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综合测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座号:________ 评分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常用的长度单位,是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 纳米、微米、毫米
C 、毫米、纳米、微米
A 、一江春水向东流
A 、改变响度 B 、毫米、纳米、厘米 D 、毫米、微米、纳米 C 、海水奔腾 D 、春风拂面 D 、减小声音的分散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B 、植物长高了 3、关于老师使用扩音机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改变音调 C 、改变音色
4、一位诗人写道“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句中描述“山走”、“船行”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 、 河岸和行船 B 、行船和河岸 C 、都是行船 D 、都是河岸
5、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②当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却听不见铃声 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声音的不同 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A、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6、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塑料球,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 )
A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 、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
D 、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B 、利用超声波加工高硬度工件
D 、孕妇作“B 超” C 、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A 、清洗钟表的精细器件 7、下列实例中,不能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的是( ) C 、外科医生用超声波切除病人体内的结石
A 、先升华,后凝华
C 、先熔化,后凝固
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8 s的时间内,小聪做变速直线运动
C 、8 s的时间内,小亮跑的路程更长
D 、前2 s的时间,小亮跑的较快
10、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4℃,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4℃。用这支温度计测得烧杯中水的温度是22℃,则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 )
A 、18℃ B、20℃ C、22℃ D、26℃
8、沈括纪念馆要浇铸纪念铜像.在浇铸铜像的过程中,铜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B 、先凝华,后升华 D 、先凝固,后熔化 9、小亮和小聪沿直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
11、用电热壶烧水时,水沸腾后,从壶嘴里冒出“白气”;夏天打开冰棒纸时,可以看到冰棒周围也出现“白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壶嘴里冒出的“白气”是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
B 、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棒发生升华形成的水蒸气
C 、在这两种“白气”形成的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
D 、这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12、 生活中常用碗炖食物,俗称为“隔水炖”。如右图所示。碗与锅底不接触,
当锅里水沸腾后碗中的汤( )
A 、同时沸腾了
B 、稍后也沸腾了
C 、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D 、温度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
二、填空、实验题。(13-20小题每空1分,21小题每空2分,共35分)
13、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_cm。
14、小明向家里打电话,他主要依据声音的________听出是妈妈接的电话;
妈妈要他把声音讲大些,这是要求他增大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5、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
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换用一把塑料尺发出的
声音与钢尺________不同。(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6、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9℃。用这支体温计
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8℃和40℃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
的示数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17、在卫生间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发生的这两种物态变化情况是先________后________;北方冬天的清晨,我们经常看到玻璃窗上有美丽的“冰花”,这是________ (选填“室内”或“室外”)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_形成的。
18、液体温度计制成原理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下图中体温计的温度为________。
19、现代城市里常常在主要街道上设置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90的数据,这个数据的单位是________;当附近没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20、下列现象是什么物态变化,该过程是需要吸热还是放热。
(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________ ,需要________;
(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________,需要 ________;
(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________,需要________;
(4)冬天,室外草地上出现了霜________,需要________。
21、李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 、B 、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
(2)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 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 段的平均速度v AC 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
(3)小车通过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 AC =________m/s。若s 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 AB =________m/s。由数据初步可以得出小车在做________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四、计算题。(22小题6分,23小题8分,共14分)
22、在平直的路面上,一辆轿车正匀速驶向一座高山,司机鸣笛6S 后听到回声,若汽车行驶时的速度是20m/s,则汽车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有多远?(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
23、一列长150米的火车正在匀速行驶,一名观察者站在路基旁的一个安全位置测量出整列火车通过他共用时7.5秒求:
(1)这列火车的速度为多少?
(2)如果这列火车从威海到济南的平均速度正好等于这个速度,威海到济南的距离约为550千米,则火车从威海到济南需用多少小时?
(3)如果火车以这个速度穿越一条长为1000米的隧道,则需要多少时间?
四、综合能力题(24小题7分,25小题8分,共15分)
24、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
(1)他的操作如图1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2所示,为________℃,
在图3中图________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________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3)分析图4所示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且可以看出当时的大气压________1标准大气压(选填“是”或“不是”),因为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________℃
25、小明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1)通过A 、B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________有关。
(2)通过________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小明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
如下的探究: 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
(如图所示)。 结果发现图甲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
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
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________(选填“质量”或“表面积” )相同;
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 ________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2018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综合测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座号:________ 评分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常用的长度单位,是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 纳米、微米、毫米
C 、毫米、纳米、微米
A 、一江春水向东流
A 、改变响度 B 、毫米、纳米、厘米 D 、毫米、微米、纳米 C 、海水奔腾 D 、春风拂面 D 、减小声音的分散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B 、植物长高了 3、关于老师使用扩音机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改变音调 C 、改变音色
4、一位诗人写道“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句中描述“山走”、“船行”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 、 河岸和行船 B 、行船和河岸 C 、都是行船 D 、都是河岸
5、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②当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却听不见铃声 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声音的不同 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A、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6、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塑料球,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 )
A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 、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
D 、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B 、利用超声波加工高硬度工件
D 、孕妇作“B 超” C 、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A 、清洗钟表的精细器件 7、下列实例中,不能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的是( ) C 、外科医生用超声波切除病人体内的结石
A 、先升华,后凝华
C 、先熔化,后凝固
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8 s的时间内,小聪做变速直线运动
C 、8 s的时间内,小亮跑的路程更长
D 、前2 s的时间,小亮跑的较快
10、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4℃,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4℃。用这支温度计测得烧杯中水的温度是22℃,则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 )
A 、18℃ B、20℃ C、22℃ D、26℃
8、沈括纪念馆要浇铸纪念铜像.在浇铸铜像的过程中,铜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B 、先凝华,后升华 D 、先凝固,后熔化 9、小亮和小聪沿直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
11、用电热壶烧水时,水沸腾后,从壶嘴里冒出“白气”;夏天打开冰棒纸时,可以看到冰棒周围也出现“白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壶嘴里冒出的“白气”是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
B 、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棒发生升华形成的水蒸气
C 、在这两种“白气”形成的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
D 、这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12、 生活中常用碗炖食物,俗称为“隔水炖”。如右图所示。碗与锅底不接触,
当锅里水沸腾后碗中的汤( )
A 、同时沸腾了
B 、稍后也沸腾了
C 、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D 、温度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
二、填空、实验题。(13-20小题每空1分,21小题每空2分,共35分)
13、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_cm。
14、小明向家里打电话,他主要依据声音的________听出是妈妈接的电话;
妈妈要他把声音讲大些,这是要求他增大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5、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
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换用一把塑料尺发出的
声音与钢尺________不同。(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6、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9℃。用这支体温计
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8℃和40℃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
的示数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17、在卫生间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发生的这两种物态变化情况是先________后________;北方冬天的清晨,我们经常看到玻璃窗上有美丽的“冰花”,这是________ (选填“室内”或“室外”)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_形成的。
18、液体温度计制成原理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下图中体温计的温度为________。
19、现代城市里常常在主要街道上设置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90的数据,这个数据的单位是________;当附近没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20、下列现象是什么物态变化,该过程是需要吸热还是放热。
(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________ ,需要________;
(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________,需要 ________;
(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________,需要________;
(4)冬天,室外草地上出现了霜________,需要________。
21、李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 、B 、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
(2)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 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 段的平均速度v AC 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
(3)小车通过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 AC =________m/s。若s 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 AB =________m/s。由数据初步可以得出小车在做________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四、计算题。(22小题6分,23小题8分,共14分)
22、在平直的路面上,一辆轿车正匀速驶向一座高山,司机鸣笛6S 后听到回声,若汽车行驶时的速度是20m/s,则汽车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有多远?(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
23、一列长150米的火车正在匀速行驶,一名观察者站在路基旁的一个安全位置测量出整列火车通过他共用时7.5秒求:
(1)这列火车的速度为多少?
(2)如果这列火车从威海到济南的平均速度正好等于这个速度,威海到济南的距离约为550千米,则火车从威海到济南需用多少小时?
(3)如果火车以这个速度穿越一条长为1000米的隧道,则需要多少时间?
四、综合能力题(24小题7分,25小题8分,共15分)
24、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
(1)他的操作如图1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2所示,为________℃,
在图3中图________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________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3)分析图4所示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且可以看出当时的大气压________1标准大气压(选填“是”或“不是”),因为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________℃
25、小明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1)通过A 、B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________有关。
(2)通过________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小明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
如下的探究: 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
(如图所示)。 结果发现图甲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
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
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________(选填“质量”或“表面积” )相同;
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 ________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