的扶持政策,通过资本运营加快扩张,走公司化、集团化和股份化的路子。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努力,要形成一批销售额超亿元和超5亿元的非公有制企业,成为我区新的骨干企业。
建立和完善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在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和完善职工个人养老保险账户,实现社会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基金的分账管理。逐步把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生活保障纳入失业保险。逐步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切实抓好养老保险扩面和养老金收缴工作,规范、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规范低保金和公益性岗位资金发放工作。
进一步完善政府机构改革,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的职能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创造良好环境和提高办事效率上来,转变政府职能,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实现政企分开。政府要集中精力搞好宏观调控和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要结合机构改革,优化班子结构,提高干部素质,搞好人员分流,促进公务员队伍建设,逐步建立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完成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事业单位改革,减少事业单位人员,创新事业单位的管理机制。
切实搞好财政改革,促进财政管理创新。按照“公共财政”的框架,逐步优化支出结构,结合事业单位改革,最大限度地减少财政供养人口,重新构建财政预算体系,充分发挥财政政策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大力搞
好财源建设,积极扶持财税项目,培育新的税收增长点,巩固基本财源,壮大主体财源,培植新兴财源,努力打造以增值税为主体与营业税相结合的财源结构。制定出台具体办法,支持税收贡献大的企业和项目。要加强财税管理,规范税收秩序。财政税收部门要加大税收征管力度,推进依法治税,做到应收尽收,切实把财政“蛋糕”做大;加强财政管理,建立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奖励机制,强化对国有资产运营和收益的监控,逐步进入良性循环,认真学习先进地区财政改革经验,加快由“要饭财政”向“发展财政”的转变。
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为跨越式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开放度低是制约太平发展的重要原因。必须把太平对外开放的旗帜打出去,实施大开放,推进大调整,促进大发展。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开放,各级领导干部要抓开放、抓项目。要加强以主动热情服务、公平公正执法、提高办事效率为重点的软环境建设,创造浓厚的开放氛围。要积极应对面临的严峻挑战,坚持面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利用域外、境外两种资金,积极引进技术、品牌和人才,尽快形成外资、外贸、外经、外事、外宣五轮联动的大开放格局。在招商引资特别是在利用外资上实现新突破。实行高层推进,围绕我区优势产业和“十一五”期间我区重点培育 6个优势产业集群,突出专业招商、敲门招商、高层走访招商,各级领导都要有选择、有重点地走出去,采取“以外引外”的方式,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组建招商小分队,瞄准国际大公司,特别是世界500强,实行拉网式招商,敢于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实现利用外资的重大突破,吸引更多的域外客商到太平投资办厂。
继续改善投资环境,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我们要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观念及投资者和企业都是上
帝的观念。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不断完善外来投资者服务中心、创业中心和投诉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实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工作制、责任追究制,继续实行软环境一票否决制度,坚持外来投资者监督评议党政机关制度,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街道财政政策。切实推行政务公开,各部门要重新完善服务承诺,遵守服务承诺,建设城信太平。
(二)要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牵动战略,一手抓引进项目,一手抓现有企业做大做强。项目是经济增长的载体、就业的重要渠道和财税增收的主要途径。没有项目就没有太平的发展,没有项目就没有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因此,必须把抓项目作为发展的头等大事。要继续坚持既要以提供税收、增加财源的项目为主,又要兼顾能够大量安置就业的项目;既要以工业项目为主,又要兼顾第一、第三产业项目;既要皓月当空的大项目,又要满天星斗的中小项目的项目工作的指导思想。今后五年要把项目工作作为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大工作力度。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千方百计抓项目,一手抓引进项目,一手抓现有企业做大做强。
引进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十一五”期间,全区项目建设要以提升产业、产品结构和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的生产加工型项目为重点,按照延伸产业链的需求,围绕工业区、集群、产业园的规划和发展,依托太平的资源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主导产业的对口招商及定向招商,积极承接一批产业链长、能源电力依托大、生产成本低的大项目。要把招大商、引巨资、兴办大企业作为主攻方向,举全区之力,切实做好招商项目的签约、储备和落实工作。到2010年,全区要引进建设20个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其中,3000-5000万元项目10
个,5000-10000万元以上项目5个,1亿元以上项目5个。加快做大做强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扶持发展壮大阜新超懿羊毛工业有限公司、阜新大江集团、阜新金隆木业有限公司3户具有核心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到2010年每户企业销售收入达5亿元以上。提升发展阜新振隆土特产有限公司、鑫园铁路有限公司、阜新鼎兴电力设备有限公司、阜新典特服饰有限公司4户具有成长潜力的发展型企业,到2010年每户企业销售收入达1亿元以上。培育发展阜锦开关、万达铸业、双橡工矿橡塑制品等3户具有发展后发优势的成长型企业,到2010年每户企业销售收入达5000万元以上。培植引进一批重点产业集群。结合全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机电产业、纺织服装产业、食品产业、煤炭产业、建材产业和木制品加工产业为全区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围绕六个特色产业发展建设产业集群。到2010年,全区要形成6个销售收入3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壮大机电产业机群。要依托鼎兴电力有限公司、阜锦开关厂、万达铸业等骨干企业,充分利用海州矿电修厂等地区资源和技术扶持力度,积极推进全区机电产业和国内优势企业的整合,与本地企业间的整合,使该产业成为我区的主导产业。到2010年,全区机电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达到6亿元。做大做强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要加快引进先进适用设备、技术和人才,提高典特服饰公司、阜大针织厂、菲恩制衣和成大袜厂等纺织服饰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快超懿集团毛条生产,重点扶持超懿集团5万锭纺纱项目建设。到2010年,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7亿元。打造农牧食品加工基地,把食品产业培育成全区第二大支柱产业。在抓好大江集团、振隆土特产有限公司两户市级重点龙头企业不断壮大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我区农牧业资源
丰富的优势,依托太平食品产业园区,引进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蔬菜、畜禽产品加工企业,把我区建设成为阜新地区最重要的食品集散地。到2010年,全区食品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达到8亿元以上。进一步提高煤炭产业集群规模。以现有12户煤炭企业为依托,在保证其安全生产运营的基础上,提高现有采煤技术,使我区的煤炭产量在未来10年内保持在年产量50万吨以上。扩大鑫园铁路公司洗煤、加工、发运的规模,使其成为我区的重点企业。到2010年,煤炭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达到5亿元。壮大建材产业集群规模。充分利用我区丰富的煤矸石、粉煤灰等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设一批适合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建材企业群体。到2010年,建材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达2-3亿元。加快木制品加工产业集群。以金隆木业有限公司为龙头,以引进木工板生产、纸浆生产企业为重点,促进企业间合作。加快金隆木业有限公司细木工板、密度板、刨花板生产线改造建设,扩大生产规模,加大10万立方米多层板扶持力度,把该企业打造成辽宁省重点木制品加工龙头企业。到2010年,全区木制品加工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达到6亿元。
(三)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区域经济联合战略,一手抓区域内联合,一手区域外联合。中省直驻区单位多,发展的空间广阔,我区抓住这一优势,充分发掘、利用和整合这一资源,积极优化地区单位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整合非煤资源以及企业专制、重组、搬迁的契机,同阜矿集团和地区单位紧密配合,加强协作。坚持以项目为载体、园区为平台、招商为手段、发展为目的,做好工业园区和各类专业小区的规划、建设及招商工作。同时积极配合市、矿做好十二厂整体搬迁和阜矿集团非煤资源整合工作,充分拓宽发展空间。通过园区建设,为建立以机电、化工、建材、冶金、煤炭为主体的产业基地提供必备条件。增强发展意识、服务意识、
大局意识,将地区单位的发展同我区总体发展规划相结合,定期就发展规划、重点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等关系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共同研究、共谋发展。充分发挥地区厂矿的资源、场地、技术、人才、信息、管理等方面优势,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经营环境,真正做到项目联接、市场联建、人才联用、企业联办、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使地区经济发展迈上新的台阶。在加强区域内经济联合的同时,更要加强区域外经济合作。区委、区政府要积极组织干部走出去,到南方一些发达地区考察、招商,通过宣传和推介太平,有选择地与一些城市建立友好关系,结成友好城区。还要通过多种形式参加发达地区举办的区域经济合作论坛,借鉴区域经济合作经验。总之,要加大区域经济联合的工作力度,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太平,吸引更多的域外企业和能人来太平投资兴业。
(四)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立区、商业活区、城建兴区的方针,一手抓工业立区,一手抓三产兴区。十一五期间,要继续坚持工业立区思想,突出发展工业经济,不断提高经济运行质量。要以形成新兴主导产业和一批骨干企业为目标,全面振兴工业经济。继续巩固能源工业优势,壮大建材工业,创造条件发展食品、服装工业,大力开发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新兴资源加工型产业,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企业集团、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按照专业化分工协作和规模经济原则,进一步优化企业组织机构。通过调整,做大做强一批企业,做精做专一批项目,启动盘活一批企业,创造形成一批拳头产品和名牌产品。重点实施工业“10106”工程和“14”计划,即:培育壮大10个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引进建设10个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培育建设6个销售收入3亿元
以上产业集群。建设一个工业园区、4个产业园。大力推进城南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和项目规划的推进速度,使园区尽快达到“七通一平”,提供一流企业生产环境,尽快形成对外招商的载体和平台,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拓展新的发展空间。逐步引导企业向园区转移,发挥产业聚集效应,逐渐形成产业关联度高、核心竞争力强、规划布局合理的经济发展新格局。重点抓好高科技产业园、冶金铸造产业园、食品产业园、玛瑙产业园四个产业园的开发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构建专业化的特色产业园区,形成产业集群,把园区打造成区域经济的特区。力争利用五年时间,使太平工业初步形成产业关联度高、核心竞争力强、规划布局合理的经济发展新格局
继续坚持三产兴区。积极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以
小食品批发市场等骨干市场为重点,抓好辽西批发大市场、玛瑙市场等各类专业批发市场的建设,形成功能完善、运转便捷、辐射面广的沿路市场带。搞好商业网点的优化布局和配套完善。积极发展超市、连锁店等新的经营形式,积极提高老城区商贸业的发展水平。基本形成与我区产业发展和区位优势相适应的市场网络。大力发展以塔子沟休闲度假村为特色的旅游业。在重点加强塔子沟风景区建设的同时,加速其他各类旅游景点的开发、宣传力度。拓展第三产业发展领域,大力发展社区服务、物业管理、园林绿化等就业容量大的产业,积极发展中介服务等新兴产业。
(五)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一手抓产
品质量提高,一手抓产业结构调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把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摆在突出位置。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把经济结构调整的着
力点放到依靠科技进步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同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
一产的发展,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集体经济
实力增强为目标,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积极发展近郊农业、高科技农业和景观农业,建立水果、花卉、蔬菜三个示范区,发展壮大奶牛、生猪、养鹅、肉鸡四个畜牧业养殖基地。加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积极推广优良品种和实用技术,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二产业的发展,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循环经
济,积极探索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工业发展新路子。要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为核心,加快老企业改造步伐,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要下大力量改造传统产业、壮大支柱产业、发展重点行业、培育骨干企业。重点抓好机电、特色食品、煤炭化工、纺织服装、木制品加工、建筑材料六大产业集群。,加强一批重点企业的建设,形成新的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进一步增强中小企业的配套能力,拉长产业链和产品链,建设四个工业园区,即高载能园区、食品工业园区、装备制造业园区和高科技产业辐射园区。配合市政府“工业年”规划建设好城南工业园区。发展一批竞争力强的优势特色产品,扶持培育有特色、具备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企业。要依
靠科技进步,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三产的发展,要以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和发展商饮娱
乐旅游业为重点,推动第三产业跃上新台阶。进一步优化市场布局,加强市场管理,完善市场体系,增强区域经济活力,打造红树、高德、煤海、城南四个区域商业中心,结合棚户区、沉陷区改造加快商业小区建设,繁荣商业。综合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科学规划和建设塔子沟风景区、孙家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海州矿矿山地质公园三大旅游景点,形成以休闲度假和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的旅游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和中介等现代服务业,推动服务业全面升级。要积极推广和普及节能技术,加快构建节约型社会。以建设各类批发市场为重点,积极发展现代物流、商务流通等现代服务业,放手发展文化娱乐产业,继续壮大房地产开发建筑业,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坚持优先发展的方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布局调整步伐,加大教育投入,巩固“普九”成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逐步普及高中教育,改善办学条件。努力发展教育、文化产业。重视成人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实施急需人才培养和再就业培训工程,加快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教育队伍建设,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和为人师表的良好风尚。
坚持培养、引进并举的方针,实施人才开发工程,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营造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制定有利于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的优惠政策,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在充分开发本地人才资源、挖掘现有人才潜力的同时,大力引进国内外高层人才。同时,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则,加大引智力度,努力营造聚才、育才、用才和栓心留人的经济环境、体制环境、政策环境、人文环境和生活环境。
(六)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经济社会发展并举的方针,一手抓经济加快发展,一手抓社会事业进步。
加快实施可持续发展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结合“十一五”计划和远景规划,搞好土地资源流转,统筹规划资源型产业的开发和中远期接续问题,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大力实施绿化美化工程,努力改善城乡生态环境。继续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有效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根本保证。处理好城乡建设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人口控制的关系,按照建设现代化开放城市的要求和城乡一体、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原则,体现太平经济、文化特色、高水平地搞好城市规划设施。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吸纳聚集资金,加快细河南岸开发。继续以改善城市形象、增强服务功能为目标,采取逐年办几件实事,加强老城区改造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不懈地搞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让太平绿起来,美起来,静起来,亮起来。坚持用市场经济手段“经营城市”,积极探索建立城市建设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快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发挥好街道社区作用,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发展小城镇是一个大战略,加快水泉镇的小城镇建设步伐,要坚持科学规划,政策扶持,合理布局,多渠道筹措资金,提高小城镇建设水平。认真实施村容村貌整治工程,治理脏乱差,建设具有现代气息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城乡建设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依法加强对土地等各类资源的保护。严格执行土地利用规划,依法严格保护耕地。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提高人均耕地面积。大力拓展新的就业领域,多渠道地安排就业。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广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失业保险制度,积极稳妥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伤、生育保险。规范低保和公益性岗位资金发放工作,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和保值增值机制,确保养老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推进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体制、机制、人事制度改革,强化素质教育,优化学校布局,加强中小学师资队伍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倡导文明高雅的文化娱乐活动,严厉打击邪教、封建迷信和黄、赌、毒等违法行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进一步增强人民体质,继续加大对体育事业的投入,推动体育产业话和社会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农村卫生和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初步建成与人民生活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医疗保障体系、卫生服务和执法监督体系。
实施这些发展战略,完成“十一五”期间的各项任务,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创新。解放思想是贯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过程的重大历史课题,是全体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基本前提,是全区各行各业开创新局面的重要保证。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始终要把解放思想放在首位。一是树立加快发展的意识。要对比先进看海州,实事求是地看到我区的差距,虚心学习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防骄破满,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危机感和使命感。二是树立开拓创新的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要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摒弃因循守旧的思维方式,增强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推进思维创新、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三是树立市场服务意识。要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大经济体制改革力度,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
三、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党的
建设,努力实现太平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一)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 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是整体推进我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要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坚持依法治区和以德治区相结合,在积极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
一要坚持以城乡共建为统领,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以城乡共建为统领,努力把思想建设、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建设水平。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理想信念是思想道德建设的灵魂和方向,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各项社会事业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因此,必须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牢固树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太平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实现跨越式发展,更加需要自强不息、不懈奋斗的崇高精神。今后五年,在解放思想上要有新突破,必须把解放思想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以观念更新促进经济和社会跨越式发展,要彻底清除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旧观念,克服小进即满、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因循守旧,墨守陈规的僵化思想,求稳怕乱、怕担风险的思维定式和“等靠要”、无所作为的畏难情绪。一定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团结奋进、务实争先的太平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教育和引导干部群众不断增强市场意识、开放意识、发展
意识、进取意识和改革意识、创新意识,牢固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努力在全区人民中形成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特别是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和法制教育。倡导尊重知识、弘扬科学的时代风尚,培育扶贫济困、和睦友爱的人际关系,形成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社会风气,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体系。
大力活跃群众文化生活。要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设施,开展健康有益的群众文化活动,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要强化阵地建设,充分发挥阵地作用,加强区图书馆、文化馆的建设,太平广场的建设和新住宅小区的建设都要充分考虑群众文化活动的需要,为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娱乐空间。要充分发挥地区单位文化体育设施的作用,坚持实行文化活动共搞、文体设施共用、重大节日共庆、文明成果共享。要区分不同层次、不同领域、搞好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和社区文化,尤其要以社区文化建设为重点,广泛开展广场文化活动,举办各种纳凉晚会、节日联欢会,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用先进文化武装人们头脑。要大力发展体育事业,积极推行全民健身。
广泛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要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护人员素质,加大防疫工作监督执法力度,做好计划免疫工作,促进全区卫生事业发展。要坚持人口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努力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
以充实内容、创新思路为着眼点,把以城乡共建为统领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城市积极推进文明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核心作用,调动社区各单位的积极性,走责任共担、活动共办、文
明共建之路,提高文明城市的建设水平,增强城市对农村的牵动力。在农村,把城乡共建同“十星级文明户”和“图强致富文明带”创建活动结合起来,着力做好提高农民素质、整治村屯环境、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收入水平这篇大文章,以此推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实现城乡相互促进和优势互补。同时,进一步采取措施,把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和军民警民共建活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以增强时代感和感染力为切入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发扬优良传统的同时,努力探索新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机制。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紧密结合我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及时掌握群众的思想情绪,摸清思想脉搏,认真做好解疑释惑、化解矛盾、统一思想、鼓舞士气的工作。及时总结和推广基层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经验,努力扩大覆盖面,提高时效性,增强影响力。针对改革开放给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带来的多样性,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入情入理,入脑入心。不断提高政工干部的素质,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专兼职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二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区。
认真实施依法治区方略,把全区经济、文化和各项社会事业管理逐步纳入法制轨道。要坚持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行政行为和行政执法活动,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积极推进司法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审判、检察、警务公开制度,建立健全错案追究制度,切实提高执法水平。要加强党对群团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桥
梁纽带作用,使其围绕党的工作中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加强党的统战工作,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做好工商联、民族、侨务、宗教、对台等工作。坚持党管武装,加强党对武装工作的领导,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做好民兵预备役工作,发挥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大力加强政法队伍建设,严厉查处以权谋私、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等执法犯法行为,坚决遏制司法腐败。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努力营造全民学法、知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三要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了。维护社会稳定是太平振兴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要继续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全面落实维护稳定工作领导责任制,正确处理和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高度重视信访工作,认真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妥善处理纠纷,增强防范和处理群众性、突发性事件的能力。认真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以创建安全小区、安全乡镇、安全单位为载体,创建省级平安区,建立健全群防群控的治安防范网络。要搞好安全生产、文明生产。坚持严打整治方针不动摇,依法严厉打击黑恶势力和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高度警惕和坚决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深入开展同“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确保社会稳定。
(二)认真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问题,推进和谐太平建设。
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体现,也是构建和谐太平的关键所在。我们必须把提高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作为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经过五年的努力,使太平城乡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要把促进就业作为“十一五”期间全区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继续坚持就业优先战略,重点推进棚户区下岗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采煤沉陷区搬迁的下岗失业人员、并轨失业人员、“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加大就业培训、安置就业和劳务输出力度,要特别注重各项社会救助事业的公平公正,规范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公益性岗位资金、困难救助资金的使用问题。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抓好保险扩面工作。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加大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力度。配合市政府抓好城南、高德棚户区改造居民回迁工作,争取把高德东山、孙家湾地区的居民纳入棚户区改造范围,做好采煤沉陷居民搬迁工作,彻底从根本上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人大机关和人大代表的作用,切实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的决定》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政协工作的意见》。切实理顺好区委、人大、政府、政协之间的关系,加强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务上的沟通与协调。大力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充分发挥职代会、村委会、居委会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和企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努力营造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夯实构建和谐太平的社会基础。要重视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使之同满足人民
群众多样化生活需求、推进基层民主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结合起来,取得更好的成效。要扎扎实实地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大力推进和谐社区、和谐机关、和谐企业、和谐学校等和谐基层建设活动,不断把和谐太平建设工作推向深入。和谐社区、和谐村屯建设要讲求实际,惠及群众,防止搞形式主义,杜绝华而不实的花架子。要把创建和谐社区、和谐村屯活动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切实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在构建和谐太平中的重要作用。
以水泉镇小城镇建设为重点,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结合城南工业园建设,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合理布局,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快水泉镇的小城镇建设,扎实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进程,为构建和谐太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于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我们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努力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坚强可靠的政治保证。
一要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干部,切实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
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决定党的建设的方向,是党的建设的核心内容。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最根本的是进
一步实施理论武装工程。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精神实质,正确认识改革开放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新鲜事物,正确认识国际竞争和国际政治斗争的新形势,坚决抵制剥削阶级特别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侵蚀,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充分发挥党校培训和轮训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作用,加大干部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加强党性锻炼,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切实增强群众观念。面对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党的意识和执政意识,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尤其要发挥党的全委会作用,积极探索党委统一领导下的有机和谐的工作机制,推进党委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要注意研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领导工作规律,不断改进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大力精简会议、文件,真正走出去、沉下来,到群众中和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困难,总结经验,推动工作。围绕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更加自觉地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贯穿于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驾驭市场经济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要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能否把政治坚定、视野开阔、开拓创新、清正廉洁、
群众公认、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优秀干部选拔进领导班子,能否让已在领导岗位上的干部勤政务实、廉政为民、不甘人后、不断激发思想活力和创造精神,能否由这样一批人组建起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精诚团结、一心干事业、有浩然正气、让群众服气的各级领导班子,决定着太平的前途和命运。各级党委要始终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要用党性看人,出以公心用人。坚决贯彻区委提出的“提拔强的、调整弱的、撤换看的、惩治贪占的”的原则,选择任用干部。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不能让那些政治素质差的人进班子。要以党性看人,用事业选人,以政绩取人,让想干、会干、实干、能干成事者有其位,让只想做官、不想干事、工作平庸的人让其位。要注重群众公认,多渠道的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对群众意见大、反映差的干部决不能提拔使用。要创造干部创业的大环境,努力做到风正、气顺、人和。
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为建立高素质干部队伍提供制度保证。要以扩大选人用人中的群众参与程度为着力点,以解决干部能上能下为突破口,尽快形成“优用、平调、庸下”的用人机制。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有计划有步骤地扩大干部工作的民主,健全和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制,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任前公示、党委任免干部票决等制度和程序,大力推进干部交流,切实加强干部监督和考核,推行领导班子实绩公开、述职公开、评议公开和评议结果公开反馈的“三公开一反馈”制度。运用考核结果,加强干部调整,在干部队伍中努力营造勤政、廉政、务实创新、有为的氛围。全面贯彻落实党政正职干部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由区委常委会提名、全委会无记名投票表决制度和部分中层副职干部实行“四荐两考”。为使党的事业发达、后继有人,必须抓紧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同时要注意选拔有
能力、干事业的其他年龄段的优秀干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要重视培养、选拔妇女干部、非党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老干部是党的宝贵财富,尊重老干部就是尊重历史,要带着真正的感情做好老干部工作,从政治上、生活上关心老干部,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三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着重增强党的基层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影响力,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上下功夫,努力开创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
大力加强街道党建工作。根据新形势的要求,把街道、社区基层组织建设摆到重要位置,进一步加强改进街道基层党组织建设,更好地发挥其在发展经济、服务社区、维护稳定中的重要作用。加强社区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离退休党员、下岗职工党员的管理,发挥党员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要从实际出发,逐步改善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条件。
要继续抓好企业党建工作,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要教育引导党员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企业改革脱困中发挥作用,在企业发展中建功立业。重视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工作,积极探索在各种新经济组织中搞好党的建设的途径,加强机关事业党建工作,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巩固和扩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学习教育活动成果,健全农村基层组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常效机制和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普遍推行“两推一选”,选好配强乡镇党委书记和村党支部书记,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要积极探索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机制,大力开展好党群共建文明社区活动。要切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认真做好党员的发展、教育和管理工作,不断深化“三杯”竞赛和“共产党员工程”活动。认真研究企业党员队伍发挥作用问题,完善流动党员管理办法,积极做好新党员发展工作,妥善处置不合格党员,从而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支持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
四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经济越是发展,越要反腐败;越是困难的时候,越需要干部与群众同甘共苦。因此,必须高举反腐倡廉旗帜,坚持从严治党方针,不断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中共太平区委关于贯彻落实的具体实施意见》。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班子成员要按分工的战线和部门抓好廉政建设。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模范执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所有党员干部都要以自己的品德修养、人格力量、知识水平、工作实绩来赢得群众的信赖。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是惩治腐败、警示干部的重要措施,是纪委的神圣职责。要敢于和善于查处有影响的大案要案,对证据确凿的腐败分子,不论是什么人,都要依纪依法严肃查处。继续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认真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坚持标本兼治,突出治本,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力度。针对“权、钱、人”管理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进行政审批、财政制度和干部人事制度等项改革,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要把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有形化,认真执行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重大事项报告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答复、
谈话诫免等制度,逐步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领导干部权力活动延伸到哪里,党组织的监督就实施到哪里。
五要转变工作作风,切实做到勤政务实。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必须紧密结合更好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来进行,紧密结合加强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来进行。要坚持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宗旨,身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职,多做利民之事。要下力量解决目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宗旨淡化、作风不实的问题。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在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上狠下功夫,特别要紧紧围绕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集中时间和精力,扑下身子,深入基层,到困难多、问题大的地方去,摸实情,解难题。围绕密切党同群众的联系,建立健全推进工作落实的机制,全面实行重点工作和重大事项目标责任管理,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具体任务和执行责任,切实形成抓落实的工作体系。坚决推行工作限时办结制,贯彻落实县级领导干部月计划、部门周计划的工作制度。要实行严格的工作责任制,不断增强“五种意识”,区委区政府督查室,加强督促检查,逐项抓好工作落实,坚决刹住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歪风。对工作不负责任,作风漂浮不务实事,影响本部门、本单位改革发展稳定,酿成事端或造成严重后果的,要坚决依法追究领导者的责任。
同志们,太平的未来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转型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我们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面临的任务光荣而艰巨,尽管在前进的道路上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但我们对未来充满必胜的信心。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中共辽宁省委和阜新
市委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团结和带领全区各族人民,拼搏进取,廉洁务实,为实现太平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而奋斗。太平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抢抓新机遇 迎接新挑战
为实现太平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阜新市太平区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杜占林
(讨论稿)
同志们:
我代表中共阜新市太平区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十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
自2001年2月太平区第十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在中共阜新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区委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十六大精神和市委各项工作部署,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太平的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可以说,这五年是太平人民知难而进、负重拼搏的五年,是太平经济在不断探索中加快发展的五年,是太平城乡面貌变化巨大、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有所提高的五年,也是太平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的五年。
(一)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九五” 末期相比,各项经济指标增幅较大。2005年区内国内生产总值实现45450万元,比2000年增长282%,年均增长30.7%;工业总产值(现价)由2000年的1.6亿元跃升到2005年的13.5亿元,年均增长52.5%;财政收入由2000年的2039万元增长到2005年的3200万元,年均增长9.4%;固定资产投资由2000年的1563万元,增长到2005年的19600万元。
(二)对外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五年累计引进域外企业 个,域外资金 万元,实际利用外资241.8万美元,出口创汇418.6万美元。开工建设的投资过亿元
项目5个。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进一步发展,包括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和社会事业在内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全党动员、全民招商取得显著效果,到2005年全区共引进域外投资项目 个,到位资金 亿元。
(三)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土地第二轮承包工作和农村卫生医疗事业单位改革顺利完成,国有企业改革和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到2005年末,全区67户企业完成转制47户,盘活资金7013.3万元,落实债务6611.7万元。所有制结构发生明显变化,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支持太平经济的半壁江山,超懿集团、鼎兴电力、金隆木业、阜锦开关、典特服饰、万达铸业等民营企业、个体私营企业落户太平,全民民营经济销售收入实现22.2亿元,同比增长20%。民营经济总量已占全区生产总值的76%。几年来,我们坚持把个体私营经济做为太平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和壮大地方经济的主力军,放手发展,积极支持,切实在政治上、政策上、管理服务上为个体私营经济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坚持对重点私营企业实行挂牌保护、政策扶持、领导联系、现场办公等制度。同时,健全服务体系,开展“争强创优”活动,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成为全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企业离退休职工养老金实现了社会化发放。
(四)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功能进一步加强。几年来,我区加大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通过实施小街小巷治理、道路改造、电网改造,高起点的完成了新一轮的城区建设工作,香港富年房地产兴建的“五洲御景园”,对细何以南的平房进行了改造,重新修建的小蓝桥即将竣工,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路面拓宽、
路灯增加、地下水设施得到改善,先后完成了红树大街改造、煤城路改扩建工程、人民大街改造等一系列重点建设项目,配合市政府完成了创业路、振兴路、红三街南段、高孙路北段、高原路改扩建工程。太平休闲广场即将竣工,修建和改造了东大桥、大庆桥、城南七号桥、电厂体育中心,一批大型公用设施相继竣工,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程取得成效,水泉镇的小城镇建设取得较大进展。沉陷区治理工作进展顺利,新建功能完善住宅楼40栋,回迁面积142615平方米,回迁居民2593户。棚户区改造工程全面启动,一期工程共建设71栋住宅楼,回迁住户2400户,开工面积32万平方米。
(五)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几年来,教育、文化、卫生成绩斐然。素质教育继续推进,义务教育实现了“普九”达标,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目标基本实现,顺利通过省教育厅艺术教育先进县区动态评估检查,顺利完成了矿务局四所中小学的接收工作,撤并中小学3所,新建了第六中学、二十一中、和平小学、塔子沟希望小学四所教学楼,面积 平方米,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社区文化建设和群众体育工作蓬勃发展。太平鼓队在全省民间舞蹈大赛中获银奖,秧歌队获铜奖,少儿舞蹈比赛获金奖。我区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民健身先进县区”和“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医疗质量、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妇幼保健工作、爱国卫生都取得明显成果。计划生育率达到99%以上,警民共建和“双拥”工作取得明显成果,连续五年被评为“双拥模范城”。
(六)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区委高度重视困难群体生活,始终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来抓,
几年来,安置就业和转移剩余劳动力 人。巩固和扩大社保试点成果,狠抓开展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保险扩面工作。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广泛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坚持“一人双岗”和干部帮扶困难户、县级领导联系零就业家庭制度,使一大批贫困群众得到了帮扶。城乡居民生活明显改善,五年来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 元,年均增长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元,年均增长13.7%,城市人均居住面积达到 平方米。社保工程顺利实施,离退休职工、下岗职工和特困居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七)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党的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发扬“团结奋进、务实争先”的太平精神,发挥地区优势,实行地企联建,协调发展,调动各方面共建精神文明的积极性,使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深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发生了深刻变化,涌现出一大批具有时代特征的典型。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力度加大,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作用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全面推进。工、青、妇等群团工作日趋活跃,民主政治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环境逐步形成。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增强,依法治区取得较大进展。同“法轮功”邪教组织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严打”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效果显著,保持了社会基本稳定。党的建设取得新的成果,党组织的战斗力得到增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不断深入,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领导班
子建设得到加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区委提出了“选拔任用强的、鼓励干的、调整弱的、撤换看的、惩治贪占的”21字方针,围绕这一方针,区委实施了中层正职干部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由区委常委会提名,全委会投票表决制度和部分中层副职干部实行“四荐两考”制度,把民主推荐和竞争机制引入干部选拔程序,扩大了组织部门选人用人的范围和视野,为优秀干部脱颖而出搭建了平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出现新局面,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五年新发展党员 人,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广大党员在各条战线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力度不断加大,在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处违法乱纪案件和纠正不正之风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五年来,共查处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案件
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人,其中开除党籍 人,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人。
回顾总结过去五年的奋斗历程,从“十五”初期的艰难拼搏到后几年的快速发展,我们深切地感到,太平之所以能在困境中奋起,在开拓中前进,就区委工作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条基本经验:
一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根据形势发展变化理清和完善发展思路。思路就是出路,思路好坏往往决定成败。十次党代会以来,我们不断深化对区情的认识,理清和完善了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全区上下积极实施“工业立区、商业活区、城建兴区”发展思路,有效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结我们几年来的工作经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积极推进思想解放和与
时俱进。区委坚持根据形势变化适时地提出新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在理清工作思路上,区委不断调整和明确发展思路,在坚持区委正确思路的基础上,又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特别是围绕工业立区怎么立、商业活区怎么活、城建兴区怎么兴,反复研究论证,认真征求各方面意见,使工作思路得以逐步清晰。一是在分析全区经济基础和发展潜力的前提下,明确提出了太平的发展优势在工业,要把工业作为立区之本,强区之本。同时,明确了发展工业要坚持一手抓引进工业企业,一手抓现有企业的做大做强。在分析工业发展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全区工业结构,重点是发挥煤电的优势,搞好煤炭、煤矸石、粉煤灰和电力的综合利用,积极发展下游产品;支持食品工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做大做强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发展和培育一批为龙头企业配套的农业生产基地;加快机电行业的发展,与阜矿集团联手,搞好机电企业的对外合资合作,壮大机电企业规模。二是在分析第三产业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发展商饮娱乐业为重点,努力打造太平的区域商业中心和商业小区,繁荣商业;以建设各类批发市场为重点,积极发展现代物流、商务流通等现代服务业;放手发展文化娱乐产业,继续壮大房地产开发建筑业的指导思想。三是针对城建状况和农业发展现状,明确提出了城市建设要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积极主动与市政府衔接城市建设规划的工作方针和农业要重点发展城市近郊农业、高科技农业、景观农业和畜牧业的总体思路。这些指导方针和工作思路,为做好全区的重点工作特别是经济工作,提供了方向和工作遵循。这些发展思路的形成有力地推动了经济持续
健康快速发展。实践表明,要把太平的事情办好,最重要的在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理清和完善发展思路,看准的事就要大胆干下去,认准的路要坚定不移走下去。
二是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固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几年来,我们坚持把“加快发展、富民强区”作为全区工作的主旋律,不断强化发展意识,激发全区上下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围绕全区的经济发展,我们既要坚持过去正确的发展思路,又要根据形势变化和太平的发展实际,在实践中完善,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明确提出并在实践中贯彻实施“改革开放、项目牵动、区域经济联合、科教兴区、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确保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加强和改善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持打破常规,自我加压,集中力量抓好项目,增加经济总量,提出并实施建设工业大区、商业新区目标,发展势头良好。加大组织协调力度,区委几大班子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树立全区“一盘棋”思想,形成了加快发展的合力。实践告诉我们,加快发展是解决我们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矛盾的根本途径,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不动摇。
三是必须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几年来,区委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积极稳妥的推进各项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加快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推动了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太平经济之所以能够持续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说得益于改革开放,得益于科技进步。但同时也要看到,目前困扰太平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也集中体现在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水平上。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是振兴太平的关键所在。开放是太平发展的重
要途径,我们把能否走出去招商作为思想是不是解放、工作是不是开放的重要标志。几年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队赴浙江、北京、天津及省内沈阳、大连等地开展招商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带动全区上下逐渐形成了招商引资的新热潮。坚持以硬措施建设软环境,实行企业评议党政机关和软环境建设一票否决制度,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制定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和中介政策,对街镇及经济部门实行负激励机制,调动了各部门招商引资的积极性。由于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太平已经出现了“洼地”效应,富年房地产、金隆木业、玉龙大厦等一批超千万元、亿元的大项目纷纷落户太平,为太平积蓄了发展后劲,使太平区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事实证明,举开放旗,走改革路,是加速太平振兴的正确选择,必须作为长期发展战略始终不渝地加以坚持。
四是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保持了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区委坚持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高度,支持人大、政协在转型复兴中发挥职能作用,牢固树立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观念,以个人的自觉行动积极支持人大工作。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坚持正确处理党政之间的关系,加强和改进对人大和政协的领导,理顺了关系,维护了团结、和谐的局面。多年来,区委一班人都能以普通代表的身份积极参加代表大会、代表视察、评议等活动。在区人大组织开展的代表述职活动中,区委常委一班人都能以一名普通代表的身份,认真向选区选民汇报工作。对于人大开展的重要活动和召开的重要会议,比如:“一府两院”组成人员的述职评议,区委书记、分管干部工作的副书记和组织部长对每次评议会都亲自参加,对人大评议满意率低于50%的、民意测评满意率低于60%的干部,区委坚决依法降职和调整使用,支持人大履行职责,使评议工作收到
了显著的效果。多年来,凡是人大的会议或活动需要区委领导参加的,我们都确保参加。区委带头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协工作的意见》,推进了民主政治建设进程,做到大事互相协商、认真听取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并坚持了重大决策、重要事项的事先沟通、通报制度。在干部提拔使用上,也进一步完善了区委与人大、政府、政协及分管领导沟通的制度。积极实施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了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民主化进程。
五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妥善协调了各方面利益关系,保持了社会基本稳定。几年来,区委把造福人民作为转型的根本目标切实抓紧抓好,使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得到逐步提高。高度重视困难群体生活,始终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几年来,我区不稳定的因素较多。非典防控、“2.14”矿难、海州矿破产、棚户区改造、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都给我区的稳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面对这些压力,区委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积极应对,从容化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区委还高度重视信访工作,不但建立了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坚持定期不定期地听取信访工作汇报,还坚持积极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有效地化解了社会矛盾。继续开展严打斗争,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不懈地同“法轮功”邪教组织做斗争,有效地维护了社会安定,为构建和谐太平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事实证明,只要我们真正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心中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得利益,人民群众就会真心实意地信任我们、拥护我们、支持我们,就会与我们同心同德推进太平发展。
六是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
强。几年来,我们坚持建管并重、软硬环境并举的方针,把改善和优化环境作为加快发展的切入点来抓,收到了显著成效。以“建设开放太平,争做文明市民”为主题,全面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不断提高市民思想道德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深入开展区企联建,坚持文体活动共搞,重大节日共庆,社会资源共享,调动地区单位的积极性,扩大了群众参建范围。大力推进“四进社区”、创建“图强致富文明带”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城乡文明出现了良好局面。围绕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加大软环境的整治力度,在党政机关推行政务公开,在市民中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规范了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增强了市民的环境意识和法制意识。事实证明,抓软环境建设,具有促进两个文明建设提高市民素质的综合效应,对内能增强凝聚力,对外能增加吸引力,我们必须锲而不舍地抓下去。
七是坚持从严治党,不断加强党的建设,为转型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太平发展振兴,关键在于加强党的建设。几年来,区委始终把加强党的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整体素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全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要把我们的事业建设好、发展好,必须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进一步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贯穿于改革和发展的全过程,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
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各种风险能力。事实证明,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只有紧紧抓住干部队伍建设这个关键,全区的经济建设才有可靠的组织保证。
同志们,过去五年工作的成就来之不易。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党中央、省委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全区人民努力奋斗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各界人士与我们协商共进的结果,也是驻区中省直单位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历届区委为我们打下良好基础以及老同志热情指导和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第十届区委,向所有为太平的改革开放和转型振兴做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致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种种原因,区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预期目标还没有完成。我们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严重不足,人均生产总值和人口相比很不匹配,发展的任务相当繁重;经济生活中,速度与效益增长还不同步,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财政贡献多的支柱企业尚未形成,财政困难局面没有明显好转,财政仍然十分困难。就业与再就业压力加大,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些新的热点、难点问题突出,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较大。改革的任务较重,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党政机关、政府机构改革远远没有完成,与建立服务型政府相差很远,机关职能和领导方式的转变任务仍然繁重;一些干部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与太平转型的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也有不少的差距,创新意识不强,工作状态不佳,执行率低下,一些部门和行业的不正之风还比较严重。存在上述问题,虽然有较多的客观因素,但从主观上看,我们思想解放不够,改革开放步伐不大,工作作风不扎实,则是更为重要的原因。
二、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基本方针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十一五”期间太平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进入新的重要时期。中共中央关于制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中,将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点之一,太平区的经济转型面临新的政策机遇。但太平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全市来看,其他兄弟县区发展势头强劲,“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普遍高于我区。从太平自身看,“十五”期间,经过全区的共同努力,经济建设取得了可喜成就,但改革发展、结构调整、对外开放的任务仍十分艰巨,特别是财政困难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全面分析“十一五”之初的形势,我们既面临着难得的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慢走一步,就要丧失机遇;延误一时,就会落后多年。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审时度势,放眼未来,我们必须树立忧患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作为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抢抓机遇,真抓实干。我们要紧紧抓住“十一五”期间面临的发展机遇,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全面推进太平转型复兴。
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团结带领全区共产党员和各族人民群众,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基础,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工业立区、商业活区、城建兴区为主线,以就业增加、群众增收、财政增长为目标,认真实施“改革开放、项目牵动、
区域经济联合、科教兴区、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实现太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今后五年区委工作的奋斗目标是:
——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13亿元,年均增长25%,全区经济总量明显扩大;财政收入达到8000万元,年均增长20%,财政状况明显好转;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亿元,年均增长25%;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水泉镇的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城市近郊农业、高科技农业和景观农业初具规模,基本完成城南工业园区和水泉镇食品工业园区建设,初步形成机电、煤化工、冶金、建材、食品、木制品加工六大产业集群。壮大第三产业和新兴服务业,建成四个商业小区,全区经济走上良性循环和加速发展轨道。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国有集体企业体制改革全部完成,民营企业的股份化改造逐步铺开、事业单位改革基本完成。招商引资和出口创汇有较大增长,五年累计利用外资700万美元,累计出口创汇900万美元,年均递增25%,外向型经济进一步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完成沉陷区居民搬迁和棚户区改造工程,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贫困人口数量减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居民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争创省级平安区,社会治安明显进步。人口数量得到控制,人口素质得到提高。
——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明显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结构优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既要坚持过去正确的发展思路,又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在实践中完善,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要全面实施改革开放、项目牵动、区域经济联合和科教兴区的发展战略。
(一)要坚定不移地实施改革开放战略,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开放。继续抓好体制创新,全面深化各项改革。“十一五”时期改革必须在各个领域全面深化,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机制。今后一个时期重点是推进国有企业改制、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体制、机制、人事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
要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完成国有、集体企业转制,调整所有制结构,国有资本进一步从竞争领域有序退出,通过引进外资、利用国内资本市场、吸引法人和自然人参股等方式,大力发展股份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把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作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鼓励、扶持、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上规模,上水平。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通过兼并、购买、租赁、参股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制。要改变结构过于单一的状况,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新型第三产业发展,引导其向科技型、成长型、外向型发展。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科技企业,使其成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生力军。同时充分利用我区纺织、服装、化工、机电、建材等产业的存量资产,鼓励和引导
民间资本投入,采取租赁、出售、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拓宽就业渠道。要重点扶持一批民营骨干企业发展壮大。鼓励其利用国家的扶持政策,通过资本运营加快扩张,走公司化、集团化和股份化的路子。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努力,要形成一批销售额超亿元和超5亿元的非公有制企业,成为我区新的骨干企业。
建立和完善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在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和完善职工个人养老保险账户,实现社会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基金的分账管理。逐步把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生活保障纳入失业保险。逐步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切实抓好养老保险扩面和养老金收缴工作,规范、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规范低保金和公益性岗位资金发放工作。
进一步完善政府机构改革,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的职能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创造良好环境和提高办事效率上来,转变政府职能,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实现政企分开。政府要集中精力搞好宏观调控和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要结合机构改革,优化班子结构,提高干部素质,搞好人员分流,促进公务员队伍建设,逐步建立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完成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事业单位改革,减少事业单位人员,创新事业单位的管理机制。
切实搞好财政改革,促进财政管理创新。按照“公共财政”的框架,逐步优化支出结构,结合事业单位改革,最大限度地减少财政供养人口,重新构建财政预算体系,充分发挥财政政策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大力搞
好财源建设,积极扶持财税项目,培育新的税收增长点,巩固基本财源,壮大主体财源,培植新兴财源,努力打造以增值税为主体与营业税相结合的财源结构。制定出台具体办法,支持税收贡献大的企业和项目。要加强财税管理,规范税收秩序。财政税收部门要加大税收征管力度,推进依法治税,做到应收尽收,切实把财政“蛋糕”做大;加强财政管理,建立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奖励机制,强化对国有资产运营和收益的监控,逐步进入良性循环,认真学习先进地区财政改革经验,加快由“要饭财政”向“发展财政”的转变。
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为跨越式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开放度低是制约太平发展的重要原因。必须把太平对外开放的旗帜打出去,实施大开放,推进大调整,促进大发展。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开放,各级领导干部要抓开放、抓项目。要加强以主动热情服务、公平公正执法、提高办事效率为重点的软环境建设,创造浓厚的开放氛围。要积极应对面临的严峻挑战,坚持面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利用域外、境外两种资金,积极引进技术、品牌和人才,尽快形成外资、外贸、外经、外事、外宣五轮联动的大开放格局。在招商引资特别是在利用外资上实现新突破。实行高层推进,围绕我区优势产业和“十一五”期间我区重点培育 6个优势产业集群,突出专业招商、敲门招商、高层走访招商,各级领导都要有选择、有重点地走出去,采取“以外引外”的方式,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组建招商小分队,瞄准国际大公司,特别是世界500强,实行拉网式招商,敢于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实现利用外资的重大突破,吸引更多的域外客商到太平投资办厂。
继续改善投资环境,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我们要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观念及投资者和企业都是上
帝的观念。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不断完善外来投资者服务中心、创业中心和投诉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实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工作制、责任追究制,继续实行软环境一票否决制度,坚持外来投资者监督评议党政机关制度,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街道财政政策。切实推行政务公开,各部门要重新完善服务承诺,遵守服务承诺,建设城信太平。
(二)要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牵动战略,一手抓引进项目,一手抓现有企业做大做强。项目是经济增长的载体、就业的重要渠道和财税增收的主要途径。没有项目就没有太平的发展,没有项目就没有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因此,必须把抓项目作为发展的头等大事。要继续坚持既要以提供税收、增加财源的项目为主,又要兼顾能够大量安置就业的项目;既要以工业项目为主,又要兼顾第一、第三产业项目;既要皓月当空的大项目,又要满天星斗的中小项目的项目工作的指导思想。今后五年要把项目工作作为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大工作力度。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千方百计抓项目,一手抓引进项目,一手抓现有企业做大做强。
引进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十一五”期间,全区项目建设要以提升产业、产品结构和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的生产加工型项目为重点,按照延伸产业链的需求,围绕工业区、集群、产业园的规划和发展,依托太平的资源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主导产业的对口招商及定向招商,积极承接一批产业链长、能源电力依托大、生产成本低的大项目。要把招大商、引巨资、兴办大企业作为主攻方向,举全区之力,切实做好招商项目的签约、储备和落实工作。到2010年,全区要引进建设20个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其中,3000-5000万元项目10
个,5000-10000万元以上项目5个,1亿元以上项目5个。加快做大做强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扶持发展壮大阜新超懿羊毛工业有限公司、阜新大江集团、阜新金隆木业有限公司3户具有核心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到2010年每户企业销售收入达5亿元以上。提升发展阜新振隆土特产有限公司、鑫园铁路有限公司、阜新鼎兴电力设备有限公司、阜新典特服饰有限公司4户具有成长潜力的发展型企业,到2010年每户企业销售收入达1亿元以上。培育发展阜锦开关、万达铸业、双橡工矿橡塑制品等3户具有发展后发优势的成长型企业,到2010年每户企业销售收入达5000万元以上。培植引进一批重点产业集群。结合全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机电产业、纺织服装产业、食品产业、煤炭产业、建材产业和木制品加工产业为全区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围绕六个特色产业发展建设产业集群。到2010年,全区要形成6个销售收入3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壮大机电产业机群。要依托鼎兴电力有限公司、阜锦开关厂、万达铸业等骨干企业,充分利用海州矿电修厂等地区资源和技术扶持力度,积极推进全区机电产业和国内优势企业的整合,与本地企业间的整合,使该产业成为我区的主导产业。到2010年,全区机电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达到6亿元。做大做强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要加快引进先进适用设备、技术和人才,提高典特服饰公司、阜大针织厂、菲恩制衣和成大袜厂等纺织服饰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快超懿集团毛条生产,重点扶持超懿集团5万锭纺纱项目建设。到2010年,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7亿元。打造农牧食品加工基地,把食品产业培育成全区第二大支柱产业。在抓好大江集团、振隆土特产有限公司两户市级重点龙头企业不断壮大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我区农牧业资源
丰富的优势,依托太平食品产业园区,引进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蔬菜、畜禽产品加工企业,把我区建设成为阜新地区最重要的食品集散地。到2010年,全区食品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达到8亿元以上。进一步提高煤炭产业集群规模。以现有12户煤炭企业为依托,在保证其安全生产运营的基础上,提高现有采煤技术,使我区的煤炭产量在未来10年内保持在年产量50万吨以上。扩大鑫园铁路公司洗煤、加工、发运的规模,使其成为我区的重点企业。到2010年,煤炭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达到5亿元。壮大建材产业集群规模。充分利用我区丰富的煤矸石、粉煤灰等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设一批适合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建材企业群体。到2010年,建材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达2-3亿元。加快木制品加工产业集群。以金隆木业有限公司为龙头,以引进木工板生产、纸浆生产企业为重点,促进企业间合作。加快金隆木业有限公司细木工板、密度板、刨花板生产线改造建设,扩大生产规模,加大10万立方米多层板扶持力度,把该企业打造成辽宁省重点木制品加工龙头企业。到2010年,全区木制品加工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达到6亿元。
(三)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区域经济联合战略,一手抓区域内联合,一手区域外联合。中省直驻区单位多,发展的空间广阔,我区抓住这一优势,充分发掘、利用和整合这一资源,积极优化地区单位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整合非煤资源以及企业专制、重组、搬迁的契机,同阜矿集团和地区单位紧密配合,加强协作。坚持以项目为载体、园区为平台、招商为手段、发展为目的,做好工业园区和各类专业小区的规划、建设及招商工作。同时积极配合市、矿做好十二厂整体搬迁和阜矿集团非煤资源整合工作,充分拓宽发展空间。通过园区建设,为建立以机电、化工、建材、冶金、煤炭为主体的产业基地提供必备条件。增强发展意识、服务意识、
大局意识,将地区单位的发展同我区总体发展规划相结合,定期就发展规划、重点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等关系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共同研究、共谋发展。充分发挥地区厂矿的资源、场地、技术、人才、信息、管理等方面优势,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经营环境,真正做到项目联接、市场联建、人才联用、企业联办、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使地区经济发展迈上新的台阶。在加强区域内经济联合的同时,更要加强区域外经济合作。区委、区政府要积极组织干部走出去,到南方一些发达地区考察、招商,通过宣传和推介太平,有选择地与一些城市建立友好关系,结成友好城区。还要通过多种形式参加发达地区举办的区域经济合作论坛,借鉴区域经济合作经验。总之,要加大区域经济联合的工作力度,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太平,吸引更多的域外企业和能人来太平投资兴业。
(四)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立区、商业活区、城建兴区的方针,一手抓工业立区,一手抓三产兴区。十一五期间,要继续坚持工业立区思想,突出发展工业经济,不断提高经济运行质量。要以形成新兴主导产业和一批骨干企业为目标,全面振兴工业经济。继续巩固能源工业优势,壮大建材工业,创造条件发展食品、服装工业,大力开发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新兴资源加工型产业,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企业集团、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按照专业化分工协作和规模经济原则,进一步优化企业组织机构。通过调整,做大做强一批企业,做精做专一批项目,启动盘活一批企业,创造形成一批拳头产品和名牌产品。重点实施工业“10106”工程和“14”计划,即:培育壮大10个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引进建设10个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培育建设6个销售收入3亿元
以上产业集群。建设一个工业园区、4个产业园。大力推进城南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和项目规划的推进速度,使园区尽快达到“七通一平”,提供一流企业生产环境,尽快形成对外招商的载体和平台,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拓展新的发展空间。逐步引导企业向园区转移,发挥产业聚集效应,逐渐形成产业关联度高、核心竞争力强、规划布局合理的经济发展新格局。重点抓好高科技产业园、冶金铸造产业园、食品产业园、玛瑙产业园四个产业园的开发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构建专业化的特色产业园区,形成产业集群,把园区打造成区域经济的特区。力争利用五年时间,使太平工业初步形成产业关联度高、核心竞争力强、规划布局合理的经济发展新格局
继续坚持三产兴区。积极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以
小食品批发市场等骨干市场为重点,抓好辽西批发大市场、玛瑙市场等各类专业批发市场的建设,形成功能完善、运转便捷、辐射面广的沿路市场带。搞好商业网点的优化布局和配套完善。积极发展超市、连锁店等新的经营形式,积极提高老城区商贸业的发展水平。基本形成与我区产业发展和区位优势相适应的市场网络。大力发展以塔子沟休闲度假村为特色的旅游业。在重点加强塔子沟风景区建设的同时,加速其他各类旅游景点的开发、宣传力度。拓展第三产业发展领域,大力发展社区服务、物业管理、园林绿化等就业容量大的产业,积极发展中介服务等新兴产业。
(五)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一手抓产
品质量提高,一手抓产业结构调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把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摆在突出位置。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把经济结构调整的着
力点放到依靠科技进步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同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
一产的发展,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集体经济
实力增强为目标,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积极发展近郊农业、高科技农业和景观农业,建立水果、花卉、蔬菜三个示范区,发展壮大奶牛、生猪、养鹅、肉鸡四个畜牧业养殖基地。加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积极推广优良品种和实用技术,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二产业的发展,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循环经
济,积极探索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工业发展新路子。要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为核心,加快老企业改造步伐,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要下大力量改造传统产业、壮大支柱产业、发展重点行业、培育骨干企业。重点抓好机电、特色食品、煤炭化工、纺织服装、木制品加工、建筑材料六大产业集群。,加强一批重点企业的建设,形成新的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进一步增强中小企业的配套能力,拉长产业链和产品链,建设四个工业园区,即高载能园区、食品工业园区、装备制造业园区和高科技产业辐射园区。配合市政府“工业年”规划建设好城南工业园区。发展一批竞争力强的优势特色产品,扶持培育有特色、具备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企业。要依
靠科技进步,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三产的发展,要以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和发展商饮娱
乐旅游业为重点,推动第三产业跃上新台阶。进一步优化市场布局,加强市场管理,完善市场体系,增强区域经济活力,打造红树、高德、煤海、城南四个区域商业中心,结合棚户区、沉陷区改造加快商业小区建设,繁荣商业。综合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科学规划和建设塔子沟风景区、孙家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海州矿矿山地质公园三大旅游景点,形成以休闲度假和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的旅游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和中介等现代服务业,推动服务业全面升级。要积极推广和普及节能技术,加快构建节约型社会。以建设各类批发市场为重点,积极发展现代物流、商务流通等现代服务业,放手发展文化娱乐产业,继续壮大房地产开发建筑业,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坚持优先发展的方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布局调整步伐,加大教育投入,巩固“普九”成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逐步普及高中教育,改善办学条件。努力发展教育、文化产业。重视成人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实施急需人才培养和再就业培训工程,加快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教育队伍建设,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和为人师表的良好风尚。
坚持培养、引进并举的方针,实施人才开发工程,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营造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制定有利于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的优惠政策,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在充分开发本地人才资源、挖掘现有人才潜力的同时,大力引进国内外高层人才。同时,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则,加大引智力度,努力营造聚才、育才、用才和栓心留人的经济环境、体制环境、政策环境、人文环境和生活环境。
(六)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经济社会发展并举的方针,一手抓经济加快发展,一手抓社会事业进步。
加快实施可持续发展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结合“十一五”计划和远景规划,搞好土地资源流转,统筹规划资源型产业的开发和中远期接续问题,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大力实施绿化美化工程,努力改善城乡生态环境。继续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有效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根本保证。处理好城乡建设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人口控制的关系,按照建设现代化开放城市的要求和城乡一体、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原则,体现太平经济、文化特色、高水平地搞好城市规划设施。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吸纳聚集资金,加快细河南岸开发。继续以改善城市形象、增强服务功能为目标,采取逐年办几件实事,加强老城区改造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不懈地搞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让太平绿起来,美起来,静起来,亮起来。坚持用市场经济手段“经营城市”,积极探索建立城市建设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快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发挥好街道社区作用,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发展小城镇是一个大战略,加快水泉镇的小城镇建设步伐,要坚持科学规划,政策扶持,合理布局,多渠道筹措资金,提高小城镇建设水平。认真实施村容村貌整治工程,治理脏乱差,建设具有现代气息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城乡建设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依法加强对土地等各类资源的保护。严格执行土地利用规划,依法严格保护耕地。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提高人均耕地面积。大力拓展新的就业领域,多渠道地安排就业。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广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失业保险制度,积极稳妥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伤、生育保险。规范低保和公益性岗位资金发放工作,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和保值增值机制,确保养老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推进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体制、机制、人事制度改革,强化素质教育,优化学校布局,加强中小学师资队伍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倡导文明高雅的文化娱乐活动,严厉打击邪教、封建迷信和黄、赌、毒等违法行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进一步增强人民体质,继续加大对体育事业的投入,推动体育产业话和社会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农村卫生和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初步建成与人民生活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医疗保障体系、卫生服务和执法监督体系。
实施这些发展战略,完成“十一五”期间的各项任务,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创新。解放思想是贯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过程的重大历史课题,是全体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基本前提,是全区各行各业开创新局面的重要保证。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始终要把解放思想放在首位。一是树立加快发展的意识。要对比先进看海州,实事求是地看到我区的差距,虚心学习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防骄破满,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危机感和使命感。二是树立开拓创新的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要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摒弃因循守旧的思维方式,增强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推进思维创新、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三是树立市场服务意识。要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大经济体制改革力度,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
三、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党的
建设,努力实现太平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一)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 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是整体推进我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要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坚持依法治区和以德治区相结合,在积极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
一要坚持以城乡共建为统领,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以城乡共建为统领,努力把思想建设、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建设水平。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理想信念是思想道德建设的灵魂和方向,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各项社会事业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因此,必须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牢固树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太平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实现跨越式发展,更加需要自强不息、不懈奋斗的崇高精神。今后五年,在解放思想上要有新突破,必须把解放思想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以观念更新促进经济和社会跨越式发展,要彻底清除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旧观念,克服小进即满、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因循守旧,墨守陈规的僵化思想,求稳怕乱、怕担风险的思维定式和“等靠要”、无所作为的畏难情绪。一定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团结奋进、务实争先的太平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教育和引导干部群众不断增强市场意识、开放意识、发展
意识、进取意识和改革意识、创新意识,牢固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努力在全区人民中形成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特别是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和法制教育。倡导尊重知识、弘扬科学的时代风尚,培育扶贫济困、和睦友爱的人际关系,形成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社会风气,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体系。
大力活跃群众文化生活。要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设施,开展健康有益的群众文化活动,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要强化阵地建设,充分发挥阵地作用,加强区图书馆、文化馆的建设,太平广场的建设和新住宅小区的建设都要充分考虑群众文化活动的需要,为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娱乐空间。要充分发挥地区单位文化体育设施的作用,坚持实行文化活动共搞、文体设施共用、重大节日共庆、文明成果共享。要区分不同层次、不同领域、搞好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和社区文化,尤其要以社区文化建设为重点,广泛开展广场文化活动,举办各种纳凉晚会、节日联欢会,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用先进文化武装人们头脑。要大力发展体育事业,积极推行全民健身。
广泛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要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护人员素质,加大防疫工作监督执法力度,做好计划免疫工作,促进全区卫生事业发展。要坚持人口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努力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
以充实内容、创新思路为着眼点,把以城乡共建为统领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城市积极推进文明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核心作用,调动社区各单位的积极性,走责任共担、活动共办、文
明共建之路,提高文明城市的建设水平,增强城市对农村的牵动力。在农村,把城乡共建同“十星级文明户”和“图强致富文明带”创建活动结合起来,着力做好提高农民素质、整治村屯环境、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收入水平这篇大文章,以此推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实现城乡相互促进和优势互补。同时,进一步采取措施,把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和军民警民共建活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以增强时代感和感染力为切入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发扬优良传统的同时,努力探索新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机制。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紧密结合我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及时掌握群众的思想情绪,摸清思想脉搏,认真做好解疑释惑、化解矛盾、统一思想、鼓舞士气的工作。及时总结和推广基层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经验,努力扩大覆盖面,提高时效性,增强影响力。针对改革开放给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带来的多样性,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入情入理,入脑入心。不断提高政工干部的素质,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专兼职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二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区。
认真实施依法治区方略,把全区经济、文化和各项社会事业管理逐步纳入法制轨道。要坚持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行政行为和行政执法活动,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积极推进司法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审判、检察、警务公开制度,建立健全错案追究制度,切实提高执法水平。要加强党对群团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桥
梁纽带作用,使其围绕党的工作中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加强党的统战工作,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做好工商联、民族、侨务、宗教、对台等工作。坚持党管武装,加强党对武装工作的领导,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做好民兵预备役工作,发挥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大力加强政法队伍建设,严厉查处以权谋私、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等执法犯法行为,坚决遏制司法腐败。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努力营造全民学法、知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三要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了。维护社会稳定是太平振兴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要继续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全面落实维护稳定工作领导责任制,正确处理和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高度重视信访工作,认真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妥善处理纠纷,增强防范和处理群众性、突发性事件的能力。认真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以创建安全小区、安全乡镇、安全单位为载体,创建省级平安区,建立健全群防群控的治安防范网络。要搞好安全生产、文明生产。坚持严打整治方针不动摇,依法严厉打击黑恶势力和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高度警惕和坚决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深入开展同“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确保社会稳定。
(二)认真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问题,推进和谐太平建设。
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体现,也是构建和谐太平的关键所在。我们必须把提高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作为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经过五年的努力,使太平城乡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要把促进就业作为“十一五”期间全区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继续坚持就业优先战略,重点推进棚户区下岗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采煤沉陷区搬迁的下岗失业人员、并轨失业人员、“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加大就业培训、安置就业和劳务输出力度,要特别注重各项社会救助事业的公平公正,规范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公益性岗位资金、困难救助资金的使用问题。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抓好保险扩面工作。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加大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力度。配合市政府抓好城南、高德棚户区改造居民回迁工作,争取把高德东山、孙家湾地区的居民纳入棚户区改造范围,做好采煤沉陷居民搬迁工作,彻底从根本上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人大机关和人大代表的作用,切实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的决定》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政协工作的意见》。切实理顺好区委、人大、政府、政协之间的关系,加强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务上的沟通与协调。大力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充分发挥职代会、村委会、居委会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和企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努力营造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夯实构建和谐太平的社会基础。要重视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使之同满足人民
群众多样化生活需求、推进基层民主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结合起来,取得更好的成效。要扎扎实实地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大力推进和谐社区、和谐机关、和谐企业、和谐学校等和谐基层建设活动,不断把和谐太平建设工作推向深入。和谐社区、和谐村屯建设要讲求实际,惠及群众,防止搞形式主义,杜绝华而不实的花架子。要把创建和谐社区、和谐村屯活动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切实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在构建和谐太平中的重要作用。
以水泉镇小城镇建设为重点,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结合城南工业园建设,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合理布局,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快水泉镇的小城镇建设,扎实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进程,为构建和谐太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于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我们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努力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坚强可靠的政治保证。
一要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干部,切实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
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决定党的建设的方向,是党的建设的核心内容。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最根本的是进
一步实施理论武装工程。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精神实质,正确认识改革开放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新鲜事物,正确认识国际竞争和国际政治斗争的新形势,坚决抵制剥削阶级特别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侵蚀,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充分发挥党校培训和轮训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作用,加大干部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加强党性锻炼,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切实增强群众观念。面对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党的意识和执政意识,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尤其要发挥党的全委会作用,积极探索党委统一领导下的有机和谐的工作机制,推进党委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要注意研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领导工作规律,不断改进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大力精简会议、文件,真正走出去、沉下来,到群众中和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困难,总结经验,推动工作。围绕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更加自觉地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贯穿于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驾驭市场经济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要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能否把政治坚定、视野开阔、开拓创新、清正廉洁、
群众公认、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优秀干部选拔进领导班子,能否让已在领导岗位上的干部勤政务实、廉政为民、不甘人后、不断激发思想活力和创造精神,能否由这样一批人组建起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精诚团结、一心干事业、有浩然正气、让群众服气的各级领导班子,决定着太平的前途和命运。各级党委要始终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要用党性看人,出以公心用人。坚决贯彻区委提出的“提拔强的、调整弱的、撤换看的、惩治贪占的”的原则,选择任用干部。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不能让那些政治素质差的人进班子。要以党性看人,用事业选人,以政绩取人,让想干、会干、实干、能干成事者有其位,让只想做官、不想干事、工作平庸的人让其位。要注重群众公认,多渠道的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对群众意见大、反映差的干部决不能提拔使用。要创造干部创业的大环境,努力做到风正、气顺、人和。
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为建立高素质干部队伍提供制度保证。要以扩大选人用人中的群众参与程度为着力点,以解决干部能上能下为突破口,尽快形成“优用、平调、庸下”的用人机制。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有计划有步骤地扩大干部工作的民主,健全和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制,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任前公示、党委任免干部票决等制度和程序,大力推进干部交流,切实加强干部监督和考核,推行领导班子实绩公开、述职公开、评议公开和评议结果公开反馈的“三公开一反馈”制度。运用考核结果,加强干部调整,在干部队伍中努力营造勤政、廉政、务实创新、有为的氛围。全面贯彻落实党政正职干部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由区委常委会提名、全委会无记名投票表决制度和部分中层副职干部实行“四荐两考”。为使党的事业发达、后继有人,必须抓紧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同时要注意选拔有
能力、干事业的其他年龄段的优秀干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要重视培养、选拔妇女干部、非党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老干部是党的宝贵财富,尊重老干部就是尊重历史,要带着真正的感情做好老干部工作,从政治上、生活上关心老干部,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三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着重增强党的基层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影响力,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上下功夫,努力开创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
大力加强街道党建工作。根据新形势的要求,把街道、社区基层组织建设摆到重要位置,进一步加强改进街道基层党组织建设,更好地发挥其在发展经济、服务社区、维护稳定中的重要作用。加强社区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离退休党员、下岗职工党员的管理,发挥党员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要从实际出发,逐步改善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条件。
要继续抓好企业党建工作,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要教育引导党员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企业改革脱困中发挥作用,在企业发展中建功立业。重视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工作,积极探索在各种新经济组织中搞好党的建设的途径,加强机关事业党建工作,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巩固和扩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学习教育活动成果,健全农村基层组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常效机制和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普遍推行“两推一选”,选好配强乡镇党委书记和村党支部书记,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要积极探索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机制,大力开展好党群共建文明社区活动。要切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认真做好党员的发展、教育和管理工作,不断深化“三杯”竞赛和“共产党员工程”活动。认真研究企业党员队伍发挥作用问题,完善流动党员管理办法,积极做好新党员发展工作,妥善处置不合格党员,从而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支持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
四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经济越是发展,越要反腐败;越是困难的时候,越需要干部与群众同甘共苦。因此,必须高举反腐倡廉旗帜,坚持从严治党方针,不断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中共太平区委关于贯彻落实的具体实施意见》。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班子成员要按分工的战线和部门抓好廉政建设。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模范执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所有党员干部都要以自己的品德修养、人格力量、知识水平、工作实绩来赢得群众的信赖。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是惩治腐败、警示干部的重要措施,是纪委的神圣职责。要敢于和善于查处有影响的大案要案,对证据确凿的腐败分子,不论是什么人,都要依纪依法严肃查处。继续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认真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坚持标本兼治,突出治本,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力度。针对“权、钱、人”管理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进行政审批、财政制度和干部人事制度等项改革,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要把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有形化,认真执行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重大事项报告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答复、
谈话诫免等制度,逐步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领导干部权力活动延伸到哪里,党组织的监督就实施到哪里。
五要转变工作作风,切实做到勤政务实。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必须紧密结合更好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来进行,紧密结合加强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来进行。要坚持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宗旨,身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职,多做利民之事。要下力量解决目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宗旨淡化、作风不实的问题。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在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上狠下功夫,特别要紧紧围绕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集中时间和精力,扑下身子,深入基层,到困难多、问题大的地方去,摸实情,解难题。围绕密切党同群众的联系,建立健全推进工作落实的机制,全面实行重点工作和重大事项目标责任管理,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具体任务和执行责任,切实形成抓落实的工作体系。坚决推行工作限时办结制,贯彻落实县级领导干部月计划、部门周计划的工作制度。要实行严格的工作责任制,不断增强“五种意识”,区委区政府督查室,加强督促检查,逐项抓好工作落实,坚决刹住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歪风。对工作不负责任,作风漂浮不务实事,影响本部门、本单位改革发展稳定,酿成事端或造成严重后果的,要坚决依法追究领导者的责任。
同志们,太平的未来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转型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我们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面临的任务光荣而艰巨,尽管在前进的道路上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但我们对未来充满必胜的信心。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中共辽宁省委和阜新
市委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团结和带领全区各族人民,拼搏进取,廉洁务实,为实现太平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而奋斗。太平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