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多重耐药菌培训计划

2013年怀来县中医医院多重耐药菌

感染防治措施培训计划

近年来,多重耐药菌已成为当今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目前医院内多重耐药菌主要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光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及多重耐药的醋酸钙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多重耐药菌的防控措施应着重强调“防”,包括防止耐药菌的产生、防止耐药菌的传播。

一、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是减少耐药菌产生的主要因素 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发〔2009〕38号)要求,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正确、合理地实施抗菌药物给药方案,加强抗菌药物使用前标本的送检,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可很大程度地减少或者延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二、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执行情况是决定耐药菌在院内传播的重要环节 大量循证医学的证据证明,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最经济、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1.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2.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3.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4.摘掉手套后;5.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应洗手或手消毒;6.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7.无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三、实施严格的隔离措施是预防耐药菌传播的方法之一

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的患者实施严格的隔离措施,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不能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医务人员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粪便时,应当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诊疗护理操作后,必须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

四、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是避免耐药菌传播的重要因素 医务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侵入性操作时,应当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发生。

五、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证清洁有序的医疗环境是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有效措施

加强诊疗环境的卫生管理,认真落实每日的清洁、定期的消毒,能够保证医疗环境的清洁,为医疗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特别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建议使用专用的医疗、清洁物品,用后进行及时清洁和消毒,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表面,坚持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

耐药菌的防控需要全体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每一个环节都是重点、每一名工作人员都有责任、每一个步骤都不可缺少。让我们携起手来,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落实各项措施,为多种耐药菌的防控尽职尽责!

2013年怀来县中医医院多重耐药菌

感染防治措施培训计划

近年来,多重耐药菌已成为当今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目前医院内多重耐药菌主要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光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及多重耐药的醋酸钙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多重耐药菌的防控措施应着重强调“防”,包括防止耐药菌的产生、防止耐药菌的传播。

一、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是减少耐药菌产生的主要因素 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发〔2009〕38号)要求,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正确、合理地实施抗菌药物给药方案,加强抗菌药物使用前标本的送检,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可很大程度地减少或者延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二、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执行情况是决定耐药菌在院内传播的重要环节 大量循证医学的证据证明,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最经济、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1.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2.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3.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4.摘掉手套后;5.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应洗手或手消毒;6.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7.无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三、实施严格的隔离措施是预防耐药菌传播的方法之一

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的患者实施严格的隔离措施,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不能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医务人员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粪便时,应当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诊疗护理操作后,必须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

四、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是避免耐药菌传播的重要因素 医务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侵入性操作时,应当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发生。

五、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证清洁有序的医疗环境是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有效措施

加强诊疗环境的卫生管理,认真落实每日的清洁、定期的消毒,能够保证医疗环境的清洁,为医疗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特别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建议使用专用的医疗、清洁物品,用后进行及时清洁和消毒,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表面,坚持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

耐药菌的防控需要全体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每一个环节都是重点、每一名工作人员都有责任、每一个步骤都不可缺少。让我们携起手来,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落实各项措施,为多种耐药菌的防控尽职尽责!


相关文章

  • 2015年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
  • 2015年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word版) (出处: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 近一个世纪以来,抗菌药物在人类战胜各种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日益突出的多重耐药菌问 ...查看


  • 2014年度医院感染工作总结
  • 2014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 相杰斌 2014年我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按照医院总体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医疗卫生机 ...查看


  • 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措施及培训记录
  • 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管理制度 为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安全,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医院各临床科室必需高度重视对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 二.各临床科室对可疑或明确有 ...查看


  •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试题
  •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试题(38题) 一.单项选择 (5题) 1.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 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 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B ) A ...查看


  • 多重耐药菌试卷
  • 多重耐药菌培训试题 科室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60分,每空5分) 1.发现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应在 .隔离房间门上或患者的床头卡贴 色接触隔离标识. 2.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应送检相应的 ,并追踪检验结果,及时 . 早期诊断多重耐药 ...查看


  •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试题(2)答案
  •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试题 一.多项选择(5题)二.多项选择(7题)三.填空题 (9题) 四.判断题(6题)五.简答题(1题) 一.单项选择 (5题) 1.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 ...查看


  • 2013年度各级各类人员院内感染培训计划
  • 2013年度各级各类人员院内感染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的 为了不断强化全体工作人员对预防医院感染的认识及知识水平,把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始终贯穿于医疗活动中,从而提高全体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的防范意识,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查看


  • 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
  • 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 1. 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多重耐药菌患者前后.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 后.接触患者体液或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及从患者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应实施手卫生. 医务人员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无 ...查看


  • 手术部位感染等四个指南培训考试题
  • 2013年<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等四个指南>培训考试卷 科室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45*1) 1.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重点部门有: . . . . . 等. 2.根据外科手术切口微生物污染情况,外科手术切口分为 . .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