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传说课稿

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 说课稿

魏庄镇中心学校 何淑荣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地球自转》是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教科书(人教版)《地理》第一册第一章第二节第一框的课文,本节教材的内容有:地球自转和其产生的地理现象;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新课程标准大大降低了难度,并且具有很大的弹性。我是这样来理解新课程标准的:第一:地球自转的周期、方向等知识看作学生已初步具备的知识,因为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了;第二:不要学生系统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只要了解“地理现象”;第三:不是要求学生被动的接受,而是要求学生能用事实说明。

2、编排意图和前后联系

这节内容是继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之后编排的,此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地球的形状、大小等知识,现在,对地球自转进行学习,为下一节学习地球公转打下了基础,也为将来进一步学习地理知识打下了基础。

教材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把课文分为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分别进述。应该指出的是地球绕轴自转和绕日公转是不能分割的,分开来讲是为了教学上的方便。

本节内容较简单,为了使学生能获得感性知识,教材安排了演示地球自转的小实验和一段阅读材料“是地转还是天转?”引出了人类研究地球运动的历史,让学生理解了一个简单的现象是靠人类不断探索、研究得到的,使学生提高了对科学知识的重视性。

3、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a.使学生掌握地球自转的含义、方向和周期。

b.理解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能用地球仪科学地解释昼夜更替现象。

c.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锻炼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之能把教学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和实际相联。

(2)过程与方法:

本节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建立地球体的空间概念的过程,是探索和发现自然规律,对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和生活常识从科学的角度重新认识的过程。所以本节主要采用组织学生活动的方法,使学生会用地球仪和光源演示地球的自转。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是不断运动着的,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都同地球的运动有关,从而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限于初一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学生对地球自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理解较为困难,所以把地球自转和其产生的地理现象作为本节重点。采用播放地球自转视频的方法使学生直观地观察.

教学难点:由昼夜更替而产生不同地方的时间差异。这是地球自转的另一个事实。但是学生受活动范围的限制,对不同地方时间差异较为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学生自己动手做演示的方法,以便于学生系统的理解。

二、说教法

1、对于本课的基础知识,以学生的自学为主。

2、本课内容比较抽象,限于初一学生的思维水平,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十分喜爱的网络,生动有效地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例如播放地球自转视频使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地球自转运动情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3、对于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要采用学生自己动手做演示、教师指导、课件播放、练习体会等综合方法来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地球仪、小手电筒等。

四、说学法

1、读:培养学生阅读地理课文和地理插图的习惯和能力,正确掌握阅读插图的步骤和方法。

2、思:即思考,通过教师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达到学习的目的。

3、做:使学生自己动手作演示实验,从现实实验中获得感知。

4、记:即学生在初步了解本节知识的基础上,识记本节重点知识。

五、教学程序

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我把教学过程分成了四个环节:情景导入、探究新知、活动应用、巩固小结。

(一)情景导入

创设“是天转还是地转?”的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由讨论得知太阳的东升西落是地球在运动,那么怎么说明地球在运动呢?让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从身边有关现象入手去思考。学生也许会讨论多个方案,我原本计划就案说案,可为了突出地球自转方向,所以准备结合学生案例,准备两个例子:

(1)当你坐车快速向前行使时,看到路旁的树、房子是怎样运动的?

(2)当你坐船快速向前行使时,看到船外的风景是怎样运动的?

(3)当看到外界景物使静止的,说明了什么?

从而引出太阳的东升西落是地球在自西向东运动。看外界静止只能说明两种:一是二者都没运动;二是二者同步运动。从而也让学生明白了为什么地球在运动而我们却观察不到。 为了更加直观的理解地球自转,让学生观看地球自转视频,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提示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地球自转情况,主要从三个方位:正方位(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顺时针)。为巩固学生所学知识,让学生转动自己手中的地球仪,做以下练习(播放课件)。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现象是本节的一个重点,且具有一定难度,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我让学生利用自己手中地球仪和小手电筒演示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现象。

(三)活动应用

创设生活情景:同一时刻,在美国的姨妈和在中国的畅畅的问候。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这样在解决本节重点的同时也解决了本节的难点时间差异的问题。该活动还意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在把知识技能视为仅供记忆和存储的定论,而认为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他们独立判断、自主选择的能力和品质。从而真正实现教育向学生生活的世界回归。

(四)巩固小结

最后学生以比赛的形式归纳本节主要内容,教师总结,以板书形式列到黑板上,重、难点内容用彩笔重点表出,以巩固本节知识。

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 说课稿

魏庄镇中心学校 何淑荣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地球自转》是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教科书(人教版)《地理》第一册第一章第二节第一框的课文,本节教材的内容有:地球自转和其产生的地理现象;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新课程标准大大降低了难度,并且具有很大的弹性。我是这样来理解新课程标准的:第一:地球自转的周期、方向等知识看作学生已初步具备的知识,因为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了;第二:不要学生系统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只要了解“地理现象”;第三:不是要求学生被动的接受,而是要求学生能用事实说明。

2、编排意图和前后联系

这节内容是继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之后编排的,此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地球的形状、大小等知识,现在,对地球自转进行学习,为下一节学习地球公转打下了基础,也为将来进一步学习地理知识打下了基础。

教材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把课文分为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分别进述。应该指出的是地球绕轴自转和绕日公转是不能分割的,分开来讲是为了教学上的方便。

本节内容较简单,为了使学生能获得感性知识,教材安排了演示地球自转的小实验和一段阅读材料“是地转还是天转?”引出了人类研究地球运动的历史,让学生理解了一个简单的现象是靠人类不断探索、研究得到的,使学生提高了对科学知识的重视性。

3、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a.使学生掌握地球自转的含义、方向和周期。

b.理解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能用地球仪科学地解释昼夜更替现象。

c.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锻炼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之能把教学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和实际相联。

(2)过程与方法:

本节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建立地球体的空间概念的过程,是探索和发现自然规律,对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和生活常识从科学的角度重新认识的过程。所以本节主要采用组织学生活动的方法,使学生会用地球仪和光源演示地球的自转。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是不断运动着的,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都同地球的运动有关,从而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限于初一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学生对地球自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理解较为困难,所以把地球自转和其产生的地理现象作为本节重点。采用播放地球自转视频的方法使学生直观地观察.

教学难点:由昼夜更替而产生不同地方的时间差异。这是地球自转的另一个事实。但是学生受活动范围的限制,对不同地方时间差异较为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学生自己动手做演示的方法,以便于学生系统的理解。

二、说教法

1、对于本课的基础知识,以学生的自学为主。

2、本课内容比较抽象,限于初一学生的思维水平,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十分喜爱的网络,生动有效地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例如播放地球自转视频使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地球自转运动情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3、对于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要采用学生自己动手做演示、教师指导、课件播放、练习体会等综合方法来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地球仪、小手电筒等。

四、说学法

1、读:培养学生阅读地理课文和地理插图的习惯和能力,正确掌握阅读插图的步骤和方法。

2、思:即思考,通过教师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达到学习的目的。

3、做:使学生自己动手作演示实验,从现实实验中获得感知。

4、记:即学生在初步了解本节知识的基础上,识记本节重点知识。

五、教学程序

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我把教学过程分成了四个环节:情景导入、探究新知、活动应用、巩固小结。

(一)情景导入

创设“是天转还是地转?”的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由讨论得知太阳的东升西落是地球在运动,那么怎么说明地球在运动呢?让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从身边有关现象入手去思考。学生也许会讨论多个方案,我原本计划就案说案,可为了突出地球自转方向,所以准备结合学生案例,准备两个例子:

(1)当你坐车快速向前行使时,看到路旁的树、房子是怎样运动的?

(2)当你坐船快速向前行使时,看到船外的风景是怎样运动的?

(3)当看到外界景物使静止的,说明了什么?

从而引出太阳的东升西落是地球在自西向东运动。看外界静止只能说明两种:一是二者都没运动;二是二者同步运动。从而也让学生明白了为什么地球在运动而我们却观察不到。 为了更加直观的理解地球自转,让学生观看地球自转视频,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提示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地球自转情况,主要从三个方位:正方位(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顺时针)。为巩固学生所学知识,让学生转动自己手中的地球仪,做以下练习(播放课件)。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现象是本节的一个重点,且具有一定难度,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我让学生利用自己手中地球仪和小手电筒演示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现象。

(三)活动应用

创设生活情景:同一时刻,在美国的姨妈和在中国的畅畅的问候。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这样在解决本节重点的同时也解决了本节的难点时间差异的问题。该活动还意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在把知识技能视为仅供记忆和存储的定论,而认为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他们独立判断、自主选择的能力和品质。从而真正实现教育向学生生活的世界回归。

(四)巩固小结

最后学生以比赛的形式归纳本节主要内容,教师总结,以板书形式列到黑板上,重、难点内容用彩笔重点表出,以巩固本节知识。


相关文章

  • 五年级科学下册 昼夜是怎样形成的教案 湘教版
  • 3 昼夜是怎样形成的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能用查阅资料与模拟实验的方法来探究昼夜交替的成因.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尊重不同的意见的存在,并能进行去伪存真的分析与选择. 科学知识 了解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 知道 ...查看


  • 教案整理 地球的自传及其地理意义(2)
  •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三节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第1学时 ◆课程标准: 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课标解读: 本条"标准"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之一--地貌,要求的重点是地貌的变化及其原因. ...查看


  • 为何近来地球岩石圈极不稳定引起地震频发
  • 为何近来地球岩石圈极不稳定引起地震频发 2010-2-28 三个月之内,中国可能发生新的强烈地震 这是一篇我首先提出"地球质量重新布局"理论的文章 本来寒假很空,明天学校就上班了,并没有想写这样一篇文章.但是一个接着一个 ...查看


  • 一个月之内,中国可能发生新的强烈地震
  • 『娱乐八卦』 [灰常点评]一个月之内,中国可能发生新的强烈地震 作者:jacksonlincoln 提交日期:2010-3-4 16:02:00 访问:2496 回复:102 一个月之内,中国可能发生新的强烈地震 这是一篇我首先提出&quo ...查看


  • 外校高中一年级地理试题
  • 高中一年级地理试题 命题人 侯金灿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 每小题1.5分, 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下面的ABCD 四幅图中,哪一幅的p 点位置同时符合在东半球,在北半球,属于低纬 ...查看


  • 1.3地球的自传和地理意义(二)
  • 1.3地球的自转和地理意义(二) [学习目标] 1.理解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别. 2.掌握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 3.掌握日期分界线. [学习重点] 1.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2.日期分界线的判读. [学习难点] 1.光照图中区时和地方时的计算 ...查看


  • 六年级科学地球绕着太阳转教学设计
  • 教学内容 河北人民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六年级上册87页至88页. 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二课,在学生学习了太阳系的奥秘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地球与太阳的关系,即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为下一步学习地球与月球 ...查看


  • [谁先迎来黎明]教学设计
  • <谁先迎来黎明>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地球和宇宙"主题的学习贯穿于小学.中学.大学.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这一单元编者意图就是让学生探究地球的运动,基于观察到的现状和事实 ...查看


  • 甘地读后感
  • 关于<甘地自传>读后感 通过<甘地自传>的学习,坦白说书读得不多个人对于读书并没有十分兴趣,好似对于读书我更喜欢去操场上大汗淋漓的在球场上大干十回八回.然而怪的是一向对阅读并不有感的人却把<甘地自传>里外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