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现值法在无形资产评估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对无形资产收益现值法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并对当前无形资产评估中较难确定的收益现值法的四个基本要素进行了确定。
无形资产评估一般是指由专门机构依据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特定主体所拥有的无形资产价值的评定估算,是资产评估的重要组成内容。目前,国内外评估界对无形资产进行价值评估在实践中采用收益现值法的最多,但由于各个参数选取上的随意性和不严格,使评估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一、收益现值法的基本模型
收益现值法又称收益还原法、收益本金化法。收益现值法是把被评估无形资产剩余寿命期间内的预期未来收益,按照一定的贴现率折成现值,从而确定被评估无形资产价格的方法。基本原理是根据被评估资产未来能够为资产使用方带来的收益高低确定资产的价值。对于一项无形资产而言,使用该无形资产能够为企业带来的收益越高,其价值就越大,这正充分体现了无形资产的价值原理。
(一)应用收益现值法的前提条件和适用范围
收益现值法是将评估对象的预期周期性的收益,折算成现在价值的一种方法,这里有一个基本前提:任何买主在购买该项资产时,支付的现款绝不会多于该项资产(或与其具有相同风险因素的相似资产)的预期收益的现值。
此外,运用收益现值法进行评估时,对于被评估资产来说还需具备以下三个前提条件:
1.具有独立的能够连续获得预期收益的能力
被评估资产一般须具有独立的创收能力,并且能够不断地获得预期的收益;对于虽然不能独立创收的资产,但若能够通过一定方式,计算其为总收益所单独发挥的作用,亦可运用收益现值法先评出总资产的现值,然后按照该项资产对总收益额贡献的大小或比率,间接计算出其价值。
例如,某企业不但拥有专利技术,而且有驰名商标等无形资产,显然专利技术以及驰名商标必须与其它有形资产相结合,通过一系列地生产、制造并销售产品,才能获得预期收益。在评估这家企业的无形资产时,可以首先运用收益现值法评出整体企业总的现值,然后使用重置成本法或者现行市价法评出各类有形资产的现值,其差额即为所有无形资产的总现值。这种间接计算无形资产价值的方法,也叫割差法。但若不能单独计算该企业某项专利技术及驰名商标等多项无形资产分别对总收益所做出的贡献大小或比重,则无法利用收益法评出各项无形资产的现值。
收益现值法在无形资产评估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对无形资产收益现值法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并对当前无形资产评估中较难确定的收益现值法的四个基本要素进行了确定。
无形资产评估一般是指由专门机构依据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特定主体所拥有的无形资产价值的评定估算,是资产评估的重要组成内容。目前,国内外评估界对无形资产进行价值评估在实践中采用收益现值法的最多,但由于各个参数选取上的随意性和不严格,使评估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一、收益现值法的基本模型
收益现值法又称收益还原法、收益本金化法。收益现值法是把被评估无形资产剩余寿命期间内的预期未来收益,按照一定的贴现率折成现值,从而确定被评估无形资产价格的方法。基本原理是根据被评估资产未来能够为资产使用方带来的收益高低确定资产的价值。对于一项无形资产而言,使用该无形资产能够为企业带来的收益越高,其价值就越大,这正充分体现了无形资产的价值原理。
(一)应用收益现值法的前提条件和适用范围
收益现值法是将评估对象的预期周期性的收益,折算成现在价值的一种方法,这里有一个基本前提:任何买主在购买该项资产时,支付的现款绝不会多于该项资产(或与其具有相同风险因素的相似资产)的预期收益的现值。
此外,运用收益现值法进行评估时,对于被评估资产来说还需具备以下三个前提条件:
1.具有独立的能够连续获得预期收益的能力
被评估资产一般须具有独立的创收能力,并且能够不断地获得预期的收益;对于虽然不能独立创收的资产,但若能够通过一定方式,计算其为总收益所单独发挥的作用,亦可运用收益现值法先评出总资产的现值,然后按照该项资产对总收益额贡献的大小或比率,间接计算出其价值。
例如,某企业不但拥有专利技术,而且有驰名商标等无形资产,显然专利技术以及驰名商标必须与其它有形资产相结合,通过一系列地生产、制造并销售产品,才能获得预期收益。在评估这家企业的无形资产时,可以首先运用收益现值法评出整体企业总的现值,然后使用重置成本法或者现行市价法评出各类有形资产的现值,其差额即为所有无形资产的总现值。这种间接计算无形资产价值的方法,也叫割差法。但若不能单独计算该企业某项专利技术及驰名商标等多项无形资产分别对总收益所做出的贡献大小或比重,则无法利用收益法评出各项无形资产的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