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学生--教师职业道德的崇高境界

  【摘 要】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热爱学生”是教师对学生感情的崇高境界,“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动力之源。教师要遵守职业道德。从实践的角度看,具有高尚情操、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的教师,会对其学生产生一辈子的影响。  【关键词】教师;热爱学生;职业道德  热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最主要的美德。教师劳动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然而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加困难。据报载:全国劳模、北师大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无私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极其神圣纯真的。这种圣洁的爱是教师培桃育李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真情友谊,就会“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书育人就实现了其根本功能。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学术水平,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信赖感,进而转化为一种很强的人格力量,去激励、鞭策学生。  教师要遵守职业道德。师德,是教师应有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是全社会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青少年学生道德修养的楷模之一。从实践的角度看,具有高尚情操、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的教师,会对其学生产生一辈子的影响。  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热爱学生”是教师对学生感情的崇高境界。“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动力之源。  1. 热爱学生,严格要求 热爱学生是教育教学有效开展的前提,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设身处地地理解学生,才能主动关心学生、接受学生,热情主动的引导和帮助学生,从而把知识信息传授给学生。热爱学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教师热爱学生能够沟通师生之间的思想,协调师生之间的关系,能够使学生产生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并转化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爱学生,不等于纵容放任学生,教师必须严格地要求学生,只爱不严不是真爱。教师必须把爱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辩证地统一起来,但严格要求学生也要讲究科学和艺术,要做到严而有格,即严格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严而有爱,即严格必须适当,有分寸;严而有恒,即对学生的要求必须始终如一,坚持不懈;严而有方,即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必须有办法,促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确确实实地执行。  2. 尊重学生,平等相待 尊重学生,平等相待是教师道德中调节师生关系以求达到教书育人目的的重要原则之一。尊重学生包含着对学生个体存在价值和上进愿望的肯定,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尊重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体、尊重学生的自信心和尊重学生的劳动。可以说尊重学生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础。“平等相待”是指教师在处理自己与学生关系时,要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努力做到对学生以诚相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在处理学生与学生关系时,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做到“爱无差等”,对学生的人格、个性、情感要一视同仁。  3. 信任学生,增强自律 在教育教学中,随着学生独立性和自觉性的发展,学生的自信心也相应增强,他们渴望得到信任。为此,教师必须以深厚的感情,高度的责任感和对学生的无比信任去教育学生,才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同时,教师要增强自律,善于自我克制,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任何情况下都沉着冷静,不意气用事。  4.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明确指出:“我们深信教师应以身作则。”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就是用自己的行动作出表率,为人师表就是用自己的言行作出榜样。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古代教育家就已经注意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重要作用。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明“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这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是热爱学生的最实际的行动。一般来说“向师心理”是学生的天性,青少年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在学生心灵上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甚至影响其终身。教师只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完善的人格呈现在学生面前,才能真正确立自己的角色地位,发挥自己的教育效能。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既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教师完成教育工作必须具备的高尚品德。  立足于热爱学生的教育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也只有达到这种境界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在教育这项工作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师的人生价值,也才能在教育中获得喜悦。让我以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段话作为结束语:“如果每个儿童的喜悦和苦恼都敲打着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关心和担心,那你就勇敢地选择崇高的教师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吧,你在其中才能找到创造的喜悦。”正是因为爱,所以才会有创造的喜悦。所以,热爱学生,才能获得教育的喜悦,获得教育的成功。  教师对待学生的感情只有升华到“爱”的高度,才能对学生的教育行为步入“无私”的境界。实践证明,教师对学生身心的巨大感染力,常常直接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热爱。这种爱可以启动学生的心灵,消除师生间的隔阂和误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感受到来自教师和教育集体的温暖。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带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更为全面的爱,因此这种爱又是导引和发展学生高尚社会性情感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版)》  [2]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王辅成,2005-2  [3] 《叶圣陶教育名篇》,叶圣陶,2007-11

  【摘 要】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热爱学生”是教师对学生感情的崇高境界,“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动力之源。教师要遵守职业道德。从实践的角度看,具有高尚情操、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的教师,会对其学生产生一辈子的影响。  【关键词】教师;热爱学生;职业道德  热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最主要的美德。教师劳动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然而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加困难。据报载:全国劳模、北师大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无私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极其神圣纯真的。这种圣洁的爱是教师培桃育李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真情友谊,就会“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书育人就实现了其根本功能。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学术水平,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信赖感,进而转化为一种很强的人格力量,去激励、鞭策学生。  教师要遵守职业道德。师德,是教师应有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是全社会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青少年学生道德修养的楷模之一。从实践的角度看,具有高尚情操、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的教师,会对其学生产生一辈子的影响。  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热爱学生”是教师对学生感情的崇高境界。“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动力之源。  1. 热爱学生,严格要求 热爱学生是教育教学有效开展的前提,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设身处地地理解学生,才能主动关心学生、接受学生,热情主动的引导和帮助学生,从而把知识信息传授给学生。热爱学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教师热爱学生能够沟通师生之间的思想,协调师生之间的关系,能够使学生产生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并转化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爱学生,不等于纵容放任学生,教师必须严格地要求学生,只爱不严不是真爱。教师必须把爱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辩证地统一起来,但严格要求学生也要讲究科学和艺术,要做到严而有格,即严格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严而有爱,即严格必须适当,有分寸;严而有恒,即对学生的要求必须始终如一,坚持不懈;严而有方,即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必须有办法,促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确确实实地执行。  2. 尊重学生,平等相待 尊重学生,平等相待是教师道德中调节师生关系以求达到教书育人目的的重要原则之一。尊重学生包含着对学生个体存在价值和上进愿望的肯定,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尊重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体、尊重学生的自信心和尊重学生的劳动。可以说尊重学生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础。“平等相待”是指教师在处理自己与学生关系时,要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努力做到对学生以诚相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在处理学生与学生关系时,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做到“爱无差等”,对学生的人格、个性、情感要一视同仁。  3. 信任学生,增强自律 在教育教学中,随着学生独立性和自觉性的发展,学生的自信心也相应增强,他们渴望得到信任。为此,教师必须以深厚的感情,高度的责任感和对学生的无比信任去教育学生,才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同时,教师要增强自律,善于自我克制,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任何情况下都沉着冷静,不意气用事。  4.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明确指出:“我们深信教师应以身作则。”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就是用自己的行动作出表率,为人师表就是用自己的言行作出榜样。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古代教育家就已经注意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重要作用。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明“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这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是热爱学生的最实际的行动。一般来说“向师心理”是学生的天性,青少年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在学生心灵上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甚至影响其终身。教师只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完善的人格呈现在学生面前,才能真正确立自己的角色地位,发挥自己的教育效能。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既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教师完成教育工作必须具备的高尚品德。  立足于热爱学生的教育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也只有达到这种境界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在教育这项工作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师的人生价值,也才能在教育中获得喜悦。让我以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段话作为结束语:“如果每个儿童的喜悦和苦恼都敲打着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关心和担心,那你就勇敢地选择崇高的教师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吧,你在其中才能找到创造的喜悦。”正是因为爱,所以才会有创造的喜悦。所以,热爱学生,才能获得教育的喜悦,获得教育的成功。  教师对待学生的感情只有升华到“爱”的高度,才能对学生的教育行为步入“无私”的境界。实践证明,教师对学生身心的巨大感染力,常常直接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热爱。这种爱可以启动学生的心灵,消除师生间的隔阂和误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感受到来自教师和教育集体的温暖。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带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更为全面的爱,因此这种爱又是导引和发展学生高尚社会性情感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版)》  [2]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王辅成,2005-2  [3] 《叶圣陶教育名篇》,叶圣陶,2007-11


相关文章

  • 师德师风演讲稿:奉献--崇高的道德境界
  • 奉献--崇高的道德境界 奉献还是索取,是高尚与卑劣,伟大与渺小,光荣与耻辱的分界. 我不是一位多情的诗人,不能用漂亮的诗句去讴歌我的事业,我感谓不是一位睿智的哲人,不能用深遂的哲理去体现我的人生价值.然而,我就是我--一个普通的小学教师.今 ...查看


  • 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
  • [摘要]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未来肩负着幼儿教育的历史重任,其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对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可以奠定职业基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通过认识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 ...查看


  • 教师节演讲稿:小学教师演讲稿
  • 奉献--崇高的道德境界 奉献还是索取,是高尚与卑劣,伟大与渺小,光荣与耻辱的分界. 我不是一位多情的诗人,不能用漂亮的诗句去讴歌我的事业,我感谓不是一位睿智的哲人,不能用深遂的哲理去体现我的人生价值.然而,我就是我--一个普通的小学教师.今 ...查看


  • 弘扬"三平精神"做时代的新型教师德育论文
  • 弘扬"三平精神"   做时代的新型教师 内黄县高堤乡第一中学  周红霞 "三平精神"是指"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 ...查看


  • 什么是师德教育
  • 什么是师德教育 师德教育,是教育主体对于作为教育客体的教师施加职业道德影响,把社会的师德规范变为教师个人职业生活中的稳固的个性特质,并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过程.师德教育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职业认识教育.引导教师明确对自身职业的认知, ...查看


  • 当代教育塑造当代教师
  • 当代教育塑造当代教师 ---教育中的"创新.发展.责任"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然而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在享受物质文明的同时,并没有表现同步的精神文明发展,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创出正常.健康.全面的教育以培 ...查看


  • 师德之我见
  • 教育管理・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中外企业意 20"年簟1期C下l总第365期 师 德 之 我见 陈开梅 (广东女子学院思政部,广东广州511450) 摘要:高质量的教育.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教师.而师德是教 ...查看


  • 何以为师教师职业道德
  • 何以为师 教师被喻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不光以自己的学识培养着学生,还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职业道德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身体力行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雅斯贝尔斯说过,&quo ...查看


  • 学习张桂梅心得体会
  • 人们常不解的问她:这样做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好处?什么力量使她这样坚强?张老师总是笑着说:"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集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没有生育自己的儿女,却有着世界上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