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蒙汉通婚研究
1.调查题目:
赤峰地区农牧民蒙族与族汉的通婚研究
调查目的:通过对影响蒙汉用婚的各种因素的分析, 探寻民族通婚的一般模式, 建立一 种理论模型来说明中国的民族通婚问题, 者以研究对于认识目前的民族关系, 制定民族政策 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对于民族学, 人口学, 和社会学的理论建设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理论构架:本研究的基本设想是, 影响蒙汉通婚的主要因素有六类:1、经济活动;2、 居住特点;3、人口迁移;4、语言文化;5、历史因素;6、政策因素。其中后两种因素起 独立的影响作用。通过对前四类因素的界定, 分解和操作定义, 筛选出10个影响民族通婚的 变量:①某一民族在一个村的总户数的比重;②居民的平均文化水平;③户主的年龄;④户 主的文化水平;⑤职业;⑥户口类型;⑦是否移民;⑧掌握另一民族语言的能力;⑨邻居 中另一民族成员的多少;⑩与另一民族成员的交友情况。将这些自变量与因变量(民族通婚 程度) 联系起来, 建立了一组研究假设和一个复杂的因果模型。
2.研究类型: 解释性研究;横剖研究;抽样调查;
调查方式:统计调查为主, 结合实地研究。
调查方法:问卷法为主, 结合访问法, 观察法.
资料分析方法:统计分析、(包括相关分析, 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 结合理论分析。
3.调查范围:内蒙古赤峰地区 分析单位:家庭(户)
4.抽样方案:研究总体是赤峰地区的居民, 根据地区特点选择4个有典型意义的旗(县), 在这4个旗(县) 中选择5个有代表性的乡, 再在这5个县中, 选择5个有代表性的乡, 再在这 5个乡中各选择2-3个村, 共选出12个村,, 这12个村共3200户, 从中随机抽选(每4户中 选派户),2439户, 在每户调查户主1人, 共2439人.
5.调查内容: 户主的主要特征:自变量③—⑩,各特征组的民族通婚程度,户主所在, 村乡,旗的历史状况与现状。民族政策的历史变化,调查问卷,调查指标和项目是:户主 的年龄、文化水平、职业变动、婚姻史、配偶情况、生育史、语言能力、社会交往、邻居 情况、个人收入、个人对居住地的满意程度等等,他们是对自变量③—⑩的测量,对每一 指标或项目设计一个或几个问题来了解,以上是主要问卷,此外还设计两个辅助问卷,一 个是了解家庭情况,另一个是了解迁移情况,在了解村、乡、旗的历史与现状时,是根据 事先设计的调查提纲。
6.调查时间:1985年6月-1985年8月
调查时点;1985年6月1日。在6月1日以后迁入的户主不再调查范围内,6月以后 结婚的不做统计。
调查场所:直接进入家庭访问,填写问卷。
调查时间计划: 准备阶段;1985年2月~1985年5月,查阅文献,到赤峰地区的政府 有关部门了解情况,到调查地区实地初步考察,对问卷初稿进行试调查,以修订问卷。调 查阶段:1985年6月~1985年8月每天访问40~50户,60天完成。除在12个村进行问卷 调查外,还需要考察者5个乡其他41个村的概况,研究阶段;1985年9月~1985年11月, 资料整理,数据处理,输入计算机,汇总分析,打印统计表格,计算相关系数等。总结与 应用阶段;1985年12月~1986年3月结合资料的统计分析和理论分析撰写调查研究报告。
7.调查经费和物质手段(略)
8.调查员的培训,组织:课题组共5人,其中3人是调查员,由2名研究人员带队, 示范并负责检查,核对工作。
北京大学社会学研究所边区开发课题组
1
2
3
4
5篇二:社会调查方案范本
调查方案设计范例:越轨行为研究
1、调查题目:美国城市中吸取大麻者的研究
调查目的:通过对吸毒者的调查建立一种“如何成为吸毒者”的理论。这一研究对了解吸毒者的情况,并制订政策和措施解决这一社会问题有现实意义,对于认识越轨行为的产生过程有普遍的理论意义。
理论假设:心理学家常以个人心理特征来解释越轨行为。但本研究的设想是,越轨行为的产生是人的一系列社会经历连续作用的结果。人们在这些社会经历中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观念、认知和情景判断,它们导致了特定的行为动机和行为倾向。因此,应当以个人的寉经历来解释越轨行为。
2、研究类型:描述性研究、纵向研究、个案研究、理论性研究
调查方式:实地(个案) 研究
调查方法:无结构访问法、长期观察
资料分析方法:定性分析、主观理解法
3、调查范围:美国某一城市
分析单位:个人。
抽样单位:个人。
4、抽样方案:
以所认识的几个吸毒者为首批调查对象兩这些吸毒者介绍他们所认识的吸毒者,再调查第二批、第三批„„共调查50人(这种抽样方法称为非概率抽样,或“滚雪球”式的抽样) 。
5、调查内容:
吸毒者的吸毒经历。如何开始,中间经历哪些过程,现在是什么状况,开始是多少,中间是多少,现在是多少,都有什么感受则否戒毒,都受哪些因素影响才开始吸毒的,等等。 调查提纲:
根据以上内容自由交谈,无调查表格。事后根据录音或回想作详细的访谈记录。
6、调查场所:由被调查者选择他们认为合适的场所和时间接受访问
时间计划:在第一次访问之后间隔几个月或半年后再访问一次,共访问再次或三次,调查时间大约一年半。
7、调查经费和物质手段(略) 。
8、调查员:课题组有3人,每个人负责自己的调查对象。篇三:市场调查方案(经典范文)
市场调查方案范文分享
(一)调研背景 近年来,宝洁公司凭借其强大的品牌运作能力以及资金实力,在洗发水市场牢牢地坐稳了第一把交椅。但是随着竞争加剧,局势慢慢起了变化,联合利华强势跟进,夏士莲、力士等多个洗发水品牌从宝洁手中夺走了不少消费者。花王旗下品牌奥妮和舒蕾占据了中端市场,而低端的市场则归属了拉芳、亮庄、蒂花之秀、好迪等后起之秀。至此,中国洗发水行业呈现了一个典型的金字塔型品牌格局。通过市场细分,西安杨森于2002年推出了采乐,在药品和洗发水两个行业找到了一个交叉点。为了提高其在全国重点城市中的占有率,并为其今后的营销发展计划提供科学的依据,六人行市场调查公司将在全国范围的重点城市进行一次专项市场营销调查。
(二)调研目的
本次市场调研工作的主要目标是:
1、分析采乐洗发水的前期营销计划(包括其销售渠道、媒体投放、产品终端和产品情况)以及消费者的产品期望,明确其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机会和威胁。
2、了解消费者对去屑洗发药的认知,探察对去屑洗发药的接受程度。 3、了解产品的知名度以及美誉度,确定今后营销计划的重点。 (三)调研内容
根据上述调研目的,我们确定本次调研的内容主要包括:
1、针对其营销计划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为其今后的营销计划提供科学的依据。本部分所需要的主要信息点是:
(1)消费者对于采乐洗发药的使用情况——是否用过,满意度,以及认为产品的哪方面更加吸引消费者。
(2)对采乐在前期营销计划情况的了解——怎样知道采乐的,通过什么渠道购买到采乐的,是否遇到买不到采乐的情况,使用采乐过后的感觉,以及认为可以在产品上改进的地方。
(3)消费者对于去头屑这方面的认知。
2、了解消费者的观念,以及对采乐前期推广的深入程度做一个调查。 3、对产品前期的销售宣传做一个调查,主要须掌握的信息点有: (1)对于采乐的了解程度——是否知道以及是否使用过。 (2)对于采乐印象的评价(五分法)
此外,我们还将收集包括消费者的年龄、性别、收入、职业,以及包括消费者的发质在内的背景资料以备统计分析之用。
(四)目标被访者定义
因本次调查是针对其前期的营销计划实施情况的一个效果回馈,我们在样本定义时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样本要有广泛的代表性,以期能够基本反映消费者对采乐洗发药的看法,以及能反映采乐前期营销计划的实施情况;二是样本要有针对性。由于采乐属于日用品,而且它主要是针对有头屑的人,还有它的价格也较高,所以就需要有一定的购买和支付能力。因此此次调查主要是针对有使用经验的人,主要在全国的重点城市做调查。
基于以上原则,我们建议采用如下标准甄选目标被访者: 1、20—45周岁的城市居民。
2、本人及亲属不在相应的单位工作(如市场调查公司、广告公司以及洗发水行业等)。 3、在过去的六个月内未接受或参加过任何形式的相关市场营销调研。
案例:蒙汉通婚研究
1.调查题目:
赤峰地区农牧民蒙族与族汉的通婚研究
调查目的:通过对影响蒙汉用婚的各种因素的分析, 探寻民族通婚的一般模式, 建立一 种理论模型来说明中国的民族通婚问题, 者以研究对于认识目前的民族关系, 制定民族政策 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对于民族学, 人口学, 和社会学的理论建设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理论构架:本研究的基本设想是, 影响蒙汉通婚的主要因素有六类:1、经济活动;2、 居住特点;3、人口迁移;4、语言文化;5、历史因素;6、政策因素。其中后两种因素起 独立的影响作用。通过对前四类因素的界定, 分解和操作定义, 筛选出10个影响民族通婚的 变量:①某一民族在一个村的总户数的比重;②居民的平均文化水平;③户主的年龄;④户 主的文化水平;⑤职业;⑥户口类型;⑦是否移民;⑧掌握另一民族语言的能力;⑨邻居 中另一民族成员的多少;⑩与另一民族成员的交友情况。将这些自变量与因变量(民族通婚 程度) 联系起来, 建立了一组研究假设和一个复杂的因果模型。
2.研究类型: 解释性研究;横剖研究;抽样调查;
调查方式:统计调查为主, 结合实地研究。
调查方法:问卷法为主, 结合访问法, 观察法.
资料分析方法:统计分析、(包括相关分析, 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 结合理论分析。
3.调查范围:内蒙古赤峰地区 分析单位:家庭(户)
4.抽样方案:研究总体是赤峰地区的居民, 根据地区特点选择4个有典型意义的旗(县), 在这4个旗(县) 中选择5个有代表性的乡, 再在这5个县中, 选择5个有代表性的乡, 再在这 5个乡中各选择2-3个村, 共选出12个村,, 这12个村共3200户, 从中随机抽选(每4户中 选派户),2439户, 在每户调查户主1人, 共2439人.
5.调查内容: 户主的主要特征:自变量③—⑩,各特征组的民族通婚程度,户主所在, 村乡,旗的历史状况与现状。民族政策的历史变化,调查问卷,调查指标和项目是:户主 的年龄、文化水平、职业变动、婚姻史、配偶情况、生育史、语言能力、社会交往、邻居 情况、个人收入、个人对居住地的满意程度等等,他们是对自变量③—⑩的测量,对每一 指标或项目设计一个或几个问题来了解,以上是主要问卷,此外还设计两个辅助问卷,一 个是了解家庭情况,另一个是了解迁移情况,在了解村、乡、旗的历史与现状时,是根据 事先设计的调查提纲。
6.调查时间:1985年6月-1985年8月
调查时点;1985年6月1日。在6月1日以后迁入的户主不再调查范围内,6月以后 结婚的不做统计。
调查场所:直接进入家庭访问,填写问卷。
调查时间计划: 准备阶段;1985年2月~1985年5月,查阅文献,到赤峰地区的政府 有关部门了解情况,到调查地区实地初步考察,对问卷初稿进行试调查,以修订问卷。调 查阶段:1985年6月~1985年8月每天访问40~50户,60天完成。除在12个村进行问卷 调查外,还需要考察者5个乡其他41个村的概况,研究阶段;1985年9月~1985年11月, 资料整理,数据处理,输入计算机,汇总分析,打印统计表格,计算相关系数等。总结与 应用阶段;1985年12月~1986年3月结合资料的统计分析和理论分析撰写调查研究报告。
7.调查经费和物质手段(略)
8.调查员的培训,组织:课题组共5人,其中3人是调查员,由2名研究人员带队, 示范并负责检查,核对工作。
北京大学社会学研究所边区开发课题组
1
2
3
4
5篇二:社会调查方案范本
调查方案设计范例:越轨行为研究
1、调查题目:美国城市中吸取大麻者的研究
调查目的:通过对吸毒者的调查建立一种“如何成为吸毒者”的理论。这一研究对了解吸毒者的情况,并制订政策和措施解决这一社会问题有现实意义,对于认识越轨行为的产生过程有普遍的理论意义。
理论假设:心理学家常以个人心理特征来解释越轨行为。但本研究的设想是,越轨行为的产生是人的一系列社会经历连续作用的结果。人们在这些社会经历中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观念、认知和情景判断,它们导致了特定的行为动机和行为倾向。因此,应当以个人的寉经历来解释越轨行为。
2、研究类型:描述性研究、纵向研究、个案研究、理论性研究
调查方式:实地(个案) 研究
调查方法:无结构访问法、长期观察
资料分析方法:定性分析、主观理解法
3、调查范围:美国某一城市
分析单位:个人。
抽样单位:个人。
4、抽样方案:
以所认识的几个吸毒者为首批调查对象兩这些吸毒者介绍他们所认识的吸毒者,再调查第二批、第三批„„共调查50人(这种抽样方法称为非概率抽样,或“滚雪球”式的抽样) 。
5、调查内容:
吸毒者的吸毒经历。如何开始,中间经历哪些过程,现在是什么状况,开始是多少,中间是多少,现在是多少,都有什么感受则否戒毒,都受哪些因素影响才开始吸毒的,等等。 调查提纲:
根据以上内容自由交谈,无调查表格。事后根据录音或回想作详细的访谈记录。
6、调查场所:由被调查者选择他们认为合适的场所和时间接受访问
时间计划:在第一次访问之后间隔几个月或半年后再访问一次,共访问再次或三次,调查时间大约一年半。
7、调查经费和物质手段(略) 。
8、调查员:课题组有3人,每个人负责自己的调查对象。篇三:市场调查方案(经典范文)
市场调查方案范文分享
(一)调研背景 近年来,宝洁公司凭借其强大的品牌运作能力以及资金实力,在洗发水市场牢牢地坐稳了第一把交椅。但是随着竞争加剧,局势慢慢起了变化,联合利华强势跟进,夏士莲、力士等多个洗发水品牌从宝洁手中夺走了不少消费者。花王旗下品牌奥妮和舒蕾占据了中端市场,而低端的市场则归属了拉芳、亮庄、蒂花之秀、好迪等后起之秀。至此,中国洗发水行业呈现了一个典型的金字塔型品牌格局。通过市场细分,西安杨森于2002年推出了采乐,在药品和洗发水两个行业找到了一个交叉点。为了提高其在全国重点城市中的占有率,并为其今后的营销发展计划提供科学的依据,六人行市场调查公司将在全国范围的重点城市进行一次专项市场营销调查。
(二)调研目的
本次市场调研工作的主要目标是:
1、分析采乐洗发水的前期营销计划(包括其销售渠道、媒体投放、产品终端和产品情况)以及消费者的产品期望,明确其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机会和威胁。
2、了解消费者对去屑洗发药的认知,探察对去屑洗发药的接受程度。 3、了解产品的知名度以及美誉度,确定今后营销计划的重点。 (三)调研内容
根据上述调研目的,我们确定本次调研的内容主要包括:
1、针对其营销计划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为其今后的营销计划提供科学的依据。本部分所需要的主要信息点是:
(1)消费者对于采乐洗发药的使用情况——是否用过,满意度,以及认为产品的哪方面更加吸引消费者。
(2)对采乐在前期营销计划情况的了解——怎样知道采乐的,通过什么渠道购买到采乐的,是否遇到买不到采乐的情况,使用采乐过后的感觉,以及认为可以在产品上改进的地方。
(3)消费者对于去头屑这方面的认知。
2、了解消费者的观念,以及对采乐前期推广的深入程度做一个调查。 3、对产品前期的销售宣传做一个调查,主要须掌握的信息点有: (1)对于采乐的了解程度——是否知道以及是否使用过。 (2)对于采乐印象的评价(五分法)
此外,我们还将收集包括消费者的年龄、性别、收入、职业,以及包括消费者的发质在内的背景资料以备统计分析之用。
(四)目标被访者定义
因本次调查是针对其前期的营销计划实施情况的一个效果回馈,我们在样本定义时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样本要有广泛的代表性,以期能够基本反映消费者对采乐洗发药的看法,以及能反映采乐前期营销计划的实施情况;二是样本要有针对性。由于采乐属于日用品,而且它主要是针对有头屑的人,还有它的价格也较高,所以就需要有一定的购买和支付能力。因此此次调查主要是针对有使用经验的人,主要在全国的重点城市做调查。
基于以上原则,我们建议采用如下标准甄选目标被访者: 1、20—45周岁的城市居民。
2、本人及亲属不在相应的单位工作(如市场调查公司、广告公司以及洗发水行业等)。 3、在过去的六个月内未接受或参加过任何形式的相关市场营销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