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举措,也是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的重要契机。作为基层党组织,笔者认为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应该从树立学习理念、找准学习内容、创新学习方式、营造学习氛围四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学习型党组织 建设 方法 1.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 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首先要帮助广大党员、干部认识到什么是学习型组织。美国学者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这样解释:企业应建立学习型组织,其涵义是面临恶劣的外在环境,组织应力求精简、扁平化、要做到终生学习、不断自我组织再造,以维持竞争力。因此,理解学习型组织的精髓既要重视个体学习基础上的团队共同学习又要强调学用结合、变革创新、共同奋斗。新形势下,如果不学习,就无法跟上世界的发展步伐,这是一个非常现实和严峻的问题。为推动这项工作,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牢牢抓在手上,大力倡导科学先进的学习理念,培育永无止境的学习精神,探索管用有效的学习办法,不断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能力、知识素养、工作本领,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需要我们: 一是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帮助广大党员认识学习重要性的同时,还要帮助他们转变以往“要用时再学、脱产才能学”的陈旧“学习”观念,要认识到在当今这个变革的时代,学习已经不仅仅是我们的个人需求,它关系着一个国家和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文明与进步。因此,每个人都必须把学习从单纯的求知变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学习当成一种境界、一种觉悟、一种责任,让学习成为全体党员的自觉行动,贯穿生命全过程,成为一种经常化、普遍化的行为,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当成一种自觉行动和追求。 二是要树立实践学习的理念。要认识到学习不单纯指理论学习、书本学习,不要一味的追求读了多少书,参加了多少培训,应该认识到我们学习的终极目的是应用于实践,那么实践同样也是我们学习的一种方式,要把每一项工作都视为一个学习的机会,从工作中学习新技能、新方法,增长知识,使得工作学习一体化,即把学习引入工作,把工作引入学习,使工作学习有机结合,还要善于从以往的、现在的实践中去把握规律,锻炼思维,做到无时无刻不学习,不思考,真正做到学习实践两相结合。 三是要树立团队学习的理念。“成功的团队没有失败的个人,失败的团队没有成功的个人” 这是在管理学上我们经常信奉的一句话,其实学习也是一样,一个人学习,学得再好,力量毕竟有限,不能真正提高组织的整体素质,因此要树立团队学习的理念,要追求整个组织的学习能力提高,团队学习是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文化中的一种必要成分和标志,是凝聚各方力量的主要源泉。通过团队学习,才能达到每一名党员都是学习型党员、每一个党支部都是学习型党支部的要求,强调团队学习理念就要求不断激发每个党员的热情,挖掘每个党员的潜能,将分散在每个党员头脑中的知识、经验和信息整合成党组织共同的财富,并使之成为巨大的创新力量,转化为推动发展、开拓各项工作新局面的动力。 2.结合实际工作和党员素质要求,找准学习内容 学什么?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在基层一定要注意结合我们的工作需要和对党员素质提升的需求找准着力点,丰富学习内容,提高学习质量,增强学习效果。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和形势任务教育。作为基层党组织来说理论学习一方面要组织党员干部对党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同时还要以理想信念为重点,结合社会思潮发展变化和党员干部思想实际,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例如组织大家学习普遍关注的“六个为什么”、“七个怎么看(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怎么看就业难、怎么看看病难、怎么看教育公平、怎么看房价过高、怎么看分配不公、怎么看腐败现象)”等热点问题,引导党员干部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客观辩证地看待社会热点问题,把思想统一到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上来。在注重这些基础理论学习的同时,还要结合所在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展企业每个时期的形势任务教育,要让基层的党员切实了解企业发展方向,认清肩负的责任,通过学习统一思想,达到凝心聚智谋发展的目的。 二是针对工作需要学习,提高工作水平。基层党组织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最重要的就是将学习与本单位的工作联系起来,结合岗位要求,注重对口和实效,通过结合自身工作学习,真正做到知行统一,学用结合,切实达到促进工作能力、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高,推动工作进步、推进发展的目的,使学习成为提高工作能力和本领的过程。要使学习具有针对性,首先就要找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矛盾,针对弥补不足和解决矛盾确定学习内容,做到缺什么学什么,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其次要注重学习效果,要对学习的过程进行监督,对学习后的效果进行评估,不断提出新的学习需求,使学习成为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3.创新学习方式和载体,提高学习的吸引力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新的时代特点、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和新时期党员状况的新变化,把握新形势下组织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在继承传统做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学习方式和载体,使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体现时代特点、贴近党员需求、富有实际成效。创新学习方式和载体需要做好“三个结合”。 一是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一方面重视集中学习方法,因为既然是学习型组织就应该强调集中学习。集中学习可以产生集合效应、竞争效应。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通过集中学习,成员之间的互相学习、询问、切磋,更有助于促进能力的提高。因此,可以将党员干部分成学习小组,让成员之间互相学习、互相提高、互相进步。另一方面要鼓励自学,因为自己最了解个人的不足和学习需求,自学的过程可以让自己的学习更有针对性,提高更快,通过自学还可以帮助大家养成学习的好习惯。 二是“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闭门造车”永远只能是“井底之蛙”,要真正提高自己的能力只有把自己和最高水平接轨,学习正是这样,一定要有针对性的和所在领域的强手开展“对标”学习,一方面可以采取请进来的方式将所在领域先进的发展技术引进来学习参考,增长见识,提高水平;另一方面积极走出去,学习先进组织模式等先进管理方法,通过学习,开拓眼界、明晰思路。 三是网络载体与传统载体相结合。要适应现代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发展的新趋势,充分发挥互联网覆盖面广、传播快捷的特点和优势,开设网上专栏、网上论坛,使网络成为党员干部学习的新途径。同时针对人们自主性不断增强的新情况,多组织开展互动式学习、体验式学习,通过交流研讨、考察调研、现场观摩等,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还可以拓展个性化的学习空间,根据党员干部的不同需要,努力提供“菜单式”学习服务,让党员干部在学习内容、方式、时间上有更多的选择,同时支持党员干部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养成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4.规范学习制度,营造良好氛围 一个基层党组织学习氛围浓不浓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持续性和学习效果,要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就要做到: 4.1抓好制度建设。就是要坚持定期学习,建立健全学习计划、学习制度,激励机制,着重在学习量化考核制度上下功夫,努力把学习的“软任务”变成“硬考核”,要将学习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和评先树模的重要依据。通过树立正确的学习导向,激发党员的学习热情,同时用学习的激励机制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增强学习者的内动力,通过制度规范学习,保证学习的长久性和长效性,在党支部内营造“靠学习立身、靠学习进步,常抓不懈、勤学不止”的良好氛围。 4.2树立学习典型。要充分发挥典型带动的作用,通过培育、树立一批学习认真、学用结合、学习效果明显的学习典型,利用各种媒体对学习典型的事迹进行宣传,对好的做法积极推广,达到以点带面的作用。还要把党员干部学习态度、学习精神、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效作为党员干部考察的重要内容,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形成注重学习的用人导向。
摘 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举措,也是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的重要契机。作为基层党组织,笔者认为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应该从树立学习理念、找准学习内容、创新学习方式、营造学习氛围四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学习型党组织 建设 方法 1.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 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首先要帮助广大党员、干部认识到什么是学习型组织。美国学者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这样解释:企业应建立学习型组织,其涵义是面临恶劣的外在环境,组织应力求精简、扁平化、要做到终生学习、不断自我组织再造,以维持竞争力。因此,理解学习型组织的精髓既要重视个体学习基础上的团队共同学习又要强调学用结合、变革创新、共同奋斗。新形势下,如果不学习,就无法跟上世界的发展步伐,这是一个非常现实和严峻的问题。为推动这项工作,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牢牢抓在手上,大力倡导科学先进的学习理念,培育永无止境的学习精神,探索管用有效的学习办法,不断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能力、知识素养、工作本领,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需要我们: 一是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帮助广大党员认识学习重要性的同时,还要帮助他们转变以往“要用时再学、脱产才能学”的陈旧“学习”观念,要认识到在当今这个变革的时代,学习已经不仅仅是我们的个人需求,它关系着一个国家和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文明与进步。因此,每个人都必须把学习从单纯的求知变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学习当成一种境界、一种觉悟、一种责任,让学习成为全体党员的自觉行动,贯穿生命全过程,成为一种经常化、普遍化的行为,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当成一种自觉行动和追求。 二是要树立实践学习的理念。要认识到学习不单纯指理论学习、书本学习,不要一味的追求读了多少书,参加了多少培训,应该认识到我们学习的终极目的是应用于实践,那么实践同样也是我们学习的一种方式,要把每一项工作都视为一个学习的机会,从工作中学习新技能、新方法,增长知识,使得工作学习一体化,即把学习引入工作,把工作引入学习,使工作学习有机结合,还要善于从以往的、现在的实践中去把握规律,锻炼思维,做到无时无刻不学习,不思考,真正做到学习实践两相结合。 三是要树立团队学习的理念。“成功的团队没有失败的个人,失败的团队没有成功的个人” 这是在管理学上我们经常信奉的一句话,其实学习也是一样,一个人学习,学得再好,力量毕竟有限,不能真正提高组织的整体素质,因此要树立团队学习的理念,要追求整个组织的学习能力提高,团队学习是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文化中的一种必要成分和标志,是凝聚各方力量的主要源泉。通过团队学习,才能达到每一名党员都是学习型党员、每一个党支部都是学习型党支部的要求,强调团队学习理念就要求不断激发每个党员的热情,挖掘每个党员的潜能,将分散在每个党员头脑中的知识、经验和信息整合成党组织共同的财富,并使之成为巨大的创新力量,转化为推动发展、开拓各项工作新局面的动力。 2.结合实际工作和党员素质要求,找准学习内容 学什么?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在基层一定要注意结合我们的工作需要和对党员素质提升的需求找准着力点,丰富学习内容,提高学习质量,增强学习效果。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和形势任务教育。作为基层党组织来说理论学习一方面要组织党员干部对党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同时还要以理想信念为重点,结合社会思潮发展变化和党员干部思想实际,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例如组织大家学习普遍关注的“六个为什么”、“七个怎么看(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怎么看就业难、怎么看看病难、怎么看教育公平、怎么看房价过高、怎么看分配不公、怎么看腐败现象)”等热点问题,引导党员干部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客观辩证地看待社会热点问题,把思想统一到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上来。在注重这些基础理论学习的同时,还要结合所在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展企业每个时期的形势任务教育,要让基层的党员切实了解企业发展方向,认清肩负的责任,通过学习统一思想,达到凝心聚智谋发展的目的。 二是针对工作需要学习,提高工作水平。基层党组织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最重要的就是将学习与本单位的工作联系起来,结合岗位要求,注重对口和实效,通过结合自身工作学习,真正做到知行统一,学用结合,切实达到促进工作能力、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高,推动工作进步、推进发展的目的,使学习成为提高工作能力和本领的过程。要使学习具有针对性,首先就要找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矛盾,针对弥补不足和解决矛盾确定学习内容,做到缺什么学什么,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其次要注重学习效果,要对学习的过程进行监督,对学习后的效果进行评估,不断提出新的学习需求,使学习成为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3.创新学习方式和载体,提高学习的吸引力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新的时代特点、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和新时期党员状况的新变化,把握新形势下组织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在继承传统做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学习方式和载体,使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体现时代特点、贴近党员需求、富有实际成效。创新学习方式和载体需要做好“三个结合”。 一是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一方面重视集中学习方法,因为既然是学习型组织就应该强调集中学习。集中学习可以产生集合效应、竞争效应。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通过集中学习,成员之间的互相学习、询问、切磋,更有助于促进能力的提高。因此,可以将党员干部分成学习小组,让成员之间互相学习、互相提高、互相进步。另一方面要鼓励自学,因为自己最了解个人的不足和学习需求,自学的过程可以让自己的学习更有针对性,提高更快,通过自学还可以帮助大家养成学习的好习惯。 二是“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闭门造车”永远只能是“井底之蛙”,要真正提高自己的能力只有把自己和最高水平接轨,学习正是这样,一定要有针对性的和所在领域的强手开展“对标”学习,一方面可以采取请进来的方式将所在领域先进的发展技术引进来学习参考,增长见识,提高水平;另一方面积极走出去,学习先进组织模式等先进管理方法,通过学习,开拓眼界、明晰思路。 三是网络载体与传统载体相结合。要适应现代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发展的新趋势,充分发挥互联网覆盖面广、传播快捷的特点和优势,开设网上专栏、网上论坛,使网络成为党员干部学习的新途径。同时针对人们自主性不断增强的新情况,多组织开展互动式学习、体验式学习,通过交流研讨、考察调研、现场观摩等,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还可以拓展个性化的学习空间,根据党员干部的不同需要,努力提供“菜单式”学习服务,让党员干部在学习内容、方式、时间上有更多的选择,同时支持党员干部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养成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4.规范学习制度,营造良好氛围 一个基层党组织学习氛围浓不浓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持续性和学习效果,要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就要做到: 4.1抓好制度建设。就是要坚持定期学习,建立健全学习计划、学习制度,激励机制,着重在学习量化考核制度上下功夫,努力把学习的“软任务”变成“硬考核”,要将学习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和评先树模的重要依据。通过树立正确的学习导向,激发党员的学习热情,同时用学习的激励机制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增强学习者的内动力,通过制度规范学习,保证学习的长久性和长效性,在党支部内营造“靠学习立身、靠学习进步,常抓不懈、勤学不止”的良好氛围。 4.2树立学习典型。要充分发挥典型带动的作用,通过培育、树立一批学习认真、学用结合、学习效果明显的学习典型,利用各种媒体对学习典型的事迹进行宣传,对好的做法积极推广,达到以点带面的作用。还要把党员干部学习态度、学习精神、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效作为党员干部考察的重要内容,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形成注重学习的用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