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016年宁夏大学人文学院文学理论之文学理论教程考研复试题库(一) ................................. 2
2016年宁夏大学人文学院文学理论之文学理论教程考研复试题库(二) ............................... 10
2016年宁夏大学人文学院文学理论之文学理论教程考研复试题库(三) ............................... 18
2016年宁夏大学人文学院文学理论之文学理论教程考研复试题库(四) ............................... 26
2016年宁夏大学人文学院文学理论之文学理论教程考研复试题库(五) ............................... 36
2016年宁夏大学人文学院文学理论之文学理论教程考研复试题库(一)
说明:①本资料为VIP包过学员内部使用资料。
——————————————————————————————————————————
一、名词解释
1. 即兴
【答案】即兴是作家因受某一外在刺激或内在冲动的作用,兴会来临在文字操作的过程中迅速地创造出某种作品的情况,即一种灵感来临时若有报思、若有所悟的状态。即兴的形成,离不开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有诱发的媒介,外物或者书本或者别人的言语等等。如我国古代即兴而成的望月思乡诗很多,月亮就是即兴的媒介。二是即兴看似很偶然,其中又有必然性,看似天赐,更多的是人工。因为灵感的来临看似一刹那之间的事情,但是之前必须有大量的积累与沉淀才有可能出现,等到时机来临,受外在媒介的刺激,才会有所感想,有所领悟,此时才有灵感出现,才有即兴的佳作。
2. 文学典型
【答案】文学典型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十魅力的性格。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文学典型是写实性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是人类创造的艺术至境的基本形态之一,也是中西文论共同发现和阐释的符合审美理想的范型模式之一。不过西方文论对它研究得更充分,理论更成熟而已。文学典型的真实性呈现的艺术魅力,并非仅在于它符合历史的尺度,还在于作家人格的真诚。真诚也是典型真实性的一个侧面,透过典型总是折射出作家最真诚的人格态度和情感评价。
3. 文学消费
【答案】文学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文化、审美与娱乐等各方面的精神需求而对文学作品加以占有、利用、阅读或欣赏的活动。文学消费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学消费是指人们用文学作品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的过程,即文学阅读或文学欣赏。狭义的文学消费则是在近代以来出现的,是指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印刷出版等传播媒介得到广泛运用的条件下,在文学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以来,人们对它的消费、阅读和欣赏。当文学消费与文学鉴赏对举时,往往指狭义的文学消费。
4. 文体期待
【答案】文体期待是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山某种已经惯例化的文学类型或形式特征而引发的心理期待指向。这种指向意味着读者希望体味到某种文体所可能具有的特定艺术韵味、艺术魅力乃至语言、结构、人物、情节等方面的特色。
5. 亚里士多德《诗学》
【答案】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现存最早的系统的诗学文献,同时也是一部文学理论巨著,
讨论的对象主要是悲剧和史诗。亚里士多德把所有的学科分类为理论科学、实践科学和创制性科学,诗学属于其中的第三类。因此亚里士多德《诗学》着重于诗的创制,是对怎样创作悲剧和史诗的一种技术性论述。
6. 审美意象
【答案】审美意象是中国古代美学范畴中的一个理论观点。文艺创作过程中意象又称为“审美意象”,是想象力对实际生活所提供的经验材料进行加工生发,而在作者头脑中形成的形象显现。刘姗在《文心雕龙》中首次将其用于艺术创造,指出“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说明构思时须将外物形象与意趣、情感融合起来,以形成审美意象。把审美意象可以分为两种,即寓言式意象和符号式意象。寓言式意象是指通过一则故事阐释一种哲学或观念,而这正是这则故事的主旨;符号式意象是指不具有情节性的整体意象和单个意象。
7. 文学语言和日常语言
【答案】文学语言,又称作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符合规范化的语言,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现代汉语的文学语言不仅包括文艺作品语言,也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著作的语言。文学语言的形成依赖于书面语的产生,而文学语言也具有口头形式,凡是合乎文学语言规范的,都是口头形式的文学语言。文学语言对民族语言的健康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承担着反映生活、塑造形象、表达情感的功能。日常语言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具体使用语言的结果,其活动领域局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它适应日常生活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承担着表情达意、相互交流的功能。
8. 典型
【答案】典型是指能够反映现实生活某些方面的本质规律而又具有极其鲜明生动的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文学艺术审美认识的特征,就是通过个别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某些方面的本质规律。文学艺术之所以能够在娱乐和美的享受中达到对于生活真理的领悟,通过富有感染性的艺术形式达到对于生活规律性的认识,就因为它创造了典型。
二、简答题
9. 如何正确理解“风格即人”的观点?
【答案】“风格即人”是18世纪法国学者布封提出的观点,他认为“风格是当我们从作家身上剥去那些不属于他本人的东西,所有那些为他和别人所共有的东西之后所获得的剩余或内核。”
“风格即人”强调了风格的重要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马克思将布封的“风格即人”的观点引入了唯物辩证法的轨道,既肯定了文学风格的“真理占有我”的客观属性,又强调了风格的“精神个体性”的本质特征。文学风格是作家在用客观事物本身的语言表达和突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同时,通过对象表现自己精神个性的形势和方式。钱钟书说:从本质来看,人之格调往往显示本性。
10.运用文学类型理论分析当代文学作品。
【答案】以鲁迅为例,其作品多是现实型文学。因为那些作品是对客观现实及当时社会环境的冷静观察和理智分析,直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具备了现实型文学的两大特征:再现性和逼真性。作者从现实生活出发,从生活中汲取创作材料,突出社会矛盾,描写生活中存在的人和事。
11.如何理解文学的地域风格?
【答案】文学的地域风格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自然环境
法国作家、批评家史达尔夫人认为,自然环境在文学风格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南方气候清新,大自然形象丰富,人们感到生活的乐趣,感情奔放,大都不耐思考,与女性交往很少拘束,比较安于奴役,却从气候的美和艺术的爱中得到补偿。北方土地贫瘩,气候阴沉多云,人们较易引起生命的忧郁感和哲学的沉思,具有独立意识,不能忍受奴役,并尊重女性。因此,南方文学比较普遍地反映民族意识和时代精神,而比方文学则较多地表现个人的性格。
(2)社会环境
长期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环境,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等同样与文学的地域风格密切相关。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组合起来考虑,才能更好地说明地域风格和它的成因。比如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产生于两湖及长江流域荆楚地区的南方史学的代表《楚辞》,就与产生于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的北方文学的代表《诗经》有很大的区别,各自的特点非常明显。而与同样属于南方文化系统的老子、庄于、列子等的哲理散文就有很多的共通之处。后来,随着战争和迁徙、南北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出现了合流的态势。
(3)生活习惯
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就直接影响到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就中国而言,南方气候温和、湿润,河流纵横交错,植物四季常青,这种相对平衡的气候有利于精神放松,使南方人具有较浓的理性色彩,头脑冷静,不易冲动,心境平和,情感细腻敏感。北方冬季漫长而寒冷,气候干燥,风大雨少,严酷而多变的环境导致北方人喜喝烈性酒,容易急躁,感情色彩浓,心情开朗、豪爽,影响到文学的创作中就形成了迥异的风格。土安忆笔下的上海,一个人的命运牵动一个城市的历史,上海的情调独一无二;邓一光笔下的草原,生活在马背上的民族瓢悍无比、血性十足;池莉笔下的武汉,凡俗的人生,市民化的城市处处洋溢着生活气息;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唯美的意境,淳朴的民风,仿佛来自世外桃源。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带来了不同的文学风格和艺术享受。
12.诠释情感评价的诚挚情态及艺术呈现之含义。
【答案】(1)诚挚的情态含义
诚挚的情态是指文学作品的情感评价属真情而非假意,不是“无病呻吟”。情感诚挚,作品才会动人,其尚善的价值取向就能在富于感染力的情境中潜移默化的为读者所认同和接受,产生共鸣。情感的诚挚性与反映生活的真实性是联系在起的,不是由艺术技巧造就的,而是来自于作家对生活的深刻体验。
目录
2016年宁夏大学人文学院文学理论之文学理论教程考研复试题库(一) ................................. 2
2016年宁夏大学人文学院文学理论之文学理论教程考研复试题库(二) ............................... 10
2016年宁夏大学人文学院文学理论之文学理论教程考研复试题库(三) ............................... 18
2016年宁夏大学人文学院文学理论之文学理论教程考研复试题库(四) ............................... 26
2016年宁夏大学人文学院文学理论之文学理论教程考研复试题库(五) ............................... 36
2016年宁夏大学人文学院文学理论之文学理论教程考研复试题库(一)
说明:①本资料为VIP包过学员内部使用资料。
——————————————————————————————————————————
一、名词解释
1. 即兴
【答案】即兴是作家因受某一外在刺激或内在冲动的作用,兴会来临在文字操作的过程中迅速地创造出某种作品的情况,即一种灵感来临时若有报思、若有所悟的状态。即兴的形成,离不开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有诱发的媒介,外物或者书本或者别人的言语等等。如我国古代即兴而成的望月思乡诗很多,月亮就是即兴的媒介。二是即兴看似很偶然,其中又有必然性,看似天赐,更多的是人工。因为灵感的来临看似一刹那之间的事情,但是之前必须有大量的积累与沉淀才有可能出现,等到时机来临,受外在媒介的刺激,才会有所感想,有所领悟,此时才有灵感出现,才有即兴的佳作。
2. 文学典型
【答案】文学典型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十魅力的性格。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文学典型是写实性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是人类创造的艺术至境的基本形态之一,也是中西文论共同发现和阐释的符合审美理想的范型模式之一。不过西方文论对它研究得更充分,理论更成熟而已。文学典型的真实性呈现的艺术魅力,并非仅在于它符合历史的尺度,还在于作家人格的真诚。真诚也是典型真实性的一个侧面,透过典型总是折射出作家最真诚的人格态度和情感评价。
3. 文学消费
【答案】文学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文化、审美与娱乐等各方面的精神需求而对文学作品加以占有、利用、阅读或欣赏的活动。文学消费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学消费是指人们用文学作品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的过程,即文学阅读或文学欣赏。狭义的文学消费则是在近代以来出现的,是指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印刷出版等传播媒介得到广泛运用的条件下,在文学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以来,人们对它的消费、阅读和欣赏。当文学消费与文学鉴赏对举时,往往指狭义的文学消费。
4. 文体期待
【答案】文体期待是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山某种已经惯例化的文学类型或形式特征而引发的心理期待指向。这种指向意味着读者希望体味到某种文体所可能具有的特定艺术韵味、艺术魅力乃至语言、结构、人物、情节等方面的特色。
5. 亚里士多德《诗学》
【答案】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现存最早的系统的诗学文献,同时也是一部文学理论巨著,
讨论的对象主要是悲剧和史诗。亚里士多德把所有的学科分类为理论科学、实践科学和创制性科学,诗学属于其中的第三类。因此亚里士多德《诗学》着重于诗的创制,是对怎样创作悲剧和史诗的一种技术性论述。
6. 审美意象
【答案】审美意象是中国古代美学范畴中的一个理论观点。文艺创作过程中意象又称为“审美意象”,是想象力对实际生活所提供的经验材料进行加工生发,而在作者头脑中形成的形象显现。刘姗在《文心雕龙》中首次将其用于艺术创造,指出“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说明构思时须将外物形象与意趣、情感融合起来,以形成审美意象。把审美意象可以分为两种,即寓言式意象和符号式意象。寓言式意象是指通过一则故事阐释一种哲学或观念,而这正是这则故事的主旨;符号式意象是指不具有情节性的整体意象和单个意象。
7. 文学语言和日常语言
【答案】文学语言,又称作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符合规范化的语言,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现代汉语的文学语言不仅包括文艺作品语言,也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著作的语言。文学语言的形成依赖于书面语的产生,而文学语言也具有口头形式,凡是合乎文学语言规范的,都是口头形式的文学语言。文学语言对民族语言的健康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承担着反映生活、塑造形象、表达情感的功能。日常语言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具体使用语言的结果,其活动领域局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它适应日常生活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承担着表情达意、相互交流的功能。
8. 典型
【答案】典型是指能够反映现实生活某些方面的本质规律而又具有极其鲜明生动的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文学艺术审美认识的特征,就是通过个别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某些方面的本质规律。文学艺术之所以能够在娱乐和美的享受中达到对于生活真理的领悟,通过富有感染性的艺术形式达到对于生活规律性的认识,就因为它创造了典型。
二、简答题
9. 如何正确理解“风格即人”的观点?
【答案】“风格即人”是18世纪法国学者布封提出的观点,他认为“风格是当我们从作家身上剥去那些不属于他本人的东西,所有那些为他和别人所共有的东西之后所获得的剩余或内核。”
“风格即人”强调了风格的重要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马克思将布封的“风格即人”的观点引入了唯物辩证法的轨道,既肯定了文学风格的“真理占有我”的客观属性,又强调了风格的“精神个体性”的本质特征。文学风格是作家在用客观事物本身的语言表达和突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同时,通过对象表现自己精神个性的形势和方式。钱钟书说:从本质来看,人之格调往往显示本性。
10.运用文学类型理论分析当代文学作品。
【答案】以鲁迅为例,其作品多是现实型文学。因为那些作品是对客观现实及当时社会环境的冷静观察和理智分析,直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具备了现实型文学的两大特征:再现性和逼真性。作者从现实生活出发,从生活中汲取创作材料,突出社会矛盾,描写生活中存在的人和事。
11.如何理解文学的地域风格?
【答案】文学的地域风格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自然环境
法国作家、批评家史达尔夫人认为,自然环境在文学风格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南方气候清新,大自然形象丰富,人们感到生活的乐趣,感情奔放,大都不耐思考,与女性交往很少拘束,比较安于奴役,却从气候的美和艺术的爱中得到补偿。北方土地贫瘩,气候阴沉多云,人们较易引起生命的忧郁感和哲学的沉思,具有独立意识,不能忍受奴役,并尊重女性。因此,南方文学比较普遍地反映民族意识和时代精神,而比方文学则较多地表现个人的性格。
(2)社会环境
长期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环境,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等同样与文学的地域风格密切相关。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组合起来考虑,才能更好地说明地域风格和它的成因。比如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产生于两湖及长江流域荆楚地区的南方史学的代表《楚辞》,就与产生于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的北方文学的代表《诗经》有很大的区别,各自的特点非常明显。而与同样属于南方文化系统的老子、庄于、列子等的哲理散文就有很多的共通之处。后来,随着战争和迁徙、南北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出现了合流的态势。
(3)生活习惯
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就直接影响到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就中国而言,南方气候温和、湿润,河流纵横交错,植物四季常青,这种相对平衡的气候有利于精神放松,使南方人具有较浓的理性色彩,头脑冷静,不易冲动,心境平和,情感细腻敏感。北方冬季漫长而寒冷,气候干燥,风大雨少,严酷而多变的环境导致北方人喜喝烈性酒,容易急躁,感情色彩浓,心情开朗、豪爽,影响到文学的创作中就形成了迥异的风格。土安忆笔下的上海,一个人的命运牵动一个城市的历史,上海的情调独一无二;邓一光笔下的草原,生活在马背上的民族瓢悍无比、血性十足;池莉笔下的武汉,凡俗的人生,市民化的城市处处洋溢着生活气息;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唯美的意境,淳朴的民风,仿佛来自世外桃源。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带来了不同的文学风格和艺术享受。
12.诠释情感评价的诚挚情态及艺术呈现之含义。
【答案】(1)诚挚的情态含义
诚挚的情态是指文学作品的情感评价属真情而非假意,不是“无病呻吟”。情感诚挚,作品才会动人,其尚善的价值取向就能在富于感染力的情境中潜移默化的为读者所认同和接受,产生共鸣。情感的诚挚性与反映生活的真实性是联系在起的,不是由艺术技巧造就的,而是来自于作家对生活的深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