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知识汇总

必考题型——文言文虚词用法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锲而舍之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七)表因果关系,如:表恶其能而不能用

(八)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而后】才,方才。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2、其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如: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如: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揣度、反诘、(婉商、期望、命令)祈使、加强肯定语气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

①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揣度。)②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诘。)

③吾其还也(《烛之武》表婉商。) ④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⑤其可怪也欤(《师说》表强调)

3.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译为“还是”。例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

天之苍苍,其正色也,其远而无所至极耶(《逍遥游》表选择)

4、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既其出,《游褒禅山记》

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伶官传序》)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3.表揣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以吾一日长乎尔。(乎:比。)②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对于)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④吾尝疑乎是。(乎:对。)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

(三)可作形容词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4. 【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4.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怎么样”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何:通“呵”,喝问。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②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鸿门宴》)

【何乃】译为“怎能”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5. 【乃】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于是” “就” “这才”“才” 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③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甚至”等;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③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艨冲斗舰乃以千数(甚至)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缺例文)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乃尔】译为“这样”。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6. 【且】

(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况且,再说。

①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②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

让步关系,尚且,还。先让步,再推进一层。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①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二)用作副词。

1.将,将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②且为之奈何(《鸿门宴》)③若属皆且为所虏

2.暂且,姑且。

①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②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3、将近、几乎(事件数量上接近)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

7. 【若】

(一)动词。(1)像,好像。①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②天涯若比邻。

(2)比得上。如:曾不若孀妻弱子。

(二)用作代词。

1.第二人称代词,“你”“你们”“你的”。

①若入前为寿 ,寿毕 ,请以剑舞(《鸿门宴》)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你)

③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2.指示代词,“此”“这个”“这些”。如: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三)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如:时有军役若水旱,民不困乏。

3. 表并列,相当于“与”“和”。如:有退之之志若祭文在

(四)副词,乃,才。 如:必有忍也,若能有济也。

(五)【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8.【所】

(一)名词,处所,地方。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二)代词

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①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三)【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如: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四)约略估计之数,相当于“许”,译为“左右”。。

①父去里所,复还。②从弟子女十人所。

(五)【所以】

1. 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 “是用来„„的”“等。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 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六)【所谓】所说的。

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9.【为】

(一)动词。w éi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②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

③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⑤赵王窃闻秦王善为(演奏)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为(治理)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论语》)

⑦南取百越之地,以为(划为)桂林、象郡。(《过秦论》)

⑨为之奈何?

2.以为,认为。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3.判断词,是。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③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w èi

慎勿为妇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

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w èi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

4.对,向。w èi

如姬为公子泣。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W éi “ 呢 ”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10.【焉】

w éi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二)代词。

1.相当于“之”。

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哪里,怎么。

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11.【也】

(一)句末语气词,

1.表示判断语气。

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①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

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伶官传序》)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5、祈使语气

吾其还也。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

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12.【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把。按照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余船以次俱进。

2.表示凭借。译为:根据,凭,靠。凭借什么----身份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3.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②是以③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在”“从”

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近白。

5.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和、跟”“率领”

①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②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之具死。

③天下有变,王割汉中地以和。

6“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①秋以为期(《诗经·氓》) ②夜以继日(成语)

(二)连词。相当于“而”的作用。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①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②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三)助词

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

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

①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四)动词

1.以为,认为。 皆以美于徐公。

2、用,任用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五)名词。译为:缘由,原因。

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六)通假 通“已”,已经。或停止。

①固以怪之矣。②无以,则王乎?

【以为】

1.认为, 把„„当作或看作。 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⑵把„„作为或制成。 铸以为金人十二。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②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③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劝学》)

13. 【因】

(一)介词。

1.依照,根据。 ①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孙膑》)

2.依靠,凭借。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3.趁着,趁机。 ① 不如因而厚遇之。② 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4.通过,经由。 ①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

(二)副词:于是,就。①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三)连词。

1因此,因而。 ①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黔之驴》)

2因为 ①因造华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雁荡山》)

(四)名词

1原因,缘由。 ① 无因而至前也(《狱中上梁王书》)

2机缘,机会。 ①于今无会因。机缘(《孔雀东南飞》)

(五)动词:沿袭,继续。①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14.【于】

(一)介词。

1.在,到,从

①乃设九宾礼于庭。 (在)《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到)《刻舟求剑》③青,取之于蓝, (从) .

2.“在„„方面” “从„„中”①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游褒禅山记》)

3.向,对,对于 ②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向)(《赤壁之战》)

①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对)(《师说》)

4.被,受。 ①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5.与,跟,同。 ① 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6.比。 ①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比)(《劝学》) .

7.由于。 ①业精于勤、荒于嬉。

15.【与】

(一)介词。

1.介词。和,跟,同。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②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

③秦伯说,与郑人盟 (《烛之武退秦师》)

④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⑤微斯人,予谁与归 《岳阳楼记

2。给,替。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②去时里正与裹头 《兵车行》

3.比,和„„比较。

①吾孰与徐公美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二)连词。 和,跟,同。

①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②芳与泽其杂糅兮(《离骚》)

(三)动词。

1.给予,授予。

①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②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2.相处,结交,亲附。

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兰亭集序》)

②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③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3.赞许,同意。

①吾与点也。 《论语》 ②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汉书》

4. 等待 ①日月逝兮,岁不我与 《论语》

5. 帮助 ①君子与胜者,而不与不胜者。 《战国策》)

6、“参加” 蹇叔之子与师。

(三)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①子非三闾大夫与 《屈原列传》

②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③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

【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①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孰若】【与其……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哪如”“与其……哪如……”

①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②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16.【则】

(一)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①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②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③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②欲速则不达。 《论语》

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①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二)副词。

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表示范围,“仅”“只”

口耳之间则四寸耳。

3.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

①及诸河,则在舟中矣。(《肴之战》

(三)名词。

1.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①《论语》六则。

2。准则,法则。也可以活用为“效法”。

①以身作则。

(四)

【则是】只当是。

①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窦娥冤》)

【则则】赞叹的声音。 ①连呼则则。

17.【者】

(一)代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此数者,则用兵之患也。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4.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的时候”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二)语气词

1、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定语后置的标志。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3.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4.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18.【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2.指示代词,这,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这样)

②郯子之徒③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3.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三)动词,到„„去。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必考题型——文言文虚词用法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锲而舍之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七)表因果关系,如:表恶其能而不能用

(八)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而后】才,方才。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2、其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如: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如: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揣度、反诘、(婉商、期望、命令)祈使、加强肯定语气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

①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揣度。)②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诘。)

③吾其还也(《烛之武》表婉商。) ④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⑤其可怪也欤(《师说》表强调)

3.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译为“还是”。例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

天之苍苍,其正色也,其远而无所至极耶(《逍遥游》表选择)

4、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既其出,《游褒禅山记》

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伶官传序》)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3.表揣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以吾一日长乎尔。(乎:比。)②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对于)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④吾尝疑乎是。(乎:对。)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

(三)可作形容词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4. 【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4.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怎么样”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何:通“呵”,喝问。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②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鸿门宴》)

【何乃】译为“怎能”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5. 【乃】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于是” “就” “这才”“才” 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③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甚至”等;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③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艨冲斗舰乃以千数(甚至)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缺例文)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乃尔】译为“这样”。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6. 【且】

(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况且,再说。

①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②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

让步关系,尚且,还。先让步,再推进一层。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①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二)用作副词。

1.将,将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②且为之奈何(《鸿门宴》)③若属皆且为所虏

2.暂且,姑且。

①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②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3、将近、几乎(事件数量上接近)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

7. 【若】

(一)动词。(1)像,好像。①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②天涯若比邻。

(2)比得上。如:曾不若孀妻弱子。

(二)用作代词。

1.第二人称代词,“你”“你们”“你的”。

①若入前为寿 ,寿毕 ,请以剑舞(《鸿门宴》)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你)

③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2.指示代词,“此”“这个”“这些”。如: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三)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如:时有军役若水旱,民不困乏。

3. 表并列,相当于“与”“和”。如:有退之之志若祭文在

(四)副词,乃,才。 如:必有忍也,若能有济也。

(五)【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8.【所】

(一)名词,处所,地方。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二)代词

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①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三)【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如: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四)约略估计之数,相当于“许”,译为“左右”。。

①父去里所,复还。②从弟子女十人所。

(五)【所以】

1. 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 “是用来„„的”“等。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 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六)【所谓】所说的。

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9.【为】

(一)动词。w éi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②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

③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⑤赵王窃闻秦王善为(演奏)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为(治理)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论语》)

⑦南取百越之地,以为(划为)桂林、象郡。(《过秦论》)

⑨为之奈何?

2.以为,认为。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3.判断词,是。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③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w èi

慎勿为妇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

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w èi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

4.对,向。w èi

如姬为公子泣。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W éi “ 呢 ”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10.【焉】

w éi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二)代词。

1.相当于“之”。

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哪里,怎么。

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11.【也】

(一)句末语气词,

1.表示判断语气。

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①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

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伶官传序》)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5、祈使语气

吾其还也。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

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12.【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把。按照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余船以次俱进。

2.表示凭借。译为:根据,凭,靠。凭借什么----身份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3.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②是以③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在”“从”

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近白。

5.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和、跟”“率领”

①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②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之具死。

③天下有变,王割汉中地以和。

6“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①秋以为期(《诗经·氓》) ②夜以继日(成语)

(二)连词。相当于“而”的作用。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①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②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三)助词

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

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

①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四)动词

1.以为,认为。 皆以美于徐公。

2、用,任用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五)名词。译为:缘由,原因。

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六)通假 通“已”,已经。或停止。

①固以怪之矣。②无以,则王乎?

【以为】

1.认为, 把„„当作或看作。 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⑵把„„作为或制成。 铸以为金人十二。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②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③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劝学》)

13. 【因】

(一)介词。

1.依照,根据。 ①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孙膑》)

2.依靠,凭借。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3.趁着,趁机。 ① 不如因而厚遇之。② 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4.通过,经由。 ①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

(二)副词:于是,就。①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三)连词。

1因此,因而。 ①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黔之驴》)

2因为 ①因造华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雁荡山》)

(四)名词

1原因,缘由。 ① 无因而至前也(《狱中上梁王书》)

2机缘,机会。 ①于今无会因。机缘(《孔雀东南飞》)

(五)动词:沿袭,继续。①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14.【于】

(一)介词。

1.在,到,从

①乃设九宾礼于庭。 (在)《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到)《刻舟求剑》③青,取之于蓝, (从) .

2.“在„„方面” “从„„中”①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游褒禅山记》)

3.向,对,对于 ②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向)(《赤壁之战》)

①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对)(《师说》)

4.被,受。 ①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5.与,跟,同。 ① 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6.比。 ①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比)(《劝学》) .

7.由于。 ①业精于勤、荒于嬉。

15.【与】

(一)介词。

1.介词。和,跟,同。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②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

③秦伯说,与郑人盟 (《烛之武退秦师》)

④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⑤微斯人,予谁与归 《岳阳楼记

2。给,替。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②去时里正与裹头 《兵车行》

3.比,和„„比较。

①吾孰与徐公美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二)连词。 和,跟,同。

①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②芳与泽其杂糅兮(《离骚》)

(三)动词。

1.给予,授予。

①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②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2.相处,结交,亲附。

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兰亭集序》)

②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③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3.赞许,同意。

①吾与点也。 《论语》 ②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汉书》

4. 等待 ①日月逝兮,岁不我与 《论语》

5. 帮助 ①君子与胜者,而不与不胜者。 《战国策》)

6、“参加” 蹇叔之子与师。

(三)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①子非三闾大夫与 《屈原列传》

②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③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

【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①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孰若】【与其……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哪如”“与其……哪如……”

①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②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16.【则】

(一)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①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②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③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②欲速则不达。 《论语》

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①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二)副词。

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表示范围,“仅”“只”

口耳之间则四寸耳。

3.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

①及诸河,则在舟中矣。(《肴之战》

(三)名词。

1.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①《论语》六则。

2。准则,法则。也可以活用为“效法”。

①以身作则。

(四)

【则是】只当是。

①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窦娥冤》)

【则则】赞叹的声音。 ①连呼则则。

17.【者】

(一)代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此数者,则用兵之患也。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4.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的时候”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二)语气词

1、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定语后置的标志。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3.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4.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18.【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2.指示代词,这,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这样)

②郯子之徒③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3.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三)动词,到„„去。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相关文章

  • 文言文教学论文
  • 初中文言文新教法初探 中学教学新课改的实验在全国各地全面铺开.现正大力倡导创新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 ...查看


  • 郑人买履教学反思
  • 反思一:郑人买履教学反思 <郑人买履>是初中生学得第一篇文言文,而文言文里又有许多语法知识需要学生来掌握,如:一词多义.实词.虚词的用法等.我认为这些知识不能单靠教师的一位灌输,而应该让学生在对文章有所理解和感悟的基础上进行探究 ...查看


  • 文言文虚词汇总
  • 中考语文文言文虚词整理 (一)之 1.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quo ...查看


  • 寒假复习规划系列--如何学好高二语文
  • 在高二寒假,多数学校将结束必修教材的学习,进入选修教学阶段.在这个时段,需要同学们整理高中必修课程中涉及到的知识点,相应地构建知识体系.高二寒假时,高中语文学习已经过半,同学们已经可以开始总结规律,形成对高考语文的整体认知.本学期的复习规划 ...查看


  • 第二,如何理解文言文语法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 发布者:郭云凌发布日期:2011-07-17 09:18:26.0 如何理解文言文语法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我想首先应该搞清楚究竟文言文语法包含哪些内容. 第一是词,这是构成文言文的基础.文言文考查的重点历来都是重点字词的意义和文章的翻译,而翻 ...查看


  • 文言文阅读技巧
  • 文言文阅读技巧 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几乎可以包含学习文言文的所有知识点.能力点.最常见的有对常用实词.虚词的考查,以及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常用实词,是中考考查的传统考点之一,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的关键,是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文言实词的重 ...查看


  •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
  •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 一.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学会整理归纳文言知识点 二. 教学重点,难点 整理归纳"之","而","以","其"," ...查看


  • 文言文是现代语文的基础
  • 文言文是现代语文的基础,现代语文是文言文的继承和发展,新编高中语文试用教材,文言文占40%的比重.而对于文言文的学习一直是老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吃力.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大都是:逐字逐句翻译分析课文.划重点词句.背实词意项.做练习等等.学生 ...查看


  • 中考文言文虚词
  • 中考文言文虚词汇总 常见文言虚词 一.之 1. 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 ①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