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型酒店的含义、特征
经济型酒店至以大众旅行者和中小商务者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客房为唯一或核心产品,价格低廉(一般在300元人民币以下),服务标准,环境舒适,硬件上乘,性价比高的现代酒店业态。”
其基本特征如下:
首先,是产品的有限性。经济型酒店紧扣酒店的核心价值——住宿,以客房产品为灵魂,去除了其他非必需的服务,从而大幅度削减了成本。一般来说,经济型酒店只提供客房和早餐,一些有限服务酒店还提供简单的餐饮、健身和会议设施。
其次,产品和服务的优质性。与一般社会旅馆不同的是,经济型酒店非常强调客房设施的舒适性和服务的标准化,突出清洁卫生、舒适方便的特点。
再次,价格适中。相对于高档饭店动辄上千元的房价,经济型酒店的价格一般在人民币300元以下,一些青年旅舍和汽车旅馆甚至只有几十至一百元左右。
第四,经济型酒店的目标市场是一般商务人士、工薪阶层、普通自费旅游者和学生群体等。而高档酒店往往以高端商务客人、高收入阶层、公费旅客为主要目标市场。
第五,从外在表现来说,经济型酒店一般采取连锁经营的方式,通过连锁经营达到规模经济,提高品牌价值。这也是经济型酒店区别于其他星级酒店和社会旅馆的一个明显特征。
(二)经济型酒店发展泡沫的含义及其成因分析
所谓经济型酒店泡沫是指在该行业的非理性的投资和大规模的扩张为经济型酒店带来了负面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物业成本大幅增加、入住率下滑、投资收益下降等方面。
(一)定位模糊不清,无差异化优势
现有的经济型酒店有不少是从原来的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招待所改造而来的,它们在装修后就直接换上商务经济型酒店的招牌,盲目追求市场时尚,而迷失了定位方向。
经济型酒店需要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具体的瞄准学生群体、商务人群、司
机客源等某个细分市场,进而展开深化的特色服务,创建自己的差异化优势。缺乏清晰定位造成的同质竞争的关键原因在于行业发展不成熟。
(二)管理水平有限,服务能力较低
经济型酒店多采用加盟连锁形式,这些加盟酒店原本效率低下,管理混乱,为了应对竞争和盈利才决定依托知名品牌加盟连锁经营,但加盟后,仍不能短期内适应统一化、标准化管理。比如酒店员工缺乏全面的培训,服务意识淡雹服务能力较低,而经济型酒店要求员工是“全面手”,能胜任多个岗位。
(三)物业成本偏高,利润率受影响
中国饭店协会的数据显示,到2007年经济型酒店的物业成本比2006年增加了40%。其原因主要是经济型酒店急于通过扩张规模吸引投资,人为抬高了物业价格。如今,原本每天每平米不足1元的租金标准被抬高到2.0元/m2,又从2.0元/m2跳到2.4元/m2,不少经济型酒店在保本的基础上稍有营收就会将物业收入囊中。致使成本偏高直接使利润受到影响,《2007年经济型酒店调查报告》显示6,2006年经济型酒店的平均门市价格从2005年的328元/天下降到2006年的208元/天,出租率从89%下降到了82.4%。
(四)规模扩张过快,人才储备不足
大规模扩张的同时,人才匮乏也成为经济型酒店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快速扩张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人才的需求,而传统星级酒店的从业人员,很难适应经济型酒店复合型工作要求。国外的经济型酒店的员工要求是一人多职,一人多岗,从而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经济型酒店客房与服务人员配备比是1:0.3。这对酒店管理、财务、标准化服务和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
(五)行业标准空缺,竞争格局无序
传统的观点认为经济型酒店是指二星级酒店、一星级酒店、社会旅馆、招待所等住宿设施。而对经济型酒店的标准还没有权威的严格界定,致使经济型酒店遍地开花,鱼龙混杂,竞争无序。“经济型饭店”本身是一个舶来的业态概念,其内涵和外延在中国旅游市场的明晰化,需要市场中的领导型品牌所赋与的旅游者认知程度,以及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的标准引导,当然,也需要专家学者和媒体的参与讨论。经济型酒店在国内还是一个有待于在实践中发展的业态概念,有必要在现实发展中给予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一)经济型酒店的含义、特征
经济型酒店至以大众旅行者和中小商务者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客房为唯一或核心产品,价格低廉(一般在300元人民币以下),服务标准,环境舒适,硬件上乘,性价比高的现代酒店业态。”
其基本特征如下:
首先,是产品的有限性。经济型酒店紧扣酒店的核心价值——住宿,以客房产品为灵魂,去除了其他非必需的服务,从而大幅度削减了成本。一般来说,经济型酒店只提供客房和早餐,一些有限服务酒店还提供简单的餐饮、健身和会议设施。
其次,产品和服务的优质性。与一般社会旅馆不同的是,经济型酒店非常强调客房设施的舒适性和服务的标准化,突出清洁卫生、舒适方便的特点。
再次,价格适中。相对于高档饭店动辄上千元的房价,经济型酒店的价格一般在人民币300元以下,一些青年旅舍和汽车旅馆甚至只有几十至一百元左右。
第四,经济型酒店的目标市场是一般商务人士、工薪阶层、普通自费旅游者和学生群体等。而高档酒店往往以高端商务客人、高收入阶层、公费旅客为主要目标市场。
第五,从外在表现来说,经济型酒店一般采取连锁经营的方式,通过连锁经营达到规模经济,提高品牌价值。这也是经济型酒店区别于其他星级酒店和社会旅馆的一个明显特征。
(二)经济型酒店发展泡沫的含义及其成因分析
所谓经济型酒店泡沫是指在该行业的非理性的投资和大规模的扩张为经济型酒店带来了负面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物业成本大幅增加、入住率下滑、投资收益下降等方面。
(一)定位模糊不清,无差异化优势
现有的经济型酒店有不少是从原来的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招待所改造而来的,它们在装修后就直接换上商务经济型酒店的招牌,盲目追求市场时尚,而迷失了定位方向。
经济型酒店需要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具体的瞄准学生群体、商务人群、司
机客源等某个细分市场,进而展开深化的特色服务,创建自己的差异化优势。缺乏清晰定位造成的同质竞争的关键原因在于行业发展不成熟。
(二)管理水平有限,服务能力较低
经济型酒店多采用加盟连锁形式,这些加盟酒店原本效率低下,管理混乱,为了应对竞争和盈利才决定依托知名品牌加盟连锁经营,但加盟后,仍不能短期内适应统一化、标准化管理。比如酒店员工缺乏全面的培训,服务意识淡雹服务能力较低,而经济型酒店要求员工是“全面手”,能胜任多个岗位。
(三)物业成本偏高,利润率受影响
中国饭店协会的数据显示,到2007年经济型酒店的物业成本比2006年增加了40%。其原因主要是经济型酒店急于通过扩张规模吸引投资,人为抬高了物业价格。如今,原本每天每平米不足1元的租金标准被抬高到2.0元/m2,又从2.0元/m2跳到2.4元/m2,不少经济型酒店在保本的基础上稍有营收就会将物业收入囊中。致使成本偏高直接使利润受到影响,《2007年经济型酒店调查报告》显示6,2006年经济型酒店的平均门市价格从2005年的328元/天下降到2006年的208元/天,出租率从89%下降到了82.4%。
(四)规模扩张过快,人才储备不足
大规模扩张的同时,人才匮乏也成为经济型酒店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快速扩张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人才的需求,而传统星级酒店的从业人员,很难适应经济型酒店复合型工作要求。国外的经济型酒店的员工要求是一人多职,一人多岗,从而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经济型酒店客房与服务人员配备比是1:0.3。这对酒店管理、财务、标准化服务和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
(五)行业标准空缺,竞争格局无序
传统的观点认为经济型酒店是指二星级酒店、一星级酒店、社会旅馆、招待所等住宿设施。而对经济型酒店的标准还没有权威的严格界定,致使经济型酒店遍地开花,鱼龙混杂,竞争无序。“经济型饭店”本身是一个舶来的业态概念,其内涵和外延在中国旅游市场的明晰化,需要市场中的领导型品牌所赋与的旅游者认知程度,以及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的标准引导,当然,也需要专家学者和媒体的参与讨论。经济型酒店在国内还是一个有待于在实践中发展的业态概念,有必要在现实发展中给予进一步规范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