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了解农村小学生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为农村小学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填式问卷,于2009年4月对河南某农村地区388名四年级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小学生知道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血液、性交及母婴传播的分别有22.9%,20.1%,34.3%,知道一起吃饭、在同一教室上课、咳嗽打喷嚏不传播艾滋病病毒的分别有15.7%,17.3%,12.4%;89.4%的学生回答想了解预防艾滋病知识;30.6%的学生回答玩过废弃的注射器。结论 农村小学生缺乏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应重视农村小学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健康知识,态度,实践;学生;农村人口 【中图分类号】 R 479 R 512.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5-0604-02 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07年全球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总数3 320万,15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为250万;全球新感染HIV总人数超过250万,15岁以下儿童为42万。提示儿童正在面临感染HIV的危险,需要掌握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技能。笔者于2009年4月在某农村地区对8所小学四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为在农村小学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方便样本,在河南农村某地区同意参加此项研究的8所小学,以全体四年级小学生为调查对象,共调查426名学生,剔除38份不合格问卷,最后得到有效问卷388份,应答率为91.1%。男生210名(54.1%),女生178名(45.9%);平均年龄为(9.5±0.7)岁。其中母亲在家务农、父亲外出打工所占比例较高,父母文化程度以初中所占比例较高。 1.2 方法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1)一般人口学指标;(2)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态度和行为。以班级为单位,问卷当场发放,答完后当场收回。 1.3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 3.0对数据进行双录入,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算各指标的频数和百分比,对小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进行描述性分析;运用单向方差分析和t检验分析不同性别间、不同家长文化程度间小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的差异。 2 结果 2.1 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21.6%知道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疾病,知道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血液、性交及母婴传播的分别为22.9%,20.1%,34.3%,知道蚊虫叮咬、一起吃饭、在同一教室上课、咳嗽打喷嚏不传播艾滋病病毒的分别占21.9%,15.7%,17.3%,12.4%;分别只有15.2%,7.7%的学生知道“锻炼身体不能预防艾滋病”、“ 目前还没有能够彻底治愈艾滋病的药物/方法”。见表1。 2.2 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与一般人口学特征分析 将艾滋病知识题目计分,答对1题计1分,计算总分,结果显示,男生艾滋病知识均分(5.94±3.72)高于女生(4.87±3.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8,P=0.004)。把父亲和母亲的文化程度分为小学及以下组、初中组和高中及以上组,单向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母亲不同文化程度之间小学生艾滋病知识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02,P=0.018)。母亲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组小学生艾滋病知识均分高于小学及以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初中组与高中及以上组和小学及以下组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父亲不同文化程度之间小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均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F=1.435,P=0.240)。 2.3 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态度 在回答问题的学生中,反对“如果我的一个朋友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我将终止与他做朋友”观点的有46.1%;同意“我认为应该允许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参加学校课程学习和工作”、“我愿意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一个教室上课”观点的分别只有14.4%,11.9%。将预防艾滋病态度题目计分,每题赋值范围1~5分,分数越高,表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越不歧视。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小学生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态度得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1.552,P=0.121),不同父、母文化程度小学生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态度得分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F=0.951,P=0.388;F=1.500,P=0.225)。 2.4 预防艾滋病相关行为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回答玩过废弃注射器的人最多,占30.6%;其次是与他人使用过同一个牙刷,占10.9%;还有小学生去过不卫生的地方打耳朵眼(5.0%)和曾经与他人共用一个针头打针(2.7%)。 2.5 艾滋病知识来源及对预防艾滋病知识的需求情况 关于预防艾滋病知识来源,根据学生的报告从高到低依次是大众媒体(47.7%)、医生/医院宣传栏(20.4%)、老师(18.0%)、父母(16.2%)、街头宣传栏(9.8%)、同学朋友(8.5%)。还有31.7%的小学生回答几乎没有这方面的知识。 89.4%的学生回答想了解预防艾滋病知识。关于希望通过什么途径来了解预防艾滋病知识,回答最多的是专家讲座(40.5%),其次为广播/电视/录像(35.8%),再次为医生(26.0%),其他途径分别为发放预防艾滋病宣传册(22.9%)、教师上课(17.0%)、自学(11.6%)、课外活动(10.3%)、父母(9.3%)、宣传栏/黑板报(8.2%)。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小学生缺乏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被调查小学生艾滋病传播途径回答正确率在19.1%~35.1%之间,艾滋病不传播途径回答正确率在12.4%~21.9%之间;知道目前还没有能够彻底治愈艾滋病的药物/方法、锻炼身体不能预防艾滋病分别只有7.7%,15.2%,只有21.6%的学生知道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陈晶琦等[1]对小学六年级学生和初一学生进行调查显示,知道艾滋病可通过母婴、共用针头、血液和性交传播的分别为24.9%,26.3%,27.6%,22.9%;分别有9.4%,16.7%,13.8%的学生知道共用食物、握手和同班上课并不能传染上艾滋病病毒。程巧云等[2]对三门峡市中小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四、五年级小学生知道输血、性行为、母婴可以传播艾滋病病毒的分别为28.6%,23.6%,16.7%;知道握手、同班上课、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分别为26.3%,23.6%,13.5%。而徐臣等[3]对阜阳市农村小学生的调查显示,知道艾滋病可通过共用注射器针头、输血、感染的妇女可经哺乳传给婴儿等传播分别为65.17%,65.54%,61.05%;知道同桌上课、咳嗽打喷嚏、拥抱、握手不传播艾滋病的分别为95.13%,82.40%,86.52%,86.89%。何素勤等[4]、汝燕峰等[5]的调查结果均高于本次调查的艾滋病回答正确率。提示本次调查的小学生相关知识水平较低,应该在农村小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在被调查的学生中,还有1/3玩过废弃的注射器。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有助于提高艾滋病预防知识水平,促进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歧视态度的形成[6-8]。有必要对小学生开展此方面的教育,提高小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水平,促进其形成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正确态度。此次调查也显示,有89.4%的学生想了解艾滋病相关知识。关于通过何种方式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以往对中学生、大学生的研究显示,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参与式教学方法能显著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9-10]。本次调查显示,小学生最希望通过专家讲座获取艾滋病知识,其次是广播/电视/录像,再次是医生、发放预防艾滋病宣传册和教师上课。提示对小学生也应该采取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形式多样的参与式教学方式。 (致谢:感谢所有参与此次调查的小学生和支持此项调查的教师们。) 4 参考文献 [1] 陈晶琦,叶广俊.小学六年级和初一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教育研究.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1997,3(2):67-77. [2] 程巧云,马振云.三门峡市中小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中国学校卫生,2004,25(2):188-189. [3] 徐臣,张云同,汝燕峰,等.阜阳市农村地区小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6,12(5):289-291. [4] 何素勤,黄何,胡冰,等.阜阳市在校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现状及需求.中国学校卫生,2001,22(5):904-1014. [5] 汝燕峰,徐臣,冉献贵,等.某校小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基层医学论坛,2005,9(9):784-786. [6] 陈晶琦,杨蓓,张伟,等.中专学生预防艾滋病教育研究.中国学校卫生,1997,18(5):355-356. [7] 陈晶琦.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对大学生知识态度及性行为的影响.中国学校卫生,2004,25(5):535-537. [8] 陈晶琦,王佳,胡佩瑾,等.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对中学生知识态度和技能的影响.中国校医,2003,17(4):298-300. [9] 陈晶琦,张立华,刘英.生活技能培训对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和态度的影响.中国学校卫生,2003,24(3):223-224. [10]马迎华,王超,张新,等.生活技能为基础的学校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效果评价.中国学校卫生,2006,27(7):562-564,566. (收稿日期:2009-09-21)
【摘要】 目的 了解农村小学生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为农村小学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填式问卷,于2009年4月对河南某农村地区388名四年级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小学生知道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血液、性交及母婴传播的分别有22.9%,20.1%,34.3%,知道一起吃饭、在同一教室上课、咳嗽打喷嚏不传播艾滋病病毒的分别有15.7%,17.3%,12.4%;89.4%的学生回答想了解预防艾滋病知识;30.6%的学生回答玩过废弃的注射器。结论 农村小学生缺乏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应重视农村小学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健康知识,态度,实践;学生;农村人口 【中图分类号】 R 479 R 512.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5-0604-02 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07年全球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总数3 320万,15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为250万;全球新感染HIV总人数超过250万,15岁以下儿童为42万。提示儿童正在面临感染HIV的危险,需要掌握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技能。笔者于2009年4月在某农村地区对8所小学四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为在农村小学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方便样本,在河南农村某地区同意参加此项研究的8所小学,以全体四年级小学生为调查对象,共调查426名学生,剔除38份不合格问卷,最后得到有效问卷388份,应答率为91.1%。男生210名(54.1%),女生178名(45.9%);平均年龄为(9.5±0.7)岁。其中母亲在家务农、父亲外出打工所占比例较高,父母文化程度以初中所占比例较高。 1.2 方法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1)一般人口学指标;(2)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态度和行为。以班级为单位,问卷当场发放,答完后当场收回。 1.3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 3.0对数据进行双录入,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算各指标的频数和百分比,对小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进行描述性分析;运用单向方差分析和t检验分析不同性别间、不同家长文化程度间小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的差异。 2 结果 2.1 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21.6%知道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疾病,知道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血液、性交及母婴传播的分别为22.9%,20.1%,34.3%,知道蚊虫叮咬、一起吃饭、在同一教室上课、咳嗽打喷嚏不传播艾滋病病毒的分别占21.9%,15.7%,17.3%,12.4%;分别只有15.2%,7.7%的学生知道“锻炼身体不能预防艾滋病”、“ 目前还没有能够彻底治愈艾滋病的药物/方法”。见表1。 2.2 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与一般人口学特征分析 将艾滋病知识题目计分,答对1题计1分,计算总分,结果显示,男生艾滋病知识均分(5.94±3.72)高于女生(4.87±3.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8,P=0.004)。把父亲和母亲的文化程度分为小学及以下组、初中组和高中及以上组,单向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母亲不同文化程度之间小学生艾滋病知识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02,P=0.018)。母亲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组小学生艾滋病知识均分高于小学及以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初中组与高中及以上组和小学及以下组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父亲不同文化程度之间小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均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F=1.435,P=0.240)。 2.3 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态度 在回答问题的学生中,反对“如果我的一个朋友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我将终止与他做朋友”观点的有46.1%;同意“我认为应该允许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参加学校课程学习和工作”、“我愿意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一个教室上课”观点的分别只有14.4%,11.9%。将预防艾滋病态度题目计分,每题赋值范围1~5分,分数越高,表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越不歧视。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小学生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态度得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1.552,P=0.121),不同父、母文化程度小学生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态度得分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F=0.951,P=0.388;F=1.500,P=0.225)。 2.4 预防艾滋病相关行为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回答玩过废弃注射器的人最多,占30.6%;其次是与他人使用过同一个牙刷,占10.9%;还有小学生去过不卫生的地方打耳朵眼(5.0%)和曾经与他人共用一个针头打针(2.7%)。 2.5 艾滋病知识来源及对预防艾滋病知识的需求情况 关于预防艾滋病知识来源,根据学生的报告从高到低依次是大众媒体(47.7%)、医生/医院宣传栏(20.4%)、老师(18.0%)、父母(16.2%)、街头宣传栏(9.8%)、同学朋友(8.5%)。还有31.7%的小学生回答几乎没有这方面的知识。 89.4%的学生回答想了解预防艾滋病知识。关于希望通过什么途径来了解预防艾滋病知识,回答最多的是专家讲座(40.5%),其次为广播/电视/录像(35.8%),再次为医生(26.0%),其他途径分别为发放预防艾滋病宣传册(22.9%)、教师上课(17.0%)、自学(11.6%)、课外活动(10.3%)、父母(9.3%)、宣传栏/黑板报(8.2%)。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小学生缺乏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被调查小学生艾滋病传播途径回答正确率在19.1%~35.1%之间,艾滋病不传播途径回答正确率在12.4%~21.9%之间;知道目前还没有能够彻底治愈艾滋病的药物/方法、锻炼身体不能预防艾滋病分别只有7.7%,15.2%,只有21.6%的学生知道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陈晶琦等[1]对小学六年级学生和初一学生进行调查显示,知道艾滋病可通过母婴、共用针头、血液和性交传播的分别为24.9%,26.3%,27.6%,22.9%;分别有9.4%,16.7%,13.8%的学生知道共用食物、握手和同班上课并不能传染上艾滋病病毒。程巧云等[2]对三门峡市中小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四、五年级小学生知道输血、性行为、母婴可以传播艾滋病病毒的分别为28.6%,23.6%,16.7%;知道握手、同班上课、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分别为26.3%,23.6%,13.5%。而徐臣等[3]对阜阳市农村小学生的调查显示,知道艾滋病可通过共用注射器针头、输血、感染的妇女可经哺乳传给婴儿等传播分别为65.17%,65.54%,61.05%;知道同桌上课、咳嗽打喷嚏、拥抱、握手不传播艾滋病的分别为95.13%,82.40%,86.52%,86.89%。何素勤等[4]、汝燕峰等[5]的调查结果均高于本次调查的艾滋病回答正确率。提示本次调查的小学生相关知识水平较低,应该在农村小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在被调查的学生中,还有1/3玩过废弃的注射器。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有助于提高艾滋病预防知识水平,促进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歧视态度的形成[6-8]。有必要对小学生开展此方面的教育,提高小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水平,促进其形成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正确态度。此次调查也显示,有89.4%的学生想了解艾滋病相关知识。关于通过何种方式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以往对中学生、大学生的研究显示,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参与式教学方法能显著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9-10]。本次调查显示,小学生最希望通过专家讲座获取艾滋病知识,其次是广播/电视/录像,再次是医生、发放预防艾滋病宣传册和教师上课。提示对小学生也应该采取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形式多样的参与式教学方式。 (致谢:感谢所有参与此次调查的小学生和支持此项调查的教师们。) 4 参考文献 [1] 陈晶琦,叶广俊.小学六年级和初一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教育研究.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1997,3(2):67-77. [2] 程巧云,马振云.三门峡市中小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中国学校卫生,2004,25(2):188-189. [3] 徐臣,张云同,汝燕峰,等.阜阳市农村地区小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6,12(5):289-291. [4] 何素勤,黄何,胡冰,等.阜阳市在校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现状及需求.中国学校卫生,2001,22(5):904-1014. [5] 汝燕峰,徐臣,冉献贵,等.某校小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基层医学论坛,2005,9(9):784-786. [6] 陈晶琦,杨蓓,张伟,等.中专学生预防艾滋病教育研究.中国学校卫生,1997,18(5):355-356. [7] 陈晶琦.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对大学生知识态度及性行为的影响.中国学校卫生,2004,25(5):535-537. [8] 陈晶琦,王佳,胡佩瑾,等.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对中学生知识态度和技能的影响.中国校医,2003,17(4):298-300. [9] 陈晶琦,张立华,刘英.生活技能培训对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和态度的影响.中国学校卫生,2003,24(3):223-224. [10]马迎华,王超,张新,等.生活技能为基础的学校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效果评价.中国学校卫生,2006,27(7):562-564,566. (收稿日期:2009-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