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注意:答案务必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内,否则不计分】
1.孟子指出:“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荀子认为:“筐箧已富,府库已实,而百姓贫。夫是之谓上溢而下漏,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则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这表明儒家主张
A .藏富于民 B.勤俭节约 C.忠孝为本 D.国富民贫
2.中国古代帝王的典型形象是:“一手捧着儒家经典,宣示教化;一手高举法家利剑,厉行专制。”这种帝王的典型始于
A .秦代 B .汉代 C .唐代 D .宋代
3.朱熹在其编纂的《大学》中指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朱熹此话的意图是
A .强调知识分子要加强自身的修养
B .鼓励知识分子加强科学研究
C .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D .强调知识分子应该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下列观点分别出自中国古代四位著名的思想家。四个选项中的言论(序号)与人物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③“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天下之害尽归于人。”
④“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A. 黄宗羲、荀子、董仲舒、孟子
B. 董仲舒、荀子、黄宗羲、孟子
C. 孟子、董仲舒、荀子、黄宗羲
D. 董仲舒、孟子、荀子、黄宗羲
5.两宋词坛的风格虽有豪放与婉约之分,但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的许多词作中均流露出较为浓厚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 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 B.土地兼并激化社会矛盾
C. 政治黑暗导致民不聊生 D.国家分裂、民族政权并立
6.苏格拉底说:“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笑容,我们还需要什么呢?”“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知道的越多,才知知道的越少。”有关苏格拉底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认为世间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和永恒的真理
B. 法律道德对人的约束力是相对的
C. 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D. 唯一真实的世界是永恒存在的理念世界
7.为了展示14~17世纪欧洲文明的重大成果,玛丽同学设计了《十日谈》、《蒙娜丽莎》、《哈姆雷特》三张卡片,你认为还应该补充下列哪一张卡片
A .《圣经》 B .《大卫》 C.《九十五条论纲》 D .《论法的精神》
8.下表是教皇本尼狄克十二世时(1334—1342年)制定的一个公开的赎罪价目表,对不同的罪行,规定了不同的价格。对此,后来马丁·路德的回答是
A .因行称义 B.先定论 C.信仰得救 D.教随国定
9.在法国大革命中沦为阶下囚的国王路易十六读完伏尔泰和卢梭的著作后,不禁喟然长叹:“这两个人毁了法国。”这说明了启蒙思想( )
A .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彻底解放 B .导致了法国的政教分离
C .对法国大革命起到了动员作用 D .否定了法国的等级制度
10.学校举办一次文艺活动,邀请一些学者前来演讲,演讲题目包括“拜伦的诗歌创作”、“雪莱与《西风颂》”等。此外,学校还安排了一场音乐会,由钢琴家表演一场贝多芬的交响曲。下列最适合这次文艺活动主题的是
A .古典主义文艺 B .批判现实主义文艺
C .浪漫主义文艺 D .现代主义文艺
11.梁启超在评价清代学术时说,清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1821~1861年)以后之学“新”。这里的“新”指的是
A .反对君主制度 B .介绍研究西学 C .宣传民主政治 D.传播社会主义
12.张之洞在《劝学篇》说:“如其心圣人之心,行圣人之行,以孝弟忠信为德,以尊主庇民为政,虽朝运汽机,夕驰铁路,无害为圣人之徒也。”材料表明张之洞主张
A. 中体西用 B.君主立宪 C.民主共和 D.民主科学
13.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指出,“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与材料所说相关的历史人物有 ①魏源 ②洪仁玕 ③李鸿章 ④孙中山 ⑤陈独秀
A. 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14.李鸿章认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唯枪耳,炮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李鸿章这一观点体现的思想是( )
A、师夷长制以制夷 B、发工商业,与列强商战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
15.1880年前后,康有为游历香港、上海等地后认为:“览西人宫室之瑰丽,道路之整洁,巡捕之严密,乃始知西人治国有法度,不得以古旧之夷狄视之。”上述史料表明
A .先进的中国人正式提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主张
B .西方文明程度高,中国必须“师夷长技以制夷”
C .感受近代都市文明,康有为思想发生转变
D .近代中国人开始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
16.王韬、郑观应和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之所以都被称为“维新派”,主要在于他们从某种程度上都超越了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救国救民的探索,他们的思想主张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以下主张中最能够表明这一高度的一项是
A .立宪法,开国会 B .发展工业,振兴商业
C .兴学校,废八股 D .倡导变革,救亡图存
17.戊戌政变后,慈禧对李鸿章说:“人说你是康党”李鸿章对曰:“若旧法能富强,中国之强久矣,何待今日? 主张变法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实是康党。”李鸿章被误认为“康党”的原因是
A .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 .创办淮军形成地方军阀势力
C .创办了近代最早的民族工业 D.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18.下列各项中符合早期维新派“商战”的思想的是
A .“自强直属,在于练兵” B.“十万之富豪,则胜于百万之劲卒”
C .“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D .“改良社会经济组织,使人民有生之乐”
19.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A .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
C .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20.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的“第二次反思”付诸政治实践开始于
A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B .甲午中日战争后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D .抗日战争后
21.资产阶级维新派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进步意义主要表现在 ①弘扬民族文化②挽救民族危亡;③动摇了封建君主专制的根基,④发展资本主义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②③
22.梁启超曾经说过: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这样评价中日两国,三十年后,日本强盛,中国弱小。日本的考察团,考察政治体制,归而行之;中国的考察团主要是学习先进的军事技术,购而用之。”梁启超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A. 批评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富强 B. 寻找甲午中日战争日胜中败的原因
C. 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D. 比较中日近代化道路的异同
23.近代有学者呼吁,青年人应该摆脱是非荣辱听命他人的奴隶地位,脱离无常识之思、无理由之信仰的蒙昧时代。由此他主张( )
A .求强求富 B.变法维新 C.共和革命 D.民主科学
24.某史学家在其论著中说:“新文化运动虽然仍然是在向西方探求真理,无法挽救中国于水深火热之中,但作为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对中国的影响是空前的。”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作用,主要表现在( )
①猛烈冲击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政治意识,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②民主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形成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③对东西方文化的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
④推动了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②③
25.蔡元培在《发刊词》中: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各国大学,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美术之理想派与写实派,计学之干涉论与放任论,常樊然并屿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材料不能说明蔡元培
A .全盘否定中国古代封建文化 B.提倡“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C .鼓励和倡导资产阶级新文化 D.诠释了自己对大学的理解
26. “(尊重孔教)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得将这班反共和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干干净净不可。否则不但共和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为达到“巩固共和”的目的,他们掀起了
A. 维新变法运动 B.君主立宪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27.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A .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B .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C .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D .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28.任何一种思想的传播无不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任何一种思想理论在其传播过程中无不烙上了主体性选择的烙印。在中国,最早选择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因素主要是 ( )
A .具有革命思想倾向的知识分子
B .主张民主革命的政治团体
C .代表无产阶级的先进组织
D .寻求救国之道的激进民主主义知识分子
29.主张学习俄国,改造中国,在中国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的是
A .陈独秀 B .李大钊 C .鲁迅 D .胡适
30.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
A .民贵君轻 B.主权在民 C.天赋人权 D.君民共主
31.资产阶级革命派与资产阶级维新派最大的区别是
A 、革命性质不同 B、发展资本主义的目的不同
C 、对清政府的态度不同 D、革命的结局不同
32.国学大师章太炎作了一首唱词:“地狱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满人逃往热河边,曾国藩来做汉奸„„”他对洪、曾二人的历史评价不同,主要着眼于( )
A .阶级上,洪代表农民阶级,曾代表地主阶级
B .民族上,洪排满革命,曾效力满族
C .性别上,洪提倡男女平等,曾主张男尊女卑
D .学术上,洪破除迷信,曾尊孔扬孟
33. 从中国历史看,20世纪的重大理论成果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二是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领导人的理论创新,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三大理论成果都
①具有时代精神 ②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产物 ③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 ④具有科学性
A .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34.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开始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 .井冈山时期 B.长征时期
C .延安时期 D.新中国成立后
35.“井冈山精神”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结合”的最大成果是
A .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B .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C .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 D .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二、非选择题
36.观察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8分】
图一 图二 图三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二、非选择题
36.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图片反映了我国近现代历史上的哪三次思想解放运动?(3分)
(2)以上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内容分别是什么?(3分)
(3)以上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有什么共同作用?(2分)
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海国图志》一书这样记述:“„„六十卷,何所据?一据前两广总督林尚书所译西夷之《四洲志》,再据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及近日夷图、夷语„„”
材料二 “„„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曾文正公全集》[来源:Z|xx|k.Com] 材料三 “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此其体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欲通下情,莫要于设议院。”
——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四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1)材料一中的“林尚书”指谁?我们对他有怎样的评价?(2分)
(2)材料一、二、三、四的主张分别是什么?(4分)
(3)材料三指出了洋务运动的哪一致命弱点?材料三在学习外国问题上比材料二有什么进步?(4分)
(4)材料四所说的“变官制”是什么意思?它和材料三中的哪一句意思相同?2分)
5.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片,并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孙中山手书
材料二 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规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一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中的图二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2分)
(2)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他先后提出了哪两大理论?(4分)
(3)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核心问题?(2分)
(4)综合三则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2分)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月考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注意:答案务必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内,否则不计分】
1.孟子指出:“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荀子认为:“筐箧已富,府库已实,而百姓贫。夫是之谓上溢而下漏,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则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这表明儒家主张
A .藏富于民 B.勤俭节约 C.忠孝为本 D.国富民贫
2.中国古代帝王的典型形象是:“一手捧着儒家经典,宣示教化;一手高举法家利剑,厉行专制。”这种帝王的典型始于
A .秦代 B .汉代 C .唐代 D .宋代
3.朱熹在其编纂的《大学》中指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朱熹此话的意图是
A .强调知识分子要加强自身的修养
B .鼓励知识分子加强科学研究
C .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D .强调知识分子应该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下列观点分别出自中国古代四位著名的思想家。四个选项中的言论(序号)与人物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③“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天下之害尽归于人。”
④“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A. 黄宗羲、荀子、董仲舒、孟子
B. 董仲舒、荀子、黄宗羲、孟子
C. 孟子、董仲舒、荀子、黄宗羲
D. 董仲舒、孟子、荀子、黄宗羲
5.两宋词坛的风格虽有豪放与婉约之分,但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的许多词作中均流露出较为浓厚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 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 B.土地兼并激化社会矛盾
C. 政治黑暗导致民不聊生 D.国家分裂、民族政权并立
6.苏格拉底说:“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笑容,我们还需要什么呢?”“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知道的越多,才知知道的越少。”有关苏格拉底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认为世间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和永恒的真理
B. 法律道德对人的约束力是相对的
C. 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D. 唯一真实的世界是永恒存在的理念世界
7.为了展示14~17世纪欧洲文明的重大成果,玛丽同学设计了《十日谈》、《蒙娜丽莎》、《哈姆雷特》三张卡片,你认为还应该补充下列哪一张卡片
A .《圣经》 B .《大卫》 C.《九十五条论纲》 D .《论法的精神》
8.下表是教皇本尼狄克十二世时(1334—1342年)制定的一个公开的赎罪价目表,对不同的罪行,规定了不同的价格。对此,后来马丁·路德的回答是
A .因行称义 B.先定论 C.信仰得救 D.教随国定
9.在法国大革命中沦为阶下囚的国王路易十六读完伏尔泰和卢梭的著作后,不禁喟然长叹:“这两个人毁了法国。”这说明了启蒙思想( )
A .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彻底解放 B .导致了法国的政教分离
C .对法国大革命起到了动员作用 D .否定了法国的等级制度
10.学校举办一次文艺活动,邀请一些学者前来演讲,演讲题目包括“拜伦的诗歌创作”、“雪莱与《西风颂》”等。此外,学校还安排了一场音乐会,由钢琴家表演一场贝多芬的交响曲。下列最适合这次文艺活动主题的是
A .古典主义文艺 B .批判现实主义文艺
C .浪漫主义文艺 D .现代主义文艺
11.梁启超在评价清代学术时说,清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1821~1861年)以后之学“新”。这里的“新”指的是
A .反对君主制度 B .介绍研究西学 C .宣传民主政治 D.传播社会主义
12.张之洞在《劝学篇》说:“如其心圣人之心,行圣人之行,以孝弟忠信为德,以尊主庇民为政,虽朝运汽机,夕驰铁路,无害为圣人之徒也。”材料表明张之洞主张
A. 中体西用 B.君主立宪 C.民主共和 D.民主科学
13.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指出,“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与材料所说相关的历史人物有 ①魏源 ②洪仁玕 ③李鸿章 ④孙中山 ⑤陈独秀
A. 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14.李鸿章认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唯枪耳,炮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李鸿章这一观点体现的思想是( )
A、师夷长制以制夷 B、发工商业,与列强商战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
15.1880年前后,康有为游历香港、上海等地后认为:“览西人宫室之瑰丽,道路之整洁,巡捕之严密,乃始知西人治国有法度,不得以古旧之夷狄视之。”上述史料表明
A .先进的中国人正式提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主张
B .西方文明程度高,中国必须“师夷长技以制夷”
C .感受近代都市文明,康有为思想发生转变
D .近代中国人开始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
16.王韬、郑观应和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之所以都被称为“维新派”,主要在于他们从某种程度上都超越了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救国救民的探索,他们的思想主张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以下主张中最能够表明这一高度的一项是
A .立宪法,开国会 B .发展工业,振兴商业
C .兴学校,废八股 D .倡导变革,救亡图存
17.戊戌政变后,慈禧对李鸿章说:“人说你是康党”李鸿章对曰:“若旧法能富强,中国之强久矣,何待今日? 主张变法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实是康党。”李鸿章被误认为“康党”的原因是
A .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 .创办淮军形成地方军阀势力
C .创办了近代最早的民族工业 D.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18.下列各项中符合早期维新派“商战”的思想的是
A .“自强直属,在于练兵” B.“十万之富豪,则胜于百万之劲卒”
C .“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D .“改良社会经济组织,使人民有生之乐”
19.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A .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
C .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20.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
的“第二次反思”付诸政治实践开始于
A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B .甲午中日战争后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D .抗日战争后
21.资产阶级维新派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进步意义主要表现在 ①弘扬民族文化②挽救民族危亡;③动摇了封建君主专制的根基,④发展资本主义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②④ D.②③
22.梁启超曾经说过: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这样评价中日两国,三十年后,日本强盛,中国弱小。日本的考察团,考察政治体制,归而行之;中国的考察团主要是学习先进的军事技术,购而用之。”梁启超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A. 批评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富强 B. 寻找甲午中日战争日胜中败的原因
C. 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D. 比较中日近代化道路的异同
23.近代有学者呼吁,青年人应该摆脱是非荣辱听命他人的奴隶地位,脱离无常识之思、无理由之信仰的蒙昧时代。由此他主张( )
A .求强求富 B.变法维新 C.共和革命 D.民主科学
24.某史学家在其论著中说:“新文化运动虽然仍然是在向西方探求真理,无法挽救中国于水深火热之中,但作为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对中国的影响是空前的。”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作用,主要表现在( )
①猛烈冲击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政治意识,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②民主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形成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③对东西方文化的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
④推动了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②③
25.蔡元培在《发刊词》中: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各国大学,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美术之理想派与写实派,计学之干涉论与放任论,常樊然并屿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材料不能说明蔡元培
A .全盘否定中国古代封建文化 B.提倡“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C .鼓励和倡导资产阶级新文化 D.诠释了自己对大学的理解
26. “(尊重孔教)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得将这班反共和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干干净净不可。否则不但共和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为达到“巩固共和”的目的,他们掀起了
A. 维新变法运动 B.君主立宪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27.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A .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B .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C .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D .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28.任何一种思想的传播无不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任何一种思想理论在其传播过程中无不烙上了主体性选择的烙印。在中国,最早选择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因素主要是 ( )
A .具有革命思想倾向的知识分子
B .主张民主革命的政治团体
C .代表无产阶级的先进组织
D .寻求救国之道的激进民主主义知识分子
29.主张学习俄国,改造中国,在中国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的是
A .陈独秀 B .李大钊 C .鲁迅 D .胡适
30.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
念是( )
A .民贵君轻 B .主权在民 C.天赋人权 D.君民共主
31.资产阶级革命派与资产阶级维新派最大的区别是
A 、革命性质不同 B、发展资本主义的目的不同
C 、对清政府的态度不同 D、革命的结局不同
32.国学大师章太炎作了一首唱词:“地狱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满人逃往热河边,曾国藩来做汉奸„„”他对洪、曾二人的历史评价不同,主要着眼于( )
A .阶级上,洪代表农民阶级,曾代表地主阶级
B .民族上,洪排满革命,曾效力满族
C .性别上,洪提倡男女平等,曾主张男尊女卑
D .学术上,洪破除迷信,曾尊孔扬孟
33. 从中国历史看,20世纪的重大理论成果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二是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领导人的理论创新,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三大理论成果都
①具有时代精神 ②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产物 ③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 ④具有科学性
A .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34.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开始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 .井冈山时期 B.长征时期
C .延安时期 D.新中国成立后
35.“井冈山精神”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结合”的最大成果是
A .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B .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C .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 D .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二、非选择题
26.观察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8分】
图一 图二 图三
(1)以上图片反映了我国近现代历史上的哪三次思想解放运动?(3分)
(1) 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3分)
(2)以上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内容分别是什么?(3分)
(2) 一: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1分)
二:民主与科学;(1分)
三:实事求是;(1分)
(3)以上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有什么共同作用?(2分)
(3) 都解放了人民的思想,推动了社会的发展。(2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海国图志》一书这样记述:“„„六十卷,何所据?一据前两广总督林尚书所译西夷之
《四洲志》,再据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及近日夷图、夷语„„”
材料二 “„„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
——《曾文正公全集》[来源:Z|xx|k.Com]
材料三 “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此其体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欲通下情,莫要于设议院。”
——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四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1)材料一中的“林尚书”指谁?我们对他有怎样的评价?(2分)
(1)①人物:林则徐;②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民族英雄)。(2分)
(2)材料一、二、三、四的主张分别是什么?(4分)
(2)主张:①材料一:“师夷之长技以制夷”;②材料二: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③材料三:实行君主立宪;④材料四:变法图存。(8分)
(3)材料三指出了洋务运动的哪一致命弱点?材料三在学习外国问题上比材料二有什么进步?(4分)
(3)①弱点:没有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②进步:由单纯学习外国先进的制造技艺,发展为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4分)
(4)材料四所说的“变官制”是什么意思?它和材料三中的哪一句意思相同?2分)
(4)①意思:实行君主立宪制;②相同:“君民共主”。(4分)
5.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片,并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孙中山手书
材料二 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规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一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中的图二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2分)
5.
(1)世界潮流:民主共和(或资本主义发展)。(1分)思想:三民主义。(1分)
(2)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他先后提出了哪两大理论?
(4分)
(2)历史背景:大革命失败后,党开始探索新的革命道路。(2分)理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新民主主义理论。(2分)
(3)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核心问题?(2分)
(3)核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分)
(4)综合三则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2分)
(4)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言之有理即可)(2分)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注意:答案务必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内,否则不计分】
1.孟子指出:“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荀子认为:“筐箧已富,府库已实,而百姓贫。夫是之谓上溢而下漏,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则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这表明儒家主张
A .藏富于民 B.勤俭节约 C.忠孝为本 D.国富民贫
2.中国古代帝王的典型形象是:“一手捧着儒家经典,宣示教化;一手高举法家利剑,厉行专制。”这种帝王的典型始于
A .秦代 B .汉代 C .唐代 D .宋代
3.朱熹在其编纂的《大学》中指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朱熹此话的意图是
A .强调知识分子要加强自身的修养
B .鼓励知识分子加强科学研究
C .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D .强调知识分子应该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下列观点分别出自中国古代四位著名的思想家。四个选项中的言论(序号)与人物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③“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天下之害尽归于人。”
④“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A. 黄宗羲、荀子、董仲舒、孟子
B. 董仲舒、荀子、黄宗羲、孟子
C. 孟子、董仲舒、荀子、黄宗羲
D. 董仲舒、孟子、荀子、黄宗羲
5.两宋词坛的风格虽有豪放与婉约之分,但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的许多词作中均流露出较为浓厚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 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 B.土地兼并激化社会矛盾
C. 政治黑暗导致民不聊生 D.国家分裂、民族政权并立
6.苏格拉底说:“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笑容,我们还需要什么呢?”“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知道的越多,才知知道的越少。”有关苏格拉底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认为世间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和永恒的真理
B. 法律道德对人的约束力是相对的
C. 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D. 唯一真实的世界是永恒存在的理念世界
7.为了展示14~17世纪欧洲文明的重大成果,玛丽同学设计了《十日谈》、《蒙娜丽莎》、《哈姆雷特》三张卡片,你认为还应该补充下列哪一张卡片
A .《圣经》 B .《大卫》 C.《九十五条论纲》 D .《论法的精神》
8.下表是教皇本尼狄克十二世时(1334—1342年)制定的一个公开的赎罪价目表,对不同的罪行,规定了不同的价格。对此,后来马丁·路德的回答是
A .因行称义 B.先定论 C.信仰得救 D.教随国定
9.在法国大革命中沦为阶下囚的国王路易十六读完伏尔泰和卢梭的著作后,不禁喟然长叹:“这两个人毁了法国。”这说明了启蒙思想( )
A .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彻底解放 B .导致了法国的政教分离
C .对法国大革命起到了动员作用 D .否定了法国的等级制度
10.学校举办一次文艺活动,邀请一些学者前来演讲,演讲题目包括“拜伦的诗歌创作”、“雪莱与《西风颂》”等。此外,学校还安排了一场音乐会,由钢琴家表演一场贝多芬的交响曲。下列最适合这次文艺活动主题的是
A .古典主义文艺 B .批判现实主义文艺
C .浪漫主义文艺 D .现代主义文艺
11.梁启超在评价清代学术时说,清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1821~1861年)以后之学“新”。这里的“新”指的是
A .反对君主制度 B .介绍研究西学 C .宣传民主政治 D.传播社会主义
12.张之洞在《劝学篇》说:“如其心圣人之心,行圣人之行,以孝弟忠信为德,以尊主庇民为政,虽朝运汽机,夕驰铁路,无害为圣人之徒也。”材料表明张之洞主张
A. 中体西用 B.君主立宪 C.民主共和 D.民主科学
13.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指出,“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与材料所说相关的历史人物有 ①魏源 ②洪仁玕 ③李鸿章 ④孙中山 ⑤陈独秀
A. 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14.李鸿章认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唯枪耳,炮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李鸿章这一观点体现的思想是( )
A、师夷长制以制夷 B、发工商业,与列强商战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
15.1880年前后,康有为游历香港、上海等地后认为:“览西人宫室之瑰丽,道路之整洁,巡捕之严密,乃始知西人治国有法度,不得以古旧之夷狄视之。”上述史料表明
A .先进的中国人正式提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主张
B .西方文明程度高,中国必须“师夷长技以制夷”
C .感受近代都市文明,康有为思想发生转变
D .近代中国人开始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
16.王韬、郑观应和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之所以都被称为“维新派”,主要在于他们从某种程度上都超越了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救国救民的探索,他们的思想主张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以下主张中最能够表明这一高度的一项是
A .立宪法,开国会 B .发展工业,振兴商业
C .兴学校,废八股 D .倡导变革,救亡图存
17.戊戌政变后,慈禧对李鸿章说:“人说你是康党”李鸿章对曰:“若旧法能富强,中国之强久矣,何待今日? 主张变法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实是康党。”李鸿章被误认为“康党”的原因是
A .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 .创办淮军形成地方军阀势力
C .创办了近代最早的民族工业 D.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18.下列各项中符合早期维新派“商战”的思想的是
A .“自强直属,在于练兵” B.“十万之富豪,则胜于百万之劲卒”
C .“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D .“改良社会经济组织,使人民有生之乐”
19.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A .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
C .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20.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的“第二次反思”付诸政治实践开始于
A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B .甲午中日战争后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D .抗日战争后
21.资产阶级维新派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进步意义主要表现在 ①弘扬民族文化②挽救民族危亡;③动摇了封建君主专制的根基,④发展资本主义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②③
22.梁启超曾经说过: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这样评价中日两国,三十年后,日本强盛,中国弱小。日本的考察团,考察政治体制,归而行之;中国的考察团主要是学习先进的军事技术,购而用之。”梁启超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A. 批评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富强 B. 寻找甲午中日战争日胜中败的原因
C. 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D. 比较中日近代化道路的异同
23.近代有学者呼吁,青年人应该摆脱是非荣辱听命他人的奴隶地位,脱离无常识之思、无理由之信仰的蒙昧时代。由此他主张( )
A .求强求富 B.变法维新 C.共和革命 D.民主科学
24.某史学家在其论著中说:“新文化运动虽然仍然是在向西方探求真理,无法挽救中国于水深火热之中,但作为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对中国的影响是空前的。”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作用,主要表现在( )
①猛烈冲击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政治意识,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②民主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形成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③对东西方文化的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
④推动了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②③
25.蔡元培在《发刊词》中: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各国大学,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美术之理想派与写实派,计学之干涉论与放任论,常樊然并屿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材料不能说明蔡元培
A .全盘否定中国古代封建文化 B.提倡“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C .鼓励和倡导资产阶级新文化 D.诠释了自己对大学的理解
26. “(尊重孔教)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得将这班反共和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干干净净不可。否则不但共和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为达到“巩固共和”的目的,他们掀起了
A. 维新变法运动 B.君主立宪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27.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A .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B .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C .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D .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28.任何一种思想的传播无不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任何一种思想理论在其传播过程中无不烙上了主体性选择的烙印。在中国,最早选择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因素主要是 ( )
A .具有革命思想倾向的知识分子
B .主张民主革命的政治团体
C .代表无产阶级的先进组织
D .寻求救国之道的激进民主主义知识分子
29.主张学习俄国,改造中国,在中国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的是
A .陈独秀 B .李大钊 C .鲁迅 D .胡适
30.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
A .民贵君轻 B.主权在民 C.天赋人权 D.君民共主
31.资产阶级革命派与资产阶级维新派最大的区别是
A 、革命性质不同 B、发展资本主义的目的不同
C 、对清政府的态度不同 D、革命的结局不同
32.国学大师章太炎作了一首唱词:“地狱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满人逃往热河边,曾国藩来做汉奸„„”他对洪、曾二人的历史评价不同,主要着眼于( )
A .阶级上,洪代表农民阶级,曾代表地主阶级
B .民族上,洪排满革命,曾效力满族
C .性别上,洪提倡男女平等,曾主张男尊女卑
D .学术上,洪破除迷信,曾尊孔扬孟
33. 从中国历史看,20世纪的重大理论成果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二是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领导人的理论创新,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三大理论成果都
①具有时代精神 ②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产物 ③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 ④具有科学性
A .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34.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开始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 .井冈山时期 B.长征时期
C .延安时期 D.新中国成立后
35.“井冈山精神”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结合”的最大成果是
A .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B .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C .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 D .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二、非选择题
36.观察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8分】
图一 图二 图三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二、非选择题
36.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图片反映了我国近现代历史上的哪三次思想解放运动?(3分)
(2)以上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内容分别是什么?(3分)
(3)以上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有什么共同作用?(2分)
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海国图志》一书这样记述:“„„六十卷,何所据?一据前两广总督林尚书所译西夷之《四洲志》,再据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及近日夷图、夷语„„”
材料二 “„„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曾文正公全集》[来源:Z|xx|k.Com] 材料三 “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此其体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欲通下情,莫要于设议院。”
——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四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1)材料一中的“林尚书”指谁?我们对他有怎样的评价?(2分)
(2)材料一、二、三、四的主张分别是什么?(4分)
(3)材料三指出了洋务运动的哪一致命弱点?材料三在学习外国问题上比材料二有什么进步?(4分)
(4)材料四所说的“变官制”是什么意思?它和材料三中的哪一句意思相同?2分)
5.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片,并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孙中山手书
材料二 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规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一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中的图二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2分)
(2)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他先后提出了哪两大理论?(4分)
(3)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核心问题?(2分)
(4)综合三则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2分)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月考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注意:答案务必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内,否则不计分】
1.孟子指出:“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荀子认为:“筐箧已富,府库已实,而百姓贫。夫是之谓上溢而下漏,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则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这表明儒家主张
A .藏富于民 B.勤俭节约 C.忠孝为本 D.国富民贫
2.中国古代帝王的典型形象是:“一手捧着儒家经典,宣示教化;一手高举法家利剑,厉行专制。”这种帝王的典型始于
A .秦代 B .汉代 C .唐代 D .宋代
3.朱熹在其编纂的《大学》中指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朱熹此话的意图是
A .强调知识分子要加强自身的修养
B .鼓励知识分子加强科学研究
C .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D .强调知识分子应该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下列观点分别出自中国古代四位著名的思想家。四个选项中的言论(序号)与人物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③“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天下之害尽归于人。”
④“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A. 黄宗羲、荀子、董仲舒、孟子
B. 董仲舒、荀子、黄宗羲、孟子
C. 孟子、董仲舒、荀子、黄宗羲
D. 董仲舒、孟子、荀子、黄宗羲
5.两宋词坛的风格虽有豪放与婉约之分,但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的许多词作中均流露出较为浓厚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 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 B.土地兼并激化社会矛盾
C. 政治黑暗导致民不聊生 D.国家分裂、民族政权并立
6.苏格拉底说:“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笑容,我们还需要什么呢?”“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知道的越多,才知知道的越少。”有关苏格拉底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认为世间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和永恒的真理
B. 法律道德对人的约束力是相对的
C. 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D. 唯一真实的世界是永恒存在的理念世界
7.为了展示14~17世纪欧洲文明的重大成果,玛丽同学设计了《十日谈》、《蒙娜丽莎》、《哈姆雷特》三张卡片,你认为还应该补充下列哪一张卡片
A .《圣经》 B .《大卫》 C.《九十五条论纲》 D .《论法的精神》
8.下表是教皇本尼狄克十二世时(1334—1342年)制定的一个公开的赎罪价目表,对不同的罪行,规定了不同的价格。对此,后来马丁·路德的回答是
A .因行称义 B.先定论 C.信仰得救 D.教随国定
9.在法国大革命中沦为阶下囚的国王路易十六读完伏尔泰和卢梭的著作后,不禁喟然长叹:“这两个人毁了法国。”这说明了启蒙思想( )
A .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彻底解放 B .导致了法国的政教分离
C .对法国大革命起到了动员作用 D .否定了法国的等级制度
10.学校举办一次文艺活动,邀请一些学者前来演讲,演讲题目包括“拜伦的诗歌创作”、“雪莱与《西风颂》”等。此外,学校还安排了一场音乐会,由钢琴家表演一场贝多芬的交响曲。下列最适合这次文艺活动主题的是
A .古典主义文艺 B .批判现实主义文艺
C .浪漫主义文艺 D .现代主义文艺
11.梁启超在评价清代学术时说,清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1821~1861年)以后之学“新”。这里的“新”指的是
A .反对君主制度 B .介绍研究西学 C .宣传民主政治 D.传播社会主义
12.张之洞在《劝学篇》说:“如其心圣人之心,行圣人之行,以孝弟忠信为德,以尊主庇民为政,虽朝运汽机,夕驰铁路,无害为圣人之徒也。”材料表明张之洞主张
A. 中体西用 B.君主立宪 C.民主共和 D.民主科学
13.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指出,“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与材料所说相关的历史人物有 ①魏源 ②洪仁玕 ③李鸿章 ④孙中山 ⑤陈独秀
A. 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14.李鸿章认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唯枪耳,炮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李鸿章这一观点体现的思想是( )
A、师夷长制以制夷 B、发工商业,与列强商战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
15.1880年前后,康有为游历香港、上海等地后认为:“览西人宫室之瑰丽,道路之整洁,巡捕之严密,乃始知西人治国有法度,不得以古旧之夷狄视之。”上述史料表明
A .先进的中国人正式提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主张
B .西方文明程度高,中国必须“师夷长技以制夷”
C .感受近代都市文明,康有为思想发生转变
D .近代中国人开始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
16.王韬、郑观应和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之所以都被称为“维新派”,主要在于他们从某种程度上都超越了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救国救民的探索,他们的思想主张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以下主张中最能够表明这一高度的一项是
A .立宪法,开国会 B .发展工业,振兴商业
C .兴学校,废八股 D .倡导变革,救亡图存
17.戊戌政变后,慈禧对李鸿章说:“人说你是康党”李鸿章对曰:“若旧法能富强,中国之强久矣,何待今日? 主张变法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实是康党。”李鸿章被误认为“康党”的原因是
A .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 .创办淮军形成地方军阀势力
C .创办了近代最早的民族工业 D.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18.下列各项中符合早期维新派“商战”的思想的是
A .“自强直属,在于练兵” B.“十万之富豪,则胜于百万之劲卒”
C .“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D .“改良社会经济组织,使人民有生之乐”
19.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A .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
C .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20.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
的“第二次反思”付诸政治实践开始于
A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B .甲午中日战争后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D .抗日战争后
21.资产阶级维新派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进步意义主要表现在 ①弘扬民族文化②挽救民族危亡;③动摇了封建君主专制的根基,④发展资本主义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②④ D.②③
22.梁启超曾经说过: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这样评价中日两国,三十年后,日本强盛,中国弱小。日本的考察团,考察政治体制,归而行之;中国的考察团主要是学习先进的军事技术,购而用之。”梁启超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A. 批评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富强 B. 寻找甲午中日战争日胜中败的原因
C. 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D. 比较中日近代化道路的异同
23.近代有学者呼吁,青年人应该摆脱是非荣辱听命他人的奴隶地位,脱离无常识之思、无理由之信仰的蒙昧时代。由此他主张( )
A .求强求富 B.变法维新 C.共和革命 D.民主科学
24.某史学家在其论著中说:“新文化运动虽然仍然是在向西方探求真理,无法挽救中国于水深火热之中,但作为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对中国的影响是空前的。”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作用,主要表现在( )
①猛烈冲击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政治意识,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②民主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形成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③对东西方文化的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
④推动了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②③
25.蔡元培在《发刊词》中: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各国大学,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美术之理想派与写实派,计学之干涉论与放任论,常樊然并屿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材料不能说明蔡元培
A .全盘否定中国古代封建文化 B.提倡“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C .鼓励和倡导资产阶级新文化 D.诠释了自己对大学的理解
26. “(尊重孔教)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得将这班反共和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干干净净不可。否则不但共和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为达到“巩固共和”的目的,他们掀起了
A. 维新变法运动 B.君主立宪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27.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A .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B .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C .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D .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28.任何一种思想的传播无不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任何一种思想理论在其传播过程中无不烙上了主体性选择的烙印。在中国,最早选择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因素主要是 ( )
A .具有革命思想倾向的知识分子
B .主张民主革命的政治团体
C .代表无产阶级的先进组织
D .寻求救国之道的激进民主主义知识分子
29.主张学习俄国,改造中国,在中国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的是
A .陈独秀 B .李大钊 C .鲁迅 D .胡适
30.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
念是( )
A .民贵君轻 B .主权在民 C.天赋人权 D.君民共主
31.资产阶级革命派与资产阶级维新派最大的区别是
A 、革命性质不同 B、发展资本主义的目的不同
C 、对清政府的态度不同 D、革命的结局不同
32.国学大师章太炎作了一首唱词:“地狱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满人逃往热河边,曾国藩来做汉奸„„”他对洪、曾二人的历史评价不同,主要着眼于( )
A .阶级上,洪代表农民阶级,曾代表地主阶级
B .民族上,洪排满革命,曾效力满族
C .性别上,洪提倡男女平等,曾主张男尊女卑
D .学术上,洪破除迷信,曾尊孔扬孟
33. 从中国历史看,20世纪的重大理论成果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二是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领导人的理论创新,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三大理论成果都
①具有时代精神 ②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产物 ③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 ④具有科学性
A .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34.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开始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 .井冈山时期 B.长征时期
C .延安时期 D.新中国成立后
35.“井冈山精神”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结合”的最大成果是
A .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B .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C .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 D .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二、非选择题
26.观察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8分】
图一 图二 图三
(1)以上图片反映了我国近现代历史上的哪三次思想解放运动?(3分)
(1) 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3分)
(2)以上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内容分别是什么?(3分)
(2) 一: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1分)
二:民主与科学;(1分)
三:实事求是;(1分)
(3)以上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有什么共同作用?(2分)
(3) 都解放了人民的思想,推动了社会的发展。(2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海国图志》一书这样记述:“„„六十卷,何所据?一据前两广总督林尚书所译西夷之
《四洲志》,再据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及近日夷图、夷语„„”
材料二 “„„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
——《曾文正公全集》[来源:Z|xx|k.Com]
材料三 “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此其体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欲通下情,莫要于设议院。”
——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四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1)材料一中的“林尚书”指谁?我们对他有怎样的评价?(2分)
(1)①人物:林则徐;②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民族英雄)。(2分)
(2)材料一、二、三、四的主张分别是什么?(4分)
(2)主张:①材料一:“师夷之长技以制夷”;②材料二: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③材料三:实行君主立宪;④材料四:变法图存。(8分)
(3)材料三指出了洋务运动的哪一致命弱点?材料三在学习外国问题上比材料二有什么进步?(4分)
(3)①弱点:没有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②进步:由单纯学习外国先进的制造技艺,发展为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4分)
(4)材料四所说的“变官制”是什么意思?它和材料三中的哪一句意思相同?2分)
(4)①意思:实行君主立宪制;②相同:“君民共主”。(4分)
5.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片,并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孙中山手书
材料二 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规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一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中的图二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2分)
5.
(1)世界潮流:民主共和(或资本主义发展)。(1分)思想:三民主义。(1分)
(2)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他先后提出了哪两大理论?
(4分)
(2)历史背景:大革命失败后,党开始探索新的革命道路。(2分)理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新民主主义理论。(2分)
(3)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核心问题?(2分)
(3)核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分)
(4)综合三则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2分)
(4)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言之有理即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