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论文: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摘要:会计信息失真可分为三类:合法性失真(政策性失真)、技术差错和故意舞弊。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来看,仅仅由客观因素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危害性相对较小,属于纯理论问题。更值得关注的是由主观因素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这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一)会计人员独立性不够、素质不高
会计人员作为企业的职工,直接接受企业领导的管理。其升迁奖惩甚至在会计岗位、在企业去留都由企业领导控制,企业会计人员缺少执行会计监督所必须的独立性。期刊之家—论文快速发表的绿色通道,欢迎扣扣在线咨询2863623720就目前劳动市场供过于求,现行企业制度改革,减员增效、以及每年新增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对企业员工来说压力甚大,而作为他们一部分的会计人员不能不考虑经济利益和下岗问题。不能不听从企业领导旨意,从而无法履行会计监督这一职能。“数字出官”、“官出数字”造成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会计人员职业素养是会计人员学识、经验、能力和道德水准等诸方面因素的综合反映。会计人员职业素养不高、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直接导致产生低质量的会计信息质量。
(二)偷逃应负担的税费
国家为了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制定了许多政策、规定,如贷款通则、房产税、增值税制度等。在遵守国家法律前提下,通过合法经营获取尽可能大的收益是值得称赞的。但有的企业却不是这样,他们大钻政策空子,利用会计人员采取不正当手段、做假账、做两套账等,增大费用,少计甚至不计收入,偷逃应上缴的国家税费,如购销差价计入收入帐等,造成企业收入虚减,费用虚增,利润虚减,透漏国家流转税和所得税,造成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
(三)公司治理结构不够完善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有的企业并未按《公司法》规定设立监事会、内部审计机构,监事会的组成成员、业务素质、隶属关系、职权等不够。内部审计机构或独立性不够或人员配备不力,从而使企业领导权利不能得到有效的制约。由此造成企业领导为完成其业绩,达到其私利而操纵会计,制造虚假会计信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一)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会计管理体制
从我国计划经济的会计统管制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会计人员双重身份制的间接管理,从目前的会计委派制的弊端到借鉴国外较科学的符合会计本质的会计管理制度。我个人认为,我国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应该是间接管理模式,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会计监督体系,会计信息监管体系,强化法制监督、社会监督、政府监督。再次实行会计人员职业化、行业自律。
(二)保证审计公正性,加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
由于注册会计师审计公正性不够,使众多会计舞弊成功,造成广大股民和利益相关者的巨大损失。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公正性的现状不容乐观。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公正性的因素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因此要确保注册会计师审计公正性和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这是保证注册会计师
(三)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改进政府审计,加强对会计信息失真的监督,加强立法和执法力度,促使会计行为法制化、规范化。改革企业经营者的管理模式,建立经理(代理人)市场,形成合理的价值补偿制度,形成公平竞争机制,提高经理的水平。强化企业内部监督,更多论文参考资料,请登录期刊之家网查询,或扣扣在线咨询.监督、规范企业经营者的行为,制约、防范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同时建立健全会计信息质量监督体系,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建立会计人才市
场,建立会计职业联盟,实行会计人员行业自律。最后还可以通过采用通货膨胀会计、物价变动会计等,防止和治理因通货膨胀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
三、结束语
会计信息失真,有人认为它是会计报表所反映的数据不是通过正当的会计核算程序计算出来的,而是某些人的主观期望值,例如人们常说的厂长利润、书记成本等。从修改后的《会计法》来看,会计信息失真应包括:会计资料的不合法、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四个方面,因此,企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建立会计信息质量责任落实制度,落实会计信息低劣化的责任主体,并针对责任主体的性质确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是提高会计信息最终质量的根本前提。 参考文献
[1]李红梅.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1)
[2]张广维.关于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1,(1): 95-96
[3]李连.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原因及对策的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1):76-77
会计论文: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摘要:会计信息失真可分为三类:合法性失真(政策性失真)、技术差错和故意舞弊。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来看,仅仅由客观因素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危害性相对较小,属于纯理论问题。更值得关注的是由主观因素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这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一)会计人员独立性不够、素质不高
会计人员作为企业的职工,直接接受企业领导的管理。其升迁奖惩甚至在会计岗位、在企业去留都由企业领导控制,企业会计人员缺少执行会计监督所必须的独立性。期刊之家—论文快速发表的绿色通道,欢迎扣扣在线咨询2863623720就目前劳动市场供过于求,现行企业制度改革,减员增效、以及每年新增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对企业员工来说压力甚大,而作为他们一部分的会计人员不能不考虑经济利益和下岗问题。不能不听从企业领导旨意,从而无法履行会计监督这一职能。“数字出官”、“官出数字”造成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会计人员职业素养是会计人员学识、经验、能力和道德水准等诸方面因素的综合反映。会计人员职业素养不高、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直接导致产生低质量的会计信息质量。
(二)偷逃应负担的税费
国家为了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制定了许多政策、规定,如贷款通则、房产税、增值税制度等。在遵守国家法律前提下,通过合法经营获取尽可能大的收益是值得称赞的。但有的企业却不是这样,他们大钻政策空子,利用会计人员采取不正当手段、做假账、做两套账等,增大费用,少计甚至不计收入,偷逃应上缴的国家税费,如购销差价计入收入帐等,造成企业收入虚减,费用虚增,利润虚减,透漏国家流转税和所得税,造成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
(三)公司治理结构不够完善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有的企业并未按《公司法》规定设立监事会、内部审计机构,监事会的组成成员、业务素质、隶属关系、职权等不够。内部审计机构或独立性不够或人员配备不力,从而使企业领导权利不能得到有效的制约。由此造成企业领导为完成其业绩,达到其私利而操纵会计,制造虚假会计信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一)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会计管理体制
从我国计划经济的会计统管制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会计人员双重身份制的间接管理,从目前的会计委派制的弊端到借鉴国外较科学的符合会计本质的会计管理制度。我个人认为,我国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应该是间接管理模式,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会计监督体系,会计信息监管体系,强化法制监督、社会监督、政府监督。再次实行会计人员职业化、行业自律。
(二)保证审计公正性,加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
由于注册会计师审计公正性不够,使众多会计舞弊成功,造成广大股民和利益相关者的巨大损失。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公正性的现状不容乐观。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公正性的因素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因此要确保注册会计师审计公正性和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这是保证注册会计师
(三)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改进政府审计,加强对会计信息失真的监督,加强立法和执法力度,促使会计行为法制化、规范化。改革企业经营者的管理模式,建立经理(代理人)市场,形成合理的价值补偿制度,形成公平竞争机制,提高经理的水平。强化企业内部监督,更多论文参考资料,请登录期刊之家网查询,或扣扣在线咨询.监督、规范企业经营者的行为,制约、防范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同时建立健全会计信息质量监督体系,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建立会计人才市
场,建立会计职业联盟,实行会计人员行业自律。最后还可以通过采用通货膨胀会计、物价变动会计等,防止和治理因通货膨胀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
三、结束语
会计信息失真,有人认为它是会计报表所反映的数据不是通过正当的会计核算程序计算出来的,而是某些人的主观期望值,例如人们常说的厂长利润、书记成本等。从修改后的《会计法》来看,会计信息失真应包括:会计资料的不合法、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四个方面,因此,企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建立会计信息质量责任落实制度,落实会计信息低劣化的责任主体,并针对责任主体的性质确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是提高会计信息最终质量的根本前提。 参考文献
[1]李红梅.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1)
[2]张广维.关于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1,(1): 95-96
[3]李连.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原因及对策的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1):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