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的组织和管理
校本研修是在学校现实条件下、为满足学校改革发展和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基于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以校本教研与行动学习为主要方式的教师研究与学习,是一个任务驱动型的问题解决过程。校本研修的组织是学校领导管理的主要任务,要在校本研修目标、方式方法、任务内容和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合理设计,有效实施,并进行科学评价,建立有效运行机制,形成制度和文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校本研修的基本涵义
校本研修,就是由学校统一规划,结合教师及各部门工作实际,每位教师为教育教学问题解决需要而开展的行动学习和校本教研,作为学校发展规划和日常工作的重要部分,学校对教师的研修进行全程全方位的领导和管理。
二、校本研修的设计:需求分析
1. 校本发展与改革需求
在学校层面上,校长思考的是:学校改革发展与教师素质能力提升。我们知道,在统一的教育目标要求下,不管作出多大的努力,各个学校的发展水平仍然会参差不齐,而在国家鼓励教育创新的今天,学校办学将会出现“各显神通”的多样化差异性局面。诚然,造成学校之间差异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水平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甚至排在诸多因素之首。
在策划学校的改革发展,乃至思考学校日常工作计划中,生源、办学经费、教学场馆、教学设备,等等,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师队伍建设。归根结底,人的因素是第一因素。在成功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的多种要素中,教师是第
一要素。
那么,在学校发展改革层面上来思考教师的研修问题,就必须围绕教育、教学中急迫解决的重要问题来进行。比如,要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就要提高教学质量,而学生的素质发展,是教学质量的根本指标。我们通过统计和比较发现(统计本校学生的发展状况: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发展),关键是要解决那部分后进学生(学习困难)的问题(例如这部分学生人数占总数 15% 以上,这个数据要在同类学校的比较中确定),我们确定学校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应是“转化学习困难学生”。学校领导一旦确定了工作重点,不要仓促地布置工作任务,因为:教师是如何面对这个问题的,教师希望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需要什么样的准备才能成功解决这个问题,这些都必须明确。总之,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让教师有充分的准备。所以,我们需要对教师方面进行调研分析,了解教师在思想观念、知识技能、方法经验等方面的现状与需求,然后制定问题解决方案。
教师的现状与需求信息通常来自问卷调查,比如《教师对学生学业现状的满意度评价》,收集到教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基本认识、基本态度、转化对策方法等方面的信息,然后作出判断:教师对此有了多少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准备,教师具有哪些优势,哪些方面的相应的知识和方法需要补充、提高;同时,结合对学生学业现状的了解和分析,形成有针对性的校本研修项目方案。这个方案,就是教师为了解决“学习困难学生转化”问题而进行的教学行动研究和相关的深入学习。这样,问题设计的过程、问题解决的任务就是校本研修项目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既要研究解决问题,又要深入学习理论方法以更好地解决问题。学习困难学生得到转化了,就是教师研修有了成果,也是
学校教学质量问题得到了解决。
2. 教师专业发展与提升的需求
大家都知道,校本研修的主体是教师。同样的问题是:如何让教师成为研修的主体呢?被动地进入研修活动中,教师缺乏主体性,这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局面,这样也不会产生真正的可持续的效果。在第一个层面上,我们看到,学校的改革发展通过教师研修而得到推进和实现,这似乎表示教师的研修是为学校服务的。这只是部分的正确,另一半,很重要的是为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服务。同时,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教师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是互为因果的,同步的。
在学校改革发展项目中,我们了解到教师的部分需求,那是在学校改革主要的主导下的教师需求。另一部分的需求属于教师个体的: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需求。我们也可以运用一些问卷来了解,比如《教师职业成就感满意度评价》、《教师教学绩效自我满意度评价》、《教师教学问题聚焦列表》等等,这些诊断和自我评价工具,从各方面了解每个老师的专业发展需求。这些需求,可以划分为三个层面:教育(管理)层面,教学层面和教研层面。对这些需求的排序,我们就可以知道学校每个老师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有哪些,需要哪些方面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改进以及研修的方式和资源。这些信息足以让我们清楚,校本研修的内容和方式设计怎样才能更适合教师的需要,更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有个校长跟我说,现在的老师职业倦怠很严重,做培训搞研究都很被动。我说那么我们做个调查如何?于是,我们做了一个《教师成就感满意度评价》的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如我们通过 3 个交叉分析看出:数学
教师的职业认同度最低(只有 50% ),觉得工作并不是很有乐趣(满意度 37.5%),同时,数学教师的职业成就感也有待提高(满意度 50%)。品德教师的职业认同度也有待提高(目前数据为 75%),职业成就感也有待提高(满意度只有 62.%),认为工作有乐趣的符合度也仅有 62.5% 。英语教师的职业认同度很高(达到 100%),认为工作中很有乐趣(认同度 100%),但是工作满意度相对较低(只有 66.7%)。这些数据既直观又准确地描述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或“职业成就感”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校长的感觉而已,从而帮助我们设计正确的校本研修项目。
根据调研数据分析,给学校提出的 7 点建议:
① 建议引进比较优秀的青年男教师(主要是语文、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领域)。
② 增强师生的自我成就感(尤其是中青年教师,小学高级教师),小学一级教师的工作满意度需提高(职业发展可能遇到了“高原现象”)设置教学改革创新奖,给优秀教师提供展示的舞台(“每月一星”),向学生、家长和社区展现教师风采。
③ 改善工作环境(增加工作的趣味性,尤为关注中年教师),开设一些师生共同参加的趣味活动(请学校后勤部门策划),增强中青年教师( 31 ~ 50 岁)的职业幸福感。
④ 加强教师职业规划(特别是小学高级教师),鼓励和帮助老师在专业职称和能力方面进一步提升,特别要强调教师个人职业发展的价值取向 (要更多地以学生发展为工作动力来源)
⑤ 对教学改革创新给予更多的激励表彰
中老年(40岁以上)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发挥其引领作用(最符合“喜欢创新”)的9人。
语文课的创新有最大机会(55.6%);品德课的创新有较大机会(33.3%) 数学课的创新需要加强(一般的有5人,占62%)
二年级的创新需要加强(一般的有5人,占62%)
职业规划目标不明确的教师创新需要加强(占75%)
创新动力不足(认为在学校中的地位一般,100%)有5人在教学上喜欢改革创新。小学高级教师要加强。
⑥ 同伴互动互助应加强
特别是在业务活动中,应增强互动和协同性,比如同课异构、教研小课题的合作团队建设等。
⑦ 个案关注
有一位年轻的数学(1 年级) + 英语(3 年级)+ 班主任老师,应该可以成为重点培养的年轻教师对象(小学二级教师)。
这些建议从内容、策略、方式方法及校本资源等方面为校长提供了有用的参考,使学校在设计教师专业成长规划时有了可靠的依据,开展的校本研修活动更有针对性,因而实效性也更大。可见,教师在学校里不是自然而然就成为校本研修的主体,只有发现和自我发现教师自身的潜能和需求,才能挖掘出教师群体的主体性,让教师成为校本研修真正的主人。
3. 个性化学习与教学:学生层面需求
教师的研修计划中必须有“人” -- 这个“人”是学生。在长期的班级教学制度下,容易形成这样的误解:每个学生都只能以同样的方法学习同样的知识,必
须完成同样的学习目标。但是实际上,学生群体中包含着差异很大的个体。每个学生都不一样。我们的教育教学问题,往往就是因为忽视或不能妥善处理这个问题而产生的。这个层面是教师在计划“研修什么”的时候必须思考的。
我们的校本研修,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也在学生那里。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了解你的学生,找到研修的问题:
① 学生的阅读问题。
②学生的课堂学习问题。课堂关注的若干要素有:
时间 -- 学生能够有效支配的课堂时间有多少?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内学习效果如何?不同的学生怎样花费课堂时间?
位置 -- 学生的座位安排是否有助于他们的学习(除了“秧田式”的座位布局,还有别的的样式吗?)
学生 — 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不同类型学生的发展状态,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状态,等等,来自学生的信息很多,我们应该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分类提取,根据自己的学生最突出的问题来选择。我建议老师们通过观察记录学生的课堂行为(听、说、读、写、问、思)和学生的课堂学习满意度评价来获取学生的学习信息。
③学生的作业问题
作业肯定是大多数学生最困惑的问题之一,也可能是很多老师感到很“无奈”的事情。这就有了双重的问题解决需求,可以成为校本研修的重要的问题来源。
④学生的健康问题。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的问题。需要一些专业的测试和量表来帮助我们诊断发现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我们
尤为注重的问题,在复杂多变的社会、家庭环境中,在丰富繁杂的信息环境里,在日益繁重的课业负担下,学生的情绪、情感、意志、兴趣、思维和抗挫折能力等方面的心理发展中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我们每天面对而且必须要解决的。
⑤学生的学习方法问题。学生一旦掌握了某种正确的方法,学习就变得很有效率!
⑥学生的能力发展问题。学生的能力是能够通过教育来发展和培养的。学生的能力主要指的是学习能力,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去讨论:
一般学习能力: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注意力、理解能力等。 学科学习能力:各学科的学习能力,如语言阅读能力,计算能力,推理能力等等。一个学生,他的各学科学习能力可能是不均等的。
实践技能型学习能力:我们平常所说的“动手能力”,就是指的实践技能型的学习能力,包括社会实践活动能力。
三、校本研修的组织实施
1. 校本研修的基本任务
校本研修的任务是从问题解决的预期目标而来的。研修任务可分为中期和短期两种,以一学年或一学期为研修期限的是中期研修任务,一般是学校或教研组的重点任务,以学校课题或项目的形式,由教研组或教师研修团队承担;短期的研修任务一般不要超过两个月或半个学期,属于教师日常的阶段性的研修任务,也以研修项目的形式,由教师个人或教师研修小团队承担。
2. 校本研修的团队建设
每个教师都要参加校本研修,但不是每个教师都必须独立承担研修项目,
而是多数要以团队工作的方式来开展。以教研组为单位组建研修团队,这是很常用的办法。但是要注意一点:研修团队是任务驱动的,就是说,围绕某个特定的问题解决任务来组建的,在比较大的教研组里,就可以同时有两个或以上的研修团队。也可以是跨教研组的人员组合成研修团队,这是围绕共同关注的非单一学科的问题解决任务来组建的研修团队,每个老师的研修行为都是团队研修任务的有机组成部分。研修团队内部要有明确的分工,同时要有具体的协作活动制度,保证每个成员都聚焦于研修任务的目标,通过分享与合作来推进研修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研修是教师个人或团队自身需要解决的实践问题,所以,必须是各负其责的,团队项目的负责人必须是真实的项目领导者:谁的问题谁领任务,谁的任务谁负责完成,谁的能力强谁担任负责人。
研修团队应建立个人研修档案,格式参考如下:
姓名
职称 性别 学科
式
关注问题 你的最大困惑是什么:个人关注、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是
什么?(与研修任务相关)
研修任务 个人在研修团队中承担的具体任务是什么? 教龄 通讯方 ( QQ/Email 等 )
个人专长 个人对问题解决所能作出的独特贡献有哪些?
个人研读文
献书目 个人已经及将要阅读的与任务相关文献著作目录
3. 校本研修的实施方式
-- 个人自修式:教师个人独立研修,这是校本研修的基础,每个老师都应有适合自己的读书和教研计划,都应承担与自己的教学实践、专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研修任务或项目。要把日常的“备课”提高到研修的层次上,尽可能多地增加研究含量。
团队研修式:通常是教研组的集体行动,针对日常的课堂教学或教学问题开展研修(具体内涵在另一讲中,这里不赘述。)但再次强调,这是校本研修的主体方式,是培养教师团队精神、团队攻关能力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佳途径。
专家引领式:教师参加课题研究,在专家引领下进行研修,可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研修的效果如何,要看教师如何在专家引领下研修,一是不失自我:如果跟着专家走,离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远,则研修难有成效;如果能在专家帮助下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尝试解决自己的问题,则研修将既有实效又有品位。二是重在方法:专家在课题研究中的思维方法和使用的研究方法,也应该很有启示,值得我们学习。三是贵在点拨:请专家指导,不是客套话,但不是要专家手把手地教我们如何研究如何读书,而是带着我们的问题和困惑去请教专家指点迷津,需要在我们思考问题遇到困难的时候得到专家的点拨。
远程协同式:基于互联网平台而开展的共享式研修活动。最简单的形式是利用 QQ 群来进行,还有博客等。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一起关注和研究共同感兴趣的问题。
4. 校本研修的资源支撑
校本研修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资源和条件支撑和推进,包括以下几方面的资源:
-- 阅读资源:研修要有问题,同时要进行问题思考和问题解决,这都离不开教师的阅读。不读书,研修者可能就是“井底之蛙”,在问题解决中也会苦思冥想而不得法。所以,校本研修,不是校长一句话:你们去研究吧。首先要有充足的参考资料:印刷的书刊和数码书刊网络文献。学校应建立校本研修知识库,每个老师都应贡献自己在研修过程中获得的文献资料。
-- 技术资源:现代教学技术和教研工具是开展校本研修必不可少的资源,包括信息技术手段和调研统计工具,特别是简易的问卷和问题分析的科学方法。
-- 专家资源:除了高等学校的教授,我们容易获得的专家资源是教研员和特级教师。要提高校本研修水平,专家资源是不可或缺的。但是,我更主张学校建立自己的校本名师库,充分利用校本专家资源,带动和提升校本研修。
四、校本研修的个人计划
我经常遇到这样的“两难选择”:老师在跟我交流他们的教研项目时,总是表示他们的教研工作难度很大:你看,我还要上两个班的课,一个班的班主任 …… 一边教学,一边班级管理,还一边搞教研。我们也普遍看到学校越来越重视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甚至有的学校在学校工作计划之外,还把教研单独列为一项计划。这样,老师就必须分别完成“两项”任务:教学和教研。两者成了“两张皮”。教师负担因此加重,这是显而易见的。
校本研修要破除教、研“两张皮”怪圈,教与研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成为教师专业发展和职业生活的统一体。因此,校本研修的个人计划应该与教师的
个人教育教学计划合成一体。这样才能让教师在教师实践中进行研究,在研修状态中提升实践水平。
如果我们搜索网络文献,就可以看到很多的关于校本研修的个人计划。我的观点是三个字:简,实,新。个人计划是你的研修行动计划,要简单明了,直接易行。明确你的专业发展目标,抓住问题的关键,抓住研修的本质,采取实际可行的措施,切实改进你的教学,能实实在在提高学生的能力。而且你的研修要有自己的独特性,立意要新,要在成功经验的基础有所创新。
所以,我建议,你的个人研修计划就你的“最大困惑”开始吧,找到你教育教学中最困扰你、且通过研修可以解决的问题。
个人研修计划(案例):
2011 年个人校本研修计划
成长是一个过程,成长是快乐的,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树立新课程理念,在自学中求提高,在辅导中求升华。结合学本校的校本培训计划,本年度我将认真学习《〈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纲要〉及解读》、《〈学科课程标准〉及解读》、《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行为的变化》等学科新教材,认真研修以求自我发展,制定学习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学工作也需要有新的改变。努力改变自己,学习新的知识和教学方法以适应现代课堂,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和提升师德素养是现代教师的必修课。
二、研修主题
“关注学生,提高学科的有效教学”鼓励不同的学科组、备课组根据各自的
情况选择与学科有效教学相关的主题。
本学期的研修重点将围绕“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展开研修活动,九年级的研修重点是从四化(知识系统化、题型归类化、方法具体化、解题规范化)的角度研究如何提高复习课复习质量。加强学习与研究,更新理念与手段,重视总结与交流;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基本研修单位,强化常规教研管理,展常态化的校本研修活动,推动学校教研组建设与教师队伍素质和水平的整体提高。
三、研修目标
1.通过培训学习,帮助自己树立科研思想:我们为自己而研究,我们研究的是自己,研究自己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自己。
2. 以科研为先导,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落实新课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急待解决的困惑为重点,鼓励课后反思,加强学习与交流,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3. 帮助自己树立更强的课堂质量意识,向课堂要成绩,要效果。
四、研修措施:
(一)管理方面
1. 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按考勤制度严格要求自己,规范活动材料的整理;抓效益,抓质量。
2. 加强理论学习,在学习中提高理论素养,并用理论指导实践活动,最后为教学质量服务。在每学期至少读一本与学期研修主题有关的教育教学专著,或每周至少学习理论知识并有 1 篇详实的理论摘要。
3. 规范课题管理,注重教科研成果的推广积极贯彻“科研先导、研训一体”的原则,提高教科研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根据自己所碰到的教学问题,进
行有针对性的行动研究,做出校级的微型课题,学校予以立项并加以评比,学校在研究经费上予以支持。
(二)搭建平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 1 )加强自身培训学习工作,充分利用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听取骨干教师指导课的优越点。
( 2 )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学习,遵守外出学习制度。
( 3 )为了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与扩大我校在社会的影响力,举积极参加教师公开课活动。
( 4 )继续大力争取并承办上级教研活动,为自己创造展示的机会,促进专业成长。
以校为本的教师教育管理观, 以师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观, 实践出真知的专业认识论和教师即研究者的教师角色论是校本研修的理论基础。
五、学习形式
以参加学校校本研修活动为主,个人自主研修为辅。在学校安排下,统一内容,统一进度,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学习。根据学习内容,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并进行实践。在自学的同时,要做好重点突出的学习笔记。
( 1 )专题培训
交流研讨、教学设计、说讲评课等形式,将培训学习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 2 )专题总结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经验,对以优化教学过程的基本原则、培养学
生创新思维习惯和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探索。对其他教师的专题总结、论文、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教案、观察日记等进行分析与系统整理。
( 3 )网上学习
充分利用自身信息技术知识的网络资源优势,在网上查找所需学习资料,进行互相学习和交流。
简评:
这是我从网上搜索、随意选用的一个案例(2011 年 6 月发布在某个教师的博客上),而不是用我个人的观点去选择。读完后,我有这样的看法:
一是人称不实,身份不明:题目写的个人研修计划,但这是个人研修计划,还是学校研修计划?个人研修的主体是个人,是某个老师,使用的人称是“我”。在教研中,我们的思维经常“断线”、“串线”,不能保持一致性,这是必须注意的问题。大家应注意:即使你的研修是在团队中进行,也要记住 你自己的角色和任务。
二是目标不明,任务不清。把目标“伟大化”,把任务“宏大化”,是我们做研究的通病。以为把目标写得很大,校长就会更加看重、更加支持。结果不然。目标太大了自己难以完成,任务太模糊自己无从下手。所以,我们的研修目标一定要落实到具体的对象身上,要能够实现,就是“跳一跳能摘到苹果”,紧紧围绕目标来给自己设置研修任务,要能自己“扛得起来”。
三是措施对外,方法变成指令。个人计划中的措施是自己如何研如何修,不是要求别人的,是对内对自己的要求。不要停留在“要……”,而是“如何做”。要写出你具体如何做,甚至是你的工作流程。
四是内容不实,缺乏问题。研修什么?我只能提出上面的那些一般意义上的任务或问题,但是,对于研修者,你是不能象我那样提问题的,而是要具体到你自己的实践问题。可以说,没有问题,就没有研修。
建议大家在计划自己的研修工作时,参照这样的思维流程:
五、校本研修的管理:制度建设
校本研修的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纳入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绩效的管理。要用制度来管理,逐步形成规范化,形成学校文化的一个要素。管理的目的是促进教师的研修,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1. 教师管理档案库建设
学校可建立教师管理档案,包含如下信息:
-- 教师基本信息:自然信息,教育信息,职务信息。
-- 教师专业信息:教师继续教育信息,教师教学问题信息,教研过程信息。 -- 教师研修绩效信息:教师研修项目信息,研修成果信息。
-- 教师教学知识信息:教育教学理论,学科知识,学科教学方法,学科教学案例,题库。
2. 教师阅读制度
教师阅读书目、文献目录,阅读要求,阅读活动安排,阅读成果交流评比等。
3. 教师研修绩效评估制度
主要包括教师优秀研修成果的评选,从问题的针对性、目标的恰切性、任务的合适度、方法的科学性、结果的实用性和成果的规范性等方面设置评价指标,涵盖教育教学教研各方面,全面评估教师的专业发展。评价的主体应该是
多元的:学校管理部门的评价,教研组的评价,教师同伴评价,学生的满意度评价。评价的对象有:教师的教学业绩,学生的发展状态,教师的研修成果报告。
校本研修的组织和管理
校本研修是在学校现实条件下、为满足学校改革发展和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基于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以校本教研与行动学习为主要方式的教师研究与学习,是一个任务驱动型的问题解决过程。校本研修的组织是学校领导管理的主要任务,要在校本研修目标、方式方法、任务内容和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合理设计,有效实施,并进行科学评价,建立有效运行机制,形成制度和文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校本研修的基本涵义
校本研修,就是由学校统一规划,结合教师及各部门工作实际,每位教师为教育教学问题解决需要而开展的行动学习和校本教研,作为学校发展规划和日常工作的重要部分,学校对教师的研修进行全程全方位的领导和管理。
二、校本研修的设计:需求分析
1. 校本发展与改革需求
在学校层面上,校长思考的是:学校改革发展与教师素质能力提升。我们知道,在统一的教育目标要求下,不管作出多大的努力,各个学校的发展水平仍然会参差不齐,而在国家鼓励教育创新的今天,学校办学将会出现“各显神通”的多样化差异性局面。诚然,造成学校之间差异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水平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甚至排在诸多因素之首。
在策划学校的改革发展,乃至思考学校日常工作计划中,生源、办学经费、教学场馆、教学设备,等等,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师队伍建设。归根结底,人的因素是第一因素。在成功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的多种要素中,教师是第
一要素。
那么,在学校发展改革层面上来思考教师的研修问题,就必须围绕教育、教学中急迫解决的重要问题来进行。比如,要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就要提高教学质量,而学生的素质发展,是教学质量的根本指标。我们通过统计和比较发现(统计本校学生的发展状况: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发展),关键是要解决那部分后进学生(学习困难)的问题(例如这部分学生人数占总数 15% 以上,这个数据要在同类学校的比较中确定),我们确定学校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应是“转化学习困难学生”。学校领导一旦确定了工作重点,不要仓促地布置工作任务,因为:教师是如何面对这个问题的,教师希望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需要什么样的准备才能成功解决这个问题,这些都必须明确。总之,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让教师有充分的准备。所以,我们需要对教师方面进行调研分析,了解教师在思想观念、知识技能、方法经验等方面的现状与需求,然后制定问题解决方案。
教师的现状与需求信息通常来自问卷调查,比如《教师对学生学业现状的满意度评价》,收集到教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基本认识、基本态度、转化对策方法等方面的信息,然后作出判断:教师对此有了多少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准备,教师具有哪些优势,哪些方面的相应的知识和方法需要补充、提高;同时,结合对学生学业现状的了解和分析,形成有针对性的校本研修项目方案。这个方案,就是教师为了解决“学习困难学生转化”问题而进行的教学行动研究和相关的深入学习。这样,问题设计的过程、问题解决的任务就是校本研修项目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既要研究解决问题,又要深入学习理论方法以更好地解决问题。学习困难学生得到转化了,就是教师研修有了成果,也是
学校教学质量问题得到了解决。
2. 教师专业发展与提升的需求
大家都知道,校本研修的主体是教师。同样的问题是:如何让教师成为研修的主体呢?被动地进入研修活动中,教师缺乏主体性,这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局面,这样也不会产生真正的可持续的效果。在第一个层面上,我们看到,学校的改革发展通过教师研修而得到推进和实现,这似乎表示教师的研修是为学校服务的。这只是部分的正确,另一半,很重要的是为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服务。同时,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教师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是互为因果的,同步的。
在学校改革发展项目中,我们了解到教师的部分需求,那是在学校改革主要的主导下的教师需求。另一部分的需求属于教师个体的: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需求。我们也可以运用一些问卷来了解,比如《教师职业成就感满意度评价》、《教师教学绩效自我满意度评价》、《教师教学问题聚焦列表》等等,这些诊断和自我评价工具,从各方面了解每个老师的专业发展需求。这些需求,可以划分为三个层面:教育(管理)层面,教学层面和教研层面。对这些需求的排序,我们就可以知道学校每个老师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有哪些,需要哪些方面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改进以及研修的方式和资源。这些信息足以让我们清楚,校本研修的内容和方式设计怎样才能更适合教师的需要,更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有个校长跟我说,现在的老师职业倦怠很严重,做培训搞研究都很被动。我说那么我们做个调查如何?于是,我们做了一个《教师成就感满意度评价》的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如我们通过 3 个交叉分析看出:数学
教师的职业认同度最低(只有 50% ),觉得工作并不是很有乐趣(满意度 37.5%),同时,数学教师的职业成就感也有待提高(满意度 50%)。品德教师的职业认同度也有待提高(目前数据为 75%),职业成就感也有待提高(满意度只有 62.%),认为工作有乐趣的符合度也仅有 62.5% 。英语教师的职业认同度很高(达到 100%),认为工作中很有乐趣(认同度 100%),但是工作满意度相对较低(只有 66.7%)。这些数据既直观又准确地描述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或“职业成就感”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校长的感觉而已,从而帮助我们设计正确的校本研修项目。
根据调研数据分析,给学校提出的 7 点建议:
① 建议引进比较优秀的青年男教师(主要是语文、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领域)。
② 增强师生的自我成就感(尤其是中青年教师,小学高级教师),小学一级教师的工作满意度需提高(职业发展可能遇到了“高原现象”)设置教学改革创新奖,给优秀教师提供展示的舞台(“每月一星”),向学生、家长和社区展现教师风采。
③ 改善工作环境(增加工作的趣味性,尤为关注中年教师),开设一些师生共同参加的趣味活动(请学校后勤部门策划),增强中青年教师( 31 ~ 50 岁)的职业幸福感。
④ 加强教师职业规划(特别是小学高级教师),鼓励和帮助老师在专业职称和能力方面进一步提升,特别要强调教师个人职业发展的价值取向 (要更多地以学生发展为工作动力来源)
⑤ 对教学改革创新给予更多的激励表彰
中老年(40岁以上)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发挥其引领作用(最符合“喜欢创新”)的9人。
语文课的创新有最大机会(55.6%);品德课的创新有较大机会(33.3%) 数学课的创新需要加强(一般的有5人,占62%)
二年级的创新需要加强(一般的有5人,占62%)
职业规划目标不明确的教师创新需要加强(占75%)
创新动力不足(认为在学校中的地位一般,100%)有5人在教学上喜欢改革创新。小学高级教师要加强。
⑥ 同伴互动互助应加强
特别是在业务活动中,应增强互动和协同性,比如同课异构、教研小课题的合作团队建设等。
⑦ 个案关注
有一位年轻的数学(1 年级) + 英语(3 年级)+ 班主任老师,应该可以成为重点培养的年轻教师对象(小学二级教师)。
这些建议从内容、策略、方式方法及校本资源等方面为校长提供了有用的参考,使学校在设计教师专业成长规划时有了可靠的依据,开展的校本研修活动更有针对性,因而实效性也更大。可见,教师在学校里不是自然而然就成为校本研修的主体,只有发现和自我发现教师自身的潜能和需求,才能挖掘出教师群体的主体性,让教师成为校本研修真正的主人。
3. 个性化学习与教学:学生层面需求
教师的研修计划中必须有“人” -- 这个“人”是学生。在长期的班级教学制度下,容易形成这样的误解:每个学生都只能以同样的方法学习同样的知识,必
须完成同样的学习目标。但是实际上,学生群体中包含着差异很大的个体。每个学生都不一样。我们的教育教学问题,往往就是因为忽视或不能妥善处理这个问题而产生的。这个层面是教师在计划“研修什么”的时候必须思考的。
我们的校本研修,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也在学生那里。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了解你的学生,找到研修的问题:
① 学生的阅读问题。
②学生的课堂学习问题。课堂关注的若干要素有:
时间 -- 学生能够有效支配的课堂时间有多少?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内学习效果如何?不同的学生怎样花费课堂时间?
位置 -- 学生的座位安排是否有助于他们的学习(除了“秧田式”的座位布局,还有别的的样式吗?)
学生 — 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不同类型学生的发展状态,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状态,等等,来自学生的信息很多,我们应该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分类提取,根据自己的学生最突出的问题来选择。我建议老师们通过观察记录学生的课堂行为(听、说、读、写、问、思)和学生的课堂学习满意度评价来获取学生的学习信息。
③学生的作业问题
作业肯定是大多数学生最困惑的问题之一,也可能是很多老师感到很“无奈”的事情。这就有了双重的问题解决需求,可以成为校本研修的重要的问题来源。
④学生的健康问题。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的问题。需要一些专业的测试和量表来帮助我们诊断发现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我们
尤为注重的问题,在复杂多变的社会、家庭环境中,在丰富繁杂的信息环境里,在日益繁重的课业负担下,学生的情绪、情感、意志、兴趣、思维和抗挫折能力等方面的心理发展中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我们每天面对而且必须要解决的。
⑤学生的学习方法问题。学生一旦掌握了某种正确的方法,学习就变得很有效率!
⑥学生的能力发展问题。学生的能力是能够通过教育来发展和培养的。学生的能力主要指的是学习能力,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去讨论:
一般学习能力: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注意力、理解能力等。 学科学习能力:各学科的学习能力,如语言阅读能力,计算能力,推理能力等等。一个学生,他的各学科学习能力可能是不均等的。
实践技能型学习能力:我们平常所说的“动手能力”,就是指的实践技能型的学习能力,包括社会实践活动能力。
三、校本研修的组织实施
1. 校本研修的基本任务
校本研修的任务是从问题解决的预期目标而来的。研修任务可分为中期和短期两种,以一学年或一学期为研修期限的是中期研修任务,一般是学校或教研组的重点任务,以学校课题或项目的形式,由教研组或教师研修团队承担;短期的研修任务一般不要超过两个月或半个学期,属于教师日常的阶段性的研修任务,也以研修项目的形式,由教师个人或教师研修小团队承担。
2. 校本研修的团队建设
每个教师都要参加校本研修,但不是每个教师都必须独立承担研修项目,
而是多数要以团队工作的方式来开展。以教研组为单位组建研修团队,这是很常用的办法。但是要注意一点:研修团队是任务驱动的,就是说,围绕某个特定的问题解决任务来组建的,在比较大的教研组里,就可以同时有两个或以上的研修团队。也可以是跨教研组的人员组合成研修团队,这是围绕共同关注的非单一学科的问题解决任务来组建的研修团队,每个老师的研修行为都是团队研修任务的有机组成部分。研修团队内部要有明确的分工,同时要有具体的协作活动制度,保证每个成员都聚焦于研修任务的目标,通过分享与合作来推进研修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研修是教师个人或团队自身需要解决的实践问题,所以,必须是各负其责的,团队项目的负责人必须是真实的项目领导者:谁的问题谁领任务,谁的任务谁负责完成,谁的能力强谁担任负责人。
研修团队应建立个人研修档案,格式参考如下:
姓名
职称 性别 学科
式
关注问题 你的最大困惑是什么:个人关注、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是
什么?(与研修任务相关)
研修任务 个人在研修团队中承担的具体任务是什么? 教龄 通讯方 ( QQ/Email 等 )
个人专长 个人对问题解决所能作出的独特贡献有哪些?
个人研读文
献书目 个人已经及将要阅读的与任务相关文献著作目录
3. 校本研修的实施方式
-- 个人自修式:教师个人独立研修,这是校本研修的基础,每个老师都应有适合自己的读书和教研计划,都应承担与自己的教学实践、专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研修任务或项目。要把日常的“备课”提高到研修的层次上,尽可能多地增加研究含量。
团队研修式:通常是教研组的集体行动,针对日常的课堂教学或教学问题开展研修(具体内涵在另一讲中,这里不赘述。)但再次强调,这是校本研修的主体方式,是培养教师团队精神、团队攻关能力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佳途径。
专家引领式:教师参加课题研究,在专家引领下进行研修,可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研修的效果如何,要看教师如何在专家引领下研修,一是不失自我:如果跟着专家走,离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远,则研修难有成效;如果能在专家帮助下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尝试解决自己的问题,则研修将既有实效又有品位。二是重在方法:专家在课题研究中的思维方法和使用的研究方法,也应该很有启示,值得我们学习。三是贵在点拨:请专家指导,不是客套话,但不是要专家手把手地教我们如何研究如何读书,而是带着我们的问题和困惑去请教专家指点迷津,需要在我们思考问题遇到困难的时候得到专家的点拨。
远程协同式:基于互联网平台而开展的共享式研修活动。最简单的形式是利用 QQ 群来进行,还有博客等。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一起关注和研究共同感兴趣的问题。
4. 校本研修的资源支撑
校本研修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资源和条件支撑和推进,包括以下几方面的资源:
-- 阅读资源:研修要有问题,同时要进行问题思考和问题解决,这都离不开教师的阅读。不读书,研修者可能就是“井底之蛙”,在问题解决中也会苦思冥想而不得法。所以,校本研修,不是校长一句话:你们去研究吧。首先要有充足的参考资料:印刷的书刊和数码书刊网络文献。学校应建立校本研修知识库,每个老师都应贡献自己在研修过程中获得的文献资料。
-- 技术资源:现代教学技术和教研工具是开展校本研修必不可少的资源,包括信息技术手段和调研统计工具,特别是简易的问卷和问题分析的科学方法。
-- 专家资源:除了高等学校的教授,我们容易获得的专家资源是教研员和特级教师。要提高校本研修水平,专家资源是不可或缺的。但是,我更主张学校建立自己的校本名师库,充分利用校本专家资源,带动和提升校本研修。
四、校本研修的个人计划
我经常遇到这样的“两难选择”:老师在跟我交流他们的教研项目时,总是表示他们的教研工作难度很大:你看,我还要上两个班的课,一个班的班主任 …… 一边教学,一边班级管理,还一边搞教研。我们也普遍看到学校越来越重视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甚至有的学校在学校工作计划之外,还把教研单独列为一项计划。这样,老师就必须分别完成“两项”任务:教学和教研。两者成了“两张皮”。教师负担因此加重,这是显而易见的。
校本研修要破除教、研“两张皮”怪圈,教与研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成为教师专业发展和职业生活的统一体。因此,校本研修的个人计划应该与教师的
个人教育教学计划合成一体。这样才能让教师在教师实践中进行研究,在研修状态中提升实践水平。
如果我们搜索网络文献,就可以看到很多的关于校本研修的个人计划。我的观点是三个字:简,实,新。个人计划是你的研修行动计划,要简单明了,直接易行。明确你的专业发展目标,抓住问题的关键,抓住研修的本质,采取实际可行的措施,切实改进你的教学,能实实在在提高学生的能力。而且你的研修要有自己的独特性,立意要新,要在成功经验的基础有所创新。
所以,我建议,你的个人研修计划就你的“最大困惑”开始吧,找到你教育教学中最困扰你、且通过研修可以解决的问题。
个人研修计划(案例):
2011 年个人校本研修计划
成长是一个过程,成长是快乐的,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树立新课程理念,在自学中求提高,在辅导中求升华。结合学本校的校本培训计划,本年度我将认真学习《〈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纲要〉及解读》、《〈学科课程标准〉及解读》、《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行为的变化》等学科新教材,认真研修以求自我发展,制定学习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学工作也需要有新的改变。努力改变自己,学习新的知识和教学方法以适应现代课堂,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和提升师德素养是现代教师的必修课。
二、研修主题
“关注学生,提高学科的有效教学”鼓励不同的学科组、备课组根据各自的
情况选择与学科有效教学相关的主题。
本学期的研修重点将围绕“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展开研修活动,九年级的研修重点是从四化(知识系统化、题型归类化、方法具体化、解题规范化)的角度研究如何提高复习课复习质量。加强学习与研究,更新理念与手段,重视总结与交流;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基本研修单位,强化常规教研管理,展常态化的校本研修活动,推动学校教研组建设与教师队伍素质和水平的整体提高。
三、研修目标
1.通过培训学习,帮助自己树立科研思想:我们为自己而研究,我们研究的是自己,研究自己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自己。
2. 以科研为先导,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落实新课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急待解决的困惑为重点,鼓励课后反思,加强学习与交流,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3. 帮助自己树立更强的课堂质量意识,向课堂要成绩,要效果。
四、研修措施:
(一)管理方面
1. 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按考勤制度严格要求自己,规范活动材料的整理;抓效益,抓质量。
2. 加强理论学习,在学习中提高理论素养,并用理论指导实践活动,最后为教学质量服务。在每学期至少读一本与学期研修主题有关的教育教学专著,或每周至少学习理论知识并有 1 篇详实的理论摘要。
3. 规范课题管理,注重教科研成果的推广积极贯彻“科研先导、研训一体”的原则,提高教科研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根据自己所碰到的教学问题,进
行有针对性的行动研究,做出校级的微型课题,学校予以立项并加以评比,学校在研究经费上予以支持。
(二)搭建平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 1 )加强自身培训学习工作,充分利用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听取骨干教师指导课的优越点。
( 2 )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学习,遵守外出学习制度。
( 3 )为了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与扩大我校在社会的影响力,举积极参加教师公开课活动。
( 4 )继续大力争取并承办上级教研活动,为自己创造展示的机会,促进专业成长。
以校为本的教师教育管理观, 以师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观, 实践出真知的专业认识论和教师即研究者的教师角色论是校本研修的理论基础。
五、学习形式
以参加学校校本研修活动为主,个人自主研修为辅。在学校安排下,统一内容,统一进度,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学习。根据学习内容,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并进行实践。在自学的同时,要做好重点突出的学习笔记。
( 1 )专题培训
交流研讨、教学设计、说讲评课等形式,将培训学习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 2 )专题总结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经验,对以优化教学过程的基本原则、培养学
生创新思维习惯和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探索。对其他教师的专题总结、论文、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教案、观察日记等进行分析与系统整理。
( 3 )网上学习
充分利用自身信息技术知识的网络资源优势,在网上查找所需学习资料,进行互相学习和交流。
简评:
这是我从网上搜索、随意选用的一个案例(2011 年 6 月发布在某个教师的博客上),而不是用我个人的观点去选择。读完后,我有这样的看法:
一是人称不实,身份不明:题目写的个人研修计划,但这是个人研修计划,还是学校研修计划?个人研修的主体是个人,是某个老师,使用的人称是“我”。在教研中,我们的思维经常“断线”、“串线”,不能保持一致性,这是必须注意的问题。大家应注意:即使你的研修是在团队中进行,也要记住 你自己的角色和任务。
二是目标不明,任务不清。把目标“伟大化”,把任务“宏大化”,是我们做研究的通病。以为把目标写得很大,校长就会更加看重、更加支持。结果不然。目标太大了自己难以完成,任务太模糊自己无从下手。所以,我们的研修目标一定要落实到具体的对象身上,要能够实现,就是“跳一跳能摘到苹果”,紧紧围绕目标来给自己设置研修任务,要能自己“扛得起来”。
三是措施对外,方法变成指令。个人计划中的措施是自己如何研如何修,不是要求别人的,是对内对自己的要求。不要停留在“要……”,而是“如何做”。要写出你具体如何做,甚至是你的工作流程。
四是内容不实,缺乏问题。研修什么?我只能提出上面的那些一般意义上的任务或问题,但是,对于研修者,你是不能象我那样提问题的,而是要具体到你自己的实践问题。可以说,没有问题,就没有研修。
建议大家在计划自己的研修工作时,参照这样的思维流程:
五、校本研修的管理:制度建设
校本研修的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纳入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绩效的管理。要用制度来管理,逐步形成规范化,形成学校文化的一个要素。管理的目的是促进教师的研修,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1. 教师管理档案库建设
学校可建立教师管理档案,包含如下信息:
-- 教师基本信息:自然信息,教育信息,职务信息。
-- 教师专业信息:教师继续教育信息,教师教学问题信息,教研过程信息。 -- 教师研修绩效信息:教师研修项目信息,研修成果信息。
-- 教师教学知识信息:教育教学理论,学科知识,学科教学方法,学科教学案例,题库。
2. 教师阅读制度
教师阅读书目、文献目录,阅读要求,阅读活动安排,阅读成果交流评比等。
3. 教师研修绩效评估制度
主要包括教师优秀研修成果的评选,从问题的针对性、目标的恰切性、任务的合适度、方法的科学性、结果的实用性和成果的规范性等方面设置评价指标,涵盖教育教学教研各方面,全面评估教师的专业发展。评价的主体应该是
多元的:学校管理部门的评价,教研组的评价,教师同伴评价,学生的满意度评价。评价的对象有:教师的教学业绩,学生的发展状态,教师的研修成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