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反思
九湖中心新春小学 张爱珠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获得数学经验.” 在具体活动中,我让学生猜想,自主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再通过测量、拼折、验证等方式让学生确定三角形内角的度数和。
一、设疑激趣,营造研究氛围。
为了使学生有兴趣去研究三角形内角的和,我用画一个很特殊的三角形{即含有两个直角的三角形},结果没有没有一个学生能画出来,为什么呢{设疑}?这样,我在很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愿望和兴趣,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引导学生弄懂“三角形的内角指的是什么?”“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引起探究活动。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新课程标准强调“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努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独立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中重要的参与者与创造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
“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个猜想如何验证,这正是小组合
作的契机。通过小组内交流,使学生认识到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验证,可以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让学生在小组内完成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过程。首先让学生计算出已经测量出的三角形内角和,面对有些小组的学生量出内角和的度数要高于180°或低于180°,学生讨论一下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再引导学生通过学生自己撕各类三角形,再把各个角拼在一起,从而验证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能拼出一个平角,由此获得“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接着进行折叠三角形,算出折成后的三角形的内角和仍然为180°,再一次明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通过动手操作,为学生创设了解决问题的情境,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线,引导学生建立解决问题的目标意识,形成学习的氛围,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促进学生的主题参与意识。同学们通过自主实践、合作探究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三、练习设计,由易到难。
在应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结论时,第一层练习是已知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度数,求另一个角。第二层练习是已知等腰三角形中顶角或底角的度数及根据三角形的三边相等,让学生应用结论求另外的内角度数。第三层练习是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四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练习设计提问体现开放性,“你还知道了什么”,让学生根据计算结果运用已有经验去判断思索。
四、发挥多媒体的教学辅助作用
这三个操作实验步骤,是先易后难,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因此,在
课件设置呈现中有所区别: 量一量 重点呈现测量的过程及计算的结果,用数据来验证. 拼—拼 重点呈现拼组的过程,注重引导学生将三角形和平角的知识联系起来,利用已学过的知识构建新的数学知识.经过第二次验证小结: 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折一折 重点呈现折纸的过程,它与拼—拼相似.但是 准确地找到三角形的中位线,是折纸的关键,但对于学生来说,先找中位线,再进行对折,再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度,这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学生没有对中位线的概念没有准确地认识。针对学生的这个特点,我利用多媒体直观演示。让学生在仔细观察提高了教学效率。经过第三次验证得出结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学生在操作.分析.推理和想象的活动中解决了问题,发展了空间观念和结论推理能力。
另外,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是我教学的一大特点,询问、点拨、交流,使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之中,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五、存在的不足
在用“折”的方法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时,虽然学生发言、教师演示,但学生没有实际操作时,应该让学生回去后自己尝试。
《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反思
九湖中心新春小学 张爱珠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获得数学经验.” 在具体活动中,我让学生猜想,自主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再通过测量、拼折、验证等方式让学生确定三角形内角的度数和。
一、设疑激趣,营造研究氛围。
为了使学生有兴趣去研究三角形内角的和,我用画一个很特殊的三角形{即含有两个直角的三角形},结果没有没有一个学生能画出来,为什么呢{设疑}?这样,我在很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愿望和兴趣,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引导学生弄懂“三角形的内角指的是什么?”“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引起探究活动。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新课程标准强调“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努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独立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中重要的参与者与创造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
“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个猜想如何验证,这正是小组合
作的契机。通过小组内交流,使学生认识到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验证,可以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让学生在小组内完成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过程。首先让学生计算出已经测量出的三角形内角和,面对有些小组的学生量出内角和的度数要高于180°或低于180°,学生讨论一下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再引导学生通过学生自己撕各类三角形,再把各个角拼在一起,从而验证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能拼出一个平角,由此获得“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接着进行折叠三角形,算出折成后的三角形的内角和仍然为180°,再一次明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通过动手操作,为学生创设了解决问题的情境,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线,引导学生建立解决问题的目标意识,形成学习的氛围,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促进学生的主题参与意识。同学们通过自主实践、合作探究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三、练习设计,由易到难。
在应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结论时,第一层练习是已知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度数,求另一个角。第二层练习是已知等腰三角形中顶角或底角的度数及根据三角形的三边相等,让学生应用结论求另外的内角度数。第三层练习是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四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练习设计提问体现开放性,“你还知道了什么”,让学生根据计算结果运用已有经验去判断思索。
四、发挥多媒体的教学辅助作用
这三个操作实验步骤,是先易后难,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因此,在
课件设置呈现中有所区别: 量一量 重点呈现测量的过程及计算的结果,用数据来验证. 拼—拼 重点呈现拼组的过程,注重引导学生将三角形和平角的知识联系起来,利用已学过的知识构建新的数学知识.经过第二次验证小结: 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折一折 重点呈现折纸的过程,它与拼—拼相似.但是 准确地找到三角形的中位线,是折纸的关键,但对于学生来说,先找中位线,再进行对折,再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度,这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学生没有对中位线的概念没有准确地认识。针对学生的这个特点,我利用多媒体直观演示。让学生在仔细观察提高了教学效率。经过第三次验证得出结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学生在操作.分析.推理和想象的活动中解决了问题,发展了空间观念和结论推理能力。
另外,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是我教学的一大特点,询问、点拨、交流,使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之中,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五、存在的不足
在用“折”的方法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时,虽然学生发言、教师演示,但学生没有实际操作时,应该让学生回去后自己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