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在线3月25日讯(湘潭晚报记者 廖艳霞 通讯员 李新闻)初见王晓芳,她外表美丽恬静,洋溢着一种女性特有的温柔,但工作的举手投足间却透着刚强,显得平和而坚毅。王晓芳,这位致力于老年人居家托养家政服务公司的总经理,8年风雨创业,坚强、自信、勇敢、执着。
3月24日,我们走近了她,倾听了她从一个只爱瑜伽、国标舞的女子,练就成一个拥有1000余人企业的总经理的心路历程。
辞职:把岗位留给他人
45岁的王晓芳,现在是湘潭荆鹏家政服务公司的总经理。
10年前,学会计的她,在马家河一家建材公司上班。那时,刚巧碰上了企业改制大潮,公司很多员工面临下岗。留住工作对他们来说,显得尤其重要。
“找工作对我来说,应该不是难事,干脆把岗位留给其他人吧!”抱着这样的想法,平日里柔弱的王晓芳毅然选择了主动请辞。把工作辞掉后,回到家中,她才把这个消息告诉丈夫。
“即使你不干,也只能给别人省出一个岗位啊!”她的丈夫对她爱怜地说。
也正因为这句话,王晓芳下定决心,继续深造,苦学两年,自己创业。
创业:为下岗职工提供就业
王晓芳的哥哥是湖北一家公司的创办者。在哥哥的帮助下,2005年,王晓芳着手创业,成立了一家公司,专门为下岗职工提供培训,并建立了就业信息服务平台。
当时,公司只有5个人、两间办公室。为了节约开支,贫血的她,每天晚上都加班到深夜,第二天又是最早来到公司的。
她清楚地记得,有一次,由于没有休息,她在准备出门做宣传时,从楼梯上滚下来。但是坚强的她依旧坚守岗位。“我回家才看到,腿上被摔得血迹斑斑。”王晓芳给妈妈打电话时,伤心地哭了,可是,她不能告诉丈夫。她怕丈夫知道后,不同意她继续干事业。
她也曾记得,不知道什么原因得罪了其中一名员工,这名员工暗地说服其他两名员工一起辞职。幸亏还有一名员工坚决与她同战线,后来,她又加紧聘了一名得力的员工,公司才得以正常运转。
在她的努力下,公司渐渐进入正轨,从培训下岗职工,到月嫂、家政等
各种服务,公司规模日益扩大,也颇有盈利。
转型:专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2011年,就在公司蒸蒸日上时,这个女人又做了一个让大家意想不到的决定——中断了市场红火的月嫂等服务,专做居家养老,为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
“这源于我的一个情结。我的父亲患脑溢血时,由于我们都不在身边,没来得及抢救;我的公公中风8年,可我们忙于工作,他中风后没有得到好的照顾。”因为这些,王晓芳有了将公司重心转移到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上的想法,后来,她又去医院老年人康复中心实地考察。“老年人太孤单了。”王晓芳说,跟那里的老人聊了几个小时后,老人们不舍得她离开。
“一心一意做老年人居家托养,让他们老有所养成了我的梦想!”王晓芳的婆婆有退休工资,妈妈有哥哥赡养,丈夫有工作,儿子也远赴日本留学了,她觉得自己没有后顾之忧,是一个完成梦想的好时机。
虽然,她的哥哥一直在帮她投入资金,她老公的存款也基本投入进来,但她做老年人居家托养并不赚钱,她自己每个月也仅拿2000元工资。
“我们是民营养老机构,我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但是,看到老年人开心地在我们这里参与活动,我觉得,我的选择是正确的!”2012年,王晓芳组织开展老年人联谊会时,20000多名老年会员,竟然自发组织了100多个节目,近1000名志愿者主动为老人提供服务。
在市残联的倡议下,王晓芳又本着不赚钱的原则,启动了残疾人居家托养,他们上门提供理发、保洁、送生活必需品等优质服务。
感想:最想感谢的人是丈夫
谈到自己的事业,王晓芳总有自己的想法,是那么敏锐和坚定。
然而,谈到自己的生活时,她的心里又多了一份柔情,脸上多了一些幸福的微笑和期盼。
“其实,我最想过的生活,就是和丈夫一起外出兜兜风,陪孩子一起玩耍。”王晓芳说,正因为这样,1998年,她的哥哥想把公司总部设在湘潭,要她打理时,她拒绝了。
王晓芳说,以前,她工作之余,还总会坚持练习瑜伽、跳国标舞。现在,工作太忙了,她已记不清有多久没有练习她的最爱了。
在王晓芳8年的打拼生活中,她最想感谢的是她的丈夫,“他总是默默地支持我,我没有钱给员工发工资,他就主动交出工资卡。”
湘潭在线3月25日讯(湘潭晚报记者 廖艳霞 通讯员 李新闻)初见王晓芳,她外表美丽恬静,洋溢着一种女性特有的温柔,但工作的举手投足间却透着刚强,显得平和而坚毅。王晓芳,这位致力于老年人居家托养家政服务公司的总经理,8年风雨创业,坚强、自信、勇敢、执着。
3月24日,我们走近了她,倾听了她从一个只爱瑜伽、国标舞的女子,练就成一个拥有1000余人企业的总经理的心路历程。
辞职:把岗位留给他人
45岁的王晓芳,现在是湘潭荆鹏家政服务公司的总经理。
10年前,学会计的她,在马家河一家建材公司上班。那时,刚巧碰上了企业改制大潮,公司很多员工面临下岗。留住工作对他们来说,显得尤其重要。
“找工作对我来说,应该不是难事,干脆把岗位留给其他人吧!”抱着这样的想法,平日里柔弱的王晓芳毅然选择了主动请辞。把工作辞掉后,回到家中,她才把这个消息告诉丈夫。
“即使你不干,也只能给别人省出一个岗位啊!”她的丈夫对她爱怜地说。
也正因为这句话,王晓芳下定决心,继续深造,苦学两年,自己创业。
创业:为下岗职工提供就业
王晓芳的哥哥是湖北一家公司的创办者。在哥哥的帮助下,2005年,王晓芳着手创业,成立了一家公司,专门为下岗职工提供培训,并建立了就业信息服务平台。
当时,公司只有5个人、两间办公室。为了节约开支,贫血的她,每天晚上都加班到深夜,第二天又是最早来到公司的。
她清楚地记得,有一次,由于没有休息,她在准备出门做宣传时,从楼梯上滚下来。但是坚强的她依旧坚守岗位。“我回家才看到,腿上被摔得血迹斑斑。”王晓芳给妈妈打电话时,伤心地哭了,可是,她不能告诉丈夫。她怕丈夫知道后,不同意她继续干事业。
她也曾记得,不知道什么原因得罪了其中一名员工,这名员工暗地说服其他两名员工一起辞职。幸亏还有一名员工坚决与她同战线,后来,她又加紧聘了一名得力的员工,公司才得以正常运转。
在她的努力下,公司渐渐进入正轨,从培训下岗职工,到月嫂、家政等
各种服务,公司规模日益扩大,也颇有盈利。
转型:专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2011年,就在公司蒸蒸日上时,这个女人又做了一个让大家意想不到的决定——中断了市场红火的月嫂等服务,专做居家养老,为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
“这源于我的一个情结。我的父亲患脑溢血时,由于我们都不在身边,没来得及抢救;我的公公中风8年,可我们忙于工作,他中风后没有得到好的照顾。”因为这些,王晓芳有了将公司重心转移到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上的想法,后来,她又去医院老年人康复中心实地考察。“老年人太孤单了。”王晓芳说,跟那里的老人聊了几个小时后,老人们不舍得她离开。
“一心一意做老年人居家托养,让他们老有所养成了我的梦想!”王晓芳的婆婆有退休工资,妈妈有哥哥赡养,丈夫有工作,儿子也远赴日本留学了,她觉得自己没有后顾之忧,是一个完成梦想的好时机。
虽然,她的哥哥一直在帮她投入资金,她老公的存款也基本投入进来,但她做老年人居家托养并不赚钱,她自己每个月也仅拿2000元工资。
“我们是民营养老机构,我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但是,看到老年人开心地在我们这里参与活动,我觉得,我的选择是正确的!”2012年,王晓芳组织开展老年人联谊会时,20000多名老年会员,竟然自发组织了100多个节目,近1000名志愿者主动为老人提供服务。
在市残联的倡议下,王晓芳又本着不赚钱的原则,启动了残疾人居家托养,他们上门提供理发、保洁、送生活必需品等优质服务。
感想:最想感谢的人是丈夫
谈到自己的事业,王晓芳总有自己的想法,是那么敏锐和坚定。
然而,谈到自己的生活时,她的心里又多了一份柔情,脸上多了一些幸福的微笑和期盼。
“其实,我最想过的生活,就是和丈夫一起外出兜兜风,陪孩子一起玩耍。”王晓芳说,正因为这样,1998年,她的哥哥想把公司总部设在湘潭,要她打理时,她拒绝了。
王晓芳说,以前,她工作之余,还总会坚持练习瑜伽、跳国标舞。现在,工作太忙了,她已记不清有多久没有练习她的最爱了。
在王晓芳8年的打拼生活中,她最想感谢的是她的丈夫,“他总是默默地支持我,我没有钱给员工发工资,他就主动交出工资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