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失业问题影响因素的研究
郑海燕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奠耍】本文利用与失业率相关的指标如回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回民消赍增长率、职工工羹增长率、劳动人口指数等建立线 影田归模型。利用Sf 统计软件包对模型进行了分析:并依据模型结论.从节.4工羹、促进固内消赍、控.4人口增长等方面提 出解决失业同题的对策。
【关t词】失业;线性田归分析;对策
【中圈分类号】F2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号】1003—3890(2003)10—0012—02
本文运用统计的方法,从一些客观数据中挖掘信息,
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找出影响失业率的因素。借助于SAS统
计软件包,对近六年(1996-2001年)与我国失业情况相关
的数据进行动态的分析,并且量化各个影响因素。建立数
学模量,进而从客观事实上分析影响失业率的众多因素,
为国家宏观调控、预测失业率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一
、指标和方法
(一)指标的选取
用多元线性回归对失业率(因变量)进行预测,怎样选
取指标(自变量)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指标应尽量的反映
失业率的情况;其次,为了数据处理的要求,样本点必须大
予指标效,并且各个变量间要统一量纲;第三,指标过多
时,会影响模型预 的精度;最后。对回归分析方法的要求
是备指标要尽量的独立.避免多重相关性。为此,我们根
据实际问题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初步选取了以下的指标:
X1: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X2:国民消费增长率;X3:
职工工资增长率;X4:投入研究和发展资金增长率;X5:劳
动人口指效。
其中,X2反映了住户一般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
格水平变动的情况,指数的变动反映购买一个固定篮子的
消费品和服务的总值的变动。并且消费物价指数可以反映
通货膨胀对消费者的影响;X3为发放实际工资的年增长
率;)【4是国家每年投入的经济建设费和社会文教费之和。
按可比价换算出的年增长率,反映了我国科技和社会发展
的状况;Ⅺ 和】(5是我国年生产能力和劳动人口的指标。
全部统计指标的数据来自1996~2002年
和。
(二)理论依据
记失业率为 ,建立模型:
Gt"l-Plzl-I-P2X2+』93 3+ 4+风 5+.=I
其中 是随机影响因素;Xi(i-1-..·5)是上述指标每
年的值;区(f:1"-5)是回归系数。建立模型的目的就是通
过样本值来合理的估计出届,从而看出每个自变量对因变
量的影响程度和预测因变量的值对于合理的估计出J臼=『。
主要利用& 软件的最d',-乘法,并且通过方差分析和
残差分析进行回归诊断,从而最终得出回归系数J日=『。
(三)技术处理
其中有些变量有较大的相关性,为了保证模型的精度,最终去
掉了x5这项指标.这可以理解为指标x5对失业率没有明显
的线性的影响,对x5这项指标对失业率的影响将另外进行具
体的分析。所以在回归方程中去掉这项。但仍然有多个自变
量,为了能更明确的说明和因变量的关系,接下来建立多个模
型进行并列分析。以确保得出较为满意的结果。
(表1) 样本值
国民生 投入研
产总值 国民消 职工工 究和发
费增长 资增长 展资金 失业率
增长率 率)c2 率X3 增长率 Y
X1 X4
1996 9.70 9.5O 11.2O 15.00 3.O
1997 8.80 4.2O 3.6o 15.00 3.1
1998 7.80 5.5O O.2O 16.00 3.1
1999 7.OO 7.9o 6.2O 22.00 3.1
2O00 8.OO 8.3O 7.90 16.00 3.1
2OO1 7.00 5.40 11.OO 15.00 3.6
二、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建立模型
回归模型1:
口+fllXl+』92X2+ 3+ 4+.=I
利用SAS统计软件包线性回归得经验方程为:
y=4.95—0.151zl一0.691563x2-I-0.452561z3
— 0.384352x4
SAS统计软件得出R2=0.977,这说明因变量的97.7%
的变化程度由模型中的自变量所影响的,这也说明自变量
和因变量线性关系很强,从而模型有一定的可信度。
从上面的经验方程可以很明显的发现,’【l、 、x4和Y
是负线性相关的,而】c3和Y是正线性相关的,并且可以发
现 对Y影响是最大的,但是通过SAS软件的分析可以
看出来,Y和’【l的相关性是最大的,达到了一0.606,而和
x4的相关性是最小的,为一0.203,并且x4和各个自变量
同相关性较大,这也说明“投入研究和发展资金增长率x4”
对“失业率),’’的线性影响较差,而且置信水平为0.387,可
信度不高,为此把x4从模型中去掉,结果可能会更好。
回归模型2:
对E述5个指标用sAs软件进行了自变量的选择,发现 =口+fllXl+ X2+』93 3++.=I
【作者■ 介】寿海燕(19r79一)。女,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2002||L研究生。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利用SAS统计软件包线性回归得经验方程为:
=4.234—0.101a:n—1.058a:2+0.564a:3
此时。SAS统计软件得出R2=0.929,并且在方差分析
中F统计量的值为8.7,较好。并且除了x1的置信水平为
0.12,其余的都低于0.07,模型可信度较高。
三、我国目前的失业问题的对策
结合模型l、2,我们可以看出:失业率和国民生产总值
增长率成负相关,它们之问这种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显示国
民生产总值增长情况越好,经济中的失业率越低;失业率和
国民消费增长率成负相关,说明消费需求如果不能扩大,失
业率将居高不下;失业率和职工工资增长率成正相关;对指
标x5劳动人口指数的分析显示,长期以来劳动力充分就业
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的矛盾,是劳动力供求总量和就
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的结果,同时也是城镇就业压力加
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加快同时出现,新成
长劳动力就业或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的集中反
映。根据这些结论,提出我国目前失业问题的对策。
(一)让业绩不好、盈利严重下跌的公司采取节{M工资
的措施
如果经济没有好转,或不加工同酬,或不改变经营,工资
一定要再减,否则在竞争下该柳I构会倒闭。因此,接受节制工
资的做法,比最终公司倒闭而更多人必须失业来得好。让业绩
不好、盈利严重下跌的公司采取节制工资的措施是合理的,毕
竟保住工作共波难关才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当然,公司有
必要在经济情况好转的时候有所表示,这包括在业绩好转的
时懊恢复工人的薪金,或者以一次性的形式给予工人分红,作
为补偿。公司应考虑让管理层承担更大的薪金削减幅度,这
个做法不但合理,并且有效。管理层带头削减更多薪金的做
法,因为管理层的薪金都相当高。管理层的薪金削减幅度应
比普通员工高出5%~l0%。公司在削减薪金的时候应考虑
刭员工的薪金水平。如果公司削减那些薪金已经不高的
员工薪金,他们的生活可能会成问题。
(二)促进田内消赍从而降低失业是目前我国经济工
作的一项主要任务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
居民消费结构将发生较大变化,如果政策措施得当,消费
需求的巨大能量将得到释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是促进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之
一
。由于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消费者个人
收入中有很大一部分用于储蓄。只有随着我国社会保障
钊度的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人
们才会将更多的饯用于当期消费。同时应降低过高的利
率,先由中央银行作用于商业银行,具体做法比如降低存 款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等等,再由商业银行作用于企 业和消费者。目前我国消费热点主要在两个档次,一是面
对高中收入阶层;=是面对低、困阶层。现在无论高档还
是低档都存在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问题。必须加快消费
政策的修订和消费环境的完善,去除一切不适应市场经济
规律和不利于扩大居民消费的限制性措施。
(三)加快第三产业、信息产业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第三产业是我国扩大就业的主要出路。社区服务是再
就业的主要领域。一方面积极发展适合中国比较优势的
劳动密集型产业。另一方面也要加快信息产业、网络技术
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步伐。从劳动力需求状况来看,第三产
业仍是吸纳劳动者就业的主体行业,占总需求的73% ,特
别是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和社会服务业占到总需求的
一半;私营及个体经济和股份制经济的需求之和也超过了
总需求的一半。信息产业和网络技术实际上成为推动”新
经济”成长的主要动力。而且其发展速度要远远超过有史
以来的其他传统产业。在新产业的技术和资本不断增密
的情况下。其吸纳劳动力的作用是传统产业难以替代的。
我国第三产业、社区服务业有很大的就业潜力,每增长一
个百分点就可增加就业岗位85万个。在我国城市。至少
有l500万个社区就业岗位可以开发。
(四)各级政府应将宏观劳动力的供求平衡作为经济
社会发展的基本优先目标来考虑,将扩大就业作为政府工
作政绩的主要考棱指标,并以此为政策导向
目前,各国政府普遍把促进就业作为基本优先目标,
安排财政资金投入,实施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随着市
场经济体系建立所导致的政府职能的转换,政府的主要精
力不再是对一些具体经济行为的干预,而主要应是提供一
个公平和公正的社会环境。政府应成为扩大就业和再就
业的第一责任人,各级有关职能部门应积极创造各种有利
的条件。对失业人群提供就业援助。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
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制度这三条社会保障线衔接紧密,使大多数国企下岗职工
和企业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到基本生活费和基本养老
金,缓解下岗失业人员生活困难带来的矛盾。
(五)最根本的措施还是要控制人口增长,严格贯彻执
行计划生育
国家计委宏观研究院在最近完成的题为
就业形势分析及对策>的报告中预测,“十五”期问,由于第 三次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人口开始逐步进入劳动年龄,因
此,我国劳动力供给量亦呈上升势头。“十五”期问,劳动 力供给年平均增长量为938万人,超过“九五”期问年增长
655万人的水平。同时,“十五“期问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
的状况将较为严重,新增劳动力的就业压力表现突出。据 劳动保障部预计,“十五”期问,我国新成长的劳动力数量 将升至峰值,加上现存的下岗失业人员,每年城镇需要安
排的就业人数将达到2300万人左右,年度供大于求的缺
口达l500万人。同时,农村还有1.5亿富余劳动力需要
转移。就业,面临来自城乡的双重压力。再就业人数不断
上扬。目前,国企下岗失业人员已达l15o万人,今后还将
不可避免地增加,构成庞大的再就业需求。因此,控制人
口增长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措施,对于缓解我国的就业压
力有着长远而重要的意义。
[ 参考文献】
[1】胡鞍钢.非正规就业破解就业压力[J】.经济研究参考,2003.(7). E2]李欣欣.我因城镇失业人员的现状、原因、趋势、影响反对策
[J】,经济研究参考,2003,(4).
[3】盛乐,姚先困.失业问题的微观分析与模型解释[J】.中因经济 问题,2002,(1).
[41我固将从五方面广辟就业门路.经济学消息报[N】,2001,(7).
[5】贺动松.中国的就业空问有多大[N】.工人日报,2002,(12).
【6】因外促进就业有关措施【N】.人民日报,2002,(6).
[7】綦蛀明,柳欣.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2.
【8】王诚.中碡就业发展新论【J】.经济研究,2002,(12). 责任编辑:■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__
对我国失业问题影响因素的研究
郑海燕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奠耍】本文利用与失业率相关的指标如回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回民消赍增长率、职工工羹增长率、劳动人口指数等建立线 影田归模型。利用Sf 统计软件包对模型进行了分析:并依据模型结论.从节.4工羹、促进固内消赍、控.4人口增长等方面提 出解决失业同题的对策。
【关t词】失业;线性田归分析;对策
【中圈分类号】F2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号】1003—3890(2003)10—0012—02
本文运用统计的方法,从一些客观数据中挖掘信息,
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找出影响失业率的因素。借助于SAS统
计软件包,对近六年(1996-2001年)与我国失业情况相关
的数据进行动态的分析,并且量化各个影响因素。建立数
学模量,进而从客观事实上分析影响失业率的众多因素,
为国家宏观调控、预测失业率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一
、指标和方法
(一)指标的选取
用多元线性回归对失业率(因变量)进行预测,怎样选
取指标(自变量)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指标应尽量的反映
失业率的情况;其次,为了数据处理的要求,样本点必须大
予指标效,并且各个变量间要统一量纲;第三,指标过多
时,会影响模型预 的精度;最后。对回归分析方法的要求
是备指标要尽量的独立.避免多重相关性。为此,我们根
据实际问题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初步选取了以下的指标:
X1: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X2:国民消费增长率;X3:
职工工资增长率;X4:投入研究和发展资金增长率;X5:劳
动人口指效。
其中,X2反映了住户一般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
格水平变动的情况,指数的变动反映购买一个固定篮子的
消费品和服务的总值的变动。并且消费物价指数可以反映
通货膨胀对消费者的影响;X3为发放实际工资的年增长
率;)【4是国家每年投入的经济建设费和社会文教费之和。
按可比价换算出的年增长率,反映了我国科技和社会发展
的状况;Ⅺ 和】(5是我国年生产能力和劳动人口的指标。
全部统计指标的数据来自1996~2002年
和。
(二)理论依据
记失业率为 ,建立模型:
Gt"l-Plzl-I-P2X2+』93 3+ 4+风 5+.=I
其中 是随机影响因素;Xi(i-1-..·5)是上述指标每
年的值;区(f:1"-5)是回归系数。建立模型的目的就是通
过样本值来合理的估计出届,从而看出每个自变量对因变
量的影响程度和预测因变量的值对于合理的估计出J臼=『。
主要利用& 软件的最d',-乘法,并且通过方差分析和
残差分析进行回归诊断,从而最终得出回归系数J日=『。
(三)技术处理
其中有些变量有较大的相关性,为了保证模型的精度,最终去
掉了x5这项指标.这可以理解为指标x5对失业率没有明显
的线性的影响,对x5这项指标对失业率的影响将另外进行具
体的分析。所以在回归方程中去掉这项。但仍然有多个自变
量,为了能更明确的说明和因变量的关系,接下来建立多个模
型进行并列分析。以确保得出较为满意的结果。
(表1) 样本值
国民生 投入研
产总值 国民消 职工工 究和发
费增长 资增长 展资金 失业率
增长率 率)c2 率X3 增长率 Y
X1 X4
1996 9.70 9.5O 11.2O 15.00 3.O
1997 8.80 4.2O 3.6o 15.00 3.1
1998 7.80 5.5O O.2O 16.00 3.1
1999 7.OO 7.9o 6.2O 22.00 3.1
2O00 8.OO 8.3O 7.90 16.00 3.1
2OO1 7.00 5.40 11.OO 15.00 3.6
二、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建立模型
回归模型1:
口+fllXl+』92X2+ 3+ 4+.=I
利用SAS统计软件包线性回归得经验方程为:
y=4.95—0.151zl一0.691563x2-I-0.452561z3
— 0.384352x4
SAS统计软件得出R2=0.977,这说明因变量的97.7%
的变化程度由模型中的自变量所影响的,这也说明自变量
和因变量线性关系很强,从而模型有一定的可信度。
从上面的经验方程可以很明显的发现,’【l、 、x4和Y
是负线性相关的,而】c3和Y是正线性相关的,并且可以发
现 对Y影响是最大的,但是通过SAS软件的分析可以
看出来,Y和’【l的相关性是最大的,达到了一0.606,而和
x4的相关性是最小的,为一0.203,并且x4和各个自变量
同相关性较大,这也说明“投入研究和发展资金增长率x4”
对“失业率),’’的线性影响较差,而且置信水平为0.387,可
信度不高,为此把x4从模型中去掉,结果可能会更好。
回归模型2:
对E述5个指标用sAs软件进行了自变量的选择,发现 =口+fllXl+ X2+』93 3++.=I
【作者■ 介】寿海燕(19r79一)。女,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2002||L研究生。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利用SAS统计软件包线性回归得经验方程为:
=4.234—0.101a:n—1.058a:2+0.564a:3
此时。SAS统计软件得出R2=0.929,并且在方差分析
中F统计量的值为8.7,较好。并且除了x1的置信水平为
0.12,其余的都低于0.07,模型可信度较高。
三、我国目前的失业问题的对策
结合模型l、2,我们可以看出:失业率和国民生产总值
增长率成负相关,它们之问这种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显示国
民生产总值增长情况越好,经济中的失业率越低;失业率和
国民消费增长率成负相关,说明消费需求如果不能扩大,失
业率将居高不下;失业率和职工工资增长率成正相关;对指
标x5劳动人口指数的分析显示,长期以来劳动力充分就业
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的矛盾,是劳动力供求总量和就
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的结果,同时也是城镇就业压力加
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加快同时出现,新成
长劳动力就业或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的集中反
映。根据这些结论,提出我国目前失业问题的对策。
(一)让业绩不好、盈利严重下跌的公司采取节{M工资
的措施
如果经济没有好转,或不加工同酬,或不改变经营,工资
一定要再减,否则在竞争下该柳I构会倒闭。因此,接受节制工
资的做法,比最终公司倒闭而更多人必须失业来得好。让业绩
不好、盈利严重下跌的公司采取节制工资的措施是合理的,毕
竟保住工作共波难关才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当然,公司有
必要在经济情况好转的时候有所表示,这包括在业绩好转的
时懊恢复工人的薪金,或者以一次性的形式给予工人分红,作
为补偿。公司应考虑让管理层承担更大的薪金削减幅度,这
个做法不但合理,并且有效。管理层带头削减更多薪金的做
法,因为管理层的薪金都相当高。管理层的薪金削减幅度应
比普通员工高出5%~l0%。公司在削减薪金的时候应考虑
刭员工的薪金水平。如果公司削减那些薪金已经不高的
员工薪金,他们的生活可能会成问题。
(二)促进田内消赍从而降低失业是目前我国经济工
作的一项主要任务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
居民消费结构将发生较大变化,如果政策措施得当,消费
需求的巨大能量将得到释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是促进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之
一
。由于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消费者个人
收入中有很大一部分用于储蓄。只有随着我国社会保障
钊度的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人
们才会将更多的饯用于当期消费。同时应降低过高的利
率,先由中央银行作用于商业银行,具体做法比如降低存 款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等等,再由商业银行作用于企 业和消费者。目前我国消费热点主要在两个档次,一是面
对高中收入阶层;=是面对低、困阶层。现在无论高档还
是低档都存在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问题。必须加快消费
政策的修订和消费环境的完善,去除一切不适应市场经济
规律和不利于扩大居民消费的限制性措施。
(三)加快第三产业、信息产业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第三产业是我国扩大就业的主要出路。社区服务是再
就业的主要领域。一方面积极发展适合中国比较优势的
劳动密集型产业。另一方面也要加快信息产业、网络技术
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步伐。从劳动力需求状况来看,第三产
业仍是吸纳劳动者就业的主体行业,占总需求的73% ,特
别是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和社会服务业占到总需求的
一半;私营及个体经济和股份制经济的需求之和也超过了
总需求的一半。信息产业和网络技术实际上成为推动”新
经济”成长的主要动力。而且其发展速度要远远超过有史
以来的其他传统产业。在新产业的技术和资本不断增密
的情况下。其吸纳劳动力的作用是传统产业难以替代的。
我国第三产业、社区服务业有很大的就业潜力,每增长一
个百分点就可增加就业岗位85万个。在我国城市。至少
有l500万个社区就业岗位可以开发。
(四)各级政府应将宏观劳动力的供求平衡作为经济
社会发展的基本优先目标来考虑,将扩大就业作为政府工
作政绩的主要考棱指标,并以此为政策导向
目前,各国政府普遍把促进就业作为基本优先目标,
安排财政资金投入,实施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随着市
场经济体系建立所导致的政府职能的转换,政府的主要精
力不再是对一些具体经济行为的干预,而主要应是提供一
个公平和公正的社会环境。政府应成为扩大就业和再就
业的第一责任人,各级有关职能部门应积极创造各种有利
的条件。对失业人群提供就业援助。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
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制度这三条社会保障线衔接紧密,使大多数国企下岗职工
和企业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到基本生活费和基本养老
金,缓解下岗失业人员生活困难带来的矛盾。
(五)最根本的措施还是要控制人口增长,严格贯彻执
行计划生育
国家计委宏观研究院在最近完成的题为
就业形势分析及对策>的报告中预测,“十五”期问,由于第 三次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人口开始逐步进入劳动年龄,因
此,我国劳动力供给量亦呈上升势头。“十五”期问,劳动 力供给年平均增长量为938万人,超过“九五”期问年增长
655万人的水平。同时,“十五“期问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
的状况将较为严重,新增劳动力的就业压力表现突出。据 劳动保障部预计,“十五”期问,我国新成长的劳动力数量 将升至峰值,加上现存的下岗失业人员,每年城镇需要安
排的就业人数将达到2300万人左右,年度供大于求的缺
口达l500万人。同时,农村还有1.5亿富余劳动力需要
转移。就业,面临来自城乡的双重压力。再就业人数不断
上扬。目前,国企下岗失业人员已达l15o万人,今后还将
不可避免地增加,构成庞大的再就业需求。因此,控制人
口增长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措施,对于缓解我国的就业压
力有着长远而重要的意义。
[ 参考文献】
[1】胡鞍钢.非正规就业破解就业压力[J】.经济研究参考,2003.(7). E2]李欣欣.我因城镇失业人员的现状、原因、趋势、影响反对策
[J】,经济研究参考,2003,(4).
[3】盛乐,姚先困.失业问题的微观分析与模型解释[J】.中因经济 问题,2002,(1).
[41我固将从五方面广辟就业门路.经济学消息报[N】,2001,(7).
[5】贺动松.中国的就业空问有多大[N】.工人日报,2002,(12).
【6】因外促进就业有关措施【N】.人民日报,2002,(6).
[7】綦蛀明,柳欣.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2.
【8】王诚.中碡就业发展新论【J】.经济研究,2002,(12). 责任编辑:■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