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台湾问题产生原因及未来的发展

论 台湾 问题 产 生原 因及 未 来 的发 展 

张笑琳 付 扬 

摘 要:台湾是 中国不可分割 的一部分 ,生活在 台湾岛 内的都是 中国人 。这是一个不 可争论 的事 实,中国政府 和 中国人 民坚持 一个 中   国的原则 ,坚决反对任何 旨在分裂国家,分裂 民族的各种阴谋 。  

关键 词 : 海峡 两岸 ;两 岸 民 众 ; 两岸 差 异 

世界上只有一个 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为维 护国家  主权和实现国家的统一 ,中国政府在 国际事务 中处理台湾的问题 时始 终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一贯维护台湾同胞 的利益。在国际事务 中 ,中国  政府一贯奉行独立 自主 的和平外交政策 ,坚持 “ 互 相尊重领土 主权 ,互  不侵犯 ,互不 干涉 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五原则 ,积极发展 同世  界各 国的友好关 系,从不损坏别国利益 ,不干涉别 国内政 。同样 ,中国  政府也要求各 国政府不做损坏中国的利益 ,干涉 中国内政 的事情 ,正 确  处理和台湾的关 系问题 。   上面简单 阐述 了台湾问题主权性 的毋庸置疑 ,但是台湾问题 的发展  波三折。众 所周 知 ,不 同阶段 的台湾 问题 的性 质是不 一样 的。1 9 4 9   年 ,国民党势 力退居大陆 ,两岸分离 的局 面就这样造成了 ,这就是 台湾  问题的起源 ,后来 由于朝鲜战争爆发 ,美 国高调介入 ,派第七舰 队人 侵  台湾 ,阻挠我国解放 台湾 ,干涉我国内政 。后来中美建交后 ,美 国承认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但美国又 在后来诞 生 了一部 《 与台湾关 系 法》 ,   所以美国始终是 台湾问题发展过程 中的外 国干涉因素。只是在两蒋时期  过后 ,台湾问题 发生 了重大 的变化 ,双方 由法统 之争转 到了统独之 争,   也就是现在的局面。蒋经 国去世后 , 他 的继任者李登辉开始逐渐抛弃 国   民党长期以来 坚持的一个中国政策 ,并逐渐实行台独政策 。李登辉 当选  后 ,便迅速开始走所谓 台湾主体路线 ,强调所谓台湾本土化 ,所 以,李 

马列主义 的中共政权是 “ 外来政权” 。在 台湾的 “ 中华民 国”才是代 表  中国人 的政权 。然而 ,曾几何时 ,台湾人民的民族与国家认同感竟会 有  如此大的变化 。主要 因素表现有 ( 1 )李登辉 主政后 ,解放动 员戡乱 时  期 ,海外 “ 台独” 运动领 导人物 回到台湾 加入 反对党 并借 此宣 扬其 理  念 。( 2 )1 9 9 5年 “ 江八点”讲 到中国人不打 中国人 ,1 9 9 6年 台湾危 机  中共就 向台湾发射导弹 ,文攻武吓让 台湾热动怒。( 3 ) 民进党执政后有  步骤地推进

“ 去 中国化” 政策。( 4)两岸长期 的外交 斗争和 国际较 劲 ,   使 台湾人 民想 突破重 围,种种 因素都使台湾民众 的大陆归属感较 弱。另  外 ,李登辉和 陈水扁执政时期正好是一代人思想形成 和确立的时期 。当  代 台湾青年正是从那一时期成长来的 ,他们的人 生观和 意识形态都包 含  有强烈 的独立意识 。青年是 希望 的一代 ,是推动 台湾 回归 的重要力 量 ,   但 目前来看 ,阻力重重 。  

三 、文化 影 响 。   随着全球化 的发展 ,文化 的碰撞更加激烈 ,交融性 更加频繁 ,在 大 

登辉就是台独 的教父和鼻祖。在担任 总统期间 ,李登辉大力支持并帮 助  台湾本土政党也是 台独党民进党的发展 ,并确定了由陈水 扁来继承 自己  的台独路线。陈水扁任职八年来频 繁制造 台独言行 ,较之李登辉更 为猖  狂 ,使得台独分裂行动不断升级 ,挑 战大陆的底线 ,造成两岸关 系严 重  紧张 ,严重影 响到了台海地区的和平 与稳定 。2 0 0 8年 ,国民党重返台湾  政坛 ,马英九担任新的 台湾地区领导人 ,到 目前为止 ,马英九 的两岸政  策的确可圈可点 ,他赞 同九二共识 ,实行 “ 不统 , 不独 ,不武” 的两岸  政策 ,积极与大 陆改善关系 ,并极力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和交流 , 、 总体 而  言 ,目前的两岸关系还算 比较缓和。   以上是我关 于台湾问题的起源及发展历程的一个简单 的阐述 ,下 面  我谈一谈台湾 问题未来会以什 么方 式解决 以及 两岸和平统一 的可能性 。   台湾问题 最终解决肯定是实现国家的统一 ,但为什么长时间保持一种不  统不独 ,难以在近阶段解决呢?大概有这几个方面吧。   台湾 民众的生活水平与大陆的差异性。   1 、人 均收入方面。根据国家统计 局统计 ,2 0 0 8年全 国城镇单位 在  岗职工月平均 工资为 2 4 3 6元 ,大陆 与台湾人 民平均 月收入 比为 l :3 .   3 ,考虑到年度差异 ,目前台湾人均收入水平是大陆的 3 .4倍。   2、物价方面 ,台湾经济发达 ,上世纪 8 O年代就 已从 一个农业社会  变成工业社会 ,被称为东南亚的 “ 四小龙” 之一 ,台湾 劳动力价格 高 ,   农副产品价格也 高,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 的物质资料也都是大陆 的 2 倍  以上。综上表 明,台湾 比大陆 的人 均月收入高 4倍 ,物价水 平高 2倍 ,   按实际购买能力 ,台湾 的实 际生活水平 当是 大陆 的二倍 。3 、台湾的福  利方面。其 中教育 、医保 、 ‘ 社保都 比较完善 ,我们 大陆正 处于改革 的关  键期 ,在这些方面与 台湾确实存在一

些差距 。从这些方面来看 ,台湾 的  生活水平较大 陆好 ,所 以台湾大多数 民众走进了一个误区 :不愿改变 当  前的经济发展模式 ,不愿与大陆的经济模式合并 ,希望保 持现在 的经济  运行模式,不愿与大陆统一。  

陆 “ 西化” 现象严 重 ,文化 侵略在 大陆表现明显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大  陆的文化 系统 中渐渐褪色 ,而 台湾从古至今 , 一直保持着 中华 传统文化  不变 ,至今使用 的文字仍是传统的繁体字。我们 知道大 陆和台湾在 文化  方面是一脉相承 的 ,两地 的文化 有共 同性 ,表 面上文 化认 同感 是相 同  的,有益 于祖 国的统一 ,但实质上 由于大陆西化现象严 重 ,台湾文化 对  中国文化更具有代表性 ,让 台湾文化 回归祖国大陆似乎存在着矛盾 。   虽然 台湾 回归祖 国困难重重 ,但台湾统一是必然 的 ,台湾未来 的发  展一定需要大 陆做其强大 的后盾 。统一是趋势。表现在如下方 面 :   1 、共 同的目标 。当大陆和 台湾面 临共 同的灾难 时 ,无论是 自然 灾  害还是外 国势力 的阻挠 ,两岸 的凝聚力便会发挥作用 。假 如真的会爆 发  第 三次世界大 战,大 陆和 台湾必 然会合 作 ,共 同捍卫 国家 的领 土和 主  权 ,这便是 台湾 回归 的一个 契机 。2 、假如 真的 以独 立的姿态 出现在 国   际舞台上。在 当今 的 国际 形势 下 ,对它 的发 展极 为不利 。台湾 力量 微  弱 ,领 土面积 ,资源 ,经济 ,军事等方面都不占优 势。想要求 的生存 和  发展必须依附一大 国,美 国一直是 台湾的支持者 ,台湾 可以寻求美 国的  庇佑 ,但 中国大陆与美 国相 比,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 经济发展等 ,在 各  方 面的援助和发展都要优先于美国 ,而且美国表 面上 支持台湾 ,但实 质  上是借助 台湾 问题阻碍 中国的改革进程 ,扰乱我 国社会 的安定。假如 台   湾真的独立 了 ,一定会受制于美 国,不利 于 自身的发展 3、台湾 民众 之  所 以归属感下 降,在于 目前 中国大陆 民众的平均生活水 平不如 台湾。只  要 大陆经济水平足够高 ,社会状况足够好 , .人民生活足够幸福 ,并且 可  以与外界力量抗衡 ,不 受制于外部 ,台湾为什 么不愿 回来 呢?4、台湾  当前 的经济状况并不是很好 ,很大一部分 需要大 陆对 台湾 的经济倾 斜。   举 例来说 ,我们知道 台湾产 品在大陆 比比皆是 ,而在台湾几乎看不 到大  陆产品的影子 。台湾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大陆。如果 台湾真  的与大陆分离 ,不利于 台湾的发展 ,所以统一永远是潮流 。   台湾 问题

的解决任重而道远 ,需要海峡两岸 的共 同努力 ,统一是 必  然 的,只是时间 的问题 ,让我们共同期待吧 。 ( 作者单位 :河 南师范 大 

学)  

二 、意识 形 态 价 值 观 方 面 。  

大约十年前 ,台湾的民意调查显示 ,大多数人都认 为 自己是 台湾人  也是中国人 ,不过 ,近阶段 的民意调查却告诉我们 , 认 为 自己是 台湾人 

而不是 中国人的 ,却比认为 自己是 台湾人也是 中国人 的要 多一些 ,至于  认 为自己是中国人而不是 台湾人的则 占最少数 。国民党治 理台湾 ,一面  推行极为成功彻底 的反共教育 ,一面推行 以中国历史文化为本 的学校教  育 ,也就是冷 战年代常说的 “ 反共不反华 ,中共非中国”之政策 。北京  搞 “ 文化大革命 ”时 ,台北 发起 “ 中华文化 复兴” 运动 ,并 指责 信奉 

参考文献 :  

[ 1 ]   《 台湾问题概要 》2 0 0 1 年版 

[ 2 ]  

《 台湾历史 回顾…

5 O 年 看台湾》2 0 0 9 年版 

B u s 。 n   s -  

论 台湾 问题 产 生原 因及 未 来 的发 展 

张笑琳 付 扬 

摘 要:台湾是 中国不可分割 的一部分 ,生活在 台湾岛 内的都是 中国人 。这是一个不 可争论 的事 实,中国政府 和 中国人 民坚持 一个 中   国的原则 ,坚决反对任何 旨在分裂国家,分裂 民族的各种阴谋 。  

关键 词 : 海峡 两岸 ;两 岸 民 众 ; 两岸 差 异 

世界上只有一个 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为维 护国家  主权和实现国家的统一 ,中国政府在 国际事务 中处理台湾的问题 时始 终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一贯维护台湾同胞 的利益。在国际事务 中 ,中国  政府一贯奉行独立 自主 的和平外交政策 ,坚持 “ 互 相尊重领土 主权 ,互  不侵犯 ,互不 干涉 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五原则 ,积极发展 同世  界各 国的友好关 系,从不损坏别国利益 ,不干涉别 国内政 。同样 ,中国  政府也要求各 国政府不做损坏中国的利益 ,干涉 中国内政 的事情 ,正 确  处理和台湾的关 系问题 。   上面简单 阐述 了台湾问题主权性 的毋庸置疑 ,但是台湾问题 的发展  波三折。众 所周 知 ,不 同阶段 的台湾 问题 的性 质是不 一样 的。1 9 4 9   年 ,国民党势 力退居大陆 ,两岸分离 的局 面就这样造成了 ,这就是 台湾  问题的起源 ,后来 由于朝鲜战争爆发 ,美 国高调介入 ,派第七舰 队人 侵  台湾 ,阻挠我国解放 台湾 ,干涉我国内政 。后来中美建交后 ,美 国承认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但美国又 在后来诞 生 了一部 《 与台湾关 系 法》 ,   所以美国始终是 台湾问题发展过程 中的外 国干涉因素。只是在两蒋时期  过后 ,台湾问题 发生 了重大 的变化 ,双方 由法统 之争转 到了统独之 争,   也就是现在的局面。蒋经 国去世后 , 他 的继任者李登辉开始逐渐抛弃 国   民党长期以来 坚持的一个中国政策 ,并逐渐实行台独政策 。李登辉 当选  后 ,便迅速开始走所谓 台湾主体路线 ,强调所谓台湾本土化 ,所 以,李 

马列主义 的中共政权是 “ 外来政权” 。在 台湾的 “ 中华民 国”才是代 表  中国人 的政权 。然而 ,曾几何时 ,台湾人民的民族与国家认同感竟会 有  如此大的变化 。主要 因素表现有 ( 1 )李登辉 主政后 ,解放动 员戡乱 时  期 ,海外 “ 台独” 运动领 导人物 回到台湾 加入 反对党 并借 此宣 扬其 理  念 。( 2 )1 9 9 5年 “ 江八点”讲 到中国人不打 中国人 ,1 9 9 6年 台湾危 机  中共就 向台湾发射导弹 ,文攻武吓让 台湾热动怒。( 3 ) 民进党执政后有  步骤地推进

“ 去 中国化” 政策。( 4)两岸长期 的外交 斗争和 国际较 劲 ,   使 台湾人 民想 突破重 围,种种 因素都使台湾民众 的大陆归属感较 弱。另  外 ,李登辉和 陈水扁执政时期正好是一代人思想形成 和确立的时期 。当  代 台湾青年正是从那一时期成长来的 ,他们的人 生观和 意识形态都包 含  有强烈 的独立意识 。青年是 希望 的一代 ,是推动 台湾 回归 的重要力 量 ,   但 目前来看 ,阻力重重 。  

三 、文化 影 响 。   随着全球化 的发展 ,文化 的碰撞更加激烈 ,交融性 更加频繁 ,在 大 

登辉就是台独 的教父和鼻祖。在担任 总统期间 ,李登辉大力支持并帮 助  台湾本土政党也是 台独党民进党的发展 ,并确定了由陈水 扁来继承 自己  的台独路线。陈水扁任职八年来频 繁制造 台独言行 ,较之李登辉更 为猖  狂 ,使得台独分裂行动不断升级 ,挑 战大陆的底线 ,造成两岸关 系严 重  紧张 ,严重影 响到了台海地区的和平 与稳定 。2 0 0 8年 ,国民党重返台湾  政坛 ,马英九担任新的 台湾地区领导人 ,到 目前为止 ,马英九 的两岸政  策的确可圈可点 ,他赞 同九二共识 ,实行 “ 不统 , 不独 ,不武” 的两岸  政策 ,积极与大 陆改善关系 ,并极力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和交流 , 、 总体 而  言 ,目前的两岸关系还算 比较缓和。   以上是我关 于台湾问题的起源及发展历程的一个简单 的阐述 ,下 面  我谈一谈台湾 问题未来会以什 么方 式解决 以及 两岸和平统一 的可能性 。   台湾问题 最终解决肯定是实现国家的统一 ,但为什么长时间保持一种不  统不独 ,难以在近阶段解决呢?大概有这几个方面吧。   台湾 民众的生活水平与大陆的差异性。   1 、人 均收入方面。根据国家统计 局统计 ,2 0 0 8年全 国城镇单位 在  岗职工月平均 工资为 2 4 3 6元 ,大陆 与台湾人 民平均 月收入 比为 l :3 .   3 ,考虑到年度差异 ,目前台湾人均收入水平是大陆的 3 .4倍。   2、物价方面 ,台湾经济发达 ,上世纪 8 O年代就 已从 一个农业社会  变成工业社会 ,被称为东南亚的 “ 四小龙” 之一 ,台湾 劳动力价格 高 ,   农副产品价格也 高,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 的物质资料也都是大陆 的 2 倍  以上。综上表 明,台湾 比大陆 的人 均月收入高 4倍 ,物价水 平高 2倍 ,   按实际购买能力 ,台湾 的实 际生活水平 当是 大陆 的二倍 。3 、台湾的福  利方面。其 中教育 、医保 、 ‘ 社保都 比较完善 ,我们 大陆正 处于改革 的关  键期 ,在这些方面与 台湾确实存在一

些差距 。从这些方面来看 ,台湾 的  生活水平较大 陆好 ,所 以台湾大多数 民众走进了一个误区 :不愿改变 当  前的经济发展模式 ,不愿与大陆的经济模式合并 ,希望保 持现在 的经济  运行模式,不愿与大陆统一。  

陆 “ 西化” 现象严 重 ,文化 侵略在 大陆表现明显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大  陆的文化 系统 中渐渐褪色 ,而 台湾从古至今 , 一直保持着 中华 传统文化  不变 ,至今使用 的文字仍是传统的繁体字。我们 知道大 陆和台湾在 文化  方面是一脉相承 的 ,两地 的文化 有共 同性 ,表 面上文 化认 同感 是相 同  的,有益 于祖 国的统一 ,但实质上 由于大陆西化现象严 重 ,台湾文化 对  中国文化更具有代表性 ,让 台湾文化 回归祖国大陆似乎存在着矛盾 。   虽然 台湾 回归祖 国困难重重 ,但台湾统一是必然 的 ,台湾未来 的发  展一定需要大 陆做其强大 的后盾 。统一是趋势。表现在如下方 面 :   1 、共 同的目标 。当大陆和 台湾面 临共 同的灾难 时 ,无论是 自然 灾  害还是外 国势力 的阻挠 ,两岸 的凝聚力便会发挥作用 。假 如真的会爆 发  第 三次世界大 战,大 陆和 台湾必 然会合 作 ,共 同捍卫 国家 的领 土和 主  权 ,这便是 台湾 回归 的一个 契机 。2 、假如 真的 以独 立的姿态 出现在 国   际舞台上。在 当今 的 国际 形势 下 ,对它 的发 展极 为不利 。台湾 力量 微  弱 ,领 土面积 ,资源 ,经济 ,军事等方面都不占优 势。想要求 的生存 和  发展必须依附一大 国,美 国一直是 台湾的支持者 ,台湾 可以寻求美 国的  庇佑 ,但 中国大陆与美 国相 比,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 经济发展等 ,在 各  方 面的援助和发展都要优先于美国 ,而且美国表 面上 支持台湾 ,但实 质  上是借助 台湾 问题阻碍 中国的改革进程 ,扰乱我 国社会 的安定。假如 台   湾真的独立 了 ,一定会受制于美 国,不利 于 自身的发展 3、台湾 民众 之  所 以归属感下 降,在于 目前 中国大陆 民众的平均生活水 平不如 台湾。只  要 大陆经济水平足够高 ,社会状况足够好 , .人民生活足够幸福 ,并且 可  以与外界力量抗衡 ,不 受制于外部 ,台湾为什 么不愿 回来 呢?4、台湾  当前 的经济状况并不是很好 ,很大一部分 需要大 陆对 台湾 的经济倾 斜。   举 例来说 ,我们知道 台湾产 品在大陆 比比皆是 ,而在台湾几乎看不 到大  陆产品的影子 。台湾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大陆。如果 台湾真  的与大陆分离 ,不利于 台湾的发展 ,所以统一永远是潮流 。   台湾 问题

的解决任重而道远 ,需要海峡两岸 的共 同努力 ,统一是 必  然 的,只是时间 的问题 ,让我们共同期待吧 。 ( 作者单位 :河 南师范 大 

学)  

二 、意识 形 态 价 值 观 方 面 。  

大约十年前 ,台湾的民意调查显示 ,大多数人都认 为 自己是 台湾人  也是中国人 ,不过 ,近阶段 的民意调查却告诉我们 , 认 为 自己是 台湾人 

而不是 中国人的 ,却比认为 自己是 台湾人也是 中国人 的要 多一些 ,至于  认 为自己是中国人而不是 台湾人的则 占最少数 。国民党治 理台湾 ,一面  推行极为成功彻底 的反共教育 ,一面推行 以中国历史文化为本 的学校教  育 ,也就是冷 战年代常说的 “ 反共不反华 ,中共非中国”之政策 。北京  搞 “ 文化大革命 ”时 ,台北 发起 “ 中华文化 复兴” 运动 ,并 指责 信奉 

参考文献 :  

[ 1 ]   《 台湾问题概要 》2 0 0 1 年版 

[ 2 ]  

《 台湾历史 回顾…

5 O 年 看台湾》2 0 0 9 年版 

B u s 。 n   s -  


相关文章

  •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原因及对未来社会的影响
  • 摘要:近年来,一些青少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同时给现代和未来社会带来隐患.因而,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不容忽视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原因:影响:措施 {中图分类号}B844.2 随 ...查看


  • 自考本科论文
  • 湖 北 省 高 等 教 育 自 学 考 试 本 科 毕 业 生 论 文 评 审 意 见 表 姓 名: 专 业: 准考证号: 工作单位: 填表日期: 目 录 摘要„„„„„„„„„„„„„„„„„„„„„„„„„„„„„„„„1 关键字„„„ ...查看


  •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调研报告
  •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调研报告 数学与应用数学1112 2011530078 孙静彬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城镇化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选择离开祖祖辈辈守护的土地而进城务工谋生.因为他们身处在城市里,受户籍.经济.居住等客观条 ...查看


  • 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研究
  • 摘 要:文章概述了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在水资源.农业.社会.人类健康以及森林方面的影响,总结了引起气候变化的原因,客观分析了引起气候变化的因素,透视了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讨论了应该如何理解当今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同时,还分析了全球气候变 ...查看


  • 俄罗斯远东地区
  • 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未来发展趋势中的悖论及其对中俄关系的影响 通过对位于欧洲与亚洲之间的俄罗斯民族的心理认同差异的分析,笔者提出了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未来发展趋势中存在的真空化与东方化的悖论:然后分析了这种悖论产生的根本原因,以及对 ...查看


  • 论教育理想的超前性特征
  • 作者:杨四耕 <江西教育科研> 2001年10期 一 何谓教育理想?简言之,教育理想即"关于教育的理想":具体言之,教育理想是建立在对教育现实的批判性和否定性评价的基础之上的,人们在头脑中所构想的.有实现可能 ...查看


  • 司马怀中如是说:论"留守儿童"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案
  •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拥有农业户口的"农民工"涌入城市,汇成了一股强大的"农民工"流.与此同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多"农民工"子女被留置在家,而 ...查看


  • 发展中国与接力未来
  • 摘要:历经改革开放发展的中国,正经历着历史转折.许多重大社会问题,诸如民生.腐败.城乡二元结构等,已经或正在逐渐影响着我国.建设廉洁.勤政.务实的政府,解决好民生与科学发展问题,全面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这不仅是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昭示, ...查看


  • 担保公司:风险与未来
  • 担保公司:风险与未来(之一) 中国人民银行的<中国金融>2012年第19期刊登了<中国金融>记者采访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行长吴国联.北京信用担保业协会会长李世奇及浙江绍兴万丰担保公司总经理俞章新的文章.现全文刊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