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乡县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情况汇报
(2011年8月23日)
金乡县人民政府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许主任一行莅临金乡,专题就我县企业技术创新工作进行检查指导,这也是对我县工业经济整体工作的有力促进。在此,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许主任一行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把我县的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情况作一简要汇报。
一、当前我县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在市经信委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以打造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为重点,以培养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的双重作用,初步打开了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新局面,为全县工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截至目前,全县已建立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国家级名牌产品1个—宏昌大蒜;省级名牌产品6个,分别是金贵白酒、金曼克干式变压器、金人高压无功补偿装置、宏昌大蒜、华光大蒜、润丰种子;中国驰名商标1个—金乡大蒜;省级著名商标5个,分别是宏昌大蒜、宏泰大蒜、润丰种子、台鑫塑料制品、蒜乡复混肥。金人电气公司自主研发的高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系列产品被列
入山东省科技创新计划和济宁市科技攻关计划,并通过省级鉴定,该项目技术填补国内空白,获得3项国家专利。金曼克电气集团主导产品干式电力变压器,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先后开发生产出6代产品,荣获国家13项专利,填补15项国家空白和一项世界空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依托润丰种业建立了“中国金乡大蒜航天育种实验基地”和“山东省大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示范联盟”。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家,其中国家级3家,培育省市级创新型试点企业8家。去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11.56亿元,占总产值的比重为13.2%,同比增长30.33%。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研究制定扶持政策,激发企业“创新力”。为切实优化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我们先后研究制定了《金乡县关于促进全县经济跨越发展的三十九条规定》、《金乡县科学技术奖励暂行办法》、《金乡县“十二五”成长型企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对新认定为国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的,县财政分别一次性给予10万元、2万元奖励。对新创建国家、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分别一次性奖励50万元、20万元、10万元。对设立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的企业,分别一次性奖励20万元、10万元。企业申请专利被认定的,县财政全额资助申请费用,并支付3年专利保护费。去年,对创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金人电气公司奖励10万元,
对中农大化扩产项目和山阳公司屠宰线项目各奖励10万余元。这些利好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有效激发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二是不断加强技术创新项目的申报和管理。围绕全县工业经济发展重点,精心编报项目,积极向上对接争取,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扶持。两年来,共申报各级各类科技项目102项,获上级部门科技项目45项,向上争取项目资金近千万元;获得专利209件、科技成果近百项。“高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获山东省优秀节能成果奖和济宁市重大节能成果奖;蒜片加工废水多级处理及综合利用新技术项目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对我县已纳入山东省技术创新项目管理系统的华光食品公司和宏泰食品公司的技术创新项目,及时报送项目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确保项目研发顺利实施。
三是扎实推进产学研结合。以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瓶颈问题为目标,积极推动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开展技术合作,先后与山东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岛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曲阜师范大学等十几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强力机械与武汉海军工程大学联合研发的防爆潜水泵已试生产,天马冷藏与山农大联合研发的高档肉食品生产线已建成运行。2010年,我县与山东大学签署了校地全面合作协议,通过人才培养输送、科研项目合作、共建创新平台等多种形式,实现了校地共赢。组织企业参加了第十届中国专博会,签订项目20个,技术成交额1085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县的企业技术创新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全县工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与全市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要求和当前我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和不足,具体表现在:一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企业负责人认为当前企业发展还有一定的市场空间,存在“小成即满” 、“小富即安”的心态,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创新动力不足,创新意识不强。二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广度和深度不够。我县70%以上的工业企业没有科技专项经费投入,多数企业缺乏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的专业人才。绝大多数项目为本企业原技术改进,产品创新的档次不高,在国内外市场上竞争力弱。企业贷款难,直接融资更难。有些项目即使争取到国家、省科技资金支持,企业自筹部分难以到位,难以保证项目如期完成。三是企业的开放性和借力发展能力较弱。不少企业科技信息收集掌握不及时,与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较少,借助外力来弥补自身技术差距的能力不足。四是企业技术创新定位不准确。多数中小企业一方面认为创新难度大,面对创新不敢为,使企业技术创新工作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另一方面不屑于小规模的创新开发,盲目追求高科技、大项目,结果是大项目上不去,小项目抓不住,贻误了企业发展的良好机遇。
三、下步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措施办法
一是切实提升企业创新发展意识。进一步宣传国家、省市和我县关于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优惠政策,规范办理程序,明
确政策标准和享受范围,使好的政策真正“被企业所知,为企业所用”,激发企业增加技术开发投入的积极性。同时,有计划地开展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培训工作,提高企业的创新意识,促进企业自主创新。
二是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对接联系,促进鲁特电工、润丰种业、金人电气、华光集团等企业与中国工程院、山东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建立新型可靠的“战略伙伴关系”,结成技术、智力联盟,通过建立重点实验室、院士博士工作站、试验基地、企业技术中心或工程技术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充分利用这些科研院所的技术资源、信息资源、智力资源,借脑上楼,借智发展,形成开发体系,共同开发新产品,开展技术创新。
三是大力推进企业对外联合。在鲁特电工与北京安泰润达、华光集团与香港威哥餐饮集团成功合作的基础上,对金曼克与世界500强美国通用电气集团、邦赛车业与上海梅亿电动车、强力机械和莱阳动力、华光集团与深圳创投、宏泰与益海嘉里等合作项目,加大对接协调力度,争取项目尽快落实。同时,对凡是具有对外联合意向的企业,进行逐一梳理排队,明确一名科级干部跟踪推进,确保一批对外合作项目尽快实施,靠联大联强,引进资金、引进人才、引进技术。
四是有效破解企业技术创新资金制约瓶颈。进一步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力度,引导更多的企业加强技术开发投入,重点支持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密切的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大力
发展风险投资,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企业的技术开发。探索为中小企业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应用提供贷款贴息和担保的措施办法,有效降低和分散中小企业技术开发投入的风险。进一步发挥政府在银企对接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引导银行创新信贷产品,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强力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
五是力促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围绕化工园区、食品园区和经济开发区,依托中国新型煤基化工产业基地、山东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山东省大蒜产业战略示范联盟,建立公共研发服务平台,着力抓好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大蒜精深加工领域的技术攻关及示范应用,积极研究开发和引进清洁生产的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重点支持在节能降耗、循环利用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的引进创新和成果转化项目,提升煤炭化工、轻工食品产业水平,加快建立园区循环经济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
六是强化企业创新人才支撑。健全完善鼓励和吸引科技人才到企业工作的政策措施,招聘引进区域经济发展急需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企业缺乏的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急需的重点领域学科带头人,带动我县工业产业和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引导企业高薪聘请合适人选到公司担任要职,聘请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定期到公司进行指导,借脑、借智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长远发展。
以上汇报,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金乡县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情况汇报
(2011年8月23日)
金乡县人民政府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许主任一行莅临金乡,专题就我县企业技术创新工作进行检查指导,这也是对我县工业经济整体工作的有力促进。在此,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许主任一行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把我县的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情况作一简要汇报。
一、当前我县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在市经信委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以打造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为重点,以培养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的双重作用,初步打开了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新局面,为全县工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截至目前,全县已建立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国家级名牌产品1个—宏昌大蒜;省级名牌产品6个,分别是金贵白酒、金曼克干式变压器、金人高压无功补偿装置、宏昌大蒜、华光大蒜、润丰种子;中国驰名商标1个—金乡大蒜;省级著名商标5个,分别是宏昌大蒜、宏泰大蒜、润丰种子、台鑫塑料制品、蒜乡复混肥。金人电气公司自主研发的高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系列产品被列
入山东省科技创新计划和济宁市科技攻关计划,并通过省级鉴定,该项目技术填补国内空白,获得3项国家专利。金曼克电气集团主导产品干式电力变压器,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先后开发生产出6代产品,荣获国家13项专利,填补15项国家空白和一项世界空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依托润丰种业建立了“中国金乡大蒜航天育种实验基地”和“山东省大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示范联盟”。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家,其中国家级3家,培育省市级创新型试点企业8家。去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11.56亿元,占总产值的比重为13.2%,同比增长30.33%。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研究制定扶持政策,激发企业“创新力”。为切实优化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我们先后研究制定了《金乡县关于促进全县经济跨越发展的三十九条规定》、《金乡县科学技术奖励暂行办法》、《金乡县“十二五”成长型企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对新认定为国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的,县财政分别一次性给予10万元、2万元奖励。对新创建国家、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分别一次性奖励50万元、20万元、10万元。对设立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的企业,分别一次性奖励20万元、10万元。企业申请专利被认定的,县财政全额资助申请费用,并支付3年专利保护费。去年,对创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金人电气公司奖励10万元,
对中农大化扩产项目和山阳公司屠宰线项目各奖励10万余元。这些利好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有效激发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二是不断加强技术创新项目的申报和管理。围绕全县工业经济发展重点,精心编报项目,积极向上对接争取,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扶持。两年来,共申报各级各类科技项目102项,获上级部门科技项目45项,向上争取项目资金近千万元;获得专利209件、科技成果近百项。“高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获山东省优秀节能成果奖和济宁市重大节能成果奖;蒜片加工废水多级处理及综合利用新技术项目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对我县已纳入山东省技术创新项目管理系统的华光食品公司和宏泰食品公司的技术创新项目,及时报送项目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确保项目研发顺利实施。
三是扎实推进产学研结合。以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瓶颈问题为目标,积极推动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开展技术合作,先后与山东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岛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曲阜师范大学等十几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强力机械与武汉海军工程大学联合研发的防爆潜水泵已试生产,天马冷藏与山农大联合研发的高档肉食品生产线已建成运行。2010年,我县与山东大学签署了校地全面合作协议,通过人才培养输送、科研项目合作、共建创新平台等多种形式,实现了校地共赢。组织企业参加了第十届中国专博会,签订项目20个,技术成交额1085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县的企业技术创新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全县工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与全市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要求和当前我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和不足,具体表现在:一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企业负责人认为当前企业发展还有一定的市场空间,存在“小成即满” 、“小富即安”的心态,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创新动力不足,创新意识不强。二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广度和深度不够。我县70%以上的工业企业没有科技专项经费投入,多数企业缺乏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的专业人才。绝大多数项目为本企业原技术改进,产品创新的档次不高,在国内外市场上竞争力弱。企业贷款难,直接融资更难。有些项目即使争取到国家、省科技资金支持,企业自筹部分难以到位,难以保证项目如期完成。三是企业的开放性和借力发展能力较弱。不少企业科技信息收集掌握不及时,与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较少,借助外力来弥补自身技术差距的能力不足。四是企业技术创新定位不准确。多数中小企业一方面认为创新难度大,面对创新不敢为,使企业技术创新工作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另一方面不屑于小规模的创新开发,盲目追求高科技、大项目,结果是大项目上不去,小项目抓不住,贻误了企业发展的良好机遇。
三、下步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措施办法
一是切实提升企业创新发展意识。进一步宣传国家、省市和我县关于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优惠政策,规范办理程序,明
确政策标准和享受范围,使好的政策真正“被企业所知,为企业所用”,激发企业增加技术开发投入的积极性。同时,有计划地开展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培训工作,提高企业的创新意识,促进企业自主创新。
二是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对接联系,促进鲁特电工、润丰种业、金人电气、华光集团等企业与中国工程院、山东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建立新型可靠的“战略伙伴关系”,结成技术、智力联盟,通过建立重点实验室、院士博士工作站、试验基地、企业技术中心或工程技术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充分利用这些科研院所的技术资源、信息资源、智力资源,借脑上楼,借智发展,形成开发体系,共同开发新产品,开展技术创新。
三是大力推进企业对外联合。在鲁特电工与北京安泰润达、华光集团与香港威哥餐饮集团成功合作的基础上,对金曼克与世界500强美国通用电气集团、邦赛车业与上海梅亿电动车、强力机械和莱阳动力、华光集团与深圳创投、宏泰与益海嘉里等合作项目,加大对接协调力度,争取项目尽快落实。同时,对凡是具有对外联合意向的企业,进行逐一梳理排队,明确一名科级干部跟踪推进,确保一批对外合作项目尽快实施,靠联大联强,引进资金、引进人才、引进技术。
四是有效破解企业技术创新资金制约瓶颈。进一步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力度,引导更多的企业加强技术开发投入,重点支持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密切的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大力
发展风险投资,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企业的技术开发。探索为中小企业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应用提供贷款贴息和担保的措施办法,有效降低和分散中小企业技术开发投入的风险。进一步发挥政府在银企对接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引导银行创新信贷产品,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强力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
五是力促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围绕化工园区、食品园区和经济开发区,依托中国新型煤基化工产业基地、山东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山东省大蒜产业战略示范联盟,建立公共研发服务平台,着力抓好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大蒜精深加工领域的技术攻关及示范应用,积极研究开发和引进清洁生产的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重点支持在节能降耗、循环利用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的引进创新和成果转化项目,提升煤炭化工、轻工食品产业水平,加快建立园区循环经济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
六是强化企业创新人才支撑。健全完善鼓励和吸引科技人才到企业工作的政策措施,招聘引进区域经济发展急需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企业缺乏的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急需的重点领域学科带头人,带动我县工业产业和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引导企业高薪聘请合适人选到公司担任要职,聘请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定期到公司进行指导,借脑、借智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长远发展。
以上汇报,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