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高中生使用手机问题
现在我们国家手机实在是太普及了,很多中学生都有手机。他们用手机上网、聊天、玩游戏、发短信„„这其中有的甚至还用手机上黄色网站,也有的同学一天到黑手机都挂在QQ 上。 家长为什么要给孩子买手机呢?他们认为孩子有个手机可以方便联系,再说手机又不贵。 但是,家长们没有意识到中学生拥有手机的坏处:耽误大量的学习时间;部分学生受到不健康网站的恶劣影响,没心思学习;有可能通过聊天结识不好的朋友;利用手机考试作弊„„ 所以,中学生的手机问题是一个让学校非常头痛的问题。虽然学校反复强调利弊,但情况依旧。 经常听到有的老师因为手机问题和学生发生矛盾。很多班主任因为班上使用手机的同学越来越多,为了制止这种不好的现象,和生活部一道收缴学生的手机。暂且不说学生会不会配合,即使学生上交了,老师怎么去保管也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如果保管不利,丢失的话,我们一个月的工资基本就没有了。 可见,学生使用手机的问题不能简单处理。那么,我是如何处理学生手机问题的呢? 首先在班上说些理解学生的话,引起学生的共鸣: “现在社会手机比较普及,同学们有个手机很正常,可以理解。有时大家使用一下手机是可以的,我不像有的班主任一样,见手机就没收,甚至摔碎。对于手机的管理我比较开明,对同学们使用手机不一棍子打死。” 这样说的好处是,学生不会产生抵触情绪,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果然,同学们都对我投来激动的眼光。 我于是宣布纪律: “但是我不准同学们在教室里使用手机,不准用手机上网,不准用手机玩游戏,不准用手机聊天。同学们只能在教室外面或者寝室里用手机打电话。大家说对我的这个规定赞不赞成?” 同学们都大声说:“赞成!” 水到渠成,我还要进一步强调: “好,大家都这样说很好!那么,以后谁要是在教室里使用手机,就不要怪我把手机收来了。行不行?” 能够得到大家高度赞成的班规是很好的纪律约束。 话虽这样说,但真正操作起来还真不能一刀切。 学生们答应得虽好,但有的人还是禁不住在教室里玩手机。 有次我抓到一个男生在自习的时候用手机发短信。看到我进来了,他迅速把手机藏了起来。我说:把你的手机交出来。 他抵赖:“我没玩。” “我已经看了好长时间了,你恐怕没看到我吧。我已反复强调了,不准在教室玩手机。” 他摊开两手,不做声,想用沉默来抵抗。旁边的同学都看着,我们都成了射出去的箭,作为老师显然不能让步。但是我必须让学生交出手机又不能发生冲突。高中生这个年龄倔强得很,很容易与老师作对。 “事实摆在这儿,你甭想逃脱了!请你尊重事实!”我低声但是威严地说。 他终于从桌子里把手机捡起来交给了我。 学生被抓到玩手机的时候,大体情况都是这样。他们心里肯定在想,完了,老师一定会把手机收走,所以坐在位子上顽抗,老师不能“急”和“激”,因为容易发生更大的矛盾,只要学生交出手机来就完成了教育的第一步。 现在第二步该怎么办呢?为了减少学生的难堪,同时又能震慑其他同学,我总是把学生叫到了教室外面单独处理。 缴手机不是我的目的,我的目的是要学生以后不玩手机。如果我把手机强行没收了,学生肯定恨老师,弄不好就会发生冲突,从而影响学习。但是不处理也是不行的。我告诉学生我的想法。显然,他们是懂得这个道理的。 我说:“虽然纪律很清楚,我还是原谅你一次。如果下次再被我抓到了,没收手机没意见吧?”学生总是会不停地点头,向我保证不再有下次。“‘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相信你一次,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 过几天,我又突击检查。一般的学生真的做到了。但也有人没做到,我把手机没收了,学生这次很顺从,心服口服地把手加交给了我。不过我还是鼓励他:“下次考试进步了,一个月后手机我就还给你。” 有的时候,应用激励的办法处理问题,不但可以完成自己的目的,有时候还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这样做,学生都乐意接受,达到了我的目的。我觉得这个方法是不错的。其实高中生都很懂事,他们知道自己错了,就会心悦诚服。 和学生打交道,就是一个心与心交流的过程。
如何处理高中生使用手机问题
现在我们国家手机实在是太普及了,很多中学生都有手机。他们用手机上网、聊天、玩游戏、发短信„„这其中有的甚至还用手机上黄色网站,也有的同学一天到黑手机都挂在QQ 上。 家长为什么要给孩子买手机呢?他们认为孩子有个手机可以方便联系,再说手机又不贵。 但是,家长们没有意识到中学生拥有手机的坏处:耽误大量的学习时间;部分学生受到不健康网站的恶劣影响,没心思学习;有可能通过聊天结识不好的朋友;利用手机考试作弊„„ 所以,中学生的手机问题是一个让学校非常头痛的问题。虽然学校反复强调利弊,但情况依旧。 经常听到有的老师因为手机问题和学生发生矛盾。很多班主任因为班上使用手机的同学越来越多,为了制止这种不好的现象,和生活部一道收缴学生的手机。暂且不说学生会不会配合,即使学生上交了,老师怎么去保管也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如果保管不利,丢失的话,我们一个月的工资基本就没有了。 可见,学生使用手机的问题不能简单处理。那么,我是如何处理学生手机问题的呢? 首先在班上说些理解学生的话,引起学生的共鸣: “现在社会手机比较普及,同学们有个手机很正常,可以理解。有时大家使用一下手机是可以的,我不像有的班主任一样,见手机就没收,甚至摔碎。对于手机的管理我比较开明,对同学们使用手机不一棍子打死。” 这样说的好处是,学生不会产生抵触情绪,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果然,同学们都对我投来激动的眼光。 我于是宣布纪律: “但是我不准同学们在教室里使用手机,不准用手机上网,不准用手机玩游戏,不准用手机聊天。同学们只能在教室外面或者寝室里用手机打电话。大家说对我的这个规定赞不赞成?” 同学们都大声说:“赞成!” 水到渠成,我还要进一步强调: “好,大家都这样说很好!那么,以后谁要是在教室里使用手机,就不要怪我把手机收来了。行不行?” 能够得到大家高度赞成的班规是很好的纪律约束。 话虽这样说,但真正操作起来还真不能一刀切。 学生们答应得虽好,但有的人还是禁不住在教室里玩手机。 有次我抓到一个男生在自习的时候用手机发短信。看到我进来了,他迅速把手机藏了起来。我说:把你的手机交出来。 他抵赖:“我没玩。” “我已经看了好长时间了,你恐怕没看到我吧。我已反复强调了,不准在教室玩手机。” 他摊开两手,不做声,想用沉默来抵抗。旁边的同学都看着,我们都成了射出去的箭,作为老师显然不能让步。但是我必须让学生交出手机又不能发生冲突。高中生这个年龄倔强得很,很容易与老师作对。 “事实摆在这儿,你甭想逃脱了!请你尊重事实!”我低声但是威严地说。 他终于从桌子里把手机捡起来交给了我。 学生被抓到玩手机的时候,大体情况都是这样。他们心里肯定在想,完了,老师一定会把手机收走,所以坐在位子上顽抗,老师不能“急”和“激”,因为容易发生更大的矛盾,只要学生交出手机来就完成了教育的第一步。 现在第二步该怎么办呢?为了减少学生的难堪,同时又能震慑其他同学,我总是把学生叫到了教室外面单独处理。 缴手机不是我的目的,我的目的是要学生以后不玩手机。如果我把手机强行没收了,学生肯定恨老师,弄不好就会发生冲突,从而影响学习。但是不处理也是不行的。我告诉学生我的想法。显然,他们是懂得这个道理的。 我说:“虽然纪律很清楚,我还是原谅你一次。如果下次再被我抓到了,没收手机没意见吧?”学生总是会不停地点头,向我保证不再有下次。“‘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相信你一次,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 过几天,我又突击检查。一般的学生真的做到了。但也有人没做到,我把手机没收了,学生这次很顺从,心服口服地把手加交给了我。不过我还是鼓励他:“下次考试进步了,一个月后手机我就还给你。” 有的时候,应用激励的办法处理问题,不但可以完成自己的目的,有时候还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这样做,学生都乐意接受,达到了我的目的。我觉得这个方法是不错的。其实高中生都很懂事,他们知道自己错了,就会心悦诚服。 和学生打交道,就是一个心与心交流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