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能否正确评价毛泽东、毛泽东思想的关键在于( )。
A.是否坚持毛泽东思想 B.是否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毛泽东思想
C.是否把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的个人思想区别开来
D.是否把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区别开来
2.邓小平领导全党拨乱反正,抵制和批评“两个凡是”的直接思想武器是( )。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思想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主要的特点是( )。
A.从思想上建设党 B.从作风上建设党
C.从组织上建设党 D.从制度上建设党
4.毛泽东最早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是在( )。
A.井冈山根据地 B.“八·七”会议
C.古田会议 D.遵义会议
5.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
A.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B.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人的全面发展
C.人民当家作主,成为社会的主人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6.“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这种不清醒的突出表现是( )。
A.不重视发展生产力 B.不重视改革开放
C.忽视了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D.忽视了中国的国情
7.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搞清楚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是(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是姓“资”还是姓“社”的判断标准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8.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过渡形式是( )。
A.利用、限制、改造 B.国家资本主义 C.保护民族工商业 D.“和平赎买”
9.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在实践基础上的( )。
A.制度创新 B.科技创新 C.思维创新 D.理论创新
10.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概括起来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其中核心问题是 ( )。
A.东西问题 B.南北问题 C.东北问题 D.南南问题
二、不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五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10分)
1.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确的说法是( )。
A.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其形成的理论基础
B.和平与发展是它产生的时代主题
C.对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其形成历史依据
D.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生动实践是其产生现实依据
E.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新旧民主革命的区别是( )。
A.革命任务不同 B.革命指导思想不同
C.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D.革命的发展前途不同
E.革命发展和群众发动的深度、广度不同
3.我国对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经历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这些有益的探索是( )。
A.毛泽东曾经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分为不发达社会主义与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B.十一届三中全会划清了社会主义社会与“过渡时期”的界限,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使用了“初级阶段”
D.党的十二大报告正式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E.党的十三大报告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4.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段专政,其原因在于它们的( )。
A.领导力量是一样的 B.阶段基础是一样的
C.本质内容是一样的 D.历史任务是一样的
E.政权组成的阶段结构和专政对象是一样的
5.港、澳、台问题的性质是( )。
A.台湾问题是内政问题 B.香港、澳门问题是殖民地遗留问题
C.都是内政问题 D.都是殖民地遗留题 E.都是国际问题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求真务实
邓小平理论
与时俱进
科学发展观
四、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理论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五、分析题(20分)
以下是关于对待毛泽东思想的态度的材料。
材料l:“凡是毛王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摘自《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1977—02—07
材料2:有些同志说,我们只拥护“正确的毛泽东思想”,而不拥护“错误的毛泽东思想”,这种说法也是错误的。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材料3: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就是恢复毛泽东同志的那些正确的东西嘛,就是准确地、完整地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嘛。基本点还是那些。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指出对待毛泽东思想的一种态度。(5分)
2.根据材料2,指出对待毛泽东思想的另一种态度。(5分)
3.指出这两种态度的共同错误是什么。(5分)
4.根据材料3,指出对待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态度是什么。(5分)
六、案例解析题(20分)
案例 华西村与小岗村
最近有两条关于中国农村的报道比较引人注目。首先是安徽省小岗村党委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沈浩病逝在工作第一线的事。小岗村的村民说,沈书记是积劳成疾,为了小岗村的发展而累垮的。沈浩病逝后,他的事迹成为媒体报道的热点。另一条关于中国农村的消息来自江苏省华西村,华西村村民集资20多亿,要盖一个74层的摩天楼,高度328米,据说是中国第八高楼,世界第十五高楼。单独看这两条报道,也许感触不深,把它们放在一起,就会有一些深入理解。
小岗村比较穷,比较落后。2003年,小岗村的人均收入只有2300元,村集体欠债几万元,沈浩就是在这种情况调到小岗村当书记。2006年沈浩任期届满,全村人又以当年悄悄搞“包产到户”时的方式,按了红手印,要求沈书记留下,沈浩便一直在小岗村干下去,不幸于2009年11月病逝于工作岗位,就像是新时代的焦裕禄。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小岗村的农民曾冒着杀头的危险,偷偷按下“包产到户”的红手印,开启了中国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大潮,小岗村也因此成为改革开放的旗帜。那份村民按红手印的文件,也已经成为博物馆的历史文物,具有了标志性的意义。
华西村村民集资盖摩天楼,具体情况是:200位华西村村民,每人出资1000万,不够的部分由村集体补足。据华西村负责人介绍,村民出资非常踊跃,目前资金已经全部到位,不像其他地方建楼还要贷款、垫款。华西村民的自有、实有资金可以保证明年大楼交付使用,而不需要银行一分钱。与小岗村相比,华西村的村民实在是太有钱、太“不差钱”了。虽说位于江苏的华西村,自然条件可能比安徽的小岗村好一点,但是,一个由村民集资20多亿建摩天大楼,一个还处于贫困边缘,无论如何,两者的反差依然是巨大的。
1)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意义是什么?(4分)
2)比较公有制和私有制优点和不足?(
3)华西村成功的经验是什么?(8分)
8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5 BDABD 6-10 ADBDB
二、不定项选择题(五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10分)
1.ABCD 2.ABCDE 3.ABCDE 4.ABCD 5.AB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
2、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马列主义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与时俱进: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装 订 线 四、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一,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变革作用----在经济结构、劳动结构、产业结构、经营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变革。(3分) 第二,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生产工具的进步,扩大劳动对象的来源。(4分)第三,现代科学使管理日趋科学化----使物的要素和人要素有机结合。(3分) 2、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理论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A、农村包围城市的必要性(5分) 第一,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没有民主制度、民族独立、有军事镇压) 第二,中国革命的力量构成决定了发动农民开展土地革命是必要的。 第三,中国革命的国内环境(敌人非党强大占据中心城市)决定了以农村为重心,建立农村根据地是必要的。 B、农村包围城市的可能性(5分) 1、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2、国民革命的政治影响及良好的群众基础。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 3、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蒋介石独裁统治)。又一客观条件。 4、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这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5、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政策的不错误。保证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最重要的主观条件。
五、分析题(20分)
1.答案要点:
材料1是对毛泽东思想采取教条主义态度,认为凡是毛泽东讲过的话都是不可移易的真理,只能照抄照搬,甚至不肯实事求是地承认毛泽东晚年犯了错误,并且企图在新的实践中坚持这些错误。“两个凡是”的观点就是想原封不动地把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坚持下去。(5分)
材料2是因为毛泽东晚年犯了错误就企图否认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否认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作用,这是错误的。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与毛泽东个人的思想其中有正确的思想,也有错误的思想是不同的。毛泽东个人的错误思想是不属于毛泽东思想范畴的。(5分)
上述两种错误倾向都是没有把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加以区别,而这种区别是十分必要的。(5分)
对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态度应当是:一要恢复.继承和坚持毛泽东思想,把毛泽东那些正确的东西恢复起来,加以贯彻
执行;二要纠正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从反面吸取教训;三要以符合实际的新原理和新结论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就是发展了的毛泽东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5分)
六、案例解析题(20分)
A.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意义:
a.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2分)
b.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辟了道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2分)
B.比较公有制和私有制优点和不足
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必然要求和基本保障,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扫清障碍。
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实现工业化和大规模建设的需要也是解放社会生产力的需要
把小岗村和华西村放在一起,我们就应该认识到,个人主义、私有经济并不是药到病除的灵丹妙药;集体经济也不像有些经济学家说的那样,就是无能低效。两个事实放在一起恰恰说明,集体经济的作用完全可以胜过私有经济,而且胜过很多。
C.华西村成功的经验是什么?
华西村年过80的老支书吴仁宝说得好,他说,在我们这里,既有社会主义也有资本主义,只要是好的,不管它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都可以用。这位农村老支书的见解,比很多留学归来的大学者要高明得多。在华西村有很多雕塑,既有孔子也有清官海瑞和菩萨,还有毛泽东和邓小平,这彷佛是华西村的一个理念:一切有用的思想和观念,都可以为我所用,标准只在于是否适合我,而不是绝对化的理论。先验的、先入为主的理论,往往会因为不切合实际而失败。纯粹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强迫实践,不如从实践出发来总结理论。实事求是,说起来容易,真正要做到,还是需要智慧的。实事求是需要对自己和他人都有深入准确的分析和了解,不像照抄照搬那么省事。
华西村、小岗村的对比说明,私有经济、集体经济都不能绝对,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甚至将对立面妖魔化的做法都是弱智,海外归来的大学者未必胜过一个农村老人。因此,中国农村要发展,还是要靠优秀的带头人,完全靠村民一人一票的民主选举,不一定能迅速改变农村的面貌。三年前小岗村村民竭力挽留外来的、上级派来的沈浩,已经说明了村民自己也有这样的需要。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能否正确评价毛泽东、毛泽东思想的关键在于( )。
A.是否坚持毛泽东思想 B.是否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毛泽东思想
C.是否把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的个人思想区别开来
D.是否把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区别开来
2.邓小平领导全党拨乱反正,抵制和批评“两个凡是”的直接思想武器是( )。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思想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主要的特点是( )。
A.从思想上建设党 B.从作风上建设党
C.从组织上建设党 D.从制度上建设党
4.毛泽东最早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是在( )。
A.井冈山根据地 B.“八·七”会议
C.古田会议 D.遵义会议
5.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
A.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B.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人的全面发展
C.人民当家作主,成为社会的主人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6.“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这种不清醒的突出表现是( )。
A.不重视发展生产力 B.不重视改革开放
C.忽视了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D.忽视了中国的国情
7.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搞清楚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是(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是姓“资”还是姓“社”的判断标准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8.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过渡形式是( )。
A.利用、限制、改造 B.国家资本主义 C.保护民族工商业 D.“和平赎买”
9.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在实践基础上的( )。
A.制度创新 B.科技创新 C.思维创新 D.理论创新
10.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概括起来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其中核心问题是 ( )。
A.东西问题 B.南北问题 C.东北问题 D.南南问题
二、不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五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10分)
1.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确的说法是( )。
A.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其形成的理论基础
B.和平与发展是它产生的时代主题
C.对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其形成历史依据
D.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生动实践是其产生现实依据
E.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新旧民主革命的区别是( )。
A.革命任务不同 B.革命指导思想不同
C.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D.革命的发展前途不同
E.革命发展和群众发动的深度、广度不同
3.我国对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经历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这些有益的探索是( )。
A.毛泽东曾经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分为不发达社会主义与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B.十一届三中全会划清了社会主义社会与“过渡时期”的界限,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使用了“初级阶段”
D.党的十二大报告正式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E.党的十三大报告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4.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段专政,其原因在于它们的( )。
A.领导力量是一样的 B.阶段基础是一样的
C.本质内容是一样的 D.历史任务是一样的
E.政权组成的阶段结构和专政对象是一样的
5.港、澳、台问题的性质是( )。
A.台湾问题是内政问题 B.香港、澳门问题是殖民地遗留问题
C.都是内政问题 D.都是殖民地遗留题 E.都是国际问题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求真务实
邓小平理论
与时俱进
科学发展观
四、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理论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五、分析题(20分)
以下是关于对待毛泽东思想的态度的材料。
材料l:“凡是毛王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摘自《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1977—02—07
材料2:有些同志说,我们只拥护“正确的毛泽东思想”,而不拥护“错误的毛泽东思想”,这种说法也是错误的。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材料3: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就是恢复毛泽东同志的那些正确的东西嘛,就是准确地、完整地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嘛。基本点还是那些。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指出对待毛泽东思想的一种态度。(5分)
2.根据材料2,指出对待毛泽东思想的另一种态度。(5分)
3.指出这两种态度的共同错误是什么。(5分)
4.根据材料3,指出对待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态度是什么。(5分)
六、案例解析题(20分)
案例 华西村与小岗村
最近有两条关于中国农村的报道比较引人注目。首先是安徽省小岗村党委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沈浩病逝在工作第一线的事。小岗村的村民说,沈书记是积劳成疾,为了小岗村的发展而累垮的。沈浩病逝后,他的事迹成为媒体报道的热点。另一条关于中国农村的消息来自江苏省华西村,华西村村民集资20多亿,要盖一个74层的摩天楼,高度328米,据说是中国第八高楼,世界第十五高楼。单独看这两条报道,也许感触不深,把它们放在一起,就会有一些深入理解。
小岗村比较穷,比较落后。2003年,小岗村的人均收入只有2300元,村集体欠债几万元,沈浩就是在这种情况调到小岗村当书记。2006年沈浩任期届满,全村人又以当年悄悄搞“包产到户”时的方式,按了红手印,要求沈书记留下,沈浩便一直在小岗村干下去,不幸于2009年11月病逝于工作岗位,就像是新时代的焦裕禄。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小岗村的农民曾冒着杀头的危险,偷偷按下“包产到户”的红手印,开启了中国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大潮,小岗村也因此成为改革开放的旗帜。那份村民按红手印的文件,也已经成为博物馆的历史文物,具有了标志性的意义。
华西村村民集资盖摩天楼,具体情况是:200位华西村村民,每人出资1000万,不够的部分由村集体补足。据华西村负责人介绍,村民出资非常踊跃,目前资金已经全部到位,不像其他地方建楼还要贷款、垫款。华西村民的自有、实有资金可以保证明年大楼交付使用,而不需要银行一分钱。与小岗村相比,华西村的村民实在是太有钱、太“不差钱”了。虽说位于江苏的华西村,自然条件可能比安徽的小岗村好一点,但是,一个由村民集资20多亿建摩天大楼,一个还处于贫困边缘,无论如何,两者的反差依然是巨大的。
1)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意义是什么?(4分)
2)比较公有制和私有制优点和不足?(
3)华西村成功的经验是什么?(8分)
8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5 BDABD 6-10 ADBDB
二、不定项选择题(五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10分)
1.ABCD 2.ABCDE 3.ABCDE 4.ABCD 5.AB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
2、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马列主义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与时俱进: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装 订 线 四、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一,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变革作用----在经济结构、劳动结构、产业结构、经营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变革。(3分) 第二,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生产工具的进步,扩大劳动对象的来源。(4分)第三,现代科学使管理日趋科学化----使物的要素和人要素有机结合。(3分) 2、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理论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A、农村包围城市的必要性(5分) 第一,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没有民主制度、民族独立、有军事镇压) 第二,中国革命的力量构成决定了发动农民开展土地革命是必要的。 第三,中国革命的国内环境(敌人非党强大占据中心城市)决定了以农村为重心,建立农村根据地是必要的。 B、农村包围城市的可能性(5分) 1、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2、国民革命的政治影响及良好的群众基础。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 3、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蒋介石独裁统治)。又一客观条件。 4、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这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5、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政策的不错误。保证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最重要的主观条件。
五、分析题(20分)
1.答案要点:
材料1是对毛泽东思想采取教条主义态度,认为凡是毛泽东讲过的话都是不可移易的真理,只能照抄照搬,甚至不肯实事求是地承认毛泽东晚年犯了错误,并且企图在新的实践中坚持这些错误。“两个凡是”的观点就是想原封不动地把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坚持下去。(5分)
材料2是因为毛泽东晚年犯了错误就企图否认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否认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作用,这是错误的。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与毛泽东个人的思想其中有正确的思想,也有错误的思想是不同的。毛泽东个人的错误思想是不属于毛泽东思想范畴的。(5分)
上述两种错误倾向都是没有把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加以区别,而这种区别是十分必要的。(5分)
对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态度应当是:一要恢复.继承和坚持毛泽东思想,把毛泽东那些正确的东西恢复起来,加以贯彻
执行;二要纠正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从反面吸取教训;三要以符合实际的新原理和新结论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就是发展了的毛泽东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5分)
六、案例解析题(20分)
A.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意义:
a.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2分)
b.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辟了道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2分)
B.比较公有制和私有制优点和不足
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必然要求和基本保障,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扫清障碍。
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实现工业化和大规模建设的需要也是解放社会生产力的需要
把小岗村和华西村放在一起,我们就应该认识到,个人主义、私有经济并不是药到病除的灵丹妙药;集体经济也不像有些经济学家说的那样,就是无能低效。两个事实放在一起恰恰说明,集体经济的作用完全可以胜过私有经济,而且胜过很多。
C.华西村成功的经验是什么?
华西村年过80的老支书吴仁宝说得好,他说,在我们这里,既有社会主义也有资本主义,只要是好的,不管它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都可以用。这位农村老支书的见解,比很多留学归来的大学者要高明得多。在华西村有很多雕塑,既有孔子也有清官海瑞和菩萨,还有毛泽东和邓小平,这彷佛是华西村的一个理念:一切有用的思想和观念,都可以为我所用,标准只在于是否适合我,而不是绝对化的理论。先验的、先入为主的理论,往往会因为不切合实际而失败。纯粹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强迫实践,不如从实践出发来总结理论。实事求是,说起来容易,真正要做到,还是需要智慧的。实事求是需要对自己和他人都有深入准确的分析和了解,不像照抄照搬那么省事。
华西村、小岗村的对比说明,私有经济、集体经济都不能绝对,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甚至将对立面妖魔化的做法都是弱智,海外归来的大学者未必胜过一个农村老人。因此,中国农村要发展,还是要靠优秀的带头人,完全靠村民一人一票的民主选举,不一定能迅速改变农村的面貌。三年前小岗村村民竭力挽留外来的、上级派来的沈浩,已经说明了村民自己也有这样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