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便道方案
一、工程概况
凤凰南站路基工程起止里程为:DK004+250~DK006+452,施工工期8个月,包括1个月施工准备。路基最大填高约10.1m,最大边坡高度9.3m,下部地层为白云质灰岩弱风化,岩溶发育,上层覆软、硬塑粉质黏土,表层覆盖种植土,层厚2.6~9.0米,地下水以基岩岩溶裂隙水为主,透水性差、富水性差,水位埋深0.5~6.2m,地下水及地表水具有酸性浸蚀。
湖田北站地处江县蚂村,贯穿田冲、家埌、和王垅三个组,北站属于小型站2台4线,横列式布置,均为中间站,雨棚面积21700m2,站房形式为线平式,站房面积为8500m2,跨线形式为下进下出,警组房屋80m2与站房综合楼合建。站房内建筑:为旅客服务及客运组织的功能主要有综合大厅、售票厅、旅客候车室、旅客服务用房、交通空间组成,站房内设水冲式厕所和盥洗室。
北站路基工程起止里程为:DK009+005~DK001+417,施工工期15个月,包括2个月施工准备。本段共有排洪和立交涵洞13座,其中1~6.0米框架涵4座,1~3.0米框架涵9座,旅客地道一座。
二、现有道路情况
经现场实地察看,地形起伏比较大,交通不发达,只有一条3米宽乡村公路与外界连接,由王垅DK000+779有3米宽的混凝土路面的村道可进入施工区域,由张埌DK000+146泥土路村道约1KM经改造后可以直接进入新建施工便道。田冲组DK000+500约有200米村道在红线内。
三、便道布置原则
1. 结合当地地形和现有临时生活,生产设施,充分利用原有道路。
2. 结合道路周边居住群众的生活,方便当地生活尽量减少对当地人民生活造成阻碍。
3. 尽量减少对农田和线路周边环境的占用及尽量避免破坏保持原有水系
的畅通。
4. 最大限度满足工程施工机械,材料进场,严格按照施工便道平面布置示意图施工。
5. 利用当地能用资源做到节约资源。
根据以上布置原则我部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地段分别采用临时新建方式,使便道与周边环境相适应和协调。便道走向:便道设在主路线左侧,局部可绕行线路右侧。
四、便道施工方案
新建便道软弱地基采取抛填碎石换填,路基铺填用50cm厚开山碎石,路面铺填10cm厚细碎石,路面高出原地面至少30cm,两侧挖排水沟,排水沟截面尺寸500*300mm。路面宽7米。改建便道在原道路的基础上,进行局部加宽改造,增加会车平台,弯道太急的地方直接取直直行。
具体做法如下:
1、改造便道做法如下:
北站进入施工区域的道路原则上利用现有家埌村道路稍加改造而成。在原有道路基础上进行取直加宽并增设会车点6处,路面采用泥结石路面。具体改造做法如下:
1.1、沪昆铁路涵洞隧道于村水管之间设置一个会车点(K0+85),便于避让从乡村方向开来的车辆。在道路左侧加宽2m,现有一块闲置地可以利用。
1.2、乡村道路分叉处(K0+130),向道路左侧扩建3米,至小水涵洞前20米处挖土取直,作为一个会车平台,挖出的土填到公路分叉处右侧,把分叉处道路路面加宽,保证车辆转弯半径。
1.3、K0+220处小水涵洞两边各加宽1米,用片石砌筑。涵洞上制作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预制盖板宽度80cm,长4m,厚度20cm,单层钢筋网片,混凝土强度C25。
1.4、小涵洞过去80米(K0+300)左右有一个弯道,弯道右侧有一处高坎,把此处弯道取直约4~5米长,利用原道路现有宽度作为一个会车平台。
1.5、在路口到小卖部之间(K0+375),此处路面向左侧扩建3米,取直至房屋处。K0+575处房屋有一个屋檐,不利于大车通行。此处道路沿屋檐处向前方
右侧扩建,使道路直行约12米左右,与原路接通,砌50cm片石挡墙,填土至路面高度,填土层层夯实,保证路基稳定不垮塌、下陷。
1.6、K0+625处道路转角砌50cm片石挡墙至分叉小路,挡墙内填土之路面高度。
1.7、K0+695处路面向左侧扩建受到限制,只能向右侧扩建2米。此处有一片葡萄园,浆砌50cm片石挡墙,填土至路面高度,保证路基稳定,路面不下陷垮塌。
2、新建便道具体做法如下:
2.1、在原有沟渠处设置管涵:在DK300+470、DK000+630、DK301+032、DK001+264埋置¢1000涵管,在DK00+760 、DK000+055、DK000+175、DK000+400、DK3070+570、DK3710+150、DK3701+357处埋置¢600涵管。涵管布置原则:有水渠的地方布置涵管,保证原有水渠的畅通。没有水渠的田地里每隔一段距离,也要布置涵管,保证便道两侧的积水能及时排出。
2.2、充分利用红线内田冲组的200米道路进行加宽改造,在DK369+700处有一突出的山脚需要挖掉,顺着山坡分层分台阶开挖至坡脚。
2.3、在DK009+800处,便道直上直下坡度太大,此处便道需从线左绕山坡到线右然后绕回线左直下。
2.4、在王垅组DK000+779处,由于有房屋没有拆迁且便道直上坡度太大,此处需要沿村小路绕行至混凝土村道上,然后在DK000+850处顺着山坡回到线左。此处需要在红线外征地约100米,对原有小路进行加宽改造,在小路与村道接头处向外扩建,以满足车辆通行掉头需要。
五、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计划开工日期2010年10月12日,完工日期2010年11月11日,总工期31天。具体安排见便道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六、便道的施工及养护
1、清表及填前处理
先清除便道内树木、垃圾及有机物残渣,清理深度应根据表土厚度决定一般10~30cm厚,清出的表土应集中堆放,再经自卸汽车运至弃土场。便道两侧开挖边沟,并进行原地面碾压,特殊地段进行掺灰翻晒碾压,结合农田水系,在
必要的地方设置排水设施,排走的雨水,不得流入农田。
2、河(鱼)塘地段便道处理
河塘、鱼塘地段的便道,把河塘、鱼塘水抽干,淤泥层用挖机清除,然后抛填碎石, 施工要求同上。
3、便道与沟渠相交时,均在便道内横设φ1.0m或φ0.6m的涵管,以保证地方水系的畅通。
4、原便道加宽半填地段施工方法:按施工规范要求严格控制质量,去除表土、草根等,对于填方与原便道交接处为陡坡的,应先将陡坡开挖成台阶状,并分层填筑、碾压。
5、 原便道加宽半挖地段施工方法:开挖边坡较高的应按地质情况进行分层放坡开挖,开挖顺序由高至低。
6、 高填、挖地段严格控制填筑厚度,分层填筑﹑夯实,以保证路基的密实性﹑稳定性。
7、路基填筑采用挖掘机装石料,自卸汽车运输,用推土机摊铺,振动压路机分层压实。
8、对工程施工可能会对道路交通产生干扰的路段设置必要的路障、警告信号。特殊地段,派专人值班,确保交通安全、畅通并保证施工正常进行。
9、便道排水系统应能迅速将路表水排除,路基排水系统除涵洞外,由边沟或排水沟组成,主要于便道内侧设置,在适当位置将水引入涵洞或通过排水沟引出路基外,保证便道不因水浸泡破坏。
10、施工便道需要安排专人经常进行养护和修整,确保施工道路的畅通。
七、质量保证措施:
1)施工便道安排专人负责。每道工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2)严格按照技术交底执行,确保便道质量。
3)路基基底清理要彻底、填料时采取加宽填筑,挖通临时排水、修通施工便道并组织专人和材料做好养护工作。同时做好雨季的防护措施。
4)做好施工临时排水。
5)路基用地范围内,认真清除地表处理,对基底按规范要求进行压实。保证每层填土压实度达到要求,其表面平整,路拱合适。
八、安全保证措施
1、安全生产人人有责,项目部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到人。
2、项目部制定严格的安全保证措施。
3、项目部将认真做好安全生产教育工作,实行全员教育。
4、所有施工设备和机具在使用前由专职人员负责检查,合格者方能使用,严禁无证违章操作驾驶,在交通路口设立醒目的安全标志。
5、技术交底的同时要有安全交底,详细讲解施工顺序、工艺流程、安全注意事项。
6、夜间施工确保良好的照明,施工中挂牌上岗作业,负责到人,定期做好安全教育、安全检查。
7、施工便道专人养护,各种车辆限速行驶。严禁驾驶员无证,酒后及疲劳驾驶,超载及人货混载。
8、各交通路口或危险路段设立醒目交通安全警示牌,禁止非施工人员及非相关部门车辆进入施工现场。
9、汽车卸渣由专人指挥。
10、时时关注天气预报,在雨季来临前做好安全应对措施。
九、环境保护措施
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在施工过程中,将严格遵守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推行现代管理方法,科学组织施工,切实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把施工对环境、生态、空气和居民的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为了更好地搞好本工程的环保工作,特制定如下措施:
1、成立以项目副经理为核心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设2至3人的全职环境保护专业人员,负责施工过程中的环境监督,环境监测等具体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
2、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树立环保意识。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3、在施工场地修建临时排水系统,避免产生水土流失,防止河流或现有的灌溉及排灌系统被泥石淤积。
4、严格按照提供的弃土场进行土石方的废弃,不乱弃,施工完成后,要对弃土场以及施工场地等进行平整,回填复耕,还田造林,杜绝或减少施工遗留痕
迹。
5、对于灰尘大的临时便道,采用砂砾或碎石铺路,以减少灰尘的空气传播,同时配备一台洒水车,对施工现场洒水防尘。
6、对施工人员进行生态保护教育,严禁施工人员采获野生植物或捕杀野生动物。
7、本标段工程路过村镇,应采取防噪措施,对施工机械设备的噪音标准进行必要控制,另一方面对施工机械合理安排,保证群众的正常生活,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于施工机械噪音,尽量安排机械在白天施工,并且合理有序地安排机械,提高机械使用率,减少机械使用时间。
8、协调好车辆通行的时间,避免交通堵塞,夜间运输要采取减速缓行,禁止鸣笛等措施。
施工便道方案
一、工程概况
凤凰南站路基工程起止里程为:DK004+250~DK006+452,施工工期8个月,包括1个月施工准备。路基最大填高约10.1m,最大边坡高度9.3m,下部地层为白云质灰岩弱风化,岩溶发育,上层覆软、硬塑粉质黏土,表层覆盖种植土,层厚2.6~9.0米,地下水以基岩岩溶裂隙水为主,透水性差、富水性差,水位埋深0.5~6.2m,地下水及地表水具有酸性浸蚀。
湖田北站地处江县蚂村,贯穿田冲、家埌、和王垅三个组,北站属于小型站2台4线,横列式布置,均为中间站,雨棚面积21700m2,站房形式为线平式,站房面积为8500m2,跨线形式为下进下出,警组房屋80m2与站房综合楼合建。站房内建筑:为旅客服务及客运组织的功能主要有综合大厅、售票厅、旅客候车室、旅客服务用房、交通空间组成,站房内设水冲式厕所和盥洗室。
北站路基工程起止里程为:DK009+005~DK001+417,施工工期15个月,包括2个月施工准备。本段共有排洪和立交涵洞13座,其中1~6.0米框架涵4座,1~3.0米框架涵9座,旅客地道一座。
二、现有道路情况
经现场实地察看,地形起伏比较大,交通不发达,只有一条3米宽乡村公路与外界连接,由王垅DK000+779有3米宽的混凝土路面的村道可进入施工区域,由张埌DK000+146泥土路村道约1KM经改造后可以直接进入新建施工便道。田冲组DK000+500约有200米村道在红线内。
三、便道布置原则
1. 结合当地地形和现有临时生活,生产设施,充分利用原有道路。
2. 结合道路周边居住群众的生活,方便当地生活尽量减少对当地人民生活造成阻碍。
3. 尽量减少对农田和线路周边环境的占用及尽量避免破坏保持原有水系
的畅通。
4. 最大限度满足工程施工机械,材料进场,严格按照施工便道平面布置示意图施工。
5. 利用当地能用资源做到节约资源。
根据以上布置原则我部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地段分别采用临时新建方式,使便道与周边环境相适应和协调。便道走向:便道设在主路线左侧,局部可绕行线路右侧。
四、便道施工方案
新建便道软弱地基采取抛填碎石换填,路基铺填用50cm厚开山碎石,路面铺填10cm厚细碎石,路面高出原地面至少30cm,两侧挖排水沟,排水沟截面尺寸500*300mm。路面宽7米。改建便道在原道路的基础上,进行局部加宽改造,增加会车平台,弯道太急的地方直接取直直行。
具体做法如下:
1、改造便道做法如下:
北站进入施工区域的道路原则上利用现有家埌村道路稍加改造而成。在原有道路基础上进行取直加宽并增设会车点6处,路面采用泥结石路面。具体改造做法如下:
1.1、沪昆铁路涵洞隧道于村水管之间设置一个会车点(K0+85),便于避让从乡村方向开来的车辆。在道路左侧加宽2m,现有一块闲置地可以利用。
1.2、乡村道路分叉处(K0+130),向道路左侧扩建3米,至小水涵洞前20米处挖土取直,作为一个会车平台,挖出的土填到公路分叉处右侧,把分叉处道路路面加宽,保证车辆转弯半径。
1.3、K0+220处小水涵洞两边各加宽1米,用片石砌筑。涵洞上制作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预制盖板宽度80cm,长4m,厚度20cm,单层钢筋网片,混凝土强度C25。
1.4、小涵洞过去80米(K0+300)左右有一个弯道,弯道右侧有一处高坎,把此处弯道取直约4~5米长,利用原道路现有宽度作为一个会车平台。
1.5、在路口到小卖部之间(K0+375),此处路面向左侧扩建3米,取直至房屋处。K0+575处房屋有一个屋檐,不利于大车通行。此处道路沿屋檐处向前方
右侧扩建,使道路直行约12米左右,与原路接通,砌50cm片石挡墙,填土至路面高度,填土层层夯实,保证路基稳定不垮塌、下陷。
1.6、K0+625处道路转角砌50cm片石挡墙至分叉小路,挡墙内填土之路面高度。
1.7、K0+695处路面向左侧扩建受到限制,只能向右侧扩建2米。此处有一片葡萄园,浆砌50cm片石挡墙,填土至路面高度,保证路基稳定,路面不下陷垮塌。
2、新建便道具体做法如下:
2.1、在原有沟渠处设置管涵:在DK300+470、DK000+630、DK301+032、DK001+264埋置¢1000涵管,在DK00+760 、DK000+055、DK000+175、DK000+400、DK3070+570、DK3710+150、DK3701+357处埋置¢600涵管。涵管布置原则:有水渠的地方布置涵管,保证原有水渠的畅通。没有水渠的田地里每隔一段距离,也要布置涵管,保证便道两侧的积水能及时排出。
2.2、充分利用红线内田冲组的200米道路进行加宽改造,在DK369+700处有一突出的山脚需要挖掉,顺着山坡分层分台阶开挖至坡脚。
2.3、在DK009+800处,便道直上直下坡度太大,此处便道需从线左绕山坡到线右然后绕回线左直下。
2.4、在王垅组DK000+779处,由于有房屋没有拆迁且便道直上坡度太大,此处需要沿村小路绕行至混凝土村道上,然后在DK000+850处顺着山坡回到线左。此处需要在红线外征地约100米,对原有小路进行加宽改造,在小路与村道接头处向外扩建,以满足车辆通行掉头需要。
五、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计划开工日期2010年10月12日,完工日期2010年11月11日,总工期31天。具体安排见便道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六、便道的施工及养护
1、清表及填前处理
先清除便道内树木、垃圾及有机物残渣,清理深度应根据表土厚度决定一般10~30cm厚,清出的表土应集中堆放,再经自卸汽车运至弃土场。便道两侧开挖边沟,并进行原地面碾压,特殊地段进行掺灰翻晒碾压,结合农田水系,在
必要的地方设置排水设施,排走的雨水,不得流入农田。
2、河(鱼)塘地段便道处理
河塘、鱼塘地段的便道,把河塘、鱼塘水抽干,淤泥层用挖机清除,然后抛填碎石, 施工要求同上。
3、便道与沟渠相交时,均在便道内横设φ1.0m或φ0.6m的涵管,以保证地方水系的畅通。
4、原便道加宽半填地段施工方法:按施工规范要求严格控制质量,去除表土、草根等,对于填方与原便道交接处为陡坡的,应先将陡坡开挖成台阶状,并分层填筑、碾压。
5、 原便道加宽半挖地段施工方法:开挖边坡较高的应按地质情况进行分层放坡开挖,开挖顺序由高至低。
6、 高填、挖地段严格控制填筑厚度,分层填筑﹑夯实,以保证路基的密实性﹑稳定性。
7、路基填筑采用挖掘机装石料,自卸汽车运输,用推土机摊铺,振动压路机分层压实。
8、对工程施工可能会对道路交通产生干扰的路段设置必要的路障、警告信号。特殊地段,派专人值班,确保交通安全、畅通并保证施工正常进行。
9、便道排水系统应能迅速将路表水排除,路基排水系统除涵洞外,由边沟或排水沟组成,主要于便道内侧设置,在适当位置将水引入涵洞或通过排水沟引出路基外,保证便道不因水浸泡破坏。
10、施工便道需要安排专人经常进行养护和修整,确保施工道路的畅通。
七、质量保证措施:
1)施工便道安排专人负责。每道工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2)严格按照技术交底执行,确保便道质量。
3)路基基底清理要彻底、填料时采取加宽填筑,挖通临时排水、修通施工便道并组织专人和材料做好养护工作。同时做好雨季的防护措施。
4)做好施工临时排水。
5)路基用地范围内,认真清除地表处理,对基底按规范要求进行压实。保证每层填土压实度达到要求,其表面平整,路拱合适。
八、安全保证措施
1、安全生产人人有责,项目部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到人。
2、项目部制定严格的安全保证措施。
3、项目部将认真做好安全生产教育工作,实行全员教育。
4、所有施工设备和机具在使用前由专职人员负责检查,合格者方能使用,严禁无证违章操作驾驶,在交通路口设立醒目的安全标志。
5、技术交底的同时要有安全交底,详细讲解施工顺序、工艺流程、安全注意事项。
6、夜间施工确保良好的照明,施工中挂牌上岗作业,负责到人,定期做好安全教育、安全检查。
7、施工便道专人养护,各种车辆限速行驶。严禁驾驶员无证,酒后及疲劳驾驶,超载及人货混载。
8、各交通路口或危险路段设立醒目交通安全警示牌,禁止非施工人员及非相关部门车辆进入施工现场。
9、汽车卸渣由专人指挥。
10、时时关注天气预报,在雨季来临前做好安全应对措施。
九、环境保护措施
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在施工过程中,将严格遵守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推行现代管理方法,科学组织施工,切实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把施工对环境、生态、空气和居民的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为了更好地搞好本工程的环保工作,特制定如下措施:
1、成立以项目副经理为核心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设2至3人的全职环境保护专业人员,负责施工过程中的环境监督,环境监测等具体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
2、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树立环保意识。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3、在施工场地修建临时排水系统,避免产生水土流失,防止河流或现有的灌溉及排灌系统被泥石淤积。
4、严格按照提供的弃土场进行土石方的废弃,不乱弃,施工完成后,要对弃土场以及施工场地等进行平整,回填复耕,还田造林,杜绝或减少施工遗留痕
迹。
5、对于灰尘大的临时便道,采用砂砾或碎石铺路,以减少灰尘的空气传播,同时配备一台洒水车,对施工现场洒水防尘。
6、对施工人员进行生态保护教育,严禁施工人员采获野生植物或捕杀野生动物。
7、本标段工程路过村镇,应采取防噪措施,对施工机械设备的噪音标准进行必要控制,另一方面对施工机械合理安排,保证群众的正常生活,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于施工机械噪音,尽量安排机械在白天施工,并且合理有序地安排机械,提高机械使用率,减少机械使用时间。
8、协调好车辆通行的时间,避免交通堵塞,夜间运输要采取减速缓行,禁止鸣笛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