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意识的作用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意识的作用》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第五课的第二框,共有三目,教学内容多,具有很强的思想理论性和探索实践性。上好这堂课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投身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

2、教学重难点:

(1)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2)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3)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教育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

识记 :意识的能动作用

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运用:(1)谈谈人们为什么能够正确地认识世界。

(2)分析人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活动改造世界。

(3)列举生活实例,说明如何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引导既唯物又辩证的观点和方法看待意识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层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2)思考人们的各种创造性活动,深刻领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3)通过学习,领悟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三、教学方法

1、运用主题教学模式、问题探究法和情景教学法。本课时主要分析"意识的特点,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怎样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等问题。通过搜集整理有关意识的作用的典型事例,展示社会生活、实践中意识指导作用的成果,在具体的情景中引导学生进行哲学的思考,学习哲学分析问题的方法,体现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新课程理念。

2、结合中国航天工业的最新成就、十七大报告精神和德化陶瓷经济、旅游、社会协调发展的实例作为线索贯穿始终,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资源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校本课程优势,取材于生活,立意于运用。

3、 准备学习提纲,列举社会生活中的多种现象和问题,在学生思考、归纳的基础上,教师加以正确引导、释疑解惑、点拨提高。

四、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搜集和整理"德化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的有关资料,进行课堂发布与点评。

2、在教师引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体验学习活动的开展,阅读教材并整理知识结构。

五、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搜集和整理"德化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的有关资料

2、完成"学习提纲"中"自主学习探究"栏目。

情景导入,引出课题

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同时又是一个充满梦想的民族!今天,我想带领大家走进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梦--嫦娥奔月,而今,梦已成真。请大家欣赏"嫦娥一号奔月"的动画(片断),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而且最美的花朵在不断地转化成丰硕的果实。"曾经的梦想都成了光荣,光荣又孕育着新的梦想。从哲学的角度看说明了人的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设计意图:开启学生思维,进入课堂情境。) 讲授新课,探究互动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课堂探究一](阅读教材p38马克思的名言)

为什么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也要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

最蹩脚的建筑师在建筑之前,在头脑中形成了对建筑物的主观构造,形成了计划.草图等,造出各种各样的房子,他们活动是有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选择性的活动。而最灵巧的蜜蜂筑巢表面上似乎有某种预定的目的、计划,但实质上它们的操作纯粹是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它们的蜂房永远是一种样子。

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又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设计意图: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学生合作交流,作出判断,深入分析,使学生体会知识的生成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在实施行动之前要预先制定蓝图、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这与动物纯粹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2)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只有当人们的实践活动需要时,人们才会去主动地反映它。

为什么说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根本原因)?

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它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辨析:人类不能穷尽对世界的认识,因此,世界是不可知的。

--"可笑的预言",学生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和思考,明确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3)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课堂探究二]

月球是人类探索太空的起点。"中国探月计划"一期工程绕月飞行已经成为现实。"嫦娥一号"搭载着六种仪器在月球上进行多项科学探测,使我们能够更准确地认识月球和进行科学研究。"中国探月计划"的二期工程、三期工程也在有条不紊地按计划进行。

科学家们为什么能够提出"中国探月计划"?

因为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又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深化拓展,理论延伸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科学理论?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摘自十七大报告

我们认识了世界后,我们的意识是否就完成任务了呢?

2、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过渡:人能够通过生产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可以生产出新的产品,可以变废为宝,可以模仿人脑制造出电脑。动物能吗?为什么?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在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理解"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意识不能直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而是通过指导人们实践才能引起物质形态的变化。 ②正确的意识指导实践促进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获得成功;错误的意识指导实践阻碍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遭到失败。

[课堂探究三]

月球是人类探索太空的起点。"中国探月计划"一期工程绕月飞行由计划变为现实,"嫦娥奔月"梦想成真。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请你从意识的作用角度说说"嫦娥奔月"是如何由梦想变为现实的吗?

(通过引入课题情境的再利用,引导学生正确分析"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的结论,并能结合实际说明,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方法。)

3、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意识活动对生理过程又具有反作用。

[互动探究] 交流你我的体验

一个乞丐来到一家门口,向一位大嫂乞讨。这个乞丐太可怜了,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随风晃荡着,让人看了非常难受。

大嫂指着门前的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让我搬砖。不愿意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这位大嫂听了并没有生气,而是弯下身子搬起砖来,她故意把一只手插进裤袋里,只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回来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乞丐怔住了,过了一会儿,终于弯下身子,用他唯一的一只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大嫂递给他一条雪白的毛巾让他擦拭汗水,又给了他二十元。乞丐接过钱说:"谢谢你,我永远不会忘记你的。"

几年之后,一位老板模样的人来到了这位大嫂的门前。这个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边的袖子随着风儿一荡一荡的......

(1)大嫂对乞丐缺乏同情心吗?你准备怎样帮助一个人?

(2)从哲学上看,人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对你有什么启示?

(1)断臂乞丐的困境更多地可能与他断臂有关。他的谋生能力有了困难重重,但并不意味着完全丧失了一切,他还有一只能劳动的手臂,他更应该有自信自尊自强自主的精神。大嫂并不缺乏同情心,她的施舍是高贵的,是为了树立他的信心,不要在生活面前倒下!帮助人的同时也在人格上给予别人应有的尊重,这是一种真正的爱心。所以,帮助人"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更有意义。

(2)意识具有能动性。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之所在。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联系自身生活中的具体事例,通过学习和分析,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点,能够正确认识意识的作用,发挥意识调节和控制方面的积极作用,确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比较] 陆游和毛泽东的《咏梅》诗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陆游和毛泽东的《咏梅》诗带给我们完全不同的人生感受。因此,有人说:"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精神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具有极大的影响。当然,不是所有的实践都能取得成功,所以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正确的意识指导的实践,也不会取得成功,因此没有精神又是万万不能的。

(此设计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理解精神的作用,用既唯物又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和看待精神在学习和生活、工作中的作用。)

[学生归纳] 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整合文本,生成知识。

意识的能动作用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3、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归纳总结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拓展延伸,理论升华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十七大报告主题

运用今天所学的哲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意识的作用"的理解有新的提升,进一步体现思想政治课的时代性、科学性。) 生生互动,规划人生

现阶段(今后)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思考:做这件事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我具备做这件事的条件吗?

父母的期望呢?你能否达到父母对你的期望?

如何才能使父母的期望与你的愿望及你的实际情况尽可能一致,从而实现你的愿望? 学生思考后,总结出正确的工作方法--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内涵。

其内涵带领学生阅读课本之后,让学生谈理解,稍加引导和点拨,使学生初步理解即可,不作深入理解。

(2)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

理解如何才能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鼓励学生联系本地实际,身边的事例进行讨论分析。)

(3)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地位。

[课堂探究四]

播放影音资料片断--德化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

(1)德化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成就说明了什么哲理?

(2)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分析我县是怎样做到陶瓷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深化运用课堂生成的知识,提升学生学习能力。让事实说话,使学生深刻领会到:学习哲学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学会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正确认识世界和有效改造世界的基本工作方法。)

小结:我们应怎样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性,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

a、 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日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b、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统一起来,把革命热情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诵唱校歌,放飞希望

《凤凰山下凤凰飞》

啊--

是什么,给了我们金色的希望,

是你那灼热,灼热的目光,

是什么,给了我们无尽的温暖,

是你那宽广,宽广的胸膛。

啊--凤凰山,啊--凤凰飞,

啊--书声琅琅,水流香,

百年古松,记载着你的辉煌,

瓷都的荣耀,总在心中激荡。

我们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吮吸着智慧的琼浆,智慧的琼浆,

我们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吮吸着智慧的琼浆。

啊--

是什么,给了我们青春的力量,

是你那深遂,深遂的思想,

是什么,给了我们腾飞的翅膀,

是你那高远,高远的志向。

啊--凤凰山,啊--凤凰飞,

啊--春风阵阵,凤鸣朝阳,

满园桃李,仰望着你的笑脸,

时代的旗帜,总在心中飘扬。

我们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翱翔在科学的蓝天,科学的蓝天,

我们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翱翔在科学的蓝天。

翱翔在科学的蓝--天。

课后作业:研究性学习课题

播放影音资料片断:德化风景美如画

调查了解德化丰富的旅游资源,并根据这些情况拟定一份打响德化旅游品牌、开展特色旅游的发展规划。

附:学习提纲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意识的作用》学习提纲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 :意识的能动作用

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运用:(1)谈谈人们为什么能够认识世界。

(2)分析人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活动改造世界。

(3)列举生活实例,说明如何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引导既唯物又辩证的观点和方法看待意识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层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2)思考人们的各种创造性活动,深刻领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3)通过学习,领悟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试一试]

搜集和整理"德化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的有关资料,并进行课堂发布与点评。

[自主学习探究]

探究一:

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想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

(1)为什么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也要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

(2)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哲理?

探究二

"世界给我16天,我给世界5000年"--2008年奥运会的熊熊圣火要在北京燃烧16天,北京将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5000年的灿烂文化,为历史悠久的奥林匹克精神增添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内涵。

结合哲学有关知识,谈一谈北京奥运会充分展现中华文化需要发挥人的意识的能动性的原因。

探究三

一个乞丐来到一家门口,向一位大嫂乞讨。这个乞丐太可怜了,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随风晃荡着,让人看了非常难受。

大嫂指着门前的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让我搬砖。不愿意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这位大嫂听了并没有生气,而是弯下身子搬起砖来,她故意把一只手插进裤袋里,只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回来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乞丐怔住了,过了一会儿,终于弯下身子,用他唯一的一只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大嫂递给他一条雪白的毛巾让他擦拭汗水,又给了他二十元。乞丐接过钱说:"谢谢你,我永远不会忘记你的。"

几年之后,一位老板模样的人来到了这位大嫂的门前。这个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边的袖子随着风儿一荡一荡的......

(1)大嫂对乞丐缺乏同情心吗?你准备怎样帮助一个人?

(2)从哲学上看,人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对你有什么启示?

探究四

中国瓷都--德化是闽南金三角开放县之一。全县土地面积2232平方公里,人口30.5万,境内山多水足矿富瓷美,素有"闽中宝库"之称。沐浴祖国改革开放的东风,特别是"九五"以来,德化县迎来发展最快、质量最好的黄金时期,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赢",被誉为"山区县的第一世界"、"全国绿化模范县"。

走进德化,看到的是瓷厂,闻到的是瓷香,用的是瓷器,听到的是关于瓷的话题,感受到的是浓烈的瓷都氛围,全社会爱企业、护企业、敬企业蔚然成风,服务型政府、投资软环境一流名不虚传,现代化瓷都已具雏形。工业化、城市工业化进程这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大力开展经济的同时,德化县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科技强县、教育强县、文化强县为载体,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1)德化县经济、生态、社会协调发展的道路是怎样形成的?

(2)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分析我县怎样做到陶瓷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

课后作业:研究性学习课题

调查了解德化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业发展情况,据此拟定一份打响德化旅游品牌、开展特色旅游的发展规划。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意识的作用》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第五课的第二框,共有三目,教学内容多,具有很强的思想理论性和探索实践性。上好这堂课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投身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

2、教学重难点:

(1)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2)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3)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教育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

识记 :意识的能动作用

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运用:(1)谈谈人们为什么能够正确地认识世界。

(2)分析人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活动改造世界。

(3)列举生活实例,说明如何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引导既唯物又辩证的观点和方法看待意识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层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2)思考人们的各种创造性活动,深刻领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3)通过学习,领悟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三、教学方法

1、运用主题教学模式、问题探究法和情景教学法。本课时主要分析"意识的特点,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怎样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等问题。通过搜集整理有关意识的作用的典型事例,展示社会生活、实践中意识指导作用的成果,在具体的情景中引导学生进行哲学的思考,学习哲学分析问题的方法,体现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新课程理念。

2、结合中国航天工业的最新成就、十七大报告精神和德化陶瓷经济、旅游、社会协调发展的实例作为线索贯穿始终,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资源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校本课程优势,取材于生活,立意于运用。

3、 准备学习提纲,列举社会生活中的多种现象和问题,在学生思考、归纳的基础上,教师加以正确引导、释疑解惑、点拨提高。

四、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搜集和整理"德化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的有关资料,进行课堂发布与点评。

2、在教师引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体验学习活动的开展,阅读教材并整理知识结构。

五、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搜集和整理"德化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的有关资料

2、完成"学习提纲"中"自主学习探究"栏目。

情景导入,引出课题

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同时又是一个充满梦想的民族!今天,我想带领大家走进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梦--嫦娥奔月,而今,梦已成真。请大家欣赏"嫦娥一号奔月"的动画(片断),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而且最美的花朵在不断地转化成丰硕的果实。"曾经的梦想都成了光荣,光荣又孕育着新的梦想。从哲学的角度看说明了人的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设计意图:开启学生思维,进入课堂情境。) 讲授新课,探究互动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课堂探究一](阅读教材p38马克思的名言)

为什么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也要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

最蹩脚的建筑师在建筑之前,在头脑中形成了对建筑物的主观构造,形成了计划.草图等,造出各种各样的房子,他们活动是有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选择性的活动。而最灵巧的蜜蜂筑巢表面上似乎有某种预定的目的、计划,但实质上它们的操作纯粹是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它们的蜂房永远是一种样子。

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又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设计意图: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学生合作交流,作出判断,深入分析,使学生体会知识的生成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在实施行动之前要预先制定蓝图、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这与动物纯粹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2)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只有当人们的实践活动需要时,人们才会去主动地反映它。

为什么说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根本原因)?

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它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辨析:人类不能穷尽对世界的认识,因此,世界是不可知的。

--"可笑的预言",学生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和思考,明确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3)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课堂探究二]

月球是人类探索太空的起点。"中国探月计划"一期工程绕月飞行已经成为现实。"嫦娥一号"搭载着六种仪器在月球上进行多项科学探测,使我们能够更准确地认识月球和进行科学研究。"中国探月计划"的二期工程、三期工程也在有条不紊地按计划进行。

科学家们为什么能够提出"中国探月计划"?

因为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又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深化拓展,理论延伸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科学理论?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摘自十七大报告

我们认识了世界后,我们的意识是否就完成任务了呢?

2、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过渡:人能够通过生产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可以生产出新的产品,可以变废为宝,可以模仿人脑制造出电脑。动物能吗?为什么?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在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理解"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意识不能直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而是通过指导人们实践才能引起物质形态的变化。 ②正确的意识指导实践促进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获得成功;错误的意识指导实践阻碍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遭到失败。

[课堂探究三]

月球是人类探索太空的起点。"中国探月计划"一期工程绕月飞行由计划变为现实,"嫦娥奔月"梦想成真。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请你从意识的作用角度说说"嫦娥奔月"是如何由梦想变为现实的吗?

(通过引入课题情境的再利用,引导学生正确分析"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的结论,并能结合实际说明,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方法。)

3、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意识活动对生理过程又具有反作用。

[互动探究] 交流你我的体验

一个乞丐来到一家门口,向一位大嫂乞讨。这个乞丐太可怜了,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随风晃荡着,让人看了非常难受。

大嫂指着门前的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让我搬砖。不愿意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这位大嫂听了并没有生气,而是弯下身子搬起砖来,她故意把一只手插进裤袋里,只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回来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乞丐怔住了,过了一会儿,终于弯下身子,用他唯一的一只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大嫂递给他一条雪白的毛巾让他擦拭汗水,又给了他二十元。乞丐接过钱说:"谢谢你,我永远不会忘记你的。"

几年之后,一位老板模样的人来到了这位大嫂的门前。这个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边的袖子随着风儿一荡一荡的......

(1)大嫂对乞丐缺乏同情心吗?你准备怎样帮助一个人?

(2)从哲学上看,人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对你有什么启示?

(1)断臂乞丐的困境更多地可能与他断臂有关。他的谋生能力有了困难重重,但并不意味着完全丧失了一切,他还有一只能劳动的手臂,他更应该有自信自尊自强自主的精神。大嫂并不缺乏同情心,她的施舍是高贵的,是为了树立他的信心,不要在生活面前倒下!帮助人的同时也在人格上给予别人应有的尊重,这是一种真正的爱心。所以,帮助人"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更有意义。

(2)意识具有能动性。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之所在。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联系自身生活中的具体事例,通过学习和分析,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点,能够正确认识意识的作用,发挥意识调节和控制方面的积极作用,确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比较] 陆游和毛泽东的《咏梅》诗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陆游和毛泽东的《咏梅》诗带给我们完全不同的人生感受。因此,有人说:"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精神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具有极大的影响。当然,不是所有的实践都能取得成功,所以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正确的意识指导的实践,也不会取得成功,因此没有精神又是万万不能的。

(此设计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理解精神的作用,用既唯物又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和看待精神在学习和生活、工作中的作用。)

[学生归纳] 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整合文本,生成知识。

意识的能动作用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3、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归纳总结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拓展延伸,理论升华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十七大报告主题

运用今天所学的哲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意识的作用"的理解有新的提升,进一步体现思想政治课的时代性、科学性。) 生生互动,规划人生

现阶段(今后)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思考:做这件事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我具备做这件事的条件吗?

父母的期望呢?你能否达到父母对你的期望?

如何才能使父母的期望与你的愿望及你的实际情况尽可能一致,从而实现你的愿望? 学生思考后,总结出正确的工作方法--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内涵。

其内涵带领学生阅读课本之后,让学生谈理解,稍加引导和点拨,使学生初步理解即可,不作深入理解。

(2)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

理解如何才能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鼓励学生联系本地实际,身边的事例进行讨论分析。)

(3)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地位。

[课堂探究四]

播放影音资料片断--德化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

(1)德化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成就说明了什么哲理?

(2)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分析我县是怎样做到陶瓷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深化运用课堂生成的知识,提升学生学习能力。让事实说话,使学生深刻领会到:学习哲学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学会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正确认识世界和有效改造世界的基本工作方法。)

小结:我们应怎样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性,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

a、 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日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b、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统一起来,把革命热情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诵唱校歌,放飞希望

《凤凰山下凤凰飞》

啊--

是什么,给了我们金色的希望,

是你那灼热,灼热的目光,

是什么,给了我们无尽的温暖,

是你那宽广,宽广的胸膛。

啊--凤凰山,啊--凤凰飞,

啊--书声琅琅,水流香,

百年古松,记载着你的辉煌,

瓷都的荣耀,总在心中激荡。

我们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吮吸着智慧的琼浆,智慧的琼浆,

我们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吮吸着智慧的琼浆。

啊--

是什么,给了我们青春的力量,

是你那深遂,深遂的思想,

是什么,给了我们腾飞的翅膀,

是你那高远,高远的志向。

啊--凤凰山,啊--凤凰飞,

啊--春风阵阵,凤鸣朝阳,

满园桃李,仰望着你的笑脸,

时代的旗帜,总在心中飘扬。

我们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翱翔在科学的蓝天,科学的蓝天,

我们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翱翔在科学的蓝天。

翱翔在科学的蓝--天。

课后作业:研究性学习课题

播放影音资料片断:德化风景美如画

调查了解德化丰富的旅游资源,并根据这些情况拟定一份打响德化旅游品牌、开展特色旅游的发展规划。

附:学习提纲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意识的作用》学习提纲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 :意识的能动作用

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运用:(1)谈谈人们为什么能够认识世界。

(2)分析人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活动改造世界。

(3)列举生活实例,说明如何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引导既唯物又辩证的观点和方法看待意识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层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2)思考人们的各种创造性活动,深刻领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3)通过学习,领悟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试一试]

搜集和整理"德化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的有关资料,并进行课堂发布与点评。

[自主学习探究]

探究一:

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想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

(1)为什么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也要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

(2)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哲理?

探究二

"世界给我16天,我给世界5000年"--2008年奥运会的熊熊圣火要在北京燃烧16天,北京将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5000年的灿烂文化,为历史悠久的奥林匹克精神增添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内涵。

结合哲学有关知识,谈一谈北京奥运会充分展现中华文化需要发挥人的意识的能动性的原因。

探究三

一个乞丐来到一家门口,向一位大嫂乞讨。这个乞丐太可怜了,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随风晃荡着,让人看了非常难受。

大嫂指着门前的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让我搬砖。不愿意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这位大嫂听了并没有生气,而是弯下身子搬起砖来,她故意把一只手插进裤袋里,只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回来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乞丐怔住了,过了一会儿,终于弯下身子,用他唯一的一只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大嫂递给他一条雪白的毛巾让他擦拭汗水,又给了他二十元。乞丐接过钱说:"谢谢你,我永远不会忘记你的。"

几年之后,一位老板模样的人来到了这位大嫂的门前。这个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边的袖子随着风儿一荡一荡的......

(1)大嫂对乞丐缺乏同情心吗?你准备怎样帮助一个人?

(2)从哲学上看,人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对你有什么启示?

探究四

中国瓷都--德化是闽南金三角开放县之一。全县土地面积2232平方公里,人口30.5万,境内山多水足矿富瓷美,素有"闽中宝库"之称。沐浴祖国改革开放的东风,特别是"九五"以来,德化县迎来发展最快、质量最好的黄金时期,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赢",被誉为"山区县的第一世界"、"全国绿化模范县"。

走进德化,看到的是瓷厂,闻到的是瓷香,用的是瓷器,听到的是关于瓷的话题,感受到的是浓烈的瓷都氛围,全社会爱企业、护企业、敬企业蔚然成风,服务型政府、投资软环境一流名不虚传,现代化瓷都已具雏形。工业化、城市工业化进程这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大力开展经济的同时,德化县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科技强县、教育强县、文化强县为载体,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1)德化县经济、生态、社会协调发展的道路是怎样形成的?

(2)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分析我县怎样做到陶瓷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

课后作业:研究性学习课题

调查了解德化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业发展情况,据此拟定一份打响德化旅游品牌、开展特色旅游的发展规划。


相关文章

  • 高二上册政治
  • 高二政治上册知识总结(人教版) 发布时间:2008-12-03 16:01 来源:中学生学习库 作者:佚名 唯物论 原 理: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内 容: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在人类社会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也 不依赖于 ...查看


  • 高二政治月考试卷
  • 灌云县四队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政治试卷 (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制卷人:胡高峰)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人生在平淡中寻找幸福,在细微中品味幸福.在孤独中守望幸福.在遗忘中怀念幸福 ...查看


  • 广东省2015-16高二下学期政治期末试卷(附答案)
  • 广东省2015-16高二下学期政治期末试卷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第Ⅰ部分(选择题,共50分) ...查看


  • 高二政治唯物论总结
  • 唯物论总结:(第四----第五课) 1.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①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意识指导实践,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树立正确意识 2.意识的特点(意识能动性的表现-有目的.有计划.主动 ...查看


  • 高二政治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 [学法指导] 重点: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理解:①意识的概念. ②分析意识的不同类型,说明意识根源于物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导学检测] 1.意识是物质世界① 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查看


  • 高二政治教学中加强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
  • 高二政治教学中加强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 在政治教学活动中.我深刻地体会到:学生认为政治就是死记硬背,能复习就相当不错了,更不用说对以往知识主动地联系,新旧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究其原因,其中之一就是缺乏反思.而新课程的实施,对学生的政治学习能力提 ...查看


  • 高二理科学生政治必修四测试题
  • 高二理科学生政治<必修四>测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50分) 1.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 ) ①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②人类社会知识的简单相加 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的 ...查看


  • 高二月考政治
  •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政治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下列属于文化的是( ). ①全球正面临的粮食和能源双重危机 ...查看


  • 高二政治试卷 1
  • 当涂一中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政治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从每道试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 ...查看


  • 高二政治一切从实际出发检测卷
  • 高二上学期<一切从实际出发>检测卷 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30X2=60分) 1. (2009·上海,14)"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通过长期观测和研究提出来的.在此基础上哥白尼通过进一步的观测和研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