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阿炳在1950]

18 阿炳在195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阿炳代表作《二泉映月》的形成及其在音乐界的影响;

(2)掌握电视专题片(电视解说词)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朗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了解阿炳的经历和他的《二泉映月》;探究解说词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本文,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新中国就没有阿炳,就没有阿炳的艺术,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1.了解阿炳的人生际遇。

2.了解抢救《二泉映月》等珍贵文化遗产的过程和意义。

☞教学难点

1.体会并学习本文的写作特点,注重学习倒叙、插叙等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诵读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录音机、磁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首先让学生欣赏《二泉映月》二胡曲,教师深情地朗读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引导学生进入到课文的意境。

二、整体感知

1.简介电视专题片文字稿。

学生交流课下搜集的资料,小组间进行。

2.简介《二泉映月》。

3.分角色朗读课文。

4.快速阅读,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的内容。

三、梳理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第一部分后思考这一部分围绕阿炳写了哪些内容?看了这些后说一下你对阿炳的初步印象。

明确:①《二泉映月》被发现的过程。

②阿炳因自编自演《金圆券害煞老百姓》被勒令不准再公开场合卖艺。

③阿炳的坎坷人生和艺术生涯。

④阿炳的性格特点。

2.这一部分在写法上,你有何收益(同学间交流,可从记叙手法、修辞、表达的感情等方面来探讨。)

明确:①用倒叙的方法引出《二泉映月》被发现的过程。

②用插叙的方法介绍阿炳的艺术生涯和坎坷人生。

3.速读第二部分回答,这一部分重点写了什么,通过哪些表达方式来刻画人物的?

明确:写录音的经过和录音三个月后阿炳去世。

写录制《二泉映月》的经过,简略写录制其他五首曲子。在写《二泉映月》时又重点写了“倒带”时,阿炳听自己的演奏录音,阿炳欣喜、高兴的神情和动作。

4.细读第三部分,探讨本文的中心及写作特点。

(1)中心思想。

介绍了阿炳的人生经历,也叙述了《二泉映月》成为世界名曲的经过,赞扬了阿炳饱经沧桑却仍然坚强不屈的性格。

(2)写作特点。

①作为电视专题片的文字稿,本文在叙事方式上最显著的特点是:多人、多角度地叙事,增强人物的真实性;众多人物的同期声采访既增添了历史感,也增添了现场效果;同时,增添了电视画面的可看性。

②解说词中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更加突出主题。

☞教案点评

《阿炳在1950》是中央电视台系列专题片《记忆》的文字稿,容量很大,内容繁杂,因而在教案设计时,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了解电视解说词的特点,学习对复杂信息进行筛选、梳理、分析、综合的方

法,例如让学生整理课文写了阿炳哪几件事,他的性格特点等资讯;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体会人物的人格魅力。通过创设情境。启发点拨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

18 阿炳在195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阿炳代表作《二泉映月》的形成及其在音乐界的影响;

(2)掌握电视专题片(电视解说词)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朗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了解阿炳的经历和他的《二泉映月》;探究解说词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本文,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新中国就没有阿炳,就没有阿炳的艺术,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1.了解阿炳的人生际遇。

2.了解抢救《二泉映月》等珍贵文化遗产的过程和意义。

☞教学难点

1.体会并学习本文的写作特点,注重学习倒叙、插叙等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诵读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录音机、磁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首先让学生欣赏《二泉映月》二胡曲,教师深情地朗读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引导学生进入到课文的意境。

二、整体感知

1.简介电视专题片文字稿。

学生交流课下搜集的资料,小组间进行。

2.简介《二泉映月》。

3.分角色朗读课文。

4.快速阅读,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的内容。

三、梳理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第一部分后思考这一部分围绕阿炳写了哪些内容?看了这些后说一下你对阿炳的初步印象。

明确:①《二泉映月》被发现的过程。

②阿炳因自编自演《金圆券害煞老百姓》被勒令不准再公开场合卖艺。

③阿炳的坎坷人生和艺术生涯。

④阿炳的性格特点。

2.这一部分在写法上,你有何收益(同学间交流,可从记叙手法、修辞、表达的感情等方面来探讨。)

明确:①用倒叙的方法引出《二泉映月》被发现的过程。

②用插叙的方法介绍阿炳的艺术生涯和坎坷人生。

3.速读第二部分回答,这一部分重点写了什么,通过哪些表达方式来刻画人物的?

明确:写录音的经过和录音三个月后阿炳去世。

写录制《二泉映月》的经过,简略写录制其他五首曲子。在写《二泉映月》时又重点写了“倒带”时,阿炳听自己的演奏录音,阿炳欣喜、高兴的神情和动作。

4.细读第三部分,探讨本文的中心及写作特点。

(1)中心思想。

介绍了阿炳的人生经历,也叙述了《二泉映月》成为世界名曲的经过,赞扬了阿炳饱经沧桑却仍然坚强不屈的性格。

(2)写作特点。

①作为电视专题片的文字稿,本文在叙事方式上最显著的特点是:多人、多角度地叙事,增强人物的真实性;众多人物的同期声采访既增添了历史感,也增添了现场效果;同时,增添了电视画面的可看性。

②解说词中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更加突出主题。

☞教案点评

《阿炳在1950》是中央电视台系列专题片《记忆》的文字稿,容量很大,内容繁杂,因而在教案设计时,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了解电视解说词的特点,学习对复杂信息进行筛选、梳理、分析、综合的方

法,例如让学生整理课文写了阿炳哪几件事,他的性格特点等资讯;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体会人物的人格魅力。通过创设情境。启发点拨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


相关文章

  • 阿炳在1950
  • 18 阿 炳 在 1 9 5 0 执笔:黄志翔 教学目标: 1.了解阿炳坎坷的一生: 2.了解其代表作<二泉映月>的形成及其在音乐界的影响: 3.掌握电视专题片(电视解说词)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2.3. 课时安排: ...查看


  • [二泉映月]是描绘二泉映月的吗?
  • 我国民间音乐家华彦均(瞎子阿炳,1893-1950年)创作的二胡曲<二泉映月>,以其优美而深沉的旋律,拨动了无数中外听众的心弦.<二泉映月>不仅是一首优秀的中国名曲,而且可谓享誉全球的世界名曲.但是,这首乐曲的标题是 ...查看


  • "瞎子阿炳"传奇
  • 阿炳算得上是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无锡人之一,在无锡市中心寸土寸金的崇安寺商业区,竖立的一尊阿炳的雕像,反映出他在这座城市的地位和声望. 阿炳雕像头戴礼帽.佝偻着身子,左手握弦.右手持弓,低着头,全部注意力都倾注在搁于腰间的二胡上. 整座塑像呈现 ...查看


  • [二泉映月]说课
  • 说课<二泉映月> 说教材 <二泉映月>是小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瞎子阿炳创作名曲<二泉映月>的背景,这是一篇人物传记,通过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过程,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热 ...查看


  • 二泉映月赏析
  • <二泉映月>赏析 二泉位于江苏无锡锡惠公园内,原名惠泉,始凿于唐大历年间,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了.锡惠公园包括锡.惠两山,惠山有九龙十三泉,尤以第二泉闻名于世,唐代杰出品茶专家陆羽尝遍天下二十多个有名的泉,评此泉为第二,世 ...查看


  • 民族乐器介绍
  • 民族乐器介绍.作品欣赏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通过几种民族乐器,了解民族器乐的四大分类: 2.通过欣赏,培养学生欣赏的能力: 3. 能够对乐曲的感受及相关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乐观向上.坚韧不拔.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查看


  • 二胡十大名曲
  • 二胡十大名曲 Journal 1.二泉映月 二胡独奏曲. <二泉映月>是我国民族器乐曲中不可多得的传世之作.曲中二泉,即江苏无锡惠山泉,世称"天下第二泉".作者华彦钧(阿炳)以"二泉映月" ...查看


  •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
  • 初中语文各版本各册次教材目录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 课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课文名称 背影(朱自清) 永久的悔(季羡林) 铁骑兵(杨朔 ...查看


  • 专题片创作感想
  • 专题片创作感想 --浅析"叙事断点"的处理 一."叙事断点"概述 众所周知,电视专题片是以画面语言为主,有声语言等为辅的艺术形态.因此,能否将流畅的构思转化为生动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摄录到丰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