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健雄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1997年在美国纽约逝世后,按她生前愿望,其骨灰由其夫婿袁家骝专程送回中国,安葬在吴健雄的家乡浏河的明德中学校园内。
↓太仓市浏河镇明德中学竖立着吴健雄的雕塑
↓由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题名的“吴健雄教学楼”
↓吴健雄墓园
↓墓区的东侧是一幢6400平方米的吴健雄科技楼,“吴健雄科技楼”几个大字由诺贝尔得主李政道教授题写。它与墓园连成一体,相互辉映,使吴健雄墓园显得更雄伟壮丽。
↓李政道教授亲笔为墓园的造形解释题了碑文,碑文写道:“按宇称守恒定律,凡是两个左右完全对称系统的演变应该是永远左右对称的,这似乎极合理的定律于一九五七年正月被吴教授钴核子衰变实验推翻了。这建筑中两石球象征两个左右对称的钴核子,而其衰变产生的电子分布由水流代表,它们是不对称的。谨以此纪念吴健雄划时代的重大科学贡献。”
↓墓园的主体部分圆形,是由国产中国黑花岗岩铺设而成,花岗岩乌黑锃亮,光洁可人,十分端庄肃穆,墓穴安置在9米直径的水池之中,墓穴外部呈一斜面的圆柱体,既体现了校园风格的优美几何体,又仿佛似一个直冲云霄的火箭,意喻着吴健雄教授在科学上登峰造极的伟大成就。圆柱体的斜面上镌刻着由《吴健雄》一书的作者,台湾名记者江才健先生题写的墓志铭。
↓台湾名记者江才健先生题写的墓志铭
这里安葬着 世界最杰出的女性物理学家 ——吴健雄(1912—1997)
她一生绵长深刻的科学工作 展现了深轴力作和真知洞见
她的意志力和对工作的投入 使人联想到居里夫人 她的入世、优雅和聪慧 辉映着诚挚爱心和坚毅睿智
她是卓越的世界公民 和一个永远的中国人
长眠于吴健雄旁边的袁家骝——(1912—2003) 是一个富有奉献精神的丈夫 和富有爱心的父亲
他是袁克文之子、袁世凯之孙 他和健雄生活在纽约
他是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 杰出的物理学家 他专长于辐射探测 后来致力于在台湾建立 同步辐射研究中心 他逝世于他的家乡——中国大陆
↓水池中间有两个台湾普晶石道企业有限公司制造的风水球,两球直径达60厘米,由意大利进口蓝珍珠花岗岩制成,每个球重达三百多公斤,接通电源,石球会随着水流分别顺向和逆向缓缓转动,球顶上分别喷出高低不同的水柱,它们象征着吴健雄教授在美国华盛顿低温实验室,通过钴60-β衰变实验来验证杨振宁、李政道“宇称不守恒定律”的实验原理模型。
↓东面环形照壁,照壁用花岗石装贴而成,气势庄重雄伟。照壁由八垛由低而高的照墙组成,象征着吴健雄教授勇攀科学高峰的足迹。八垛照墙高低各相差50厘米,喻示着吴健雄教授享年85岁。照壁上杨振宁教授亲自题写的“吴健雄墓园”五个石绿色大字,熠熠生辉。
↓浏河的童年
↓柏克莱深造
↓曼哈顿计划
↓对称性革命
↓核物理女王
↓永恒的情怀
↓吴健雄墓园是由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经世界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先生修改、审定。墓园占地1372平方米,整个墓园处于草坪,树木和花卉的怀抱之中,高大的紫薇、雪松、夹竹桃,象征着吴教授永不磨灭的科学形象,碧绿的草坪及草坪中矗立的石笋、点石和花坛的鲜花象征着吴教授优雅美丽的江南女性风格,草坪中带有西欧色彩的草坪灯与墓园的铸铁栏杆,极自然地融合一体,展现了一个美籍华人墓园的西方色彩,这种中西结合的设计形成了墓园独特的风格,总之,整个墓园极富个性,动静相辅,精巧又不失大气。
↓墓园的北侧有一幢“紫薇阁”,由吴健雄、袁家骝夫妇捐资建造,用于接待。紫薇阁与墓园之间有一棵高大挺拔,树冠硕大的紫薇树,此树系吴健雄父亲吴仲裔亲手栽种,已有百年历史。吴健雄小名“薇薇”,因此这棵树也就有了不一般的意义。
↓墓区的入口处
↓走出校园,再回头瞻仰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注:以上文字资料来源于网络
吴健雄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1997年在美国纽约逝世后,按她生前愿望,其骨灰由其夫婿袁家骝专程送回中国,安葬在吴健雄的家乡浏河的明德中学校园内。
↓太仓市浏河镇明德中学竖立着吴健雄的雕塑
↓由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题名的“吴健雄教学楼”
↓吴健雄墓园
↓墓区的东侧是一幢6400平方米的吴健雄科技楼,“吴健雄科技楼”几个大字由诺贝尔得主李政道教授题写。它与墓园连成一体,相互辉映,使吴健雄墓园显得更雄伟壮丽。
↓李政道教授亲笔为墓园的造形解释题了碑文,碑文写道:“按宇称守恒定律,凡是两个左右完全对称系统的演变应该是永远左右对称的,这似乎极合理的定律于一九五七年正月被吴教授钴核子衰变实验推翻了。这建筑中两石球象征两个左右对称的钴核子,而其衰变产生的电子分布由水流代表,它们是不对称的。谨以此纪念吴健雄划时代的重大科学贡献。”
↓墓园的主体部分圆形,是由国产中国黑花岗岩铺设而成,花岗岩乌黑锃亮,光洁可人,十分端庄肃穆,墓穴安置在9米直径的水池之中,墓穴外部呈一斜面的圆柱体,既体现了校园风格的优美几何体,又仿佛似一个直冲云霄的火箭,意喻着吴健雄教授在科学上登峰造极的伟大成就。圆柱体的斜面上镌刻着由《吴健雄》一书的作者,台湾名记者江才健先生题写的墓志铭。
↓台湾名记者江才健先生题写的墓志铭
这里安葬着 世界最杰出的女性物理学家 ——吴健雄(1912—1997)
她一生绵长深刻的科学工作 展现了深轴力作和真知洞见
她的意志力和对工作的投入 使人联想到居里夫人 她的入世、优雅和聪慧 辉映着诚挚爱心和坚毅睿智
她是卓越的世界公民 和一个永远的中国人
长眠于吴健雄旁边的袁家骝——(1912—2003) 是一个富有奉献精神的丈夫 和富有爱心的父亲
他是袁克文之子、袁世凯之孙 他和健雄生活在纽约
他是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 杰出的物理学家 他专长于辐射探测 后来致力于在台湾建立 同步辐射研究中心 他逝世于他的家乡——中国大陆
↓水池中间有两个台湾普晶石道企业有限公司制造的风水球,两球直径达60厘米,由意大利进口蓝珍珠花岗岩制成,每个球重达三百多公斤,接通电源,石球会随着水流分别顺向和逆向缓缓转动,球顶上分别喷出高低不同的水柱,它们象征着吴健雄教授在美国华盛顿低温实验室,通过钴60-β衰变实验来验证杨振宁、李政道“宇称不守恒定律”的实验原理模型。
↓东面环形照壁,照壁用花岗石装贴而成,气势庄重雄伟。照壁由八垛由低而高的照墙组成,象征着吴健雄教授勇攀科学高峰的足迹。八垛照墙高低各相差50厘米,喻示着吴健雄教授享年85岁。照壁上杨振宁教授亲自题写的“吴健雄墓园”五个石绿色大字,熠熠生辉。
↓浏河的童年
↓柏克莱深造
↓曼哈顿计划
↓对称性革命
↓核物理女王
↓永恒的情怀
↓吴健雄墓园是由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经世界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先生修改、审定。墓园占地1372平方米,整个墓园处于草坪,树木和花卉的怀抱之中,高大的紫薇、雪松、夹竹桃,象征着吴教授永不磨灭的科学形象,碧绿的草坪及草坪中矗立的石笋、点石和花坛的鲜花象征着吴教授优雅美丽的江南女性风格,草坪中带有西欧色彩的草坪灯与墓园的铸铁栏杆,极自然地融合一体,展现了一个美籍华人墓园的西方色彩,这种中西结合的设计形成了墓园独特的风格,总之,整个墓园极富个性,动静相辅,精巧又不失大气。
↓墓园的北侧有一幢“紫薇阁”,由吴健雄、袁家骝夫妇捐资建造,用于接待。紫薇阁与墓园之间有一棵高大挺拔,树冠硕大的紫薇树,此树系吴健雄父亲吴仲裔亲手栽种,已有百年历史。吴健雄小名“薇薇”,因此这棵树也就有了不一般的意义。
↓墓区的入口处
↓走出校园,再回头瞻仰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注:以上文字资料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