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宁夏自治区三支一扶大学生招募考试
《公共基础知识》试题(附参考答案)
注意事项
1. 本次考试是对考生政治、经济、国情等基础知识的测试, 请按要求作答。
2. 本试题考试时限为120分钟,满分100分。
3. 答题前,考生应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用2B 铅笔将准考证号所选项涂黑。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规定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 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试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允许后,方可离开。
一、单选题(下面题目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内括号内,每题0.8分,共32分)
1. 下列哪种情况不可以采用越级行文的方式 ( C ).
A. 情况特殊紧急
B. 需要检举. 控告直接上级机关
C. 某市人民政府为适应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需要,拟在原某林场内建一座具
有一定规模的某市植物园,为此,决定向上级机关致文请求批准
D. 国家林业局致文某县林业局要求调查该县某处森林发生重大火灾的原因,该县林业局调查清楚后向国家林业局行文报告
2. 某中学生在上网查询资料时,发现有人正在利用国际互联网泄漏国家重要的经济情报. 他及时将此事报告了有关部门. 这名中学生履行了 ( A ).
A. 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B. 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
C. 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D. 维护国家荣誉的义务
3. 政府机构构成六要素中,属于政府机构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物质基础是 ( C ).
A. 机构设置
B. 人员组合
C. 行政经费
D. 权责体系
4. 使人与自然既区别开来又联系起来的基础是 ( C ).
A. 地理环境
B. 生产资料
C. 生产劳动
D. 社会意识
5. 公务员晋升正科. 正处级职务,需分别任副科. 副处 ( B ).
A. 一年以上
B. 二年以上
C. 五年以上
D. 四年以上
6.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 ( A ).
A. 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两点论内在地包含着重点论
B. 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前提,重点论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
C. 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内容,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形式
D. 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内容,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形式
7.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 D )
A. 事物变化是否显著
B. 事物变化是否迅速
C. 事物变化中是否有新质要素产生
D. 事物变化是否超越度的范围
8. 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主导性的平等原则应该是. ( C )
A. 经济平等
B. 社会平等
C. 机会均等
D. 利益均等
9. 所有的社会问题都是源于“文化价值上的冲突”这是社会学中( D )理论流派的观点。
A. 文明冲突论
B. 社会解体论
C. 文化失调论
D. 价值冲突论
10. 社会变迁是指. ( C )
A. 社会由无序向有序、由低级向高级的演进
B. 社会结构的变化与调整。
C. 表示一切社会现象,特别是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的范畴
D. 社会渐进性的平缓变化过程
11. 哲学为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因为 ( A ).
A. 哲学是对各门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B. 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C. 哲学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D. 哲学是科学的理论体系
12.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劳动是公民的 ( C ).
A. 权利
B. 义务
C. 权利和义务
D. 职责
13. 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 ( C ).
A. 一国两制
B. 和平统一
C.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 台湾事实上的主权地位
14. 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是因为感性认识. ( C )
A. 是不可靠的
B. 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C. 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反映
D. 是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的
15. 决定论和非决定论的分歧在于. ( D )
A. 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B. 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
C. 是否承认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 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
16. 发展的实质是. ( D )
A. 事物的前进上升运动
B. 事物数量的增加和减少
C. 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D.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7. 唯物辩证法认为( D )
A. 事物发展是必然性作用的结果,偶然性可以忽略不计
B. 事物发展是偶然性的堆积,没有必然性
C. 必然性可以认识,偶然性无法认识
D. 事物发展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综合作用的结果
18.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 A )
A.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 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C.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 事物发展的周期性运动
19. 马克思指出. “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这表明( A ).
A. 人类社会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对象世界
B. 没有人类就没有自然界
C. 自然界的人与社会的人的本质是不同的
D. 人的本质时有时无
20.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这一论断体现了( B ).
A. 现有理论后有实践
B. 理论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
C. 理论是实践的来源
D. 认识决定实践
21.“政府的主要作用是掌舵,而不是划桨. ”这一说法是指( B ).
A .政府应该强化集权
B .政府的主要作用是决策,而不是执行
C .政府应该加强自身组织的建设
D .政府应该成为现代社会的导航员
22.宪法规定,居民委员会. 村民委员会同基层政权的相互关系由法律规定.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基层政权的范畴?( D )
A .乡. 民族乡. 镇的人民政府
B .不设区的市. 市辖区的人民政府
C .不设区的市. 市辖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
D .县人民政府
23.公文中的词语应( A ).
A .含义确切
B .韵味无穷
C .可圈可点
D .色彩丰富
24.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 ).
A .为人民服务
B .尊重人. 理解人. 关心人
C .爱祖国. 爱人民. 爱劳动
D .文明礼貌. 助人为乐. 见义勇为
25.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于( C )召开.
A .北京
B .广州
C .上海
D .武汉
26.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 ).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辛丑条约》
D .《望厦条约》
27.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C ).
A .发展
B .以人为本
C .全面. 协调. 可持续发展
D .统筹兼顾
28.条件反射的发现者是( A ).
A .巴甫洛夫
B .弗洛伊德
C .弗鲁姆
D .卢因
29.我国的编制工作采取( C )领导体制.
A .归口管理
B .统筹统分
C .统一领导. 分级管理
D .各管各的
30.公务员晋升正科. 正处级职务,需分别任副科. 副处( B ).
A .一年以上
B .二年以上
C .三年以上
D .四年以上
31. 秋高气爽的夜里,当我们仰望天空时会觉得星光闪烁不定,这主要是因为( D )。
A. 星星在运动
B. 地球在绕太阳公转
C. 地球在自转
D. 大气的密度分布不稳定,星光经过大气层后,折射光的方向随大气密度的变化而变化
32. 当烟囱排放出的二氧化硫酸性气体,或汽车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烟气上升到空中与水蒸气相遇时,就会形成硫酸和硝酸小液滴,使雨水酸化,这时落到地面的雨水就成了酸雨。酸雨会对环境带来广泛的危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
①腐蚀建筑物和工业设备②破坏露天的文物古迹
③损坏植物叶面,导致森林死亡④使湖泊中鱼虾死亡
⑤破坏土壤成分,使农作物减产甚至死亡⑥饮用酸化物造成的地下水,对人体有害
你认为正确的是( C )。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⑥
C. ①②③④⑤⑥
D. ①②④⑤⑥
33. 高山上煮饭很难把饭煮熟,这是因为( D )。
A. 高山上有雪太冷
B. 高山上没有煤
C. 高山上风太大,火一点着就灭
D. 高山上气压太低
34. 用一个开关控制三盏灯,这三盏灯的连接方式( D )。
A. 一定是串联
B. 一定是并联
C. 一定是又有串联又有并联(混联)
D. 以上三种连接方式都可以
35. “峡”就是两山夹一水的地方,狭而深的河谷地形。长江三峡是我国众多“峡”中的三朵奇葩,景色十分壮观。“峡”的形成是( A )。
A. 由于地壳上升和江河流水不断侵蚀河床,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B. 水流冲刷而成
C. 陡坡壁崩塌
D. 河道弯曲狭窄,河泥淤塞而成
36. 从公共管理角度来说,“一票否决”属于行政决策的( A )。
A. 全体一致原则
B. 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C. 过半数原则
D. 民主集中制原则
37. 对待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态度是( B )。
A. 拥护和继承毛泽东思想
B. 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C. 维护和学习毛泽东思想
D. 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
38. 著名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是( A )人。
A. 英国
B. 法国
C. 德国
D. 意大利
39. 陈毅同志曾经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C )。
A. 人民群众直接参加了淮海战役
B. 人民群众用小车参加淮海战役
C. 人民群众从人力、物力等方面积极支援前线
D. 战役的敌对方害怕人民群众的小车
40. 民族自治地方依照规定录用公务员时,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对少数民族报考者可以( D )。
A. 降分录取
B. 优先录取
C. 先聘后录
D. 适当照顾
二、多项选择题(下面题目中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所有正确答案的
序号填入题内括号内,每题2分,共50分。本题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 阶级是. (AB )
A. 一个历史范畴
B. 一个经济范畴
C. 一个政治范畴
D. 一个思想范畴
2. 构成一个社区的基本要素有. (ABCD )
A. 一定的地域空间
B. 一定数量的人群
C. 在特定地域的特定人群中存有的某些共同利益
D. 在特定地域的特定人群中存在的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
3. 本质和现象的区别在于. ( ABCD )
A. 现象是表面的,本质是深刻的
B. 现象是易逝的,本质是稳定的
C. 现象是个别的,本质是同类现象的共性
D. 现象可直接感知,本质要靠思维来把握
4. “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思想可以理解为.(BCD)
A. 真理的形成不需要抽象概括
B. 真理木是抽象不变的公式
C. 真理有其适用的具体范围和条件
D. 真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5.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不同点是. (CD )
A. 自然规律是由客观物质力量决定的,社会规律是由人们的思想动机决定的
B. 自然规律没有阶级性,社会规律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C. 自然规律是自发实现的,社会规律要通过人们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实现
D. 自然规律存在于自然界,社会规律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人类社会之后才产生的,它存在于人类实践活动之中
6. 生物体物质代谢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BCD )
A. 局部水平
B. 器官水平
C. 整体水平
D. 细胞水平
7. 生物技术主要包括. (ABCD )
A. 基因工程
B. 酶工程
C. 发酵工程
D. 细胞工程
8. 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观点是. ( CD )
A. 世界统一于存在
B. 世界是观念的集合
C. 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D. 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9. 下列关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选项中,正确的有. (ABCD )
A. 使用价值是抬物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而价值是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
B.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而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C. 使用价值是具体劳动创造的,而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形成的
D. 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它不会随商品经济的消亡而消亡,而价值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它会随着商品经济的消亡而消亡
10. 使用价值、价值、交换价值的关系是. (ABCD )
A.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 使用价值是不同质的,价值是同质的
C.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或内容
D.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11.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有. (ABCD )
A. 增进人的平等
B. 维护社会公正
C. 保持社会稳定
D. 推动社会发展
12.“十一五”规划第一次提出全面推进科学发展的一整套方略,从实践的角度回答了人们普遍关注的“怎样实现科学发展”的问题,答案主要有( ABCD )
A .以“三农”为重中之重;转变增长方式;坚持自主创新
B .扩大国内需求;坚持深化改革;坚持开放共赢
C .统筹区域发展;坚持节约优先
D .坚持维护环境;坚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人手,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13.“十一五”期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 ABCD )
A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但现在的小康是低水平的. 不全面的小康;产业结构逐步升级,同时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B .农业. 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城镇化进程加快同时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还很尖锐;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同时生产力发展仍面临诸多体制性机制性障碍
C .对外开放范围扩大. 领域拓宽同时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科技不断发展同时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
D .区域协调有进展同时地区发展不平衡仍然存在;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同时社会管理面临一系列新课题
14.“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ABCD )
A .在优化结构. 提高效率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2010年比200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民主法制. 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
B .资源利用率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环境恶化得到遏制,耕地减少过多得到控制
C .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知名品牌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
D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就业持续增加,社会体制比较健全,贫困人口减少,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各方面生活条件较大改善
1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是( ABCD )
A .生产发展
B .生活富裕
C .乡风文明
D .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16. 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中,除了按劳分配的收入,还存在着( ABCD )。
A. 非劳动收入,但又非剥削收入
B. 合法的剥削收入
C. 不是按劳分配,但是劳动所得的收入
D. 经营风险收入
17.毛泽东把“实事求是”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这条思想路线是在( ABCD )。
A .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B .在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C .在反对把苏联经验绝对化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D .在反对把共产党国际的指示神圣化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8.行政行为有效成立的共同要件有( ABCD )。
A .行为的主体合法
B .行为必须在行政机关的权限内,越权无效
C .行为的内容合法
D .符合法定程序,符合法定形式
19.《国家赔偿法》第5条规定,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有( AB )。
A .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行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
B .因公民. 法人或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
C .行政机关针对公民. 法人或其他组织就特定的具体事项采取的影响其权利义务的行为
D .公安人员对公民施以暴力使公民受到伤害或死亡的行为
20.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东西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CD)。
A. 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 意识是人脑产生的特殊物质
C.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 观念的东西同物质的东西是具有同一性的密
21.新中国建立之际,毛泽东提出的外交方针有( ACD )。
A .“一边倒”
B .“反霸权主义”
C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 .“另起炉灶”
22.国家公务员必须严格遵守的政治纪律有( ABCD )。
A .不得散布有损政府声誉的言论
B .不得经商. 办企业以及参与其他盈利性的经营活动
C .不得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组织
D .不能组织或者参加反对政府的集会. 游行. 示威等活动
23.最高人民检察院对( BC )负责。
A .国家主席
B .全国人大
C .全国人大常委会
D .中共中央委员会
24.下列属于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共同具有的政府职能是( ABCD )。
A .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B .宏观经济调控
C .调节社会分配
D .维护市场秩序
25.根据行政职权的产生和方式,行政主体可以划分为( AC )。
A .授权性行政主权
B .内部行政主体
C .职权性行政主体
D .外部行政主体
三、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题的表述,认为正确的在括号内打“√”,认为错误的打“×”(每小题0.9分,共18分)
1. 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扶助义务,既包括承担、提供父母必要的生活费用和赡养费用,也包 括在精神上给予父母必要的慰藉。( √ )
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应该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实行以间接手段为主的 宏观调控,不能采取强制性的命令、指示、规定等行政手
段。( × )
3. 任何事物的变化总是从量变开始的,当量变发展到突破原来事物的度,就会破坏事物质与量的统一,发生质变。( √ )
4. 对于上级的指示,只需参考执行。( × )
5. 世界上既有物质现象又有意识现象,所以世界的本质既是物质的又是意识的。 ( × )
6.任何量变都会引起质变。 ( × )
7.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直接影响法的发展水平。 ( √ )
8.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供不应求时,物价上涨;供过于求时物价下降。所以价格是 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 × )
9.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愚昧无知、失去理想也不是社会主义。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 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 )
10.同一物可以有内容不相容的两个物权。 ( × )
11.一个社会的文明水平,一个人的文明水平,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职业道德意识的强 弱和深浅。 ( √ )
12.公民作为法律关系的主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权利能力。 ( √ )
13.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都可以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 √ )
14.政策性投资也叫竞争性投资。 ( × )
15.行政监察机关也能受理国家公务员的申诉和控告。 ( √ )
16.中国近代早期改良思想家主张 “中体西用”。 ( × )
17.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也可能负刑事责任。 ( √ )
18.通报、通报批评是对党员进行教育的形式,不属于党纪处分。 ( √ )
19.市场经济通过市场机制把社会资源配置到经济效益好的部门和企业,以实现资源的优 化配置。 ( √ )
20.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 )
2016年宁夏自治区三支一扶大学生招募考试
《公共基础知识》试题(附参考答案)
注意事项
1. 本次考试是对考生政治、经济、国情等基础知识的测试, 请按要求作答。
2. 本试题考试时限为120分钟,满分100分。
3. 答题前,考生应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用2B 铅笔将准考证号所选项涂黑。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规定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 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试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允许后,方可离开。
一、单选题(下面题目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内括号内,每题0.8分,共32分)
1. 下列哪种情况不可以采用越级行文的方式 ( C ).
A. 情况特殊紧急
B. 需要检举. 控告直接上级机关
C. 某市人民政府为适应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需要,拟在原某林场内建一座具
有一定规模的某市植物园,为此,决定向上级机关致文请求批准
D. 国家林业局致文某县林业局要求调查该县某处森林发生重大火灾的原因,该县林业局调查清楚后向国家林业局行文报告
2. 某中学生在上网查询资料时,发现有人正在利用国际互联网泄漏国家重要的经济情报. 他及时将此事报告了有关部门. 这名中学生履行了 ( A ).
A. 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B. 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
C. 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D. 维护国家荣誉的义务
3. 政府机构构成六要素中,属于政府机构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物质基础是 ( C ).
A. 机构设置
B. 人员组合
C. 行政经费
D. 权责体系
4. 使人与自然既区别开来又联系起来的基础是 ( C ).
A. 地理环境
B. 生产资料
C. 生产劳动
D. 社会意识
5. 公务员晋升正科. 正处级职务,需分别任副科. 副处 ( B ).
A. 一年以上
B. 二年以上
C. 五年以上
D. 四年以上
6.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 ( A ).
A. 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两点论内在地包含着重点论
B. 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前提,重点论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
C. 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内容,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形式
D. 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内容,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形式
7.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 D )
A. 事物变化是否显著
B. 事物变化是否迅速
C. 事物变化中是否有新质要素产生
D. 事物变化是否超越度的范围
8. 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主导性的平等原则应该是. ( C )
A. 经济平等
B. 社会平等
C. 机会均等
D. 利益均等
9. 所有的社会问题都是源于“文化价值上的冲突”这是社会学中( D )理论流派的观点。
A. 文明冲突论
B. 社会解体论
C. 文化失调论
D. 价值冲突论
10. 社会变迁是指. ( C )
A. 社会由无序向有序、由低级向高级的演进
B. 社会结构的变化与调整。
C. 表示一切社会现象,特别是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的范畴
D. 社会渐进性的平缓变化过程
11. 哲学为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因为 ( A ).
A. 哲学是对各门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B. 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C. 哲学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D. 哲学是科学的理论体系
12.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劳动是公民的 ( C ).
A. 权利
B. 义务
C. 权利和义务
D. 职责
13. 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 ( C ).
A. 一国两制
B. 和平统一
C.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 台湾事实上的主权地位
14. 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是因为感性认识. ( C )
A. 是不可靠的
B. 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C. 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反映
D. 是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的
15. 决定论和非决定论的分歧在于. ( D )
A. 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B. 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
C. 是否承认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 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
16. 发展的实质是. ( D )
A. 事物的前进上升运动
B. 事物数量的增加和减少
C. 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D.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7. 唯物辩证法认为( D )
A. 事物发展是必然性作用的结果,偶然性可以忽略不计
B. 事物发展是偶然性的堆积,没有必然性
C. 必然性可以认识,偶然性无法认识
D. 事物发展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综合作用的结果
18.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 A )
A.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 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C.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 事物发展的周期性运动
19. 马克思指出. “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这表明( A ).
A. 人类社会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对象世界
B. 没有人类就没有自然界
C. 自然界的人与社会的人的本质是不同的
D. 人的本质时有时无
20.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这一论断体现了( B ).
A. 现有理论后有实践
B. 理论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
C. 理论是实践的来源
D. 认识决定实践
21.“政府的主要作用是掌舵,而不是划桨. ”这一说法是指( B ).
A .政府应该强化集权
B .政府的主要作用是决策,而不是执行
C .政府应该加强自身组织的建设
D .政府应该成为现代社会的导航员
22.宪法规定,居民委员会. 村民委员会同基层政权的相互关系由法律规定.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基层政权的范畴?( D )
A .乡. 民族乡. 镇的人民政府
B .不设区的市. 市辖区的人民政府
C .不设区的市. 市辖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
D .县人民政府
23.公文中的词语应( A ).
A .含义确切
B .韵味无穷
C .可圈可点
D .色彩丰富
24.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 ).
A .为人民服务
B .尊重人. 理解人. 关心人
C .爱祖国. 爱人民. 爱劳动
D .文明礼貌. 助人为乐. 见义勇为
25.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于( C )召开.
A .北京
B .广州
C .上海
D .武汉
26.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 ).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辛丑条约》
D .《望厦条约》
27.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C ).
A .发展
B .以人为本
C .全面. 协调. 可持续发展
D .统筹兼顾
28.条件反射的发现者是( A ).
A .巴甫洛夫
B .弗洛伊德
C .弗鲁姆
D .卢因
29.我国的编制工作采取( C )领导体制.
A .归口管理
B .统筹统分
C .统一领导. 分级管理
D .各管各的
30.公务员晋升正科. 正处级职务,需分别任副科. 副处( B ).
A .一年以上
B .二年以上
C .三年以上
D .四年以上
31. 秋高气爽的夜里,当我们仰望天空时会觉得星光闪烁不定,这主要是因为( D )。
A. 星星在运动
B. 地球在绕太阳公转
C. 地球在自转
D. 大气的密度分布不稳定,星光经过大气层后,折射光的方向随大气密度的变化而变化
32. 当烟囱排放出的二氧化硫酸性气体,或汽车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烟气上升到空中与水蒸气相遇时,就会形成硫酸和硝酸小液滴,使雨水酸化,这时落到地面的雨水就成了酸雨。酸雨会对环境带来广泛的危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
①腐蚀建筑物和工业设备②破坏露天的文物古迹
③损坏植物叶面,导致森林死亡④使湖泊中鱼虾死亡
⑤破坏土壤成分,使农作物减产甚至死亡⑥饮用酸化物造成的地下水,对人体有害
你认为正确的是( C )。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⑥
C. ①②③④⑤⑥
D. ①②④⑤⑥
33. 高山上煮饭很难把饭煮熟,这是因为( D )。
A. 高山上有雪太冷
B. 高山上没有煤
C. 高山上风太大,火一点着就灭
D. 高山上气压太低
34. 用一个开关控制三盏灯,这三盏灯的连接方式( D )。
A. 一定是串联
B. 一定是并联
C. 一定是又有串联又有并联(混联)
D. 以上三种连接方式都可以
35. “峡”就是两山夹一水的地方,狭而深的河谷地形。长江三峡是我国众多“峡”中的三朵奇葩,景色十分壮观。“峡”的形成是( A )。
A. 由于地壳上升和江河流水不断侵蚀河床,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B. 水流冲刷而成
C. 陡坡壁崩塌
D. 河道弯曲狭窄,河泥淤塞而成
36. 从公共管理角度来说,“一票否决”属于行政决策的( A )。
A. 全体一致原则
B. 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C. 过半数原则
D. 民主集中制原则
37. 对待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态度是( B )。
A. 拥护和继承毛泽东思想
B. 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C. 维护和学习毛泽东思想
D. 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
38. 著名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是( A )人。
A. 英国
B. 法国
C. 德国
D. 意大利
39. 陈毅同志曾经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C )。
A. 人民群众直接参加了淮海战役
B. 人民群众用小车参加淮海战役
C. 人民群众从人力、物力等方面积极支援前线
D. 战役的敌对方害怕人民群众的小车
40. 民族自治地方依照规定录用公务员时,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对少数民族报考者可以( D )。
A. 降分录取
B. 优先录取
C. 先聘后录
D. 适当照顾
二、多项选择题(下面题目中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所有正确答案的
序号填入题内括号内,每题2分,共50分。本题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 阶级是. (AB )
A. 一个历史范畴
B. 一个经济范畴
C. 一个政治范畴
D. 一个思想范畴
2. 构成一个社区的基本要素有. (ABCD )
A. 一定的地域空间
B. 一定数量的人群
C. 在特定地域的特定人群中存有的某些共同利益
D. 在特定地域的特定人群中存在的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
3. 本质和现象的区别在于. ( ABCD )
A. 现象是表面的,本质是深刻的
B. 现象是易逝的,本质是稳定的
C. 现象是个别的,本质是同类现象的共性
D. 现象可直接感知,本质要靠思维来把握
4. “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思想可以理解为.(BCD)
A. 真理的形成不需要抽象概括
B. 真理木是抽象不变的公式
C. 真理有其适用的具体范围和条件
D. 真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5.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不同点是. (CD )
A. 自然规律是由客观物质力量决定的,社会规律是由人们的思想动机决定的
B. 自然规律没有阶级性,社会规律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C. 自然规律是自发实现的,社会规律要通过人们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实现
D. 自然规律存在于自然界,社会规律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人类社会之后才产生的,它存在于人类实践活动之中
6. 生物体物质代谢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BCD )
A. 局部水平
B. 器官水平
C. 整体水平
D. 细胞水平
7. 生物技术主要包括. (ABCD )
A. 基因工程
B. 酶工程
C. 发酵工程
D. 细胞工程
8. 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观点是. ( CD )
A. 世界统一于存在
B. 世界是观念的集合
C. 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D. 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9. 下列关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选项中,正确的有. (ABCD )
A. 使用价值是抬物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而价值是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
B.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而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C. 使用价值是具体劳动创造的,而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形成的
D. 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它不会随商品经济的消亡而消亡,而价值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它会随着商品经济的消亡而消亡
10. 使用价值、价值、交换价值的关系是. (ABCD )
A.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 使用价值是不同质的,价值是同质的
C.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或内容
D.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11.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有. (ABCD )
A. 增进人的平等
B. 维护社会公正
C. 保持社会稳定
D. 推动社会发展
12.“十一五”规划第一次提出全面推进科学发展的一整套方略,从实践的角度回答了人们普遍关注的“怎样实现科学发展”的问题,答案主要有( ABCD )
A .以“三农”为重中之重;转变增长方式;坚持自主创新
B .扩大国内需求;坚持深化改革;坚持开放共赢
C .统筹区域发展;坚持节约优先
D .坚持维护环境;坚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人手,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13.“十一五”期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 ABCD )
A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但现在的小康是低水平的. 不全面的小康;产业结构逐步升级,同时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B .农业. 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城镇化进程加快同时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还很尖锐;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同时生产力发展仍面临诸多体制性机制性障碍
C .对外开放范围扩大. 领域拓宽同时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科技不断发展同时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
D .区域协调有进展同时地区发展不平衡仍然存在;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同时社会管理面临一系列新课题
14.“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ABCD )
A .在优化结构. 提高效率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2010年比200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民主法制. 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
B .资源利用率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环境恶化得到遏制,耕地减少过多得到控制
C .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知名品牌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
D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就业持续增加,社会体制比较健全,贫困人口减少,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各方面生活条件较大改善
1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是( ABCD )
A .生产发展
B .生活富裕
C .乡风文明
D .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16. 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中,除了按劳分配的收入,还存在着( ABCD )。
A. 非劳动收入,但又非剥削收入
B. 合法的剥削收入
C. 不是按劳分配,但是劳动所得的收入
D. 经营风险收入
17.毛泽东把“实事求是”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这条思想路线是在( ABCD )。
A .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B .在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C .在反对把苏联经验绝对化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D .在反对把共产党国际的指示神圣化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8.行政行为有效成立的共同要件有( ABCD )。
A .行为的主体合法
B .行为必须在行政机关的权限内,越权无效
C .行为的内容合法
D .符合法定程序,符合法定形式
19.《国家赔偿法》第5条规定,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有( AB )。
A .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行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
B .因公民. 法人或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
C .行政机关针对公民. 法人或其他组织就特定的具体事项采取的影响其权利义务的行为
D .公安人员对公民施以暴力使公民受到伤害或死亡的行为
20.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东西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CD)。
A. 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 意识是人脑产生的特殊物质
C.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 观念的东西同物质的东西是具有同一性的密
21.新中国建立之际,毛泽东提出的外交方针有( ACD )。
A .“一边倒”
B .“反霸权主义”
C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 .“另起炉灶”
22.国家公务员必须严格遵守的政治纪律有( ABCD )。
A .不得散布有损政府声誉的言论
B .不得经商. 办企业以及参与其他盈利性的经营活动
C .不得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组织
D .不能组织或者参加反对政府的集会. 游行. 示威等活动
23.最高人民检察院对( BC )负责。
A .国家主席
B .全国人大
C .全国人大常委会
D .中共中央委员会
24.下列属于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共同具有的政府职能是( ABCD )。
A .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B .宏观经济调控
C .调节社会分配
D .维护市场秩序
25.根据行政职权的产生和方式,行政主体可以划分为( AC )。
A .授权性行政主权
B .内部行政主体
C .职权性行政主体
D .外部行政主体
三、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题的表述,认为正确的在括号内打“√”,认为错误的打“×”(每小题0.9分,共18分)
1. 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扶助义务,既包括承担、提供父母必要的生活费用和赡养费用,也包 括在精神上给予父母必要的慰藉。( √ )
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应该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实行以间接手段为主的 宏观调控,不能采取强制性的命令、指示、规定等行政手
段。( × )
3. 任何事物的变化总是从量变开始的,当量变发展到突破原来事物的度,就会破坏事物质与量的统一,发生质变。( √ )
4. 对于上级的指示,只需参考执行。( × )
5. 世界上既有物质现象又有意识现象,所以世界的本质既是物质的又是意识的。 ( × )
6.任何量变都会引起质变。 ( × )
7.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直接影响法的发展水平。 ( √ )
8.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供不应求时,物价上涨;供过于求时物价下降。所以价格是 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 × )
9.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愚昧无知、失去理想也不是社会主义。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 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 )
10.同一物可以有内容不相容的两个物权。 ( × )
11.一个社会的文明水平,一个人的文明水平,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职业道德意识的强 弱和深浅。 ( √ )
12.公民作为法律关系的主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权利能力。 ( √ )
13.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都可以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 √ )
14.政策性投资也叫竞争性投资。 ( × )
15.行政监察机关也能受理国家公务员的申诉和控告。 ( √ )
16.中国近代早期改良思想家主张 “中体西用”。 ( × )
17.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也可能负刑事责任。 ( √ )
18.通报、通报批评是对党员进行教育的形式,不属于党纪处分。 ( √ )
19.市场经济通过市场机制把社会资源配置到经济效益好的部门和企业,以实现资源的优 化配置。 ( √ )
20.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