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微信群管理探微

  摘 要 班主任管理微信群,需明确班级微信群管理的态度:抓大放小,有的放矢;需规范言论,建立班级微信群管理制度;需开展多样活动,促家校协作,合力育人。   关 键 词 小学;班级管理;微信群;家校合作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1-00-02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班级微信群以快捷、方便的优点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家长的喜爱,成为家校联系的重要平台之一。[1]但因微信消息传播的群体性、即时性、可视性等特点,使其具有极强的“传播效应”――用得好,省时省力,事半功倍;用得不好,徒增烦恼。因此,如何管理好班级微信群,让其健康发展,成为家长交流信息,互相学习,传递正能量的阵地,是班主任面临的一大现实问题。   一、摆正态度:抓大放小,有的放矢   微信交流平台在人际交流中有许多优势:交流者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即时互动,又可以延时留言交流,还可以一对一或多对多交流等等。[2]班级微信群的设立,轻松打破了时空限制,密切了家校间的联系互动,让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在校表现,加深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但这也随之带来了问题:家长总有问不完的事情,而教师在忙完每天的教学任务后,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去事事回复。针对这一矛盾,在一开始我们就应明确班级微信群管理的态度和原则。   常听一些老师说:“我不上微信的,不管他们说什么,我都不理的。”这种方法虽可让自己全身而退,但却不可取。我们都知道“危言耸听”,一个偏激的家长在微信群里说了一些偏激的话,多少会影响其他家长,如果任由发展,家长对学校和老师的支持度、信任度就会下降,甚至产生误会或形成谣言,这些都会给班级管理带来困扰。但如果我们作为班主任“事必躬亲”,有问必答,那我们就会疲于应付。那应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班级微信群呢?我觉得应该抓大放小,有的放矢。仔细翻看微信群,我们会发现,家长有问做什么作业的,有问明天穿什么衣服的,也有问学生在校表现的,还有请假的……对于其中不紧要的,班主任大可不答。但是当微信群中出现家长矛盾、学生受伤、师生矛盾、家长投诉等问题时,班主任则不可不闻不问,而应适当介入,及时解释,引导“风向”。班主任应该时刻向家长传达这样一种理念:家长之间应该互助合作。因为班主任并不时刻守着微信群,有时不能及时查看微信群的信息,所以一些小问题,家长之间能够相互解答的,就由家长内部自行解决。这样既加深了家长之间的合作意识,同时也解放了班主任的工作,让班主任有的放矢,把主要精力放在班级管理和建设上。   班主任虽说不能时时刻刻守着手机,但在“互联网+”时代,班主任也不能只顾埋头教书,而应紧跟时代潮流,利用新技术为教育服务:一方面,要懂得利用微信群来管理班级,传递自己的管理理念,把好的教育内容或信息发布给家长;另一方面,也要具备一定的媒介传播素养,了解微信群的传播特点,在出现问题时,能及时利用这些专业知识去应对危机,引领微信群的健康发展。   二、规范言论:建立规约,遵章守制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科学规章制度的建立,能够规范组织成员的行为,保证良好的秩序,促进组织有序的发展。因此,要想班级微信群能更加风清气正,就需借助管理制度来规范微信群的言论。   在开学初的第一次家长会,我就明确了微信群的用途:互相沟通信息、学习的平台,不用于解决班级事务;有需要老师解决的问题,直接打电话或发短信,以免在群里造成不必要的误会;提倡在微信群里传递正能量,不发布不正确的信息。为了更好地规范家长和学生在微信群的言论,还要与群主沟通,颁布“班级微信群管理制度”,群主负责管理和监督。如,我班的家长微信群管理制度是:   为了更好地利用微信平台,促进学生、家长和老师的交流和共同进步,促进班级的学习,特制定如下管理规定:   1. 微信群用于作业的分享,学校与班级通知的传递,用于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家长教育方法的交流;   2. 微信群不用于请假、投诉,解决各种矛盾(同学、老师、家长之间的矛盾);   3. 禁止在群里发表诋毁国家、社会、学校、班级和老师、学生的言论;   4. 禁止在群内链接不当的网页和网站,如色情、游戏、购物、病毒网页和平台。   制度制定出来,还需提醒家长之间相互督促、约束,一旦有人违反,要及时妥善处理。对有些家长违反规定的,可直接打电话或约谈,微信群里提醒全体家长引以为戒。让家长们形成意识,遇到问题直接和老师联系,单独提出宝贵意见或建议。强调微信群是公共场合,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请大家共同遵守班群制度。   总之,我们的微信群既要建立起制度,还要号召家长们共同遵守,一旦出现违反情况还要妥善处理,强化群规。   三、 多样活动:家校协作,合力育人   学校、教师、家长组成了一个家校合作的“团队”,此“团队”的共同目标是――让孩子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要实现这个共同目标,首先需要在团队中建立一个共识,使每个成员参与其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微信作为家校合作的重要平台之一,班主任可从以下两方面借助其力量,帮助家校之间形成共识。   一方面,可通过在微信群上传播教育理念,引发育儿问题讨论,交流家教方法等形式帮助家长们建立科学的育儿理念。班主任可借助家委会、群主等的力量,让他们来担任交流活动的组织者。例如,家委会可以收集家长们的育儿问题,然后针对性地抛出问题,让家长们一起交流育儿心得,有条件时还可以请专业的老师来解惑,甚至进行专题讲座。今年因为带一年级,我明显感觉到家长们为孩子的习惯培养以及孩子之间的相处问题而忧心不已。为此,我和群主及家委会多次交流,最终我们请到育儿专家进行主题为《如何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直播讲座,并开展了提问互动,让专家直接解答家长们的问题。家长们纷纷提问:“如何让孩子喜爱阅读?”“如何处理孩子之间的矛盾?”“孩子回家不爱学习怎么办?”……这次讲座之后,家长们的焦虑明显缓解,对各种问题的处理也更加自如。遇到不知如何管教孩子的家长,我还亲自指导,让他们制定评价表,在家里也对学生的行为表现、学习习惯进行评价,建立奖惩机制。现在,我们班里有好多家长都在使用评价表,并得到了不错的反馈。家长有时也会把各自为孩子制定的评价表发到群里交流。   另一方面,通过发送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视频、照片来形象地进行教育宣传、学校工作介绍和疑问解答等等。家长们通过微信群了解了孩子们的校园生活,感受了他们的健康成长,明白了学校活动的意义,同时体会到学校的用心和老师的辛苦,因此会更加理解和支持学校和老师(下转第页)(上接第页)的工作。   如,学校举办亲子活动、春游秋游活动、大课间活动等,我们都会通过微信群发送照片、视频,让家长们一睹为快,并切身感受到学生的快乐成长。本学期的亲子手工制作活动,有部分家长有畏难情绪,一开始不太支持。我们就通过微信群告知活动具体要求,解释活动意义,发动家长踊跃参加,收效明显。家长们不仅不再畏难,还和孩子们一起合作,制作出了不少精美、有创意的亲子手工作品。此次活动,我们班全员参加,手工作品如“神州一号”“小别墅”“开心风铃”“创意盘子 ”“纽扣贴画”等既美观又创新,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总之,家长具有了良好的育儿理念,了解学校和老师的工作,就更容易与学校、老师保持统一的步调,形成共识,一起为家校合作助力,最终达到育人目标。   微信群虽然存在诸多优势和应用价值,但毕竟不能替代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沟通与交流。所以,我们这里强调的不是让微信平台支持的家校合作取代传统的家校合作,而仅仅是让它与传统的家校合作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而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的有效引导必不可少。   参考文献:   [1]吴志明.班级微信群的引导和管理[J].江西教育,2015(34):24-25.   [2]张德有.关于班级微信交流的几点建议[J].班主任之友(小学版),2015(11):17-18.   责任编辑 湛园园

  摘 要 班主任管理微信群,需明确班级微信群管理的态度:抓大放小,有的放矢;需规范言论,建立班级微信群管理制度;需开展多样活动,促家校协作,合力育人。   关 键 词 小学;班级管理;微信群;家校合作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1-00-02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班级微信群以快捷、方便的优点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家长的喜爱,成为家校联系的重要平台之一。[1]但因微信消息传播的群体性、即时性、可视性等特点,使其具有极强的“传播效应”――用得好,省时省力,事半功倍;用得不好,徒增烦恼。因此,如何管理好班级微信群,让其健康发展,成为家长交流信息,互相学习,传递正能量的阵地,是班主任面临的一大现实问题。   一、摆正态度:抓大放小,有的放矢   微信交流平台在人际交流中有许多优势:交流者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即时互动,又可以延时留言交流,还可以一对一或多对多交流等等。[2]班级微信群的设立,轻松打破了时空限制,密切了家校间的联系互动,让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在校表现,加深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但这也随之带来了问题:家长总有问不完的事情,而教师在忙完每天的教学任务后,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去事事回复。针对这一矛盾,在一开始我们就应明确班级微信群管理的态度和原则。   常听一些老师说:“我不上微信的,不管他们说什么,我都不理的。”这种方法虽可让自己全身而退,但却不可取。我们都知道“危言耸听”,一个偏激的家长在微信群里说了一些偏激的话,多少会影响其他家长,如果任由发展,家长对学校和老师的支持度、信任度就会下降,甚至产生误会或形成谣言,这些都会给班级管理带来困扰。但如果我们作为班主任“事必躬亲”,有问必答,那我们就会疲于应付。那应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班级微信群呢?我觉得应该抓大放小,有的放矢。仔细翻看微信群,我们会发现,家长有问做什么作业的,有问明天穿什么衣服的,也有问学生在校表现的,还有请假的……对于其中不紧要的,班主任大可不答。但是当微信群中出现家长矛盾、学生受伤、师生矛盾、家长投诉等问题时,班主任则不可不闻不问,而应适当介入,及时解释,引导“风向”。班主任应该时刻向家长传达这样一种理念:家长之间应该互助合作。因为班主任并不时刻守着微信群,有时不能及时查看微信群的信息,所以一些小问题,家长之间能够相互解答的,就由家长内部自行解决。这样既加深了家长之间的合作意识,同时也解放了班主任的工作,让班主任有的放矢,把主要精力放在班级管理和建设上。   班主任虽说不能时时刻刻守着手机,但在“互联网+”时代,班主任也不能只顾埋头教书,而应紧跟时代潮流,利用新技术为教育服务:一方面,要懂得利用微信群来管理班级,传递自己的管理理念,把好的教育内容或信息发布给家长;另一方面,也要具备一定的媒介传播素养,了解微信群的传播特点,在出现问题时,能及时利用这些专业知识去应对危机,引领微信群的健康发展。   二、规范言论:建立规约,遵章守制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科学规章制度的建立,能够规范组织成员的行为,保证良好的秩序,促进组织有序的发展。因此,要想班级微信群能更加风清气正,就需借助管理制度来规范微信群的言论。   在开学初的第一次家长会,我就明确了微信群的用途:互相沟通信息、学习的平台,不用于解决班级事务;有需要老师解决的问题,直接打电话或发短信,以免在群里造成不必要的误会;提倡在微信群里传递正能量,不发布不正确的信息。为了更好地规范家长和学生在微信群的言论,还要与群主沟通,颁布“班级微信群管理制度”,群主负责管理和监督。如,我班的家长微信群管理制度是:   为了更好地利用微信平台,促进学生、家长和老师的交流和共同进步,促进班级的学习,特制定如下管理规定:   1. 微信群用于作业的分享,学校与班级通知的传递,用于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家长教育方法的交流;   2. 微信群不用于请假、投诉,解决各种矛盾(同学、老师、家长之间的矛盾);   3. 禁止在群里发表诋毁国家、社会、学校、班级和老师、学生的言论;   4. 禁止在群内链接不当的网页和网站,如色情、游戏、购物、病毒网页和平台。   制度制定出来,还需提醒家长之间相互督促、约束,一旦有人违反,要及时妥善处理。对有些家长违反规定的,可直接打电话或约谈,微信群里提醒全体家长引以为戒。让家长们形成意识,遇到问题直接和老师联系,单独提出宝贵意见或建议。强调微信群是公共场合,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请大家共同遵守班群制度。   总之,我们的微信群既要建立起制度,还要号召家长们共同遵守,一旦出现违反情况还要妥善处理,强化群规。   三、 多样活动:家校协作,合力育人   学校、教师、家长组成了一个家校合作的“团队”,此“团队”的共同目标是――让孩子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要实现这个共同目标,首先需要在团队中建立一个共识,使每个成员参与其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微信作为家校合作的重要平台之一,班主任可从以下两方面借助其力量,帮助家校之间形成共识。   一方面,可通过在微信群上传播教育理念,引发育儿问题讨论,交流家教方法等形式帮助家长们建立科学的育儿理念。班主任可借助家委会、群主等的力量,让他们来担任交流活动的组织者。例如,家委会可以收集家长们的育儿问题,然后针对性地抛出问题,让家长们一起交流育儿心得,有条件时还可以请专业的老师来解惑,甚至进行专题讲座。今年因为带一年级,我明显感觉到家长们为孩子的习惯培养以及孩子之间的相处问题而忧心不已。为此,我和群主及家委会多次交流,最终我们请到育儿专家进行主题为《如何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直播讲座,并开展了提问互动,让专家直接解答家长们的问题。家长们纷纷提问:“如何让孩子喜爱阅读?”“如何处理孩子之间的矛盾?”“孩子回家不爱学习怎么办?”……这次讲座之后,家长们的焦虑明显缓解,对各种问题的处理也更加自如。遇到不知如何管教孩子的家长,我还亲自指导,让他们制定评价表,在家里也对学生的行为表现、学习习惯进行评价,建立奖惩机制。现在,我们班里有好多家长都在使用评价表,并得到了不错的反馈。家长有时也会把各自为孩子制定的评价表发到群里交流。   另一方面,通过发送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视频、照片来形象地进行教育宣传、学校工作介绍和疑问解答等等。家长们通过微信群了解了孩子们的校园生活,感受了他们的健康成长,明白了学校活动的意义,同时体会到学校的用心和老师的辛苦,因此会更加理解和支持学校和老师(下转第页)(上接第页)的工作。   如,学校举办亲子活动、春游秋游活动、大课间活动等,我们都会通过微信群发送照片、视频,让家长们一睹为快,并切身感受到学生的快乐成长。本学期的亲子手工制作活动,有部分家长有畏难情绪,一开始不太支持。我们就通过微信群告知活动具体要求,解释活动意义,发动家长踊跃参加,收效明显。家长们不仅不再畏难,还和孩子们一起合作,制作出了不少精美、有创意的亲子手工作品。此次活动,我们班全员参加,手工作品如“神州一号”“小别墅”“开心风铃”“创意盘子 ”“纽扣贴画”等既美观又创新,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总之,家长具有了良好的育儿理念,了解学校和老师的工作,就更容易与学校、老师保持统一的步调,形成共识,一起为家校合作助力,最终达到育人目标。   微信群虽然存在诸多优势和应用价值,但毕竟不能替代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沟通与交流。所以,我们这里强调的不是让微信平台支持的家校合作取代传统的家校合作,而仅仅是让它与传统的家校合作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而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的有效引导必不可少。   参考文献:   [1]吴志明.班级微信群的引导和管理[J].江西教育,2015(34):24-25.   [2]张德有.关于班级微信交流的几点建议[J].班主任之友(小学版),2015(11):17-18.   责任编辑 湛园园


相关文章

  • 10488班级管理学
  • 第一章 小学班主任与小学班级管理 第一节 班级与班主任 一.班级 同一年龄段,发展水平相当的一群学生根据学校的安排固定地聚集在一起,形成了班:又因为班处在一定的骄傲与阶段上,这就是级.班级是一定年龄阶段.发展水平相当的一群学生组成的学校教育 ...查看


  • 浅议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创新
  • 摘 要:班主任是班级管理过程中的领军人物,班主任对学生的有效管理将对学生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了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方法创新.首先,分析了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现状,通过现状发现问题.其次,提出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方法. ...查看


  • 2014电大[班级管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 2014电大<班级管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班级管理作业一 一.填空题 1.班级授课制的奠基人是17世纪捷克教育家( ). 夸美纽斯 2.( )年起,我国班级管理者角色正式定名为班主任. 1952 3.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的组织者,同 ...查看


  •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要领
  • 摘 要: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初级阶段,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重视小学教育,尽最大努力提升小学教育的质量.主要站在小学班主任角度进行考虑,简析如何才能管理好小学生,做好班级的管理的工作,并对目前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 ...查看


  • 关于小学生班干部的教育作用研究
  • 刘启丽 内容摘要: 关键词: 班干部的目的 从管理学上是协助班主任,做好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经营工作 从教育学上是培养人和发展人.天赋.兼善天下(德.智.体.美)怎样通过班干部选拔.使用.工作中去培养与体现 选拔中教育学生: 工作中引领学生与 ...查看


  •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浅谈
  • 摘 要:小学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直接影响着新课程的实施情况.小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及班级整体的管理水平.本文先就小学班主任管理班级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简要分析,接着提出了几点管理的创新方法,从而表达了对小学班级进行管理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 班 ...查看


  • _目前我国小学班级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及相关对策探究
  • 目前我国小学班级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及相关对策探究 倪绍兵 (泗阳县王集镇中心小学,江苏泗阳 摘 要:本文从分析目前我国小学班级管理中遇到 223800) 出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在多元文化冲击下,小学班集体的整体凝聚力下滑. 一.多元文化冲击下, ...查看


  • 论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方法与艺术
  • 摘要:小学班主任工作对于一个班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意义重大,他们是班级工作的直接管理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运用管理方法,有效组织和设计班级内的活动,促进班级各项工作良好有序开展.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管理艺术 中图分类号:G6 ...查看


  • 第六章第一节小学班级班会活动内容介绍
  • 第六章第一节 小学班级活动管理专题之一班级管理活动的活动内容介绍 小学班级活动管理的内容以教材为主.这本书在小学班级管理活动方面的内容完全可以参照指定教材内容进行组织教学.只是在讲授过程中,例外的举一些其他比较典型的课外材料上的案例加以补充 ...查看


  • [班级管理]试题五
  •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 试题库五 <班级管理>试题库五(闭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班级管理过程的三要素是_______.管理对象.管理手段. 2.班级管理的三个基本阶段是设计._____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