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的教育魅力
最近,我读完《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学到了很多,感触很大。心灵经过一次洗涤,豁然开朗。做教师若不学孔子乃是一种缺憾。孔子不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理论家,而且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他所积累的丰富教学经验,形成的博大精深、独具风采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宝贵遗产。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思想源泉。 在孔子看来,在人际交往中能否做到诚实守信,是评价人们交往、交友的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质的根本标准。只有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人际交往,才能形成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才能使这种关系得以维系和保持。孔子说,结交正直诚实的、心胸开阔的、见闻广博的“益友”,有利于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如果结交谄媚奉承的、口是心非的、花言巧语的“损友”,则有害于自己。区分“益友”和“损友”的根本标准就是诚信。我们现代人更应该做好,更应该从娃娃抓起。 孔子坚持“自己说过和承诺的话语,就一定想办法坚守信用,力图完成和办到所承担的事情”。对于无诚信之人,孔子给予的评价是“得不到别人的信任,什么事情都办不成,无论大事小事都是如此”。 言必信,行必果。我这方面做得也比较好:我给学生提出过的什么要求,说什么时候检查就一定要什么时候检查;老我答应学生做的事就一定要如期完成。老师是学生的榜样,我们的一言一行学生都看在眼里,在他们的眼里,老师应该是完美的,如果我们由于事情过多而忘了答应学生要做的事,造成“不讲信用”,那将会给他们造成很大的伤害,也许他们会模仿,也许他们会对老师失去信心,所以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失信,否则就不要轻易许诺。我们一线教师绝对要做到,而且要做的更好。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自身非常重视身教,他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起榜样,强调老师是学生的模范。孔子靠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注意自己的处事行为,时刻牢记自己为人师表的身份。如:上周二,我带学生跑课间操。但由于别的原因,我迟到了二分钟,学生们站好了队,静静地等着我。我带着学生跑步的时候心里想着:作为老师的我,怎样才能像孔子那样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呢?等学生跑完步后,我又给自己加了三圈。学生不解的问:“老师,您怎么还跑呀!”我说:“老师迟到了,应该受到惩罚”。从学生惊讶的眼神中,我感受到了教师以身教胜言教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还要向学生传授做人的道理,并具体指导学生如何做人。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言教固然重要,身教更是万万不可少的,因为言教在说理,旨在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身教在示范,旨在指导学生行为的方式和方法,养成某种行为定势。孔子认为教师身教的示范作用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影响更大,身教重于言教。因此,他主张教师应以自己的高尚品质、行为去影响和塑造学生,用这种无声的语言去渍染、熏陶学生,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首先自己不做。
孔子的因材施教原则。老师在教育学生时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化特点,针对不同学生的性格类型和心理素质而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力争做到“因人而异”。比如,当我们的学生的性格是内向型的学生,我们应该采用多鼓励,少批评的方式,教育的语言应该是“和风细雨式”的点拨和引导。因为这一类型的学生心理较为脆弱,缺乏自信,如果我们不顾及他们的心理感受,一味的批评,这
样他们的心里就会受到严重的刺激和伤害,从而走向更为内向的深渊,达不到以评促进的评价目的。相反,如果我们采用鼓励性的话语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那么便会激起他们藏在内心深处的自信力,这样便会让他们充分的认识和挖掘到自己的优点和潜能,激发起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如,我班的孔金泽同学,他的性格倔强,也严重的缺乏自信,老师批评他不按时完成作业,不讲卫生,便认为老师对他有偏见,对老师的批评不服,为了化解他心中的抵触心理,我便有意观察,看他比较吃哪一套,一次,间操排队他站的很好,我当众表扬了他,他很得意,以后每次站队他都是最好的,我知道了,这个孩子喜欢听表扬,而且表扬确实对他有促进作用,我就有意观察他,抓住他的闪光点及时的进行表扬,比如他的字写的进步了,他还真吃这套,越说他好,他就做的越好,我一看觉得这孩子有救了,他学习差,在课上提问简单一点的问题,他回答对了,同学们会为他鼓掌加油,极大地提高的他的自信心,慢慢的,孩子好转了,完全变成了另一个学生,他不仅遵守纪律,而且学习上也极大的进步。
终身学习理论强调打破传统学校教育注重单一的、抽象的学习模式,同时还要打破各类教育之间的分离,形成一体化的教育体系。教师要胜任教书育人和为人类社会造福这一神圣的使命,要紧跟时代步伐,及时补充、更新、调整自己头脑中的知识体系,使自己的思想、观念和知识跟上科学发展的需要。人无完人,任何人都不可能不存在缺点与不足,不可能完美无缺。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尤其需要反思。反思可以让人警醒、明辨、清醒、智慧。如在教学中反思自己是否脸色温和;言语是否忠厚诚恳;做事是否认真负责;有疑惑是否想办法求救;生气的时候是否想到后果灾难等等。经常开展自我批评,找出自身存在缺点、错误并及时彻底地改正缺点、错误,认真吸取经验教训,同样的错误不犯第二次。 每一次的成功让我们总结经验,每一次的失败让我们吸取教训,无论成败都会促使我们去反思、去成长。只有教师长期这样坚持,教育教学工作才能更加有效,教师自己的提高才是水到渠成的。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反思,反思性教学,反思型教师的培养等问题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关注和重视,被认为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孔子的反省思想与实践行为,为我们现代教育教学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源远流长,我们不仅要学习,而且更应该用到我们的教学和我们的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把各项工作完善得更好!
“子曰”的教育魅力
最近,我读完《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学到了很多,感触很大。心灵经过一次洗涤,豁然开朗。做教师若不学孔子乃是一种缺憾。孔子不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理论家,而且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他所积累的丰富教学经验,形成的博大精深、独具风采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宝贵遗产。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思想源泉。 在孔子看来,在人际交往中能否做到诚实守信,是评价人们交往、交友的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质的根本标准。只有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人际交往,才能形成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才能使这种关系得以维系和保持。孔子说,结交正直诚实的、心胸开阔的、见闻广博的“益友”,有利于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如果结交谄媚奉承的、口是心非的、花言巧语的“损友”,则有害于自己。区分“益友”和“损友”的根本标准就是诚信。我们现代人更应该做好,更应该从娃娃抓起。 孔子坚持“自己说过和承诺的话语,就一定想办法坚守信用,力图完成和办到所承担的事情”。对于无诚信之人,孔子给予的评价是“得不到别人的信任,什么事情都办不成,无论大事小事都是如此”。 言必信,行必果。我这方面做得也比较好:我给学生提出过的什么要求,说什么时候检查就一定要什么时候检查;老我答应学生做的事就一定要如期完成。老师是学生的榜样,我们的一言一行学生都看在眼里,在他们的眼里,老师应该是完美的,如果我们由于事情过多而忘了答应学生要做的事,造成“不讲信用”,那将会给他们造成很大的伤害,也许他们会模仿,也许他们会对老师失去信心,所以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失信,否则就不要轻易许诺。我们一线教师绝对要做到,而且要做的更好。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自身非常重视身教,他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起榜样,强调老师是学生的模范。孔子靠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注意自己的处事行为,时刻牢记自己为人师表的身份。如:上周二,我带学生跑课间操。但由于别的原因,我迟到了二分钟,学生们站好了队,静静地等着我。我带着学生跑步的时候心里想着:作为老师的我,怎样才能像孔子那样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呢?等学生跑完步后,我又给自己加了三圈。学生不解的问:“老师,您怎么还跑呀!”我说:“老师迟到了,应该受到惩罚”。从学生惊讶的眼神中,我感受到了教师以身教胜言教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还要向学生传授做人的道理,并具体指导学生如何做人。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言教固然重要,身教更是万万不可少的,因为言教在说理,旨在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身教在示范,旨在指导学生行为的方式和方法,养成某种行为定势。孔子认为教师身教的示范作用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影响更大,身教重于言教。因此,他主张教师应以自己的高尚品质、行为去影响和塑造学生,用这种无声的语言去渍染、熏陶学生,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首先自己不做。
孔子的因材施教原则。老师在教育学生时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化特点,针对不同学生的性格类型和心理素质而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力争做到“因人而异”。比如,当我们的学生的性格是内向型的学生,我们应该采用多鼓励,少批评的方式,教育的语言应该是“和风细雨式”的点拨和引导。因为这一类型的学生心理较为脆弱,缺乏自信,如果我们不顾及他们的心理感受,一味的批评,这
样他们的心里就会受到严重的刺激和伤害,从而走向更为内向的深渊,达不到以评促进的评价目的。相反,如果我们采用鼓励性的话语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那么便会激起他们藏在内心深处的自信力,这样便会让他们充分的认识和挖掘到自己的优点和潜能,激发起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如,我班的孔金泽同学,他的性格倔强,也严重的缺乏自信,老师批评他不按时完成作业,不讲卫生,便认为老师对他有偏见,对老师的批评不服,为了化解他心中的抵触心理,我便有意观察,看他比较吃哪一套,一次,间操排队他站的很好,我当众表扬了他,他很得意,以后每次站队他都是最好的,我知道了,这个孩子喜欢听表扬,而且表扬确实对他有促进作用,我就有意观察他,抓住他的闪光点及时的进行表扬,比如他的字写的进步了,他还真吃这套,越说他好,他就做的越好,我一看觉得这孩子有救了,他学习差,在课上提问简单一点的问题,他回答对了,同学们会为他鼓掌加油,极大地提高的他的自信心,慢慢的,孩子好转了,完全变成了另一个学生,他不仅遵守纪律,而且学习上也极大的进步。
终身学习理论强调打破传统学校教育注重单一的、抽象的学习模式,同时还要打破各类教育之间的分离,形成一体化的教育体系。教师要胜任教书育人和为人类社会造福这一神圣的使命,要紧跟时代步伐,及时补充、更新、调整自己头脑中的知识体系,使自己的思想、观念和知识跟上科学发展的需要。人无完人,任何人都不可能不存在缺点与不足,不可能完美无缺。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尤其需要反思。反思可以让人警醒、明辨、清醒、智慧。如在教学中反思自己是否脸色温和;言语是否忠厚诚恳;做事是否认真负责;有疑惑是否想办法求救;生气的时候是否想到后果灾难等等。经常开展自我批评,找出自身存在缺点、错误并及时彻底地改正缺点、错误,认真吸取经验教训,同样的错误不犯第二次。 每一次的成功让我们总结经验,每一次的失败让我们吸取教训,无论成败都会促使我们去反思、去成长。只有教师长期这样坚持,教育教学工作才能更加有效,教师自己的提高才是水到渠成的。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反思,反思性教学,反思型教师的培养等问题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关注和重视,被认为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孔子的反省思想与实践行为,为我们现代教育教学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源远流长,我们不仅要学习,而且更应该用到我们的教学和我们的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把各项工作完善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