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习题及答案[1]+2

一、2009沈阳

迷雾灯塔之光

〔英」拉夫特里·芭芭拉 庞启帆译

①科林慢腾腾地从学校往家走.不远处是一个坐落在山上的爱尔兰小渔村,他的家就在那里。

今天是圣诞节的前一天,但科林一点也感觉不到圣诞的气氛,也许是因为没有下雪。但科林

知道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使他产生了这种感觉,这是一个他甚至不敢去想原因

②他看看远处灰色的大海,地平线上一艘船的影于也没有七天前他的父亲出海捕鱼,至今没

有回来。

③"我会从设德兰群岛带一条牧羊犬回来给你。"科林的父亲在出海的那天早上这样对儿子

说,"在圣诞节前你就会得到它,我保证。"

④但现在已经是圣诞节前夜;科林朝山上的灯塔看去,一场暴风雨摧毁了灯塔的电线,明亮

的灯塔之光已经熄灭。七天了,没有灯光指引他父亲的渔船。

⑤科林推开家门。"科林,我们需要更多的泥炭来生火。"科林一进门,母亲就对他说,"家

里的泥炭已经烧完,并且快到点亮圣诞蜡烛的时间了。"

⑥"我不大想关心点亮蜡烛的事,妈妈。"科林回答母亲。"是,我也不太想关心。"母亲答道,

"但每一个爱尔兰人在平安夜都会点亮蜡烛,即使是在最伤心的时候。我知道这个家现在充

满了悲伤,但我们必须点亮蜡烛。明亮的蜡烛表示我们的家和心扉向陌生人敞开。去吧,孩

子。我有两根蜡烛,我们一人一根。如果你捡一些泥炭回来,我们待会儿就做晚饭。"科林

点点头,走出家门。

⑦科林牵着驮泥炭的驴子来到山上"谁会关心一根微不足道的蜡烛?"他看着灯塔说,"什么

时候才能重新点亮灯光,指引渔船回家?"驴子摇摇头,悲伤地叫了几声,似乎它能听懂科

林的话。

⑧科林凝望着灯塔,叹了一口气。忽然,他的脑袋里灵光一闪。"对,就这样。"他狂喜着向

山顶跑去。到达灯塔,科林使劲地敲门。

⑨看守人达非先生打开门,"你来干什么,年轻人?你吓了我一大跳。要知道,平安夜就要

降临了。"

⑩"达非先生,"科林喘着气说,"你以前是如何让灯塔亮起来的 ?"

⑾"嗯,用电池,但它们现在已经没有电了。孩子,新年后才有新电池。"

⑿"不,我的意思是,在使用电池这种好西之前,如何点亮灯塔?"

⒀"用汽油灯。这盏灯现在放在地下室里,但我们现在没有汽油,孩子。"

⒁"用煤油行吗?"科林屏住呼吸问。"我想可以,"达非先生若有所思地说,"但是,在这个村

庄你不会找到一丁点多余的煤油,今年大家都没什么钱......"

⒂达非先生还没说完,科林已经跑出很远。回到家里,科林从厨房里拿了几个桶,又跑出家

门。

⒃这时,几乎每一家都已经点亮了蜡烛,在平安夜,一盏烛光意味着一个陌生人会受到欢迎,

无论他要求什么,都会得到满足。科林加快脚步,飞奔到第一间亮着烛光的房子前。

⒄"你可以从你的煤油灯里分给我半杯煤油吗?"他问。科林去了每一间有烛光从窗口透出的

房子。

⒅一小时内,他讨到了两桶煤油;他费力地把两桶煤油提到了灯塔门前,然后又使劲敲门。

⒆看到煤油,达非先生非常惊讶,但是他摇着头说道:"这点煤油最多能让灯塔的灯燃烧一

个小时。"

⒇我会带更多煤油来,时间还早呢!"话没说完,科林又向山下飞奔而去。

(21)三个多小时后,科林已经收集了五桶煤油。在他往山上运送第六桶煤油的时候,灯塔

上突然亮起了火光。 那跃动的火光迅速在整个山谷扩散开来。同时,它向大海的黑暗心脏

处延伸,仿佛在召唤迷航的人回家。达非先生重新点亮了灯塔上的灯。

(22)科林回到家时已经很晚了。母亲从火炉旁的椅子上跳起来问:"科林,你去哪里了?

你没吃晚饭,也没点亮你的蜡烛!"

(23)"哦,妈妈。我已经点亮了一恨蜡烛,并且是一根大蜡烛!这是一个秘密,我还不能

告诉你,但它的确是一根很大的蜡烛.

(24)那晚,科林睡得很香,梦里亮着无数恨蜡烛。突然,一声惊叫吵醒了他:"船!船回

来了!"

(25)然后,科林听到了:"灯光!他们说是灯光,灯塔上的灯光。他们其实只在10英里外,

船在迷雾中迷失了方向;;灯塔上的灯光让他们找到了回家的方向。"

(26)曙光从窗口射进来。科林蹿到窗口,母亲和邻居正冲向码头。是真的!灰色的海面上,

父亲的双桅帆船正徐徐驶进码头。

(27)科林跑出家门,也向码头飞奔。他感到一股潮湿的风吹在脸上,就要下雪了。这才是

真正的圣诞节早晨。

(选自《格言》)

12.选文标题"迷雾灯塔之光"中的"光"有什么含义(4分)

13.请分析选文第①段中加点词语"慢腾腾"的表达效果。(3分)

14.为什么"每一个爱尔兰人在平安夜都会点亮蜡烛"?请结合选文回答。(3分)

15.为重新点亮灯塔,科林做了哪些事?(3分)

16.请结合选文内容,赏析下面的旬子。(3分)

它向大海的黑暗心脏处延伸,仿佛在召唤着迷航的人回家。

17.阅读选文后,请简要概括科林是个怎样的男孩?(至少答出三点)(3分)

18.选文最后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4分)

二、2011南宁

那年冬天好大雪

1 腊月里,冬天像是一台年久失修的鼓风机,把粗糙的北风吹得没完没了。

2 我们裹着棉衣或棉被在刚盖好的大楼里抽烟、打扑克。我们在等着工头回来发工钱。出来

半年了,我们才领到了三个月的工钱。工头说他也没拿到钱,要找开发商去要。他开着轿车

出去了几天了,眼下风还没有把他给吹回来。我们只管等,这种情况见多了,除了等我们想

不到别的办法。

3 下午,胡小兵正在那边打扑克,突然披着他的破被子凑到我身边,递给我一支烟,说:“叔,

抽支烟!”我说我自己有。胡小兵硬是塞给我,还给我点着了。胡小兵今年才跟他爹出来。

几个月前,他爹从脚手架上掉了下来,摔坏了腿,回家了。我想这小子,可能有什么事。我

抽了一口,说:“有啥事?”胡小兵嘿嘿一笑,说“没事”。

4 我拿出自己的半瓶酒,说:“来一口?”胡小兵还是嘿嘿笑着,接过去,咕咚灌了一大口。

我也喝了一口,胸口立即暖烘烘的。在这冰冷的城市、冰凉的大楼里,要是没有一口酒,我

怕自己会冻僵。胡小兵喝过酒,脸色通红地说:“叔,我爹的腿不行了。当初以为是小事,

可后来加重了。”我不知说什么。胡小兵又给自己灌了一口,说:“上个月我给娘打电话说给

她寄一千块的,可那天我把准备好的钱给糟蹋了。”

5 “怎么弄的?”我问。

6 “几个哥们儿在一块玩牌输掉了一半——我本来想捞点,多给家寄点的。”胡小兵通红的

脸上滚动着几滴泪珠,“现在我就剩五百了,我给娘说过要给家寄一千的。我怎么凑也得凑

够一千块。”

7 我口袋里也没有几个子儿。家里老老小小的,都张着嘴等我一个人喂呢!虽说我和胡小兵

是老乡,可挣的都是血汗钱。

8 我吞吞吐吐地说,自己口袋里没有钱了,都寄给家了。胡小兵盯着我,说:“叔,就借一

百,等发了工钱就还你!要是工头不回来,侄儿明年出来的第一张钱就还给叔!”

9 胡小兵几乎是一字一顿地说的。屋子里的人都不再乱哄哄的嚷嚷,而是把注意力都送给了

我和胡小兵。那时,屋内寂静无比,楼外是北风疯狂的尖唳。

10 我顿时感到尴尬万分。胡小兵脸上挂着的泪珠令我不忍再看。我翻了几层衣服,掏出两

张藏好的百元票子,说:“侄儿,拿上,什么时候说还钱我就不再搭理你!”我说完,有些手

足无措,夺过酒瓶一气喝干了。

11 “胡小兵,还差多少呢?”突然有人问。胡小兵哽咽着说:“三百。”

12 “既然答应过给娘寄一千的,就不能寄五百,差多少我们给你凑齐!别嫌少,拿上这五十

吧!”一只只粗糙皲裂的手伸进了口袋。一张张皱巴巴的人民币塞进了胡小兵的手里。胡小

兵流着鼻涕,不住地说着谢谢。

13我的鼻子酸酸的,出来半年我鼻子还没这么酸过。我朝窗外瞟去一眼,看见了随风飞舞

的雪花。我说,北风得了势了,把大雪也叫出来了。我在外跑了几年了,从来没见过那么大

的雪。雪片似乎把所有的大楼都塞满了。我们一屋子人都挤到窗户旁,争着看大雪。不时有

人说:“也不知道咱们家里现在下雪了没?”“咱家的雪肯定比这里的要大得多!”

14 那年,我们没有等到工头回来,就一起卷起铺盖奔向火车站了。坐在火车上,仍然看得

见窗外的雪片追逐着火车飘飞。

(作者:连俊成 摘自2011年第11期)

22.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具体含义。(4分)

⑪我抽了一口,说:“有啥事?”胡小兵嘿嘿一笑,说“没事”。

⑫胡小兵又给自己灌了一口,说:“上个月我给娘打电话说给她寄一千块的,可那天我把准备好的钱给糟蹋了。”

23.第⑨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24.按照示例,概括“我”借钱给胡小兵过程中的态度变化。(4分)

25.这篇小说也可以取名为“借钱”或“凑钱”,但作者却以“那年冬天好大雪”为题,请说

说这样拟题的用意。(4分)

三、2011宁夏中考

会跳舞的向日葵

①温暖的童年的家令我永远怀恋,家里有爸妈,两个弟弟,我特别想说说爸爸和我的故事。

②每个小孩都会惹出无数麻烦,我想我能够平平安安地成长成材真是不容易。我曾经非常淘

气。记得当时家里住在一楼,有门有窗,但是爸妈上班去了,我就定一个规定,不准从门进

出,还把门锁死了,我和弟弟进出都是走窗户,也不是好好地爬出爬进,窗户底下用各种席

子卷起来,做成地道,还有陷阱。爸爸知道后对我们“抓大放小”,说小孩都贪玩,只要我

们安全,相互友爱,诚实,其他的就包容了。

③我从认字起,爸爸就给我买书刊,我关注的第一本文学书是爸爸在阅读的《红岩》,当时

书名上的字我还识不全,就念成了“红山石”,别人都笑了,而爸爸微笑着说:“她聪明,大

概的意思并没有错。”后来我阅读了一些书,爸爸问我书里的情景,我都乐于叙述事件,描

绘人事,从来不会串起来,也从来没有表达不清的时候,爸爸总是欣喜地倾听着,然后说:

“不错。”

④有一阵我爱看有关公主的书,童话和民间故事都爱,只要里面提到公主。有一次,我忽然

想造一座临时宫殿,在里面扮成公主。这种事没法在家里做,因为弟弟们会打岔和捣乱,我

和同样想做公主的同学去我家楼上的小伙伴家,在大房间中划出一块,作为宫殿的一隅,把

阳台上的花一盆一盆搬进来,给公主赏花用,又把高背的椅子列成两队,给公主的侍女们坐,

然后在床上布置楼台亭阁。床显得太高,于是又搬木方子搭台阶。其实已经弄得初具规模了,

又想布置个荷花池,这样才多几分雅趣。千辛万苦搬来大木盆,往里放上塑胶荷叶,浇上两

大桶水时,突然发现木盆漏水了,顷刻之间,水漫开来。房间里全浸了水,走路能踩出水花。

我突发奇想,说干脆多放些水,做个龙宫内的公主。为了这宏大的目标,我们一桶一桶往里

提水,可水始终积不起来,像有个吞水怪似的。正在纳闷,就听楼下的弟弟们狂呼起来,原

来,水全渗下楼去,我们家闹起了水灾。即使这样,爸爸也只是封我为“捣蛋公主”,并没

有多说什么,他还继续给我买好看的公主书。

⑤刚进小学时,我曾很抗拒学校,觉得老师太严厉了,我喜欢无拘无束的自在生活,所以常

常从学校偷跑出来,到我家窗户下面的花园里鼓捣一些别的事,比如舀一勺蜂蜜洒在地上,

聚集起几百上千只蚂蚁,然后全部圈养起来。爸爸劝我回归学校,把那些蚂蚁都放了,说那

样它们高兴。他把这件事处理得轻描淡写。

⑥后来又有麻烦了,有一次我看到窗底下种的向日葵会跳舞——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它真的

会摇摆。我把这个发现告诉同学时,他们不仅不相信,还说我说谎,因为他们没有看到向日

葵跳舞。见同学都不理解我,我找不到认同感,又不愿意去学校。一天、两天不去以后第三

天就更不愿意去了,决定逃学。

⑦爸爸要我去学校,可我特别要面子,害怕去学校被同学嘲笑。爸爸让我一定要面对这个难

关。为了鼓励我重返学校,他想了一个办法,给我准备了两种糖,一种是给不为难我的同学

吃的,还有一种是给问我为什么不来上课的同学吃的。比如有同学问我:“你怎么不来上课

呀?”我就给他一颗糖说:“请吃糖吧。”如果他还继续问,我就再说,“请吃糖吧”,又往对

方嘴里塞一颗糖。这个办法很管用,我发现同学们问了几次后,就不再追问了。后来他们甚

至忘记我这个不好的“前科”。我用这个办法融入班级后,变得非常珍惜失而复得的学校生

活,终于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⑧爸爸这种鼓励和温和宽容的方式是适合孩子的,在成长过程中,孩子实际上是“无所不能”

的。我庆幸有个有太阳味的童年。

(文/ 秦文君有删改)

1.简要说明文章开头画线句在全文中的作用。(2分)

2.说说下面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表达作用。(3分) ①我和弟弟进出都是走窗户。

②即使这样,爸爸也只是封我为“捣蛋公主”。

③终于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3.本文写的是“爸爸和我的故事”,实际上文中对“爸爸”着墨并不多,可是“爸爸”的形

象却跃然纸上。请你说说本文是怎样来写“爸爸”的。(2分)

4.你认为“爸爸”让“我”送糖给同学吃的用意是什么?说说你的理解。(2分)

5.结尾段画线的“太阳味的童年”是什么意思?说说你的理解。(2分)

6.结合全文内容,说明文章标题“会跳舞的向日葵”的含义和作用。(2分)

四、2011广东湛江

世上最辛酸的秘密

楼下的简易房里住着父子俩,房子是临时建筑,门窗不严,屋子极破,没有床,只有两

个铺盖卷。我每次回家,都要经过这间简易房,促使我多看两眼的原因是父子俩,白天他们

去捡破烂儿,晚上回来就住在这儿,父亲四十岁的样子,儿子十多岁吧。更让人心酸的是,

他们都有残疾,走路一拐一拐的。父亲驼背,五官像挤在一起;儿子脸相却很好看,和父亲

一点也不相像,只是腿脚也不好。

他们一拐一拐地去捡破烂儿,一前一后紧挨着走。也收破烂儿,有一辆破三轮车。搬家

的时候,我把不要的东西给了他们——旧书旧报旧家具,还有一张小床。我说:“不要钱,

是我送给你们的。”他们很感动。就这样,我们认识了。

男人姓白,是从安徽过来的,因为穷,媳妇嫁过来不到两个月就跟人走了。他一个人带

着孩子来北方,靠捡破烂儿生活。

男人舍不得花一分钱,常年穿着那身破衣服,只有在过年的时候给孩子买身新的。他们

在简易房里过年,有人给他们送饺子,我送了单位里发的腊肉,他感激地说:“城里人真好。”

那天,有件事使我大吃一惊。下班回来,邻居突然对我说,老白好像有对象了。我说:“真

的啊,谁能看上他啊?”可后来,我还真看到了。

是一个也拉扯着一个孩子的女人,家在本地,有房子,打算和他一起过。老白却不愿意。

我有点纳闷儿,去问老白,老白抽着烟,一袋一袋地抽着。他说:“我不敢结婚,一是所耽

误人家,二是我得攒钱。儿子的腿要做手术,得十多万。大夫说越早做越好。我不能让他一

辈子一拐一拐的走路。我不能结婚,一结婚,负担就更重了。”

后来,我很多天没有看到老白,我总怀疑他去了外地,因为简易房拆掉了。只是可怜天

下父母心,十几万,什么时候可以攒够啊?!

再后来,我听说了一件事,眼泪当时就掉下来。

是我朋友那里出了事。朋友是做建筑的,招了一个男人,没做几天,就从楼上掉下来了,

公司要给他治病,他说:“别治我了,我都四十多岁了,赔我点钱,给我儿子做手术吧。”

公司的人不理解,也不愿意给这笔钱。男人哭着说:“求求你们,给他做手术吧,我„„我

是故意的„„出了意外就会赔钱,我想让你们给我儿子做手术,这孩子跟着我不容易;我还

想告诉你们,儿子„„儿子是我捡来的,我根本就不能生育„„”

所有人惊呆了。那个朋友哭了,他告诉公司的人,给他儿子做手术,也要救他!

孩子做了手术,手术后再也不一拐一拐地走路了,可男人仍然是一拐一拐的,父子俩依

旧捡破烂儿为生。

过年过节,父子俩就给我的朋友送点玉米山芋过去,他们知道感恩。我的朋友仍然穿梭

于生意场上,可是,他忘不了那个秘密。

老白曾说:“这个秘密我不想让儿子知道,因为儿子说是世界上最好的爹。”老白倾尽所

有爱着这个孩子,这个孩子却不知道,老白不是他的生父。

我和我的朋友都相约着要把这个秘密藏在心底,那应该是世界上最令人心酸的秘密了。

也许真正的爱就是这样:我爱你,不图一丝回报;我爱你,用我的所有,包括生命——

只要我有。

(选自《读者》2009年第9期,作者程青衣。原文有改动。)

11.文题中“世上最心酸的秘密”指的是什么?“心酸”一词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4

分)

12.文章后半部分点出儿子并不是老白亲生的,请在文章前半部分找出两处对此有暗示作用

的句子。(4分)

13.请分别说明下面两个句子在文章中的主要作用。(答本题时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标出小

题序号)(4分)

(1)房子是临时建筑,门窗不严,屋子极破,没有床,只有两个铺盖卷。

(2)他们一拐一拐地去捡破烂儿,一前一后紧挨着走。

14.文章主要写了老白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4分)

15.文中的“父亲”最能感动“我”的品质是什么?为什么“我和我的朋友都相约着要把这

个秘密藏在心底”,请简要谈谈你对此的理解。(4分)

五、2100广东茂名

窗外

李均

在语文阅读课上,班主任王老师给学生们讲岳飞小时候的故事,“在宋朝的时候呀,有

一个叫岳飞的孩子,他的家境很贫寒,念不起书。每当周围的小朋友背着书包去学堂上学时,

小岳飞就跟在后面,等学生们都进了教室之后,他就一个人站在教室窗户的外面听老师讲课。

有一次,他在外面听课的时候不小心被老师发现了。老师问明情况后,被他这股爱学习的劲

头打动了,便破格免了他的学费,允许他进教室里面听课„„”

孩子们都津津有味地听着,仿佛入迷了一般,故事讲完后好半天,教室内仍静悄悄的,

鸦雀无声。

看学生们都被故事打动了, 王老师顿了顿,微笑着问,“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们

都有什么感想,请举手发言。”

学生甲说,“条件那么艰苦,岳飞还坚持不懈地学习,他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学生乙说,“岳飞交不起学费,本可以整天玩的,但他没有,反而努力学习,他确实是

个爱学习的好孩子。”

学生丙说,“岳飞后来当上了大元帅,这和他小时候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我们也要像他

那样刻苦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

其他的孩子也都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踊跃发言,教室内的气氛十分活跃。王老师不住地

点头微笑,“恩,不错。”

正这时,教室后排靠窗的地方出现了了一阵小小的骚动,一个学生向老师报告,“老师,

你看,窗外。”

王老师循着声音望去,发现在教室后门靠窗的外面,露着一个扎着羊角辫子的小脑袋。

王老师抿了一下嘴唇,似乎有些不悦,他用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走了出去。

小女孩面色黝黑,年龄和教室内的孩子们都差不多,大约七八岁的样子,她穿着一件洗

得发白的牛仔外套,但整体看上去还是比较干净的。小女孩看到王老师出来了,有些害怕,

水汪汪的大眼睛稍微和王师的眼神对视了一下,便移开了,她低下头,手足无措地摆弄着衣

角。

王老师声音有些严厉地说,“你怎么又来了,你这样老是站在教室外面,影响很不好的,

别人还以为我是在体罚学生呢。”

小女孩低着头,单薄的身子随着 王老师音调的高低不住地哆嗦着,她一句话也不说,

仍是来回搓着衣角。

王老师看孩子可怜兮兮的样子,有些不忍,便尽量使声调和缓下来,“你们这些农民工

子女的处境我是很同情的,但我不是领导,我也无能为力呀,我上次不是跟你说了嘛,你回

去让你的父母去找找关系,会有学校接收你的。”

小女孩仍是低着头,半天才小声喃喃道,“校长对俺爹说,俺应该归那个学校,那个学校

说俺应该来这里„„”

“哦,是这样呀。” 王老师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他抬腕看了看表,离下课还有十分钟,

便有些着急,课还没上玩呢。于是,他对小女孩说,“你还是先回去吧,看,他们还都等着

上课呢,你站在这里会影响我们上课的。我知道,你是个懂事的孩子。”

小女孩的身子动了动,终于抬起了头,她眨着乌黑的大眼睛不舍地朝教室望了一眼,然

后,拉了拉肩头上破旧的书包,漫无目的地走开了。

王老师稳了稳情绪,面容平静地走进教室,请学生们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发言。

一个男孩子站起来说,“老师,刚才我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有点想不通。”

“什么问题,讲出来,大家一起探讨。” 王老师鼓励道。

男孩子看了看刚才小女孩站的地方,说,“为什么岳飞就可以被破格允许进教室学习,

而刚才那个女生就不行呢?岳飞如果生活在现在,他是不是就没有机会上学了?”说着,他

再次看了看窗外。

王老师听了,面色凝重,嘴角动了动,“这个„„”

看老师没表态,学生乙说道,“这有什么想不通的,因为岳飞是个男的呗,而她却是个

女的。”

学生甲反驳道,“不对,不对,是因为她没有岳飞穷,老师不是说,岳飞连个书包都没

有嘛,她起码就有一个。”

另一个学生站起来,模棱两可地说,“是不是因为时代不一样了,毕竟那是在宋朝。”

“胡扯!” 王老师发怒了。他似乎想说些什么,但这时,下课铃声响了,“铃铃铃„„”

王老师环视了一下教室,把已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他只说了两个字,“下课。”然后,

突然想到了些什么似的,便大步朝校长办公室走去。

(选自《2010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请简要简述小说的主要情节。(4分)

答:

21.小说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刻画王老师?你认为王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5分)

答:

22.小说以“窗外”为题目,有何含意?(4分)

答:

23.小说以王老师“突然想到了些什么似的,便大步朝校长办公室走去”作结尾,这样写在

表现主题和小说结构方面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5分)

答:

六 2011三明

轻 放

安宁

1走廊里的声控灯,很早以前就坏了。每次走到门口,同租三室一厅的几个人,都会习惯性

地叹口气,在黑暗中摸索着将门打开,又重重地关上,似乎想要以此发泄对那一脸晦暗的廊

灯的愤恨。其实,楼下的小卖部里,摆设了各种各样的灯泡,而且价格低廉到不过是坐一站

公交车的价格,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谁都没有想起,在买泡面的时候,顺手捎带一个灯

泡上来。

2父亲过来看我,走到门口,看见我费力地用手机里微弱的光线照明,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

说声稍等,便下了楼。不过是几分钟的工夫,他便拿了一个灯泡上来,一声不响地安好。然

后,他轻轻一击掌,昔日暗淡无光的走廊,瞬间便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我站在门口,看父

亲脸上淡然的微笑,便说,你可真是光明使者呢,你一来,这灯就好了。

3父亲却扭过身来,正对着我,说,其实路过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光明使者,不过是一块

五毛钱的灯泡,顺手就捎过来了,何必每次总是叹气世风日下,自己却始终不去动手呢?

4我笑,可不是人人都像您这样乐于助人,况且,这还是租来的房子,这走廊,也属于公共

的区域,不只我们这一层,楼上的人也都要从此经过呢。

5父亲没吱声,只拿起身边的扫帚,边一层层地扫着楼梯上丢掉的烟头、纸屑、菜叶,边哼

起他惯唱的京剧。有人从他身边经过,他便停下来打扫,将身子朝楼梯一侧,又朝来人笑着

点一点头,表示让对方先行。而路人总是诧异地看父亲一眼,又微微地停一下,这才在父亲

的笑意里,慌乱地点一下头,匆匆离去。那脚步的失措,看上去有些逃的意思,似乎,他遇

到的是一个神经稍稍有点错乱的老人。

6我在晚饭的时候,便抱怨于他,说何必对陌生人这样殷勤,他们指不定在心里觉得你有毛

病呢。父亲呷下一口酒,道,我管不着别人心里怎么想,但我开心就可以啊,况且,我就不

信你给别人微笑,他还能泼你一盆冷水不成?所谓寻开心,就是这样,你自己不去主动找,

它还会自登家门?

7几日后,翻起帐本,突然想起一个借钱的熟人,彼时他信誓旦旦,说三个月后肯定一分不

少地全都打到我的帐户里来,可是又过去两个月了,他不仅没有打钱,连一个解释的电话都

没有。气愤之下,我抄起电话便要质问熟人。父亲得知后将我拦住,说,钱既然已经借出去

了,就不必再催了。我不解,说,难道就让这笔钱这样白白地给他了不成?这样不守信用的

人,你又何必跟他客气?

8父亲一声不响地拿过我的帐本,将我记下的还款日期一栏啪的一道线勾掉,这才说,何时

你将心里那个还款的日期,也一并改成无期限的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气愤了;假如人家

忙得忘记了,你过去一通责问,那岂不是彼此坏了感情?一笔钱丢掉不要紧,连带地连一个

朋友也给弄丢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9我依然心里憋闷,说,可是我觉得这个人根本就是故意忘记的,我刚刚听说他借过别人的

钱,每次别人一催,他就推说下个月还,结果是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丝毫要还的迹象。

10父亲依然不紧不慢地喝一口茶,道,如果他真是一个常占便宜的人,那你这钱,丢了也没有关系,能够用钱测出一个人的深浅,并在以后的路上,尽可能地远离这样的人,不是更好吗?况且,如果他不打算还你,你再怎样地催促,也是得不到这笔钱的,不如心中先放下,这样轻松的是你,而他,则会在你的安静里,心里有小小的失落与不安。

11隔着十几年的光阴看过去,我第一次发觉,硕士毕业的我,从书本中得到的那些东西,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原来是如此的苍白且无力。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

(选自《青年文摘》2010年第14期)

21.文章写了父亲哪三件事?请简要概括。(6分)

(1)

(2)

(3)

23. 联系全文,认真品读第(11)段,回答下面问题。(6分)

(1)为什么说硕士毕业的“我”“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2)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24.欠债还钱,本是天经地义。父亲却劝“我”不必催促,你认同父亲的这种做法吗?说说你的看法。字数在80字以内。(6分)

七、2011福建泉州

故乡滋味

凸凹

这是8年前的旧事。那年,刚刚过完40岁的生日,突然生出一种莫名的思乡之情。这

种感情很强烈,近乎一种烧燎,若不回故乡住上一段日子,心里难以平静下来。

于是我回了一趟老家。

到了母亲的老宅院,推开那一道柴门,母亲“哦”了一声,显出意外的喜悦,眼睛潮潮

地红起来。走近母亲身边,觉得母亲很矮小,依旧是粗布衣裤,与那道柴门一个色调。多少年了,故乡仍带着那种逼人的质朴。我心里很温暖,觉得自己就是为这质朴而来。

母亲烧起柴草,煮了几穗青玉米。柴草很干,火烧得热烈。

“住几天吗?”母亲问。

我说:“当然要住几天,陪您唠一唠近20年来不曾细唠的家常。”

母亲笑一笑:“你已是老家雀了,只有老家雀才知道回窝哩。”在母亲的感觉里,我居然

跟她一样老了。

青玉米煮熟了,剥了玉米的苞衣,米粒很黄。一粒一粒剥着吃,很绵软,香得和奶一样。

母亲同我一起剥玉米吃。炉膛的余火闪着黄黄的光。

我一下子找到了故乡的感觉,即黄色的温暖。

晚上,母亲问:“你到哪儿睡呢?娘就这一条土炕。”

我说:“除了娘的土炕,我哪儿都不去。”

躺在土炕上,感到这土炕就是久违了的母亲的胸怀。母亲就是在这土炕上生我的,揭开

席子,肯定还能闻到老炕土上胎衣的味道。而今,母亲的儿子大了,自己也老了,却依然睡

着这条土炕。土炕是故乡永恒的岁月、不变的情结吗?

这一夜,母亲睡不着,她的儿子也睡不着。母亲很想对儿子说些什么,儿子也想对母亲

说些什么,却都不知道从何说起,只能清晰地听到对方的呼吸。

其实,岁月已使母子很隔膜了,却仍爱着,像呼吸,虽然有时感觉不到,却须臾不曾停

止。

天亮了,我却酣然地睡沉了。睡醒来,小饭桌早已放在身边。“酒给你温好了,喝几盅

吧。”母亲安然说道。

饭桌中央,果然就是那把几代人用过的黄泥酒壶。

说温酒,其实是把罐中的老酒舀到壶里去。母亲给祖父舀酒,给父亲舀酒,如今,又给

她的儿子舀酒,那么,在她眼里,儿子是条有分量的汉子了。

在老家的日子,我彻底让自己放松了。每天起得很迟,睡到日上三竿。母亲从不叫醒我,

开心地放任她的儿子。

“快把娘的儿子宠坏了。”我跟母亲开玩笑。

“还能宠几天呢?世道上,除了娘宠儿子,还有谁宠呢?” 听了娘的话,我心中竟生出一丝莫名的酸楚。媳妇好,爱情的后面是温柔的束缚;儿

子好,伦常会把一副叫责任的担子不由分说地让你担下去;朋友好,友谊时时提醒你要保持

一种无奈的却是必须的心灵对等„„这一切,都美丽而忧伤,美得让人感到有些累。

吃过母亲的早酒,便是走走儿时的路,爬爬儿时的山„„

路依旧,山依旧,我的感觉却大不一样了。

儿时高高的曾绊得我摔破了膝的石阶,已显得很矮很矮。

儿时深深地看一眼都眩晕的水井,也显得很浅很浅。

山路曲折悠长,我却走来走去,又走回原处。

折回母亲的柴门,看到柴门下的母亲,霜雪已浸染了大片发际。

我不禁低沉地吟了一声:“哎,故乡。”

晚上,盘腿坐在母亲的土炕上,在小饭桌上摊了几页纸,想随便写些什么。笔落下去,

却写出了这么几行字:

故乡,就像母亲的手掌,虽温暖,却很小很窄。它遮不了风雨,挡不住光阴,给你的只

是一些缠绵的回忆„„

写到这里,我抬头看一眼熟睡的母亲,想到明天就要走了,泪水不禁热热地流下来。

(摘自《人民日报》2010年10月20日)

13.揣摩品味语言。(6分)

⑪“故乡滋味”中“滋味”的含义是什么?(2分)

⑫请结合上下文说说文中划线句中“酸楚”所包含的情感。(4分)

14.文章重点叙写“我”回故乡后的哪几件事?(8分)

15.根据文意,简要描述“我”眼中的“母亲”和我所见的故乡。(4分)

“母亲”:

故乡:

16.说说你所感受到的作者对故乡的深情。(4分)

17.文题为“故乡滋味”,而内容以写“母亲”为主,作者是如何将“母亲”与故乡有机地

联系在一起的?(3分)

八、2011宁德

米粽之忆

雷抒雁

1一想到端午节就要到了,心里就不免浸淫出一些温馨的情绪来,一整夜一整夜都会沉

进回忆里,想的都是家乡和儿时的那些事情。

2想得最多的,自然是母亲。端午的先几天,母亲便赶夜给我做红布肚兜。又一针针用

五彩丝线在那红布上刺绣一些蛤蟆、蜈蚣、蜘蛛,以及蛇蝎之类的小动物。那时,并不知绣

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只是觉得五颜六色,绣得好看;妈妈那时年轻,手巧眼也明亮,一边绣

着一边还低声唱着歌儿,我只是趴在一旁,不眨眼地看着,一声不吱地听着。

3接着是包粽子。早一个月,妈妈就到远处的苇塘里打下一把把宽宽的苇叶,阴干在屋

子里。又从路旁的马兰草上剪下一根根长长的草叶。红枣大米红红白白,泡在瓷盆里;包粽

时,便一张张捋平苇叶,包上糯米和红枣,菱形的粽子包好之后,再抽出泡在水里的马兰草

叶,一头用牙咬住,用另一头去捆那米粽。那时,妈妈年轻,手脚灵活,干什么活儿都利索。

4端午的头天晚上,开始煮粽子。只一阵时间,满屋里都是米的清香,枣的清香,以及

苇叶、马兰草甜丝丝的青草香。从米粽一下锅,我就像只小苍蝇,总围着锅台转,怎么也轰

不走。妈妈说:睡觉去吧,粽子得煮一夜,明早吃才香哩!我说:不睡,我不困么。

5咕咕嘟嘟,粽子在锅里快乐唱歌;经不住这歌声和香味的催促,我的眼皮便开始打架。

不知什么时候被母亲抱到炕上,一睁眼,却天亮了。枕头边,是母亲放在碗里的一只粽子,

香喷喷的味道,直往鼻子里钻,也不管没有洗手洗脸,端起碗就吃。我想我这一生再也没吃

过那么香的粽子,妈妈包的粽子。

6这时,父亲已站在门前,手里握着一把镰刀,要到野外割艾草去。我便三下五除二,

穿衣登鞋,要跟父亲“趟露水”去。

7端午时节,已是仲夏季节,草木茂盛,到处是浓密的树叶,高深的青草。鸟儿藏在树

林深处,不管有没有人走过,依旧长一声短一声地鸣叫。麦子已一片一片黄熟,心急的人家

已开始开镰收割了。在阡陌上行走,不一会露水就打湿了鞋袜,打湿了裤脚。不管!那时,

父亲在前边割艾草,闻着那带着苦味的草香,我便想起妈妈给爷爷熬药的味道来。

8一大捆艾草,父亲选了一些插在门楣上;剩余的,爷爷会把它拧成草绳。夏夜蚊子多,

点燃草绳,闻着苦艾燃烧的味道,蚊子就不敢飞过来了。

9唉,一说到这些事,我就忍不住想掉眼泪。全是60年以前的事了。我的爷爷,那个

默默劳作一生的人,1962年就去世了;我的父亲去世25年了,而母亲离开我也已近10年

了。端午节其实也是个祭祀的节日,写这篇小文,想想那些逝去的亲人,也应算是一个纪念

吧。

10我面前现在正放着几个米粽,是从超市购来的。我不想急急忙忙打开它,那形状使

我想起既往的端午节,想起永远不会再有的妈妈给我煮的红枣米粽,香喷喷的,让人止不住要落泪„„ (选自2010年06月12日《今晚报》,有删除)

10.文题“米粽之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11.文中作者围绕“米粽”回忆了哪几件往事?(4分)

12.本文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请你联系上下文,品析文中划线句子。(3分)

咕咕嘟嘟,粽子在锅里快乐唱歌。

13.读完全文,说说你对文章第10段“让人止不住要落泪”这句话的理解。(4分)

14.请结合文中的语句分析母亲的特点。(4分)

九、2011福建南平

爱输给爱

握着录取通知书时,她迷茫了。一贫如洗的家要供一个大学生是何等艰难,何况,她还

有一个刚上高中的弟弟。

到家的时候,饭菜刚刚摆上饭桌,母亲还在厨房里忙碌,弟弟跟着父亲刚从地里做活回

来,正在洗脸。

A她摸了摸口袋里的通知书,没有拿出来。进了厨房,她让母亲歇着,她来做。灶上的

鸡汤正“咕噜、咕噜”地翻腾着。她的眼泪险些流下来,上次父亲生病的时候都没舍得把这

只鸡杀了,今天是她的生日。

她刚端起碗,便响起了敲门声。开了门,她有些惊讶:“小舅,您咋来了?”她的惊讶。

是因为小舅手里提着一盒生日蛋糕。小舅还未回答,弟弟抢过了话头:“小舅,您太偏心了,

姐姐的生日您记得,我的就忘记了。”母亲忙说:“你这孩子,你小舅一身的灰尘,赶了那么

远的路,快让你小舅歇歇。”弟弟吐了下舌头,不再说话。

她说:“小弟,好好读书,等你考上大学那天,姐姐也买蛋糕给你。”

她说的是真心话,弟弟人乖,空闲的时候从没出去玩过,总是尽力地帮助家里做事。因

为要干地里的农活,耽误了不少学习,弟弟的学习成绩一般,如果弟弟再努力些,将来还是

有希望上大学的。

她不由自主地摸了下口袋里的通如书,进门之前她就想好了,等秋收后,就出门打工。

至于通知书,就让它成为一个永久的秘密吧。

一家人东一句,西一句地聊着。弟弟听说小舅在省城里做小生意已经好几年了,就若有

所思地问:“小舅,那里生意好做吗?”小舅嘿嘿一笑说:“你小舅我啊,还算小有成就,这

些年省吃俭用,在郊区买了一套二手房呢。”

B“真的吗?”弟弟眼睛睁得大大的,顿了顿又说,“那明天我去你家看看,我还没去过

省城呢。”

母亲用筷子敲了一下弟弟的碗,说:“你这孩子,就没想留你小舅多住几天吗?”父亲赶

紧夹菜给小舅,说别跟小孩—般见识,还不懂事呢。

小舅嘿嘿地笑着说:“我这个小外甥,我还不了解吗?跟我小时候一个样呢。”

她又想起小时候,有一次父亲实在太疲倦了,耕地的时候,说是想休息一下,坐在地里

竟睡着了。老黄牛挣脱了犁头的缰绳,将邻地的小麦吃了一大片。憨厚的父亲醒来一看,不

知所措,得知此事的弟弟听了,二话不说,转身跑到麦子主人家里认了错,给父亲保住了面

子。

第二天,小舅真的要走,弟弟也真的要一同去,还带了些衣服,说乘着暑假,要好好在

省城玩几天。母亲嘱咐她说,你小舅地形不熟,你送他们到车站吧。

列车缓缓开动的时候,弟弟向她扔下一个纸团。她心里一怔,急忙捡起来打开,弟弟的

笔迹赫然入目:

姐姐,原谅我和小舅合伙欺骗了你,以你对我的疼爱,没有小舅的配合,我恐怕踏不出

那个家门。作为村子里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女大学生,村长已经给家里报了喜,弟弟为

你高兴。弟弟不是读书的料,我和小舅去省城打工了,从今以后,你的一切开支,就由我来

承担。

月台上,一个女孩,蹲下身双手抱头,泣不成声„„

(选自2010年第3期《天池小小说》)

18.本文记叙了—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19.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弟弟是个怎样的人。(分析其中两点即可)(6分)

20.文章的语言朴实真挚,有表现力,请从文中画线的句子任选一处品味。(4分)

21.文章的结尾写到:“月台上,—个女孩,蹲下身双手抱头,泣不成声„„”请你发挥想

象,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描写她此时的心理活动。(4分)

十、2011安徽芜湖

窗前的母亲

(1)在家里,母亲最爱呆的地方就是窗前。

(2)自从搬进楼房,母亲就很少下楼,我们都嘱咐她,她自己也格外注意:楼层高、楼梯

陡,自己老了,如果磕着碰着就会给孩子添麻烦。每天我们在家的时候,她和我们一起忙家

务,手脚不拾闲儿;我们一上班,孩子一上学,家里只剩下她一个人时,大部分时间,她就

呆在窗前。

(3)那时,母亲的房间,一张床紧靠着窗子,那扇朝南的窗子很大,几乎占了一面墙,母

亲坐在床上,靠着被子,窗前的一切就一览无余。阳光总是那样灿烂,透过窗子照得母亲全

身暖洋洋的,母亲就像向日葵似的特别爱追着太阳烤,让身子有暖烘烘的感觉。有时候,不

知不觉她就依着被子上睡着了。一个盹打过来,睁开眼睛,她会接着望窗外。

(4)窗外有一条还没有完全修好的马路,马路对面是一片工地,恐龙似的脚手架簇拥着正

在盖起的楼房,a切割着那片湛蓝湛蓝的天空,遮挡了远处的视线。由于马路没有完全修好,

来往的车辆不多,人也很少,窗前大部分时间是安静的,只有太阳在悄悄地移动,从窗子这

边移到另一边,然后移到窗后面,留给母亲一片阴凉。

(5)我们回家,只要走到楼前,抬头望一下那扇窗子,就能看见母亲的身影。窗子开着的

时候,母亲花白的头发会迎风摆动,窗框就像恰到好处的画框。等我们爬上楼梯,还没掏出

钥匙,门已经开了,母亲站在门口。不用说,我们从楼下看见母亲时,母亲也看见了我们。

那时候,我们永远不怕忘记带房门钥匙,有母亲在窗前守候着,门后面总会有一张温暖的脸

庞。有时候我们晚上很晚才回家,楼下已经黑乎乎一片了,窗前的母亲也能看见我们。其实,

母亲早就老眼昏花,不过是凭感觉而已,可她的感觉从来都是十拿九稳,她总是那样及时地

出现在家门的后面,替我们早早地打开门。

(6)母亲最大的乐趣,是对我们讲她这一天在窗前看见的新闻。她会告诉我们,今天马路

上开过来的汽车比往常多了几辆;今天对面的路边卸下好多的沙子;今天咱们这边的马路边

栽了小树苗;今天她的小孙子放学和同学一前一后追赶着,像一阵风似的;今天还有几只麻

雀落在咱家的窗台上„„都是些平淡无奇的小事,但她有枣子一棍子,没枣子一棒子地讲起

来时津津有味。

(7)母亲不爱看电视,总说她看不懂那玩意儿,但她看得懂窗前这一切,这一切都像是放

电影似的,演着重复的和不重复的琐琐碎碎的故事,沟通着她和外界的联系。有时候,望着

窗前的一切,她会生出一些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联想,大多是些陈年往事,不过是过去住平

房时的陈芝麻烂谷子,就是沉淀在农村老家时,她年轻的回忆。听母亲讲述那些八竿子都打

不到一起的事情,让我感到岁月的流逝,人生的沧桑就是这样在她的眼睛里和窗前闪现着。

有时候,我偶尔会想,要是把母亲的这些都写下来,那才是真正的意识流呢。

(8)母亲在这座新楼里一共住了五年。母亲去世后,好长一段时间,我出门总是忘记带钥

匙,而每一次回家走到楼下的时候,我也总是习惯地望望楼上的那扇窗,b可那空荡荡的窗

像是没有画幅的镜框,像是没有了牙齿的瘪嘴。这时,我才明白那五年里窗前母亲的身影对

我们是那么的珍贵而温馨,才明白窗前有母亲的回忆,也有我们的回忆。

(9)当然,更明白了:只要母亲在,家里的窗前就会有母亲的身影。那是每个家庭里无声

却最动人的一幅画。(作者肖复兴,原文有改动)

13.文章第(6)段说母亲最大的乐趣,是对子女讲她这一天在窗前看见的“新闻”,又说那

是“都是些平淡无奇的小事”,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

14.揣摩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然后回答问题。(6分)

(1)体味a句中“切割”一词所包含的人物的思想感情。

答:

(2)b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它的表达效果。

答:

15.第(9)段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3分)

答:

16.文章开篇说“在家里,母亲最爱呆的地方就是窗前”,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中的原因。(6

分)

答:

一、

12、灯塔再次亮起的火光,也指人的爱心、真情所闪烁的人性之光

13、写出了科林心事重重,或答担忧父亲

14、"明亮的蜡烛表示我们的家和心扉向陌生人敞开",或答"在平安夜,一盏烛光意味着一个陌生人会受到欢迎"

15、询问达非重新点亮灯塔的方法;得到答案后,挨家挨户收集煤油;不断地向灯塔运送煤油。

16、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或答环境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火光照向大海的深处,给大海上迷航的船只指明方向。

17、聪明、懂事能干、有主见、做事执著、果断、关心亲人、爱父亲。

18、结构上,照应开头;内容上,深化中心,表达了科林通过自己的努力,并在大家的帮助下,终于迎回父亲的喜悦、兴奋之情。

二、

22.(1)用笑掩饰心事重重,欲言又止的心情(1分);不好意思把借钱的事说出口(1分)。

(2)胡小兵本想和别人玩牌赢钱寄回家(1分),没想到却输掉了五百元(1分)

23.这是一处环境描写或景物描写(1分),用室内的寂静与窗外的北风怒号,反衬出“我”在借与不借之间的矛盾心情。(1分)。

24.自家困难,爱莫能助——态度尴尬,举棋不定——下定决心,慷慨解囊

25.①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天气状况,构成故事特有的环境氛围;②喻指农民工生活的困苦艰辛;③反衬出农民工兄弟在艰辛中互帮互助的温暖。(注:第①②点只要答对其中之一就可得2分。第③必须答对才得2分)

三、1.围绕"自豪、赞美、感激、怀念"等方面来回答。示例:表达了作者对爸爸能给自己一个充满爱的快乐童年的感激之情,以及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2.①突出我和弟弟的调皮。

②在这里指"爸爸从轻处理了此事"或"爸爸没有责罚我"。

③说明爸爸爱的教育对我的促进作用。

(共4分,修辞手法1分,评析2分,语言表达1分)

3.虽然作者没有用大量笔墨浓妆重彩的突出爸爸但是没意见事情都有着爸爸的影子如:(1)我和弟弟走窗户,爸爸包容我们。(2)爸爸鼓励我读书。(3)我扮公主闯了祸,爸爸宽容我。(4)爸爸劝我放了蚂蚁回归学校。(5)爸爸鼓励逃学的我重返学校。这样使爸爸的形象更加生动丰富。

4.让我体会到和同学伙伴分享的乐趣,分享中包容,分享中谅解。

5.围绕"新颖、形象、引起读者阅读兴趣、有文学色彩、有想象力、有象征意义、突出童年生活的特点、更能表现出作者对童年的怀念"等方面来回答。

6.向日葵的生长离不开太阳的引导,这正如文中我的成长离不开父亲的引导一样,所以以“会跳舞的向日葵”为题就解释了这个意义。

四、

11.①老白倾尽所有爱着他的儿子,儿子却不知道,老白不是他生父。②同情、敬重。

12.①父亲驼背,五官像挤在一起;儿子脸相却很好看,和父亲一点也不相像。②因为穷,媳妇嫁过来不到两个月就跟人走了。

13.(1)突出老白父子俩生活极其贫困、艰难。(2)这是动作描写,突出老白父子俩相依为命,感情深厚,为下文写老白牺牲自己为儿子争取手术机会埋下铺垫。

14.①为了给儿子攒钱,老白不敢再婚。②老白故意摔伤,牺牲自己,为儿子争取手术的机会。

15.①儿子不是亲生的,但老白愿意为其牺牲所有,这是一种真正伟大无私的爱。②老白不想这个秘密让儿子知道,“我和朋友”非常敬重老白,尊重老白的想法;这个秘密凝系着老白父子俩之间的深情,只有“藏在心底”,才能不对老白父子俩造成伤害。(意近即可)

五、

20.(4分)王老师上阅读课,给学生讲岳飞的故事;学生报告发现教室的窗外站着一位听课的小女孩,王老师劝走了窗外听课的小女孩;学生对岳飞可以被破格读书,而窗外的女生不允许走进教室学习提出了疑问;王老师走向校长办公室,向校长报告和交涉。(每点各1分,符合大意即可)

21.(5分)语言、动作描写(答“神态”也行);王老师是一位专心教学、爱护学生,富有同情心(通情达理),有责任感和正义感(或正直、有良知)的老师。(描写方法2分,人物形象3分)

22.(4分)一是交代了本文的主要事件和特定环境;一位小女孩站在窗外听课;二是“窗外”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现在还有一些农民工的子女被拒绝在教室的窗外,指出了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问题。

23.(5分)答案要点:结尾处写到王老师“突然想到了些什么似的,便大步朝校长办公室走去”,结尾句向人揭示,像王老师一样具有正直和良知的人,使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问题有了解决的契机,提升了文章主题(或:使小说主题得到升华)。(2分)

本结尾句是小说的结局,该结尾给读者更在的想象空间,(或:造成悬念),使情节的发展变得合情合理;同时,王老师“突然想到了些什么似的”,为前文“岳飞可以破格入学读书”的伏笔作了呼应,前后照应,这样,全文结构更为完整和严谨。(3分)

六、

21.(6分)(1)父亲为公共走廊换灯泡;(2)父亲打扫公共楼梯,并主动与陌生人点头微笑;(3)父亲劝我不要催促朋友还钱。(每点2分,意对即可)

23.(6分)(1)虽然“我”受过高等教育,但自私冷漠、计较得失,与父亲的助人为乐、友善待人、重义轻财相比,人格上显得苍白无力。(3分,意对即可)

(2)比喻或对比;(1分)化解矛盾不能用偏激的方式解决,而应该用真诚、宽容、友善的方式对待。(2分,意对即可)

24.(6分)

看法一:认同。理由如:友情比金钱更重要;钱能测出一个人的品行优劣;钱能测出真假朋友。

看法二:不认同。理由如:人要守信用,不能纵容欠钱不还的不诚信行为,否则会损害社会的良序约俗。 (观点1分,理由充分3分,语句通顺2分)

七、

13.(6分)(1)质朴、温暖的感觉。(2分)

(2)①为母亲年老,我受宠的日子越来越少而伤感。②为我与母亲相处的时日太短而愧疚。③体会到相对于母爱,“爱情”“伦常”“友谊”却美丽而忧伤。(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14.(8分)(1)和母亲一起剥玉米吃。(2)和母亲同睡一条土炕。(3)喝母亲为我温的早酒。(4)重走故乡的山路。

15.(4分)母亲变得衰老、矮小,但依然质朴,仍是那样的慈祥、善良。故乡仍带着质朴,单路依旧,山

依旧,仿佛都没有什么变化。

16.(4分)①人到中年,仍有思乡的冲动,而且感情很强烈。②回到故乡,始终感到故乡的温暖。③虽然故乡依旧没有变化,但对故乡仍深深的依恋之情。(答出其中两点,意思对即可)

17.(3分)示例:①借写母亲给我的爱,含蓄地表现故乡对我的情。②借我对母亲的依恋,表现对故乡的依恋。③故乡就像母亲一样,给我滋养,给我温暖。④故土难离,就像我对母亲的情感一样,即使身处异乡也难于割舍。(能说清楚其中一点,意思对即可)

八、

10.概括了文章所叙之事,标明文章行文线索。

11.家乡包粽插艾的端午习俗及端午节的来历。

12.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米粽在锅里头跳跃的情形,表达了作者对米粽的热切期待。

13.表达了“我”对端午节和母亲的怀念之情。

14.母亲是个勤劳、能干的人,她手巧,干什么活儿都利索。她爱她的儿子,赶夜给我做红布肚兜,在一针一线中融入了浓浓的母爱。

九、

18.示例:一位家境贫穷的女孩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供弟弟读书决定放弃,就在此时弟弟也决定放弃学业和舅舅一起打工支持姐姐读书。

19.①聪明勤学懂事知道体谅父母,小小年纪就知道关爱家人,处理问题。②勤劳善良,常常帮家里干活,甚至耽误学习也无怨言,爱护父母、姐姐主动放弃自己的学业打工挣钱供姐姐读书更显示其责任感。

20.A:“她”的这一举动充分显示了女孩的善良懂事知道体谅父母,为家人着想宁愿舍弃自己的前途来无私支持弟弟。

B:弟弟知道直接告诉姐姐自己的打算姐姐必定会坚决反对,就有意回避这个问题,假装对省城好奇,以便顺利和舅舅出去打工来支持姐姐读书,可见弟弟的细心对姐姐和父母的关心爱护。

21.我是多么傻啊!弟弟明明早就打算放弃学业和舅舅打工来让我读书。我是多么幸福啊!有这么好的弟弟、父母,他们都在关爱着我,我要好好读书将来汇报他们。

十、

13.不矛盾。“新闻”是从母亲的角度来说的,“平淡无奇的小事”是从子女的角度来说的。母亲成天站在窗前,所见所闻非常有限,所以在子女看来是平淡无奇的小事,在母亲看来就是新闻了。这样写,突出了母亲生活的单调、寂寞。

14.(1)表现出了人物面对窗外自然风景被新建的楼房破坏和遮蔽的无奈、痛苦之情。(2)比喻。生动形象地将失去母亲的窗比作没有画幅的镜框和没有牙齿的瘪嘴,突出了母亲在子女心中的重要地位,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追忆和思念。

15.收束全文,点明主旨,深化文意。

16.(1)因为母亲不能下楼,她对外界的感知就是通过“窗”,“窗”是联系母亲和外界的纽带。(2)“窗”是母亲目送子女出去、盼望子女归来的地方,“窗”是联系母亲和子女的纽带。(3)“窗”还连接着母亲的现在和过去,窗前的一切,会使她联想起一些陈年往事。

一、2009沈阳

迷雾灯塔之光

〔英」拉夫特里·芭芭拉 庞启帆译

①科林慢腾腾地从学校往家走.不远处是一个坐落在山上的爱尔兰小渔村,他的家就在那里。

今天是圣诞节的前一天,但科林一点也感觉不到圣诞的气氛,也许是因为没有下雪。但科林

知道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使他产生了这种感觉,这是一个他甚至不敢去想原因

②他看看远处灰色的大海,地平线上一艘船的影于也没有七天前他的父亲出海捕鱼,至今没

有回来。

③"我会从设德兰群岛带一条牧羊犬回来给你。"科林的父亲在出海的那天早上这样对儿子

说,"在圣诞节前你就会得到它,我保证。"

④但现在已经是圣诞节前夜;科林朝山上的灯塔看去,一场暴风雨摧毁了灯塔的电线,明亮

的灯塔之光已经熄灭。七天了,没有灯光指引他父亲的渔船。

⑤科林推开家门。"科林,我们需要更多的泥炭来生火。"科林一进门,母亲就对他说,"家

里的泥炭已经烧完,并且快到点亮圣诞蜡烛的时间了。"

⑥"我不大想关心点亮蜡烛的事,妈妈。"科林回答母亲。"是,我也不太想关心。"母亲答道,

"但每一个爱尔兰人在平安夜都会点亮蜡烛,即使是在最伤心的时候。我知道这个家现在充

满了悲伤,但我们必须点亮蜡烛。明亮的蜡烛表示我们的家和心扉向陌生人敞开。去吧,孩

子。我有两根蜡烛,我们一人一根。如果你捡一些泥炭回来,我们待会儿就做晚饭。"科林

点点头,走出家门。

⑦科林牵着驮泥炭的驴子来到山上"谁会关心一根微不足道的蜡烛?"他看着灯塔说,"什么

时候才能重新点亮灯光,指引渔船回家?"驴子摇摇头,悲伤地叫了几声,似乎它能听懂科

林的话。

⑧科林凝望着灯塔,叹了一口气。忽然,他的脑袋里灵光一闪。"对,就这样。"他狂喜着向

山顶跑去。到达灯塔,科林使劲地敲门。

⑨看守人达非先生打开门,"你来干什么,年轻人?你吓了我一大跳。要知道,平安夜就要

降临了。"

⑩"达非先生,"科林喘着气说,"你以前是如何让灯塔亮起来的 ?"

⑾"嗯,用电池,但它们现在已经没有电了。孩子,新年后才有新电池。"

⑿"不,我的意思是,在使用电池这种好西之前,如何点亮灯塔?"

⒀"用汽油灯。这盏灯现在放在地下室里,但我们现在没有汽油,孩子。"

⒁"用煤油行吗?"科林屏住呼吸问。"我想可以,"达非先生若有所思地说,"但是,在这个村

庄你不会找到一丁点多余的煤油,今年大家都没什么钱......"

⒂达非先生还没说完,科林已经跑出很远。回到家里,科林从厨房里拿了几个桶,又跑出家

门。

⒃这时,几乎每一家都已经点亮了蜡烛,在平安夜,一盏烛光意味着一个陌生人会受到欢迎,

无论他要求什么,都会得到满足。科林加快脚步,飞奔到第一间亮着烛光的房子前。

⒄"你可以从你的煤油灯里分给我半杯煤油吗?"他问。科林去了每一间有烛光从窗口透出的

房子。

⒅一小时内,他讨到了两桶煤油;他费力地把两桶煤油提到了灯塔门前,然后又使劲敲门。

⒆看到煤油,达非先生非常惊讶,但是他摇着头说道:"这点煤油最多能让灯塔的灯燃烧一

个小时。"

⒇我会带更多煤油来,时间还早呢!"话没说完,科林又向山下飞奔而去。

(21)三个多小时后,科林已经收集了五桶煤油。在他往山上运送第六桶煤油的时候,灯塔

上突然亮起了火光。 那跃动的火光迅速在整个山谷扩散开来。同时,它向大海的黑暗心脏

处延伸,仿佛在召唤迷航的人回家。达非先生重新点亮了灯塔上的灯。

(22)科林回到家时已经很晚了。母亲从火炉旁的椅子上跳起来问:"科林,你去哪里了?

你没吃晚饭,也没点亮你的蜡烛!"

(23)"哦,妈妈。我已经点亮了一恨蜡烛,并且是一根大蜡烛!这是一个秘密,我还不能

告诉你,但它的确是一根很大的蜡烛.

(24)那晚,科林睡得很香,梦里亮着无数恨蜡烛。突然,一声惊叫吵醒了他:"船!船回

来了!"

(25)然后,科林听到了:"灯光!他们说是灯光,灯塔上的灯光。他们其实只在10英里外,

船在迷雾中迷失了方向;;灯塔上的灯光让他们找到了回家的方向。"

(26)曙光从窗口射进来。科林蹿到窗口,母亲和邻居正冲向码头。是真的!灰色的海面上,

父亲的双桅帆船正徐徐驶进码头。

(27)科林跑出家门,也向码头飞奔。他感到一股潮湿的风吹在脸上,就要下雪了。这才是

真正的圣诞节早晨。

(选自《格言》)

12.选文标题"迷雾灯塔之光"中的"光"有什么含义(4分)

13.请分析选文第①段中加点词语"慢腾腾"的表达效果。(3分)

14.为什么"每一个爱尔兰人在平安夜都会点亮蜡烛"?请结合选文回答。(3分)

15.为重新点亮灯塔,科林做了哪些事?(3分)

16.请结合选文内容,赏析下面的旬子。(3分)

它向大海的黑暗心脏处延伸,仿佛在召唤着迷航的人回家。

17.阅读选文后,请简要概括科林是个怎样的男孩?(至少答出三点)(3分)

18.选文最后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4分)

二、2011南宁

那年冬天好大雪

1 腊月里,冬天像是一台年久失修的鼓风机,把粗糙的北风吹得没完没了。

2 我们裹着棉衣或棉被在刚盖好的大楼里抽烟、打扑克。我们在等着工头回来发工钱。出来

半年了,我们才领到了三个月的工钱。工头说他也没拿到钱,要找开发商去要。他开着轿车

出去了几天了,眼下风还没有把他给吹回来。我们只管等,这种情况见多了,除了等我们想

不到别的办法。

3 下午,胡小兵正在那边打扑克,突然披着他的破被子凑到我身边,递给我一支烟,说:“叔,

抽支烟!”我说我自己有。胡小兵硬是塞给我,还给我点着了。胡小兵今年才跟他爹出来。

几个月前,他爹从脚手架上掉了下来,摔坏了腿,回家了。我想这小子,可能有什么事。我

抽了一口,说:“有啥事?”胡小兵嘿嘿一笑,说“没事”。

4 我拿出自己的半瓶酒,说:“来一口?”胡小兵还是嘿嘿笑着,接过去,咕咚灌了一大口。

我也喝了一口,胸口立即暖烘烘的。在这冰冷的城市、冰凉的大楼里,要是没有一口酒,我

怕自己会冻僵。胡小兵喝过酒,脸色通红地说:“叔,我爹的腿不行了。当初以为是小事,

可后来加重了。”我不知说什么。胡小兵又给自己灌了一口,说:“上个月我给娘打电话说给

她寄一千块的,可那天我把准备好的钱给糟蹋了。”

5 “怎么弄的?”我问。

6 “几个哥们儿在一块玩牌输掉了一半——我本来想捞点,多给家寄点的。”胡小兵通红的

脸上滚动着几滴泪珠,“现在我就剩五百了,我给娘说过要给家寄一千的。我怎么凑也得凑

够一千块。”

7 我口袋里也没有几个子儿。家里老老小小的,都张着嘴等我一个人喂呢!虽说我和胡小兵

是老乡,可挣的都是血汗钱。

8 我吞吞吐吐地说,自己口袋里没有钱了,都寄给家了。胡小兵盯着我,说:“叔,就借一

百,等发了工钱就还你!要是工头不回来,侄儿明年出来的第一张钱就还给叔!”

9 胡小兵几乎是一字一顿地说的。屋子里的人都不再乱哄哄的嚷嚷,而是把注意力都送给了

我和胡小兵。那时,屋内寂静无比,楼外是北风疯狂的尖唳。

10 我顿时感到尴尬万分。胡小兵脸上挂着的泪珠令我不忍再看。我翻了几层衣服,掏出两

张藏好的百元票子,说:“侄儿,拿上,什么时候说还钱我就不再搭理你!”我说完,有些手

足无措,夺过酒瓶一气喝干了。

11 “胡小兵,还差多少呢?”突然有人问。胡小兵哽咽着说:“三百。”

12 “既然答应过给娘寄一千的,就不能寄五百,差多少我们给你凑齐!别嫌少,拿上这五十

吧!”一只只粗糙皲裂的手伸进了口袋。一张张皱巴巴的人民币塞进了胡小兵的手里。胡小

兵流着鼻涕,不住地说着谢谢。

13我的鼻子酸酸的,出来半年我鼻子还没这么酸过。我朝窗外瞟去一眼,看见了随风飞舞

的雪花。我说,北风得了势了,把大雪也叫出来了。我在外跑了几年了,从来没见过那么大

的雪。雪片似乎把所有的大楼都塞满了。我们一屋子人都挤到窗户旁,争着看大雪。不时有

人说:“也不知道咱们家里现在下雪了没?”“咱家的雪肯定比这里的要大得多!”

14 那年,我们没有等到工头回来,就一起卷起铺盖奔向火车站了。坐在火车上,仍然看得

见窗外的雪片追逐着火车飘飞。

(作者:连俊成 摘自2011年第11期)

22.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具体含义。(4分)

⑪我抽了一口,说:“有啥事?”胡小兵嘿嘿一笑,说“没事”。

⑫胡小兵又给自己灌了一口,说:“上个月我给娘打电话说给她寄一千块的,可那天我把准备好的钱给糟蹋了。”

23.第⑨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24.按照示例,概括“我”借钱给胡小兵过程中的态度变化。(4分)

25.这篇小说也可以取名为“借钱”或“凑钱”,但作者却以“那年冬天好大雪”为题,请说

说这样拟题的用意。(4分)

三、2011宁夏中考

会跳舞的向日葵

①温暖的童年的家令我永远怀恋,家里有爸妈,两个弟弟,我特别想说说爸爸和我的故事。

②每个小孩都会惹出无数麻烦,我想我能够平平安安地成长成材真是不容易。我曾经非常淘

气。记得当时家里住在一楼,有门有窗,但是爸妈上班去了,我就定一个规定,不准从门进

出,还把门锁死了,我和弟弟进出都是走窗户,也不是好好地爬出爬进,窗户底下用各种席

子卷起来,做成地道,还有陷阱。爸爸知道后对我们“抓大放小”,说小孩都贪玩,只要我

们安全,相互友爱,诚实,其他的就包容了。

③我从认字起,爸爸就给我买书刊,我关注的第一本文学书是爸爸在阅读的《红岩》,当时

书名上的字我还识不全,就念成了“红山石”,别人都笑了,而爸爸微笑着说:“她聪明,大

概的意思并没有错。”后来我阅读了一些书,爸爸问我书里的情景,我都乐于叙述事件,描

绘人事,从来不会串起来,也从来没有表达不清的时候,爸爸总是欣喜地倾听着,然后说:

“不错。”

④有一阵我爱看有关公主的书,童话和民间故事都爱,只要里面提到公主。有一次,我忽然

想造一座临时宫殿,在里面扮成公主。这种事没法在家里做,因为弟弟们会打岔和捣乱,我

和同样想做公主的同学去我家楼上的小伙伴家,在大房间中划出一块,作为宫殿的一隅,把

阳台上的花一盆一盆搬进来,给公主赏花用,又把高背的椅子列成两队,给公主的侍女们坐,

然后在床上布置楼台亭阁。床显得太高,于是又搬木方子搭台阶。其实已经弄得初具规模了,

又想布置个荷花池,这样才多几分雅趣。千辛万苦搬来大木盆,往里放上塑胶荷叶,浇上两

大桶水时,突然发现木盆漏水了,顷刻之间,水漫开来。房间里全浸了水,走路能踩出水花。

我突发奇想,说干脆多放些水,做个龙宫内的公主。为了这宏大的目标,我们一桶一桶往里

提水,可水始终积不起来,像有个吞水怪似的。正在纳闷,就听楼下的弟弟们狂呼起来,原

来,水全渗下楼去,我们家闹起了水灾。即使这样,爸爸也只是封我为“捣蛋公主”,并没

有多说什么,他还继续给我买好看的公主书。

⑤刚进小学时,我曾很抗拒学校,觉得老师太严厉了,我喜欢无拘无束的自在生活,所以常

常从学校偷跑出来,到我家窗户下面的花园里鼓捣一些别的事,比如舀一勺蜂蜜洒在地上,

聚集起几百上千只蚂蚁,然后全部圈养起来。爸爸劝我回归学校,把那些蚂蚁都放了,说那

样它们高兴。他把这件事处理得轻描淡写。

⑥后来又有麻烦了,有一次我看到窗底下种的向日葵会跳舞——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它真的

会摇摆。我把这个发现告诉同学时,他们不仅不相信,还说我说谎,因为他们没有看到向日

葵跳舞。见同学都不理解我,我找不到认同感,又不愿意去学校。一天、两天不去以后第三

天就更不愿意去了,决定逃学。

⑦爸爸要我去学校,可我特别要面子,害怕去学校被同学嘲笑。爸爸让我一定要面对这个难

关。为了鼓励我重返学校,他想了一个办法,给我准备了两种糖,一种是给不为难我的同学

吃的,还有一种是给问我为什么不来上课的同学吃的。比如有同学问我:“你怎么不来上课

呀?”我就给他一颗糖说:“请吃糖吧。”如果他还继续问,我就再说,“请吃糖吧”,又往对

方嘴里塞一颗糖。这个办法很管用,我发现同学们问了几次后,就不再追问了。后来他们甚

至忘记我这个不好的“前科”。我用这个办法融入班级后,变得非常珍惜失而复得的学校生

活,终于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⑧爸爸这种鼓励和温和宽容的方式是适合孩子的,在成长过程中,孩子实际上是“无所不能”

的。我庆幸有个有太阳味的童年。

(文/ 秦文君有删改)

1.简要说明文章开头画线句在全文中的作用。(2分)

2.说说下面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表达作用。(3分) ①我和弟弟进出都是走窗户。

②即使这样,爸爸也只是封我为“捣蛋公主”。

③终于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3.本文写的是“爸爸和我的故事”,实际上文中对“爸爸”着墨并不多,可是“爸爸”的形

象却跃然纸上。请你说说本文是怎样来写“爸爸”的。(2分)

4.你认为“爸爸”让“我”送糖给同学吃的用意是什么?说说你的理解。(2分)

5.结尾段画线的“太阳味的童年”是什么意思?说说你的理解。(2分)

6.结合全文内容,说明文章标题“会跳舞的向日葵”的含义和作用。(2分)

四、2011广东湛江

世上最辛酸的秘密

楼下的简易房里住着父子俩,房子是临时建筑,门窗不严,屋子极破,没有床,只有两

个铺盖卷。我每次回家,都要经过这间简易房,促使我多看两眼的原因是父子俩,白天他们

去捡破烂儿,晚上回来就住在这儿,父亲四十岁的样子,儿子十多岁吧。更让人心酸的是,

他们都有残疾,走路一拐一拐的。父亲驼背,五官像挤在一起;儿子脸相却很好看,和父亲

一点也不相像,只是腿脚也不好。

他们一拐一拐地去捡破烂儿,一前一后紧挨着走。也收破烂儿,有一辆破三轮车。搬家

的时候,我把不要的东西给了他们——旧书旧报旧家具,还有一张小床。我说:“不要钱,

是我送给你们的。”他们很感动。就这样,我们认识了。

男人姓白,是从安徽过来的,因为穷,媳妇嫁过来不到两个月就跟人走了。他一个人带

着孩子来北方,靠捡破烂儿生活。

男人舍不得花一分钱,常年穿着那身破衣服,只有在过年的时候给孩子买身新的。他们

在简易房里过年,有人给他们送饺子,我送了单位里发的腊肉,他感激地说:“城里人真好。”

那天,有件事使我大吃一惊。下班回来,邻居突然对我说,老白好像有对象了。我说:“真

的啊,谁能看上他啊?”可后来,我还真看到了。

是一个也拉扯着一个孩子的女人,家在本地,有房子,打算和他一起过。老白却不愿意。

我有点纳闷儿,去问老白,老白抽着烟,一袋一袋地抽着。他说:“我不敢结婚,一是所耽

误人家,二是我得攒钱。儿子的腿要做手术,得十多万。大夫说越早做越好。我不能让他一

辈子一拐一拐的走路。我不能结婚,一结婚,负担就更重了。”

后来,我很多天没有看到老白,我总怀疑他去了外地,因为简易房拆掉了。只是可怜天

下父母心,十几万,什么时候可以攒够啊?!

再后来,我听说了一件事,眼泪当时就掉下来。

是我朋友那里出了事。朋友是做建筑的,招了一个男人,没做几天,就从楼上掉下来了,

公司要给他治病,他说:“别治我了,我都四十多岁了,赔我点钱,给我儿子做手术吧。”

公司的人不理解,也不愿意给这笔钱。男人哭着说:“求求你们,给他做手术吧,我„„我

是故意的„„出了意外就会赔钱,我想让你们给我儿子做手术,这孩子跟着我不容易;我还

想告诉你们,儿子„„儿子是我捡来的,我根本就不能生育„„”

所有人惊呆了。那个朋友哭了,他告诉公司的人,给他儿子做手术,也要救他!

孩子做了手术,手术后再也不一拐一拐地走路了,可男人仍然是一拐一拐的,父子俩依

旧捡破烂儿为生。

过年过节,父子俩就给我的朋友送点玉米山芋过去,他们知道感恩。我的朋友仍然穿梭

于生意场上,可是,他忘不了那个秘密。

老白曾说:“这个秘密我不想让儿子知道,因为儿子说是世界上最好的爹。”老白倾尽所

有爱着这个孩子,这个孩子却不知道,老白不是他的生父。

我和我的朋友都相约着要把这个秘密藏在心底,那应该是世界上最令人心酸的秘密了。

也许真正的爱就是这样:我爱你,不图一丝回报;我爱你,用我的所有,包括生命——

只要我有。

(选自《读者》2009年第9期,作者程青衣。原文有改动。)

11.文题中“世上最心酸的秘密”指的是什么?“心酸”一词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4

分)

12.文章后半部分点出儿子并不是老白亲生的,请在文章前半部分找出两处对此有暗示作用

的句子。(4分)

13.请分别说明下面两个句子在文章中的主要作用。(答本题时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标出小

题序号)(4分)

(1)房子是临时建筑,门窗不严,屋子极破,没有床,只有两个铺盖卷。

(2)他们一拐一拐地去捡破烂儿,一前一后紧挨着走。

14.文章主要写了老白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4分)

15.文中的“父亲”最能感动“我”的品质是什么?为什么“我和我的朋友都相约着要把这

个秘密藏在心底”,请简要谈谈你对此的理解。(4分)

五、2100广东茂名

窗外

李均

在语文阅读课上,班主任王老师给学生们讲岳飞小时候的故事,“在宋朝的时候呀,有

一个叫岳飞的孩子,他的家境很贫寒,念不起书。每当周围的小朋友背着书包去学堂上学时,

小岳飞就跟在后面,等学生们都进了教室之后,他就一个人站在教室窗户的外面听老师讲课。

有一次,他在外面听课的时候不小心被老师发现了。老师问明情况后,被他这股爱学习的劲

头打动了,便破格免了他的学费,允许他进教室里面听课„„”

孩子们都津津有味地听着,仿佛入迷了一般,故事讲完后好半天,教室内仍静悄悄的,

鸦雀无声。

看学生们都被故事打动了, 王老师顿了顿,微笑着问,“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们

都有什么感想,请举手发言。”

学生甲说,“条件那么艰苦,岳飞还坚持不懈地学习,他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学生乙说,“岳飞交不起学费,本可以整天玩的,但他没有,反而努力学习,他确实是

个爱学习的好孩子。”

学生丙说,“岳飞后来当上了大元帅,这和他小时候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我们也要像他

那样刻苦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

其他的孩子也都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踊跃发言,教室内的气氛十分活跃。王老师不住地

点头微笑,“恩,不错。”

正这时,教室后排靠窗的地方出现了了一阵小小的骚动,一个学生向老师报告,“老师,

你看,窗外。”

王老师循着声音望去,发现在教室后门靠窗的外面,露着一个扎着羊角辫子的小脑袋。

王老师抿了一下嘴唇,似乎有些不悦,他用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走了出去。

小女孩面色黝黑,年龄和教室内的孩子们都差不多,大约七八岁的样子,她穿着一件洗

得发白的牛仔外套,但整体看上去还是比较干净的。小女孩看到王老师出来了,有些害怕,

水汪汪的大眼睛稍微和王师的眼神对视了一下,便移开了,她低下头,手足无措地摆弄着衣

角。

王老师声音有些严厉地说,“你怎么又来了,你这样老是站在教室外面,影响很不好的,

别人还以为我是在体罚学生呢。”

小女孩低着头,单薄的身子随着 王老师音调的高低不住地哆嗦着,她一句话也不说,

仍是来回搓着衣角。

王老师看孩子可怜兮兮的样子,有些不忍,便尽量使声调和缓下来,“你们这些农民工

子女的处境我是很同情的,但我不是领导,我也无能为力呀,我上次不是跟你说了嘛,你回

去让你的父母去找找关系,会有学校接收你的。”

小女孩仍是低着头,半天才小声喃喃道,“校长对俺爹说,俺应该归那个学校,那个学校

说俺应该来这里„„”

“哦,是这样呀。” 王老师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他抬腕看了看表,离下课还有十分钟,

便有些着急,课还没上玩呢。于是,他对小女孩说,“你还是先回去吧,看,他们还都等着

上课呢,你站在这里会影响我们上课的。我知道,你是个懂事的孩子。”

小女孩的身子动了动,终于抬起了头,她眨着乌黑的大眼睛不舍地朝教室望了一眼,然

后,拉了拉肩头上破旧的书包,漫无目的地走开了。

王老师稳了稳情绪,面容平静地走进教室,请学生们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发言。

一个男孩子站起来说,“老师,刚才我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有点想不通。”

“什么问题,讲出来,大家一起探讨。” 王老师鼓励道。

男孩子看了看刚才小女孩站的地方,说,“为什么岳飞就可以被破格允许进教室学习,

而刚才那个女生就不行呢?岳飞如果生活在现在,他是不是就没有机会上学了?”说着,他

再次看了看窗外。

王老师听了,面色凝重,嘴角动了动,“这个„„”

看老师没表态,学生乙说道,“这有什么想不通的,因为岳飞是个男的呗,而她却是个

女的。”

学生甲反驳道,“不对,不对,是因为她没有岳飞穷,老师不是说,岳飞连个书包都没

有嘛,她起码就有一个。”

另一个学生站起来,模棱两可地说,“是不是因为时代不一样了,毕竟那是在宋朝。”

“胡扯!” 王老师发怒了。他似乎想说些什么,但这时,下课铃声响了,“铃铃铃„„”

王老师环视了一下教室,把已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他只说了两个字,“下课。”然后,

突然想到了些什么似的,便大步朝校长办公室走去。

(选自《2010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请简要简述小说的主要情节。(4分)

答:

21.小说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刻画王老师?你认为王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5分)

答:

22.小说以“窗外”为题目,有何含意?(4分)

答:

23.小说以王老师“突然想到了些什么似的,便大步朝校长办公室走去”作结尾,这样写在

表现主题和小说结构方面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5分)

答:

六 2011三明

轻 放

安宁

1走廊里的声控灯,很早以前就坏了。每次走到门口,同租三室一厅的几个人,都会习惯性

地叹口气,在黑暗中摸索着将门打开,又重重地关上,似乎想要以此发泄对那一脸晦暗的廊

灯的愤恨。其实,楼下的小卖部里,摆设了各种各样的灯泡,而且价格低廉到不过是坐一站

公交车的价格,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谁都没有想起,在买泡面的时候,顺手捎带一个灯

泡上来。

2父亲过来看我,走到门口,看见我费力地用手机里微弱的光线照明,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

说声稍等,便下了楼。不过是几分钟的工夫,他便拿了一个灯泡上来,一声不响地安好。然

后,他轻轻一击掌,昔日暗淡无光的走廊,瞬间便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我站在门口,看父

亲脸上淡然的微笑,便说,你可真是光明使者呢,你一来,这灯就好了。

3父亲却扭过身来,正对着我,说,其实路过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光明使者,不过是一块

五毛钱的灯泡,顺手就捎过来了,何必每次总是叹气世风日下,自己却始终不去动手呢?

4我笑,可不是人人都像您这样乐于助人,况且,这还是租来的房子,这走廊,也属于公共

的区域,不只我们这一层,楼上的人也都要从此经过呢。

5父亲没吱声,只拿起身边的扫帚,边一层层地扫着楼梯上丢掉的烟头、纸屑、菜叶,边哼

起他惯唱的京剧。有人从他身边经过,他便停下来打扫,将身子朝楼梯一侧,又朝来人笑着

点一点头,表示让对方先行。而路人总是诧异地看父亲一眼,又微微地停一下,这才在父亲

的笑意里,慌乱地点一下头,匆匆离去。那脚步的失措,看上去有些逃的意思,似乎,他遇

到的是一个神经稍稍有点错乱的老人。

6我在晚饭的时候,便抱怨于他,说何必对陌生人这样殷勤,他们指不定在心里觉得你有毛

病呢。父亲呷下一口酒,道,我管不着别人心里怎么想,但我开心就可以啊,况且,我就不

信你给别人微笑,他还能泼你一盆冷水不成?所谓寻开心,就是这样,你自己不去主动找,

它还会自登家门?

7几日后,翻起帐本,突然想起一个借钱的熟人,彼时他信誓旦旦,说三个月后肯定一分不

少地全都打到我的帐户里来,可是又过去两个月了,他不仅没有打钱,连一个解释的电话都

没有。气愤之下,我抄起电话便要质问熟人。父亲得知后将我拦住,说,钱既然已经借出去

了,就不必再催了。我不解,说,难道就让这笔钱这样白白地给他了不成?这样不守信用的

人,你又何必跟他客气?

8父亲一声不响地拿过我的帐本,将我记下的还款日期一栏啪的一道线勾掉,这才说,何时

你将心里那个还款的日期,也一并改成无期限的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气愤了;假如人家

忙得忘记了,你过去一通责问,那岂不是彼此坏了感情?一笔钱丢掉不要紧,连带地连一个

朋友也给弄丢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9我依然心里憋闷,说,可是我觉得这个人根本就是故意忘记的,我刚刚听说他借过别人的

钱,每次别人一催,他就推说下个月还,结果是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丝毫要还的迹象。

10父亲依然不紧不慢地喝一口茶,道,如果他真是一个常占便宜的人,那你这钱,丢了也没有关系,能够用钱测出一个人的深浅,并在以后的路上,尽可能地远离这样的人,不是更好吗?况且,如果他不打算还你,你再怎样地催促,也是得不到这笔钱的,不如心中先放下,这样轻松的是你,而他,则会在你的安静里,心里有小小的失落与不安。

11隔着十几年的光阴看过去,我第一次发觉,硕士毕业的我,从书本中得到的那些东西,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原来是如此的苍白且无力。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

(选自《青年文摘》2010年第14期)

21.文章写了父亲哪三件事?请简要概括。(6分)

(1)

(2)

(3)

23. 联系全文,认真品读第(11)段,回答下面问题。(6分)

(1)为什么说硕士毕业的“我”“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2)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24.欠债还钱,本是天经地义。父亲却劝“我”不必催促,你认同父亲的这种做法吗?说说你的看法。字数在80字以内。(6分)

七、2011福建泉州

故乡滋味

凸凹

这是8年前的旧事。那年,刚刚过完40岁的生日,突然生出一种莫名的思乡之情。这

种感情很强烈,近乎一种烧燎,若不回故乡住上一段日子,心里难以平静下来。

于是我回了一趟老家。

到了母亲的老宅院,推开那一道柴门,母亲“哦”了一声,显出意外的喜悦,眼睛潮潮

地红起来。走近母亲身边,觉得母亲很矮小,依旧是粗布衣裤,与那道柴门一个色调。多少年了,故乡仍带着那种逼人的质朴。我心里很温暖,觉得自己就是为这质朴而来。

母亲烧起柴草,煮了几穗青玉米。柴草很干,火烧得热烈。

“住几天吗?”母亲问。

我说:“当然要住几天,陪您唠一唠近20年来不曾细唠的家常。”

母亲笑一笑:“你已是老家雀了,只有老家雀才知道回窝哩。”在母亲的感觉里,我居然

跟她一样老了。

青玉米煮熟了,剥了玉米的苞衣,米粒很黄。一粒一粒剥着吃,很绵软,香得和奶一样。

母亲同我一起剥玉米吃。炉膛的余火闪着黄黄的光。

我一下子找到了故乡的感觉,即黄色的温暖。

晚上,母亲问:“你到哪儿睡呢?娘就这一条土炕。”

我说:“除了娘的土炕,我哪儿都不去。”

躺在土炕上,感到这土炕就是久违了的母亲的胸怀。母亲就是在这土炕上生我的,揭开

席子,肯定还能闻到老炕土上胎衣的味道。而今,母亲的儿子大了,自己也老了,却依然睡

着这条土炕。土炕是故乡永恒的岁月、不变的情结吗?

这一夜,母亲睡不着,她的儿子也睡不着。母亲很想对儿子说些什么,儿子也想对母亲

说些什么,却都不知道从何说起,只能清晰地听到对方的呼吸。

其实,岁月已使母子很隔膜了,却仍爱着,像呼吸,虽然有时感觉不到,却须臾不曾停

止。

天亮了,我却酣然地睡沉了。睡醒来,小饭桌早已放在身边。“酒给你温好了,喝几盅

吧。”母亲安然说道。

饭桌中央,果然就是那把几代人用过的黄泥酒壶。

说温酒,其实是把罐中的老酒舀到壶里去。母亲给祖父舀酒,给父亲舀酒,如今,又给

她的儿子舀酒,那么,在她眼里,儿子是条有分量的汉子了。

在老家的日子,我彻底让自己放松了。每天起得很迟,睡到日上三竿。母亲从不叫醒我,

开心地放任她的儿子。

“快把娘的儿子宠坏了。”我跟母亲开玩笑。

“还能宠几天呢?世道上,除了娘宠儿子,还有谁宠呢?” 听了娘的话,我心中竟生出一丝莫名的酸楚。媳妇好,爱情的后面是温柔的束缚;儿

子好,伦常会把一副叫责任的担子不由分说地让你担下去;朋友好,友谊时时提醒你要保持

一种无奈的却是必须的心灵对等„„这一切,都美丽而忧伤,美得让人感到有些累。

吃过母亲的早酒,便是走走儿时的路,爬爬儿时的山„„

路依旧,山依旧,我的感觉却大不一样了。

儿时高高的曾绊得我摔破了膝的石阶,已显得很矮很矮。

儿时深深地看一眼都眩晕的水井,也显得很浅很浅。

山路曲折悠长,我却走来走去,又走回原处。

折回母亲的柴门,看到柴门下的母亲,霜雪已浸染了大片发际。

我不禁低沉地吟了一声:“哎,故乡。”

晚上,盘腿坐在母亲的土炕上,在小饭桌上摊了几页纸,想随便写些什么。笔落下去,

却写出了这么几行字:

故乡,就像母亲的手掌,虽温暖,却很小很窄。它遮不了风雨,挡不住光阴,给你的只

是一些缠绵的回忆„„

写到这里,我抬头看一眼熟睡的母亲,想到明天就要走了,泪水不禁热热地流下来。

(摘自《人民日报》2010年10月20日)

13.揣摩品味语言。(6分)

⑪“故乡滋味”中“滋味”的含义是什么?(2分)

⑫请结合上下文说说文中划线句中“酸楚”所包含的情感。(4分)

14.文章重点叙写“我”回故乡后的哪几件事?(8分)

15.根据文意,简要描述“我”眼中的“母亲”和我所见的故乡。(4分)

“母亲”:

故乡:

16.说说你所感受到的作者对故乡的深情。(4分)

17.文题为“故乡滋味”,而内容以写“母亲”为主,作者是如何将“母亲”与故乡有机地

联系在一起的?(3分)

八、2011宁德

米粽之忆

雷抒雁

1一想到端午节就要到了,心里就不免浸淫出一些温馨的情绪来,一整夜一整夜都会沉

进回忆里,想的都是家乡和儿时的那些事情。

2想得最多的,自然是母亲。端午的先几天,母亲便赶夜给我做红布肚兜。又一针针用

五彩丝线在那红布上刺绣一些蛤蟆、蜈蚣、蜘蛛,以及蛇蝎之类的小动物。那时,并不知绣

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只是觉得五颜六色,绣得好看;妈妈那时年轻,手巧眼也明亮,一边绣

着一边还低声唱着歌儿,我只是趴在一旁,不眨眼地看着,一声不吱地听着。

3接着是包粽子。早一个月,妈妈就到远处的苇塘里打下一把把宽宽的苇叶,阴干在屋

子里。又从路旁的马兰草上剪下一根根长长的草叶。红枣大米红红白白,泡在瓷盆里;包粽

时,便一张张捋平苇叶,包上糯米和红枣,菱形的粽子包好之后,再抽出泡在水里的马兰草

叶,一头用牙咬住,用另一头去捆那米粽。那时,妈妈年轻,手脚灵活,干什么活儿都利索。

4端午的头天晚上,开始煮粽子。只一阵时间,满屋里都是米的清香,枣的清香,以及

苇叶、马兰草甜丝丝的青草香。从米粽一下锅,我就像只小苍蝇,总围着锅台转,怎么也轰

不走。妈妈说:睡觉去吧,粽子得煮一夜,明早吃才香哩!我说:不睡,我不困么。

5咕咕嘟嘟,粽子在锅里快乐唱歌;经不住这歌声和香味的催促,我的眼皮便开始打架。

不知什么时候被母亲抱到炕上,一睁眼,却天亮了。枕头边,是母亲放在碗里的一只粽子,

香喷喷的味道,直往鼻子里钻,也不管没有洗手洗脸,端起碗就吃。我想我这一生再也没吃

过那么香的粽子,妈妈包的粽子。

6这时,父亲已站在门前,手里握着一把镰刀,要到野外割艾草去。我便三下五除二,

穿衣登鞋,要跟父亲“趟露水”去。

7端午时节,已是仲夏季节,草木茂盛,到处是浓密的树叶,高深的青草。鸟儿藏在树

林深处,不管有没有人走过,依旧长一声短一声地鸣叫。麦子已一片一片黄熟,心急的人家

已开始开镰收割了。在阡陌上行走,不一会露水就打湿了鞋袜,打湿了裤脚。不管!那时,

父亲在前边割艾草,闻着那带着苦味的草香,我便想起妈妈给爷爷熬药的味道来。

8一大捆艾草,父亲选了一些插在门楣上;剩余的,爷爷会把它拧成草绳。夏夜蚊子多,

点燃草绳,闻着苦艾燃烧的味道,蚊子就不敢飞过来了。

9唉,一说到这些事,我就忍不住想掉眼泪。全是60年以前的事了。我的爷爷,那个

默默劳作一生的人,1962年就去世了;我的父亲去世25年了,而母亲离开我也已近10年

了。端午节其实也是个祭祀的节日,写这篇小文,想想那些逝去的亲人,也应算是一个纪念

吧。

10我面前现在正放着几个米粽,是从超市购来的。我不想急急忙忙打开它,那形状使

我想起既往的端午节,想起永远不会再有的妈妈给我煮的红枣米粽,香喷喷的,让人止不住要落泪„„ (选自2010年06月12日《今晚报》,有删除)

10.文题“米粽之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11.文中作者围绕“米粽”回忆了哪几件往事?(4分)

12.本文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请你联系上下文,品析文中划线句子。(3分)

咕咕嘟嘟,粽子在锅里快乐唱歌。

13.读完全文,说说你对文章第10段“让人止不住要落泪”这句话的理解。(4分)

14.请结合文中的语句分析母亲的特点。(4分)

九、2011福建南平

爱输给爱

握着录取通知书时,她迷茫了。一贫如洗的家要供一个大学生是何等艰难,何况,她还

有一个刚上高中的弟弟。

到家的时候,饭菜刚刚摆上饭桌,母亲还在厨房里忙碌,弟弟跟着父亲刚从地里做活回

来,正在洗脸。

A她摸了摸口袋里的通知书,没有拿出来。进了厨房,她让母亲歇着,她来做。灶上的

鸡汤正“咕噜、咕噜”地翻腾着。她的眼泪险些流下来,上次父亲生病的时候都没舍得把这

只鸡杀了,今天是她的生日。

她刚端起碗,便响起了敲门声。开了门,她有些惊讶:“小舅,您咋来了?”她的惊讶。

是因为小舅手里提着一盒生日蛋糕。小舅还未回答,弟弟抢过了话头:“小舅,您太偏心了,

姐姐的生日您记得,我的就忘记了。”母亲忙说:“你这孩子,你小舅一身的灰尘,赶了那么

远的路,快让你小舅歇歇。”弟弟吐了下舌头,不再说话。

她说:“小弟,好好读书,等你考上大学那天,姐姐也买蛋糕给你。”

她说的是真心话,弟弟人乖,空闲的时候从没出去玩过,总是尽力地帮助家里做事。因

为要干地里的农活,耽误了不少学习,弟弟的学习成绩一般,如果弟弟再努力些,将来还是

有希望上大学的。

她不由自主地摸了下口袋里的通如书,进门之前她就想好了,等秋收后,就出门打工。

至于通知书,就让它成为一个永久的秘密吧。

一家人东一句,西一句地聊着。弟弟听说小舅在省城里做小生意已经好几年了,就若有

所思地问:“小舅,那里生意好做吗?”小舅嘿嘿一笑说:“你小舅我啊,还算小有成就,这

些年省吃俭用,在郊区买了一套二手房呢。”

B“真的吗?”弟弟眼睛睁得大大的,顿了顿又说,“那明天我去你家看看,我还没去过

省城呢。”

母亲用筷子敲了一下弟弟的碗,说:“你这孩子,就没想留你小舅多住几天吗?”父亲赶

紧夹菜给小舅,说别跟小孩—般见识,还不懂事呢。

小舅嘿嘿地笑着说:“我这个小外甥,我还不了解吗?跟我小时候一个样呢。”

她又想起小时候,有一次父亲实在太疲倦了,耕地的时候,说是想休息一下,坐在地里

竟睡着了。老黄牛挣脱了犁头的缰绳,将邻地的小麦吃了一大片。憨厚的父亲醒来一看,不

知所措,得知此事的弟弟听了,二话不说,转身跑到麦子主人家里认了错,给父亲保住了面

子。

第二天,小舅真的要走,弟弟也真的要一同去,还带了些衣服,说乘着暑假,要好好在

省城玩几天。母亲嘱咐她说,你小舅地形不熟,你送他们到车站吧。

列车缓缓开动的时候,弟弟向她扔下一个纸团。她心里一怔,急忙捡起来打开,弟弟的

笔迹赫然入目:

姐姐,原谅我和小舅合伙欺骗了你,以你对我的疼爱,没有小舅的配合,我恐怕踏不出

那个家门。作为村子里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女大学生,村长已经给家里报了喜,弟弟为

你高兴。弟弟不是读书的料,我和小舅去省城打工了,从今以后,你的一切开支,就由我来

承担。

月台上,一个女孩,蹲下身双手抱头,泣不成声„„

(选自2010年第3期《天池小小说》)

18.本文记叙了—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19.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弟弟是个怎样的人。(分析其中两点即可)(6分)

20.文章的语言朴实真挚,有表现力,请从文中画线的句子任选一处品味。(4分)

21.文章的结尾写到:“月台上,—个女孩,蹲下身双手抱头,泣不成声„„”请你发挥想

象,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描写她此时的心理活动。(4分)

十、2011安徽芜湖

窗前的母亲

(1)在家里,母亲最爱呆的地方就是窗前。

(2)自从搬进楼房,母亲就很少下楼,我们都嘱咐她,她自己也格外注意:楼层高、楼梯

陡,自己老了,如果磕着碰着就会给孩子添麻烦。每天我们在家的时候,她和我们一起忙家

务,手脚不拾闲儿;我们一上班,孩子一上学,家里只剩下她一个人时,大部分时间,她就

呆在窗前。

(3)那时,母亲的房间,一张床紧靠着窗子,那扇朝南的窗子很大,几乎占了一面墙,母

亲坐在床上,靠着被子,窗前的一切就一览无余。阳光总是那样灿烂,透过窗子照得母亲全

身暖洋洋的,母亲就像向日葵似的特别爱追着太阳烤,让身子有暖烘烘的感觉。有时候,不

知不觉她就依着被子上睡着了。一个盹打过来,睁开眼睛,她会接着望窗外。

(4)窗外有一条还没有完全修好的马路,马路对面是一片工地,恐龙似的脚手架簇拥着正

在盖起的楼房,a切割着那片湛蓝湛蓝的天空,遮挡了远处的视线。由于马路没有完全修好,

来往的车辆不多,人也很少,窗前大部分时间是安静的,只有太阳在悄悄地移动,从窗子这

边移到另一边,然后移到窗后面,留给母亲一片阴凉。

(5)我们回家,只要走到楼前,抬头望一下那扇窗子,就能看见母亲的身影。窗子开着的

时候,母亲花白的头发会迎风摆动,窗框就像恰到好处的画框。等我们爬上楼梯,还没掏出

钥匙,门已经开了,母亲站在门口。不用说,我们从楼下看见母亲时,母亲也看见了我们。

那时候,我们永远不怕忘记带房门钥匙,有母亲在窗前守候着,门后面总会有一张温暖的脸

庞。有时候我们晚上很晚才回家,楼下已经黑乎乎一片了,窗前的母亲也能看见我们。其实,

母亲早就老眼昏花,不过是凭感觉而已,可她的感觉从来都是十拿九稳,她总是那样及时地

出现在家门的后面,替我们早早地打开门。

(6)母亲最大的乐趣,是对我们讲她这一天在窗前看见的新闻。她会告诉我们,今天马路

上开过来的汽车比往常多了几辆;今天对面的路边卸下好多的沙子;今天咱们这边的马路边

栽了小树苗;今天她的小孙子放学和同学一前一后追赶着,像一阵风似的;今天还有几只麻

雀落在咱家的窗台上„„都是些平淡无奇的小事,但她有枣子一棍子,没枣子一棒子地讲起

来时津津有味。

(7)母亲不爱看电视,总说她看不懂那玩意儿,但她看得懂窗前这一切,这一切都像是放

电影似的,演着重复的和不重复的琐琐碎碎的故事,沟通着她和外界的联系。有时候,望着

窗前的一切,她会生出一些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联想,大多是些陈年往事,不过是过去住平

房时的陈芝麻烂谷子,就是沉淀在农村老家时,她年轻的回忆。听母亲讲述那些八竿子都打

不到一起的事情,让我感到岁月的流逝,人生的沧桑就是这样在她的眼睛里和窗前闪现着。

有时候,我偶尔会想,要是把母亲的这些都写下来,那才是真正的意识流呢。

(8)母亲在这座新楼里一共住了五年。母亲去世后,好长一段时间,我出门总是忘记带钥

匙,而每一次回家走到楼下的时候,我也总是习惯地望望楼上的那扇窗,b可那空荡荡的窗

像是没有画幅的镜框,像是没有了牙齿的瘪嘴。这时,我才明白那五年里窗前母亲的身影对

我们是那么的珍贵而温馨,才明白窗前有母亲的回忆,也有我们的回忆。

(9)当然,更明白了:只要母亲在,家里的窗前就会有母亲的身影。那是每个家庭里无声

却最动人的一幅画。(作者肖复兴,原文有改动)

13.文章第(6)段说母亲最大的乐趣,是对子女讲她这一天在窗前看见的“新闻”,又说那

是“都是些平淡无奇的小事”,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

14.揣摩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然后回答问题。(6分)

(1)体味a句中“切割”一词所包含的人物的思想感情。

答:

(2)b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它的表达效果。

答:

15.第(9)段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3分)

答:

16.文章开篇说“在家里,母亲最爱呆的地方就是窗前”,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中的原因。(6

分)

答:

一、

12、灯塔再次亮起的火光,也指人的爱心、真情所闪烁的人性之光

13、写出了科林心事重重,或答担忧父亲

14、"明亮的蜡烛表示我们的家和心扉向陌生人敞开",或答"在平安夜,一盏烛光意味着一个陌生人会受到欢迎"

15、询问达非重新点亮灯塔的方法;得到答案后,挨家挨户收集煤油;不断地向灯塔运送煤油。

16、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或答环境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火光照向大海的深处,给大海上迷航的船只指明方向。

17、聪明、懂事能干、有主见、做事执著、果断、关心亲人、爱父亲。

18、结构上,照应开头;内容上,深化中心,表达了科林通过自己的努力,并在大家的帮助下,终于迎回父亲的喜悦、兴奋之情。

二、

22.(1)用笑掩饰心事重重,欲言又止的心情(1分);不好意思把借钱的事说出口(1分)。

(2)胡小兵本想和别人玩牌赢钱寄回家(1分),没想到却输掉了五百元(1分)

23.这是一处环境描写或景物描写(1分),用室内的寂静与窗外的北风怒号,反衬出“我”在借与不借之间的矛盾心情。(1分)。

24.自家困难,爱莫能助——态度尴尬,举棋不定——下定决心,慷慨解囊

25.①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天气状况,构成故事特有的环境氛围;②喻指农民工生活的困苦艰辛;③反衬出农民工兄弟在艰辛中互帮互助的温暖。(注:第①②点只要答对其中之一就可得2分。第③必须答对才得2分)

三、1.围绕"自豪、赞美、感激、怀念"等方面来回答。示例:表达了作者对爸爸能给自己一个充满爱的快乐童年的感激之情,以及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2.①突出我和弟弟的调皮。

②在这里指"爸爸从轻处理了此事"或"爸爸没有责罚我"。

③说明爸爸爱的教育对我的促进作用。

(共4分,修辞手法1分,评析2分,语言表达1分)

3.虽然作者没有用大量笔墨浓妆重彩的突出爸爸但是没意见事情都有着爸爸的影子如:(1)我和弟弟走窗户,爸爸包容我们。(2)爸爸鼓励我读书。(3)我扮公主闯了祸,爸爸宽容我。(4)爸爸劝我放了蚂蚁回归学校。(5)爸爸鼓励逃学的我重返学校。这样使爸爸的形象更加生动丰富。

4.让我体会到和同学伙伴分享的乐趣,分享中包容,分享中谅解。

5.围绕"新颖、形象、引起读者阅读兴趣、有文学色彩、有想象力、有象征意义、突出童年生活的特点、更能表现出作者对童年的怀念"等方面来回答。

6.向日葵的生长离不开太阳的引导,这正如文中我的成长离不开父亲的引导一样,所以以“会跳舞的向日葵”为题就解释了这个意义。

四、

11.①老白倾尽所有爱着他的儿子,儿子却不知道,老白不是他生父。②同情、敬重。

12.①父亲驼背,五官像挤在一起;儿子脸相却很好看,和父亲一点也不相像。②因为穷,媳妇嫁过来不到两个月就跟人走了。

13.(1)突出老白父子俩生活极其贫困、艰难。(2)这是动作描写,突出老白父子俩相依为命,感情深厚,为下文写老白牺牲自己为儿子争取手术机会埋下铺垫。

14.①为了给儿子攒钱,老白不敢再婚。②老白故意摔伤,牺牲自己,为儿子争取手术的机会。

15.①儿子不是亲生的,但老白愿意为其牺牲所有,这是一种真正伟大无私的爱。②老白不想这个秘密让儿子知道,“我和朋友”非常敬重老白,尊重老白的想法;这个秘密凝系着老白父子俩之间的深情,只有“藏在心底”,才能不对老白父子俩造成伤害。(意近即可)

五、

20.(4分)王老师上阅读课,给学生讲岳飞的故事;学生报告发现教室的窗外站着一位听课的小女孩,王老师劝走了窗外听课的小女孩;学生对岳飞可以被破格读书,而窗外的女生不允许走进教室学习提出了疑问;王老师走向校长办公室,向校长报告和交涉。(每点各1分,符合大意即可)

21.(5分)语言、动作描写(答“神态”也行);王老师是一位专心教学、爱护学生,富有同情心(通情达理),有责任感和正义感(或正直、有良知)的老师。(描写方法2分,人物形象3分)

22.(4分)一是交代了本文的主要事件和特定环境;一位小女孩站在窗外听课;二是“窗外”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现在还有一些农民工的子女被拒绝在教室的窗外,指出了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问题。

23.(5分)答案要点:结尾处写到王老师“突然想到了些什么似的,便大步朝校长办公室走去”,结尾句向人揭示,像王老师一样具有正直和良知的人,使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问题有了解决的契机,提升了文章主题(或:使小说主题得到升华)。(2分)

本结尾句是小说的结局,该结尾给读者更在的想象空间,(或:造成悬念),使情节的发展变得合情合理;同时,王老师“突然想到了些什么似的”,为前文“岳飞可以破格入学读书”的伏笔作了呼应,前后照应,这样,全文结构更为完整和严谨。(3分)

六、

21.(6分)(1)父亲为公共走廊换灯泡;(2)父亲打扫公共楼梯,并主动与陌生人点头微笑;(3)父亲劝我不要催促朋友还钱。(每点2分,意对即可)

23.(6分)(1)虽然“我”受过高等教育,但自私冷漠、计较得失,与父亲的助人为乐、友善待人、重义轻财相比,人格上显得苍白无力。(3分,意对即可)

(2)比喻或对比;(1分)化解矛盾不能用偏激的方式解决,而应该用真诚、宽容、友善的方式对待。(2分,意对即可)

24.(6分)

看法一:认同。理由如:友情比金钱更重要;钱能测出一个人的品行优劣;钱能测出真假朋友。

看法二:不认同。理由如:人要守信用,不能纵容欠钱不还的不诚信行为,否则会损害社会的良序约俗。 (观点1分,理由充分3分,语句通顺2分)

七、

13.(6分)(1)质朴、温暖的感觉。(2分)

(2)①为母亲年老,我受宠的日子越来越少而伤感。②为我与母亲相处的时日太短而愧疚。③体会到相对于母爱,“爱情”“伦常”“友谊”却美丽而忧伤。(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14.(8分)(1)和母亲一起剥玉米吃。(2)和母亲同睡一条土炕。(3)喝母亲为我温的早酒。(4)重走故乡的山路。

15.(4分)母亲变得衰老、矮小,但依然质朴,仍是那样的慈祥、善良。故乡仍带着质朴,单路依旧,山

依旧,仿佛都没有什么变化。

16.(4分)①人到中年,仍有思乡的冲动,而且感情很强烈。②回到故乡,始终感到故乡的温暖。③虽然故乡依旧没有变化,但对故乡仍深深的依恋之情。(答出其中两点,意思对即可)

17.(3分)示例:①借写母亲给我的爱,含蓄地表现故乡对我的情。②借我对母亲的依恋,表现对故乡的依恋。③故乡就像母亲一样,给我滋养,给我温暖。④故土难离,就像我对母亲的情感一样,即使身处异乡也难于割舍。(能说清楚其中一点,意思对即可)

八、

10.概括了文章所叙之事,标明文章行文线索。

11.家乡包粽插艾的端午习俗及端午节的来历。

12.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米粽在锅里头跳跃的情形,表达了作者对米粽的热切期待。

13.表达了“我”对端午节和母亲的怀念之情。

14.母亲是个勤劳、能干的人,她手巧,干什么活儿都利索。她爱她的儿子,赶夜给我做红布肚兜,在一针一线中融入了浓浓的母爱。

九、

18.示例:一位家境贫穷的女孩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供弟弟读书决定放弃,就在此时弟弟也决定放弃学业和舅舅一起打工支持姐姐读书。

19.①聪明勤学懂事知道体谅父母,小小年纪就知道关爱家人,处理问题。②勤劳善良,常常帮家里干活,甚至耽误学习也无怨言,爱护父母、姐姐主动放弃自己的学业打工挣钱供姐姐读书更显示其责任感。

20.A:“她”的这一举动充分显示了女孩的善良懂事知道体谅父母,为家人着想宁愿舍弃自己的前途来无私支持弟弟。

B:弟弟知道直接告诉姐姐自己的打算姐姐必定会坚决反对,就有意回避这个问题,假装对省城好奇,以便顺利和舅舅出去打工来支持姐姐读书,可见弟弟的细心对姐姐和父母的关心爱护。

21.我是多么傻啊!弟弟明明早就打算放弃学业和舅舅打工来让我读书。我是多么幸福啊!有这么好的弟弟、父母,他们都在关爱着我,我要好好读书将来汇报他们。

十、

13.不矛盾。“新闻”是从母亲的角度来说的,“平淡无奇的小事”是从子女的角度来说的。母亲成天站在窗前,所见所闻非常有限,所以在子女看来是平淡无奇的小事,在母亲看来就是新闻了。这样写,突出了母亲生活的单调、寂寞。

14.(1)表现出了人物面对窗外自然风景被新建的楼房破坏和遮蔽的无奈、痛苦之情。(2)比喻。生动形象地将失去母亲的窗比作没有画幅的镜框和没有牙齿的瘪嘴,突出了母亲在子女心中的重要地位,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追忆和思念。

15.收束全文,点明主旨,深化文意。

16.(1)因为母亲不能下楼,她对外界的感知就是通过“窗”,“窗”是联系母亲和外界的纽带。(2)“窗”是母亲目送子女出去、盼望子女归来的地方,“窗”是联系母亲和子女的纽带。(3)“窗”还连接着母亲的现在和过去,窗前的一切,会使她联想起一些陈年往事。


相关文章

  • 初一语文习题讲评课教案
  • 习题讲评课教案 常乐镇初中 焦 敏 一. 激情导入 师:第一次见面,送你们一份见面礼--三句话. 第一句:"我很棒!"(送给你自己) 第二句:"我真的很棒!"(也送给你的同伴.把手搭在你同伴的的肩上说 ...查看


  • 名著阅读[朝花夕拾]练习题_初中语文
  • 名著阅读<朝花夕拾>练习题 2008-12-18 16:50阅读: 名著阅读<朝花夕拾>练习题 一.填空 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 篇.目前,我们学过其中的< > ...查看


  • 初中语文读本议论文阅读习题集播种真心
  • 播种真心 王春 很久以前,一位乡村教师因为工作变动,离开执教的小学已经8年.8年,那所小学的一切在记忆里都已模糊了.但8年后的一天,一位青年突然出现在这位老师的面前.老师已认不出青年,而青年费尽周折找到这位启蒙老师,只是为了请他信任的老师帮 ...查看


  • 初三下学期学习计划
  • 初三下学期学习计划 要有方法和功夫.有重点,由于各个科分数都一样,数学多考一分和政治多考一分是一样的.重点放在数学,物理,化学,政治和历史地理历史等,英语和语文再课堂上要紧跟老师的节奏复习,保证复习好是第一,其次以后有更多的时间复习立刻,象 ...查看


  •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2精选
  •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技巧 (含练习) 注意:本文为个人见解,切勿"按部就班" 1. 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 ...查看


  • 初中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题-2
  • 七年级语文试题 命题人:江苏邳州市教研室 孟凡军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得分 阅卷人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擎天(qínɡ) 枯涸(hé ) 炫耀(xuàn) 爵士( jué ...查看


  • 初中一年级语文上册
  • 与"初中一年级语文上册"相关的推广 一年级语文学习,题不会做?学而思网校来帮你! 思维培养,第一讲免费,与100万学生一起学习!提供海量习题集,复习直播课,立即免费注册! http://www.xueersi.com 初 ...查看


  • Acqeavt语文教师考试题库
  •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 --泰戈尔 009年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学科试卷及答案.doc 题库 09年初中语文教师业务理论 ...查看


  • 中考语文魔法训练
  • 一.复习理念 1.明确学科特点,淡化教材 语文学科知识系统性不强,知识间的联系不紧,各知识基本上可独立成块.各块知识的考查又重在对能力的考查,纯课本上的东西比较少,联系生活.时代却很紧,故宜淡化教材,多向生活中延伸. 2.紧扣考纲,落实基础 ...查看


  • 中考语文复习经验交流稿doc
  • 中考语文复习经验交流稿 逸 夫 中 学 沈 兰 大家好!我是逸夫中学的老师沈兰,非常荣幸能够坐在这里和大 家一起交流中考语文复习的工作,今天要跟大家交流的谈不上什么经验,只能算是我们学校在中考语文复习备考中的一些具体做法的汇报. 一.思想上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