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软骨修复新途径:组织工程化软骨

关节软骨在人体关节内起着承载负重与减少摩擦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其本身无神经、血管支配且所含细胞量少,因此损伤后往往无法实现自身修复。

关节软骨损伤患病率较高,据报道约 60% 行关节镜检查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关节软骨损伤。治疗不当往往导致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

图 1 引自 Daniel et al. Science.2012

关节软骨的修复,目前临床常用的方法有 [1]:

微骨折技术;

软骨成形技术;

自体骨软骨移植技术;

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技术;

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技术。

上述方法各有利弊,大都很难实现长期的透明样软骨修复。

图 2 引自 Daniel et al. Science.2012

而组织工程化软骨为关节软骨的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途径。目前已经有一大批产品应用于前期临床实验。

组织工程软骨包括将软骨细胞、信号刺激以及支架材料有机整合,体外培养提高其整体的生物化学与生物机械能力,利用固定技术,使之能更好的充填缺损,为长期修复软骨损伤提供一种可能 [2]。

图 3 引自 B J Huang et al. Biomaterial.2016

组织工程化软骨制作步骤

1. 软骨细胞的扩增

取 200~300 mg 自体软骨组织用于得到原始软骨细胞,大约每毫克软骨组织可以产生 1000~8000 个软骨细胞。以每平方厘米缺损约需 0.5~5*106 个细胞,进行细胞数量及传代次数的计算。最好选择 1~4 代的软骨细胞,避免软骨细胞去分化对于临床效果的影响。

2. 通过使用支架或不使用支架方法使软骨细胞获得体外三维培养,期间通过添加外源性刺激,诸如:化学生长因子、流体力学、低氧等,用以提高新生软骨组织的生物化学与生物机械性能。

3. 将软骨细胞或与支架材料共培养的合成物,依照关节软骨的缺损大小,塑形并植入用以填充、修复缺损处,使用单纯压迫或者纤维蛋白胶、缝线固定。

4. 功能训练 [3]

术后一阶段(0~6 周):严格限制功能活动与非负重训练,目的是保护新修复的组织与恢复关节稳定。

术后二阶段(6~12 周):当患者膝关节屈曲可达 120 度以及获得好的股四头肌肌力时,可以增大关节活动度与进一步提高肌力。

术后三阶段(12~26 周):当可以步行 1~2 公里或者骑自行车 30 分钟时,关注于增加下肢力量与耐力。

术后四阶段(26~52 周):当患者达到肌力的 80%~90% 时,且无疼痛与肿胀时,可进行非限制性的活动。

组织工程技术是下一代软骨再生技术的基础,目标是得到与天然软骨具有相类似生物、结构以及功能的软骨组织,同时提高移植物耐受关节内高应力的能力,最终不仅能起到预防关节软骨退变,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长期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关节内游离体的来源:滑膜软骨瘤病知多少

关节软骨在人体关节内起着承载负重与减少摩擦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其本身无神经、血管支配且所含细胞量少,因此损伤后往往无法实现自身修复。

关节软骨损伤患病率较高,据报道约 60% 行关节镜检查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关节软骨损伤。治疗不当往往导致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

图 1 引自 Daniel et al. Science.2012

关节软骨的修复,目前临床常用的方法有 [1]:

微骨折技术;

软骨成形技术;

自体骨软骨移植技术;

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技术;

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技术。

上述方法各有利弊,大都很难实现长期的透明样软骨修复。

图 2 引自 Daniel et al. Science.2012

而组织工程化软骨为关节软骨的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途径。目前已经有一大批产品应用于前期临床实验。

组织工程软骨包括将软骨细胞、信号刺激以及支架材料有机整合,体外培养提高其整体的生物化学与生物机械能力,利用固定技术,使之能更好的充填缺损,为长期修复软骨损伤提供一种可能 [2]。

图 3 引自 B J Huang et al. Biomaterial.2016

组织工程化软骨制作步骤

1. 软骨细胞的扩增

取 200~300 mg 自体软骨组织用于得到原始软骨细胞,大约每毫克软骨组织可以产生 1000~8000 个软骨细胞。以每平方厘米缺损约需 0.5~5*106 个细胞,进行细胞数量及传代次数的计算。最好选择 1~4 代的软骨细胞,避免软骨细胞去分化对于临床效果的影响。

2. 通过使用支架或不使用支架方法使软骨细胞获得体外三维培养,期间通过添加外源性刺激,诸如:化学生长因子、流体力学、低氧等,用以提高新生软骨组织的生物化学与生物机械性能。

3. 将软骨细胞或与支架材料共培养的合成物,依照关节软骨的缺损大小,塑形并植入用以填充、修复缺损处,使用单纯压迫或者纤维蛋白胶、缝线固定。

4. 功能训练 [3]

术后一阶段(0~6 周):严格限制功能活动与非负重训练,目的是保护新修复的组织与恢复关节稳定。

术后二阶段(6~12 周):当患者膝关节屈曲可达 120 度以及获得好的股四头肌肌力时,可以增大关节活动度与进一步提高肌力。

术后三阶段(12~26 周):当可以步行 1~2 公里或者骑自行车 30 分钟时,关注于增加下肢力量与耐力。

术后四阶段(26~52 周):当患者达到肌力的 80%~90% 时,且无疼痛与肿胀时,可进行非限制性的活动。

组织工程技术是下一代软骨再生技术的基础,目标是得到与天然软骨具有相类似生物、结构以及功能的软骨组织,同时提高移植物耐受关节内高应力的能力,最终不仅能起到预防关节软骨退变,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长期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关节内游离体的来源:滑膜软骨瘤病知多少


相关文章

  • 超声对兔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作用_贾小林
  • 中华创伤杂志2004年2月第20卷第2期 ChinJTrauma,February2004,Vol.20,No.2·97· ·基础研究· 超声对兔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作用 贾小林 陈文直 司海鹏 王智彪 [摘要] 目的 探讨低强度脉冲超声对兔 ...查看


  • 肢体滑膜关节和关节软骨的起源与形态发生
  • 肢体滑膜关节和关节软骨的起源与形态发生 1.INTRODUCTION 肢体的滑膜关节--也就是肘关节,髋关节,或是指间关节--是复杂而多样的器官.它们由相互吻合的覆有关节软骨的表面组成,受关节间韧带和关节旁韧带固定,通过一层增厚的周围滑膜囊 ...查看


  • 骨修复纳米生物材料及其发展前景
  • NooA 雹≯主叫唧∽中国.北京 2004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研讨会 1l 生物医用材料专业论坛 骨修复纳米生物材料 及其发展前景 李玉宝(四川大学) 一.引言 料在人体复杂的生理环境中长期受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各组织以及器官牛 ...查看


  • 骨与关节损伤修复重建的进展
  •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7年3月第21卷第3期・223・ ・述评・ 骨与关节损伤修复重建的进展 许建中 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C 近年来,骨折内固定理念的转变.内植物的创新及改进.微创技术的应用.关节镜技术的推广以及计算机导航 ...查看


  • 骨关节炎的发病机理
  • 骨关节炎的发病机理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李锋 娄思权 目前已知的骨关节炎的病因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骨关节炎( Osteoarthritis ,以下简称 OA )是一种退行性关节疾病,又称增生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或骨关节病,是一种中老年人群中 ...查看


  • 详解氨糖软骨素缓解骨关节病的关键
  • 要问中老年人最怕什么,不是怕儿女在外而孤独,也不是怕牙齿不好而吃不到好吃的,而是怕惹上了麻烦的骨关节疾病,弄得活动都不方便,不能想去哪就去哪.活动受限. 基本上每10个中老年人中就有8个会患上骨关节疾病.女性比男性多,通常是多数关节受累,多 ...查看


  • 运动解剖试题答案(奥鹏)
  • 高级运动解剖学练习题一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手关节是指从机能的观点将桡腕关节和腕横关节(腕骨间关节) 看做一个关节,名为手关节.把近侧列腕骨(手骨.月骨.三角骨) 看做手关节中的骨性关节盘.这便于与体育动作相联系.故从结构上看桡腕关节 ...查看


  • 骨关节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一.骨性关节炎 (一).种类 骨性关节炎,包括骨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病.增生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这些名称反映了骨性关节炎的特点,反映了人们对骨性关节炎的认识. (二).特点 中年以后,慢性的变形性关节疾病多累及手的小关节及 ...查看


  • 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骨关节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
  • [摘要] 目的 观察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骨关节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80例骨关节炎患者运用低频脉冲电磁场方法进行治疗.以患者的疼痛程度视觉类比量表(VAS)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在治疗开始前.治疗开始后1周.治疗开始后1个月. ...查看


热门内容