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钺:美国制宪的初衷就在于维护少数人利益

以汉密尔顿、麦迪逊为首的联邦党人——美国民主制度的开创者们——认为,民主政体导致“多数人的暴政”,民主不是一种好的制度安排,因为可能导致多数人对少数人的压迫;宪政才是好的制度安排,因为它保护了少数人的利益。麦迪逊甚至直截了当地说:“民主政体就成了动乱和争论的图景,同个人安全或财产权是不相容的,往往由于暴亡而夭折。……共和政体,我是指采用代议制的政体而言,情形就不同了,它能保证我们正在寻求的矫正工作。”

后来法国政治学家托克维尔在1831年到美国进行了九个月的考察后,认为美国的民主制度有其优点,但也有许多令他担忧的东西。他指出,任何一个权威被授以决定一切的权利和能力时,是给暴政播下了种子。因此,联邦党人实际上要建立的并非今天所认为的三权分立的权力制衡政府,而是一个资产阶级集权政府。

今天所认为的美国自由民主的起源,实际上如美国历史学家比尔德所说,是一伙“有才干的资本家投机商”形成的集团,他们成功地哄骗一般老百姓去接受一个旨在有利于少数显贵而设计的政体。形成这样的政体,必须首先要通过一个能够保护它并可以被引以为据的宪法。因此,首先制定一个有利于少数有产者利益的宪法是美国开国精英们至关重要的任务。宪法能够保证一个国家未来实施什么样的政体,一旦确定了宪法,政体的设计便只能在这个框架内进行,如有所需,可以以修正案的方式对宪法进行补充,而不是对宪法本身进行修改。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宪法本身在二百多年内没有什么大的修改的原因之一。

参加费城会议的55名代表有特定的政治立场,而且有组织、有准备,他们的立场与美国普通民众形成了鲜明对立。现代美国政治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一方是所谓的联邦主义者:富裕的商人、律师和地主,他们能从新的政治结构中获得最大的好处。另一方是宪法反对者:小农场主、工人和工匠,他们根本不需要一份没给他们什么政治权力的文件。尽管后者占人口的大多数,但还是失败了,因为他们分散、无组织、无准备。从最后这句话里,我们看到了令人震惊的结论,“分散、无组织、无准备”将预示着什么样的结果。这一点在中国曾经上演过。中国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在建设理想民国的努力失败后,思想产生了很大转变,认为没有组织、分散是他的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因此感叹,中国人就是一盘散沙。这才有了后来的“联俄、联共、扶助工农”和建立自己的真正组织的转变。

阿克顿对西方民主的理解比较经典地反映了那时西方的统治阶级和精英是如何认识民主的本质的,这同样可以用来解释美国开国精英们对民主的认识:“全体人民的统治与最大多数和最强有力阶级的统治如同纯粹的君主专制是同样性质的罪恶,基于同样理由需要有防范它的制度。”在费城制宪会议精神的指导下,近现代美国式自由民主的一系列制度随之建立起来,并为今天的人们所普遍接受,但这一系列制度到底是为大多数人服务还是为了保障少数人的利益,其中所隐含的秘密直到今天也并不是每个人都很清楚。

(作者:冯钺,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学者)

以汉密尔顿、麦迪逊为首的联邦党人——美国民主制度的开创者们——认为,民主政体导致“多数人的暴政”,民主不是一种好的制度安排,因为可能导致多数人对少数人的压迫;宪政才是好的制度安排,因为它保护了少数人的利益。麦迪逊甚至直截了当地说:“民主政体就成了动乱和争论的图景,同个人安全或财产权是不相容的,往往由于暴亡而夭折。……共和政体,我是指采用代议制的政体而言,情形就不同了,它能保证我们正在寻求的矫正工作。”

后来法国政治学家托克维尔在1831年到美国进行了九个月的考察后,认为美国的民主制度有其优点,但也有许多令他担忧的东西。他指出,任何一个权威被授以决定一切的权利和能力时,是给暴政播下了种子。因此,联邦党人实际上要建立的并非今天所认为的三权分立的权力制衡政府,而是一个资产阶级集权政府。

今天所认为的美国自由民主的起源,实际上如美国历史学家比尔德所说,是一伙“有才干的资本家投机商”形成的集团,他们成功地哄骗一般老百姓去接受一个旨在有利于少数显贵而设计的政体。形成这样的政体,必须首先要通过一个能够保护它并可以被引以为据的宪法。因此,首先制定一个有利于少数有产者利益的宪法是美国开国精英们至关重要的任务。宪法能够保证一个国家未来实施什么样的政体,一旦确定了宪法,政体的设计便只能在这个框架内进行,如有所需,可以以修正案的方式对宪法进行补充,而不是对宪法本身进行修改。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宪法本身在二百多年内没有什么大的修改的原因之一。

参加费城会议的55名代表有特定的政治立场,而且有组织、有准备,他们的立场与美国普通民众形成了鲜明对立。现代美国政治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一方是所谓的联邦主义者:富裕的商人、律师和地主,他们能从新的政治结构中获得最大的好处。另一方是宪法反对者:小农场主、工人和工匠,他们根本不需要一份没给他们什么政治权力的文件。尽管后者占人口的大多数,但还是失败了,因为他们分散、无组织、无准备。从最后这句话里,我们看到了令人震惊的结论,“分散、无组织、无准备”将预示着什么样的结果。这一点在中国曾经上演过。中国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在建设理想民国的努力失败后,思想产生了很大转变,认为没有组织、分散是他的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因此感叹,中国人就是一盘散沙。这才有了后来的“联俄、联共、扶助工农”和建立自己的真正组织的转变。

阿克顿对西方民主的理解比较经典地反映了那时西方的统治阶级和精英是如何认识民主的本质的,这同样可以用来解释美国开国精英们对民主的认识:“全体人民的统治与最大多数和最强有力阶级的统治如同纯粹的君主专制是同样性质的罪恶,基于同样理由需要有防范它的制度。”在费城制宪会议精神的指导下,近现代美国式自由民主的一系列制度随之建立起来,并为今天的人们所普遍接受,但这一系列制度到底是为大多数人服务还是为了保障少数人的利益,其中所隐含的秘密直到今天也并不是每个人都很清楚。

(作者:冯钺,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学者)


相关文章

  • 14.11.03美国选举人团制度弊病因缘与改革
  • 美国选举人团制度 弊病 因缘与改革 2014-07-23 10:56 来源: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作者: 刘晨光 在220多年的历史变迁中,美国选举人团制度离其创设本意渐行渐远.它对美国政治发展助益良多,其弊病却也越发彰显.事实上,美国社会一 ...查看


  • 美国革命制宪时期对行政权认识的思想转变及原因
  • 美国革命制宪时期对行政权认识的思想转变及原因 作者:闫辰,王海荣 来源:<学理论·下>2014年第05期 摘 要:从美国政治思想史的发展历程来看,美国人民对行政权的认识有着极为深刻的转变.在北美殖民地时期,处于权力对自由威胁的恐 ...查看


  • 宪法名词解释
  • 宪法名词解释 1.宪法,是指对国家中最为根本性的问题进行规定的法律规范,其内容主要涉及国家的政治体制结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 2.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这是按照宪法的表现形式,即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对宪法所进行 ...查看


  • 法律知识读一麦迪逊和汉密尔顿的宪法思想解
  • 麦迪逊和汉密尔顿的宪法思想解读一 詹姆斯·麦迪逊(JamesMadsion,1751-1836)出生于美国弗吉尼亚大土地所有者家庭,北美独立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也是美国著名的联邦党人.1769年就读于新泽西学院(普林斯顿大学).曾参加弗吉 ...查看


  • 浅谈美国的利益集团制度
  • [摘要]利益集团是美国共和政体的创始人所说的派系.利益集团制度是在美国政治实践中形成并发展的一种政治活动制度,该制度演进到目前已经成为美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构成之一.理解这一制度,对于更好地理解美国的政治制度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利益 ...查看


  • "五四宪法"基本权利的国家建构功能
  • 作者:于文豪 环球法律评论 2015年07期 一.引言:基本权利的国家建构功能 宪法作为"一个地域内的政治统治在法律上应该服从的那些规则",①总是要从其固有的历史传统.文化心理和政治实践的土壤中生发,在对各种外来的理念思 ...查看


  • 趣谈美国众议院议席分配和选举
  • 普查局局长格罗夫斯(左)和商务部长骆家辉(右)在2010年人口普查总人数显示屏前(人口普查局网站) 冬至前一天,美国人口普查局公布了2010年普查的部分结果,也是最重要的结果之一即全国人口在各州之间的分布.根据这一结果,有10个州因为所占全 ...查看


  • 米涅[法国革命史]第四章
  • 第四章 从1791年4月到9月30日制宪议会 法国革命前的欧洲政治,各国奉行的同盟制度.--反对法国革命的同盟:各个国家的动机.--曼图亚会议和曼图亚声明.--国王出走至瓦伦:国王被扣留:国王停止行使权力.--共和派和君主立宪派第一次分裂. ...查看


  • 宪法政治性与法律性关系的法理思考
  • 第23卷第1期2008年1月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JOURNALOFGUANGXIADMINISTRATIVECADREINSTITUTEOFPOLITICSANDLAW Vol1231No11Nov12008 Thejurisprud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