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教研活动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教研组是学校实施教学管理、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是发挥教师集体力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组织形式。加强教研组建设对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教研组作为学校的核心力量,须增强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为增强教研活动的有效性我们数学教研组在以下几方面做出了努力。
一. 思想方面:
数学组每一位教师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教研组建设的重要意义,增强数学教研组的凝聚力。
我校是一所市直属学校,是一所散居地区民族学校,校史悠久,办学经验丰富。但我校正面临着生源严重不足,学生的素质越来越低的问题。由此,数学教学效果明显下降,不如人意,即成绩不佳。“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数学教研组每位教师都非常关心的问题。每次教研活动都离不开这一话题,积极发表己见。根据学校的教育教学方案和老师们的建议数学教研组制定了改革方案,为我校数学教学做出了努力。
在此过程中,每位数学教师都充分认识到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教研组的集体力量,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共同积累经验,共同反思教学各环节,共同成长,团结合作为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为确保教学目标实现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增强了数学教研组凝聚力。
二. 教研活动内容和教研时间方面:
1.强化教育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研究。通过学习教育理论,提高对教学规律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自觉地运用教育理论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2.强化学校课改方案、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研究。根据学校课改方案数学组每位教师拟定了个人基本功训练计划和发展计划,提高了自身素质。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深入研究制定每学期教学进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和学生发展目标。
3.强化教学基本环节的研究。如“备课、上课、作业设计、学生辅导和评价”等为内容开展教研组活动。主要是以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自评和互评)等形式发挥每一位教师的智慧,研究教学基本环节,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4.强化教与学方面的研究。本次学校课改的要求是要完善“教”与“学”的方法。我校数学教研组根据学校的课改方案,认真研究总结科学合理的组织教学有机结合了教师的重点点拨和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提高了教学质量。
5.数学学困生方面的研究。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必须深入、全面地研究学生的学习状况,尤其是数学学困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6. 保障教研时间。保证两周一次的教研集中活动时间,每次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1课时。
三.教研活动形式方面:
1.主要以课题研讨式形式组织教研活动。其内容是主要围绕学校课程改革方案结合数学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本要求,联系学校实际开展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的研究。
2.以年级为单位研讨教学。年级为单位研讨教学具有随时随地随人的特点,容易组织,容易激发讨论者的思维。它便于发现、探讨,也便于快速、直接地总结课堂效果,指导课堂教学。
3.课例分析式教研活动。选定一堂课剖析这一堂课的成功与不足,借鉴其成功之处化为己有,这是教师最喜欢的一种教研方式。因此应有计划、有目的的选择一堂课组织教研活动,并让每一位教师带着目的去听课,这样评课时每位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剖析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使直观的例子与理论相碰撞,使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选择的课堂是既有校内优秀教师的,也有一般教师的;又有校外优秀教师的。通过这样的教研活动教师能很好的融入到集体智慧里迅速成长。因此,我们数学组每学期必组织组内汇报课,进行自评、互评,迅速适应了新课改的思想,确定课改方向向前迈进。
4.通过与外界交流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尽可能创造机会,提供一切便利条件,组织教师参与其他学校的教学研究活动,向他人学习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带回来,有效地落实到教学行为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教研活动的主要环节
1.活动准备。每次教研活动结束后,明确了下次教研活动的主题,确定活动主持人和要求,并要求相关教师作好活动准备。
2.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般由教研组长负责记载活动时间、地点和参加人员,并由教研组长介绍本次活动主持人,主持人向参加活动的教师明确活动内容,并要在活动过程中激发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引导教师围绕研究主题开展活动。
3.活动小结。每次活动后,教师们对本次活动效果做出评价,交流活动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影响,并对下一次教研活动内容、方式提出建议。
五.教研成果方面: 这些年,我们数学教研组在学校课改活动中起到了先头作用。根据学校的课改方案“自主合作+分层教学”的实践中,初中部取得了可喜成果(这已在今年的中考成绩中充分体现)。通过校课改方案的研究和实践过程有了一个突破和两个转变。
(一) 一个突破: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上有了很大的突破。
1.学生自学式。简单的适合学生自学的知识,教师设计出思考题,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自学完成,教师对重点内容加以强调。
2.师生共研式。对重点知识或学生自学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可采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研讨、交流的方式进行。并在此部分可以设计出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或在教师的适时点拨下,自己得出结论。
3.教师讲授式。对学生无法自学或生生、师生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要采取讲解的方式,但教师的讲并不是满堂灌,而应该配以启发、点拨,诱导。
(二)两个转变
1.教师的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转变。
1)通过开展这一课题研究彻底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在课堂内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发展。
2)通过反思课堂,如何组织教学,设计教学环节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3)通过理论学习教师在理论上上升了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意识,从而使学生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
4)树立“先学后教”理念,以“学”为中心去预设教学内容,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用学生的认识经验去感知教材,用学生的思维去研究教材,能充分考虑学生自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思维问题。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2.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
我校学生的素质越来越低(主要指学习方面)。因此,以前很难跟上老师步骤学习。时间长了就出现趴桌子睡觉,做与课堂不相干的事情的学生越来越多。一堂课结束,老师累得够呛,学生乏的要死。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造成学生的成绩不断下滑,学校的竞争力不断削弱。自从课堂教学改革开始学生的学习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变。趴桌子睡觉的学生明显减少了,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展示、反思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使课堂充满活力,提高了课堂效率。
六.校本科研成果方面:
根据我校学生实际和教材数学教研组编写了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
增强教研活动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教研组是学校实施教学管理、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是发挥教师集体力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组织形式。加强教研组建设对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教研组作为学校的核心力量,须增强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为增强教研活动的有效性我们数学教研组在以下几方面做出了努力。
一. 思想方面:
数学组每一位教师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教研组建设的重要意义,增强数学教研组的凝聚力。
我校是一所市直属学校,是一所散居地区民族学校,校史悠久,办学经验丰富。但我校正面临着生源严重不足,学生的素质越来越低的问题。由此,数学教学效果明显下降,不如人意,即成绩不佳。“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数学教研组每位教师都非常关心的问题。每次教研活动都离不开这一话题,积极发表己见。根据学校的教育教学方案和老师们的建议数学教研组制定了改革方案,为我校数学教学做出了努力。
在此过程中,每位数学教师都充分认识到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教研组的集体力量,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共同积累经验,共同反思教学各环节,共同成长,团结合作为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为确保教学目标实现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增强了数学教研组凝聚力。
二. 教研活动内容和教研时间方面:
1.强化教育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研究。通过学习教育理论,提高对教学规律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自觉地运用教育理论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2.强化学校课改方案、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研究。根据学校课改方案数学组每位教师拟定了个人基本功训练计划和发展计划,提高了自身素质。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深入研究制定每学期教学进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和学生发展目标。
3.强化教学基本环节的研究。如“备课、上课、作业设计、学生辅导和评价”等为内容开展教研组活动。主要是以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自评和互评)等形式发挥每一位教师的智慧,研究教学基本环节,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4.强化教与学方面的研究。本次学校课改的要求是要完善“教”与“学”的方法。我校数学教研组根据学校的课改方案,认真研究总结科学合理的组织教学有机结合了教师的重点点拨和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提高了教学质量。
5.数学学困生方面的研究。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必须深入、全面地研究学生的学习状况,尤其是数学学困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6. 保障教研时间。保证两周一次的教研集中活动时间,每次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1课时。
三.教研活动形式方面:
1.主要以课题研讨式形式组织教研活动。其内容是主要围绕学校课程改革方案结合数学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本要求,联系学校实际开展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的研究。
2.以年级为单位研讨教学。年级为单位研讨教学具有随时随地随人的特点,容易组织,容易激发讨论者的思维。它便于发现、探讨,也便于快速、直接地总结课堂效果,指导课堂教学。
3.课例分析式教研活动。选定一堂课剖析这一堂课的成功与不足,借鉴其成功之处化为己有,这是教师最喜欢的一种教研方式。因此应有计划、有目的的选择一堂课组织教研活动,并让每一位教师带着目的去听课,这样评课时每位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剖析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使直观的例子与理论相碰撞,使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选择的课堂是既有校内优秀教师的,也有一般教师的;又有校外优秀教师的。通过这样的教研活动教师能很好的融入到集体智慧里迅速成长。因此,我们数学组每学期必组织组内汇报课,进行自评、互评,迅速适应了新课改的思想,确定课改方向向前迈进。
4.通过与外界交流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尽可能创造机会,提供一切便利条件,组织教师参与其他学校的教学研究活动,向他人学习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带回来,有效地落实到教学行为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教研活动的主要环节
1.活动准备。每次教研活动结束后,明确了下次教研活动的主题,确定活动主持人和要求,并要求相关教师作好活动准备。
2.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般由教研组长负责记载活动时间、地点和参加人员,并由教研组长介绍本次活动主持人,主持人向参加活动的教师明确活动内容,并要在活动过程中激发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引导教师围绕研究主题开展活动。
3.活动小结。每次活动后,教师们对本次活动效果做出评价,交流活动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影响,并对下一次教研活动内容、方式提出建议。
五.教研成果方面: 这些年,我们数学教研组在学校课改活动中起到了先头作用。根据学校的课改方案“自主合作+分层教学”的实践中,初中部取得了可喜成果(这已在今年的中考成绩中充分体现)。通过校课改方案的研究和实践过程有了一个突破和两个转变。
(一) 一个突破: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上有了很大的突破。
1.学生自学式。简单的适合学生自学的知识,教师设计出思考题,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自学完成,教师对重点内容加以强调。
2.师生共研式。对重点知识或学生自学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可采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研讨、交流的方式进行。并在此部分可以设计出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或在教师的适时点拨下,自己得出结论。
3.教师讲授式。对学生无法自学或生生、师生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要采取讲解的方式,但教师的讲并不是满堂灌,而应该配以启发、点拨,诱导。
(二)两个转变
1.教师的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转变。
1)通过开展这一课题研究彻底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在课堂内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发展。
2)通过反思课堂,如何组织教学,设计教学环节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3)通过理论学习教师在理论上上升了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意识,从而使学生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
4)树立“先学后教”理念,以“学”为中心去预设教学内容,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用学生的认识经验去感知教材,用学生的思维去研究教材,能充分考虑学生自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思维问题。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2.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
我校学生的素质越来越低(主要指学习方面)。因此,以前很难跟上老师步骤学习。时间长了就出现趴桌子睡觉,做与课堂不相干的事情的学生越来越多。一堂课结束,老师累得够呛,学生乏的要死。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造成学生的成绩不断下滑,学校的竞争力不断削弱。自从课堂教学改革开始学生的学习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变。趴桌子睡觉的学生明显减少了,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展示、反思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使课堂充满活力,提高了课堂效率。
六.校本科研成果方面:
根据我校学生实际和教材数学教研组编写了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