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微风吹拂着柳丝。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民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活中不乏精妙的语言,关键是要善于发明.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我爱积累。(1+2+5+1+3=12分)
1.天行健,君子以___________________。(《周易》)
2.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_________________。(《荀子》)
3.通过半个学期的学习,我认识了不少好朋友,有______________的“老班长”,有__________的村支书,有______________的杨氏之子,有_____________的晏子,有____________的瑞恩。
4.当看到同学浪费时间,不好好学习时,我们会用这句名言:“ ” 来教育他们。
5. 请你默写一首反映童年生活的古诗。
阅读积累与运用
七.阅读理解。(30分)
(一)课内阅读阅读《桥》选段,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水渐渐窜上来,(放纵 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 拖)出一个小伙子,(骂 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呼喊)。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1、“奠”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1分)
2、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打上“√”。(2分)
3、用“~~”画出文中的拟人句。并请你仿写一句。(2分)
4、文中“老汉似乎要喊什么”,请你联系上下文,老支书要喊什么呢?(2分)。
5、文中的哪些话使你感动的?为什么?(3分)
6、假如你在祭奠的现场,你有什么话对老支书说呢?请写下来。(2分)
。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许多年以前,有三个士兵从战场上归来。他们又累又饿,来到了一个村庄。由于连续的战争,村民们的收成很不好,他们赶紧把自己仅有的一点食物藏了起来,然后,到广场上去看那三个士兵。他们哀叹缺衣少食,不能招待士兵们饱餐一顿。
士兵们窃窃私语了一会儿,一个士兵说:“你们没有东西给我们吃,不过我们却有让大家共同分享的东西:我们有一个诀窍,能用石头做汤。”
村民们感到非常好(hào hǎo)奇。不久他们就点起一堆火,架上了一口全村最大的锅。士兵们往锅里放上了三块光滑的石头。“这个,一会儿就能煮成美味的汤。”第二个士兵说,“不过,要是放上点盐,再来点芹菜,它的味道就会更加鲜美。”一听这话,一位村妇说:“太巧了!我正好想起来什么地方还剩下了一点呢。”村民们一个个想起了什么东西。不一会儿,萝卜、牛肉、奶酪纷纷添到了大锅里。在大家坐下来准备喝汤的时候,有人推来了一桶酒。
村民欢聚在广场上,他们一边吃一边跳舞、唱歌,直到深夜。第二天早晨,当三个士兵醒来时,发现村民们全都站在他们周围,还有一背包面包和奶酪。“你们给了我们最宝贵的礼物:用石头做汤的诀窍,”一位长(zhǎnɡ chánɡ)者说,“我们会永远牢记在心间的。”
第三个士兵对众人说:“其实也没有什么诀窍。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只要人人都拿出一点东西来,就可以办成让大家分享的宴会。”
1、给本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__________”上。(2分)
2、给文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1分)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4分)
近义词:珍贵( ) 秘诀( )
反义词:否定( ) 丰衣足食( )
4、请你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村民对待三个士兵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村民们给三个士兵吃的、喝的,为什么还要感谢他们?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说说你从短文得到什么启示?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作部分
八.作文。(20分)
题目:那件事真让我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确定中心,选择合适的材料,写一篇400字左右的记叙文。
3、文章要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条理,表达真情实感。
2.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微风吹拂着柳丝。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民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活中不乏精妙的语言,关键是要善于发明.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我爱积累。(1+2+5+1+3=12分)
1.天行健,君子以___________________。(《周易》)
2.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_________________。(《荀子》)
3.通过半个学期的学习,我认识了不少好朋友,有______________的“老班长”,有__________的村支书,有______________的杨氏之子,有_____________的晏子,有____________的瑞恩。
4.当看到同学浪费时间,不好好学习时,我们会用这句名言:“ ” 来教育他们。
5. 请你默写一首反映童年生活的古诗。
阅读积累与运用
七.阅读理解。(30分)
(一)课内阅读阅读《桥》选段,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水渐渐窜上来,(放纵 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 拖)出一个小伙子,(骂 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呼喊)。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1、“奠”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1分)
2、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打上“√”。(2分)
3、用“~~”画出文中的拟人句。并请你仿写一句。(2分)
4、文中“老汉似乎要喊什么”,请你联系上下文,老支书要喊什么呢?(2分)。
5、文中的哪些话使你感动的?为什么?(3分)
6、假如你在祭奠的现场,你有什么话对老支书说呢?请写下来。(2分)
。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许多年以前,有三个士兵从战场上归来。他们又累又饿,来到了一个村庄。由于连续的战争,村民们的收成很不好,他们赶紧把自己仅有的一点食物藏了起来,然后,到广场上去看那三个士兵。他们哀叹缺衣少食,不能招待士兵们饱餐一顿。
士兵们窃窃私语了一会儿,一个士兵说:“你们没有东西给我们吃,不过我们却有让大家共同分享的东西:我们有一个诀窍,能用石头做汤。”
村民们感到非常好(hào hǎo)奇。不久他们就点起一堆火,架上了一口全村最大的锅。士兵们往锅里放上了三块光滑的石头。“这个,一会儿就能煮成美味的汤。”第二个士兵说,“不过,要是放上点盐,再来点芹菜,它的味道就会更加鲜美。”一听这话,一位村妇说:“太巧了!我正好想起来什么地方还剩下了一点呢。”村民们一个个想起了什么东西。不一会儿,萝卜、牛肉、奶酪纷纷添到了大锅里。在大家坐下来准备喝汤的时候,有人推来了一桶酒。
村民欢聚在广场上,他们一边吃一边跳舞、唱歌,直到深夜。第二天早晨,当三个士兵醒来时,发现村民们全都站在他们周围,还有一背包面包和奶酪。“你们给了我们最宝贵的礼物:用石头做汤的诀窍,”一位长(zhǎnɡ chánɡ)者说,“我们会永远牢记在心间的。”
第三个士兵对众人说:“其实也没有什么诀窍。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只要人人都拿出一点东西来,就可以办成让大家分享的宴会。”
1、给本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__________”上。(2分)
2、给文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1分)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4分)
近义词:珍贵( ) 秘诀( )
反义词:否定( ) 丰衣足食( )
4、请你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村民对待三个士兵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村民们给三个士兵吃的、喝的,为什么还要感谢他们?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说说你从短文得到什么启示?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作部分
八.作文。(20分)
题目:那件事真让我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确定中心,选择合适的材料,写一篇400字左右的记叙文。
3、文章要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条理,表达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