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行政是政府公信力的生命线

依法行政是政府公信力的生命线

政府没有公信力一切无从谈起,而树立政府公信力就必须从依法行政做起

日前,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将依法行政与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结合起来,这在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今天,耐人寻味。

所谓政府的公信力,是政府通过自身行为获取社会公众信任、拥护和支持的一种能力。一个政府是否具有公信力,不仅关系到其影响力和权威性,也直接决定着其执行力的强弱。

当前,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一些干部感叹:群众“信访不信法”,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人们不愿相信政府一方的说法,哪怕是这种说法合情合理”;也经常可以看到类似现象:当某一政策或规定出台时,公众往往异常“敏感”,甚至不管其正确与否。前不久,一部《四川省突发事件应对办法(送审稿草案)》,因为涉及“强制”和“征用”等字眼,就遇到了类似尴尬。

对于政府公信力所面临的这种挑战,一则新闻或许能揭示原因:前不久,在补偿纠纷案件中,重庆一工业园区管委会竟发函“警告”法院不要“一意孤行”。

如果某些地方政府任意妄为、违法行政,如何期望自己能廉正生威、取信于民?倘若某些干部以实用主义的态度搁置法律,又怎能指望老百姓相信法律、选择法律? 依法行政是政府公信力的生命线。行政权力在法治框架下运行,人们就会产生公正感、安全感;反之,如果行政权力不受法律约束,政府公信力就会遭到蚕食削弱。在贵州瓮安事件后,当地总结事件深层原因是在开矿、拆迁安置的时候,民众的利益受侵犯,而一些干部在处理这些问题时手法粗暴,处置失机,失去百姓信任,“群众不向政府讲真话了”。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执行力的前提。任何政府决策,如果得到人们高度认同,推行起来就会获得支持,反之就很难推进。现实中,一些地方往往将依法行政视为发展羁绊。要么抛开法律,比如某县领导曾公开宣称:“如果样样都依法,我们就会一事无成”;要么漠视程序,比如对项目审批,经常“先上车后买票”。如此举动无异于舍本逐末、饮鸩止渴:没有规矩,谈何发展?正如湖南省政府在提出“抓依法行政也是抓发展”时所言:区域竞争不仅是经济实力的竞争,也是发展环境尤其法治环境的竞争,而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关键在于依法行政,提高各级政府的公信力。

政府公信力是一切社会公信力的基础,法律公信力是一切社会公信力的制度保障。在现代社会,政府所面临公共问题的复杂性和多元性环境,常常会导致政府治理难度的增加,易于引发政府的信任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越要依法行政,使人们形

成对法律和制度的信仰,并通过法律和制度来提高政府公信力。政府任何时候都必须意识到:没有公信力一切都无从谈起,而要树立公信力必须从依法行政做起。

依法行政是政府公信力的生命线

政府没有公信力一切无从谈起,而树立政府公信力就必须从依法行政做起

日前,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将依法行政与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结合起来,这在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今天,耐人寻味。

所谓政府的公信力,是政府通过自身行为获取社会公众信任、拥护和支持的一种能力。一个政府是否具有公信力,不仅关系到其影响力和权威性,也直接决定着其执行力的强弱。

当前,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一些干部感叹:群众“信访不信法”,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人们不愿相信政府一方的说法,哪怕是这种说法合情合理”;也经常可以看到类似现象:当某一政策或规定出台时,公众往往异常“敏感”,甚至不管其正确与否。前不久,一部《四川省突发事件应对办法(送审稿草案)》,因为涉及“强制”和“征用”等字眼,就遇到了类似尴尬。

对于政府公信力所面临的这种挑战,一则新闻或许能揭示原因:前不久,在补偿纠纷案件中,重庆一工业园区管委会竟发函“警告”法院不要“一意孤行”。

如果某些地方政府任意妄为、违法行政,如何期望自己能廉正生威、取信于民?倘若某些干部以实用主义的态度搁置法律,又怎能指望老百姓相信法律、选择法律? 依法行政是政府公信力的生命线。行政权力在法治框架下运行,人们就会产生公正感、安全感;反之,如果行政权力不受法律约束,政府公信力就会遭到蚕食削弱。在贵州瓮安事件后,当地总结事件深层原因是在开矿、拆迁安置的时候,民众的利益受侵犯,而一些干部在处理这些问题时手法粗暴,处置失机,失去百姓信任,“群众不向政府讲真话了”。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执行力的前提。任何政府决策,如果得到人们高度认同,推行起来就会获得支持,反之就很难推进。现实中,一些地方往往将依法行政视为发展羁绊。要么抛开法律,比如某县领导曾公开宣称:“如果样样都依法,我们就会一事无成”;要么漠视程序,比如对项目审批,经常“先上车后买票”。如此举动无异于舍本逐末、饮鸩止渴:没有规矩,谈何发展?正如湖南省政府在提出“抓依法行政也是抓发展”时所言:区域竞争不仅是经济实力的竞争,也是发展环境尤其法治环境的竞争,而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关键在于依法行政,提高各级政府的公信力。

政府公信力是一切社会公信力的基础,法律公信力是一切社会公信力的制度保障。在现代社会,政府所面临公共问题的复杂性和多元性环境,常常会导致政府治理难度的增加,易于引发政府的信任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越要依法行政,使人们形

成对法律和制度的信仰,并通过法律和制度来提高政府公信力。政府任何时候都必须意识到:没有公信力一切都无从谈起,而要树立公信力必须从依法行政做起。


相关文章

  • 依法行政是政府公信力的生命线 1
  • 政府没有公信力一切无从谈起,而树立政府公信力就必须从依法行政做起 日前,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将依法行政与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结合起来,这在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 ...查看


  • 十大因素影响政府公信力
  • 提高政府公信力,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提高政府公信力,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 政府公信力的现状 政府公信力,即政府通过自己的行为得到社会公众信 ...查看


  • 关于完善干部机制依法行政的案例分析报告
  • 社会实践报告 教育层次(本科或专科): 本科 实践报告题目: 关于完善干部机制依法行政的案例分析报告 分校(站.点): 姓名: 年级: 指导教师: 日期: 年 月 日 提 纲 一.案例概要 (一)案例来源 (二)案例内容概要 二.案例分析及 ...查看


  • 论政府公信力的提升
  • 摘要:政府公信力的高低代表着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以及配合程度,它关系着政府能否高效运行,同时也是代表社会稳定的一个核心因素.只有公民相信政府,才会更积极的配合他们的工作,政府的政策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执行.然而,在实际中,一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查看


  • 诚信道德缺失与诚信社会构建研究
  • 璇信道德缺失与璇信社会构建研究 刘必红 (茬!i双绷:勋萍,涮E武汉430079) 摘要:诚信道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和和谐社会建设意义重大.目前,我国社会诚信道德缺失现象严重,诚信道德缺失的表现多种多样 ...查看


  • 十八届四中全会试题及答案
  • 十八届四中全会试题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2014年(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A.10月15日至18日 B.10月18日至20日 C.10月20 ...查看


  • 申论必背好文章好句子
  • 1.完善制度保障 促进社会和谐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化,下大力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全党的共识,在全社会也日渐形成浓厚氛围.这种态势很好,有了认识就有了自觉,有了自觉就会转 ...查看


  • 申论范文-必背好文章
  • 1.完善制度保障? 促进社会和谐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化,下大力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全党的共识,在全社会也日渐形成浓厚氛围.这种态势很好,有了认识就有了自觉,有了自觉就会 ...查看


  • 政府形象提升的常修课
  •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通过自身行为赢得社会公众的理解.信任.认可和支持的能力,现实中,政府形象与政府公信力呈正相关效应 "7·21"北京特大暴雨事件后,北京市政府处于舆论的漩涡当中,对北京冷嘲热讽的段子在网络上疯传,北京市民政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