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历史短,基础相对薄弱,诸如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模式研究等方面,都缺乏历史的经验积累。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由于区域经济的不同、职业教育目标的多元性,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模式上很难形成一种具有普遍适应性的范式。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模式作为人才培养方案,其本身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果。很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模式与当地的市场需要的实际距离较大,出现很多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目标与社会的实际需求距离较远的现象。如何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模式研究,使高职人才的培养能够服务区域经济意义深远。面对现实加强高职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摆在每一个从事高职教育者面前的十分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必要性

  回顾本专业近几年的发展,我们取得了一些经验但也有很多的不足。专业目标定位和社会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偏差,人才培养模式还不够完善,由于实训条件、师资队伍等条件的限制,实训教学还未全面深入的展开等。以就业为导向的特色专业改革与建设刻不容缓。

  二、目前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主要问题

  (一)专业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和社会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偏差

  1、只注重了高等教育高的一般特性,强调高职教育的高层次,而忽视了职的特色,使高职教育以应用能力为主线这一本质要求存在偏差。

  2、没有从培养对象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来考虑突出职业技能的培养,片面理解技能培养的涵义,把单一的岗位操作技能等同于全面职业能力,忽视了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

  3、具体培养目标不清晰,高职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一点是清楚的,但具体到专业课程目标仍存在不明确甚至错位的现象。这些问题恐怕都还需经过深入调研来逐步明确。

  (二)相关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不够完善

  1、高职教育实现人才培养与生产实际的零距离,关键是课程目标,课程结构模式创新与课程内容改革几个方面的因素。而现有的专业课程结构模式还受本科教育三段式结构影响较大。课程内容仍按学科体系编排,侧重知识的系统性,没有形成清晰、完整的技能培养体系。

  2、从课程实施模式来看,主要还是以课堂集中教学为主,一些实践教学模式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尚处在不同层面的探索阶段,校企结合的通道也远未打通。而这些矛盾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就会影响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全面实现。

  (三)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专业实训基地经过几年的建设目前已经初具规模,部分满足教学的需要,形成自身的特色,但还不能全部满足专业实训教学的要求和劳动、人事及相关行业部门密切合作,建立高等职业院校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三、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

  (一)要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

  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是各高职院校保持长期持续稳定地发展的原动力同时也是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着眼点。教师要根据目前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尽快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

  (二)要切实根据市场调研和论证构建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1、突出实用性兼顾系统性。实用性是高职课程特色建设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具有很强的职业特点,不引导教育对象过多地去探究为什么,而是使他们懂得是什么、怎样做。高职专业的课程在内容处理上,可以相对淡化理论偏重内容,侧重围绕实践来组织教学。要有别于“学科型”的普通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打破原有的学科知识体系,从培养岗位能力着眼重新安排知识点的有机衔接,既要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又要考虑课程的衔接性,既要考虑知识面总体的“宽”也要注重某些关键能力的“专”,强调教育目标的“职业性”和技术的“高级应用性”,课程体系的构建须以此教育目标为依据。

  2、突出实践性兼顾理论性

  课程教学的技术应用性是通过实践教学来实现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最能体现人才培养的应用型特色。加强实践教学的研究,应充分肯定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的重要作用,并通过慎密设计、精心组织,把各项实践教学活动落到实处。

  课程内容既要体现专项能力的培养还要(下转第8页)

  (上接第2页)注重学生素质提高与智力开发,既要重视当前又要注重今后发展。在具体工作中,避免把技能培养误认为就是简单的技能操作、较低级的动手能力或将专业技能培养视为培养能力的唯一标准,其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导致素质的单一化、技术单一的操作工、工匠式人才,不符合高等应用型人才规格,也不符合人才的知识与能力结构要求。理论与实践并重并不完全反映在教学时间分配的均等上,讲究需要与可行,要能最优化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三)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企业需要开展职业培训,与经营企业、管理行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四)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1、加强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深层次合作互动双赢的原则,进行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紧密联系广告经营管理行业,资源共享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

  2、条件成熟时与广告经营管理行业、印刷行业等密切合作建立行业学院。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探索教学与生产、科研工作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应用性人才的基本途径。

  参考文献:

  [l] 何莉、李思奇,对高职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北方经贸,2003(11):125-126;

  [2] 胡燕燕,浅谈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48-49;

  [3] 于淑萍,高职专业特色的建设,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10):49;

  [4] 胡国英,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职教通讯,2004(1):44-45。

  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历史短,基础相对薄弱,诸如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模式研究等方面,都缺乏历史的经验积累。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由于区域经济的不同、职业教育目标的多元性,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模式上很难形成一种具有普遍适应性的范式。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模式作为人才培养方案,其本身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果。很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模式与当地的市场需要的实际距离较大,出现很多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目标与社会的实际需求距离较远的现象。如何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模式研究,使高职人才的培养能够服务区域经济意义深远。面对现实加强高职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摆在每一个从事高职教育者面前的十分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必要性

  回顾本专业近几年的发展,我们取得了一些经验但也有很多的不足。专业目标定位和社会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偏差,人才培养模式还不够完善,由于实训条件、师资队伍等条件的限制,实训教学还未全面深入的展开等。以就业为导向的特色专业改革与建设刻不容缓。

  二、目前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主要问题

  (一)专业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和社会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偏差

  1、只注重了高等教育高的一般特性,强调高职教育的高层次,而忽视了职的特色,使高职教育以应用能力为主线这一本质要求存在偏差。

  2、没有从培养对象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来考虑突出职业技能的培养,片面理解技能培养的涵义,把单一的岗位操作技能等同于全面职业能力,忽视了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

  3、具体培养目标不清晰,高职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一点是清楚的,但具体到专业课程目标仍存在不明确甚至错位的现象。这些问题恐怕都还需经过深入调研来逐步明确。

  (二)相关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不够完善

  1、高职教育实现人才培养与生产实际的零距离,关键是课程目标,课程结构模式创新与课程内容改革几个方面的因素。而现有的专业课程结构模式还受本科教育三段式结构影响较大。课程内容仍按学科体系编排,侧重知识的系统性,没有形成清晰、完整的技能培养体系。

  2、从课程实施模式来看,主要还是以课堂集中教学为主,一些实践教学模式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尚处在不同层面的探索阶段,校企结合的通道也远未打通。而这些矛盾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就会影响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全面实现。

  (三)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专业实训基地经过几年的建设目前已经初具规模,部分满足教学的需要,形成自身的特色,但还不能全部满足专业实训教学的要求和劳动、人事及相关行业部门密切合作,建立高等职业院校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三、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

  (一)要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

  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是各高职院校保持长期持续稳定地发展的原动力同时也是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着眼点。教师要根据目前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尽快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

  (二)要切实根据市场调研和论证构建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1、突出实用性兼顾系统性。实用性是高职课程特色建设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具有很强的职业特点,不引导教育对象过多地去探究为什么,而是使他们懂得是什么、怎样做。高职专业的课程在内容处理上,可以相对淡化理论偏重内容,侧重围绕实践来组织教学。要有别于“学科型”的普通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打破原有的学科知识体系,从培养岗位能力着眼重新安排知识点的有机衔接,既要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又要考虑课程的衔接性,既要考虑知识面总体的“宽”也要注重某些关键能力的“专”,强调教育目标的“职业性”和技术的“高级应用性”,课程体系的构建须以此教育目标为依据。

  2、突出实践性兼顾理论性

  课程教学的技术应用性是通过实践教学来实现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最能体现人才培养的应用型特色。加强实践教学的研究,应充分肯定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的重要作用,并通过慎密设计、精心组织,把各项实践教学活动落到实处。

  课程内容既要体现专项能力的培养还要(下转第8页)

  (上接第2页)注重学生素质提高与智力开发,既要重视当前又要注重今后发展。在具体工作中,避免把技能培养误认为就是简单的技能操作、较低级的动手能力或将专业技能培养视为培养能力的唯一标准,其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导致素质的单一化、技术单一的操作工、工匠式人才,不符合高等应用型人才规格,也不符合人才的知识与能力结构要求。理论与实践并重并不完全反映在教学时间分配的均等上,讲究需要与可行,要能最优化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三)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企业需要开展职业培训,与经营企业、管理行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四)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1、加强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深层次合作互动双赢的原则,进行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紧密联系广告经营管理行业,资源共享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

  2、条件成熟时与广告经营管理行业、印刷行业等密切合作建立行业学院。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探索教学与生产、科研工作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应用性人才的基本途径。

  参考文献:

  [l] 何莉、李思奇,对高职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北方经贸,2003(11):125-126;

  [2] 胡燕燕,浅谈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48-49;

  [3] 于淑萍,高职专业特色的建设,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10):49;

  [4] 胡国英,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职教通讯,2004(1):44-45。


相关文章

  • 近年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综述
  • GAOZHIYANJIU高职研究 近年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综述 □郭 摘 扬王琴 要: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状的理性分析,从人才培养目标.过程. 内容.方法.学制和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查看


  •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之设想
  • 校园英语/职业教育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之设想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梁桂春 [摘要]目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传统教学模式的种种弊端禁锢着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发展,能否跳出这个框框,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模式,本文就此提出一些可行性做 ...查看


  • 高职与本科实施分段人才培养的探讨
  • 摘要: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是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必然趋势,也是当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高职与本科院校需要通过在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内容.课程体系.教学组织与管理等方面建立"2+2"分段培养机制,协同培 ...查看


  •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
  •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 杨明亮 [专题名称]职业技术教育 [专 题 号]G53 [复印期号]2015年04期 [原文出处]<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4期第45-47,60页 [英文标题]A Discussion ...查看


  • 辽宁省内高职院校如何有效利用校企合作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在提倡校企合作创建新型高职教育办学模式的大环境背景下,辽宁省共有48所高职院校(其中5所国家级示范高职院校),在5所国家级示范高职院校中全部实行了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各个专业的办学大趋势,并逐渐成为主流的高 ...查看


  • 高职学校非学历继续教育模式研究
  • 高职学校非学历继续教育模式研究 作者:辛义 曲鸣飞 来源:<学习导刊>2013年第11期 摘要:作为区域性的大学,非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是高职院校的社会职能之一,在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在这方面还处在摸索阶段.本文以自身为例,主要讨论 ...查看


  • 浙江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模式及改革
  • 浙江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模式及改革探析 [摘要] 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当前学校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对浙江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浙江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现状,探讨如何根据各高职院校特点构建新型的体育课 ...查看


  • 广西高职高专体育教学改革与建设
  • [摘要]体育教学与传统的课程教学存在一定的区别,如何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广西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当前教学模式.方法等方面的不足,并以此来分析强化体育教学改革的 ...查看


  • 关于校企合作对学校招生就业的意义
  • 关于校企合作对学校招生就业的意义 作者:邓人捷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年第09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迅速的发展,社会对高职层次专业性人才需求越来越大,然而近几年来高职院校生源数量和质量不断减少,据统计,湖南 ...查看


  • 高职院校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 新型学徒制,即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有效合作,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由教师传授专业知识和基本的技能及要领,在企业里由师傅传授操作规范和对应的岗位操作技能,并通过岗位实践加强技能操作的熟练程度,促使学生/学徒掌握相关行业/职业的基本知识和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