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测力计可以倒过来调零吗?

弹簧测力计可以倒过来调零吗?

南京树人国际学校 梅亚林 210003

弹簧测力计是实验室里常用的测量力的工具,在不考虑弹簧自重的

情况下,在弹簧测力计的一端的挂钩上施加拉力时,由于力的作用是相

互的,每一匝弹簧之间都会受到相同的拉力而被拉伸,各匝弹簧伸长的

总和就是整根弹簧的总伸长量。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在弹簧

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

此原理而制成的。当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正立使用时,弹簧在指针、拉杆

和拉钩的重力作用下而向下伸长,指针所指的位置并不是弹簧自然伸长

的位置,我们将这时指针所指的位置定为零刻度的位置,就可以避免指

针、拉杆和拉钩的总重对数据的干扰,在测量时拉钩所受到的向下的拉

力就等于指针指示的示数,也就是说弹簧测力计竖直正立使用时,校零

后的弹簧测力计的自重不影响测力计测力。

但在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两次出现用

倒挂的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第一次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其装置如图1所示;第二次是 “使用定滑轮的特点”的实验,其装置

如图2所示。如果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使用的话,那么弹簧测力计的自

重会不会影响测力计的使用?又如何进行指针调零?

我们首先从弹簧测力计竖直正立使用谈起,如果我们用弹簧测力计

来“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将已调过零的弹簧测力计正挂在杠杆的右端,其装置如图3所示,使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杠杆右端受到竖直向下的拉

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自重和手向下的拉力F,但弹簧测力计显示的读数

是手对它向下的拉力,所以在处理数据时,可以有两种方法,一是将弹

簧测力计的显示的示数和它的自重相加,二是先将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调

为它的自重,然后进行测量。如果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挂在杠杆的右端,竖直向下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同样,这时杠杆受

到的力仍是弹簧测力计自重和手向下的拉力,但由于弹簧测力计的外壳

重的影响,它显示的读数不等于手向下的拉力F,因为在还没有用力向

下拉时,弹簧测力计上已有示数了,其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外壳重,

所以在测量之前需要进行调零,弹簧测力计倒立使用进行调零一直是我

们教师不断探讨的问题,笔者发现众多的教师采取的是倒过来然后进行

调零的方法,笔者在经过仔细研究之后觉得此方法还是欠妥当,从原理

上来说是可行的,但从弹簧测力计的构造上发现存在着很大的漏洞。我

们不妨将弹簧测力计拆开来分析一下倒过来调零的原理。

将弹簧测力计水平放置,弹簧自然伸长,调节刻度板使弹簧的指针

指向零刻线O(见图4模型),然后将弹簧倒置,用手抓住弹簧测力计的

外壳,弹簧在拉杆、拉钩的重力作用下压缩,指针所指的位置为O1,弹

簧的形变量为△OO1,再将弹簧测力计倒挂在杠杆上,弹簧在外壳的重

力作用下被拉伸,指针所指的位置为O2,弹簧的形变量为△OO2,在不考虑弹簧自重的情况下,弹簧测力计的总重由拉杆、拉钩、外壳的重力相加,所以△O1O2就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总重作用在弹簧上使其伸长的长度,如果用手抓住倒置的弹簧测力计的外壳,将指针调为零的话,也就是倒置时调节面板将指针的位置调为O1,那么弹簧测力计倒挂在杠杆上时它显示的读数就为其自身重力,用这样的弹簧测力计就可以直接测量杠杆受到的拉力了。

但事实是弹簧测力计里的弹簧不能压缩只能拉伸(见图5、图6),也就是说当用手抓外壳使弹簧测力计倒置时,指针的位置应该不会发生变化,但由于弹簧挂在里面的横杆上,位置没有固定死,所以当弹簧测力计倒置时指针也会下移,但已不是由于拉杆、拉钩的重力使弹簧压缩下移了。所以只有当弹簧测力计中的弹簧是既能拉伸又能压缩的弹簧,并且弹簧挂的位置固定的话,才可以用倒过来调零的方法调节弹簧测力计。

由上述分析可知弹簧测力计是不可以倒置调零的。所以笔者认为弹簧测力计倒过来使用,最好的调节方法应该借鉴苏科版教参中所提及的校对的方法,取两个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放置(见图7),秤钩相挂,测出乙弹簧测力计的重力,然后将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调为自重,用校对过的乙弹簧测力计测量对杠杆的拉力,所显示的读数就等于杠杆受到的拉力了。

1、文章中有一处标点和一处文字改动,用红笔标出

图3中的弹簧测力计应与图1 中的挂法不同,图1中是倒挂的,图3 中应正挂。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成长共同体的初中物理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在文后加上这么一句话可以吗?非常感谢!

弹簧测力计可以倒过来调零吗?

南京树人国际学校 梅亚林 210003

弹簧测力计是实验室里常用的测量力的工具,在不考虑弹簧自重的

情况下,在弹簧测力计的一端的挂钩上施加拉力时,由于力的作用是相

互的,每一匝弹簧之间都会受到相同的拉力而被拉伸,各匝弹簧伸长的

总和就是整根弹簧的总伸长量。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在弹簧

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

此原理而制成的。当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正立使用时,弹簧在指针、拉杆

和拉钩的重力作用下而向下伸长,指针所指的位置并不是弹簧自然伸长

的位置,我们将这时指针所指的位置定为零刻度的位置,就可以避免指

针、拉杆和拉钩的总重对数据的干扰,在测量时拉钩所受到的向下的拉

力就等于指针指示的示数,也就是说弹簧测力计竖直正立使用时,校零

后的弹簧测力计的自重不影响测力计测力。

但在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两次出现用

倒挂的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第一次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其装置如图1所示;第二次是 “使用定滑轮的特点”的实验,其装置

如图2所示。如果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使用的话,那么弹簧测力计的自

重会不会影响测力计的使用?又如何进行指针调零?

我们首先从弹簧测力计竖直正立使用谈起,如果我们用弹簧测力计

来“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将已调过零的弹簧测力计正挂在杠杆的右端,其装置如图3所示,使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杠杆右端受到竖直向下的拉

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自重和手向下的拉力F,但弹簧测力计显示的读数

是手对它向下的拉力,所以在处理数据时,可以有两种方法,一是将弹

簧测力计的显示的示数和它的自重相加,二是先将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调

为它的自重,然后进行测量。如果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挂在杠杆的右端,竖直向下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同样,这时杠杆受

到的力仍是弹簧测力计自重和手向下的拉力,但由于弹簧测力计的外壳

重的影响,它显示的读数不等于手向下的拉力F,因为在还没有用力向

下拉时,弹簧测力计上已有示数了,其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外壳重,

所以在测量之前需要进行调零,弹簧测力计倒立使用进行调零一直是我

们教师不断探讨的问题,笔者发现众多的教师采取的是倒过来然后进行

调零的方法,笔者在经过仔细研究之后觉得此方法还是欠妥当,从原理

上来说是可行的,但从弹簧测力计的构造上发现存在着很大的漏洞。我

们不妨将弹簧测力计拆开来分析一下倒过来调零的原理。

将弹簧测力计水平放置,弹簧自然伸长,调节刻度板使弹簧的指针

指向零刻线O(见图4模型),然后将弹簧倒置,用手抓住弹簧测力计的

外壳,弹簧在拉杆、拉钩的重力作用下压缩,指针所指的位置为O1,弹

簧的形变量为△OO1,再将弹簧测力计倒挂在杠杆上,弹簧在外壳的重

力作用下被拉伸,指针所指的位置为O2,弹簧的形变量为△OO2,在不考虑弹簧自重的情况下,弹簧测力计的总重由拉杆、拉钩、外壳的重力相加,所以△O1O2就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总重作用在弹簧上使其伸长的长度,如果用手抓住倒置的弹簧测力计的外壳,将指针调为零的话,也就是倒置时调节面板将指针的位置调为O1,那么弹簧测力计倒挂在杠杆上时它显示的读数就为其自身重力,用这样的弹簧测力计就可以直接测量杠杆受到的拉力了。

但事实是弹簧测力计里的弹簧不能压缩只能拉伸(见图5、图6),也就是说当用手抓外壳使弹簧测力计倒置时,指针的位置应该不会发生变化,但由于弹簧挂在里面的横杆上,位置没有固定死,所以当弹簧测力计倒置时指针也会下移,但已不是由于拉杆、拉钩的重力使弹簧压缩下移了。所以只有当弹簧测力计中的弹簧是既能拉伸又能压缩的弹簧,并且弹簧挂的位置固定的话,才可以用倒过来调零的方法调节弹簧测力计。

由上述分析可知弹簧测力计是不可以倒置调零的。所以笔者认为弹簧测力计倒过来使用,最好的调节方法应该借鉴苏科版教参中所提及的校对的方法,取两个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放置(见图7),秤钩相挂,测出乙弹簧测力计的重力,然后将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调为自重,用校对过的乙弹簧测力计测量对杠杆的拉力,所显示的读数就等于杠杆受到的拉力了。

1、文章中有一处标点和一处文字改动,用红笔标出

图3中的弹簧测力计应与图1 中的挂法不同,图1中是倒挂的,图3 中应正挂。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成长共同体的初中物理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在文后加上这么一句话可以吗?非常感谢!


相关文章

  • 力学测试题2011
  • <熟悉而陌生的力>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坐在船上的人用力推岸时,船就会离岸而去,而岸却原地没动.由此可知:人对岸的作用力__________岸对人的作用力.(填:"大于"." ...查看


  • 10.3气体的压强
  • ◆ ◆◆◆ _◆◆_ _◆___ _ __ _◆◆◆ _ __ _◆◆间◆ 时◆ 试线 考◆ ◆ ◆ ◆ ◆ ◆ ◆ ◆ 号◆ 考◆ _◆ __◆_◆_ _ ◆_ _◆__◆ __◆__◆ _ _订 _名◆ 姓◆ ◆ ◆ ◆ ◆ ◆ ◆ ◆ ...查看


  • 高一物理力
  • <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4分 计32分) 1.一个人双脚陷入泥潭,当拔起一只脚时,则另一只脚( ) A .陷入深度不变,因为泥潭受到的压力不变 B. 陷入的深度不变,因为泥潭受到的压强不变 C .将陷得 ...查看


  • 八年级物理练习(15)
  • 1下列现象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 .骆驼具有宽 B .蚊子尖尖的口器可以 C .推土机有两 大的脚掌 插入皮肤吸允血液 条宽大的履带 D .火车轨道铺 在枕木上 2关于液体和气体压强及相关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于液体 ...查看


  • 2016--2017 上 期末 初三物理试题
  • C. 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 D.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 ) A .图(a )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 B .图(b )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老花眼 C .图(c )中,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赤.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 .图 ...查看


  • 2014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 第七章 力 7.1力(F ) 1.定义: 注意(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 ...查看


  • 初中物理沪科版第六章导学案
  • §6.1 力 学习目标: 1.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并了解力的概念,乐于探究身边的力现象. 2.通过实验感受力作用的相互性,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通过常见事例和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重点:力的概念. ...查看


  •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 §7-6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一)摩擦力概念(摩擦力通常用f 表示):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形成摩擦的原因: 是由于接触面的凸凹不 ...查看


  • 教学设计 研究大气的压强
  • 实验教学设计 研究大气的压强 建湖县芦沟中学 吴庆安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知道大气压强的产生,并能举出几个大气压存在的例子. 2.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并能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大气压强的现象. 3.会测量大气压强,学会估测大气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