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水池试水方案
一、一般水池满水试验方法
一般水池满水试验方法适用于水池施工完华,养护期已满,未出现沉降、开裂等不良现象的水池。
(一)充水
1、向水池内充水宜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充水为设计水深的1/3;第二次充水为设计水深的2/3;第三次充至设计水深。
2、对大、中型水池,可先充水至池壁底部的施工缝以上,检查底板的抗渗质量,当无明显渗漏时,再继续充水至第一次充水深度。
3、充水时的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d。相邻两次充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h 。
4、每次充水宜测读24h 的水位下降值,计算渗水量,在充水过程中和充水以后,应对水池作外观检查。当发现渗水量过大时,应停止充水。待作出处理后方可继续充水。
5、当设计单位有特殊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执行。
(二)水位观测
1、充水时的水位可用水位标尺测定。
2、充水至设计水深可进行渗水量测定时,应采用水位测针测定水位。水位测针的读数精度应达到1/10mm。
3、充水至设计水深后至开始进行渗水量测定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24h 。
4、测读水位的初读数与末读数之间的间隔时间,应为24h 。 5、连续测定的时间可依据实际情况而定,如第一天测定的渗水量符合标准,应再测定一天;如第一天测定的渗水量超过允许标准,而以后的渗水量逐渐减少,可继续延长观测。
(三)蒸发量测定
1、现场测定蒸发量的设备,可采用直径约为50cm ,高约为30cm 的敞口钢板水箱,并设有测定水位的测针。水箱应检验,不得渗漏。
2、水箱应固定在水池中,水箱中充水深度可在20cm 左右。
3、测定水池中水位的同时,测定水箱中的水位。
(四)水池的渗水量
水池的渗水量按下式计算:
q=A1[(E1-E2)-(e1-e2)]/A2
式中q¬¬¬—渗水量(L/m2.d);
A1—水池的水面面积(m2)
A2—水池的浸湿总面积(m2)
E1—水池中水位测针的初读数,即为初读数(mm)
E2—测读E1后24h 水池中水位测针末的读数,即末读数(mm)
e1—测读E1时水箱中水位测针的读数(mm)
e2—测读E2时水箱中水位测针的读数(mm)
注:1)当连续观测时,前次的E2、e2,即为下次的E1、e1
2)雨天时,不做满水试验渗水量的测定。
3) 按上式计算结果,渗水量如超过规定标准,应经检查,处理后重新进和行测定。
¬¬¬渗水量标准(q ):钢筋砼水池不得超过2L/m2•d;砖石砌体水池不得超过3L/m2•d;
(五)水池观测要求
1、水池沉降测量采用相对标高测量,测量参照基准点及测量点要求稳定可靠。
2、单池测量点不少于4个,有伸缩缝的不少于8个(园形池均布,矩形池设在角点)。两个测点间距大于25m 时中间增加一个测量点。
3、池体标高测量的读数精度应达到1/10mm。
4、标高测量采用连续测量,测量周期不大于8小时。
5、水池充水至设计最高水位后,水池沉降量连续测量,如第一天测量符合标准,应最少再测定一天。如水池继续沉降,则应继续延长测量,至水池沉降停止后,应最少再测定一天。
6、水池内排出后,水池沉降量连续测量,应最少再测定一天。如水池上升,则应继续延长测量,至水池上升停止后,应最少再测定一天。
7、满水试验时,必须配备专职观察人员对水池连续观察,观察周期不大于2小时。
8、如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应停止充水,排空水池内已有水,并且必须在1小时内排出最后一次进水量,4小时内排空。排水及排水后时应加池体观察及沉降测量。
a 、水池沉降量超过设计值时;
b 、水池不均匀沉降量超过设计值时;
c 、沉体任何部位出现裂缝时。
注:赛得利(江西) 化纤有限公司废水处理工程水池设计最大允许沉降量为18mm ,最大允许不均匀沉降量为5mm 。
二、已沉降水池满水试验方法
已沉降水池满水试验方法用于水池施工完华,养护期已满,未满水试验水池已现沉降但未出现裂缝的的水池。
未满水试验水池已出现裂缝的水池不能试验。
(一)充水
1、向水池内充水宜分多次进行,每次充水量为500mm 。
2、充水时的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0.1m/h。相邻两次充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h 。
3、每次充水宜测读24h 的水位下降值,计算渗水量,在充水过程中和充水以后,应对水池作外观检查。当发现渗水量过大,水池裂缝及其它不正常现象,应停止充水,且立即排水,待处理。
(二)水位观测
水位观测同一般水池满水试验方法
(三)蒸发量测定
蒸发量测定同一般水池满水试验方法
(四)水池的渗水量
水池的渗水量同一般水池满水试验方法
(五)水池观测要求
1、水池沉降测量,采用绝对标高测出累计沉降量,用相对标高测出沉降差,但测量基准点及测量点要求稳定可靠。
2、单池测量点不少于4个,有伸缩缝的不少于8个(园形池均布,矩形池设在角点)。两个测点间距大于25m 时中间增加一个测量点。
3、池体标高测量的读数精度应达到1/10mm。
4、标高测量采用连续测量,测量周期不大于4小时。
5、水池充水至设计最高水位后,水池沉降量连续测量,如第一天测量符合标准,应最少再测定二天。如水池继续沉降,则应继续延长测量,至水池沉降停止后,应最少再测定二天。
6、水池内排出后,水池沉降量连续测量,应最少再测定二天。如水池上升,则应继续延长测量,至水池上升停止后,应最少再测定二天。
7、满水试验时,必须配备专职观察人员对水池连续观察,观察周期不大于2小时。
8、如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应停止充水,排空水池内已有水,并且必须在1小时内排出最后一次进水量,4小时内排空。排水及排水后时应加强池体观察及沉降测量。
a 、水池沉降量超过30mm 时;
b 、水池不均匀沉降量超过10mm 时;
c 、沉体任何部位出现裂缝时;
三、水池满水试验报告要求
水池满水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各水池满水试验原始数据表格
2、各水池满水试验测量数据总结
3、各水池满水试验得出结论,再进入下一步施工工序。
4、出现不合格项时,提出处理意见。
水池满水试验记录
工程名称建设单位
水池名称施工单位
注:表中初读和末读为相邻二次测量值的前一次和后一次。
水池满水试验沉降记录
工程名称建设单位
水池名称施工单位
注:表中初读和末读为相邻二次测量值的前一次和后一次。
水池满水试验裂缝记录
工程名称建设单位
水池名称施工单位
(1) 按设计工艺顺序向各单元进行充水试验;中小型工程可完全使用洁净水或轻度污染水(积水、雨水);大型工程考虑到水资源节约,可用50%净水或轻污染水或生活污水,一半工业污水(一般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2) 建构筑物未进行充水试验的,充水按照设计要求一般分三次完成,即1/3、1/3、1/3充水,每充水1/3后,暂停3-8小时,检查液面变动及建构筑物池体的渗漏和耐压情况。特别注意:设计不受力的双侧均水位隔墙,充水应在二侧同时冲水。已进行充水试验的建构筑物可一次充水至满负荷。
(3) 充水试验的另一个作用是按设计水位要求,检查水路是否畅通,保证正常运行后满水量自流和安全超越功能,防止出现冒水和跑水现象。
某公司水池试水方案
一、一般水池满水试验方法
一般水池满水试验方法适用于水池施工完华,养护期已满,未出现沉降、开裂等不良现象的水池。
(一)充水
1、向水池内充水宜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充水为设计水深的1/3;第二次充水为设计水深的2/3;第三次充至设计水深。
2、对大、中型水池,可先充水至池壁底部的施工缝以上,检查底板的抗渗质量,当无明显渗漏时,再继续充水至第一次充水深度。
3、充水时的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d。相邻两次充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h 。
4、每次充水宜测读24h 的水位下降值,计算渗水量,在充水过程中和充水以后,应对水池作外观检查。当发现渗水量过大时,应停止充水。待作出处理后方可继续充水。
5、当设计单位有特殊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执行。
(二)水位观测
1、充水时的水位可用水位标尺测定。
2、充水至设计水深可进行渗水量测定时,应采用水位测针测定水位。水位测针的读数精度应达到1/10mm。
3、充水至设计水深后至开始进行渗水量测定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24h 。
4、测读水位的初读数与末读数之间的间隔时间,应为24h 。 5、连续测定的时间可依据实际情况而定,如第一天测定的渗水量符合标准,应再测定一天;如第一天测定的渗水量超过允许标准,而以后的渗水量逐渐减少,可继续延长观测。
(三)蒸发量测定
1、现场测定蒸发量的设备,可采用直径约为50cm ,高约为30cm 的敞口钢板水箱,并设有测定水位的测针。水箱应检验,不得渗漏。
2、水箱应固定在水池中,水箱中充水深度可在20cm 左右。
3、测定水池中水位的同时,测定水箱中的水位。
(四)水池的渗水量
水池的渗水量按下式计算:
q=A1[(E1-E2)-(e1-e2)]/A2
式中q¬¬¬—渗水量(L/m2.d);
A1—水池的水面面积(m2)
A2—水池的浸湿总面积(m2)
E1—水池中水位测针的初读数,即为初读数(mm)
E2—测读E1后24h 水池中水位测针末的读数,即末读数(mm)
e1—测读E1时水箱中水位测针的读数(mm)
e2—测读E2时水箱中水位测针的读数(mm)
注:1)当连续观测时,前次的E2、e2,即为下次的E1、e1
2)雨天时,不做满水试验渗水量的测定。
3) 按上式计算结果,渗水量如超过规定标准,应经检查,处理后重新进和行测定。
¬¬¬渗水量标准(q ):钢筋砼水池不得超过2L/m2•d;砖石砌体水池不得超过3L/m2•d;
(五)水池观测要求
1、水池沉降测量采用相对标高测量,测量参照基准点及测量点要求稳定可靠。
2、单池测量点不少于4个,有伸缩缝的不少于8个(园形池均布,矩形池设在角点)。两个测点间距大于25m 时中间增加一个测量点。
3、池体标高测量的读数精度应达到1/10mm。
4、标高测量采用连续测量,测量周期不大于8小时。
5、水池充水至设计最高水位后,水池沉降量连续测量,如第一天测量符合标准,应最少再测定一天。如水池继续沉降,则应继续延长测量,至水池沉降停止后,应最少再测定一天。
6、水池内排出后,水池沉降量连续测量,应最少再测定一天。如水池上升,则应继续延长测量,至水池上升停止后,应最少再测定一天。
7、满水试验时,必须配备专职观察人员对水池连续观察,观察周期不大于2小时。
8、如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应停止充水,排空水池内已有水,并且必须在1小时内排出最后一次进水量,4小时内排空。排水及排水后时应加池体观察及沉降测量。
a 、水池沉降量超过设计值时;
b 、水池不均匀沉降量超过设计值时;
c 、沉体任何部位出现裂缝时。
注:赛得利(江西) 化纤有限公司废水处理工程水池设计最大允许沉降量为18mm ,最大允许不均匀沉降量为5mm 。
二、已沉降水池满水试验方法
已沉降水池满水试验方法用于水池施工完华,养护期已满,未满水试验水池已现沉降但未出现裂缝的的水池。
未满水试验水池已出现裂缝的水池不能试验。
(一)充水
1、向水池内充水宜分多次进行,每次充水量为500mm 。
2、充水时的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0.1m/h。相邻两次充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h 。
3、每次充水宜测读24h 的水位下降值,计算渗水量,在充水过程中和充水以后,应对水池作外观检查。当发现渗水量过大,水池裂缝及其它不正常现象,应停止充水,且立即排水,待处理。
(二)水位观测
水位观测同一般水池满水试验方法
(三)蒸发量测定
蒸发量测定同一般水池满水试验方法
(四)水池的渗水量
水池的渗水量同一般水池满水试验方法
(五)水池观测要求
1、水池沉降测量,采用绝对标高测出累计沉降量,用相对标高测出沉降差,但测量基准点及测量点要求稳定可靠。
2、单池测量点不少于4个,有伸缩缝的不少于8个(园形池均布,矩形池设在角点)。两个测点间距大于25m 时中间增加一个测量点。
3、池体标高测量的读数精度应达到1/10mm。
4、标高测量采用连续测量,测量周期不大于4小时。
5、水池充水至设计最高水位后,水池沉降量连续测量,如第一天测量符合标准,应最少再测定二天。如水池继续沉降,则应继续延长测量,至水池沉降停止后,应最少再测定二天。
6、水池内排出后,水池沉降量连续测量,应最少再测定二天。如水池上升,则应继续延长测量,至水池上升停止后,应最少再测定二天。
7、满水试验时,必须配备专职观察人员对水池连续观察,观察周期不大于2小时。
8、如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应停止充水,排空水池内已有水,并且必须在1小时内排出最后一次进水量,4小时内排空。排水及排水后时应加强池体观察及沉降测量。
a 、水池沉降量超过30mm 时;
b 、水池不均匀沉降量超过10mm 时;
c 、沉体任何部位出现裂缝时;
三、水池满水试验报告要求
水池满水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各水池满水试验原始数据表格
2、各水池满水试验测量数据总结
3、各水池满水试验得出结论,再进入下一步施工工序。
4、出现不合格项时,提出处理意见。
水池满水试验记录
工程名称建设单位
水池名称施工单位
注:表中初读和末读为相邻二次测量值的前一次和后一次。
水池满水试验沉降记录
工程名称建设单位
水池名称施工单位
注:表中初读和末读为相邻二次测量值的前一次和后一次。
水池满水试验裂缝记录
工程名称建设单位
水池名称施工单位
(1) 按设计工艺顺序向各单元进行充水试验;中小型工程可完全使用洁净水或轻度污染水(积水、雨水);大型工程考虑到水资源节约,可用50%净水或轻污染水或生活污水,一半工业污水(一般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2) 建构筑物未进行充水试验的,充水按照设计要求一般分三次完成,即1/3、1/3、1/3充水,每充水1/3后,暂停3-8小时,检查液面变动及建构筑物池体的渗漏和耐压情况。特别注意:设计不受力的双侧均水位隔墙,充水应在二侧同时冲水。已进行充水试验的建构筑物可一次充水至满负荷。
(3) 充水试验的另一个作用是按设计水位要求,检查水路是否畅通,保证正常运行后满水量自流和安全超越功能,防止出现冒水和跑水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