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 期末考查(论文) 题目 食品安全关乎你我他
学 期 2011-2012学年度第1学期 课程名称 形势与政策 专 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 级 三班 学 号 [1**********] 学生姓名 陈帆 指导教师 段兵
2011/12/22
食品安全关乎你我他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提升,人们饮食文化的日益多样性,食品卫生和安全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随着“苏丹红事件”,“三鹿奶粉事件”
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我们要重新审视这一上升到国家公共安全高度
的问题。
关键词:食品安全,安全监管,防范未然
正文: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人类生长、经济腾飞、社会进步、时刻离
不开食品,离不开安全、卫生、营养的食品。“食品安全真正关系到我们自身,
真正是我们一切文明建设的根基,如果没有安全的食品,没有强壮的体魄,
我们如何去谈发展,如何去谈进步。但目前,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又不得不
让人很担忧。一项最新完成的对当前食品安全认知状况的调查表明,约80%
的市民对食品安全现状满意度在79分以下,其中52%的人群选择60~79分,
29%的受访者选择在60分以下,多数消费者对当前食品安全状况表示担忧。
仅2011年以来多个地方曝出食品安全问题,河南瘦肉精事件闹得沸沸扬扬,
10年间瘦肉精屡禁不绝;随后重庆“毒花椒”事件、广东中山墨汁粉条事件、
湖北宜昌“毒生姜”事件、辽宁沈阳毒豆芽事件、江苏丹阳西瓜膨大剂事件、
上海染色馒头事件以及最近席卷全国的地沟油事件……每一个事件都好像在
挑逗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神经。
为什么国内会有如此多的食品安全问题呢?主要原因有如下两点:
其一,食品生产和经营者诚信缺失,道德观扭曲。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眼睛盯着的只有钱,丧失道德底线,他们当中的很多人不顾法律禁令,铤而
走险,以身试法,屡禁不止。目前,不管政府部门还是消费者掌握企业食品
卫生质量的信用状况难度很大,很难起到消除信息不对称、鼓励守信者、打
击遏制失信者、追溯责任、形成诚信经营氛围的作用。
其二,法律制度不够完善。为什么欧美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事件远远少
于我国,难道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就应该承受食品安全之痛吗?究其原因,
还是因为欧美发达国家拥有健全完善的一系列食品安全法律制度,诸如“问题
食品”召回制度、“问题企业”强制退市机制、巨额赔偿制度等,正是这些法律
制度,保障了食品安全。而反观我国,现行的《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
等对食品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罚还缺乏应有的力度,没有彻底剥夺违法犯罪分
子再次违法犯罪的条件和能力,违法企业承担的违法成本过低,法律起不到
应有的威慑力。此外,我国现行法律对食品安全监管机关以及食品安全服务
机构的法律责任没有明确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导致监管缺位。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必须严格做好下面几点:
第一理顺政府部门的功能和职责,加强制度建设。应理顺政府部门的功
能和职责,设立危机处理部门,加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和重大事故应急体系
建设。有效整合农业、工商、卫生、质监、食品药品监管等五大部门职能,
发挥政府的监管作用,落实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加大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督
查督办力度,健全食品安全事故查处机制,建立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回访督查
制度和食品安全重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第二,要进一步完善和强化责任制度与问责制度,推动食品安全监管工
作顺利进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必须敬业尽责,以对百姓生命高度负责的态
度对食品市场加大检查频率,拓宽覆盖范围,最好做到常规检查和突击检查
相结合,保证食品安全市场的“零死角”。 要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打击食品安
全领域各种违法生产经营的行为,严肃查处并追究监管不力的行为,真正做
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第三,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应急体系。整合食品卫生监督、质检、工商
为主的政府职能部门资源,使各有关部门的监管工作有机衔接起来,让市场
监管到位。同时以食品行业协会为主导,带领企业坚定不移的执行与参与政
府发布的各种类型保障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及活动。
第四,还需努力提升社会的道德良心水准。不为自身获利而去害人,这
是最底线的道德标准,然而在利益至上的喧嚣时代,道德底线总是被轻易地
放弃。在市场经济的建设中,我们显然更多强调市场的逐利性,而忽略了其
道德性,很多时候,道德性的呼吁甚至被认为与市场的经济性格格不入,这
不能不说是个认识上的偏差。
最后一点,健全食品安全检测体系,提高检测技术水平和效率。完善食品
安全相关标准和认证,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标准的制订和修订工作的力度;
推动我国食品安全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进程;根据我国食品
生产、加工和流通领域具体情况,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过渡标准或分级标准;
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食品认证体系,完善认证制度;加快我国食品认证的国
际互认进程
总之,食品安全问题要得到有效遏制,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真正
调动起广大老百姓监督食品市场安全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保障人民的身体健
康。
参考文献:(易立,“人心惶惶,安全食品何时进入百姓的菜篮子”,中国
食品质量报,2011-02-13)
广东工业大学 期末考查(论文) 题目 食品安全关乎你我他
学 期 2011-2012学年度第1学期 课程名称 形势与政策 专 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 级 三班 学 号 [1**********] 学生姓名 陈帆 指导教师 段兵
2011/12/22
食品安全关乎你我他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提升,人们饮食文化的日益多样性,食品卫生和安全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随着“苏丹红事件”,“三鹿奶粉事件”
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我们要重新审视这一上升到国家公共安全高度
的问题。
关键词:食品安全,安全监管,防范未然
正文: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人类生长、经济腾飞、社会进步、时刻离
不开食品,离不开安全、卫生、营养的食品。“食品安全真正关系到我们自身,
真正是我们一切文明建设的根基,如果没有安全的食品,没有强壮的体魄,
我们如何去谈发展,如何去谈进步。但目前,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又不得不
让人很担忧。一项最新完成的对当前食品安全认知状况的调查表明,约80%
的市民对食品安全现状满意度在79分以下,其中52%的人群选择60~79分,
29%的受访者选择在60分以下,多数消费者对当前食品安全状况表示担忧。
仅2011年以来多个地方曝出食品安全问题,河南瘦肉精事件闹得沸沸扬扬,
10年间瘦肉精屡禁不绝;随后重庆“毒花椒”事件、广东中山墨汁粉条事件、
湖北宜昌“毒生姜”事件、辽宁沈阳毒豆芽事件、江苏丹阳西瓜膨大剂事件、
上海染色馒头事件以及最近席卷全国的地沟油事件……每一个事件都好像在
挑逗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神经。
为什么国内会有如此多的食品安全问题呢?主要原因有如下两点:
其一,食品生产和经营者诚信缺失,道德观扭曲。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眼睛盯着的只有钱,丧失道德底线,他们当中的很多人不顾法律禁令,铤而
走险,以身试法,屡禁不止。目前,不管政府部门还是消费者掌握企业食品
卫生质量的信用状况难度很大,很难起到消除信息不对称、鼓励守信者、打
击遏制失信者、追溯责任、形成诚信经营氛围的作用。
其二,法律制度不够完善。为什么欧美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事件远远少
于我国,难道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就应该承受食品安全之痛吗?究其原因,
还是因为欧美发达国家拥有健全完善的一系列食品安全法律制度,诸如“问题
食品”召回制度、“问题企业”强制退市机制、巨额赔偿制度等,正是这些法律
制度,保障了食品安全。而反观我国,现行的《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
等对食品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罚还缺乏应有的力度,没有彻底剥夺违法犯罪分
子再次违法犯罪的条件和能力,违法企业承担的违法成本过低,法律起不到
应有的威慑力。此外,我国现行法律对食品安全监管机关以及食品安全服务
机构的法律责任没有明确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导致监管缺位。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必须严格做好下面几点:
第一理顺政府部门的功能和职责,加强制度建设。应理顺政府部门的功
能和职责,设立危机处理部门,加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和重大事故应急体系
建设。有效整合农业、工商、卫生、质监、食品药品监管等五大部门职能,
发挥政府的监管作用,落实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加大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督
查督办力度,健全食品安全事故查处机制,建立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回访督查
制度和食品安全重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第二,要进一步完善和强化责任制度与问责制度,推动食品安全监管工
作顺利进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必须敬业尽责,以对百姓生命高度负责的态
度对食品市场加大检查频率,拓宽覆盖范围,最好做到常规检查和突击检查
相结合,保证食品安全市场的“零死角”。 要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打击食品安
全领域各种违法生产经营的行为,严肃查处并追究监管不力的行为,真正做
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第三,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应急体系。整合食品卫生监督、质检、工商
为主的政府职能部门资源,使各有关部门的监管工作有机衔接起来,让市场
监管到位。同时以食品行业协会为主导,带领企业坚定不移的执行与参与政
府发布的各种类型保障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及活动。
第四,还需努力提升社会的道德良心水准。不为自身获利而去害人,这
是最底线的道德标准,然而在利益至上的喧嚣时代,道德底线总是被轻易地
放弃。在市场经济的建设中,我们显然更多强调市场的逐利性,而忽略了其
道德性,很多时候,道德性的呼吁甚至被认为与市场的经济性格格不入,这
不能不说是个认识上的偏差。
最后一点,健全食品安全检测体系,提高检测技术水平和效率。完善食品
安全相关标准和认证,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标准的制订和修订工作的力度;
推动我国食品安全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进程;根据我国食品
生产、加工和流通领域具体情况,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过渡标准或分级标准;
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食品认证体系,完善认证制度;加快我国食品认证的国
际互认进程
总之,食品安全问题要得到有效遏制,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真正
调动起广大老百姓监督食品市场安全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保障人民的身体健
康。
参考文献:(易立,“人心惶惶,安全食品何时进入百姓的菜篮子”,中国
食品质量报,201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