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土地改革教案7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了解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土地改革的意义。指导学生分析土地改革的作用,培养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土地改革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为即将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认识中国农民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一直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激发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教学难点 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历史意义

【预习指导】

【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

1. 组织学生阅读66页“导入框”图文,讨论回答:农民拔除原来地主所立的地界碑,意味

着什么?(这片土地原先属于地主所有,现在已经归翻身农民所有了。)

2.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过程中,走的是符合

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在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里,土地大多集中在地主手里。农民长年累月“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劳作,收获物大部分要交租纳税,自己所得无几。因此,他们热切期盼着“耕者有其田”,翻身当家作主人。谁能够满足他们的愿望,谁就能得到他们的真诚支持。过去共产党就是通过“打土豪分土地”、“减租减息”等政策获得农民的支持,夺取了全国政权。当时,新解放区还有3亿多人口未进行土地改革。新中国政权要想巩固下来,特别需要这些农民的支持。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就是新中国建立后的土地改革历史,具体情况请看书。(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

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组织学生集体朗读课本第12页“文献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条款”,讨论回答:

1.土地改革的起止时间与抗美援朝的起止时间有什么异同?(都开始于1950年;但是,全

国土改基本完成于1952年底,抗美援朝胜利于1953年7月。)

2.这次土地改革同过去的土改有什么不同?(注意保存富农经济,也给地主分上应得的一份

土地,让他们自食其力,富有人文主义精神,减少了改革的阻力。)

土地改革的意义

·指导学生观看《历史地图册》7页《土地改革》图和课本相关插图,形象地了解土改经过

和农民心情,通过讨论加深理解土改的历史意义。

1.土改完成后,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

阶级,农民成了土地的新主人,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2.农民翻身后,对于新中国人民政权的生存和发展起了什么作用?(起了巩固的作用。因为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村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练习巩固

1.完成课本13页“练一练”:应选C(那时农民对于分得的土地拥有支配权,土地归于农

民私人所有,尚未“建立土地的公有制”。)

2.组织学生阅读课本14页“自由阅读卡”,了解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措施还包括开展反

腐败斗争等。

3.完成《历史填图册》第5页各题。

4.以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为题,展开“接龙”活动,加深理解记忆。

5.提醒学生预习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

【教学后记】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了解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土地改革的意义。指导学生分析土地改革的作用,培养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土地改革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为即将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认识中国农民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一直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激发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教学难点 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历史意义

【预习指导】

【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

1. 组织学生阅读66页“导入框”图文,讨论回答:农民拔除原来地主所立的地界碑,意味

着什么?(这片土地原先属于地主所有,现在已经归翻身农民所有了。)

2.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过程中,走的是符合

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在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里,土地大多集中在地主手里。农民长年累月“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劳作,收获物大部分要交租纳税,自己所得无几。因此,他们热切期盼着“耕者有其田”,翻身当家作主人。谁能够满足他们的愿望,谁就能得到他们的真诚支持。过去共产党就是通过“打土豪分土地”、“减租减息”等政策获得农民的支持,夺取了全国政权。当时,新解放区还有3亿多人口未进行土地改革。新中国政权要想巩固下来,特别需要这些农民的支持。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就是新中国建立后的土地改革历史,具体情况请看书。(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

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组织学生集体朗读课本第12页“文献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条款”,讨论回答:

1.土地改革的起止时间与抗美援朝的起止时间有什么异同?(都开始于1950年;但是,全

国土改基本完成于1952年底,抗美援朝胜利于1953年7月。)

2.这次土地改革同过去的土改有什么不同?(注意保存富农经济,也给地主分上应得的一份

土地,让他们自食其力,富有人文主义精神,减少了改革的阻力。)

土地改革的意义

·指导学生观看《历史地图册》7页《土地改革》图和课本相关插图,形象地了解土改经过

和农民心情,通过讨论加深理解土改的历史意义。

1.土改完成后,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

阶级,农民成了土地的新主人,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2.农民翻身后,对于新中国人民政权的生存和发展起了什么作用?(起了巩固的作用。因为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村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练习巩固

1.完成课本13页“练一练”:应选C(那时农民对于分得的土地拥有支配权,土地归于农

民私人所有,尚未“建立土地的公有制”。)

2.组织学生阅读课本14页“自由阅读卡”,了解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措施还包括开展反

腐败斗争等。

3.完成《历史填图册》第5页各题。

4.以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为题,展开“接龙”活动,加深理解记忆。

5.提醒学生预习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

【教学后记】


相关文章

  • 1.3土地改革教案9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 [设 计 者] [ 备课时间 ] [教学案序号]3 教学重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教学难点 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历史意义 [ 教学过程 ] 二.启动版-创境激趣:出示图片 组织学生阅读66页"导入框&q ...查看


  •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教案
  • 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P8-11页,例1.例2及练习二1题.4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q ...查看


  • 2017新人教版部编本一年级下册[夜色]教案1
  • 2017年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夜色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针对学生胆小的心理,在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3.正确认读本课十个生字,会写八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认读本课十个生 ...查看


  • 2017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2[姓氏歌]教案
  • 2017新一年级下2<姓氏歌>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12个生字:认识弓字旁.金字旁. 3.会写"姓.什.么.双 ...查看


  • 2017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17动物王国开大会]教案
  • 17 动物王国开大会 教学目标: 1.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认识动物,了解动物. 2.在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保护珍稀动物.有益动物的意识. 活动准备 ...查看


  • 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精品教案
  • 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精品教案 [课程导入] 在东南亚.欧洲的许多城市,凡是华人聚集的地方大都有一条街叫做"唐人街".你知道这个名字的由来吗?你知道隋唐时期与中国长期通好的有哪些国家 ...查看


  • 七年级生物下册1.2[人的生殖]教案二新人教版
  • 人的生殖 李 林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能力目标:1.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培养学生观察读图能力 2.通过对视频资料的分析,了解生命产生的过程 ...查看


  • 五年级语文下册1.草原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 <草原> 年级 章节 五年级下学期 <草原> 学科 学时 语文 2 课时 1.这篇课文是一篇叙事散文.文章主要记述了作者到内蒙古草原访问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 民热情欢迎.盛情款待来访各族同胞的动人情景,反映了 ...查看


  • 2017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7怎么都快乐]教案
  • 7 怎么都快乐 设计说明本课语言生动有趣,结构简单,重复句式较多,语言浅显易懂,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充满童真童趣,情感乐观积极.这首儿童诗十分易于学生朗读和识字.因此在教学中要创设情境,采用多种方式的朗读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到快乐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