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中国的高校中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课程,笔者担任这门课程的授课老师而言,从课程的教授者、接受者及教学环境等几个方面简单谈谈体会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随着全球化浪潮和高等教育际化的趋势,在我国各大高校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也渐渐的由草根课程登上了大雅之堂。笔者所在的学校在2006年初就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引入课堂,校园内部渐渐产生神奇的化学效应:学生普遍有了危机感和规划意识,学生纷纷找寻自己的大学之路。不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尴尬也慢慢的显山露水。下面,就笔者的几年的授课经历而言,谈谈如下体会。 一、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困境 1.相比较其他的专业类或通识类,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还是“出身不明”,学生的认同度还需要培养。众所周知,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不择不扣的舶来品。中国人对职业生涯的认识也是最近十年西风东渐的事情。对于刚刚进入大学的普通学生而言,通识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都可以找到学科类的归属。只不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仿佛在心理学、社会学、管理等学科里面都可以找到其踪影,对于这样门派不清,出生不明的学科,这类课程往往“曲高和寡”,在大学一年级主动要求选修的人数不多。很多学生表示,这种课程只是鸡肋,一部分干脆表示,大学没有必要开设此类课程,学好专业知识足够,哪还有多的精力学习职业生涯规划,此类现象在理工科的学生中占多数。 2.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是建立在对自身和对现实职业世界了解的基础上,而中国大多数学生只是经历了十二年的应试教育阶段,很难对上述两点有明晰的认识。所谓职业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从定义上我们就可以看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前提就是知己(了解自己)知彼(了解职业世界),才能百战不殆。然而,就笔者所在的学校,职业规划教育开展将近6的时间,很多学生拿着一些心理测试问卷,比如霍兰德职职业兴趣测试问卷,一脸茫然的要求老师给予指导。而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量文件时建立在自我兴趣、爱好和特长了解的基础上方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无奈的是,他们根本不知晓自己兴趣、爱好和特长,问卷的测试结果也成为他们在无意识的一种直接感官反映。外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测试问卷在中国遭遇“水土不服”的尴尬在笔者工作的学校内不断出现,造成了很多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误解。同时,在以高考为指挥棒的教育体系中,学生的社会服务及实践是一块在大学前教育的遗忘之地,而这些往往是学生获得职业世界认知和自我兴趣特长的重要平台,这样的缺失我相信不仅仅是在笔者工作的学校,在其他高校中也应该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没有这两者必备条件,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学生中很难有一定的影响力。 3.刻舟求剑的职业规划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禁忌。对于选择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生中,往往存在学生的错觉——上了这个课程就是以后将自己的职业甚至自己的岗位都在毕业前已经确定下来了。比如,笔者所在的学校属于经管类为主体的经济类院校,金融、会计等专业学生也是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主要学生来源,很多学生在上课前都已经有心仪的职业目标,只是需要老师要告诉我们“如何设计路线达到心仪目标”。这样的选课目的让授课老师感到啼笑皆非。殊不知,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是发现自己在职业发展中潜在的兴趣、特长、爱好,并将这些独一无二的优势具体化和付诸实施的过程,更多的是发现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和行业方向(不可能包括太具体和专业性的指导),而不是具体的到某一个具体的工作岗位,否则,这和现行社会中流行的专业速成班无异样。具体到某个站点或者某个具体的操作方法。 4.授课力量较为薄弱。笔者做了个小型范围的调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任课老师普遍上是思想政治辅导员和就业专员为主。辅导员侧重思想引领特别是就业理念的引领,就业专业侧重经验之谈,彼此有优点,但彼此都存在不足:没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储备,没有一定的职业咨询服务的经历,更谈不上在企业或者是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经历。殊不知,最早的职业指导是来自于社会心理学和管理学,产生于工厂、车间,是对人的性格、特长、爱好等方面的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实践性分析,因此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老师必须有心理学的背景和一定的心理咨询的经验。同时,职业世界的了解缺少不了职场中人的现身说法,由于诸多原因,这个想法难以实现。师资力量的薄弱,也进一步削弱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生命力。 5.西方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在中国的实际引用中遭到水土不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毫无疑问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是西方心理学界和西方企业管理学界在资本主义长达300年的积淀中,逐渐形成和提炼出来,具有浓厚的西方社会色彩。他们的职业指导甚至于从幼儿园阶段开始实施,同时,教育系统从制度上保障学生一定的社会服务时间和享受职业咨询的服务内容,职业生涯规划对于他们的大学新生而言就是一个自然而言的事情。但是,对于中国的而言,在“一切都是等你上大学好了”的预期下,没有任何社会经验和自我认知储备的学生,从何谈及职业生涯规划呢?从这两点来说,西方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不一定合适中国的大部分学生实际,生搬硬套国外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是不符合国情的。事实上,笔者所在的学校经历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倒U型曲线,从2006年的选修课到2009年的必修课(顶峰)再到现在的公共选修课,《职业生涯规划》选修的学生呈现下降的趋势。如果不将此门课程中国化,具体化,唯恐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会早早的束之高阁。 二、我国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与实践都应该从中国实际找寻 (1)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作为必修课程并纳入职业生涯规划的前导性课程,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展做好良好认知储备。(2)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设时间不宜太早,也不宜太晚,太早了学生不容易接受,太晚了学生可能来不及调整大学规划,笔者建议在大学二年级开设此课程较为合适。(3)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从学界来说,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中国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应该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国实际,对于西方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是有条件的借鉴,没有必要全盘照收。比如中国传统的《易经》,《老子》等这些书籍都包含着最古老,也是最中国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火花,而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好好学习并反思。(4)端正学生的选课理念—是发现方向而非达到终点: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任职匹配的原则,帮助与指导所学者发现自己的优势、兴趣,结合当前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设计路线。其设计也遵循smart法则:S—specifically(具体的)、M—measurable(可操作性性)、A—attainably(可达到的),R—resoluble(结果导向)、T—time based(基于时间的),运用着五个法则的规划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为规划者本身的职业兴趣和优势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所以职业生涯规划是给规划者一个大致的规划方向和规划路线。(5)多元化的授课力量能够提升课程的授课绩效,提高课程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笔者建议给予这门课程多元化的授课力量:除了在校的授课老师以外,职场中人、毕业的成功校友、社会的专业辅导机构人士都应该充实到《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力量中来。
【摘 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中国的高校中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课程,笔者担任这门课程的授课老师而言,从课程的教授者、接受者及教学环境等几个方面简单谈谈体会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随着全球化浪潮和高等教育际化的趋势,在我国各大高校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也渐渐的由草根课程登上了大雅之堂。笔者所在的学校在2006年初就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引入课堂,校园内部渐渐产生神奇的化学效应:学生普遍有了危机感和规划意识,学生纷纷找寻自己的大学之路。不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尴尬也慢慢的显山露水。下面,就笔者的几年的授课经历而言,谈谈如下体会。 一、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困境 1.相比较其他的专业类或通识类,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还是“出身不明”,学生的认同度还需要培养。众所周知,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不择不扣的舶来品。中国人对职业生涯的认识也是最近十年西风东渐的事情。对于刚刚进入大学的普通学生而言,通识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都可以找到学科类的归属。只不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仿佛在心理学、社会学、管理等学科里面都可以找到其踪影,对于这样门派不清,出生不明的学科,这类课程往往“曲高和寡”,在大学一年级主动要求选修的人数不多。很多学生表示,这种课程只是鸡肋,一部分干脆表示,大学没有必要开设此类课程,学好专业知识足够,哪还有多的精力学习职业生涯规划,此类现象在理工科的学生中占多数。 2.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是建立在对自身和对现实职业世界了解的基础上,而中国大多数学生只是经历了十二年的应试教育阶段,很难对上述两点有明晰的认识。所谓职业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从定义上我们就可以看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前提就是知己(了解自己)知彼(了解职业世界),才能百战不殆。然而,就笔者所在的学校,职业规划教育开展将近6的时间,很多学生拿着一些心理测试问卷,比如霍兰德职职业兴趣测试问卷,一脸茫然的要求老师给予指导。而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量文件时建立在自我兴趣、爱好和特长了解的基础上方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无奈的是,他们根本不知晓自己兴趣、爱好和特长,问卷的测试结果也成为他们在无意识的一种直接感官反映。外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测试问卷在中国遭遇“水土不服”的尴尬在笔者工作的学校内不断出现,造成了很多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误解。同时,在以高考为指挥棒的教育体系中,学生的社会服务及实践是一块在大学前教育的遗忘之地,而这些往往是学生获得职业世界认知和自我兴趣特长的重要平台,这样的缺失我相信不仅仅是在笔者工作的学校,在其他高校中也应该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没有这两者必备条件,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学生中很难有一定的影响力。 3.刻舟求剑的职业规划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禁忌。对于选择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生中,往往存在学生的错觉——上了这个课程就是以后将自己的职业甚至自己的岗位都在毕业前已经确定下来了。比如,笔者所在的学校属于经管类为主体的经济类院校,金融、会计等专业学生也是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主要学生来源,很多学生在上课前都已经有心仪的职业目标,只是需要老师要告诉我们“如何设计路线达到心仪目标”。这样的选课目的让授课老师感到啼笑皆非。殊不知,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是发现自己在职业发展中潜在的兴趣、特长、爱好,并将这些独一无二的优势具体化和付诸实施的过程,更多的是发现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和行业方向(不可能包括太具体和专业性的指导),而不是具体的到某一个具体的工作岗位,否则,这和现行社会中流行的专业速成班无异样。具体到某个站点或者某个具体的操作方法。 4.授课力量较为薄弱。笔者做了个小型范围的调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任课老师普遍上是思想政治辅导员和就业专员为主。辅导员侧重思想引领特别是就业理念的引领,就业专业侧重经验之谈,彼此有优点,但彼此都存在不足:没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储备,没有一定的职业咨询服务的经历,更谈不上在企业或者是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经历。殊不知,最早的职业指导是来自于社会心理学和管理学,产生于工厂、车间,是对人的性格、特长、爱好等方面的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实践性分析,因此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老师必须有心理学的背景和一定的心理咨询的经验。同时,职业世界的了解缺少不了职场中人的现身说法,由于诸多原因,这个想法难以实现。师资力量的薄弱,也进一步削弱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生命力。 5.西方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在中国的实际引用中遭到水土不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毫无疑问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是西方心理学界和西方企业管理学界在资本主义长达300年的积淀中,逐渐形成和提炼出来,具有浓厚的西方社会色彩。他们的职业指导甚至于从幼儿园阶段开始实施,同时,教育系统从制度上保障学生一定的社会服务时间和享受职业咨询的服务内容,职业生涯规划对于他们的大学新生而言就是一个自然而言的事情。但是,对于中国的而言,在“一切都是等你上大学好了”的预期下,没有任何社会经验和自我认知储备的学生,从何谈及职业生涯规划呢?从这两点来说,西方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不一定合适中国的大部分学生实际,生搬硬套国外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是不符合国情的。事实上,笔者所在的学校经历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倒U型曲线,从2006年的选修课到2009年的必修课(顶峰)再到现在的公共选修课,《职业生涯规划》选修的学生呈现下降的趋势。如果不将此门课程中国化,具体化,唯恐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会早早的束之高阁。 二、我国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与实践都应该从中国实际找寻 (1)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作为必修课程并纳入职业生涯规划的前导性课程,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展做好良好认知储备。(2)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设时间不宜太早,也不宜太晚,太早了学生不容易接受,太晚了学生可能来不及调整大学规划,笔者建议在大学二年级开设此课程较为合适。(3)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从学界来说,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中国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应该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国实际,对于西方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是有条件的借鉴,没有必要全盘照收。比如中国传统的《易经》,《老子》等这些书籍都包含着最古老,也是最中国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火花,而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好好学习并反思。(4)端正学生的选课理念—是发现方向而非达到终点: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任职匹配的原则,帮助与指导所学者发现自己的优势、兴趣,结合当前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设计路线。其设计也遵循smart法则:S—specifically(具体的)、M—measurable(可操作性性)、A—attainably(可达到的),R—resoluble(结果导向)、T—time based(基于时间的),运用着五个法则的规划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为规划者本身的职业兴趣和优势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所以职业生涯规划是给规划者一个大致的规划方向和规划路线。(5)多元化的授课力量能够提升课程的授课绩效,提高课程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笔者建议给予这门课程多元化的授课力量:除了在校的授课老师以外,职场中人、毕业的成功校友、社会的专业辅导机构人士都应该充实到《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力量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