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腹部疼痛的鉴别诊断

上腹部疼痛的鉴别诊断

一. 消化系统:

1. 急性胃肠炎:腹痛以上腹部与脐周部为主,常呈持续性隐痛伴阵发性加剧,常伴恶心、呕吐、腹泻,可有发热。

体格检查时可发现上腹部或及脐周有压痛,多无肌紧张,更无反跳痛,肠鸣音稍亢进。结合发病前可有不洁饮食吏不难诊断。

2. 胃、十二指肠溃疡:好发于中青年,腹痛以中上腹部为主,大多为持续性隐痛,体格检查可有中上腹压痛,但无肌紧张,无反跳痛。频繁发作时可伴粪便隐血试验阳性。胃肠钡餐检查或内镜检查可以确立诊断。

3. 若原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史或有类似症状,突然发生中上腹部剧痛、如刀割样,并迅速扩展至全腹,检查时全腹压痛,腹肌紧张,呈“板样强直”,有反跳痛、肠鸣消失,出现气腹、移动性浊音,肝浊音区缩小或消失则提示为胃、十二指肠穿孔。腹部平片证实膈下有游离气体、腹腔穿刺抽得炎性液体诊断可以确定。

4. 胆囊炎、胆结石:此病好发于中老年妇女。慢性胆囊炎者常感右上腹部隐痛、进食脂肪餐后加剧,并向右肩部放射。急性胆囊炎常在脂肪餐后发作,呈右上腹持续性剧痛、向右肩部放射,多伴有发热、恶性呕吐。患胆石症者多伴有慢性胆囊炎。胆石进入胆囊管或在胆管中移动时可引起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亦向右肩背部放射,常伴恶心。

5. 体格检查时在右上腹有明显压痛和肌紧张,Murphy 征阳性是囊炎的特征。若有黄疸出现说明胆道已有梗阻,如能扪及胆囊说明梗阻已较完全。急性胆囊炎发作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超声检查与X 线检查可以确诊。

6. 急性胰腺炎:多在饱餐后突然发作,中上腹持续性剧痛,常伴恶心呕吐及发热。上腹部深压痛,肌紧张及反跳痛不甚明显。血清淀粉酶明显增高可以确诊本病。不过血清淀粉酶的增高常在发病后6~8小时,故发病初期如若血清淀粉酶不高也不能排除此病的可能。

7. 如若腹痛扩展至全腹,并迅速出现休克症状,检查发现全腹压痛,并有肌紧张及反跳痛,甚至发现腹水及脐周、腹侧皮肤淤斑,则提示为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此时血清淀粉酶或明显增高或反不增高。X 线平片可见胃与小肠充分扩张而结肠多不含气而塌陷。CT 检查可见胰腺肿大、周围脂肪层消失

二. 心源性腹痛

1. 由心脏疾病所引起的腹痛称为心源性腹痛。老年人心源性腹痛较容易发生误诊或漏诊,常被误诊为急性胆囊炎、急性胃肠炎、肝炎、胃痉挛、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 因此,老年人出现腹痛时,特别是有心脏病史的人,应考虑心脏疾患的可能性,需及时进行心电图检查,以免误诊。

2. 心包积液:积液压迫下腔静脉,出现肝淤血,累及肝被膜引起腹痛,易被误诊为肝炎、胃炎等。

扩张性心肌病:此病伴体循环淤血,肝脾肿大、肝被膜紧张等引起腹痛,易误诊为胃炎、胆囊炎。

夹层动脉病:此病可影响腹腔脏器的供血,刺激相应的交感神经,出现酷似急腹症表现,易误诊为急性胃肠炎。

3. 心肌梗塞:特别是下壁心梗,因迷走神经传入纤维感受器几乎均位于心脏下壁的表面。当心肌缺血、缺氧时,刺激迷走神经,产生腹痛、呕吐、腹泻等,易误诊为胆囊炎、胃穿孔、急性胃肠炎。

心包炎:心脏壁层下膈神经被炎症侵袭至膈胸膜时,可引起疼痛放射至肩、背、上腹部,易

误诊为胆囊炎。

4.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冠脉血流量减少,不能满足心肌的代谢需要,心肌由于急剧的缺血、缺氧,使心肌内积聚过多的代谢产物,如乳酸等,刺激心脏内自主神经的传入神经末梢,经1~5胸交感神经带和相应的脊髓段传至大脑而产生疼痛感觉,表现为上腹疼痛,易被误认为是急性胃肠炎的一种牵扯病,而误诊为急性胃肠炎。

三. 胸膜、肺源性腹痛

1. 急性上腹痛多因腹腔内脏器病变所致,但由于受相似的脊髓节段神经支配,腹腔外疾病也可引起腹痛。

当膈胸膜受病变刺激时,疼痛可放射致上腹部,使得部分胸肺疾病患者可表现为明显的急性上腹痛,以致较易误诊为急腹症。

2. 体查发现,这类患者腹痛症状重,但腹部体征却常较轻,甚至无阳性体征。

此外,患者的腹痛可与呼吸有关,多在吸气末加重,致患者常因疼痛而出现屏气,或不敢作深呼吸动作。

在遇到这类症状与体征不相符的急性上腹痛患者时,需仔细询问及观察腹痛与呼吸的关系,注意是否存在肺或胸膜病变。

3. 肺炎临床表现的多样化是当前细菌性肺炎的重点,可表现为胃肠型肺炎、腹痛型肺炎及休克型肺炎等。

而表现为腹痛型肺炎时则极易与急腹症混淆。故接诊急性上腹痛患者时,要注意询问有无伴随症状,对伴有呼吸系统症状的急性上腹痛患者,建议常规摄胸片明确有无胸部疾病。 另外,血白细胞计数增高的程度也有助于鉴别诊断。急腹症时血白细胞计数一般不超过20×10 /L ,若超过此数应考虑肺炎等。

上腹部疼痛的鉴别诊断

一. 消化系统:

1. 急性胃肠炎:腹痛以上腹部与脐周部为主,常呈持续性隐痛伴阵发性加剧,常伴恶心、呕吐、腹泻,可有发热。

体格检查时可发现上腹部或及脐周有压痛,多无肌紧张,更无反跳痛,肠鸣音稍亢进。结合发病前可有不洁饮食吏不难诊断。

2. 胃、十二指肠溃疡:好发于中青年,腹痛以中上腹部为主,大多为持续性隐痛,体格检查可有中上腹压痛,但无肌紧张,无反跳痛。频繁发作时可伴粪便隐血试验阳性。胃肠钡餐检查或内镜检查可以确立诊断。

3. 若原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史或有类似症状,突然发生中上腹部剧痛、如刀割样,并迅速扩展至全腹,检查时全腹压痛,腹肌紧张,呈“板样强直”,有反跳痛、肠鸣消失,出现气腹、移动性浊音,肝浊音区缩小或消失则提示为胃、十二指肠穿孔。腹部平片证实膈下有游离气体、腹腔穿刺抽得炎性液体诊断可以确定。

4. 胆囊炎、胆结石:此病好发于中老年妇女。慢性胆囊炎者常感右上腹部隐痛、进食脂肪餐后加剧,并向右肩部放射。急性胆囊炎常在脂肪餐后发作,呈右上腹持续性剧痛、向右肩部放射,多伴有发热、恶性呕吐。患胆石症者多伴有慢性胆囊炎。胆石进入胆囊管或在胆管中移动时可引起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亦向右肩背部放射,常伴恶心。

5. 体格检查时在右上腹有明显压痛和肌紧张,Murphy 征阳性是囊炎的特征。若有黄疸出现说明胆道已有梗阻,如能扪及胆囊说明梗阻已较完全。急性胆囊炎发作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超声检查与X 线检查可以确诊。

6. 急性胰腺炎:多在饱餐后突然发作,中上腹持续性剧痛,常伴恶心呕吐及发热。上腹部深压痛,肌紧张及反跳痛不甚明显。血清淀粉酶明显增高可以确诊本病。不过血清淀粉酶的增高常在发病后6~8小时,故发病初期如若血清淀粉酶不高也不能排除此病的可能。

7. 如若腹痛扩展至全腹,并迅速出现休克症状,检查发现全腹压痛,并有肌紧张及反跳痛,甚至发现腹水及脐周、腹侧皮肤淤斑,则提示为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此时血清淀粉酶或明显增高或反不增高。X 线平片可见胃与小肠充分扩张而结肠多不含气而塌陷。CT 检查可见胰腺肿大、周围脂肪层消失

二. 心源性腹痛

1. 由心脏疾病所引起的腹痛称为心源性腹痛。老年人心源性腹痛较容易发生误诊或漏诊,常被误诊为急性胆囊炎、急性胃肠炎、肝炎、胃痉挛、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 因此,老年人出现腹痛时,特别是有心脏病史的人,应考虑心脏疾患的可能性,需及时进行心电图检查,以免误诊。

2. 心包积液:积液压迫下腔静脉,出现肝淤血,累及肝被膜引起腹痛,易被误诊为肝炎、胃炎等。

扩张性心肌病:此病伴体循环淤血,肝脾肿大、肝被膜紧张等引起腹痛,易误诊为胃炎、胆囊炎。

夹层动脉病:此病可影响腹腔脏器的供血,刺激相应的交感神经,出现酷似急腹症表现,易误诊为急性胃肠炎。

3. 心肌梗塞:特别是下壁心梗,因迷走神经传入纤维感受器几乎均位于心脏下壁的表面。当心肌缺血、缺氧时,刺激迷走神经,产生腹痛、呕吐、腹泻等,易误诊为胆囊炎、胃穿孔、急性胃肠炎。

心包炎:心脏壁层下膈神经被炎症侵袭至膈胸膜时,可引起疼痛放射至肩、背、上腹部,易

误诊为胆囊炎。

4.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冠脉血流量减少,不能满足心肌的代谢需要,心肌由于急剧的缺血、缺氧,使心肌内积聚过多的代谢产物,如乳酸等,刺激心脏内自主神经的传入神经末梢,经1~5胸交感神经带和相应的脊髓段传至大脑而产生疼痛感觉,表现为上腹疼痛,易被误认为是急性胃肠炎的一种牵扯病,而误诊为急性胃肠炎。

三. 胸膜、肺源性腹痛

1. 急性上腹痛多因腹腔内脏器病变所致,但由于受相似的脊髓节段神经支配,腹腔外疾病也可引起腹痛。

当膈胸膜受病变刺激时,疼痛可放射致上腹部,使得部分胸肺疾病患者可表现为明显的急性上腹痛,以致较易误诊为急腹症。

2. 体查发现,这类患者腹痛症状重,但腹部体征却常较轻,甚至无阳性体征。

此外,患者的腹痛可与呼吸有关,多在吸气末加重,致患者常因疼痛而出现屏气,或不敢作深呼吸动作。

在遇到这类症状与体征不相符的急性上腹痛患者时,需仔细询问及观察腹痛与呼吸的关系,注意是否存在肺或胸膜病变。

3. 肺炎临床表现的多样化是当前细菌性肺炎的重点,可表现为胃肠型肺炎、腹痛型肺炎及休克型肺炎等。

而表现为腹痛型肺炎时则极易与急腹症混淆。故接诊急性上腹痛患者时,要注意询问有无伴随症状,对伴有呼吸系统症状的急性上腹痛患者,建议常规摄胸片明确有无胸部疾病。 另外,血白细胞计数增高的程度也有助于鉴别诊断。急腹症时血白细胞计数一般不超过20×10 /L ,若超过此数应考虑肺炎等。


相关文章

  • 腹痛的鉴别诊断
  • 急性腹痛是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其病因复杂多样,但其共同特点是发病急.变化快和病情重,需迅速准确的作出诊断和鉴别诊断 (1)腹腔脏器的急性炎症: ①急性肠胃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多以进食不洁食物或饮用污染水或暴饮暴食后出现持续性和阵发性腹痛健康 ...查看


  • 急性腹痛的鉴别诊断
  • 急性腹痛的常见原因及其鉴别诊断 腹痛多数由腹部脏器疾病所引起,但腹腔外疾病及全身性也可引起,对腹痛病人必须认真了解病史,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腹壁疼痛时有壁层腹膜炎症引起的持续性疼痛,定位于炎症缩窄部位,加压后疼痛加剧,腹肌有 ...查看


  • 带你看|全球首个综合性急腹症的初级诊治实践指南
  • 2012年,日本腹部急诊医学协会协同其他四个学会起草拟制定急腹症(本稿不涉及创伤后急腹症)初级治疗实践指南.经过三年的努力,指南终版终于杀青,于2015年12月在线发表于Jpn J Radiol杂志上,全文36页.本指南共提出108项问题, ...查看


  • 急腹症的诊断要点
  • 院前急性腹痛的诊断要点 (转载自 西安急救中心) 急性腹痛是院前急救中比较常见的主诉之一,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病情重的特点,一旦误诊.延误或治疗不当,均会对患者带来严重危害.因此,对急性腹痛的及时识别和诊断显得非常重要. 通常,在院前针对急 ...查看


  • 首次病程记录记录
  •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医院 姓名:廖运芬 住院号201203795 2012年8月29日9am 首次病程记录 廖运芬,女,40岁,土家族, 因"反复右上腹疼痛半年" 于2012年8 月29日9am入院.病史自述可靠. ...查看


  • 十二指肠溃疡的诊断鉴别
  • 诊断方法: 无并发症的十二指肠溃疡病病人体征贫乏,即使在活动期,体格检查亦可无阳性发现,常见的阳性体征是上腹部,特别是中线右侧有限局性轻压痛,在穿透性溃疡周围有较多的炎性反应时,压痛范围可能较大,甚至出现腹肌紧张,并且可以在上腹部触到具有压 ...查看


  • 首次病程录书写
  • 首次病程记录 2012.2.22 10:30 患者姓名.年龄.性别.民族.出生地.婚否和发病入院主诉与入 院时间.方式. 1. 病例特点: 1)患者-.. ,-岁,已婚育龄妇女. 2)临床表现:反复性下腹胀痛1年. 3)既往体健否认&quo ...查看


  • 十二指肠溃疡症状--仅供参考
  • 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有哪些? 1.疼痛 疼痛是十二指肠溃疡病的突出症状.至少90%的病例有疼痛表现.一些病人没有疼痛,然而感觉上腹不适.少数病人可以完全没有症状,即所谓无症状性溃疡病.约有10%的病人,第一个提示溃疡病的征象是呕血.黑粪或二者 ...查看


  • 胃溃疡PBL案例
  • 案例摘要 案例摘要: 刘文进,男性,36岁,海口市龙塘镇人.因间歇性上腹部疼痛7年,加重月余伴黑便3天,于2013年6月到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门诊治疗.病人自29岁开始常感上腹部疼痛,反复发作,每于饭后1小时内出现,经1-2小时后逐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